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1
序:一些大赛获奖课均经仔细打磨,千锤百炼,往往“妙笔”连连,让人叹服,但在教学过程中因临场处理失当等原因,或多或少地会留下一些“败笔”,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
许嫣娜《小动物过冬》
(本课教学获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 实录见《小学语文教师》08年12期)
师:课前我们猜了很多的谜语,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什么啊?(生答“小动物”)这些动物又小又可爱,跟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物”字的书写)
师:今天三个小动物就要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在这些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出示相应生词卡片)喜欢它就要把它的字音读准,“蜂”是后鼻音。(生读“蜜蜂”)
师:小蜜蜂的胆子有点小,“蜜蜂”两个字都含有小小的虫字旁,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地、热情地呼唤它——(生齐读“蜜蜂妹妹”)
师:蜜蜂妹妹听见了。小朋友还喜欢谁?(生答“燕子”)小燕子到处飞,见识广。我们可以亲切地称它为——
生齐:燕子姐姐!
师:还有一个谁喜欢?(生答“小青蛙”)我听出来了,你很喜欢。“青”是后鼻音。小青蛙是怎么叫的?(生答“呱呱呱”)
师:多响亮啊!就像个神气的男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跟它打招呼,读——青蛙哥哥!
“妙笔”:课前活动既能让学生定神,又为教学做好铺垫,“课的发端,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拖沓的周旋”(高林生);在揭题的过程中,既指导了生字“物”的书写,又强调了“蜂”“青”的读音,体现了“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的思想;角色人物化也与本文童话体裁相得益彰。
“败笔”:不喜欢就可以不读准?此问题纯粹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配合自己完成教学流程而问的,没有思考价值,这样的“问题”还是不问为好。
师:多么亲热的称呼啊。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请想一想,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还会干什么呢?
生:唱歌。玩。跑步。
师:哦,比赛跑步啦。看来,奥运会将在动物园继续进行。那你会这样说吗?(屏幕出
示练习:三个小朋友常常在一起
,日子过得。)
生:三个小朋友常常在一起玩,日子过得很快乐。
生:三个小朋友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妙笔”:教师有语言训练的意识。低段有“写话”要求,学习一些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写好话的基础。
“败笔”:——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发散开,一个学生只改了一个词,一个学生照搬原文,训练是失败的。
单纯从发散思维的角度,日子有苦有甜,有快乐也有悲伤,但此处并不适合进行这样的发散,因为与课文的语境格格不入,如强行发散,就破坏了“课场”,显然得不偿失。所以,此处训练不要也罢。
师:好朋友在一起,日子就是过得这样快乐!没过多久啊,秋天就到了——(播放秋风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秋风刮起来了。
师:树叶宝宝都怎样?(生答“掉了”)她的用词多准确啊!秋风的力气是那么大,连树叶都从大树上掉下来了。又大又冷的风,我们就说——(生齐:刮。指导学生反复读“刮”)
“妙笔”: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刮”,符合低段学生认知规律。
“败笔”:教师为了引出生字“刮”,绕了一个大弯子。难道“又大又冷的风”只能说“刮”吗(教材中的句子是“天气渐渐凉了”,“凉”和“冷”也是有区别的)?“又大又热的风”该说什么呢?
“秋风的力气是那么大,连树叶都从大树上掉下来了”是一个病句,对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该吹毛求疵——谁也不敢保证不出口误,但问题还是要指出来的。
此处出现“败笔”都是“树叶宝宝”惹的祸,树叶“掉了”用词未必多准确。学生在回答“你看到了什么”时已经说出了“刮”字,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兜圈子——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从优化每个教学环节做起。
师:秋风刮起来了,天气越来越凉了,三个小动物想,我们该怎么过冬呢?于是它们就商量开了——(出示卡片:商量)
师:(指“量”)这个字读什么?(生答liàng)这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liàng,在这里它
读liáng。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两个字合起来以后读轻声。(生连读两遍)很好。三个小动物在一起商量。“商”字里面有一个口,意思是要说话。一个人怎么商量啊,要几个人在一起商量,所以商量的“商”下面还有一个“八”。闭上眼睛想一想,商量的“商”里面有什么?(略停)“八”和“口”。记住了吗?
“妙笔”:联系后面的写字环节,教师综合运用识、认、读、写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识记“商”字,重点突出,准确而到位。
师:睁开眼睛——(出示图片: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瞧!小燕子扑棱着翅膀来了,小青蛙一蹦一跳也来了,小蜜蜂当然也少不了。这就叫作——
生:聚到一起。
师:好,许老师不远千里,从江苏赶到江西,我们——
生:聚到一起!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
生:小动物过冬。
“妙笔”:由课文中三个小动物“聚到一起”迁移到教师和学生“聚到一起”,由书本向生活过渡不露痕迹。
师: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书中,请小朋友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到两遍,争取读得正确、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
师:都读完了吧?考考你们,三个小动物是怎么商量的呢?先是谁和谁商量?(生答“先是燕子和小青蛙商量,然后和小蜜蜂商量”)它们商量的结果你知道吗?
