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次根式教案

时间:2024-08-14 22:41:55 教案 我要投稿

二次根式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次根式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次根式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二次根式教案 篇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知道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 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打基础.

  教材先设置了三个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结果都可以表示成二次根式的形式,它们都表示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引出二次根式的定义. 再通过例1讨论了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的定义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研究二次根式是实际的需要.

  (2)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 教学目标解析

  (1)学生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2)学生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知道二次根式本身是一个非负数,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二次根式的定义,应侧重让学生理解 “ 的双重非负性,”即被开方数 ≥0是非负数, 的算术平方根 ≥0也是非负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在实数一章所学习的有关平方根的意义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要求,从而让学生得出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并运用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这一条件进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判断.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你能用带有根号的的式子填空吗?

  (1)面积为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则它的宽为______.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满足关系 h =5t?,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 t ,则t= _____.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上述问题,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填空过程中初步感知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问题2 上面得到的式子 , , 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式的意义,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为概括二次根式的概念作铺垫.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3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吗?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由此给出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追问:在二次根式的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a≥0”?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解.

  3.辨析概念,应用巩固

  例1 当 时怎样的.实数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例2 当 是怎样的实数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呢?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追问.

  【设计意图】在辨析中,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问题4 你能比较 与0的大小吗?

  师生活动:通过分 和 这两种情况的讨论,比较 与0的大小,引导学生得出 ≥0的结论,强化学生对二次根式本身为非负数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练习1 完成教科书第3页的练习.

  练习2 当x 是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1) ;(2) ;(3) ;(4) .

  【设计意图】 辨析二次根式的概念,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设计意图】设计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5.总结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一类新的式子?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二次根式的值的范围是什么?

  (3)二次根式与算术平方根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共同总结,互相取长补短,再一次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掌握解题方法.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6.1第1,3,5, 7,10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 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设计意图】考查对二次根式概念的了解,要特别注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2. 当 时,二次根式 无意义.

  【设计意图】考查二次根式无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小于0,要注意审题.

  3.当 时,二次根式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 .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灵活运用.

  4.对于 ,小红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 出的取值范围是 ≥ .小慧认为还应考虑分母不为0的情况.你认为小慧的想法正确吗?试求出 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考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和一个式子的分母不能为0,解题时需要综合考虑.

二次根式教案 篇2

  活动1、提出问题

  一个运动场要修两块长方形草坪,第一块草坪的长是10米,宽是米,第二块草坪的长是20米,宽也是米。你能告诉运动场的负责人要准备多少面积的草皮吗?

  问题:10+20是什么运算?

  活动2、探究活动

  下列3个小题怎样计算?

  问题:1)-还能继续往下合并吗?

  2)看来二次根式有的能合并,有的不能合并,通过对以上几个题的观察,你能说说什么样的二次根式能合并,什么样的不能合并吗?

  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活动3

  练习1指出下列每组的'二次根式中,哪些是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字母均为正数)

  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这个运动场要准备(10+20)平方米的草皮。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课题并说明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该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可以利用已学知识或已有经验来分组讨论、交流,看看+到底等于什么?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验证:

  ①设=,类比合并同类项或面积法;

  ②学生思考,得出先化简,再合并的解题思路

  ③先化简,再合并

  学生观察并归纳: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能合并。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交流,师生评价。

  提醒学生注意先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判断。

二次根式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会应用此定义判断一个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

  2.会运用积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

  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教学难点

  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列各根式化简,并说出化简的根据:

  2.引导学生观察考虑:

  化简前后的根式,被开方数有什么不同?

  化简前的被开方数有分数,分式;化简后的被开方数都是整数或整式,且被开方数中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移到根号外。

  3.启发学生回答:

  二次根式,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被开方数符合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二、讲解新课

  1.总结学生回答的内容后,给出最简二次根式定义: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最简二次根式定义中第(1)条说明被开方数不含有分母;分母是1的例外。第(2)条说明被开方数中每个因式的指数小于2;特别注意被开方数应化为因式连乘积的`形式。

  2.练习:

  下列各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说明原因:

  3.例题:

  例1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例2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4.总结

  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根据是什么?应用了什么方法?

