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时间:2024-07-01 19:19:58 文圣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通用1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的内容和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第26页“练一练”第6题。

  教学目标:

  1.会分析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审题,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含义,找单位“1”,将文字、图示、算式结合起来。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决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初步构建分数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秋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

  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量为50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问题是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师:这是一道“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理解题意,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1)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的(这里的表示的不是数量,而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师:这里的是辆吗?如果不是那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定不是,汽车怎么可能出现辆。

  生:增加了,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师:对。这里的是一个分率,它的单位“1”是第一天的成交量。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就表示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多了第一天成交量的。

  2.画图表示第二天的成交量。

  学生理解题意后可试着描述,师生共同画出图形。

  在画图时注意分析:

  (1)确定单位“1”后先画单位“1”,即第一天的成交量。

  (2)再画第二天的成交量,可以提问第二天的成交量线段画的'比第一天的长还是短,为什么(因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所以线段要比第一天的长)。长出的这段要画多长(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线段的)。

  (3)然后分析示意图中每部分表示的意义。

  第2条线段中,和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的线段相对的这段表示它和第一天成交量相等,多出来的这段表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的成交量,也就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3.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根据分析,尝试自己列式,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路,再汇报。

  可能会有两种意见:(1)先求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2)先求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这两种意见教师都给予肯定。

  生1:我是先求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辆,50×=10(辆),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10=60(辆)。列成综合算式是50+50×。

  生2:我是从图中看出第二天是第一天的(1+)=,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60(辆)。列成综合算式是50×(1+)。

  4.回顾反思。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和交流这道题的解决过程和方法。

  (1)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找出单位“1”的量,画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3)根据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理解题意后再完成。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理解“体积大约增加”是增加谁的,从而找到单位“1”解决问题。

  3.完成习题:学校新购进足球30个,购进排球的数量比足球少,学校购进排球多少个?

  这是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进行迁移类推。

  五、拓展提升

  1.阳阳期中考试数学得了96分,语文的分数比数学低,阳阳的数学和语文一共得了多少分?

  96+96×(1-)=184(分)

  2.商场某品牌衣服进价240元,加价后销售,元旦促销,再降价销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240×(1+)×(1-)=225(元)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

  1.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3题。

  2.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6题。

  观察情境图,了解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在小组里交流后回答。

  学生列式,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强调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2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内容及第28页“练一练”的第1~3题。

  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法设计: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总结。

  教学具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①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了1/6,五月份占四月份的。

  ②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1/5,八月份占七月份的。

  ③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少1/9,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的。

  2.说一说下列的等量关系。

  ①五月份用水20吨,是四月份的6/7.

  ②跳舞的有24人,占晨练人数的1/5。

  ③实际投资24万元,占计划投资的7/8.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①出示P27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②反馈信息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师板书问题:淘气家8月份用水多少吨?

  ③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个月用水多?哪个月用水少?你怎么知道的?九月比八月节约了1/7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再带领学生想一想,哪个月的用水量是单位“1”?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吗?

  2.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①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辅导。

  ②展示学生所画线段图,进行评价。

  ③师生共同完成数量分析,并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画图时,让学生想一想:应先画哪个月份的?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要先画出单位“1”的量,即八月份的线段图,然后再画九月份的线段。

  3.结合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学生回答,师板书:

  八月份用水吨数—节约的吨数=九月份用水吨数

  八月份用水吨数×(1-1/7)=九月份用水吨数

  4.列方程解决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②指生板演。

  ③集体交流,让学生说思考过程。

  5.检验

  ①怎样知道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检验,验证刚才的估算结果是否正确。

  ②指生说说验证方法。

  6.这道题除了可以用列方程解题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12÷(1-1/7)=12÷6/7=14(吨)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计算方法。

  2.第3题

  四、作业:

  1.P28“练一练”第2题。

  2.补充: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鸡的只数比鸭多1/6,鸡有多少只?

  五、课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3

  复习内容:

  第十二册第87页“与反思”及“练习与实践”的1~8题。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正确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并在计算过程中熟练地进行估算。

  2.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依据具体算式灵活地选择计算方式,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价值。

  3.使学生根据提议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理解相关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与百分数有关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前设计:

  (一)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1.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怎样的?

