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搭石》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搭石》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搭石》教案1
设计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
设计理念:
针对《搭石》这篇景美、文美、意境深远的课文,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咬文嚼字”,力求在嚼在经典之处,运用“根据语境判别多音字的读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画面的美并读出画面的意境”、“改编诗歌提升朗读积累语言”“读文句想画面品意境悟情感”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爆发、脱鞋挽裤、猛涨、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协调有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突破重点:
充分使用白板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共鸣。并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再现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从而深入体会、感悟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突破难点:
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课文描述的情景走向生活中的场景,挖掘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结合情境,介绍自己,引出课题。
师:(课前播放欢快音乐)同学们,今天我非常荣幸地来到咱们刘家梁学校,带领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去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参观学习。快乐的心情大家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伴着这欢快的音乐一起出发,好不好?
(出示情境图,师旁述)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刘章爷爷的家乡: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远处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近处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还有散落在小溪边的风情民居。但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刘章爷爷还把这些搭石成了一篇精美的文章,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欣赏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生自由回答,预设的答案:什么是搭石?怎么搭起来的?搭在哪儿呢?)
4、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确。读准词语,读通句子,读通课文。不会的地方请自己标出来。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检查生字和课文学习情况,老师再指导重点字词。
6、重点指导书写容易写错的字,把字写规范,写工整。
7、什么是搭石?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观察)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谁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白板出示上面这段话。
师:请一组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老师在课题“搭石”下面画四个方正的圆,代表搭石。)
7.师:如果没有搭石,这里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知道?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白板出示这句话。
把这句话分开理解,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自由回答,预设可能的答案:不方便,很麻烦。
师:由此看来,这一块块平凡的搭石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课时
1、今天咱们继续学习课文《搭石》,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远处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近处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还有散落在小溪边的风情民居。尤其让人难忘的是家乡的一排排搭石。
齐读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你对搭石有什么样的印象?生自由回答
3、师:搭石看似普通,却不平凡。因此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随机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找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切入点找准了就能统领全文,学生的读、疑、析、议也能轻易激出来了。
三、重点精读,品味美。
1、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并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副画面?
(师巡视指导阅读)
师:现在以顺序来读读你们找到的句子。
生回答摆搭石的句子。
师:他这样做既方便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也方便了——(引导学生说出)他人。
师:这位爷爷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一切,任劳任怨地做着这一切,不求回报地做着这一切。你能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来描述他这种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吗?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无私奉献
请说出“无私奉献”这个词的学生上台在板书第一个方块里用黄色粉笔写下:奉献。
师:真好,这说明你们和刘章爷爷,和这位爷爷一样,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现在咱们再来看,这位爷爷摆搭石的情景,是不是一道风景啊?下面,请想读出这种无私奉献美的同学和老师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特别注意段落中用得准确的词语。
(二)品味“走搭石”的美。
过渡:哪位同学再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大家认真听,待会我们来评价评价。
1、白板出示一行人走搭石的段落。
(1)这段文字里,有几个字要特别注意。指导读准“行”、“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些字词。(一个词一个词地读)
(2)“人影绰绰”这个词理解起来有点儿难度,咱们一起来理解一下。
白板出示“绰”的三个意思,指导学生选出在“人影绰绰”中恰当的解释,并理解说出“人影绰绰”的意思。(再补充一个词语“绰绰有余”,引导学生说说“绰”是哪个意思)
(3)协调有序呢,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呢?老师想叫几个同学加入到乡亲们走搭石的行列中,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协调有序”?谁愿意来?
(4)请两组同学来模仿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请出两组学生,老师指点,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师:老师叫一位同学来读这段话,这两组同学接上你们的动作。 师引述: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生: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速度渐快]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速度再快]抬起脚来,紧跟上去,听!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像——(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进水里,是有人指挥吗?
生答:没有
师:他们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
师:哪位同学来描绘一下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怎样的画面?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谁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师: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生美美的读一遍。
师:你读得真好,把大家都带进了画里,比诗还美。
师:同学们请看,这一行人协调有序的走在搭石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既像是一副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课件出示把段落变成小诗)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哪个同学来配上音乐读一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
师:你真会读啊,好像一位大诗人一样,谢谢你带给我们这么美的朗诵。
师:同学们,这一行人走在搭石上,动作美,声音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师:这道风景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这一行人走过搭石的时候(生:协调有序)。请一位同学上来用粉红粉笔板书:协调
在咱们的生活中,协调有序的场面还有很多,比如:上下楼梯,引导学生说出:同学们都靠右行,这是协调有序;在街道上,(生:车辆和行人都遵守交通规则),这是协调有序;去火车站买票的时候,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上下车辆的时候,我们都要(生:排队)这更是协调有序。说到这儿,大家好好想一想,这协调有序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不争不抢,是互相礼让,是彼此关照,这是善良之美,这是文明之美,这是人性之美。在咱们课文中还有许多地方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让我们继续学习。
2、面对面“让”石图
师:乡亲们每天早出晚归,来来去去都要走搭石,肯定会碰到要面对面走搭石的情况,大家看(多媒体出示图片),这不,村里来了两个人,他们面对面走到溪边,都要走过搭石,到小溪对面去,下面将会发生什么?请同桌朗读课文第4段相关的内容。(生汇报) 师: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他们让对方先走
师:让对方先走,说明他们能够————
生:互相谦让。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看着画面,结合画面上的这些文字,和老师一起来朗读这段话的头一句。从头一句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人们的谦让(教师用绿色粉笔随机板书:谦让.)
师:从谦让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人的心灵之美
3、背老人“过”石
师:大家想想,假如青年人遇上老年人走搭石,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背老人走过去。
师:你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现在请大家认真地读读,就会发现有些词会让人心头一颤。谁来说说哪些词语打动了你? 生汇报读
师: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伏”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
师:假如老师就是这位老人,你该怎样背我过小溪呢?
生: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溪。
师:这样我就可以安安全全的过小溪了。过溪后,老人说了声谢谢,年轻人是怎么回答的?
生:不用谢。
师:怎么就不用谢了呢?
