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4-06-09 13:19:56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经济学论文15篇(精选)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济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学论文15篇(精选)

经济学论文1

  摘要: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对于大学经济学教学而言至关重要,不单单指检查评价和诊断反馈,还包括教育激励和导向等其他功能,该教学模式不仅对于大学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有助于培养创新型,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经济学;教学改革

  大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大学教师授课方式存在问题、学生极度依赖老师以及严重缺乏自主探究意识等等状况都是当今大学生在大学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状况。上述情况是极其不利于大学生对经济学相应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科技经济思维和经济素养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是综合所有可能的因素,简述有关大学经济教学过程改革的研究。

  1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谁,无论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只要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份工作等感兴趣,都会自己找资料主动地去了解它,而且特别地积极。尤其对于处在大学阶段学生,他们相对于小学生而言,成熟很多,对于新鲜东西不会那么感兴趣,好奇心不会像小孩子那么强。因此大学老师更要充分考虑这个事实,进一步通过增加大学经济学课程的有趣性,比如加有趣的案例,课上随机抽查学生进行解答或者提问等等环节,让学生对教学的知识感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肯定大大提高。相反要是老师上课讲课单调乏味,不但不能增加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反而会是学生对经济学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热情,这样一来是根本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经济学的兴趣的目的,学生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激情也不能被激发出来。基于上述因素,要想在大学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改革,需要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其关键要使学生对经济学这门课程感兴趣,以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相应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激情。老师可以尝试以下方式:老师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增加经济学课程的有趣性,让学生对他们所讲的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样一来,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肯定大大提高。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的目的又更进一步了。比如老师在讲课之前可以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入今天索要讲的经济学知识,让学生进行回答以及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就上去了,也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一一定程度上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

  2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经济学

  中国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传统的影响,例如在大学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许多给大学生讲经济学课程的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存在问题的,他们习惯单向性地传授知识,认为自己把知识讲明白了,讲给学生听了,学生就能懂了,这些知识就掌握了。最后的期末考试给出范围,给出考点,学生能过就行了。当然学生方面也存在问题,学生及其地依赖老师,总爱围着老师进行学习,没有自己的思想以及学习方法,总爱跟着老师讲课的角度与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长久以来,上课不听讲,大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和附近同学聊天,睡觉的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学生肯定是会出现严重缺乏自主探究学习经济学的能力的不良状况,考虑到上述所有因素,大学教师可以考虑适度地改变一下自己平时的授课方式方法,可以考虑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正确的进行分组。增加学生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谈论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地淋漓尽致,老师正确引导最终使得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经济学,使得学生慢慢掌握自主探究方法,有利于大学经济学教学的改革。

  3学以致用,提升相应能力

  在当代社会下,各处都散发着经济的气息,经济学不是文科,背背公式就可以掌握了的,相反它不光理论性强,其实践性也很强。按照大学教育大纲,及你学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有关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大学生经济素养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听听课即可,或者按照老师给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来,直到这一学期结束。学生要是能够达到学以致用,还能在实践中继续地探索创新,就再好不过了,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大学教师要增加实践训练的力度,比如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应知识,之后再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大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鼓励大学生相应的创作,并且主动地进行尝试,给学生留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空间。

  4结语

  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经济学教学过程改革随之产生,同时关注度还很高。本文综合了上述所有的因素,对大学经济学教学过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参考文献:

  [1]成桂英.大学经济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一点设想[J].天津商业,20xx年11期.

  [2]何耀.大学经济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xx年12期.

经济学论文2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杜威的生活教育观:“教育即生活”,“做中学”是杜威生活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杜威生活教育观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系。以买卖苹果这一经济事件为例,采用杜威的“五步思维法”对经济学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到评价指标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生活教育观经济学五步思维法做中学

  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革,大多课程实行了项目化教学,然而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经济学,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进入到改革的层面。根据笔者担任多轮经济学课程的经验,发现学生普遍害怕这门课程,他们听课像听天书一样,太过抽象的教学内容,学生很难接受。教师上课很累,学生即使很努力,教学效果依然不好。且不能适应高职教学中要求“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因此有必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及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引进杜威的生活教育观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1杜威的生活教育观与高职改革之关系

  1.1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简述

  杜威(Dewey.J.)是20世纪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教育家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始终坚持“教育即生活(Educationislife)”的教育哲学观。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关于生活的定义,杜威这样解释:“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这就是生活”。杜威生活教育观主张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建立与真实生活的关系,实现学生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到一个积极的实践者的转化,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逐步形成了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做中学”是杜威生活教育观的具体体现。以此为理论依据,他设计了一种教学法即“思维五步法”来实现教学目的。第一步,构建真实的情境;第二步,在情境中设计有刺激思维的`问题;第三步,有可以利用的资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第四步,在活动中验证假设;第五步,根据验证的结果得出结论。

  1.2杜威生活教育观与高职教学改革之关系

  近几年各职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从做中学”这一教学理念与杜威的生活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做中学”,注重实践,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杜威的生活教育观与高职院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又有很大的区别,更加突出实践性和生活性。我国职业教育中力推“从做中学”,以项目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做即实践,可是对于从哪些地方实践没有明确界定,各职院普遍理解为从工作岗位上。既然是工作岗位就必须深入企业实际,到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实践。而实际上当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到企业实习的时候,具体的工作岗位是很难界定的,对于文科的学生多是以文员、办公室打杂或业务员的身份进行实践。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只能是设定工作任务,模拟工作情景,由于相当多的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于工作任务的设定不完全合理,对于工作情景的创设可能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杜威的生活教育观更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所追求的未来理想生活,更加突出人性化及学生个体的感受、体验。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项目任务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认识。让知识的获得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强调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运用、拓展与提升,走进生活的大课堂,关注社会实践。关注生活体验,关注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自主、生动、和谐地发展。