生:我知道了燕子怎样过冬。
师: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呢?
生:是飞到南方去。
师:它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
生:因为冬天来了,北方太冷了。
师:南方很暖和,这是小燕子到南方去的理由。(出示“暖和”)谁会读这个词?“和”读轻声,请你读。(生读)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暖和)
师: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会感到怎么样?
生:很暖和。
师:你们看,这个“暖”字是什么旁?(生答“日字旁”)和太阳公公有关。暖的右半部分特别难写,让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上面是一个爪子头,接下来是一短横,下面是一个朋友的友。我们一起来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师:刚才我们写的是“暖”字。天就要冷了,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这个办法可真不错。哪只小燕子要来读一读?
生: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师:小燕子说得可真生动。又正确又通顺。你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生:春暖花开的时候。
师:春暖花开?小朋友,你们知道春暖花开是什么意思吗?
生:春天暖和了,花儿都开了,这就是春暖花开。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暖花开的画面,(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春暖花开。让我们记住这个画面,等待小燕子回来。我们一起读——
生: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妙笔”:形意结合识“暖”字。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律”、联系生活是识字教学的要义。唯如此,字才能识得牢,记得久。
幼儿形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多媒体播放“春暖花开的画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春暖花开”事半功倍。
“败笔”:“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书中,请小朋友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到两遍,争取读得正确、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阅读目标不集中,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求过高。
“先是谁和谁商量?”似无提问的必要。教师如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岂不更好?也许考虑是低年级的因素吧!
师: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
生:它秋天就把肚子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睡大觉。
师:小青蛙原来是提早做准备,肚子吃得饱饱的,让我们请一只青蛙哥哥来说一说,它是怎么过冬的。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我再请个青蛙哥哥,向他挑战。这一回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做做动作。谁想来试试?(一生读)你读准了,但是我没看到你做的动作。哪个青蛙哥哥敢再来试一试?(另一生读,也不太流畅)
师:我感觉到了,小青蛙肚子吃得饱饱的。不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她忘了,没有了这个动作,小青蛙在这个冬天就不温暖啦。是什么动作?(生做钻土的动作)
师:还没有完全做出来,哪只小青蛙再来?
“妙笔”: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书。稚嫩的声音、天真的动作,营造出妙趣横生的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不再是空话。在低段适当地运用这种读书方式确实能给课堂增色不少。
“败笔”:教师前后让六个学生读小青蛙说的话,显得拖沓。不如让一、两个学生试读,教师示范读,师生一起读,学生模仿读效果好。低段“教师示范”不可忽视。
师:啊,这一觉睡得好温暖啊!还有一个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生:小蜜蜂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这样到了冬天就可以吃很多很多了。
师:小蜜蜂真勤劳,提早做好了准备。我们就请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大声地给我们再介绍一下。(生读)
师:小蜜蜂,你知道什么是蜂巢吗?
生:蜂巢就是小蜜蜂的家。
师:真棒!巢就是窝的意思,鸟巢就是鸟窝,蜂巢就是蜜蜂的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蜜蜂的蜂巢。你们看,每一个蜂巢都是六角形的,想不到吧?蜜蜂不光勤劳,还是个了不起的建筑家呢!让我们一起来记忆,这个了不起的神奇的建筑叫什么?(出示文字:蜂巢。引导学生读两遍。)
师:到了冬天我们见不到小蜜蜂,那是因为它怎么样啦?
生:藏在蜂巢里。
师:“藏”是平舌音,再读!
生:藏在蜂巢里。
“妙笔”:由“蜂巢”到“鸟巢”,拓展适度。用“蜂巢”图片证明蜜蜂是“了不起的建筑家”,一举多得,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二类字“藏”的认读着力恰如其分。
师:瞧,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到事情多商量还是挺有用的。现在,我也有些心痒痒了。我想做那只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来和大家商量商量。(指一生)就请你。其他小朋友拿起书,看看我们是怎么商量的。
师:冬天快要来了,虫子快要没了,我要飞到南方去,那里很暖和,还有很多虫子。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是你不会飞,怎么办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小青蛙,你是这么过冬的啊,我不担心你了。刚才我们俩在商量的时候,我发现这边的小朋友在笑嘻嘻地跟着我们读。瞧,他们多会学习啊!下面让我再来一次,我还当燕子,谁来做我的好朋友蜜蜂?(指一生)好,就请你。其他同学跟着我们轻声地读。
师:蜜蜂妹妹,冬天地上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生: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师:小蜜蜂可真勤劳!会学习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你们想像我们刚才这样商量商量吗?那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相互练一练,商量商量。(学生自己练习分角色“商量”)
师:来,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燕子在哪里?其他小朋友听一听他们商量得好不好。
生: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这下你还担心小青蛙吗?(生摇头)可是在没有听到小青蛙的话之前,小燕子可是充满了担心。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蜜蜂在哪里?我们商量一下好不好?左边的小朋友做小燕子,右边的小朋友做小蜜蜂,我们来试一试。(生齐读
师:我最后再请三个小朋友,最会关心别人的小燕子,最神气的小青蛙,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量商量。(生读)
师:他们约好了,第二年的春天再相聚。(出示“第”)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师:我们要用旧字记新字,就要找一个最恰当的旧字。我来考考你,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和“第二年”意思一样的词,你能找到吗?
