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字音
招徕(lái) 贿赂(huìlù) 巾帼(ɡuó) 泰然处(chǔ)之瞥(piě)见 忿忿(fèn)然 噩(è)梦 许诺(nuò)
二、词语解释
富丽堂皇:豪华美丽,有气派。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泰然处之:形容遇事镇定,毫不慌张。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现在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明白。
三、文学常识
《选举风波》作者秦文君,当代最出色的儿童文学女作家之一。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天堂街3号》等。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
四、文章主题:文章围绕中学生贾里、鲁智胜等选举学生会主席这一事件展开,描写了中学生天真烂漫的生活,通过主人公贾里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歌颂了乐于助人、敢于负责的优秀品德。
五、文章结构
第一阶段,主要事件是选举学生会干部。
第二阶段,主要事件是:墙外的噪音使同学们无法安心上课,关键时刻鲁艳青挺身而出,呼吁尽快搬走售货铺,最终将此事办成。
第三阶段,主要情节是林武翔去看店铺拆迁时砸伤,贾里等人一下子由英雄变成了受人指责的“罪魁祸首”。
第四阶段,是故事的结局。贾里得到爸爸的鼓励,终于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场风波,使贾里重新认识了鲁艳青,但却没有机会弥补自己当初的过失。庆祝会上查老师的讲话意味深长:“做一个中国的孩子,需要为许多事情操心,但是,中国孩子也很幸运,因为能创造世界。”
六、人物性格
1.鲁艳青:在课文中出场不多,但却是一个十分有亮点的人物。她非常有责任感,很热心,也很有魄力 ,是当代中学生的优秀代表。
2. 贾里:一个聪明、活泼、热情的中学生,作为一名班干部,他做事认真负责,他有正义感,也敢于负责,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贾里由幼稚走向成熟,逐渐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七、写作特色
1.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能把学生的心理、学生的所思所感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语言轻松活泼、幽默俏皮、极富生活气息,多用儿童化的口语写成,读起来清新、明快。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目标
积累格言警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阅读短文《给,永远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教学重点难点
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那愉快》插图、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导入。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谁愿意说一说?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牢?2 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 读准字音。
2 注意不读破句。
3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 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逐个自然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
(3)反复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思考:“给”字后面为什么加上逗号?“永远”强调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八
读读背背——格言警句
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联系课文内容,分销足坛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插图,大家还记得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分别在三幅图上写上“诚信”“诚实”“善良”“奉献”。清同学们根据“积累运用八”中“口语交际”的要求,就这一话题,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交流内容。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联系《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等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培养美德,可以列举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求:(1)讲的`同学先想好内容和顺序,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2)听的同学要抓住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小组可展开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情况。
三、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在小组的基础上,师生评议:哪个小组说的内容最感人,哪个小组表达的最清楚。
四、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写一个有美德的人。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从小培养美德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量词短语,认识“辆、匹、册、支、铅、棵、架”7个汉字,体会量词在生活中的使用。
2、进一步巩固26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熟练地对应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
3、拓展相同部首的汉字,并比较相同部件在不同结构汉字中的写法。
4、在其他课本中识字,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春晓》,大致理解诗意。
6、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课外阅读量,理解阳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录音和视频结合。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2、积累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量词学习,积累新字新词,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2、进一步巩固26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熟练地对应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
教学难点
1、积累古诗,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习惯,感受春天的美好。
2、体会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点读、齐读,借助拼音,把字词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老师个别指导。
(1)朗读指导:“辆”的声母是边音,“册”是平舌音,“支”是翘舌音。
(2)书写指导:“匹”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撇。写的时候要注意笔顺。
“册”上面的部分不能连写在一起。
“架”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想一想:这些词语我们平时说过吗?
(1)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把这样的词语叫作数量词。
(2)明确“量词”的含义,学会运用。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尺、斤、个、支、只”等。量词经常和数词一起用,如一个人、一辆车、一匹马等。
3、看一看:引导学生发现量词运用中的不同。
明确:我们发现,车、马、书、铅笔、树、飞机等事物前所使用的量词都不一样。
4、说一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达到正确运用量词的目的。
示例:一个人、一台电视、一把茶壶、一扇门、一块黑板、一把椅子、一碗饭、一个文具盒、一块橡皮。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背一背: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字母表的内容,点名背诵,按顺序背诵,巩固大写字母表。
(2)读一读:点名学生读或是齐读,分组读,把题目中上排和下排的大小写字母读正确。
(3)连一连:让学生自主学习,试着自己先连一连。看看下排的小写字母与上排的哪个大写字母是对应的,然后连起来。老师在这一过程中适当指导。
(4)看一看:对照大写字母表检查是否连正确了,不正确的要马上改正。
明确:N-nR-rD-dT-tA-aB-bG-gH-hE-eQ-q
2、读一读,想一想。
(1)读一读:点名读生字,引导学生把这些生字都读准确。
(2)看一看:观察左右两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或是特点。
明确:左边一组字都含有“日”,“星、早”两个字中的“日”在上面,“明”字中的“日”在左边,而“阳”字中的“日”在右边。可见,“日”这个字和其他偏旁部首或字组成生字时,可以在字的上边、左边、右边。右边的一组字都含有“寸”,可见,“寸”和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样。
3、说一说:引导学生多说几个带有“日”和“寸”的生字,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示例:日--晨、暖、晴、旺、易、旦、春、显,寸--付、讨、忖、射、寻、导、夺、封。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设计】
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交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
师:昨天,我结交了小鸭子和他的妈妈,小鹰和他的妈妈,和他们成了朋友。
师: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生活的本领,从小就树立他们自主的意识,总是让他“自己去吧” !这些位妈妈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师:今天老师又认识了一位好妈妈,你们想认识一下他吗?想知道这位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吗?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一次比一次进步》到这篇课文中去认识这位好妈妈,去看看他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板书:一次比一次进步 学生齐读课题
二、观看图画,认识人物,了解课文内容
1、你们想知道这位好妈妈是谁吗?
(出示课件,“在屋檐下,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图片)
2、认识人物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师: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说什么呢?大家猜一猜。
4、师: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在说关于两种蔬菜的事情?
(出示多媒体课件:冬瓜和茄子 让学生初步通过看图片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
5、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读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读课文,识字
⑴ 指名分段读课文 (播放课件 其中生字为另一种颜色) 要求读通顺
⑵ 齐读生字
2、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读。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西你有好办法记住他?
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旁边有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的图片)
⑵ 讨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了“菜园里的冬瓜和茄子”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学生先自由读,了解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⑵ 师范读,听老师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都是谁说的啊?分别说了些什么?
⑶ 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通过此句话解释“什么”(意思是冬瓜和茄子有那些地方不同)
⑷ 学生理解后,启发用“什么”造句?
⑸ 小燕子去了,他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了吗?
(出示课件,课件要突出“冬瓜”和“茄子”的这点不同)
⑹ 师:小燕子发现的这点不同你发现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的生字朋友,还一起和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地方,你们还想发现他们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再让小燕子带我们去看好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设计04-29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古诗教案05-27
语文小学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