  2经济学课程教学引进杜威生活教育观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翻天覆地的基本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产生影响,教材仍以西方经济理论为构架,多数学校该课程的教学仍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由于高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不好,学习这门课程感到吃力。对于从职业高中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更加艰难,在复习时很多学生认为相当于预习。笔者在担任多轮该门课程的教学后深刻体会到,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脱节。必须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全方面的改革,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3杜威的生活教育观对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教育的生活教育观在实施方面主要是采用“五步思维法”。“五步思维法”不只是教学方法,还包括教育内容的设计,明确“从哪儿开始做”、“怎么做”、“做得怎样”,“做”不只是从企业的工作岗位入手,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寻找素材。其次,做的过程突出学生的探究、理解、合作、体验,以学生体验感受为核心。

  3.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化

  杜威生活教育观要求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体验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前所述,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知识,挖掘经济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适当做些处理,达到教学生活化。以经济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随时观察身边的经济现象、体验经济生活、关注经济事件、搜集经济生活案例。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激发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他们意识到经济学课堂不是泛泛而谈、高深莫测的理论,不是遥不可及,而就在身边,在身边可随时发现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可随时学习经济学,并将经济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教师更要关注经济现象和事件,搜集经济信息和案例,并将自己和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总结、提炼形成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

  3.2采用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实施教学

  在经济学教学中,仍然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仅有的改革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案例和经济时事分析。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对于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是个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教师可直接将学生带到校外如超市、商场形成真实的情景,或将现实中的典型经济事件在教室里进行情景再现,如买卖苹果,让部分同学扮演成买方,另一些同学扮演成卖方。第二步,在由经济事件(买卖苹果这一事件)构成的情景中提出与经济学相关的问题,如资源配置、需求、价格、供给等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这些原本抽象的问题,通过具体经济事件提出,就变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了。第三步,通过教师和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对前述的问题提出种种假设,假设买苹果的人很多,价格会怎么?假如卖苹果的人很多,价格又会怎样?假如又有人同时在卖香蕉呢,对苹果的需求和价格又会有什么影响?等等。第四步,让学生在“买卖苹果”这件事中体验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并根据不同的假设进行不同的体验。最后,由学生根据验证的结果得出结论,验证这些是否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进而将理论又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如苹果价格高了,就会有更多同学参与到卖苹果的行列。

  在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方法在杜威的“思维五步法”中都能得到运用和体现。通过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升,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理论也就与吃饭睡觉购物等等密切相关了,从而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且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经济现象和将经济理论运用到经济事件中去。

  3.3改变师生关系

  尽管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是目前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仍以讲授为主,教师是主角,学生仍是消极被动接受者。杜威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同等重要,地位平等,教师不是引导者,而是一个社会集团的领导,不是以地位领导,而是以丰富的知识、成熟的经验组织教学。教师不能利用自己作为领导者的权威来强迫学生学习,而应该通过了解学生具有的经验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经济学课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观念,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自身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平等、快乐、信任和理解,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关系,改变教师的权威性和一言堂,语学生共同建立平等协商对话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而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教学中去。

  3.4改变评价体系

  经济学的课程由于一直当成一门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所以仍然沿袭传统的卷面考核。正如前面所说,该门课程完全可采取杜威的“五步思维法”进行教学,相应的考核评体指标体系应该改变。在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理念下,着重学生自评,学生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发现、探索、理解、体验、总结和运用,从而对自身的进步进行评价、反思。因此应建立一套适合于“五步思维法”的评价体系,教师作为领导,让学生参与制订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内容应包括:学生对经济事件的观察、对经济生活的体验、对经济生活的验证、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对经济理论的实际应用等。突出考查学生的对经济生活的态度、对经济生活的情感体验及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自尊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 杜威.思维与教学.商务印书馆,1936.

  [3] 黄海峰,梁承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及教育思想对高职实践教学的启示.学习导刊,20xx(1).

  [4] 张继平.杜威生活教育观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xx(4).

  [5] 刘鸿雁.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7).

经济学论文3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消费需求感性消费绿色消费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所面临的消费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六大发展趋势,只有及时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动态和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本脉络。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需求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愿望和要求,或者说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企业将各种营销手段或诱因作用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因此,企业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进行营销活动的目的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需求研究是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xx年至20xx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4%一7.8%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感性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非出于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是希望买到一种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感性要求。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闲散的工作方式;食物处理机、洗碗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家庭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地球村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人的情感需求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求,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

  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该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如美国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选购服装时重点考虑穿着的感觉,追求所谓最新流行款式者不到43%。在日本市场上,感性商品正成为新的流行时尚。因此,感性消费趋向,实质是高科技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在我国,消费者需要的感性化趋向也逐渐增强,以情感需求为核心的鲜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4.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趋向统一化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由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上述不同方面、层次的生活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生活方式的整体系统。从生活方式的系统构成中可以看出,消费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方式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生活方式分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高层次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高消费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其快乐源于多个方面,仅靠物质享受难以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消费和人的幸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决定生活快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其次是有满意的工作,即能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干和建立融洽的友谊关系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生活方式的整体质量。

  5.提倡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与环保一体化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严重困扰。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留下的不仅是成堆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将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因此,许多消费者提出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口号,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对所消费商品尽可能做到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绿色消费需求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消费,实现持续消费。

  在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即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如很多从移动GSM转而使用CDMA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绿色消费功能。绿色消费是文明、科学的消费。各国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开始将消费与全球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把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纳入环境保护的规范之中。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提高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绿色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需要购买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使用易处理包装的绿色商品,并自动发起和支持抵制吸烟、禁止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消费运动。由此,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基本共识和全球性的消费发展趋势。

  6.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

  在感性消费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选择空间,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群体层出不穷,如新新人类即是当代最具个性的新型消费群体。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年轻人想方设法丰富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尽情展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在消费活动中遵循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成为他们选择消费品的首要标准,他们的消费方式在注重现代化的基础上又极具个性化。