生:明年。来年。
“妙笔”:以“商量、怎样过冬”为主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层次分明。鼓励学生“跟着读”一石二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全员参与。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生字“第”,体现了识字教学的另一要义:自主识记。学生自己想方法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至于“方法”本身倒无足轻重了。
师:今天,课文就学到这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上的词语。注意藏在其中的生字。每个人先在心里读一读。
(屏幕出示:商量、暖和、哥哥、刮起来、接着、钻到泥土里、飞到南方去、藏在蜂巢里)
师:如果你都会读了,就朝我微笑。(学生练读后向老师笑)我的火车谁来开,复习生字
卡片。(生读)
师:在这些字中有些特别难写。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含有八和口的字是什么字?(生答“商”)第二个字含有太阳公公的字是什么字?(生答“暖”,出示:暖、商)
师:“暖”字这样写——(师生书空“暖”)
师:现在我们就把这两个字请到田字格中,写“商”的时候,上面的横要写得长一点,下面的框要写得大一点,为什么呀?因为里面要放“八”和“口”。“暖”字要将太阳公公写
得窄一点。(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师:今天这堂课上,三个小动物通过商量,各有各的过冬方法,我们通过友好的商量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谢谢同学们,下课!
“妙笔”:回归“教学重点”——识字。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指导“暖”、“商”的书写,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
总评:
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以随课文分散识字为主,体现了“识用结合”的基本思想。教学中,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过于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会,忽视了“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这一基本宗旨。对于一、二年级而言,识字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也就是说,课文在一二年级教学中只能扮演“配角”,决不可喧宾夺主。本课教学除了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尽完美外,无论是识字方法的渗透,还是课文的处理,思路都值得借鉴,夺得特等奖应属名至实归。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2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不同。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制作动物头饰。
2、查阅、搜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
(打一自然界的事物)
小朋友们猜猜看这是什么?(生:是雪花。)
教师加以肯定,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上一个雪人。
冬天快到了,小动物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这节课我们就一道来学习第19课。
板书课题:19、小动物过冬
2、自己读读课题,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么?
(可能会有如下问题: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小动物们是怎么过冬的?)
二、整体感知。
过渡: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刚才提出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解决。你们愿意自己读懂课文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读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读一遍,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多少。
三、检查自读。
1、读准生字。
(1)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了,生字词一定都能读准了。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或短句:
wù shāngliang nuǎn jiē gē yuē dì zuān
小动物商量暖和接着哥哥约定第二年钻到泥土里去
wǔ jù chèn mèi cáng cháo gòu jiàn guā
跳舞聚到一起趁妹妹藏在蜂巢里够吃相见秋风刮起来了。
(2)自由读字词一遍。
(3)开火车展示,随时正音。
2、读通课文。
(1)请8个小朋友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随时纠正错处。
(2)同学评议:主要是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并简要说出好在什么地方。
四、学习第一节。
1、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吗?
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从哪儿知道的?
板书:青蛙
小燕子
小蜜蜂
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一节。
2、比较:
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它们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1)读一读,这三句话一样吗?不同在哪里?
(2)用“常常”说一句话。
3、读了第一节,你有什么感觉?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第一节,读出那种快乐的感觉。
4、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快乐带给我们大家?
5、齐读第一节。
五、学习生字。
1、巩固字音: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商量(liáng liàng)暖(luǎn nuǎn)和(hé huó huo)哥哥(ge gē)
钻(zuān zhuān)到泥(lí ní)土里
2、理解生字字意。
你知道这些字的意思吗?由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词或成语?哪些名言警句?哪些诗文?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例如由“约”想到了“不约而同”“人约黄昏后”;由“刮”想到了“敌”、“乱”以及“刮目相看”等。)
3、学写生字。
(1)看课后第二题中的笔顺,按笔顺描红。
(2)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较难写,待会儿全班交流。
(3)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着重指出:“商”的里面不是“古”,“第”与“弟弟”的“弟”区分开来。“哥”的上面不是“可”。
(4)描写习字帖,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坐姿。
六、课堂练习。
1、读生词,抄写生词。
动物接着哥哥约定暖和刮起来第二年春暖花开一起商量
2、猜一猜,连一连。
(1)百花村里有人家,鲜花瓣上种庄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劳动人人夸。
(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
(3)身披绿袍,眼睛眉毛,先像逗点,后像小猫,跳上绿椅,呱呱喧闹。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写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地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课件展示:秋风扫落叶的画面,秋风刮起的“呼呼”声。)
小动物们怎么过冬呢?(课件展示3个小动物。)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课文2-8节。教师指导角色分配:一生读燕子的话、一生读蜜蜂的话、一生读青蛙的话、一生读叙述和提示语。
2、组内交流:三个小动物分别怎样过冬?为什么要这样过冬呢?
