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孩子对水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我们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去探究水的一些科学现象。“谁是水的好朋友”这一活动,正是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比较、发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并尝试分类,使幼儿在玩水过程中对这种现象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某物品(糖、盐等)溶于水,某些物品(沙、泥等)不溶于水的现象。
2、了解科学技术将水溶解现象运用到生活中的情况。
3、培养幼儿对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糖、盐、油、泥沙、味精等物品若干,分别放入透明量杯内,外贴形象生动的标签,并引导幼儿认识这些标签。
2、透明量杯若干,搅拌棒、小勺子、纯净水、饮料等。
3、提供红、蓝桌各一张。
4、饮料、凉开水、纯净水、草莓晶若干;
5、录像“纯净水制作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装着清水的杯子:这个水娃娃好孤单,谁愿做它的好朋友。
复习认识糖、盐、油。水娃娃请我们帮忙找一找,谁到水里不见了,谁就是它的'好朋友。
(二)引导幼儿观察这三种物品放入水中后的变化。
1、交代操作注意点,不要同时放二种物品,如果水浑浊了,就换水再进行试验,记住谁是水的好朋友。
2、提问:你找到了谁是水的好朋友?
3、讨论:还有谁可以做水的好朋友?
(三)扩大尝试范围,并进行分类。
1、介绍能溶入物品的名称。
刚才,我们已帮水找到了两个好朋友:盐和糖,现在有更多的娃娃想做水的好朋友,它们是谁?(分别介绍物品的名称,帮助幼儿复习认识物品标签。)
2、幼儿再次操作尝试分类。
将水的好朋友放到红色桌子上,不是水的好朋友放到蓝色桌子上。
(四)了解水溶解现象及利用科学技术制造而成的饮料。
│纯│ │凉│ │饮│
出示│净│ │开│ │ │
│水│ │水│ │料│
└─┘ └─┘ └─┘
请幼儿观察两杯水有什么不同。介绍纯净水的由来。
1、请幼儿品尝、比较。
2、讨论:这三种物品有什么异同点?
3、看录像“纯净水制作过程”
4、讨论:饮料是怎么来的?
小结:这些都是根据水溶解的现象,工人叔叔运用科学技术而制作的。
(五)自制饮料(草莓汁)
活动延伸:
1、把泥沙、油这两样物品单独尝试,看看有什么变化。
2、与父母一起自制饮料。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并发现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
2、能初步尝试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记录表,道具图片。
2、操作学具:磁铁、积木木头类:积木 塑料类:尺子 纸类:餐巾纸 铁制品:曲别针、钉子,夹子
活动过程:
1、 导入猜谜语,出示磁铁,引入活动通过看ppt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并具体讲解
2. 做实验 磁铁宝宝找朋友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磁铁宝宝是来找朋友的,它想与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
通过做实验来让小朋友知道磁铁的用途,完成表格填写。
3. 通过实验钉子、曲别针,夹子是磁铁的好朋友。 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像钉子、曲别针这样的含铁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积木这样的.木制品、纸巾这样的纸制品、尺子这样的塑料制品、玻璃球这样的玻璃制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初春到来,万物苏醒,各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们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蜗牛,生成了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小蜗牛》。
活动目标
1 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画 ,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实物小蜗牛若干。
2 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 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 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 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 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 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 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 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 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延伸活动
做一做,彩色橡皮泥小蜗牛
1 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 幼儿动手制作。
3 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1 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 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 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磁铁的特征,明白物体的沉浮。
2、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巧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活动准备:
磁铁、磁性教具、水壶、玻璃球、乒乓球、线、筷子、塑料玩具;铁制物品如:铁钉、瓶盖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教师领幼儿做蝴蝶飞进入活动室。
与幼儿交谈,引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
师:嘘!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磁性教具花),这花美丽吗?(美丽)多美的花啊,看!把蝴蝶都引来了(出示教具)。咦!怎么这只蝴蝶落不到花上呢?引导幼儿观察,看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这只蝴蝶教具,发现问题。)
师:对了,这只蝴蝶的背后少了一只黑色的圆圈,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对,磁铁,大家真聪明。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坐好,每人从桌子上拿一块磁铁,了解磁铁的特征。
2、师:小朋友们为了更好的了解磁铁的特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万宝盒”,大家把桌子上的“万宝盒”打开。用手中的磁铁吸一吸,看能够吸起什么东西,然后让个别幼儿说一说吸起了什么?这件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总结出:磁铁能吸铁制品。
3、了解物体的沉浮:
小朋友,现在我们把磁铁吸住的物体,放到水盆里看有什么变化?(被磁铁吸起的物体都沉在水底)那把桌面上的东西都放到水盆里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回答。(塑料制品的物体浮在水面),小朋友们真聪明,来一齐鼓励一下自己。(嗨!嗨!嗨!我们都是聪明娃!)
