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1
教学内容:
遇事分清是非
教学目标: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3.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 维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问:一个小朋友叫小虎,看见别人做什么事,就跟着做,结果做了错事。他的毛病在哪里?
学生回答。
师问:应该怎样做呢,请听一段故事?
(一)请同学朗读扩展资料1:《摘梨》 师问:许衡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许衡做得很对,他知道不是他的东西,他不应该拿的.。说明他是个是非分明的人。课文中的方小强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请同学们看一看。
(二)请同学朗读有关文段。
师问:方小强没有帮助去帮助别人打架,也没有帮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评了表弟和小刚,因为他俩做得都不对,最后还让他们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通过这两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强了,他也因此被评为“是非分明的好队员”,你佩服他吗?如果当时小强去帮助他打架,事情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分组表演一下。看哪组表演得好?
同学分组表演,教师点评
师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结果,不是同学间伤了和气,就是相互记恨,团结就没有了,凝聚力也没有了,势必给集体带来不良的后果。
板书:要有主见
不要盲目跟随
二、课堂练习: 选一选
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 )
(2)站在旁边看热闹。 ( )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 )
(4)走上前去制止。 ( )
(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 ( )
板书:
二 遇事分清是非
要有主见
不要盲目跟随
下思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的习惯。
引导学生识别并抵制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
教学准备:
诚实守信的小故事或动画视频
诚实守信行为和不诚实守信行为的图片对比
“诚实守信承诺书”模板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一个简短而有趣的诚实守信小故事或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
新知讲授:
解释“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即不说谎话,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守信则是承诺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讨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案例分析:
展示诚实守信行为和不诚实守信行为的.图片对比,让学生分析哪种行为是正确的,为什么?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进一步加深理解。
情境模拟:
设计几个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如借书还书、答应帮同学值日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表演,展示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制定承诺:
发放“诚实守信承诺书”模板,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然后写下自己的承诺并签名。
总结提升:
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鼓励学生将诚实守信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会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尊重他人的小故事或绘本
小组讨论话题卡片
班级和谐共处倡议书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
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小故事或展示相关绘本,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意义。
新知讲解:
解释尊重他人的含义:尊重他人的意见、感受、权利等,不嘲笑、不歧视、不欺负他人。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组讨论:
分发小组讨论话题卡片,如“如何尊重同学的不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我们应该怎么做?”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看法。
角色扮演:
设计几个场景(如同学间发生争执、帮助新同学融入班级等),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体验尊重他人带来的和谐与快乐。
制定倡议:
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和谐共处倡议书,明确尊重他人的具体要求,如礼貌用语、互相帮助、不传谣言等。
总结反思:
总结本课学习要点,鼓励学生将尊重他人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尊重他人,并制定个人改进计划。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4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帮助都值得感激。
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感恩主题的歌曲或视频
感恩日记本
家庭/社会感恩事例素材
教学过程:
情感导入:
播放一首感恩主题的歌曲或展示相关视频,营造感恩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感恩教育:
解释感恩的含义:感恩是对生活中给予我们帮助、关爱和支持的人或事表示感激和谢意。
分享家庭/社会中的感恩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力量和美好。
感恩体验: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值得感恩的事情或人,引导学生回忆并感受那份温暖与帮助。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向家人、老师、朋友表达感恩之情的.场景。
制定感恩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如何表达对家人、老师、同学及社会的感恩之情,制定个人感恩计划。
发放感恩日记本,鼓励学生每天记录一件让自己感恩的事情或人,并思考如何回报这份恩情。
实践行动:
鼓励学生将感恩计划付诸实践,如为家人做家务、给老师写感谢信、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5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的习惯。
引导学生识别并抵制不诚实的行为。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讲述《狼来了》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小孩的错误行为及其后果,引出诚实守信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诚实守信的定义:解释什么是诚实守信,强调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有利于个人品德的养成和社会和谐。
是成功的基础,因为人们更愿意与诚信的人合作。
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说话算数,不轻易许诺。
勇于承认错误,不推卸责任。
遵守规则,不欺骗他人。
三、实践活动
“诚信小卫士”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如借书还书、考试不作弊等),展示诚实守信的行为。
“我的诚信小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增强正面榜样作用。
四、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周内自己或周围人的诚实守信行为,下周课堂分享。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6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不尊重行为(如嘲笑他人、打断别人说话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的影响。
