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8-08 17:03:5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范例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范例4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片作为操作材料,借助拼图、搭房子等情境引导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大班幼儿也有参与的热情,但总感觉活动缺乏新意与挑战性。

  最近班上的幼儿热衷于玩一种叫汽车迷宫的玩具,这种玩具由游戏板、建筑块、一辆红色轿车和多辆警车组成。游戏玩法为:将建筑块搭成高低不同的房子,布置在游戏板的不同位置,以形成不同布局的小区,红色轿车为被小偷偷窃的汽车,警车则要在小区里严密堵截红色轿车,不让它逃离。这种玩具给了我启发,我想大班幼儿对追逐、抓捕坏人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如果将深受幼儿喜爱的黑猫警长形象与有趣的抓坏人情节结合起来,定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设计了“警车巡逻记”这个活动,以帮助黑猫警长抓捕小偷为情境进行图形组合的教学。为了让整个活动更富有挑战性,我在设计小区地形图时蕴含了让幼儿探索多种图形组合方式的教育目标,这对于拓展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标:

  1.能按照小区地形图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组合匹配。

  2.能探索出多种图形组合方式并记录。

  3.能积极动手动脑,感受拼图的乐趣。

  准备:

  1.教具:地形图,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大记录单。

  2.学具:人手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小区地形图,记录单,彩色笔。

  过程:

  一、学习按照小区地形图选择单张警车巡逻区域图进行填空匹配

  1.以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动物王国最近出了一件怪事,大家放在小区里的`汽车常常莫名其妙就没了。黑猫警长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决定购买警车加强巡逻。黑猫警长购买了几辆警车呢?

  2.出示图一——六张警车巡逻区域图,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

  师:黑猫警长购买了几辆警车?(六辆。)你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来是六辆警车呢?(有数字。)这个数字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警车的编号。)

  师:每张警车巡逻区域图上都有一些方格,一个方格表示一块地方。你知道1号警车需要巡逻几块地方吗?还有哪辆警车也是需要巡逻四块地方的?3、4、5号警车需要巡逻几块地方?

  师:这六辆警车的巡逻路线都相同吗?有没有巡逻路线和巡逻地方都相同的警车?

  3..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根据图中空缺的地形,选择合适的警车巡逻区域图进行匹配并覆盖。

  师:这里有个小区,黑色的地方表示楼房,白色的地方是需要巡逻的空地。想一想,这个小区适合派哪辆警车去巡逻,要求将每块空地都巡逻到。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在这次操作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发现适当地旋转相应的警车巡逻区域图,就能让它与小区中的空地完全吻合。)

  二、学习运用两张警车巡逻区域图进行组合并填空匹配

  1.出示图三,引导幼儿观察与讨论。

  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区,我们来看一看它需要警车巡逻的空地有几块?派一辆警车够吗?你觉得需要几辆?哪两辆警车合作就能完成巡逻任务呢?

  2.请个别幼儿操作并集体验证。

  三、探索多种组合方式,完成小区巡逻任务

  1.出示图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黑猫警长接到报告,有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开着一辆红色汽车躲在小区的角落里。这个小区很大,黑猫警长不知道该怎样安排巡逻警车。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围堵这个可疑的家伙,并且将想好的办法记录下来。

  2.出示记录单(图五),引导幼儿观察。

  师:左边是小区地形图,右边有三排数字。第一次,你是用哪几辆警车巡逻围堵住小偷的,就在第一排相应的数字上画个圈。黑猫警长希望每辆警车都有机会出去巡逻,所以请你们多想几种方法来围堵小偷。如果你们想出了第二种方法,就在第二排相应的数字上画个圈。看谁的方法多,而且记录得正确。

  3.幼儿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拼图方法与其记录方法是否一致,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完成任务。

  四、展示与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并进行集体验证。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这三辆警车真的能围堵住小偷吗?哪些小朋友也用了这样的方法?请拼给大家看一看。(集体验证后教师将所用警车的编号记录在大记录单中。)

  师:还有谁的方法和他不一样?你用了哪几辆警车?谁也用了这样的方法?(集体验证后教师将第二种方法记录在大记录单中。)

  师: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辆警车没有出来围堵小偷?你们能不能让它也参与到这个任务中呢?谁有办法?

  2.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共想出了几种围堵小偷的方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呢?我们下次再来想更多的办法。今天我要将这张记录单带给黑猫警长。它一定非常高兴。谢谢小朋友!