4、出难题,引导幼儿巧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
小朋友这么聪明,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引起好奇)老师出示:玻璃瓶中有一个铁钉和一个乒乓球。有的幼儿回答,倒过来或把手伸进去,或用筷子夹出来。老师说出要求:可是在取瓶中的物体时,不能把瓶倒过来,也不能把手伸进去,只是准备了线、磁铁、筷子、水,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看哪组取得快。
5、让个别幼儿分组讲解一下取物的过程。(老师及时鼓励孩子。)6、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老师奖励你们一下,玩一玩乒乓球。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巧用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一定能解决。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乐于参加探索活动。
2.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遥控玩具、声控玩具、录音玩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玩具
A、今天,小朋友带来了许许多多好玩的玩具,想不想来玩一玩?(幼儿自由玩自己的玩具)。
B、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自己的玩法)
二、交换玩玩具,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A、刚才小朋友们都玩了自己的玩具,而且告诉大家怎么玩的,现在老师请大家找一个好朋友交换玩一玩,看一看好朋友的玩具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
B、(幼儿再次玩)请幼儿说说你玩了谁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
三、引导幼儿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A、(师出示打开发条的玩具)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师展示一件发条玩具讲解(里面有不同的齿轮和轴承拧动后带动玩具动起来)。
B、(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幼儿讨论)电动玩具里装了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区分一般电动玩具和遥控玩具的不同)。
C、: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轻轻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了解较先进的玩具
A、了解声控玩具
(出示声控玩具)这个玩具怎么玩呢?
请幼儿猜一猜后教师演示玩法。
B、会录音的玩具供幼儿观察,让幼儿对玩具说话并观察反应,
让幼儿知道玩具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它会说出跟幼儿相同的话。
五、结束
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它好玩的玩具,再来介绍好吗?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种物理知识,幼儿掌握物理知识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带着问题边玩边思考,提高幼儿感受的有意性。
感受活动的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础,但概念的形成还需经过概括和提炼。采用实验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帮助幼儿概括归纳形成概念。
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既是为了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又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动设计让幼儿从周围的实际生活开始,逐步过渡到通过语言交谈来了解。经过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幼儿可能获得许多关于水的直接和问题知识,同时也可激发幼儿探求知识的主性积极性。
幼儿对水的认识不会停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会不断深入,延伸活动正是在启蒙的基础上进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尤期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继续探索的方向。
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
2、难点: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活动准备
1、材料:各种玩水的容器。
2、环境创设:来园或自由活动时让幼儿自由玩水。
活动过程
(一)、通过自由玩水活动感受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1、自由玩水:为幼儿提供各种玩水的容器和会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弹子、鹅卵石等。让幼儿在来园或自由活动时玩水。
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再玩水。(一直往瓶子里灌水会怎么样?水能不能抓住?水底的东西能看见吗?为什么?)
(二)、通过小实验归纳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赛:两个幼儿各自往漏的杯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灌进去的水到哪里去了?还从哪里看到水是流动的?
2、抓水比赛:让幼儿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用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满水应该怎么办?
3、在不透明的两个杯子里一个灌水一个灌豆浆,然后往两个杯子里放弹子,请幼儿思考能不能数出每个杯子里放了几颗弹子,为什么?
(三)、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水的各种用途。
1、在幼儿罗里找有水的`地方。讨论水的用途。如厕所里有水,厨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让幼儿回家与父母讨论,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为什么?
(四)、通过讲述活动让幼儿交流自己获得的有关水的用途的知识。
1、让幼儿介绍水的用途。
2、谈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节约用水?
(五)、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继续探索关于水的其他知识。
让幼儿回家用塑料杯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并观察其变化。
活动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4-02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2-04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吹泡泡01-2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22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0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磁铁01-08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27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06-2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八篇06-12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