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个时代是一个复制时代。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于是设计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幼儿进一步探寻复制现象、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就幼儿调查和收集到的内容,投放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操作和交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奖牌范例,提出任务要求。
师:小朋友,幼儿园新年运动会就要到来了!今天,陈老师要请你们来为运动会做一件很重要的准备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许多和这个大小一样、圆圆的奖牌。
2、给五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停止操作,数一数然后贴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观察制作情况,提醒幼儿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对比、分析作品,引发对复制现象的关注。
集体提问:你做了几个?引导幼儿对比,说出奖牌的制作情况。小结:这些奖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讨论:要是把这些奖牌奖给小朋友,他们会喜欢吗?有没有办法作出一模一样的奖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你们在哪儿见过?
三、观看工厂车间制作的录像,了解复制现象。
提问:刚才工人生产产品的时候快不快啊?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做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原来工人叔叔就是用机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许多一模一样东西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复制。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复制方法再次制作奖牌,体验复制带来的便利。
师:我们可不可以也用复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许多一模一样的漂亮奖牌呢? 老师同样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看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大班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活动的选材主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身边的废旧材料,以小动物们去参加聚会而没有包包,请大家为小动物们制作一个动物包包送给它们,激发幼儿乐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在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熟悉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双手,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看图示创作,展现完成作品的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感,并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中,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我——小手能变废为宝,变出创意。
【目标预设】
1.能看懂图示,按图示步骤将马夹袋和纸袋制作成包包。
2.能用彩纸、动物头像及多种材料简单装饰包面。
3.大胆展示自己制作的包包,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看懂图示,按照图示步骤制作包包。
活动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剪、折、粘贴等技能把包包制作平整、服帖。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纸袋和一个塑料包装袋。
2.双面胶、剪刀。
3.纸盘、黑色的纽扣、无纺布袋子、海绵纸、树叶、绒球、珠片、吸管若干。
4.幼儿对动物头像认识的经验。
【设计理念】
不一样的我,就是能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变出我的创意。从大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小动物是小朋友都喜欢的一个对象,通过创设以小动物参加动物聚会的情境,展开幼儿为小动物制作一个动物包包,调动起他们积极创作的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以及体验自己独立制作完成作品的成功感。
【设计思路】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看图示了解制作方法——幼儿操作,初步完成包包——幼儿进行简单包面装饰——包包秀,送给小动物——整理结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放音乐)
师:小朋友们,森林里呀要举办一个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走,听着音乐出发吧!(幼儿边拍手边找到空位坐下)
师:森林里真热闹,瞧!谁来了?(幼儿看展示板说出动物名称)
幼:小兔;大象;小熊。
师:小动物们都来了,它们去参加聚会缺少一个包包,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师:制作的材料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快看看是什么呢?
幼:马夹袋和纸袋。
师:小眼睛真亮,包包是这两样做成的。
二、看图示了解制作方法
1.出示步骤图前4步
师:那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谁看懂了?(给幼儿时间仔细观察)
师:谁能来大胆地说一说。(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幼:(图1)对折。
师:谁对折?
幼:纸袋对折。
师:(图2)然后?
幼:用剪刀剪开。
师:用力折出折痕,沿线剪。剪下来纸袋的上面放进垃圾框。
师:(图3)第三步?
幼:用手把袋子打开。
师:(出示实物,请一幼儿尝试)谁能来试一试?
师:双手用力撑开袋子,让它站起来。(图4)接着?
幼:纸袋放进马夹袋。
2.出示步骤图后4步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看懂了前四步,仔细看看下面怎么做?
幼:(图5)用剪刀剪开。
师:在哪里剪?
幼:转弯的地方。
师:这次谁能来挑战一下?(出示实物,请一幼儿尝试)
师:从转弯的地方直直的往下剪,剪到纸袋边。不能往下剪哦。这里剪了,还有哪里也要剪?
幼:反面。
师:一共剪几次?
幼:4次。
师:(指图6)下面怎么做?
幼:撕开双面胶,塞进纸袋贴平整。
师:(指图7)这是什么?(纸筒)怎么做?
幼:彩色纸筒套进马甲袋的拎带。
师:(指图8)最后?
幼:连接起来。
师:两个拎带用透明胶带连起来。
三、幼儿操作,初步完成包包
师:做包包有这么多步骤,都会了吗?有没有信心帮助小动物做成包包?那就开始吧!
1.老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较难的制作步骤。(放音乐)
2.集中评价:
(1)展示成功的作品:
师:这个包包你们觉得怎样?