  当代,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分界日趋模糊,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彩。面对这些变化,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及服务,更进一步,他们不仅渴望选择,而且还能做出选择。消费者比以往更注重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消费,还是精神需求方面的消费,都表现出变化大、速度快等特点。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正在也必将成为消费的主流。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内容和性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及时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动态和趋势,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学论文4

  [摘要]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本科学生金融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考核。论文选题是论文的基础步骤,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金融本科学生论文选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xx]21号)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xx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经济学论文5

  伴随着桥梁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多样性的桥梁设计以及建设工程也纷至沓来。不可否认的是,在桥梁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其衔接处的设计和建设有着多种专业性技术要求,同时也构成了一项极其复杂的环节。可以说,当桥梁设计未得到正确处理时,不仅会带来优质的建设工程,同时也能为工程的美观性加分;而一旦处理不当,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桥梁功能的发挥,并将威胁使用该桥梁的车辆和行人安全,不利于桥梁设计的经济性。

  一、桥梁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桥梁结构的设计目标是要保证桥梁主体可满足使用要求并符合安全性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桥梁的经济性也在桥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平衡二者进行设计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桥梁结构设计的必然要求。

  实践可知,没有经济性约束的设计会造成设计结果与投资限制的差距增加。如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中为了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计算,从设计和施工中发现,提高结构安全性会增加投入成本,即安全性与经济性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主体。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主要是通过提高材料质量增加安全性能,而非依靠材料数量的增加来提高安全性能。在这种要求下,综合经济性要求,设计者应对材料的性价比进行考虑。

  衡量经济性的重要指标是桥梁的强度与成本的比较。在这种要求下,经济性与安全性成为了平衡结构的重要依据,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当进行协调。如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衡量钢筋的经济性指标,利用具体的价格与强度比来体现混凝土结构经济性和安全性。在设计中可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配筋或采用低强度、高密度的配筋形式,以此调整经济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结构本身的形式从而选择较为协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模式,以此获得较好的性价比。

  二、我国桥梁设计的经济性的方法

  1、要对设计文件上的内容做详细的说明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的素质都是不同的,正是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不同,受过的教育不同,工程项目的设计者才更需要对设计图纸做详细的说明,尤其是一些很重要的施工环节。桥梁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者要对工程施工图纸的细节做详细的说明,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而且设计工作者还应该积极吸取被人的经验教训,小心谨慎地设计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施工图纸,有效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2、处理好相关部门的关系

  任何一项工程的完成都是要涉及到多个多个部门的,因此处理好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工程按期或提前完成,也是有利于节省成本的,使返工发生率降低,那么工程不仅是可以按期完成,还会大大的降低生产的成本,减少国家的经济损失。

  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桥梁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之后,还应当结合实用性与美观性,将四者进行并存的桥梁相信是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好评的。设计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使用,如果桥梁没有任何的实用性,那么设计出来的桥梁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只有在实用的基础上,才能继续的考虑安全性、经济性与美观性。美观的效果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人们对于美的东西都是难以抗拒的,因此美观的桥梁不仅能愉悦人们的心情也是有利于城市的市容的。

  3、让桥梁与环境相辅相成

  桥梁不是孤立于环境,其景观总是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生,有时其复合景观意义更大。20世纪末是我国环境意识觉醒的时代。土地荒漠化、黄河断流、水源污染、长江洪水及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应与环境和谐。桥梁景观设计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条件下,对桥梁环境品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究其实质则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所引发的精神追求。因此各级政府均将桥梁景观的建设作为一种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展示时代风貌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以倡导与推崇,这为桥梁景观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桥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4、设计中应当控制多参数设计的安全积累问题

  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会涉及到较多成本和安全因素,像材料、面积、截面形状、钢筋数量等,这些参数的设计都将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同一个载荷不同的参数选择将直接导致设计结果的不一致。因此,在设计中应当进行多种设计万案的评估和选择,即通过参数的变化和选择进行综合衡量,尽量用主要参数控制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协调。结构构件初步设计主要受极限状态控制,载荷效应不利于组合的设计值不大于结构抗力效应的设计值。

  5、鼓励设计的改进

  在结构设计中应当鼓励设计人员采用灵活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不要一味的利用标准图进行设计。采用标准图虽然可以降低设计工作量、加快结构设计进度,也可相对减少设计失误率,但此种设计万式往往不利于降低工程结构造价,因为标准图设计是按照相应的安全规范标准进行标准图形选择,而高标准意味着高成本。因此在设计中应当发挥设计人员的能力,在设计中利用合理的结构方式既能保证安全又能降低成本。

  6、桥梁设计应考虑维护的可行性

  从桥梁的关键指标加固性和耐久性来看,桥梁设计离不开施工的质量管理,尤其应重视桥梁的维修养护工作,因为路桥面的铺装层是车辆的直接碾压和受力部位,长期的碾压下极易引起路桥面出现损坏。对于桥梁的维护工作,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严格控制过往车辆的载重,坚决制止超载现象。另外,应以桥梁结构予以重点维护,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对已建好的伸缩缝,应进行严格管理和保养,并加强日常的养护工作,实施定期的检查,若在伸缩缝中发现有杂物应及时予以清理。良好的桥梁维护保养工作,不但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保证了桥梁质量一直良好,同时大大降低了桥梁建设和养护成本。