生:这是我应该做的
师:也就是说,只要是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不管是哪个年轻人,都会——(生:背老人过溪)年轻人把背老人过溪看成是(生:理所当然的事)。就像刚才,背我走搭石的同学,不需要我的感谢,因为人们把这种事看成是——(生:理所当然的事)。
师:读到这里啊,老师想到了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肯定也背(老人)走过搭石,因为他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老师又想到了,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肯定会有年轻人背他走搭石,因为他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把背老人走搭石,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从这里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尊老敬老(老师用蓝色粉笔板书:尊老)
师:从人们尊老的?
生:人们的美好心灵
师:假如有一位怀抱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她又会遇到什么人走搭石呢?
生汇报
师:那他们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写一写。
生汇报
是啊,这小小的搭石上,有许许多多感动我们的画面。这一个个和谐而温馨的画面里闪耀着一种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在读读悟悟、想象说话、角色扮演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体会了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四、深化总结,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时,总会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更会由衷地赞叹,(引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搭石联结着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感情呢?谁来说说?
生汇报
师:这篇文章就是通过搭石,赞美乡亲们善良淳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尊老爱幼的美好品质。我们再来美美的读读这段话,读出乡亲们美好的心灵。我们还发现这段话概括了全文,它是课文的——(中心句)。
师:刘章爷爷用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些平凡而普通的搭石,通过这些搭石我们看到了刘章爷爷的家乡:景美,情美,乡亲们的心灵更美!
师板书:竖写“景”“情”“人”三个字,在三个字后用红色粉笔写“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面写的是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其实赞颂的是乡亲们的默默无闻与无私奉献。
五、拓展延伸
1、爱的教育
心灵之所以美,是因为心中有爱;只有心中有爱,才会无私奉献!在十几年前,有一首歌曲叫《爱的奉献》风靡一时。在场各位老师对
这首歌曲都非常熟悉。我们邀请请各位老师与我们一起回顾这首经典的歌曲,好不好?大家一起唱响“爱的奉献”。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聆听歌曲,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得到升华。
2、走向生活,发现美
师:谢谢各位。刚才老师们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歌喉,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老师的奉献。同学们,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像刘章爷爷那样,从普通的物、平凡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美,学习他们的美,大家愿意吗?很好,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
出示小练笔:
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人、每一件普通的事物中。让我们像作者刘章一样,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师:你们能做到吗?好美的回答,相信你们!下课,再见! 设计意图:把课堂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美。读写结合,让学生能活学活用,运用文中的写法,抒发心中的情感,积累并学习运用优美的词句,真正起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作用,彰显语文特色。
《搭石》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的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导:(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生板课题)师:齐读课题生齐读:搭石——
二、预习探究
师导: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自由读课文4分多钟,指导读书姿势)
三、合作交流
1、师引:好,声音渐渐小了,说明同学们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了。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认真,肯定会有许多收获,我们一起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吧。
2、师:出示词语
生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3、师评并随机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仔细看,清晰地读”“好,真准确”“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声音真好听,好似农夫山泉有点甜。
…”)
4、师导: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生字词掌握的也不错。下面老师想问一问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
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预设生读“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师评:你找得真准,你再读。(注意指导学生有没有填字漏字)(生再读)
5、师导: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
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预设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预设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预设生
1: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
2: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
3: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
4:脱鞋绾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导: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
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
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
3:还会很麻烦。
师小结:(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课件出示(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6、师导: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生
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师评:你是说这种过小溪的方式很方便)生
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师评:你体会的很细腻)生
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
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生
4:紧走搭石慢过桥师小结: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预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齐读)
四、品读体验
1、师导: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2、师导: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1)预设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相机处理(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生可能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师引: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生:行(hánɡ)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生:一行(xínɡ)人师:齐读两遍。
(生读)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
课件出示(“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女生读一遍)
(2)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预设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师引: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预设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评:这是从字面上理解。预设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评:你联系下文理解了。
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引:(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生:搭石上。师引: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
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
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
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
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
5: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
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生(组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组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师评: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引: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
(3)师导:体会得好。
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预设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引:“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师引: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预设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评: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预设生:是“宽”的意思。师评: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师引:“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师导:理解了吗。
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预设生
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师评: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
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师评: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
像画一样。
师引: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
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师评: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师导:生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师引: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师引读: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全班再读)
(4)师导: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课件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师范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导: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师引: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师引: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师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生:一道风景
3、师导: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预设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师评: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
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4、师导: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生:fúfúfú师导: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
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地读几遍)师引:哪个词语打动了你。预设生
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师评: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预设生
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师引: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预设生
3:是“弯”的意思。
师引: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生:左右结构师引:(出示字理图)左边——生:一个人师:右边——生:一条犬师小结: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导: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师引: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师引:(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预设生:不需要师:为什么。预设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评: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预设生:不会师引:为什么。预设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小结: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师引:因为(指课件文字)——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引: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师引: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引: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预设生:尊老爱幼师引: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生:家乡的一道风景师导: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
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生
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师评: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
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生:一道风景师导: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
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读课文的
3、4自然段。)师引: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预设生
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生
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生
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师引: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
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发挥想像想)师导:咱们来交流交流。预设生
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评: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预设生