  当被开方数为整数或整式时,把被开方数进行因数或因式分解,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移到根号外面去。

  当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时,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去分母。

  此方法是先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被开方数的分母化成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然后分子、分母再分别化简。

  三、巩固练习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判断下列各根式,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如果不是,把它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教案 篇4

  教学设计思想

  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从定义出发,由理论到理论,按部就班的旧格局,创造出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由浅入深,符合认知结构的新模式。本节首先通过四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给出二次根式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二次根式的意义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找出二次根式的三个性质。本节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建立二次根式的概念,使学生在经历将现实问题符号化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二次根式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次根式,并会用二次根式的意义解题;

  2.熟记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将现实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2.通过二次根式性质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二次根式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次根式教案 篇5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①式子中不能出现“=,≠,≥,≤,<,>”;②单个的数字或单个的字母也是代数式

  5.5(解析:这类题保证被开方数是最小的完全平方数即可得出结论.20=22×5,所以正整数的最小值为5.)

  6.(1)(x+)(x-) (2)n(n+)2(n-)2(解析:关键是逆用()2=a(a≥0)将3变成()2.(1)x2-3=(x+)(x-).(2)n5-6n3+9n=n(n4-6n2+9)=n(n2-3)2=n(n+)2(n-)2.)

  7.解:(1) . (2)宽:3 ;长:5 .

  8.解:(1) =. (2)(3)2=32×()2=18. (3)=(-2)2×=. (4)-=-=-3π. (5) = =.

  9.解:原式=-=-.∵x=6,∴x+1>0,x-8<0.∴原式=x+1-=x+1+x-8=2x-7=12-7=5.

  10.解析:在利用=|a|=化简二次根式时,当根号内的因式移到根号外面时,一定要注意原来根号里面的符号,这也是化简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解:乙的解答是错误的.因为当a=时,=5,a-<0,所以 ≠a-,而应是 =-a.

  本节课通过“观察——归纳——运用”的模式,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与掌握变得简单起来,将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位,适当增加了拓展性的练习,层层递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在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时,通过“提问——追问——讨论”的形式展开,保证了活动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不够.

  在探究完成二次根式的性质1后,总结学习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2.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练习(教材第4页)

  1.解:(1)()2=3. (2)(3)2=32×()2=9×2=18.

  2.解:(1)=0.3. (2) =. (3)-=-π. (4)=10-1=.

  习题16.1(教材第5页)

  1.解:(1)欲使有意义,则必有a+2≥0,∴a≥-2,∴当a≥-2时,有意义. (2)欲使有意义,则必有3-a≥0,∴a≤3,∴当a≤3时,有意义. (3)欲使有意义,则必有5a≥0,∴a≥0,∴当a≥0时,有意义. (4)欲使有意义,则必有2a+1≥0,∴a≥-,∴当a≥-时,有意义.

  2.解:(1)()2=5. (2)(-)2=()2=0.2. (3)=. (4)(5)2=52×()2=25×5=125. (5)==10. (6)=72×=49×=14. (7) =. (8)- =- =-.

  3.解:(1)设圆的半径为R,由圆的面积公式得S=πR2,所以R2=,所以R=± .因为圆的半径不能是负数,所以R=-不符合题意,舍去,故R= ,即面积为S的圆的半径为 . (2)设较短的边长为2x,则它的邻边长为3x.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2x3x=S,所以x=±,因为x=-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x=,所以2x=2=,3x=3=,即这个长方形的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和.

  4.解:(1)32. (2)()2. (3)()2. (4)0.52. (5). (6)02.

  5.解:由题意可知πr2=π22+π32,∴r2=13,∴r=±.∵r=-不符合题意,舍去,∴r=,即r的值是.

  6.解:设AB=x,则AB边上的高为4x,由题意,得x4x=12,则x2=6,∴x=±.∵x=-不符合题意,舍去,∴x=.故AB的长为.

  7.解:(1)∵x2+1>0恒成立,∴无论x取任何实数,都有意义. (2)∵(x-1)2≥0恒成立,∴无论x取任何实数,都有意义. (3)∵即x>0,∴当x>0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4)∵即x>-1,∴当x>-1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8.解:设h=t2, 则由题意,得20=×22,解得=5,∴h=5t2,∴t= (负值已舍去).当h=10时,t= =,当h=25时,t= =.故当h=10和h=25时,小球落地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s和 s.