  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警车巡逻记”经过多次修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1.巧妙的教学具设计

  首先,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便于幼儿区分。在最初的设计中,巡逻区域图片的颜色是相同的,虽然每张卡片上也标有数字,但不够明显,幼儿记录时容易发生错误。于是,我将警车巡逻区域图设置成六种不同的颜色,把它们放在白色地形图上显得非常醒目,幼儿很容易区分。

  其次,能活动的警车编号牌便于幼儿辨认数字。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幼儿要不停地摆弄、旋转警车巡逻区域图,导致卡片上的数字常常发生倾倒翻转的现象,不利于幼儿正确辨认数字。因此,我在编号牌正反两面都标上数字系上绳子,并粘贴在警车下。这样,无论幼儿如何旋转,都能让数字保持直立状态。

  第三,简明实用的记录单有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实现教学目标。为了突出教学目标,降低记录难度,我在记录单上提供现成的数字,幼儿在记录时只要在相应的数字上记录所用的警车编号即可。考虑到有多种解决方法。因此记录单上有三排加了方框的1~6的数字。只提供三排数字是因为我班中等能力的幼儿大都能够想出2~3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弱的幼儿至少也能想出一种方法,不会产生太大的压力,而能力强的幼儿则可以用两张记录单记录更多的方法。另外,我还在每行数字外加上了方框,以提醒幼儿不要错行记录。

  2.循序渐进的环节设计

  在该活动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帮助幼儿由浅入深地进入角色,以帮助黑猫警长解决问题。

  首先,认识警车巡逻区域图。知道图上的数字表示警车编号,观察比较每张警车巡逻区域图的外形及方格数量。

  其次,了解规则与玩法。第一张小区图是帮助幼儿认识地形图,知道通过适当地旋转警车巡逻区域图能使之与巡逻地点完全匹配:第二张小区图是帮助幼儿发现两张警车巡逻区域图通过组合可以匹配空地较多的小区:第三张小区图是引出最终任务——用三张卡片组合围堵小偷并进行记录。

  第三,独立操作,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是:关注幼儿的拼图方法与记录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给予无法解决问题的幼儿一些提示,让他们也有机会获得成功。

  第四,介绍方法,集体验证。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的方法。如果幼儿能力强,还可以发现这些方法中隐含的规律:如空地有十个方格,某三辆警车的巡逻图合在一起正好也是十格:因为4号和5号警车巡逻区域图完全一样,因此4号(5号)车替换成5号(4号)车是可行的。当然,这要看幼儿的实际能力,对于能力一般的幼儿来说,只要交流多种方法并进行集体验证即可。

  3.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教师不仅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善于做减法。所谓的加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梳理出该活动内容可被挖掘的所有教育元素。如该活动包括学习多种图形组合的方法、探索记录警车围堵小偷的方法、发现解决方法的规律,等等。所谓的减法是指教师对若干教育元素进行筛选,留下符合幼儿能力水平的内容,删去超越幼儿能力范畴的内容,即使是教师认为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在原先的设计中,我试图让幼儿既记录警车的编号,又记录警车巡逻区域图排列在小区中的位置,结果给幼儿带来了困难。他们既要面对图形组合的新问题,又要面对双重记录的难题,从而未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善于做减法,聚焦教育目标,努力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教案 篇2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文人,他们都与酒之间有着不解之缘。文人们写酒文,抒酒情,名家名篇,千古渊源不断。酒在文中,文在酒中,在文与酒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李清照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自幼受父母熏陶,勤习古词诗文,研习百家经典。一次到郊野游玩,她在溪亭饮酒直到黄昏,醉酒驾船找不到归路。后来,她时常想起这段美好经历,于是秀笔一抖,一首《如梦令》脱口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时间,这首小令像是一阵清风掠过平滑的湖面,在京城荡起了层层涟漪。十六岁的李清照初试文墨,竟一鸣惊人!

  孟浩然与酒也有不解之缘。

  孟浩然善饮酒,却从未在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让酒香氤氲在诗行中。从他的诗中散发出的酒香弥漫千余年,依然如此强烈。

  有一年秋天,一位朋友请他去家中饮酒,他欣然前往。江南的秋天如同暮春,风轻云淡,草色凝碧。一路欣赏风光,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朋友的村头。小菜已摆上桌,酒杯已斟满。喝到痛快时,他诗兴大发,取来笔墨纸砚,写下了《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主客二人开怀畅饮,闲谈家常,一派田园风光,充满无限乐趣。

  李白也与酒有不解之缘。

  他是诗歌王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然而,即使是高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谪仙人,也有遭遇挫折、困顿失意的时候。他之所以爱酒,很大程度和失意有关。他曾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来到长安,然而,他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城市中落了空。这让年轻的气盛的他感到无比失落。但他似乎永远都不会沮丧太久,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茫然都是暂时的,美好的一天总会到来!