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评: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预设生
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评: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师生齐读最后一段)师总结: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齐说——心头)
五、巩固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搭石上还有哪些美。
2、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1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刘章爷爷的家乡,领略了那里的风景。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作者为什么觉得家乡最美的就是这平凡而普通的搭石。搭石有什么魔力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搭石》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发现美
1、师导: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
景美在何处。
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品读体验,感受美
师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1)预设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师引:从哪可以看出来呢。
预设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评: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板书:善良)师引:理由呢。
预设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
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引: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师引: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预设生:第一句话更合适。师引:为什么。
预设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师引:“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设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师评: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
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
(2)预设生:我找到的美也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预设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协调有序的美。因为这是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所以他们在走的时候必须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是说谁的步子也不能出差错,这样才能配合默契。
师评:对,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板书:和谐)从这句话中,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预设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声音美。师引:声音美。声音美在哪。预设生: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
师引:你能模仿一下过搭石的声音吗。(学生模仿,师评价)师小结:踏踏的声音,真象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出了家乡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师引:你还能感受到这句话中蕴涵的其他美吗。预设生:还有画面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引: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范读句子)师引:谁愿意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预设生
1: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上工,下工的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的情景。
他们走得很整齐。预设生
2:我的脑海中想象的是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微波荡漾,人影绰绰的那副很美的画面。
师引:谁愿意把大家带到那美好的画面中。(指名读)师评:你读得太美了。
谁还愿意试一试。生读
(4)同学们仿佛已经陶醉其中了。
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了美。预设生:我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发现了美。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这句话是说两人同时过桥的时候,谁也不会抢着过,而是让对方先走。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师评:对,美还体现在互相谦让中。(板书“谦让”)预设生:“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从这句话中我感到家乡的人彼此都非常友善。
(5)师评:有道理。或许,乡亲们的友情就在这彼此相遇时的拉家常中形成了。
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预设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预设生:理所当然师:理所当然。
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预设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师引: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呢。预设生: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师导: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预设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的家乡只要年轻人遇见老人过搭石,就一定会背老人过去,人人都这么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师导: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呢。
预设生:刚才说的那几件事,老人摆搭石,人们过搭石时互相谦让,这些在家乡可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引: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事情呢。想象一下。
预设生
1: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预设生
2: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预设生
3:即使俩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也绝不会大声吵架,我想这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对,正是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搭石这道风景中,我看到了老人躬身搭石,你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生
1:我看到了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预设生
2:我看到了年轻人伏身背老人过搭石预设生
3:我看到了两人相遇过搭石时互相礼让师小结:所以说,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引读,生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拓展延伸,表达美
1、师引:这一桩桩,一幕幕,事虽小,情却浓。搭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搭石无语心有情”,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那搭石对年轻人说()搭石对大家说()预设生
1:搭石对年轻人说,你们背老人过搭石,谢谢你们。预设生
2:搭石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搭石》教案3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再次走入第21课《搭石》,请齐读课题。
二、入题
师:什么是搭石?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板书)
三、精读课文,感悟“美”。
师: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搭石在作者眼中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风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让我们走进文章2—4自然段,用______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在相应的空白处写写感受。
PPT(出示自读提示:读2—4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写写感受。)
师:好的,我看到同学们的书本上都已经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痕迹。咱们先来读读体现家乡风景美的句子。
生读。
(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
PPT(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瞧,这有一个多音字。“行”(PPT颜色变化)读什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的人们叫作一行人。
师:这还有几个生词呢,谁来读?(男、女分读)
师:再读这两句话,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
生说 (PPT变色)
师:“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
师:协调有序的动作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呢?生说
师:这样吧,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读一读。同学们,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搭石。走得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
师导读,越读越紧促。抬起脚来,紧跟上去(三遍),踏踏的声音,像 ——
——
继续走在搭石上面,把学生分两部分。
师导读。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动作是那么的默契,原来这动作就叫作——协调有序。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可是没有。一行人,动作是那么的默契,那么的的和谐,难怪作者会说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再看这两个句子,你又从哪里体会到了美?
生说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生展开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仿佛看到什么?
生说(2个)。读一读。
师评:感觉把我们带到了画前面,谁能把我们带到画里面?生再读。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师评:你的朗读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真是画一般的美。我们大家一起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生读
师评: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看,多美。谁来读一读。(PPT将文字变成诗歌的格式)
指名读(PPT配乐)
师评:真美。让我们再一次随着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谐和诗意的美。 生齐读(PPT配乐)
师:好一幅让人陶醉的画,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过渡:师:咱们接着来读读体现家乡人物美的句子。
(二)体会人物美的句子
1、生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PPT)出示句子
师:想象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和动作又会怎样? 生说,再读一读。(2个)
师:老人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生说,一起读一读。
师:老人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和表情?
生说,一起读一读。
师: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 师: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名读
师:你们从哪些词感受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这种美?(生说,深情地读一读。)
师:多么无私奉献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
生齐读。
师: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无私奉献)的风景。
2.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
师: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
师评:好一个谦让,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
师: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读出来。 师:这一排排搭石,每天该有多少人走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人来走?小小的搭石上,还会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画面?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小练笔。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来走搭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这——(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四、总结升华,赞颂美
师: 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吗?那它是什么?
(PPT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 (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师: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后来在石家庄工作,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搭石》教案4
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搭石的教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教师呈现乡村图挂在黑板上。
师: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
板书课题,读题。
板书:搭石
二、初步感知
1、师: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动画:师:细细地听读课文。要求:一边听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3、师:说说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提示:精心摆放搭石老人调整石块一行人走搭石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偶遇老人,背负过溪
三、识词学字
1、学习词语: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脱鞋绾裤 平整方正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懒惰 谴责平稳俗语 平衡 伏下四、作业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考察生字
2、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搭石》这篇课文,什么是搭石呢?
板书句子:秋天、乡亲们,根据水的深浅…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解说搭石是什么,另一个动手来搭一下石,把纸石块搭到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搭石的简图。
3、师过渡:石头搭得平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风景渗透着无限的美感。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二、例段指导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善良。
3、指导朗读。
三、自主学习
2、3、4自然段师: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来欣赏欣赏?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推荐几种学习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板书:学习小帮手我想读一读课文中的美文。我想说一说自己的感悟。我想画一画文中的美景。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我想邀请同学(老师)一起……我想……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4、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例:一生读(课文片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这样做可以使后来的人走起来方便。
生:他们是为了后来的人。
生:因为他知道自己还要经过这搭石,如果这次不搭好,等他回来的时候,可能更不好走了。
师:你的意思是,他这样做,既帮助了自己,又给了别人方便,对吗?
生:对。
师:老师想起一个故事,以前可能跟大家讲过:《盲人点灯》。
生:没讲过。
师:从前,有一个盲人,黑夜里走路,总要提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要点上灯呢?这不是白费灯油吗?”同学们猜,他为什么要点上灯?