幼:纸盒站得直直的;包面贴得平平的;带子系得牢牢的。
(2)选择制作有不足的作品,提出要求:
师:这个包包也不错,如果纸盒能站得直直得就更好了……没有完成的可以继续完成。
师:你们真棒,能看图做包包了!那怎样把包包变得更漂亮呢?(幼儿自由表述)是的,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拿出彩色卡纸贴在包面上,把我们昨天做好的动物头像贴上去,来得及的小朋友还可以用桌上的纽扣、绒球、彩带等材料再装饰一下,看看谁的包包最漂亮。
四、幼儿进行简单包面装饰
老师巡回指导。
五、包包秀,送给小动物
集中一起,分组展示。
师:呀!森林里的动物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它们急着那拿包包啦!。那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做好的包包吧!请这组小朋友先来吧!真棒!你想把包包送给哪个小动物!
评价要点:你喜欢哪个包包,为什么?
你觉得自己做的包包怎样?
幼儿分组展示,并送包包。
结语:小动物谢谢你们,说我们真能干。他们背上包包快快乐乐的去参加动物聚会了!我们小朋友收拾好材料也要回去了!
六、幼儿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野田心理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尝试帮助弟弟妹妹的快乐。
3、体验当哥哥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讲述画面,感受野田做哥哥的心情。
二、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野田心情变化的过程。
(一)教师讲述情节一 “爬树”。
(二)教师讲述情节二 “遇到大灰狼”。
(三)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情节三“过独木桥”。
(四)视听结合,继续引导幼儿感受野田做哥哥的心情。
教师讲述:最后,野田把弟弟妹妹全部都带回了家。瞧!妈妈正在门口高兴地迎接他们呢。妈妈说,野田,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弟弟妹妹的好哥哥。野田真高兴啊,野田心想:做哥哥虽然有些烦恼,但也很有趣呀。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提问:你觉得野田是一位怎样的哥哥?(勇敢、会照顾弟弟妹妹)小结:虽然做哥哥有些烦恼,可是也很有趣呀!我知道我们班里也有好多小朋友有弟弟妹妹的,希望你们也能像野田一样帮助、照顾、保护弟弟妹妹,做一位好哥哥好姐姐。
《我做哥哥了》微反思《我做哥哥了》是一个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情景阅读活动,大班的孩子似乎能在野田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成为大班哥哥姐姐了,家里可能也有了弟弟妹妹,孩子们会觉得老师不再关注自己,妈妈也不再什么都帮助自己了,野田的心路历程也就是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孩子们非常喜爱。现在的独生子女独占意识比较强,他们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各种关怀与爱。在幼儿园里,我们在开展“大带小”活动时,也常发现大班孩子虽然做哥哥姐姐了,但他们的责任心还不强,不知道怎么样照顾弟弟妹妹、谦让弟弟妹妹。因此,我利用这一契机开展本次活动。活动开始时,首先我用轻切地、有激情的谈话导入活动,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拉回了我的活动中。然后在听故事——回答问题——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大部分幼儿都能复述出故事中野田三次想丢掉弟弟妹妹的过程,而且体会到野田三次前后的心理变化。最后让幼儿体验当哥哥姐姐的感觉,讨论你是怎么当哥哥姐姐的?虽然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兴趣浓,活动目标很好的达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教师在讲述故事情节时深情并茂不够夸张,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活动准备还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活动中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快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2、培养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进一步学会控制和协调并用自己固定的节奏随音乐演奏,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已学会唱《小牧民》。
2、立体玩具小马,脖子上套一串小铃。
3、指导幼儿认识有关牧民的生活及劳动内容。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xx xx︱ xx xx︱节奏型。
(1)教师用双响筒敲击xx xx︱节奏型,另一幼儿操作玩具小马,让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小马”跑时脖子上串铃发出的响声。
(2)启发幼儿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
(3)幼儿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节奏拍出来。
(4)全体幼儿随着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5)幼儿用模仿马蹄声“哒哒哒哒”或“的个的个”。
3、教师在幼儿拍xx xx︱ xx xx︱节奏声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17小节到20小节与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让幼儿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里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示?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4)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出节奏型X—︱X—︱。
5、组织幼儿二声部语音节奏,教师一个声部,全体幼儿一个声部,分别念马蹄声的节奏和串铃的节奏,欢呼声齐念。
6、讨论配器。
(1)小牧民骑着马跑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集体探索并尝试演奏。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兴,用什么乐器表示?
(3)在速度较慢的琴声伴奏下,在教师的语音提示下,幼儿打击乐器。
(4)在录音机里的音乐伴奏下,进行演奏。
(5)交换乐器演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不仅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予了孩子一个创造的机会,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给孩子一些创造的机会吗?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7-31
(经典)大班教案08-04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经典)08-11
(精选)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经典]08-01
大班教案(精选)11-29
大班教案[精选]12-21
[经典]大班教案12-16
大班教案(精选)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