  文人与酒的故事,正印证了李白的诗:“惟有饮酒留其名”。文人与酒,总是有不解的情缘,更有不解的情怀。在诗情诗意、酒情酒意的历史中,人与酒、酒和诗,烁烁生辉......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并学会用“—×—×”正确表达实物的数量。

  2、借助拍节奏、轮流解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参与组词和仿编活动。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2、游戏音乐磁带《火车开了》、《大家来看灯》。

  3、火车头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儿歌导入:《数花灯》冬冬锵,锵锵冬,正月十五闹花灯。鸡娃灯,鸭娃灯,一蹦一跳青蛙灯;荷花灯,莲蓬灯,一盏一盏牡丹灯;谷穗灯,麦穗灯,一盏一盏丰收灯;狮子灯,绣球灯,一条一条长龙灯。一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数灯数不清。爷爷奶奶帮他数,一数数到大天明。

  教师:小朋友,正月十五闹花灯,宝宝数灯数不清,小朋友,你们能数出一共有多少花灯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坐上花车去看灯。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坐上花车看花灯,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方法:

  (1)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椅子排列,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贴有火车头的标志。

  (2)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

  教师请3—5名幼儿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之后请幼儿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游戏做两遍。

  2、看花灯。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

  (1) 分别出示7盏花灯图片,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盏灯?

  (2)然后启发幼儿说出“第一盏灯是XX灯,第二盏灯是XX灯,直到第七盏灯是XX灯”。

  (3)教师随机提问“金鱼等排第几”“荷花灯排第几”等。

  (4)幼儿掌握后,教师把灯的图片交换一下,在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3、小动物看灯,进一步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教师:小朋友,小动物们也赶来看灯了。

  (教师出示排队走来的七种动物玩具)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从左边数第几个小动物有翅膀?从右边数,第三个小动物和谁拉着手?从不同方向数,从第一到第七分别是什么小动物?

  三、结束部分。

  幼儿随音乐《大家来看灯》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根据幼儿的情绪决定游戏的次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续编儿歌《数花灯》。

  刚开始我出示了一些花灯的图片,请他们来说说这些花灯是什么样的。

  在中间的环节中我请幼儿找出相似的句型,并根据这些句型进行创编。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我最喜欢组织的是故事类的,儿歌我觉得要让幼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于里面的文学语言比较不能理解,对于儿歌的意境也比较难体会。所以每次在组织儿歌活动的时候我都尽量找一些图片或用一些动作等来帮幼儿理解,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儿歌、理解儿歌。

  今天所学的儿歌“数花灯”,所表现的'情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视频,让孩子来观看元宵闹灯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再帮助他们分类花灯来巩固记忆,所以,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巩固了数量的知识。

  小百科: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模仿能力。

  2、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见过机器人吗?见过机器人刷牙吗?(老师示范)接着老师示范机器人洗脸的动作,幼儿一起跟着做。

  2、师:有一个星球,住着一群机器人,可是这群机器人在星球上住的太无聊了,于是,他们决定乘坐飞船来地球,看看地球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飞船准备出发啦——嗖

  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动作

  3、请幼儿说一说机器人刷牙,洗脸,是什么程序?(老师引导幼儿做一遍),再次听音乐做一遍。

  三:机器人首领决定再去另一个地方——放音乐,做动作。

  1、机器人看到一个地球人在钓鱼,请一个幼儿模仿机器人怎么钓鱼。(放音乐,让一个幼儿模仿地球人钓鱼,其他幼儿模仿机器人看地球人钓鱼)

  2、放音乐,让一个幼儿模仿地球人划船,机器人(其余幼儿)跟着学

  3、请一个地球人(幼儿)把刚才的.钓鱼,划船连起来听音乐做一遍,其他机器人(幼儿)跟着一起做。

  四:飞船降落在了体育馆(让幼儿站在小凳子后面)请幼儿说一说在体育馆看到了什么(跑步,举哑铃)?让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

  老师示范机器人做跑步,举哑铃的动作,听音乐,老师,幼儿一起做跑步,举哑铃的动作

  五:游戏——地球人找机器人做朋友

  (1)放音乐,另一个老师做地球人,其余做机器人,听音乐,做动作(地球人,机器人的动作不一样),音乐一停,地球人去找一个机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后要手对手)

  (2)再请一个地球人(幼儿)教机器人两个动作——游泳,射箭,放音乐,一起做动作,音乐一停,地球人去和一个机器人手对手,转一圈交换能量,地球人就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变成了地球人),游戏继续进行

  六: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经典]08-01

[经典]大班教案12-16

(经典)大班教案08-18

大班教案(精选)10-20

大班教案【精选】08-27

大班教案04-02

大班教案[精选]12-21

大班教案(经典)08-11

(精选)大班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