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时间:2022-10-09 11:35:3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教材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先让学生讨论“在计算器上,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数?”通过交流,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按法,再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试一试则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第2题是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式题。

  练习九第6题和第8题是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9题是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在计算器上按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会使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2、让学生在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超市购物过吗?昨天晚上李芸同学也去超市购物了,想看看她采购了些什么吗?(出示购物单)

  2、 提问:

  (1)从购物单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2)你能算出李芸买这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吗?应该怎么算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要把这么多的小数加起来,如果笔算,你感觉怎么样?

  3、 揭题:在生活中,有时遇上比较多个数的计算或大数目的计算时,我们可以用计算器帮忙,这样就省事多了。今天我们就利用计算器来计算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从而自然地引出用计算器计算的学习内容,简洁而直切主题)

  二、 运用计算器计算

  1、 获得简便按法。

  (1)提问:你还记得怎么在计算器上按小数吗?想一想买铅笔的钱可以怎么在计算器上按出来?(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他们的按法)

  (2)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按出0.80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方法一:按照0.80的次序在计算器上一一按键。

  方法二:0不按,直接按.和8。

  (3)比较:你喜欢哪种操作方法?为什么?

  (4)教师小结:在计算器上按数时,有不同的方法,虽然结果相同,但运用简便的按法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

  2、 计算器计算

  (1)谈话:现在你能运用计算器算出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吗?

  (2)学生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3、 交流操作感受

  (1)谈话:刚才我们运用计算器计算出了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在计算器上操作时你有什么体会呢?你觉得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说说操作的注意点。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操作时读数、按键的细心。

  (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注重有序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讨论“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交流按法,获得“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用计算器计算“小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学生在一个有序、有效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到用计算器计算的学习活动中来,并获取了相关的本领,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三、再次操作,熟练运用

  1、 完成“试一试”

  (1)教师谈话:如果李芸付出100元,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元呢?(出示试一试)

  (2)学生列式,用计算器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列式计算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可以直接利用例4的计算结果计算也可以用100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4)检验。

  提问: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可以怎么样来检验呢?

  学生回答后就让他们再利用计算器来进行检验。

  (继续利用例题的情境巧妙追问,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经历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并注重让他们养成检验的学习习惯。)

  2、 完成练一练1。

  (1)谈话:现在大家都能利用计算器来快而对地计算题目了吗?

  (2)出示题目,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换核对。

  (3)反馈学生计算情况。

  教师注重让学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养成仔细看题、操作的好习惯。

  3、 完成练一练2。

  (1)谈话: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个小数相加减,如果三个小数相加减,你还能算得又对又快吗?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

  (2)学生操作计算器

  (3)反馈计算结果。

  表扬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针对有错误,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正确操作方法,还得让学生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提高操作计算的速度,因而以上的练习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并注意让学生对自己计算错误的反思,形成仔细、认真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巩固应用

  1、 练习十九第6题。

  (1)学生读题。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

  (3)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4)教师提问:根据题目里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吗?

  (5)学生提问,教师选择部分板书,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2、 练习十九第8题。

  (1)出示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表

  先让学生观察表,说说在表中看懂了些什么?再提问:上月结余是什么意思?收入与支出又各是什么意思?

  (2)示范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教师提问:9月1日小明缴费后还有多少余额呢?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算式)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填入表格,汇报核对结果。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填写好表中9月2日到9月10号的金额。

  (4)汇报反馈填写结果。

  教师注重针对其中9月5日的余额、9月7日的余额进行提问,让学生明确是怎么算出来的。

  (5)思考:最后合计这栏各要算哪些部分的合计?各应该怎么算?

  (6)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汇报核对。

  (以上两个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 练习十九第9题。

  (1)谈话:刚才我们利用计算器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规律。

  (2)出示题目,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3)汇报答案,教师板书结果。

  (4)观察规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面三个题目以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规律。

  (5)独立填写最后一题的得数。

  学生根据前三题得数的规律填写最后一题的得数。

  (此练习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既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推理等能力,又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对数学学习的盎然兴致)

  五、全课总结

  让学生想一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些什么新的收获?(可以同桌交流或全班交流)

  六、思考题

  可以先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

  (1) 假如只是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那得数比正确结果怎么样?

  (2) 假如只是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那么得数又有什么影响?

  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本题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思考题的设置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解决问题,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优秀教案设计范文10-12

计算器弹音乐谱子02-03

用计算器弹小苹果10-26

用计算器弹音乐谱子11-19

计算器弹音乐谱子小苹果10-26

《加减法的关系》的教案设计10-1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设计11-10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案设计范文(通用6篇)06-29

图形计算器使用协议书08-29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