三、理解感悟。
1、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听者随时纠正补充。
生:燕子到南方过冬。因为南方暖和,虫子多。
师: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你真聪明!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好吗?
生读第二节。
师:你们知道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这种鸟叫什么鸟吗?(如果不知道,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叫候鸟。)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与小燕子的过冬方式一样呢?
生1:大雁也到南方过冬。
生2:我知道布谷鸟也是候鸟。还有……
2、师生配合读4-5节。
师:老师做小燕子,谁来读青蛙的话,和老师配合一下?
师生合作朗读。
师:青蛙哥哥,你睡一个冬天不饿吗?可别把身体饿坏了!
生:不会的,我先吃得饱饱的,在泥土里睡觉,一点儿也不会饿。
师:哦,这我就放心了。对了,这好像就叫做——冬眠。
生:对,对!
师(面对大家):还有那个小伙伴和青蛙哥哥过冬的方式一样呢?
生1:我,大狗熊。
生2:我,小乌龟。
生3:还有我,大蟒蛇。
4、谁能像老师一样,做一只小燕子,去问问小蜜蜂?请两个学生读6-7节,理解冬天没有鲜花,蜜蜂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板书:青蛙冬眠
小燕子候鸟
小蜜蜂巢穴里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中朗读,准备参加全班竞赛。引导:与好朋友说话怎么说?他们是用什么口吻说的?“商量”是什么样的口气呢?
2、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及时评议。
五、戴头饰表演。
1、引导:燕子说话时会做什么动作?蜜蜂说话时会怎么样?青蛙有怎样?蜜蜂和燕子扇动翅膀样子一样吗?小伙伴们告别时会说些什么?(无需回答,可以师生同做。)
2、戴头饰分角色表演。
3、你们喜欢这三个小动物吗?为什么?(有礼貌,如称呼“哥哥”、“姐姐”;相互关心。)
六、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阅读童话故事。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3
活动目的:
1、幼儿知道冬天小动物要换毛,知道冬天需要抵御寒冷。
2、幼儿对美工活动产生兴趣,体会帮助别人的快感。
活动准备:
1、冬天图画一张、换毛过冬小动物图片4张。
2、背景音乐
3、绵阳轮廓图片
4、彩笔、胶水、双面胶、面前、碎毛线、棉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情境引入
以参加动物狂欢会的方式引入活动。
二、主要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冬天图片,向幼儿介绍小兔子是如何过冬的。
(1)请幼儿仔细观看图片上都有谁?森林里下雪了,为什么小兔子没穿上厚厚的棉衣?难道它们不怕冷?
请幼儿问一问小兔子。
(2)由陪伴老师扮演小兔子,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过冬的。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听小兔子介绍完知道小兔子为什么不害怕寒冷的冬天了。
总结:冬天来临之前,小兔子身上长出厚厚的毛,来抵御冬天的寒冷,小兔子身上的毛就像一件温暖的棉衣,学习词语换毛过冬。
2、绵阳换毛过冬
(1)听一听小兔子和小绵羊在意做了什么?鼓励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猜一猜它们在说什么?
(2)通过小兔子和小绵羊的'对话,幼儿知道绵阳冬天也换毛过冬,请幼儿摸一摸绵阳身上的毛是什么样的感受?
(3)知道小兔子和小绵羊换毛过冬,还有什么动物要换毛果冻呢?老师出示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的图片,请幼儿回答后把这些小动物站到动物王国上面去。
3、帮助绵阳穿上棉衣。教师提供材料,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老师:寒冷的冬天来了,小朋友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开始换毛过冬了,但是有一些绵阳还没有换上棉衣,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过冬好吗?