生:他是为别人照路。
生:虽然他看不见灯光,但别人能看得见。这样他走路的时候,别人就能看见他,就不会撞着他。
师:真是这样!他给别人照亮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学习好的同学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讲解习题,帮助了同学的同时,自己也锻炼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同桌互相批改生字词,你批、改、再批的过程中,已经悄悄地复习巩固了字词。就让我们多学学搭石的人,学学提灯笼的盲人吧。
5、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美。说明:个人感受不同,不强求统一的答案。随机板书:勤劳、和谐、谦让、尊老。
6、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说明:读书是师生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四、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1、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五、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随机板书:友善美、团结美、奉献美、无私美、敬业美……
六、总结全文——传承美
1、师:老师送大家几句话。板书: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学生朗读这三句话,老师解释句子意思。要求学生记背。
2、播放《爱的奉献》歌曲,结束。说明:“美”作为全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板书设计: 搭石助人为乐美,协调有序美,默默无闻互相谦让美,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美。
《搭石》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搭石教案。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精彩两分钟
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搭石2.齐读课题。3.质疑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检查生字、词语,部分词语理解(出示课件)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感悟搭石的作用加深认识。4.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摆 整 走让 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2)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3)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4)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5)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学习俩人面对面走搭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乡亲的心美人美。(美德谦让)
3.背老人“过”石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指名读。正音:伏。通过对“伏”字的理解,体会人们对老人的尊敬,学习他们的美好心灵。(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人美。(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搭石现在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美无处不在,作者就是从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我们也学习作者发现以下自己身边的美,也来写一写。
出示课件: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的千万次唠叨。美就在身边,美就是随手捡起地上的一点垃圾。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在同学没有笔时你借给他一支。美就在身边,利用课下时间写一写
板书设计:摆整21
《搭石》教案6
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设计特色:
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设计流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估计用时2分钟)
1、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配以深情的语言: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
3、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板书课题,读题。
(课堂伊始,一曲明快轻松的乐曲萦绕于教室之间,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的基调;抬起头,几块形态不一的石头平整地跨过小溪——简笔画摆放在黑板上,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估计用时4分钟)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3、说说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课件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
精心摆放搭石老人调整石块一行人走搭石
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偶遇老人,背负过溪
学生每寻到一处美,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估计用时28分钟)
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一)例段指导(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善良。
3、指导朗读。
(例段的指导意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来欣赏欣赏?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推荐几种学习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出示课件:学习小帮手
我想读一读课文中的.美文。
我想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我想画一画文中的美景。
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我想邀请同学(老师)一起……
我想……
(推荐学习方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4、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评议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并结合评议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感悟落在实处,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5、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美。(个人感受不同,不强求统一的答案。)
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勤劳、和谐、谦让、尊老。
6、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读书是师生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三)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1、课件再次出示几幅画面。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在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来理解句子,句子含义就自然出来了。)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随机板书:友善美、团结美、奉献美、无私美、敬业美……
五、超越文本——传播美
1、听故事:《一个承诺》
2、谈感受。主要引导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
3、升华情感;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4、课件播放《爱的奉献》,在温情的音乐声中结束全课。
(“美”作为全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附:板书说明
该课板书为一幅风景画:几块形态不一的石头平整地跨过小溪,每一块石头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善良美、勤劳美、和谐美、谦让美、尊老美、团结美、奉献美、敬业美……
《搭石》教案7
学习目标
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21 搭石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头?为什么要搭石头等相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主要问题。
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或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约”等词,指导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你已经读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如果学生读到一自然段,相机指导学生勾画并读一读写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挂图“看,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踩踏的搭石。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他们划出来。
1.小黑板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
“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年岁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抓住重点词语“无论 只要一定踏几个来回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举几个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说一说。师归纳:对,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和小组同学演一演。
四、乡亲们有什么样的美好情感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感受到了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同学们在上一堂课还在其他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记号,今天咱们继续学习课文,把你还没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紧走搭石慢过桥” 的俗语,体会景之美。)
二、就在这美丽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块块,一排排的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到处都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承诺也温暖了许许多多面临重重困难的人们,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小黑板上出示的短文《一个承诺》。“这是美国东部的—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午男子路过此地,他二活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是我要求你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三、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抄下来。(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四、各学习小组自学生字,对容易出错的字相互提醒。
《搭石》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在河北兴隆县,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清波漾漾的小溪,更有那让作家魂牵梦萦,恋恋不舍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21课,继续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
二.感知课文
1.在上一节课老师留了一道作业,(1。什么是搭石?2。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
指名回答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出工必须_______?收工必须_________?赶集必须_________?访友必须___________?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_________-?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让你感到___________
3.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这还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人们还愿意脱鞋绾裤过小溪吗______?到了水寒刺骨的冬天人们还愿,还能脱鞋绾裤过小溪吗_________?了解了这些,请说说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_____
三、品读文本
四、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读出来.
2.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
师:请大家用心默读2-4自然段,寻找文中的美丽风景,将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
五、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精读第三自然段〉
1.谁来说说他找到的风景?
你找到的是这道风景〈出示第三自然段〉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美?
3.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看“协调有序“就是指————————
(1)现在让我们加入走搭石的人群中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感受协调有序,好不好?
(2)搭石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中,有信心吗?______那让我们
合作,来读一读(大屏幕出示)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4.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一个接着一个,动作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就是——(生:协调有序)_
5.同学们体会的真好,你们还从那些词语感受到了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6.(生描绘)
7.听你这一描绘,,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课件出示)请读读这两个词,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美读出来
8.读的真好,还有没有人想读?.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这两个词
9.柔波在轻舞,我们的心也随之舞蹈.真美呀,这既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又象是一首清丽的诗,你们看:
(变文为诗)
10.同学们先在下面自由练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等会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好不好?
(男女生比赛读)
11.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清波人影两相和,这看的见的景物美的确是家乡的———
品读第四自然段
1.体会谦让之美
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在文中你还感受到了哪些美的风景
女生读。(出示“如果有两个人……”)
师:从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真了不起,你读懂了文字中含着的美。同学们一起来感受这份美(齐读)
2、体会“尊老”
师;除此之外,你们还找到了哪道风景?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们
师:伏字好在哪里,我们能不能用站,或蹲来替换这个伏字?
(请四个同学来表演,师解说)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师:因为——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透过一个又一个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师: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品读第二自然段〉
1.家乡的人们走搭石,走出了真情,走成了风景,那家乡的老人摆搭石,又是不是一道风景呢?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一听,想一想,再和同学议一议: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从哪那可以看出来?(生自由发言)
3.摆石人如此善良,细心,如果你有幸走在这搭石上,你想说什么?