  9.解:(1)由题意知18-n≥0且为整数,则n≤18,n为自然数且为整数,∴符合条件的n的所有可能的值为2,9,14,17,18. (2)∵24n≥0且是整数,n为正整数,∴符合条件的n的最小值是6.

  10.解:V=πr2×10,r= (负值已舍去),当V=5π时, r= =,当V=10π时,r= =1,当V=20π时,r= =.

  如图所示,根据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

  〔解析〕 根据数轴可得出a+b与a-b的正负情况,从而可将二次根式化简.

  解:由数轴可得:a+b<0,a-b>0,

  ∴+=|a-b|+|a+b|=a-b-(a+b)=-2b.

  [解题策略] 结合数轴得出字母的取值范围,再化简二次根式,此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则+= .

  〔解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先判断a+b-c与b-a-c的符号,再去根号、绝对值符号并化简.因为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所以a+b-c>0,b-a-c<0,所以原式=(a+b-c)+[-(b-a-c)]=a+b-c-b+a+c=2a.故填2a.

  [解题策略] 此类化简问题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化简:.

  〔解析〕 题中并没有明确字母x的取值范围,需要分x≥3和x<3两种情况考虑.

  解:当x≥3时,=|x-3|=x-3;

  当x<3时,=|x-3|=-(x-3)=3-x.

  [解题策略] 化简时,先将它化成|a|,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情况进行讨论.

  5

  O

  M

二次根式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在研究最简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乘除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进一步完善二次根式的化简。本小节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材从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使学生感到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探索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并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提高我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外,通过本小节学习为后面学生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打下了铺垫。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知识的延续和创新,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讨论、交流、建构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协作交流,全班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少部分学生有困难,基础差、自学能力差,因此要提供赏识性评价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关照、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明确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学文本的基础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倡导新的学习观,让他们完成二次根式加减知识研究。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共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开放的、面向实际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根据活动中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大胆阐述并讨论观点,说明所获讨论的有效性,并对推论进行评价。从而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良好氛围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化简二次根式,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通过加减运算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类比整式加减法运算体验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合并被开放数相同的同类二次根式,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难点: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关键问题 :

  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

  1. 引导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的研究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2. 类比法:由实际问题导入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类比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尝试训练法:通过学生尝试,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育效果。

二次根式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使学生掌握应用有理化分母的方法化简和计算二次根式;

  2、会求二次根式的代数的值;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灵活选择有理化分母的方法化简二次根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的值

  教学过程:

  一、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例1 计算:

  分析:(1)题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可先把前三个二次根式化最简二次根式,把第四式的分母有理化,然后再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2)题是含乘方、加、减和除法的混合运算,应按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算括号内的式子,最后进行除法运算。注意的计算。

  练习1:P206 / 8--① P207 / 1①②

  例2 计算

  问:计算思路是什么?

  答:先把第一人的括号内的式子通分,把第二个括号内的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进行计算。

  二、求代数式的值。 注意两点:

  (1)如果已知条件为含二次根式的式子,先把它化简;

  (2)如果代数式是含二次根式的式子,应先把代数式化简,再求值。

  例3 已知,求的.值。

  分析:多项式可转化为用与表示的式子,因此可根据已知条件中的及的值。求得与的值。在计算中,先把及的式了有理化分母。可使计算简便。

  例4 已知,求的值。

  观察代数式的特点,请说出求这个代数式的值的思路。

  答:所求的代数式中,相减的两个式子的分母都含有二次根式,为化去它们的分母中的根号,可以分别先把各自的分母有理化或进行]通分,把这个代数式化简后,再求值。

  三、小结

  1、对于二次根式的混合混合运算。应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顺序进行,即先进行乘方运算,再进行乘、除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式子的运算,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在代数式求值问题中,如果已知条件所求式子中有含二次根式(或分式)的式子,应先把它们化简,然后再求值。

  3、在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目的在于使计算更简捷。

  四、作业

  P206 / 7 P206 / 8---②③

二次根式教案 篇8

  1.请同学们回忆(≥0,b≥0)是如何得到的?

  2.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0,b0)

  使学生回忆起二次根式乘法的运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

  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b的取值范围变小了?