提醒幼儿给绵阳穿棉的时候,一定要让它感到温暖而且要合身。制作完毕,请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活动结束
请幼儿带上喜欢的头饰,相互介绍,说一说是自己扮演的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通小动物间的对话。
2.认识本课10个四会生字和7个二会生字,重点关注“量、钻、藏、巢”的读音,关注“商、暖、第”的字形,并能正确书写“商、暖”二字。
3.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商量、暖和、春暖花开、钻到、蜂巢”等词语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中三个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初步感知朋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课件;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关于小动物的谜语(鸭子、公鸡、蜻蜓、小燕子、青蛙和小蜜蜂)
[点评:低年级的小朋友对小动物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前让学生通过猜谜活动,复习以前在课文中学过的小动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师生交往氛围,而且自然过渡到课文中的主要角色,再借助简笔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踏上了学习旅程。]
【个人拙评:谜语引入固然可以有诸多好处,但是,谜面最好不要对孩子又误导性,不然,导入环节会出现很多变数】
一、直接揭题,激兴趣认课题
1.师:课前,我们猜了很多谜语,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小动物。跟老师一起写一写!物是左右结构的字,牛字作部首的时候,要有变化。(板书:小动物)
2.师:今天,燕子、青蛙和小蜜蜂这三个小动物就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在他们之中,你最喜欢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卡,帮学生正音。)
[点评:课文中的主要角色的名字中包含的生字较多,而且学生在认读时特别容易忽略后鼻韵,老师由课前的谈话情境直接切入课文内容,在情境中正确指导学生认读小动物的名字,并从情感上进一步亲近童话中的主要形象。]
【个人拙评:教学不要刻意而要艺术,珍视这样的教学生成和用心良苦。】
二、创设情境,听课文识生字
1.师:青蛙哥哥、燕子姐姐和蜜蜂妹妹,多亲热的称呼啊!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他们还是好朋友呢!他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他们还会在一起干什么?你能这样说吗?(课件出示句式:三个好朋友常常在一起,日子过得。)
2.师:快乐的时光总是走得那么快,转眼间,秋天到了。(课件出示动画:秋风吹,树叶落。)
3.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说话练习的同时,指导学生认识“刮”字。)
4.师:是啊,秋风刮起来,天气渐渐凉了。三个好朋友该怎么过冬呢?(板书:过冬)
5.师:于是,他们就商量开了。(先后出示“商、量、商量”的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并用联系字义法识记“商”的字形。)
6.师:瞧,小燕子扑棱着翅膀来了,小青蛙一蹦一跳也赶来了,小蜜蜂当然也少不了。(课件出示动画:三个小动物赶来商量。)这就是……(出示“聚到一起”的词卡,指导学生认读。)
7.师:许老师也从常州赶来,和大家聚到一起学习《小动物过冬》。(指黑板,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点评:课文的一、二小节比较浅显,为整个故事的展开交代了背景。老师创造性地利用了文本资源,作为课堂情境创设的载体,让孩子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并且在自然的语境中根据不同的识字目标认读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个人拙评:教无定法,教师的一切教学意图,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语文技能,基础的夯实。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更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各种技能,为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狗尾续貂。】
三、读通课文,分角色明知识
1.师:小动物们到底是怎么商量,又是怎么过冬的呢?(板书:商量)请小朋友拿出课本,大声地读两遍,做到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师:小动物们是怎么商量的?(带领学生根据板画梳理结构。)
3.师:你记住他们的商量结果了吗?他们各是怎么过冬的'?
·小燕子
(1)师:小燕子要飞到暖和的南方去。(出示“暖和”的词卡,指导学生认读,用找近义词法理解“暖和”,并结合字义识记“暖”字。)
(2)师:这儿冷了,就换个暖和的地方过冬,小燕子多聪明啊!哪只小燕子来给我们读一读?
(3)师:小燕子,我们可舍不得你,你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出示“春暖花开”的词卡,指导学生认读,并用拆字法理解意思。)
(4)师:让我们记住这个美好的时刻,等待小燕子早日归来。(引导学生齐读。)
·小青蛙
(1)师:同样是吃虫子,小青蛙可不搬家,它有自己的过冬办法。我请一个神气的青蛙哥哥大声地给我们说说。
(2)师:哪只小青蛙能边做动作,边给我们说说啊?(出示“钻”的字卡,指导学生认读,用表演法理解字义。)
(3)师:青蛙哥哥们,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说一说。
·小蜜蜂
(1)师:小蜜蜂早有准备。勤劳的小蜜蜂在哪里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2)师:蜂巢是什么啊?(课件出示图片:蜂巢,指导学生认读,用看实物法理解词语。)
(3)师:想不到,勤劳的小蜜蜂还是个小小建筑家呢!一起读。
4.师: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事多商量还是挺不错的!
[点评:三个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是本篇课文的重点内容,而且描述过冬方式的三个小节也是文中最难读的段落。老师紧紧抓住文本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分解阅读的困难,为读好全文作铺垫。同时在生字的学习上,老师用不同的方式突破,使生字学习丰富有效。“暖”字重形,“钻、藏、巢”字重音,“春暖花开、暖和、蜂巢”重义。]
【个人拙评:这个环节的设置很明显地突出了识字教学的重点,只是,问题是否有些分散,“3个小动物都是怎样过冬的呀?”这样的统领问题是否更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呢?当然,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讲,怕是拔高了吧】
四、同桌合作,读对话识问句
1.师:我是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与学生合作朗读课文,并指导听的学生学会在心里跟着读。)
2.师:你们能像我们这样商量吗?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可以是小燕子和小青蛙,也可以是小燕子和小蜜蜂。(学生同桌合作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师:会商量的小燕子和小青蛙在哪里?(学生朗读。)
4.师:小燕子多关心小青蛙啊!(课件出示文字:小燕子的两句问句,指导学生读书要关注标点符号。)
5.师:小燕子和小蜜蜂是怎么商量的?(学生朗读。)
6.师:最后,我要请一个最关心朋友的小燕子,最神气的小青蛙和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量商量。(学生朗读。)
7.师:朋友间遇事互相商量,彼此关心,多么美好啊!
