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时间:2024-11-09 16:21:31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集]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帮着乐乐思考一下,也来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继续拿出圆片摆一摆吧。”

  生1:把6个桃子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3盘。(这样的话学生说不出时,教师直接问。)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用圆形磁铁摆出:○○ ○○ ○○)

  每份几个?(2个)分出了几份?(3份)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三句话。

  师: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是)

  观察每个盘子里的桃个数怎么样?(同样多)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生2:把6个桃子每个盘放1个,可以放6盘。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三句话。

  师:是平均分吗?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只要看每一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师:你能想办法让胡萝卜也平均分吗?

  生:第一份拿走一个或者第二份添一个。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小猴解决了6个桃如何平均分好的问题,乐乐非常感谢你们。猴爸爸又拿来了2个桃,一共有几个桃?(8个)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回答出来吗?大声的读一读老师带来的问题:有8个桃,每个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同时呈现8个桃的课件)

  打开书本圈一圈。

  生1: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师:你怎么做的`,请你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做法。

  生1:我是每2个圈1份,圈出4份。

  师:你会填空吗?一起大声把你的答案完整地读出来!

  师:刚才这个问题乐乐也在和大家一起思考,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例2的解答过程)你们跟乐乐一样爱动脑筋,自豪的夸夸自己吧!

  师:小熊看到咱们学的真开心,也带来了一道题来考考我们。(课件出示试一试)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的真响亮,赶紧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吧!

  (生到展台展示,介绍自己的分法。)

  问:你能用这样的话完整说出来吗?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6份。

  师:每份同样多吗?是平均分吗?

  师:12根小棒还能怎样平均分?(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说完整话。)

  1.“想想做做”第2题

  师:为了奖励大家这么爱动脑筋,猴妈妈准备再拿出一些好吃的食品奖励给大家。看,猴妈妈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饼干)

  师:我们先来数一数猴妈妈带了多少块饼干。(10个)

  师:猴妈妈打算怎样分饼干?(出示前2个饼干被圈出来)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每2块一份。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想一想,10块饼干,每2块一份,分成了几份呢?

  生:分成了5份,每两块圈一个圈,一共5个圈。(课件演示)

  师:还有糖果、巧克力要分,老师想让小朋友自己完成,请打开书43页“想想做做第2题”,找到要分的糖果和巧克力,拿出铅笔在书上圈一圈,再填空。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大家真厉害,连乐乐都对我们班小朋友竖起了大拇指,他决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大家作为礼物,你们开心吗?看,他给大家带来了气球。(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师: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同桌间、小组里自由的讨论讨论。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并完成填空。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师:5个小朋友都满意吗?为什么?这种分法叫什么?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学会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统计。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统计的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整理。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

  3、情感目标:认识到统计的价值,感受到统计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能够使用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教师:“今天是孙老师第一天给同学们上课,孙老师非常高兴,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与老师合作的同学有几个吗?”

  (学生数,并回答:“30个”)

  教师:“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有几个?”

  (学生数,回答:“男生有15个,女生有15个)

  教师:“同学们数的真认真,老师把我们的30位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今天八个小组进行一个比赛,看哪个小组表现得好,就得老师手中的金星,本节课得星最多的将是我们的小擂主。”

  二、导入

  教师:“现在我们这儿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可是在美丽的'海南岛却十分温暖,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到哪里的海滨浴场游览一下?”

  生:“想。”

  三、新授

  1、初次接触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片)

  教师:“来到美丽的海南岛,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真是太仔细了,现在你能不能将海滨浴场的游人按照性别,也就是男、女进行分类,数一数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

  (学生开始动手数,并汇报)

  教师:“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教师指,学生一起数)

  教师:“男的有15人,女的有14人,那么合计,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回答:“29人”)

  教师:“同学们数的真是太仔细了,那你能不能把这些数据填在这样的表格中?”

  (教师出示幻灯片)

  教师:“好,拿出表1,开始填,看谁填的好,填的准。”

  (学生填表1)

  教师:“那位同学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生展示)

  教师:“这位同学真勇敢,我们给他鼓励一下,哪位同学再上来展示一下?”(随时加星)

  教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了,刚才我们用的这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就是统计,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内容。那么海滨浴场的人只能按男女进行分类吗?可不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下面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方法,进行人数的清点,把整理的数据填入表2中。看哪个小组选则的方法好,整理的速度快。”

  (学生动手填表)

  教师:“哪个小组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生展示)

  (第一个展示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以后的让学生自己说从统计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引出课题,进行巩固

  教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好了,你们看,海上还有许多漂亮的彩色船只,有大有小,现在你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统计方法对海上的船只进行分类统计吗?(学生:“能。”动手填表)

  (学生展示)

  教师:“刚刚我们把海上的游人和船只进行了统计,那你们能告诉老师,统计有什么好处吗?”

