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主题活动《运动身体》中的一节科学活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图形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虽然,孩子们对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不陌生、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在活动前我对幼儿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得知孩子多数对图形都能说出名称,但是让孩子们讲讲图形的特征及它们的不同之处,孩子几乎说不出来。于是,针对孩子不明白的这些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椭圆形和半圆形。
2.能通过身体造型了解椭圆形和半圆形。
3.体验伙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拟人化教具各一。
2.为每位幼儿准备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各一份,放入筛子里。
3.用箱子设置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妈妈的家,幼儿作业一份,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音乐教师和孩子一起跳舞。教师:刚才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跳舞都特别开心。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图形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小朋友愿意吗?(愿意)
二、认识图形宝宝
1.教师出示圆形宝宝,让幼儿说出名称。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棒,那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象圆形宝宝一样的。幼儿:自由发言或个别发言。(皮球、饼干、扣子等)
2.教师出示椭圆形宝宝,让幼儿说出名称。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棒,也认识椭圆形。那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象椭圆形宝宝一样的。幼儿:自由发言或个别发言。(鸡蛋、西瓜、镜子等)
3.比较圆形、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①教师:请小朋友到桌上的筛子里,每人找一个圆形宝宝和椭圆形宝宝。认真仔细地观察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小朋友:一个长,一个短,一个扁、一个胖。
②教师:启发小朋友用上下、左右对折的`方法,观察比较两个图形。通过比较让幼儿知道圆形的两条折痕线是一样长的,椭圆形的两条折痕线是不一样长的。
③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来塑造椭圆形。如蹲在地上,上部身体尽量横向拉开,是身体看上去像椭圆形。
④启发幼儿用合作的方法变出圆形、椭圆形。
4.教师用比较急的语气说:“哎呀,还有一个图形宝宝已经在这等不及想和大家见面了你们看是哪个图形宝宝。”
①教师出示半圆形宝宝。问幼儿:这是什么形状?你们在哪见到过?
②请小朋友到桌上的筛子里,每人找一个圆形宝宝和半圆形宝宝进行比较。请个别幼儿谈谈比较中的发现。(知道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③请幼儿用手中的圆形变变半圆形。(幼儿上下折叠或者左右折叠一次都可以变出半圆形)
④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来塑造半圆形。(如:身体下蹲,双臂在头顶搭成拱形状。)启发幼儿想出更多的办法来。
5.送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宝宝回家。
教师:孩子们,图形宝宝出来这么长时间了,它们的妈妈该着急了,我们赶快送它们回家吧!
教师讲解要求。送完后请能力教强的孩子进行检查。
三、给图形涂色
1.教师:孩子们我这儿有一些图形宝宝,因为没有穿着好看的衣服,它们都很伤心。你们愿意帮助它们穿上漂亮的颜色吗?幼儿:愿意。
2.教师讲解要求:在作业纸上找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并用三种不同的笔涂画区分。
3.幼儿涂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差的孩子给予适当的帮助。
4.幼儿作业完毕,进行讲评展示。
【活动延伸】
1.在数学角提供各种图形让幼儿拼画。
2.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像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的物体。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
科学活动——会发出声音的扣子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感知扣子的弹性势能、动能、惯性、旋转时与空气的摩擦力。让幼儿探索扣子会响的`方法。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适用对象
中班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棉线、扣子、取掉尖的牙签(与幼儿人数一样多)。
五、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一根棉线穿过扣子的两个孔,使扣子穿在线上。
幼儿讨论。
(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
(2)把线的一头穿在一个小孔中,把线的另一头穿在另一个小孔中。
做一做。
(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
(2)幼儿把穿好的扣子两头打上结。
(3)用牙签套在线的两边,扣子在中间。
试一试:怎样使扣子发出声音?
(1)用手拉在线的两边,使扣子在中间。用嘴吹。
(2)两手作顺时针旋转,把两线绞起来,再用力向两边拉。
(3)用线把扣子抡起来。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用嘴吹不响扣子。
(2)用两只手一同旋转扣子,线都拧在了一起,把手向外一拉,扣子欢快地唱起歌。
(3)用线把扣子抡起来,也能发出声音,但是不安全。
比一比:听听谁的扣子最响?
(1)扣子旋转的圈数越多,声音越大。
(2)越使劲向外拉绳子,声音就越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飞“飞盘”的不同方法,以及探索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2、培养幼儿勤于探索、乐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探索最佳飞飞盘的.方法、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飞盘各8个、装饰好的飞盘3个、黑板、活动场地安排
活动过程:
一、玩飞盘
1、 出示3种形状的飞盘,鼓励孩子自由玩
2、 小结玩的多种方法,引出方法――飞飞盘
二、探索飞的方法
1、 同种形状两两结对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远
2、 小结飞飞盘的多种方法
三、探索谁飞的远
1、 3人一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用科学的方法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最远
2、 集中交流:哪个飞盘飞的最远,为什么?
3、 小结:圆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很快,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很小,飞的也就远了。长方形、三角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比较慢,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就飞的近了
四、活动延伸
看老师的飞盘漂亮吗?请你们也给飞盘打扮一下,再来玩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自由玩飞盘,探索飞盘的玩法的多样性,然后进行交流,分享好的有趣的玩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玩法进行梳理,并且提供场地让幼儿进一步探索玩法。活动中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会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和那帮助。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总结经验,我们才能在其中得到培养,慢慢成长。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4-02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2-04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0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吹泡泡01-2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磁铁01-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22
有趣的纸浆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3-20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合集九篇04-13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合集五篇04-22
【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