[点评:课文的语言形式是对话,对话的内容体现了好朋友间的互相关心,因此在突破课文阅读的难点之后,老师由扶到放,由部分到整体,引导学生关注对话,关注商量,学会分角色读课文,尤其是“疑问句”的读法。这样的朗读训练不仅关注了文本的内容,更关注到了文本的语言。]
【个人拙评:的确,又好长的一段时间,语文教学满是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忽视了最不该忽视的文本语言,这一点,个人就做得很不好,真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这样鲜活的案例,促我感悟,提高】
五、词串学习,知约定悟情感
1.师:它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第”字?(出示“第”的字卡,引导学生用旧字换新字法识记。)
2.师:课文中还有两个词语和“第二年”的意思是一样的,你找得到吗?
3.师: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文字:第二年明年来年)
4.师:这是好朋友间美丽的约定,友情的约定。
5.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读词语,回忆课文中的一幕又一幕。(课件出示文字:三组词串)
第一组:商量暖和哥哥接着刮起来
第二组:钻到泥土里飞到南方去藏在蜂巢里
第三组:第二年明年来年
[点评:“商量”和“约定”是文章中三个好朋友友谊见证的关键词,老师通过一组同义词的练习,引导学生关注“约定”,让孩子进一步明晰文章的关键词,初步感悟到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同时,三组词串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组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读轻声,第二组与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有关,第三组是同义词,这三组词不仅涵盖了所有的生字,更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归类学习的思维方式。]
【个人拙评:多好的“词语串”呀,这也是对文本语言的一种艺术解读吧。学生归类学习的思维方式,离不开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
六、自主识字,看结构写生字
1.师:故事中有三个好朋友,课文里的生字娃娃们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呢!小朋友认真看,仔细记。(出示所有生字的字卡。)
2.师:小火车,谁来开?
3.师:今天我们学写最难写的两个字。(课件出示动画:商和暖的笔顺。)
4.老师范写。(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点评:生字学习是二年级的学习重点,老师在随文识字的基础上当堂巩固学生的识字情况,落实目标的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商、暖”在字形上都有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本课重点教学的两个字,因此老师在充分解读学生识字的原始性资源之后,选择教写两个字。]
【个人拙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定要在有效的时间里,选准重点字和难点字进行细致地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板书设计】
小动物过冬
(简笔画)蜜蜂(简笔画)燕子
商量
(简笔画)青蛙
【总评】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整册书中最长的一篇课文。许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从学情出发,把教学目标扎实地定位于“读通读顺课文”和“识字”。综观围绕这两个目标的学习活动设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一、随课文识字,体现出活动设计的情境性。本课所有生字都是随课文自然出示的,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着情境,这些生字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变得有内涵,有情感。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识记了字音和字形,理解了字和词语的意思。
二、多方法识字,体现出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非常关注学习方法的提炼。就解释词语这一项,老师在课堂上共帮助学生归纳了“拆字法”、“表演法”、“看实物法”、“找近义词法”等多个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解词的主动性,让隐性思维显性化,充分提升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水平。
三、读书有层次,体现出活动设计的结构性。老师巧妙地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纬度解读教材,先从三个重点描述过冬方式的段落入手,突破学生朗读的重点难点;再营造“商量”的情境,指导学生分步读通对话;最后从部分走向整体,整体关照全文。读书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在扎实的训练中读准、读通了课文。
四、读书融角色,体现出活动设计的趣味性。二年级的学生很喜欢童话,老师创造性地开发了文本资源,从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童话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喜欢到向往,最后融入童话里的主要角色,在具体的童话世界和语言情境里练习朗读,在具体的角色体验中习得语言,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有关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动物过冬》。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学生答后,板贴三个小动物的图片。
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课文。
【复习导入,自然简洁。】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讲了什么?
2、自读第2自然段。用“因为……所以……”概括段意。
3、小结。第1、2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冬天到了,它们就商量怎么过冬。
【控制了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节奏是对的。】
三、学习3—7自然段。
过渡: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准备怎么过冬呢?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自读,同桌讨论。
2、检查交流,并逐一进行讨论。
⑴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的?
讨论后,小结。冬天,小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像小燕子这样的鸟儿,叫候鸟。
小燕子马上要去春暖花开的南方了。它要离开自己的好朋友时,心情怎么样?自由读,指名读。
你还知道哪些鸟儿,也像小燕子一样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吗?