  2.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加减起]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

  3.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4.整数乘法和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分数乘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8题。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再交流出相关的口算方法。如果部分学生口算有困难,可以允许他们现写出计算过程,再写出得数。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和交流进一步弄清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这一题的估算练习只要求学生估算整数加.减法和乘法。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各题的验算方法。这一题的演算方法可以是多样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题。先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再依据算式说说怎样计算。要让学生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用口算.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做这4道题不难,关键是让学生以这4题为例,讨论什么情况下用口算,什么情况下用笔算,什么情况下用计算器算,什么情况下只需要估算,加深对这几种计算手段施用情况的'感悟。

  6.完成“练习与实践”第6题。先帮助学生理解场景中的信息,再让学生正确理解相应的数量关系,合理选择.组合信息。

  7.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先让学生弄清应纳税款是多少元的14%,再独立完成。

  8.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先出示第8题表中数据,让学生试着比较这几个队员助跑摸底成绩。学生可能在认识上有分歧,要逐步引导他们明确:只比较助跑摸高的厘米数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方法是现分别算出每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数相当于起身高的百分之几,再比较得到的百分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约5分钟)

  1、观察3/10、7.4、8、125、5.4、7/10这六个数,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如学生说出下面的①,则教师就继续说②;如学生直接说②,则教师就不再说①)

  ①这些数是整数、小数和分数。

  ②从计算的角度考虑这些数可以干什么?(凑整)

  2、请你根据这六个数编出三道口算题。

  7/10+3/10=7.4-5.4=8×125=

  3、对三道口算题再加工,请你继续计算。

  3/10+7/10×20=7.4-5.4÷0.9=24÷8×125=

  你想说点什么?(预设:不能为了凑整,而不顾运算顺序,应该按运算顺序做。)

  这些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进行复习(约30分钟)

  1、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时间三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多。可以不按题号顺序,有选择地做。(课前下发习题纸。)

  脱式计算下列各题:

  2、三分钟到!谁来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些题目?其他同学呢?

  3、思考: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题?

  4、我没让你们简算,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题能够直接简算的?(预设:需要观察数的特征,符号)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

  5、追问:是不是数字只要能凑整就能简算呢?不能简算,根据什么?能简算根据什么?

  6、现在研究简算的题目,每人手里有一张表,自己先独立填写,填完后再小组交流。第一栏举例,可以是做过的例子,也可再举例。第二栏填简算的依据是什么?第三栏注意(即易错的地儿)是什么?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几类全研究,也可感兴趣的几个题)(约8分钟)

  简便运算的题目(举例)

  依据(定律或性质用字母表示)

  注意(易错或提醒同学的地方)

  7、学生汇报:(10分钟)

  (1)比如,依据加法、乘法的结合、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商不变的性质;除法性质。师适时板书:定律和性质,并适时师生、生生间进行。

  (2)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说到什么定律或性质时,如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最好,否则教师则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易错的题目。

  8、订正结果后改正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三、课堂:(2分钟)

  今天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审题重要,观察特征、符号,依据定律、性质,凑整达到简算目的。

  今天的复习对于以前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想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5

  数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式题.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口算

  (二)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9-722 35-〔2.34(7.2-5)〕

  1.教师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教师谈话引入: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 (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例1)

  1.教师提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2

  例2. (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例2)

  1.请学生分组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边的.

  2.学生独立解答

  (三)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四)总结归纳

  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我们可能觉得不难,但却很容易算错,所以我们要养成好的计算习惯:要审清运算符号,确定好运算顺序,不丢数、不抄错数,认真计算每一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综合调动数与代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3.促进学生主动精神与合作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数与代数中学习了很多知识,如四则计算、方程,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对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复习。请看,下面有一段关于农田小麦收割的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出示:某农场要收割1300公顷小麦,原计划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5天后改为每天收割80公顷。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学生1:5天收割了多少公顷?

  学生2:现在每天比原来多收割多少公顷?

  学生3:还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割完?

  教师:第三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要综合用到我们学习过的有关知识解决,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自主解决,交流反思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解法:(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学生:我从问题分析,要求剩下的还要收割多少天才能完成,又知道剩下的每天收割80公顷,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还剩下多少公顷小麦没有收割。根据已经收割了5天,每天收割60公顷这两个条件(信息),可以算出已经收割的公顷数

  教师:除了像他这样从问题入手分析,还有别的思路吗?

  学生:可以从条件入手分析,从原计划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就可以计算出已经收割小麦的公顷数,再由要收割的总公顷数是1300公顷可以计算出收割5天后还剩下的公顷数

  教师:请想一想,这两个同学在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哪些知识?

  学生:他们运用了乘法、减法和除法的知识(教师:你能说具体些吗?),如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就是5个60,所以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计算出5天收割的公顷数

  教师:其实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还要综合考虑,比如,我看到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同时我也看到要收割小麦的总公顷数是1300公顷,所以,我在思考时,直观感受到可以求得剩下的公顷数。像这样在分析时,既看到根据某几个条件可以求得什么问题,还要思考求得的.问题对解决最后的问题有什么作用。

  教师: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学生:可以用方程解的,在这个问题情景中我发现一个等量关系,就是前面5天收割的加上后面收割的就是要收割小麦的总公顷数1300

