- 相关推荐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那么……那……”“既……又……”造句。
背诵课文第一段。
初步掌握文章中描写事物与环境联系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情景交融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教具准备】
录音机一架、幻灯机一台、自录配乐朗读磁带一盒、幻灯片若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生自学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你在图画里见到的草原是怎样的?草原上的牧民有什么风俗习惯?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者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情境之中,油然而生了特殊的感受,目睹了草原的蒙族人民接人待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了,让我们一起随着录音去参观访问。
二、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课文
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
四、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节写发生了什么事,同时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绿毯 勾勒 骏马 奇丽 柔美
渲染 回味 茫茫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第二节: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
疾驰 迂回 洒脱 襟飘带舞
第三节: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
第四节: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
拘束 羞涩 鄂温克
第五节:斜阳下的话别。
天涯 斜阳
五、质疑
还有什么不懂的字词?
六、作业
练习作业 第1题。
熟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讲读第一、二自然段,初步了解事物与环境的联系。
一、讲读第一节
默读、分层次。
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看到的天空景色是怎样的?(板书:“那么清鲜,那么明朗”)
“那么……那么……”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够用上它说一句话?
如果你置身于这样一种清鲜、辽阔的环境之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板书:“总想高歌一曲”)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听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回到作者的描写,板书)
天底下 一碧千里
平地 绿
小丘 线条柔美翠色欲流
羊群 白色的大花
出示幻灯图景。重点理解“茫茫、翠色欲流、渲染、勾勒”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如果你置身于这番美景之中,又会产生如何的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惊叹、舒服)
作者为什么会“惊叹”?“既……又……”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用“既……又……”说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写出谁的感受?为什么这样写?(骏马、大牛衬托景色的美丽)
小结:这节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景象,从天空写到地面,置身于美丽的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作者产生了特有的感受,情景交融。祖国的草原是这么美丽,让我们看这图景,听着草原音乐,把课文内容回味一遍,争取背下来。
(学生看图听音乐,教师随着音乐指点图景,即兴诵读)
指名试背。
二、讲读第二节
作者欣赏了草原美景,随汽车继续往前走,初入草原和快到公社时,作者分别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产生了怎样不同的感受?
默读课文第二节并在练习题上填写表一,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填写。
“马疾驰,襟飘带舞”是何意思?
为什么说“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了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
背诵第一节。
练习作业 第2题、第3题。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讲读三、四、五自然段,领会中心,点明写作特色。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课后词语。
指名背诵第一小节。
二、讲读第三、四、五小节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教案11-27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高效教案02-10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秀教案03-30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01-13
202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30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示儿》语文教案12-09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新课标语文教案10-29
语文新课标版学习心得范文04-21
陕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