  学生回答:“简便、清晰、一目了然。”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不,小丽有一个漂亮的衣柜,可是里面却十分乱,裤子、上衣、裙子都堆到了一起,(出示幻灯片)你能帮小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吗:”

  (学生动手填表)

  教师:“哪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展示,说:“我是将衣服分成了羽绒服、裤子、裙子三类,其中裤子四件,裙子七件,羽绒服三件。合计十一件。”)

  教师:“说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学生回答,即使发星)

  教师:“我替小丽谢谢大家了,快乐的40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看看我们的得分情况,我们也进行一个统计。(师生合作完成战绩统计表)

  教师:“现在本节课小擂主已经产生,他们是几组?”

  (学生回答,奖发金星)

  教师:“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我希望大家回家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柜、书橱、书包。做一个会做事的好学生,好不好?”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4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 猴妈妈要把6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猜猴妈妈会怎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 一只小猴分1个,另一只小猴分5个;

  (2) 一只小猴分2个,另一只小猴分4个;

  (3) 每只小猴分3个。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为什么?

  3. 小结: 每只小猴都分3个,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说明: 通过富有情趣的素材,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二、 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

  1. 出示两幅图: 第一幅图9颗草莓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3颗;第二幅图10颗草莓放在2个盘子里,一盘放6颗,另一盘放4颗。

  2. 提问: 第一幅图为什么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颗草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颗?

  3. 第二幅图为什么不是平均分?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

  [说明: 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三、 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 课件出示小兔搬萝卜的画面。

  小兔提出问题: 我可以把8个萝卜平均分几次搬呢?

  (1) 说一说:“平均分几次搬”是什么意思?

  (2) 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汇报: 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① 每次2个,搬4次。

  ② 每次1个,搬8次。

  ③ 每次4个,搬2次。

  (4)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① ○○ ○○ ○○ ○○

  ② ○ ○ ○ ○ ○ ○ ○ ○

  ③ ○○○○ ○○○○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搬法。请大家说一说,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四、 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 按要求分小棒。

  (1) 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组织交流。

  (2) 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3) 启发:像刚才这样,还可以每几根分一份?把12根小棒分成几份?

  2. 先圈一圈,使每份同样多,再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1) 出示10个苹果图(每组1张),要求:把10个苹果,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2) 出示15个青椒图(每组1张),要求: 15个青椒,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3. 归纳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7

  【教学内容】

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12~14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按例2内容准备实物

  学具准备:

15个圆形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小精灵聪聪刚刚告诉老师,星期六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春游去。听到这个消息小朋友高兴吗?我们一起去准备春游食品吧!(出示课件)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3.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份都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让学生自圆其说,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引入平均分

  说明:小精灵告诉我们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主题图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平均分。

  课件出示判断题,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2.完成做一做,巩固“平均分”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操作:用10个圆片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引入例2,尝试平均分物体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将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分一分(用圆卡片代替橘子)老师参与活动

  交流:怎样分的,分的结果。(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生共同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橘子。

  讨论评价: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第1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用圆卡片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再用虚线把分的结果表示出来)

  交流,同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如果老师又拿来3瓶矿泉水,这时应怎么分呢?如果老师又拿来的是4瓶会出现什么情况,该怎样解决?(让学生充分思考,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

  5.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在此,学生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三第2题:选择哪种分法对,让学生独立判断。

  2.课件出示练习: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把9个卡通玩具

  平均分成3份。

  3.解决问题:

  把8名数学小助手平均分到4个小组。

  每组的两位数学小助手平均分配口算检查任务。

  把18块糖平均分给6名本节课学习状态好的同学。

  四、总结

  1.学生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生活中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做个有心人,因为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9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页例3做一做练习三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

  1、情境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帮二年级一班同学分了春游需要的物品,今天,他们出发了!

  出示主题图(租船)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先同位相互说说图意,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条船限乘4人,有24人乘船,要租几条船?)

  2、合作探索: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

  请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预计:

  (1)4个4个地分,分了6组,正好分完;

  (2)想乘法口诀,四几二十四;

  请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分一分,想一想,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

  小熊请客,请了5位客人,12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

  请小朋友帮小熊分分看。

  请学生先和同位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

  四、练习:

  练习三4~6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复习学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1

  【教学内容】

国标版第三册P32-3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引入,初步探索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

  今天徐老师带了一些漂亮图片,想发给这4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呢?