  7、选择经济合理的桥梁设计方案

  一个好的桥梁设计方案,不仅能节约造价,缩短工期,而且在整个设计周期中起着一个很好的开头作用。如城市多层立交桥设计中,高程控制桥跨采用预弯组合梁,虽然中小跨径的预弯组合梁桥单孔上部结构造价比常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造价高,但预弯组合梁可以降低上层路线设计高程,使路基平均高度降低,桥长缩短,从而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立交桥的层数越多,总桥长越短,经济效益越明显。在桥梁的建设材料方面,单纯的钢筋混凝土和钢材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师的要求,他们把眼光瞄向了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有以下优点:比强高。耐疲劳性好。减震性好---受力结构的自振频率除与结构本身形状有关外,还与结构材料比模量的平方根成正比。复合材料的比模量高,故具有较高的自振频率。同时,复合材料界面具有吸震能力。材料的可设计性和加工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各向异性,与之相关的是性能的可设计性。因为它的力学、物理性能除了由纤维、树脂的各类及体积含量而定外,还与纤维的排列方向、铺层次序和层数有关。因此,它是可设计的,可以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结束语

  桥梁设计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因此,在进行桥梁设计的时候要保证其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经济性,选择合理的桥梁设计方案,既满足桥梁结构的服务水平,又节省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学论文6

  摘要: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由民族学和经济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对其研究方法的探讨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民族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思维方法,指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指导方法。进而在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分阐释了田野调查方法。同时,借鉴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这可以使民族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从而使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关键词: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

  引言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我们在进行民族经济学理论研究之前应该对其研究方法有系统的认知,并将这些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学习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运用其做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系统掌握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之后,要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理论研究之中。

  一、科学理论思维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效率,同时也体现着本学科理论研究的特质和侧重点。事实上,一门学科的研究过程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要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作指导。因此要将科学的理论思其贯通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学科研究的全部过程中,以此来指导民族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

  在对一门新兴学科进行研究方法探讨时,在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的同时,还应该将研究方法加以分类。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即理论思维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传统的民族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突出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分析, 由此而形成了传统民族学的研究特色。然而,传统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与唯物辩证法是基本排斥的。只有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理论思维作为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才能使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趋于科学、完善。这是民族经济学对传统民族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发展。

  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严谨的思维方法。要想在理论思维中全面的把握事物及其事物的各个方面, 就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要全面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整个历程, 就必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以及从低级到高级的研究方法。将这两种方法辩证统一于理论研究中, 才能达到科学理论思维的层次,从而也才能对民族经济学其他具体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指导方法,始终将这一研究方法贯穿到我们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全部研究过程中,才能保证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进而促进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不断地创新、发展。

  二、田野调查方法

  民族经济学是真正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紧密联系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的具体探讨。田野调查方法是在科学理论思维指导下的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任何理论均来自于实践,田野调查方法作为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进而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来进行理论研究。进行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民族地区的实地情况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田野调查方法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进行田野调查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详尽的资料。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对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也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民族经济学的发展,借鉴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来探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民族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从而使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统化。

  首先,明确主体。在做研究时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明确主体,明确主体就是明确研究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的阶级都会根据其主体的需要通过其思想代表将本阶级的阶级利益和意识概括为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来表达本阶级的利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来概括其阶级利益和意识,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的。民族经济学也要明确以各民族有自主意识的劳动者为主体。其次,重视矛盾。矛盾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在研究矛盾时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是辩证思维的关键,同时,在做研究时要体现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再次,概念运动。概念运动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中,以概念运动为核心,通过概念的规定、展开、改造和完善、转化等概念的运动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也要注意概念的运动。概念体系的建立是民族经济学的形成的标志。概念是不断运动的,伴随着概念运动,概念体系也会随之不断进行演化。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不可能只是某一个学说的概念体系,而应该有若干个概念体系相互支撑和补充。研究就是要创新,就要在对既有和新的现象材料进行实证的基础上不断抽象,进而规定新概念, 改造和完善旧概念,充实已有的概念体系,甚至创建新的体系。最后,构造体系。《资本论》的体系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严谨的,马克思将概念按照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在其论述体系中聚合了概念运动各个环节的研究成果,从而使《资本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也要通过民族经济概念的运动来构造民族经济学的论述体系,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逻辑严谨、论述清晰的体系。

  四、结语

  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在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加深对基本方法的理解,综合运用并借鉴民族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不断丰富、创新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将这些研究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理论研究中,从而为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学论文7

  摘要: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河北经济发展的现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采取的发展措施,就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剖析,就如何抢抓环渤海经济圈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本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发展;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国GDP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过去由于对GDP的片面追求而忽视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过度的资源掠夺、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当代人的所得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后代人的生存资本为代价换来的。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我们就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考虑环境、资源、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河北省位于渤海湾的中心地带,有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国内国际港口,物流顺畅。河北又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随着国家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大开发,京津冀一起化的进程正在加快,河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河北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具有优势。另外,天然气、水资源也很丰富,这就为河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后的先天优势。

  (2)人力资源。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驻人口中,15-64岁人口为53841435人,占总人口的74.93%,这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尚处于红利期;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42511人,占总人口的9.74%,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由于近邻京津,京津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对河北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显著。

  三、河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河北省的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虽然已有些进步,但总的来说技术含量还不高,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不足,这就造成了部分产品生产成本高、出售价格低的被动局面。鉴于此,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把科技要素融入到新产品当中,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创建支柱性基础产业,建立颇具规模的工业聚集区,实现聚集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是绿色产业,要把第三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如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大开发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扩规模、上水平。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工作,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做好技能培训、劳务合同管理等后续管理服务工作。

  3.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承接京津转移产业。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已形成了资金、技术、物资、人才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在促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河北省的经济振兴,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融入京津冀这一大区域,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随着京津两地的产业饱和以及两地产业调整的需要,部分产业要从两地转移出来寻找新的落户点,河北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积极为转移产业落户河北开创政策环境、培育人文条件,先后有首都钢铁等一大批企业迁入河北,为河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4.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成效显著。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统筹城乡发展是河北省率先推出的改善人民居住条件、解决经济发展受制于土地瓶颈约束的创新举措。在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实施了156项重大城建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前7年的总和,新增城市道路2500公里、绿地面积1.2万公顷,保障房建设大幅提升,统筹城乡发展释放出来的土地得以合理利用。