4.这一组同学起立,把你们对老人的尊敬,感激之情读出来?
5.他们读的好吗?(分组读)
6.搭石无声,搭石人有爱,这爱也是家乡的——————
六、深入,总结
搭石,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透过一排排搭石,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的———。所以说搭石不仅联结着——-也联结着——————让我们用最美的音,最真的情,齐声赞美搭石,赞美家乡的人们吧(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七、拓展延伸
(大屏幕出示,鼓励生大胆说出生活中的美)
《搭石》教案9
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著名乡土诗人刘章所作的一篇散文。走进这篇散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副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秋凉以后,乡亲们不约而同摆搭石,忧人之忧调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同到溪边让搭石。几幅画面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
教学目标:
1、弄清什么是搭石,感悟作者家乡搭石的美;
2、通过对重点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理解,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情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围绕一道风景,层层深入地研读乡亲们走搭石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搭石。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乐)上节课,孩子们初步学习了《搭
石》这篇课文,知道了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很美。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以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它的平凡和美丽。(看板书——21 搭石,齐读)
2、孩子们,上节课学习的生词都记住了吗?我们有节奏的读,(两个字的词)变换节奏(四字个词)真棒,读出了词语的节奏美。回忆一下,你都记住了哪些四字词语(生:我记住了….师:写下来,我也说一个,说意思,根据这个意思应该写出哪个词语?写下来)(只出示听写的词语,自行改正)全对的举手,祝贺你们,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错误的马上改正。
(设计意图: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在复习生字新词时让学生读出词语的节奏美,在听写本文体现美的词语时,让美在无意中进入孩子们的大脑,同时巧妙地将根据意思写词语的方法在课堂上渗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搭石
1、打开书103页,浏览一下,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浏览)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主要内容)(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2、孩子们,主要内容你们知道的很清楚,还记得上节课的疑问吗?(生:什么是搭石?师打问号,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打问号)
(设计意图:思考从疑问开始,回忆上节课内容,以疑促思。)
3、要想解决这两个疑问,我们必须再次走进课文,静心阅读,认真思考。首先解决第一个疑问(课件出示一自然段)来,一起读。(齐读)什么是搭石?(生)真聪明,知道用书中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什么是搭石?(生)是啊,这些平整方正的石头,加上美丽的小溪,形象地展现出了乡村的自然美。所以,作者说搭石构成了(指板书,生齐读)
4、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的呢?谁能用书上的语句为我们说说?(生发言)
5、师:是啊,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人们赶集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人们访友就必须(生:脱鞋挽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脱鞋挽裤)。一次又一次地脱鞋挽裤,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可能有:不方便、麻烦等)的'确,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会不便,甚至是辛苦。所以说,没有搭石就没有(指板书,生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变换条件引读“脱鞋挽裤”,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体会搭石,让学生读出搭石为人们带来的方便,搭石之美逐步浮出文字。)
6、师:看,我们静心阅读,认真思考,很快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边说边擦去第一个问号)可无非就是一块块平常的石头,作者怎么会觉得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疑问,(指板书)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怎么办?(生:再次
走进课文)对呀,带着第2个疑问再次走进课文2---4自然段,静心阅读,认真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生默读课文,谈体会。)孩子,你说的真好,是从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体会到的(生,课件出示学生说的句子)
三、研读课文,体会美丽
研读内容预设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顺序将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视学情和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处理。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一)研读重点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课件出示)
1、学生谈体会,引导学生抓住“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感悟家乡老人的可亲可敬,(生谈体会: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师鼓励:你学会了抓关键词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真棒!
2、引导学生在想象画面的同时想一想不到:①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②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③满意离去时,又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通过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生谈体会)。师鼓励,来,带着体会一起读(齐读)这种无私奉献的美的确构成了(指板书,生齐读)孩子们,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习能恰当的运用关联词,这样会增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和用词的精妙,训练学生理解
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研读重点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当学生读到这段话,并简单地说出自己的体会时,师鼓励:这个多音字你读得真准,我们来给它组组词。
(设计意思:引导学生学会遇到多音字就应该联系上下文,判断它的正确读音。)
2、孩子们,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搭石的美呢?(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的确很美,尤其是“人影绰绰”这个词,(贴词语卡片一)咱们以前很少见。孩子们看,“绰”有三种意思(出示课件)在这个词语中“绰”字是什么意思?(生)你能把“绰”的意思放入词语,谈谈对词语的体会吗?(生)孩子,你学会了抓关键字体会词语的意思,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刻的美,真棒!(贴学习方法卡片一)那“清波漾漾”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贴词语卡片二)生)说得真美,你学会了用想象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词语(贴学习方法卡片二)能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语吗?(生)来,一起读(齐读)读得多美呀,多美的画面啊,这,就是家乡的自然美,所以作者说搭石构成了(指板书,生齐读)。
3、还有哪个词也体现了美呢?(生:协调有序)(贴词语卡片三)书中的哪个句子描写了“协调有序”的画面呢?(生,课件出示)了不起,孩子,这样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贴学习方法卡片三)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前面的、后面的;(3组)”(怎么不走呀?)“前面的------后面的------(3组)”原
来这样默契、有序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乡亲们不仅踏出了音乐美,还踏出了和谐美。
4、是啊,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奇丽的小诗。(课件出示诗)谁能为我们读一读。(抽读,鼓掌)师引读:孩子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生活了13年,每一年都有两百多天是走在搭石上,每一天他要走上62道搭石,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生齐读课件出示的语句)孩子们想着画面读这段文字读得真美,其实想象画面也是帮助我们体会语境的好方法。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走出了画面美,体现了家乡人们的和谐美,搭石的确构成了(指板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发现美、体会美、感受美。学生用朗读将这美好的画面呈现在了大家面前。这样一来,学生更从语言的背后看到了一幅和谐之美的画面。)
(三)研读重点三:“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同时来到溪边??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风景,当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描写两个同到溪边的语句)我想问问,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其他同学体会到了什么?(生:“谦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谦让美”(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搭石”,从而走进淳朴
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风。)