【这一步的教学,节奏感很强。知识的拓展,结合得很好。】
⑵青蛙不能像小燕子那样,飞到南方去。那它准备怎么过冬的?
讨论后,告诉学生:动物冬眠是它们安全过冬、保护自己的一种好方式。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也像小青蛙一样冬眠吗?
青蛙不到南方去。它吃得饱饱的,钻到地下去,长长的睡大觉,真舒服呀!谁来读一读青蛙说的'话?
【这一步教学,结构有所变化,显得不呆板。】
(3)冬天了,小蜜蜂没有花蜜采了,它怎么过冬的呢?
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呀!指名读小蜜蜂的话。
3、填空。
冬天到了,小燕子过冬。小青蛙。小蜜蜂。
4、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练习朗读,指名读。
【这一段的教学,采用了“总—分—总”的教学思路。采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是恰当的。】
四、学习最后1自然段。
1、引读。(师):“它们”——“商量……(生读),(师):“约定”—“第二年……(生读)
2、启发想象。请小朋友想一想,它们会怎么约定呢?
【如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启发想象可以简略。】
五、总结全文。
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它们的过冬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积极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的奥秘。
【学生阅读课文后,一定要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也能使教学有一定的力度。】
六、作业。
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读一读它们说的话。小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
2、收集有关小动物过冬的资料。
【这篇课文是科学童话。科学童话的教学,首先要弄清故事的情节,然后启发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归纳一定要正确,要力求避免错误。】
(在二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简评徐伟健)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6
一、活动名称:
喂小动物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反应的灵敏性。
2、引导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3、帮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爱吃的食物。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帮助幼儿了解四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2、在场地四周分别放置熊猫、小兔、猫和狗的.头像;竹子、罗卜、小鱼和骨头的图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
讲解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带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幼儿扮饲养员,手拿画有动物爱吃食物的图片站在起点后。游戏开始,教师说:“现在小动物们饿了,想吃自己最爱吃的食物,看哪个饲养员喂得有对有快。”说完让幼儿喂小动物。
分组进行比赛。
让其中一组做的好的幼儿做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对喂得对有快的幼儿,教师进行表扬。收放教具下课。
五、活动延伸:课后教师和幼儿继续练习。
大班科学活动――送给小动物的礼物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
2、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用手势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什么从哪里怎么样了”句式说句子。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难点]区分青蛙和蜜蜂的过冬方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动物过冬》。通过昨天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相机出示:三个小动物图片)有一天,他们聚到了一起,在干什么呢?
(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学生所熟知。采用直接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学生早就知道他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听觉障碍学生视觉优势,出示小动物图片,再次明确三只小动物的关系,简洁明了)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出示: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要把天气的变化读好。(指名读句子)
(三)“渐渐”可以换个什么词?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字词句的训练。找一找近义词,是对学生进行汉语书面语的训练)
三.学习三——七自然段
(一)学生自由读三——七自然段,思考他们准备怎样过冬?
(二)交流
1、小燕子
(1)指名简单地说说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板:飞到南方去)
(2)小燕子为什么去南方过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旁板:因为 ,所以 。)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划出重点词句“冬天快来了,虫子也快没了,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
(3)师: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表示什么时候?还可以怎么说?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这个自然段主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让学生理解“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快没啦”、“这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这些关键的词句,从而了解小燕子的过冬方式;同时对“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进行换个说法的训练,丰富了学生的汉语书面语)
2、小青蛙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燕子说的话)
①哎呀,小青蛙没有回答,看来小燕子应该注意问话时的态度。该怎么问?
(学习的趣味性非常重要。趣味是课堂上散发出来的对学生学习起积极影响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愿意更深入地学习、探究知识。这个环节的设计正是由于这方面考虑)
②(如果学生答不出来老师演示),你感觉到了什么?哪个小朋友愿意再来问一问?(指导朗读小燕子说的话,要读出对小青蛙的关心)
③让我们带着关心一起来问问小青蛙。(齐读)
(2)(出示小青蛙说的话)请学生自己读一读。
①小青蛙准备怎么过冬?(板:钻到泥土里)谁来演示一下?
②评一评他演得怎么样?(划出“吃得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来年春天”指导理解,如果学生表演、评价不到位,老师来演示,学生来评一评好在哪里)
③指名读一读小青蛙的话。
(教师重点指导这两自然段的学习,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吃得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来年春天”进行表演、评价,从而了解青蛙的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间的'相互关心。为后面学生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蜜蜂
(1)自由读一读五、六自然段,划出小燕子和小蜜蜂说的话。
(2)同桌读对话。
(3)指名组分角色读对话。
①读得怎么样?(指导朗读:“早就采了很多蜜,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如果学生评价不出,请聋人老师来演示,学生来评一评好在哪里)
②它干吗要采那么多蜜呢?