  (1)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力争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使全省城镇面貌明显改观”的城镇化思路推动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业是一个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重要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既是经营城镇的需要,也是保障群众住有所居的需要。河北省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期间有大量的土地上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极具吸引力。土地的放量供应既调整了住房供应结构又改善了住房供求关系。

  实施“三年大变样”使得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供应充裕,有力地维护了房价的稳定,解决了当地居民的住房困难,推动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2)投融资模式科学创新。随着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的推进,资金供求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河北省在20xx年开展的“三年大变样”中投入资金1400亿元,20xx年约投入3000亿元,距8000亿元的计划尚有很大的差距,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在河北的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信贷市场紧缩的宏观背景下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就要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努力打造城镇建设融资新平台,就要综合运用主体融资、土地经营、规划引导、政策撬动、资本市场、项目招商等有效途径,建立政府与市场的联动机制,多渠道解决资金供求矛盾问题。

  结束语

  解决河北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就要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三位一体综合发展模式,使之相互促进协调推进;就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综合施治,提升“三化”水平;就要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配套经济、园区经济和劳务经济,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河北特色,这样才能够将河北的经济做优、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牛丹.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与建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20xx(5):96-97.

  [2]王丽琴.增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xx(4):76-77.

经济学论文8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其中哲学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根本目标,政治经济学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研究可分为早年、成熟和晚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是前后矛盾的,进而试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可否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确存在一些诸如脱离实际的强烈美好的主观愿望、重要概念的不清等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依据,实际上也是不成立的,理由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研究具有辩证性,尽管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未达到成熟水平。另外,恩格斯晚年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广义政治经济学,尽管他认为该体系尚未建立,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就已经涉及到了对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思考。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二重研究

  除却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来源还包括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观察和调查。其中,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既有肯定,也有否定。恩格斯指出:“我们在批判国民经济学时要研究它的基本范畴,揭露自由贸易体系所产生的矛盾,并从这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作出结论”。马克思强调指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着重批判了斯密关于工资、利润、地租三个经济学范畴的理解,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

  (一)工资范畴的研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笔记本中马克思开门见山地指出工资是资本家与工人的斗争结果,资本家由于掌握生产资料,在工人的工资决定上更具优势,雇佣工人往往只能获得最低工资,即维持生存和繁衍的`必要费用。马克思还就工资波动和工人命运做了详细的分析:表面上工人的工资所得往往取决于资本家的企业利润波动,实际上却呈现另一种现象,即资本家盈利时工人未必有更多收入,但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必定亏损。此外,“当市场价格倾向于自然价格时,工人遭到的损失是最大的而且是绝对的”,显然,工人的工资并不仅仅取决于工人自身的劳动强度,更容易受到非自身因素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生活资料的价格远比劳动力价格更为稳定。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工人遭受的剥削更为严重,但资本家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工资的剥削实质。

  (二)地租范畴的研究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将地租归结为土地富饶程度大小的观点,他认为正如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的斗争,地租则决定于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之间的博弈。各种利益的敌对性被国民经济学视为社会组织的基础,这是合理的一面。然而斯密在地租问题的研究中产生了前后逻辑的相悖,一方面他认为土地所有者利益始终一致于社会整体利益;另一方面他又表明在私有制经济生产关系里,个人从社会中的利得与社会从个人身上获得的利益成反比。恩格斯亦对国民经济学地租理论进行了辩证地批}}J,他肯定李嘉图在地租问题上认识的一定程度的正确性,同时指出李嘉图关于地租的定义,即地租是付租金的土地收入和值得费力耕种的最坏土地收入之间的差额,是有问题的。它只有在社会需求下降致使一定数量的最差耕地被废弃时才是成立的,但社会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李嘉图式的定义没有阐述地租产生的具体原因,这成为他地租理论的最大缺陷。比如,李嘉图错误地认为最差的耕种土地没有地租,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根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马克思做了重要的修正和发展,并形成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一般形式,除此之外,马克思也细致研究了资本主义条件特殊形式的垄断地租。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J大纲》中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地租的本质,他首先指出地租离不开土地肥力,即自然肥力和经过耕作改良的肥力,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竞争和土地自然肥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占有者的财富日益增长的秘密无非就是“通过他个人劳动得来的、完全偶然地落到他手里的东西当做他个人利益的源泉进行掠夺。他靠出租土地、靠最终攫取租地农场主的种种改良的成果进行掠夺”。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地租范畴及结论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

  (三)竞争范畴的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对经济学的研究中特别注意竞争范畴的作用。恩格斯先比较了斯密和萨伊对竞争的理解,前者支持竞争代表费用与生产费用对立,后者则认为竞争代表生产费用与效用对立;其次恩格斯剖析了国民经济学关于价格、生产费用和竞争的相互关系。

  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古典经济学的二重研究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被马克思称为“天才的大纲”,它主要是为了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辩护性质和论证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而写的,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恩格斯在该书中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详细的二重性研究。

  三、分工的二重性思想形成:马克思早期的认知

  分工范畴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经济学研究的始终。特别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性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特别强调分工范畴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资本论》中多次提及分工范畴并据此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的自我扬弃,故而,探讨分工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四、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早期提出

  广义政治经济学概念首次出现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研究人类各个社会产品生产和交换并相应进行分配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尚未建立。实际上,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相一致,它也体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可以从这两条线索展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形成已经蕴含了诸多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

  五、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中的不成熟认知

  任何一种事物都要经历不断的成长过程,这种成长是一种自我否定并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在它的稚嫩阶段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不足之处,同样,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中也有不成熟的认知。

  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还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比如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马克思提到:“可见,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是一种具有最不幸的特性的商品。然而,甚至按照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劳动也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自由交易的自由结果”。