  与学生一起写清解题过程,提醒他们被开方式一定要开尽.

  对比二次根式的乘法推导出除法的运算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从一开始就使他们参与到推导过程中来.

  对学生进一步强化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分母不能为零.

  强化学生的解题格式一定要标准.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二自我检测

  活动三挑战逆向思维

  把反过来,就得到

  (≥0,b0)

  利用它就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例2化简:

  (1)

  (2)(b≥0).

  解:(1)(2)练习2化简:

  (1)(2)活动四谈谈你的收获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找四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然后再找学生指出不足.

  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可以逆用,那除法公式可以逆用吗?

  找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将过程写在黑板上.

  请学生仿照例题自己解决这两道小题,组长检查本组的学习情况.

  请学生自己谈收获,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快地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以便纠正.

  此处进行简单处理是因为有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的逆用作基础理解并不难.

  让学困生在自己做题时有一个参照.

  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尽可能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

二次根式教案 篇9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及其逆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内容解析

  二次根式除法法则及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探究,最简二次根式的提出,为二次根式的运算指明了方向,学习了除法法则后,就有比较丰富的运算法则和公式依据,将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是加减运算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最简二次根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利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得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3) 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通过运算,类比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发现并描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2)学生能理解除法法则逆用的意义,结合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乘除法法则,对简单的二次根式进行运算.

  (3)通过观察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特征,能将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做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分母含根号的处理方式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困难或容易失误,在除法运算中,可以先计算后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来进行,也可以先利用分式的性质,去掉分母中的根号,再结合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来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分式的运算类似,如果分子、分母中含有相同的因式,可以直接约去,以简化运算.教学中不能只是列举题型,应以各级各类习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把握运算过程,估计运算结果,明确运算方向.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探究规律

  问题1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内容?化简二次根式的一般步骤怎样?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探究乘法法则的过程,类比该过程,学生可以探究除法法则.

  五、目标检测设计

二次根式教案 篇10

  一、内容解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二次根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观察、归纳和思考得到二次根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对于二次根式的性质,教材没有直接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到,而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先通过 “探究”栏目中给出四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学生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就具体数字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再分析这些结果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结论.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的过程,并理解其意义;

  (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了解代数式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根据具体数字分析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性质,会用符号表述这一性质;

  (2)学生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学生能从已学过的各种式子中,体会其共同特点,得出代数式的概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二次根式化简和运算的重要基础.学生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地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后,重在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突破这一难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道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培养其灵活运用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探究性质1

  问题1 你能解释下列式子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式子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式子都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

  问题2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并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或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出结论,为归纳二次根式的性质1作铺垫.

  问题3 从以上的结论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 ≥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2 计算

  (1)

  (2)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性质1,学会灵活运用.

  2.探究性质2

  问题4 你能解释下列式子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式子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式子都表示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问题5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并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或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出结论,为归纳二次根式的性质2作铺垫.

  问题6 从以上的结论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 ≥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3 计算

  (1)

  (2)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性质2,学会灵活运用.

  3.归纳代数式的概念

  问题7 回顾我们学过的式子,如 ___________ ( ≥0),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学生概括式子的共同特征,得得出代数式的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式子的共同特征,形成代数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综合运用

  (1)算一算:

  【设计意图】设计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第(2)、(3)、(4)小题要特别注意结果的符号.

  (2)想一想: 中,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当 ≥0时, 等于多少?当 时, 又等于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设计,加深学生对 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3)谈一谈你对 与 的认识.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理解.

  5.总结反思

  (1)你知道了二次根式的哪些性质?

  (2)运用二次根式性质进行化简需要注意什么?

  (3)请谈谈发现二次根式性质的思考过程?

  (4)想一想,到现在为止,你学习了哪几类字母表示数得到的式子?说说你对代数式的认识.

  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6.1第2,4题.

【二次根式教案】相关文章:

二次根式教案09-12

二次根式教案优秀06-26

二次根式的数学教案03-26

《二次根式》教学教案(精选10篇)08-16

二次根式教案(通用10篇)10-25

二次根式教案范文十篇04-17

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的教案设计03-25

二次根式教案锦集10篇04-14

二次根式教案模板锦集八篇08-05

二次根式教案范文汇编7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