2、师质疑:假如遇上年轻人和老人来走搭石,那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回答,课件出示学生朗读的句子“假如遇上了老人??理所当然的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文本的空白点进行想象,进行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训练。)
3、“伏”是本课的生字,这个字让我听着心头轻轻一颤。瞧,它的左边是(生:一个人),右边是(生:一条犬)是的,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最崇敬的一种向征,左边的人弯得是那样的恭敬,弯得是那样的心甘情愿(课件演变“伏”字)这个字放在这幅画面中,咱们再来体会体会。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也会在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生自由朗读)
4、哪个词语也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生举手回答“理所当然”)文中的理所当然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生:背老人过小溪)现在我是那位老人,我想问问年轻人,过了小溪之后,你们需要我向你们千恩万谢吗?(生:不需要)为什么?(生回答“理所当然”)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教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边读边想象文字描写的画面;抓关键词谈体会;联系上下文谈体会;进行个性化朗读等。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
5、是啊,年轻人不需要老人的千恩万谢。听了你们的回答,我仿佛看到了这位老人年轻时,也伏下身子去背别的老人,因为这是(生:“理所当然”),当那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会有(生:别的年轻人
来背他)因为这是(生:“理所当然”)从家乡人们眼中的“理所当然”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这种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好心灵的确是(指板书读)(配乐)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一块块搭石上仅仅就是书中描写的这几个画面吗?让我们来到小溪边看一看,描绘出更多、更美的画面!来,写一写吧!(生动笔写后,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朗读中读出诗意,品出画面,悟出美感。之后,从读学写,掌握规律,以读促写,逐步提高。)
7、透过这个“伏”字,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家乡人们美好的(生:心灵)是啊,这些看得见的乡村自然美,和看不见的和谐美、心灵美,不仅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还使这道风景变得更加(生:美丽板书,擦问号)
四、回归课文,整体感悟
1、刚才我们用抓关键字、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弄清了第二个问题,充分感受到了自然美、和谐美、心灵美。让我们再次回味回味。师引读:家乡有一条无名的小溪,每到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便会(课件出示)搭石体现了乡村的自然美。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瞧,上了点年岁的人(课件出示)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美。一行人走搭石,走出了和谐美(课件出示)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又描绘出一种谦让美(课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课件出示)是呀,这些看得见的自然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美,让作家刘章爷爷在文章的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
2、刘章爷爷难忘搭石、赞美搭石,他仅仅是在表达对搭石的赞美吗?(生)是啊,课文以“搭石”为题,它赞美的不仅仅是那些普普通通、平整方正的石头,他还赞美了(生: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准确的讲就是借搭石喻家乡的人们,这种写作方法我们以后要学会运用哟!
3、学到这里,我相信“搭石”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了新的诠释,它还是什么(课件出示:搭石是-------。)孩子们,把你们想象的画面定格在纸上吧!(生写,交流5个师表扬)孩子们描绘得真美。
(设计意图:写几个比喻句从而构成一个排比句,更像一首诗。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感受并体会到小山村的那种淳朴的美,那种人性的美。美在孩子心中流淌。)
4、小结:(展台)是啊(重复学生的诗,指板书)刘章爷爷从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也许我们一生都不曾走过搭,但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却有着许许多多像搭石一样的人,他们是(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这些平凡的搭石,带给了我们感动和温暖,相信,因为有了这一块块搭石,孩子们一定会踏出你们亮丽的人生!
5、课后练笔:.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文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发现了美,让我们也睁大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吧!(学生口头交流自己生活中发现的美。)
1.小练笔:我眼中的美
用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2.召开“寻美交流会”:学生交流自己的小练笔,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的美,学习作者用自己的笔表现平凡事物中的美,召开“寻美交流会”,意在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阅读和写作的技巧,把小练笔这一项作业扎实地落实。)
板书:21搭石 ?
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一个大问号)
《搭石》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范读带、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同学们想听么?师配乐朗诵。“绿也无愁,红也无怨,无愁无怨的农家院,不是不知愁苦,是愁苦都能咽!甜的是一树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莴苣,一架葡萄酿着酸……人生滋味万千般,农家品尝个最全!”这是刘章所写的诗歌《绿也无愁》,作者通过他的诗歌为土地、为山民纵情歌唱。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2、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生:(1)什么是搭石?(搭石是什么样的?)
(2)搭石是做什么用的?(搭石的用途)
(3)在什么地方搭石?
(4)谁搭石?怎样搭石?
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些爱提问题的小问号,很聪明,很了不起,不知道这种聪明劲在解决问题方面是不是也这么突出?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生:读书
师:这可是个好办法。
(二)整体感知全文。
1.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表扬表扬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遇到难题,也可以跟老师交流。开始吧。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词语: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
学生自由读、个别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3. 学生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的家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用我们学过的四字词语概括地形容一下。
(三)个性朗读。
1. 默读课文,哪些句子是你最喜欢的?把它划出来反复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 反馈交流
(1)每当上工、下工……画一般的美感。
随机理解:人影绰绰还能说说几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A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语。
B说说这句俗语的意思。
C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D师小结:这些由大多数劳动人民创造反映他们生活经验和愿望的定型的语句,就叫俗语,也叫俗话。
(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随机理解:谴责
(3)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
(4)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这就是搭石。
随机理解:汛期、拖鞋绾裤(谁可以上来表演一下呢?)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
师:简单地说,搭石就是什么
生:用石头塔成的桥。
师:那是不是随便一块石头都行呢?
生:平整方正的石头,二尺左右间隔,横着摆放在小溪里,让人们从上面踏过
师:这下明白了,谁能在这条小溪里摆一摆这些石头?(实物投影)台下的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学生上台摆搭石。
师:说说你是怎样选择石头的?
生:选择平整方正的。
师:说说为什么。
生:不平整就走不稳当了。
师:“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要是真是哪块搭石不稳当了,人们会怎样做呢?
反复读,从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地精神。
随机解决课始问题,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原因,那么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会了么,现在老师检查一下。
(四)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静静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乡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五)课内拓展。
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不起眼,但却让你感受到美的事呢?大家不但有发现美的慧眼,也有感受美的心灵,课后,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吧。
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刘章爷爷认为这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六)作业。
1、抄写你认为难写的生字。
2、留心观察自己身边事物,找一找有没有让你感受到美的事。
(七)板书
21、搭石
什么是搭石?