经济学论文9

  摘要:未来商家试图通过价格策略来增大IT产品的销售量,难以获得显著效果。在此背景下,IT产品的假日促销日益成为推动该产品销售量的重要形式。从现阶段诸多卖场所反馈的信息,不难发现:在IT产品的促销活动中,热闹有余而效果则不明显。对于IT产品促销模式的构建,须结合它的产品特征和市场环境来展开;同时,还须遵循促销活动的目标导向和内在要求来进行。

  关键词:IT产品;促销模式;构建

  IT产品已成为我国居民不可缺少的消费类产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其对于IT产品的消费认识,已从奢侈品进入到普通商品的消费领域。由此可见,IT产品的需求弹性有逐步减弱的趋势。根据这一趋势,不难预测:未来商家试图通过价格策略来增大IT产品的销售量,难以获得显著效果。在此背景下,IT产品的假日促销日益成为推动该产品销售量的重要形式。

  根据市场营销理论的观点,促销作为营销体系的最后环节,主要功能在于巩固现有消费者的同时,着力挖掘潜在消费者。根据该原则可知:IT产品的假日促销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上述两方面功能的需要。从现阶段诸多卖场所反馈的信息,不难发现:在IT产品的促销活动中,热闹有余而效果则不明显。

  综上所述,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措施。

  一、lT产品的特征与市场环境分析

  目前在IT产品的促销活动中,热闹有余而效果不明显。 首先,应对IT产品的特征与所面临的市场环节进行分析。

  (一)lT产品的特征

  1.核心产品特征。核心产品体现为IT产品的使用价值。

  在核心层级上,其特征主要有:(1)辅助学习、工作,以及丰富生活的作用;(2)在功能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3)产品内部功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2.有形产品特征。有形产品体现为IT产品的品牌。品牌作为产品的市场标识,具有实现产品差异化以及增强顾客忠诚度的作用。在同类性IT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有效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将弥补价格策略效果的弱化。

  3.附加产品特征。附加产品可以界定为IT产品的售后服务,这是目前商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对于IT产品而言,受到其自身组件的`物理特征使然,消费者更加关注该类型产品的售后服务。同时,良好的售后服务,将通过支撑IT产品的品牌价值,而促进产品销售量的提升。

  (二)lT产品的市场环境

  IT产品的市场环境,可以从: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产品市场销售环境两方面来分析。

  1.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根据芝加哥行为学派的结论:企业市场行为决定产品市场结构,产品市场结构又决定产品市场绩效。遵循这一逻辑自恰关系,可知:IT产品由于具有生命周期短的特征,因此,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竞争明显激烈。同时,同类型IT产品受到自身品牌优势的差异性影响,其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又有不同。

  2.产品市场销售环境。因消费者收入的逐步提高,IT类产品以逐渐从奢侈品领域,步入到普通商品行列。这样一来,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必然获得显著增长。伴随着该类型产品“精神磨损”的加剧,消费者在产品更新方面的支出也将明显增加。

  二、lT产品促销模式的构建

  对于IT产品促销模式的构建,应结合它的产品特征和市场环境来展开;同时,还须遵循促销活动的目标导向和内在要求来进行。这里以“联想集团”的IT产品为促销对象。

  促销的目的在于:挖掘潜在消费者,巩固现实消费者。为此,根据传统促销方式的建立原则:应广泛通过广告、与消费者互动、价格打折等形式,来增进产品的销售量。联想IT产品仍然需要在保存上述形式的前提下,展开自己的促销活动。

  同时,还应从增强电脑与手机产品的关联度上,进行促销活动创新。可见,产品组合形式的促销策略,则需要被认真对待。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捆绑销售的形式来完成。对于联想公司上市时间较长的手机产品,可以通过电脑的售卖而搭售。当然,消费者有权拒绝同时认购手机。这种模式对于广大的乡镇市场,具有很强的适用力。

  同时,还需增强电脑与手机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从其内核到外延依次呈现出,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等环节。其中,附加产品则具体化为产品的售后服务。为此,联想IT产品增强二、三级城市的售后服务,有助于自身公共关系的改善:而公共关系又是品牌建立的关键因素。在品牌市场价值提升的背景下,将优化联想IT产品的促销效果。因此,增强二、三级城市的售后服务,应是联想IT产品开展促销活动的重要铺垫。

  诚然,联想1T产品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这是其它诸多1T产品所不具备的。但是,在准确定位促销目标消费者、选择促销组合,以及提升产品销售服务的前提下,其IT产品在促销环节的效果都将获得明显的改进。

经济学论文10

  摘 要:20xx年,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以对“宏观政策跨时权衡”的研究,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令世人瞩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长期以来,费尔普斯教授对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

  关键词:费尔普斯 孤岛效应 自然失业率 不完全竞争 最优通货膨胀政策商业研究

  一、引言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体被假定存在着一个瓦尔拉斯式的“解困人”,它不断且准确无误地发布各种各样的市场信息,使得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不需花费任何成本就能掌握和消除经济体中的所有波动,从而在瞬时间达到一种总量出清或一般均衡状态。因此,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摩擦和非均衡的世界。凯恩斯不满于这个理论只研究抽象的“价格和数量”,而对经济现实中人类的知识和努力却无能为力的事实。在“大萧条”的催生下,他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庞大的理论框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思考经济问题的方式。

  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以就业、通货膨胀以及商业周期和经济增长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自20世纪40年代希克斯、汉森和萨缪尔森等新经济学家对所谓的凯恩斯革命和传统的马歇尔微观经济体系作了著名的新古典综合以来,宏观经济学引来了30多年令人瞩目的辉煌发展。但是,各种不同思想流派的宏观经济学家之间从来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以至于有人认为,10个经济学家之间存在着11种不同的见解(其中凯恩斯两种)。到60年代的时候,“凯恩斯主义”及其反对者芝加哥学派“货币主义”之间的论争占据了经济的主题地位。而由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发现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等问题则一时成了各种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费尔普斯、卢卡斯、霍尔特和拉宾等一些年轻又有才华的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对宏观经济动态的微观经济基础的理论构建。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均衡和波动,显然是任何经济学规范和进一步研究的丰富宝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业和通胀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一书,正是当时这些年轻有为的经济学家对宏观—微观动态机制极富原创性和深刻洞察力的研究成果。