  学生:还可以这样找等量关系:根据总公顷数减去已经收割的公顷数等于剩下的公顷数来列出方程,即:80x=1300-605,x=12.5。

  教师: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写上答语。

  3.反思

  教师:通过刚才对解决问题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我们在解决含有等量关系的问题时,不但可以运用四则计算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用方程去解决更有利于帮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学生:我们对前面学习的有关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学生:我认为解决问题时要综合应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对问题情景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三、课堂活动,增强体验

  1.学生独立解决练习十九的第1题,解决后再交流在交流时教师强调:要解决唐阿姨带的50元钱够不够买15kg大米的问题,用到了怎样的策略?(比较,用15kg大米的价钱与50元比较)

  2.学生独立解决练习十九的第5题,解决后再交流在交流时教师强调:(1)王教练大约要带多少钱?为什么可以用估算?你是怎样估计的?(2)王教练付给售货员2000元,应找回多少钱,可以用估算吗?为什么?

  四、独立解决,促进发展

  学生独立解决练习十九的第2,3,4,6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说说你今天学习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通过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不但帮助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复习解决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67页运算定律、规律,及其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二第68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7.2+2.8 42.5 812.5 34

  1-0.8 56+44 0.50.2 10-3.7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今天,我们复习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过的一些运算定律和运算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会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方法。

  二、复习运算定律及应用

  1、整理运算定律。

  (1)出示第66页表格。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板书填表)谁能用数举例并用字母式子来说明加法交换律?(根据口答板书填表)

  (2)对下面这些运算定律,大家都能这样举例和用字母表示吗?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3)提问:谁来根据字母式子,说说每个运算定律是什么意思?乘法的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类似的地方?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不同在哪些地方?

  2、应用运算定律。

  (1)提问:运算定律有什么应用?

  指出:应用运算定律,可以根据算式里数的特点,使一些运算简便。这样,就可以又对又快地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下面就分析一些题里数的特点,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

  (2)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出简便计算的依据和为什么这样算。

  三、复习运算规律

  1、出示第66页最下面两题。

  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符号。指名口答,老师板书。指名说一说每个等式表示的意思。

  2、提问:你知道减法和除法计算时,哪些情况可以应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吗?指出:计算连减或连除时,如果两个减数先加或两个除数先乘,可以用口算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就可以顺着用这两个规律使计算简便;反过来看,如果把减去两个数的和转化成连减或者除以两个数的.积转化成连除来计算,能直接口算的,可以反过来用这两个规律使计算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看数的特点,再说依据什么来计算的。

  4、做练一练第3题。

  (1)做加、减式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怎样想的。提问:从这里的计算,你发现什么时候可以用这样的简便算法?加、减接近整十、整百数的时候用简便算法可以怎样想?指出: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时,可以先看做整十、整日的数计算,然后根据应该加上的数,确定再加上或减去几。

  (2)做乘法式题。

  出示乘法题,让学生思考怎样算简便。指名口答,老师板书,井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综合练习

  1、说说下面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简便。

  0.8+4.6+0.2+5.4 12.5 2.50.84

  9.6-5.7+0.4 6.31.4+3.71.4

  2599 341-103 418+297

  159+102 253-98 490352

  2、改错。

  出示练习十二第7题。让学生改在课本上。指名口答,老师板书改正,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规律,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6题后五行。

  家庭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整理与练习的“探索与实践”第5、6题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引入谈话。

  师:今天我们继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5题。

  (1)理解第一小题题意: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

  (2)学生演示画法。

  (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

  (4)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5)理解第二小题题意。

  (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独立计算,并求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6题。

  (1)理解题意:你准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讨论确定长方形。

  (2)尝试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

  (3)算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4)小组汇报交流。

  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互相说、集体汇报。

  二、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

  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

  3、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不足?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9

  教学内容:

  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6/11 1/9×3 1÷2/3 3/4÷3/5

  11/6×3/11 4/9÷3/8 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5×10/3—2/5×10/3 7/8÷3/8—1/8÷3/8 5/9×(18/35—9/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 )-2/5=2 ( )÷6/25-2/7×7/8=19/4

  2.小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6看作5/8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12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六、教学思考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 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 1/2-1/3 5/9×3/5 2÷1/2 1/4÷4

  18÷1/2 18×1/2 0÷2/5 1-3/4 1÷4/7

  21×3/7 10/7÷15 21÷3/7 1/2×1/3 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 )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 )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提问:根据“男运动员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运动员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根据男运动员占5/9,先算出男运动员的人数,再算女运动员人数,列式:45-45×5/9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2.少先队员一共采集标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3.张大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20米。这块地的7/12种茄子,其余种番茄。番茄种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运算的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与代数数的运算03-25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运算》教案设计03-21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10-07

混合分数的运算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0-09

《分数混合运算》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案10-07

数学《混合运算》教学教案10-08

与数学运算有关的教案10-07

人教版数学《混合运算》教案09-27

计量单位的运算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