③想象一下,冬天小蜜蜂躲在蜂巢里还会做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④谁能简单地说说小蜜蜂准备怎么过冬?(板:躲在蜂巢里)
(这个部分的设计则体现了一个“放”字,放手让学生读小燕子和小蜜蜂的对话,并放手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冬天蜜蜂在蜂巢里做什么,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又让学生区分了蜜蜂和青蛙的过冬方式。学生通过读、评、说这个实践活动,走进了文本,对小蜜蜂的过冬方式有了一个深入、科学的认识。这样,通过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共识共享共进)
(4)分角色朗读对话
①你们觉得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过冬的方式有趣吗?愿意向大家来介绍一下吗?请小朋友大声朗读三——七自然段,等会儿请你们分角色来读一读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说的话。
②哪一小组来读一读?对话部分你们读,其余部分咱们一起读。(指名分角色读对话,评论)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课文又有了一次整体感知。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又体会了“接着”、“又”这两个词语的作用)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一)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商量好了过冬的事,而且还有了个约定。他们约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八自然段。(他们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二)小朋友你们看,第二年春天到了,小燕子呢?青蛙、小蜜蜂呢?(学生自由说)
(三)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出示:第二年春天到了,青蛙从 了, 小燕子从 了,小蜜蜂从 了)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对课文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语文?无非是读读写写。这里的写就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书面语表达。在学生能够自如表达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写。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将书面语的表达方法教给学生,将转换为书写。)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朗读,以读促悟。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评,体现了教师的“放”。其次“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有初步读,有感情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另外“读”的要求层层递进,从初读到细读,再到品读。在一次次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本节课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结合教学进程通过指导进行朗读、扮演角色、想象体会等方法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课文角色情感的把握,使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必须扎实落实学生的表达训练。本节课结合阅读教学的进程设计了多次的语言积累练习,主要有寻找近义词、想象说话,补充句子等。问题形式灵活多样,练习难度由浅入深,语言积累过程密切结合阅读教学过程,既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练读音中体会词句的意思。
2、了解小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小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19《小动物过冬》,上节课咱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那些小动物。
2、板画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
3、这三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干什么?
二、学习3—7自然段
1、过渡: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你们的书中,请朋友小心地把书打开,自由轻声读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学生反馈,感受小燕子过冬的方式
(1)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先找到哪个小动物过冬的`句子?
(2)指名读出句子。
(3)这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飞到南方。
(4)再读这段话,试着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说。
(5)教师小结:同样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6)过渡:是呀,南方暖和,小燕子要到南方过冬。
出示词卡“暖和”,学词指导读好轻声、识记字形、换词、说句。
(7)过渡:南方不仅暖和而且可美啦。(课件出示春暖花开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
①找出课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词。
②这么美的画面你还会想到哪些词?
③指导朗读(朗读词、句子和段落)
4、感受小青蛙过冬的方式
(1)过渡:我注意到了,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燕子,就请你接着和青蛙哥哥商量商量。(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读)
(2)小燕子商量了几句话自己再读读,找找,做上记号。(简单感受反问句和疑问句,并指导朗读)
(3)过渡:是呀,小青蛙到底怎么过冬,谁能把你刚才画的句子再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从这些句子中可以告诉我们青蛙的过冬方式其实是——冬眠。
(4)复习识字5中的冬眠动物。
(5)播放青蛙冬眠录像。
(6)针对这部分学生质疑问难:
预设学生问题:青蛙为什么要吃的饱饱的?
青蛙为什么要钻到土里?
(7)引导学生解疑,伺机学习生字“钻”,理解来年春天是什么时候。
4、感受小蜜蜂过冬的方式
(1)过渡:看到大家商量得这么有意思,老师和小动物们商量商量。(出示6、7自然段)师生分角色商量.
(2)了解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3)课件认识蜂巢。
(4)教师小结:这个蜂巢太神奇了,它可以储存很多蜂蜜,让小蜜蜂无忧无虑地过一个冬天,难怪小蜜蜂那么自信地说——(学生朗读小蜜蜂的话)
5、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过渡:三个好朋友商量以后知道了各自的过冬方式,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他们还商量好了,有一个美丽的约定呢,这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全体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三个好朋友是怎么约定的,小燕子说——小青蛙说——小蜜蜂说——
(2)第二年春天很快就到了,小青蛙首先从——(泥土里钻出来)早早来到约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接着小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和青蛙见面了:不久一,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三个好朋友又见面了,它们会说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五、作业
收集介绍有关其他动物过冬方式的知识,准备下一节课开一个信息交流会。
【案例《小动物过冬》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小动物过冬(精选27篇)10-25
小动物过冬续写作文11-27
案例教学论文04-01
案例教学教案01-21
案例教学教案08-27
续写小动物过冬作文300字03-26
关于案例教学的论文04-01
案例教学教案(精选18篇)01-06
案例教学教案(13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