  正如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构建者之一,提出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且目前仍然活跃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领域的杰出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在本书的封底所言,这本书在出版的十八个月之后即被证明是一个经典,影响了整整一代年轻经济学家的研究。费尔普斯教授本人在诺奖得主自传里,也花了许多笔墨不无深情地回忆起他组织1969年费城会议和出版本书这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并不是唯一从微观角度构建失业决定模型的经济学家。…… 这么多的学者一时之间汇聚在如此一个新鲜的主题上,是一件十分令人愉悦的事情。它对新思想的开放和包容,使我对经济学研究的职业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会议论文集《微观经济基础》在1970年3月的出版给经济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在书面封底的评论,清楚地表明它试图转向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典范。直到最近,我还经常听到一些经济学家告诉我他们对于拥有这本书且在此基础之上做出进一步研究的喜悦。这本书的出版是我学术经历中最大的“高度”。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这项艰巨的研究却是刚刚开始。

  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不仅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创了失业和通胀理论微观经济基础的第一代研究模型,而且之后和约翰·泰勒、小罗伯特·卢卡斯等人建立了交叉工资和物价承诺模型、理性预期模型和非货币宏观-微观动态等模型,继续推进和深化了人们对失业和通胀等难题的认识和理解。今天,宏观经济学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自然失业率、储蓄-投资黄金律、效率工资、最优通胀目标以及工资交叉设置的动态失业效应等假说,都直接或间接地出自费尔普斯众多原创性的研究贡献。

  二、费尔普斯教授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1.孤岛效应和“搜寻失业均衡(search unemployment equilibrium)”

  众所周知,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不同经济主体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最大化预期目标函数的决策问题。在一个复杂庞大的现实经济体中,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劳动力市场深受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知识的困扰。在导言中,费尔普斯教授即指出:“本书中的论文承载了对公共政策的真切关注。而这点,在某种程度上值得我们引以为豪。因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一直都是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更是公共知识分子研究的普遍兴趣之所在。”同时,他也坦率地承认:“本书并不旨在为政策措施提供任何可供直接操作的药方,作者们主要致力于对政府干预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预期。”

  为了修正新古典范式中关于信息和知识完美性的苍白假设,费尔普斯教授提出了孤岛效应假说,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搜寻失业的存在。首先,我们不妨把经济体描述成一组岛屿,每个岛屿之间的信息流动存在着成本,即为了解临近岛屿所支付的工资水平,工人们必须花费时间和成本前行取样。其次,假定每个岛屿的生产者在本岛的劳动力市场上和岛际之间的产品市场上满足完全竞争条件,即清晨时,每个岛屿的工人们组成一个拍卖会来决定市场出清的货币工资和就业水平。

  如开始的时候,工资水平和预期到的一样,并且人们相信其它没有取样到岛上的工资和自己所在岛屿的工资也是相等的。此时,整个经济体处于一种非瓦尔拉斯式的均衡状态,人们一般可以正确地猜测到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岛屿之间存在信息分割,不同岛屿上的均衡工资水平是相当不稳定的。所以,当总需求出现一个突然下降时,不同岛屿上的工人考虑到自己岛上独特的产品组合,可能会认为这种下降是因岛而异的`。为了证实这种想法,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地时间搜寻其它岛屿工资和就业的相关信息,且凭借观察到的实际工资水平修改自己的先前预期,从而导致了工资出现较为长期的波动。比如,一些工人发现他们目前从事工作的货币工资出现了一个不可忍受的下降(或不令人满意的上升),所以选择辞职以搜寻另外一份预期工资水平更高的工作。当然,如果他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没能找到一份工作、而财富或收入存量随着不断支出急剧减少的话,那么他们一般会重新调整平均预期可接受的工资水平。所以,如果政府能够操控总需求,使平均货币水平在一个新的更低的水平上保持不变,那么搜寻将会变得不那么具有吸引力,有效的劳动力供给和就业水平都会增加,搜寻失业规模就会缩小。而当货币工资水平被推到工人平均预期可接受水平之上时,则可能出现“过度就业”现象。由此可见,均衡是一个动态概念,费尔普斯教授将它定义为工人观察到的实际工资和预期水平相一致时的状态。显然,工人们会从自己或同事过去的经历中不断地学习和修正他们的预期,从而尽量不出现系统性的偏差和错误。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最优工资的设定反过来又要依赖于它们对工人任何特定工资预期的动态反应。通过孤岛效应假说,费尔普斯教授巧妙地把劳动力市场微观行为主体不完全信息的摩擦因素和自我学习的修正性预期引入到宏观经济学中,这不仅成了后来小罗伯特·卢卡斯著名的理性预期商业模型的构建基础,而且成了当前新凯恩斯主义者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市场基础的思想渊源之一。

  2.自然失业率和“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

  失业毫无疑问使得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出现闲置,它不仅给社会经济领域造成巨大的损失,对失业者及其家属而言更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因此,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政府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宠儿”。但是,费尔普斯教授和阿门·阿尔钦等人却认为,失业和资源闲置并非只有坏的影响,也有好的效应。

  另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某种角度分析,费尔普斯认为:“阿尔钦强调失业具有生产性的特征,因而消除失业是无意义的清教徒式的行为,就像严重的时期增加税收一样。今天的失业是对明天的投资,使得任何给定数量的就业人员都能得到一种更好的配置;像其它任何投资一样,它的机会成本是现在牺牲的消费。”