二、新知讲授
尊重的定义:解释尊重是指对他人的权利、观点、感受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增强个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如何尊重他人:
倾听他人意见,不打断。
使用礼貌用语,不嘲笑或贬低他人。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选择。
三、互动环节
“角色互换”游戏:让学生两两一组,分别扮演被尊重者和不尊重者,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加深理解。
“尊重之星”评选:鼓励学生提名并阐述班级中尊重他人的'好榜样,共同评选出“尊重之星”。
四、总结与作业
总结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作业: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自己实践尊重他人的具体事例,并思考这些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变化。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7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学习通过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教学内容:
一、情感导入
播放感恩主题的歌曲或短片,营造温馨氛围,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和事。
二、新知讲授
感恩的定义:解释感恩是一种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关爱和支持表示感激和回报的心态。
感恩的重要性:
增强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
增进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
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如何表达感恩:
说声“谢谢”,表达感激之情。
回馈帮助,用实际行动报答。
记住恩情,常怀感恩之心。
三、实践活动
“感恩信”写作:让学生给最想感谢的人写一封感恩信,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感恩行动日”:组织一次班级活动,让学生为老师、同学或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表达感恩。
四、总结与反思
总结感恩的意义和表达感恩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感恩融入日常生活。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平时是否足够感恩,思考未来如何做得更好。
作业:让学生记录一次自己表达感恩后的感受,以及对方的反应,体会感恩带来的正能量。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8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并拒绝不诚实的行为。
教学准备:
诚实守信的故事书或视频片段
“诚实之星”小奖状
小组讨论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个简短而有趣的诚实守信小故事或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爱?”引导学生思考诚实守信的价值。
讲解新知(10分钟)
解释“诚实守信”的含义,强调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的基础。
举例说明生活中诚实守信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让学生对比分析。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发小组讨论问题卡片,如:“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诚实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角色扮演(10分钟)
设计几个关于诚实守信的小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如:考试时不作弊、借东西按时归还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这一美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颁发“诚实之星”小奖状给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激励。
作业布置(2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诚实守信的知识,并观察一周内自己及家人在诚实守信方面的表现,写下感受。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9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差异、包容不同意见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和谐共处。
教学准备:
尊重他人的故事或案例
多样性文化展示图片
小组合作游戏材料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赞美接力”游戏,让学生轮流说出对旁边同学的优点,营造尊重与欣赏的氛围。
引入话题(5分钟)
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差异的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尊重他人如此重要。
多样性展示(10分钟)
展示不同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多样性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多元性,强调尊重差异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时,应该怎么办?”鼓励学生提出具体做法。
情境模拟(10分钟)
设计几个情境,如:班级讨论时意见不合、新朋友加入班级等,让学生模拟如何以尊重的方式处理这些情境。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总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班级和谐。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的表现,提出改进方向。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10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激之情。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感恩的理解。
教学准备:
感恩故事或诗歌
感恩卡制作材料
感恩行动计划表
教学过程:
情感导入(5分钟)
朗读一首感恩的诗歌或讲述一个感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讲解感恩的意义(10分钟)
解释感恩的含义,强调感恩是生活中的一种积极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增强幸福感。
分享时刻(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最近想要感谢的人或事,以及为什么感谢他们。
制作感恩卡(15分钟)
分发制作感恩卡的材料,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写上想要感谢的话,可以送给父母、老师、朋友或任何想要感谢的人。
感恩行动计划(10分钟)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感恩行动计划,列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想要做的感恩行动,如:帮父母做家务、给朋友写感谢信、参与志愿服务等。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10-08
分析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10-01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06-15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11-05
思想道德教育总结(通用11篇)06-10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必备03-14
高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11-28
初中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知行情论文10-1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