搭石是做什么用的?
在什么地方搭石?
谁搭石?怎样搭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
《搭石》课件、搭石道具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小组汇报:依照学生的汇报次序,教师顺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评读、研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重点引导:
1、示范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2、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3、这第四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解“理所当然的事”.
*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 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
4、第五段学习写法: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指导朗读,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师小结: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献,互相礼让,尊老爱老的孩子.
(三)感情朗读,理解升华
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儿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谁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给配乐,听的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让学生把喜欢的部分抄下来。
最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否也曾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呢谈一谈吧!
(四)感觉顿悟、全课总结: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指导学生课后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搭石》教案11
教学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初读
1、同学们请你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幅画面: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前潺潺地流过。美吗?这里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知道吗?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搭石)齐读课题,带着刘章爷爷的心情读出来。
2、“搭石”是什么?(注意这个“搭”字。)
能用课文的话以读代讲吗?注意这一段的这个词“间隔”读音,还有这几个词语你能读准吗?(猛涨、一行人、相背而行、背着老人)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留心这些多音字。
3、这是本课的生字,你预习的时候注意了什么?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谴责、暴、衡)
4、还有谁愿意把你读的最好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她读的是否准确、是否流利?
5、同学们课文读通了,那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二、梳理课文,找出切入点——议读
家乡的搭石留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眼里“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风景)
切入点:这道风景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用心体会,划出令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如果有的词语会让你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把这样的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交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乡亲们摆搭石
什么时候,为什么要摆搭石?(感受没有搭石“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带来的不便、麻烦,“天凉了”)从乡亲们摆搭石你能体会出什么?(挑选、摆放、时间:抓住“平整方正”人们精心挑选,让搭石更平稳,“两尺左右”的间隔,还有“早早地”来体会山里人的纯朴善良、无私、助人为乐)乡亲们这种无私的奉献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你还看到了怎样的风景?
赶路老人整搭石
读这句话,你读出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他人着想、善良)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动作;无论怎样、只要、一定、再、才、直到……为止)怎样来找这“合适的石头”呢?(或者说找来“合适的'石头”会是哪样的石头呢?)赶路老人为他人着想这种善良的美,不正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吗?留在你脑海的风景还有什么呢?
一行人走搭石
你感受到这幅风景怎么样?很美。从哪儿体会到的?(或者说从哪个词更能体会到?)“协调有序”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抬起脚来,紧跟上去”,如果没有这种协调会怎样?找出这一段前面的话读一读。也就是说一个人走搭石尚且不容易,何况这是——一行人走搭石,所以能走地“协调有序“的确是一道和谐的风景。把这种和谐得读出来。你还从哪儿能体会出一行人走搭石的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分别是写什么的?(水波、人影)“漾”就是?连起来。“人影绰绰”的“绰”是生字,预习时查没查它的意思?老师说三种意思你选: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请你静下心来,用心地读一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走搭石和走平地是不一样的,踩在搭石上,既不平整还歪歪扭扭,行人要保持平衡……身体会不会摇摇晃晃,在水中的倒影是不是就和跳起了舞一样呢,再吹来一阵习习的秋风,那水中的倒影是不是更像随风起舞了……那画面你想象到了吗?)谁来描绘一下?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我们带进这幅画里?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找个班上读书最好的来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起来,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人影在绰绰地摆动呀,——
真美,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每当上工……”)
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搭石上还有什么动人的情景呢?
面对面让搭石
注意倾听,听他重读了哪几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一起感受这份美。
背老人过搭石
这个句子中哪个词最能打动你?“伏”(弯的意思)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你又为哪个词感动?什么是“理所当然”?能看出什么?体会“理所当然”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这种敬老爱老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已经积淀成山村纯朴的乡风、民风。)
正是这一排排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留在刘章爷爷的记忆深处,让我们捧起书,体会着这份感动和赞美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段。短短的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借石喻人)
三、拓展读
同学们,这一排排搭石连结了五六个村庄,每天该有多少人走啊!请你想象一下,假如遇上有腿脚不方便的人(残疾人)来走搭石,他们会怎么做?(他们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真是感人的风景!)想象一下,你还会看到什么样的人来走搭石,又会有哪些感人的风景呢?假如……(这真是一道连结着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
我们透过这一排排的搭石感受到了作者的家乡景美人更美,摆搭石走搭石的这些人们的行为美心灵美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刘章爷爷从这不起眼的搭石上发现了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其实,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去看、用心去体会,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美。
课后你也来写写在你身边的平凡中发现的美。
《搭石》教案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天上的街市》《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天上的街市》中,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丽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无数的街灯,然后联想到天上的人们提灯在夜游。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的向往、追求。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评: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六首诗歌,通过六首诗歌的学习,对诗歌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为紧接下来的搜集诗歌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搭石》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其他方法理解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板题示标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刘章爷爷来到认识了搭石作用,今天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一下通过搭石展现的人性美。看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出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善良、友爱、互敬互助,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观察,发现美的方法,并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的习惯。
指名读目标。
有信心完成这些目标吗?请用你最好的坐姿告诉自己,告诉朱老师。
二、依据自学指导自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2至5自然段,思考:
作者描写了哪几幅画面?哪些画面是看得见的美,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哪些画面是看不见的美?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5分钟后,比谁学得好)
清楚了吗?自学竞赛开始!
三、检查自学效果
刚才大家学得都很认真,相信你们的回答也一定非常精彩。
1、谁来说一说文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哪些画面?