  教师分图片后问:你们每人拿到了几张图片?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

  刚刚老师是怎样平均分的?你看清楚了吗?多请几人说。

  二、 探索“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猴爸爸也想请大家帮个忙!(课件出示)他想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交流)

  用8个圆片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分完以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 (板书: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个。)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语言完整表达。

  总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三、 试一试

  1、出示课件第一题,这题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平均分?(交流) 和同桌说一说。

  动手分一分吧,说说分的方法,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多请几人说)

  2、出示第二题,这次要求是什么?你会分吗?

  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完整地说一说分的结果,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

  3、出示第三题,题目要求又变了,你会分吗?独立完成。 校对。

  4、想想,还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汇报。

  原来同样的12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根数也就随着变化了。

  四、 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题:题目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分呢?我们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课件演示。你能照样子分一分,并填空吗?

  独立完成,校对。

  看看猴王是怎样分的呢?看课件。

  出示第二题,猴妈妈摘了很多白菜,也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呢!你能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平均分的过程并填空吗?

  独立完成,(拿小朋友的书)校对。

  2、出示第二题。我们来表演一下吧!

  每四人一小组有6个胡萝卜,请三人扮演小兔,小组长把6根胡萝卜平均分给三只小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你能完成填空吗?校对!

  3、小松鼠们在做什么呢?(课件)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完成,校对!你是怎样分的?(课件)

  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呢?你还知道了什么?我们平时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平均分呢?

  六、 开放、游戏

  1、(课件出示第4题)

  你能想出几种分法呢?动手分一分吧!并把你们的研究成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教师巡视。校对。

  2、小游戏

  想不想玩个小游戏呢?需要用到今天的知识哦!

  介绍游戏规则。同桌开始比赛!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具准备: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帮着乐乐思考一下,也来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继续拿出圆片摆一摆吧。”

  生1:把6个桃子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3盘。(这样的话学生说不出时,教师直接问。)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用圆形磁铁摆出:○○○○○○)

  每份几个?(2个)分出了几份?(3份)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三句话。

  师: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是)

  观察每个盘子里的桃个数怎么样?(同样多)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生2:把6个桃子每个盘放1个,可以放6盘。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三句话。

  师:是平均分吗?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只要看每一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师:你能想办法让胡萝卜也平均分吗?

  生:第一份拿走一个或者第二份添一个。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小猴解决了6个桃如何平均分好的问题,乐乐非常感谢你们。猴爸爸又拿来了2个桃,一共有几个桃?(8个)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回答出来吗?大声的读一读老师带来的问题:有8个桃,每个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同时呈现8个桃的课件)

  打开书本圈一圈。

  生1: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师:你怎么做的,请你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做法。

  生1:我是每2个圈1份,圈出4份。

  师:你会填空吗?一起大声把你的答案完整地读出来!

  师:刚才这个问题乐乐也在和大家一起思考,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例2的解答过程)你们跟乐乐一样爱动脑筋,自豪的夸夸自己吧!

  师:小熊看到咱们学的'真开心,也带来了一道题来考考我们。(课件出示试一试)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的真响亮,赶紧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吧!

  (生到展台展示,介绍自己的分法。)

  问:你能用这样的话完整说出来吗?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6份。

  师:每份同样多吗?是平均分吗?

  师:12根小棒还能怎样平均分?(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说完整话。)

  1.“想想做做”第2题

  师:为了奖励大家这么爱动脑筋,猴妈妈准备再拿出一些好吃的食品奖励给大家。看,猴妈妈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饼干)

  师:我们先来数一数猴妈妈带了多少块饼干。(10个)

  师:猴妈妈打算怎样分饼干?(出示前2个饼干被圈出来)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每2块一份。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想一想,10块饼干,每2块一份,分成了几份呢?

  生:分成了5份,每两块圈一个圈,一共5个圈。(课件演示)

  师:还有糖果、巧克力要分,老师想让小朋友自己完成,请打开书43页“想想做做第2题”,找到要分的糖果和巧克力,拿出铅笔在书上圈一圈,再填空。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大家真厉害,连乐乐都对我们班小朋友竖起了大拇指,他决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大家作为礼物,你们开心吗?看,他给大家带来了气球。(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师: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同桌间、小组里自由的讨论讨论。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并完成填空。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师:5个小朋友都满意吗?为什么?这种分法叫什么?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4

  教学内容:

巩固“平均分”。(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

  (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05-27

小学二年级教案数学优质12-21

小学二年级教案数学最新12-2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02-01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数学小学教案模板范文04-13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2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8-27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1-28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7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