2、在这些画面中哪些是看得见的具体美,哪些是看不见的心灵美? 预设一:学习 “一行人走搭石”的语句(看得见的美)
(1)学生读相关的语句(大屏幕适时出示)
(2)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幅画面的美的。
(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看得见的美。)
(3)有感情的齐读“每当上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预设二:学习“老人调整搭石”的语句。(看不见得心灵美)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做?体会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老人品质的词语重点朗读。
(3)练习有感情的读读给同桌听。(2分钟之后比谁读的有感情) 预设三:感悟“面对面,和老人过搭石”语句(看不见得心灵美)
(1)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抓住“伏”“理所应当”体会乡亲们尊老爱幼,互助互敬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乡亲们身上具备的品质。
3、师: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一下摆搭石、走搭石的美。
4、感悟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难道这句话只是指搭石的'无私奉献和和默默无闻吗? 师:让我们带着乡亲们的美好心灵再来有感情的齐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段。 四、当堂训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不小,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训练题。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要是……就…… 无论……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
1.(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
2.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 )一定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选做题:
仿写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一份小小的礼物,没有华丽的包装,却联结着 ,也联结着 。
(2)小鸽子飞走了,越飞越远,带去了 ,也带去了 。
五、总结下课
在这小小的山村,在这小小的搭石上,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平凡的普通的美,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普通的美,比如:下雨了,几个同学合打一把伞,雨伞里透出的就是美等,课下,希望你也能像作者一样,把我们身边的“美”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摆
美
走
必做题: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要是……就…… 无论……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
1.(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
2.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 )一定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选做题:
仿写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一份小小的礼物,没有华丽的包装,却联结着 ,也联结着 。
(2)小鸽子飞走了,越飞越远,带去了,也带去了 。
《搭石》教案14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板书:
石 石头
你们都知道吧?
板书:
搭
(齐读。)
搭石,你们知道吗?看这个课题,你们想从课文里面了解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请大家自由读,去了解你们想知道的,同时要读准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反馈:
⑴ 检查生字、新词:
我们来看看,这一次读课文,大家的效果怎么样,本课有7个生字,会读吗?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混,互相交流,提醒一下,如果你哪个字把握不住,不太认识,你可以请教别的同学,等会儿我们看小组的整体识字效果,都会读的小组就举手。
小组读──小组读,跟读(这样,如果他们读对了,咱们一起来,如果读不对,咱们都不作声,好不好。)真了不起。
这些生字你们在哪些词语中见过他?
接下来,我们看,这些是课文的词语,会读吗?一起来。真好,真的很了不起。我想,经过三年多的语文学习,请同学们说说,你都有哪此理解词语的好方法。(用工具书,理解;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可以问老师或同学等。)那本课出现的词语,哪些词,你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意思。
⑵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说说你对搭石的理解。
(略学每一段。)
三、研读课文,感悟风景
好,那什么是搭石大家都知道了,可课文的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件。)
(齐读。)
风景,看到风景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美)在家乡人的眼里,为什么搭石会成为一道风景呢?
1、请大家再一次读读课文,思考:
如果说这是风景,那你读着读着,会产生哪几幅风景,你认为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2、交流:
自己对放搭石、换搭石、过搭石的风景的理解。
(相机板书。)
⑴ 出示插图:
这幅图写的是哪一道风景,为什么说这人在换搭石是一道风景呢?课文是怎么写的?
⑵ 研读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读──理解──说感悟(你体会到什么?)──读。
(课件)他当时会怎样想的呢?
练习:他看到那块不平稳的搭石,心里想。
⑶ 大家看图,你们看,他手捧着那块石,他捧着仅仅是一块搭路的石头吗?他捧着什么,同学们(捧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心,捧着对过路行的爱,他捧着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你们说,这难道不是一道风景吗?难道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吗?
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小结提示,巩固练习
1、小结:
搭石构成的风景还有很多,搭石的故事还在进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搭石构成的风景。
2、练习:
⑴ 我会写。
⑵ 我要读。
《搭石》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班有很多同学是外地的,老师问一问,你们的家乡在哪,是什么样的?
2、老师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是平原地区,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每到秋天,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微风吹来,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极乐!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们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精神抖擞的、快活的.唱着歌,有的拿者镰刀,有的拿者箩筐。原来他们在互相帮助,,一起收割稻谷。收割完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这样一家一户的互相收割,多么和谐、多么互助呀!乡亲们的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3、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表扬表扬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3、生读完后,自由汇报:
⑴ 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谁能用简笔画把搭石画出来?学生上台画搭石。
⑵ 当学生说不理解的词语时,老师相机引导并鼓励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说到词语,老师正好这儿有些词语,我们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汛期 间隔 联结 谴责 俗语 懒惰
理所当然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脱鞋绾裤
协调有序 溪水猛涨 山洪暴发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搭石,这就是家乡的人们过小溪时要踩踏的。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
1、请三名同学分段读2、3、4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象,你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用笔划记出来。
2、家乡美,家乡的人们美,你们读得也很美。来,四个学习小伙伴一起来说说发现的美吧。
3、美丽的事物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谁来踊跃的告诉大家你发现的美:
⑴ 当生读“无论怎样……才肯离去”时,问:从这你体会到什么美?学生答: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真的很美,这是一种心灵美。老人的这份美德,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老师引读这一段。“无论怎样、只要、一定、直到、才”。(课件出示)想象:人踩老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动作、表情呢?老人的心灵的美你们也看见了,真的不简单,我们再来读读吧。
⑵ 当学生读到具体的美“每当……美感”时,我们分男女生读读这美丽的画面:
谁来演一演走搭石的情景?让五个同学走搭石。现场采第一位、二位同学:“你为什么走得这么快?”生答:我不走快,后面的人无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老师评价:你真是为他人着想的好同志。怪不得有句俗语叫“紧走搭石慢过桥。问同学:他们走得怎样?
指导朗读,让我们轻盈的、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部分。
⑶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美?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互相礼让、尊老爱老。
齐读、男女生读。
4、作者看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们的心灵这样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5自然段。
二、拓展延伸
我们闭上眼睛,变成了一只快活的小鸟,飞呀飞,飞过高山,飞过大海,来到你的家乡,你会看到什么美呢?
回到现实当中,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我们的周围有那些美丽的事物?同桌说一说,汇报。
老师总结:我们不但要用心发现,我们更加要创造美,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
妙笔生花:只要有心,能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我们要来写一写。
【《搭石》教案】相关文章:
《搭石》教案01-05
《搭石》教案07-26
《搭石》优秀教案03-10
搭石优秀教案02-20
《搭石》教案(15篇)02-27
《搭石》教案15篇02-26
仿写《搭石》片段02-20
搭石十分钟教案07-16
《搭石》心得体会04-15
搭石仿写作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