  效率工资假说认为,企业为了从士气或精神上激励员工更为卖力地工作,一般会设定一个高于市场出清的货币工资水平。这样做虽然会增加企业的工资成本,但是只要企业从工人提高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回报,效率工资既是有利可图的。这个效率工资假说解释了导致名义工资刚性的部分原因,从而成为新凯恩斯主义者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成果。而在效率工资假设的提出之前,费尔普斯教授等人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工资调整或设定的时间交错安排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不同企业在面临货币供给等外部条件的冲击时,会作出不同的反应。一些企业可能会首先提升(或削减)工资和价格,而其它企业却在观察到它们竞争对手的行为之后才作出相应的反应。不同企业的反应并非如理性预期学者所言的那样,在瞬时之间就能完成。存在或长或短的调整时间,这也构成了市场偏离均衡出现周期性波动(繁荣或萧条)的微观基础之一。

  有意思的是,单个企业给予员工效率工资可能是有利可图的,而当所有企业都给付效率工资时,由于工人预期到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收入水平,从而并不能消除工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所以这种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所产生的激励程度也是十分有限的。它不仅可能导致一个中性的通货膨胀而并不促进就业,还可能推升非自愿失业水平。因此,正如当商业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由于预期到将来一段时间的收入会下降,从而减少私人消费和投资支出,这种做法对于他们个体而言是理性的行为。但是,考虑到所有人都采取类似的行为后,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投资的更大不足,从而使得经济陷入更为严重的萧条,进一步延长萧条持续时间时,这种个人自以为是的理性决策实际上可能是极不可取的。可见,个人微观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3.“市场力量(market power)”和不完全竞争

  在凯恩斯主义革命之前,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在1933年已经分别发表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两本著作,他们论证了市场上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现象的普遍存在,从理论上部分冲击了古典经济理论完全竞争的标准化信条。但是,对现代经济中存在企业或消费者市场力量的发现却可以归功于费尔普斯教授等人的研究。简单而言,市场力量指企业和消费者在市场上自然或不自然地存在着的某种程度的“优势地位”,它有点类似于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因素。

  4.最优通货膨胀政策和“缓冲储备(buffer-stock)”效应

  如上文所述,费尔普斯教授认为,货币工资和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因素的变动对实体经济具有真实影响,而并非如新古典主义者认为它们对相对物价和真实产量不产生重要影响那样。由于纳入了经济参与各方的心理因素,费尔普斯教授把通货膨胀预期当作状态变量处理。他认为,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关系是关于实际就业和工资(或产出和价格)水平和对它们的预期水平之间偏离程度的一个函数关系。因而,实行最优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在制定政策时,主要应当考虑这些政策可能给人们的预期和短期菲利普斯工资关系带来的影响效应。所以,它最终即等同于一个跨期权衡问题,同时必须考虑到私人部门的动态学习效应,因为这些政策相当于政府对公众的一种“书面承诺”,而关于它们的“可信度”和“信誉”等问题,则仍然需要经历人们对“政府应当做些什么”和“政府实际做了些什么”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的检验和评估。从而,抑制通货膨胀和降低失业等干预措施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动态博弈”的作用机制。最优通货膨胀政策并不如米尔顿·弗里德曼等货币主义者所设想的那么具有一致性和简易性。

  许多年来,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边界的不断拓广,确实使外行和普通的人们感到它甚是狂傲嚣张,但是对于真正的经济学人而言,它其实承载了一种“经世济民”、“经邦济国”的不可遏制的价值标准和现实关怀。对什么样的经济才是一个好的经济以及经济学研究更高取向等问题的追索,他们从未犹豫和退缩。费尔普斯教授在20xx年诺奖演说辞中说:“我的结论是,一个有着理想道德水准的经济必须有足够的活力,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和丰厚的报酬;不仅如此,它还必须保持其公正性,以确保经济体有足够的包容性。”

  保罗·萨缪尔森也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本质问题从来都很少改变,改变的只是不同时期不同学说对它们的解答和阐释而已。对于我们而言,如果说在不同见解和不同利益的经济学家或有志于经济学的研究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共识或共同信念(common belief)的话,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学研究,应当值得我们对之一往情深,从而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曹知修、袁珠盈,《埃德蒙·菲尔普斯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20xx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评价》,《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21卷第6期

经济学论文11

  一、山西工商学院学生现状的分析

  (一)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大量的模型都存在假设前提,比如: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就是“经济人”假设,在讲到寡头市场古诺模型时,它的一个假设前提是“成本为零”,这与现实生活是极其不相符的,这些与现实生活脱离的假设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学校学生基础不扎实,在理性思维环节存在着欠缺。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一般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开设,由于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社会经验,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大量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学知识,这对于数学知识薄弱的学生提出了挑战。大多学生对各个章节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图形分析经济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问题。

  (二)学习兴趣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程度一般,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只停留在课堂,多数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学习和参阅有关微观经济学的相关书籍。

  (三)学习目标方面。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理由是找工作时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帮助很大,在考研时微观经济学很有用。以此可以看出,学校学生选择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功利性很强,并不是单纯想多了解微观经济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学习方式方面。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而课外的其他教材、报刊涉及较少。除了上课与老师做一定的互动以外,课下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较少。通过分析图书馆提供的借阅数据,学校学生对经济学等相关书籍的借阅量、电子资源的下载量都比较少。

  (五)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比较困难和很难。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在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就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轮、成本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博弈论、福利经济学等内容,这对于学生全面掌握该本书籍增加了难度。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是文理兼收,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存在欠缺,然而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问题,这无形中给学习增加了许多困难。文科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吃力。比如: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对“弹性”、“边际”等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做题时频繁出错。学习内容的较大难度使得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本门课程,更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调查反映大多数学生除了上课学习微观经济学以外,其余每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间都在六小时以下。

  (六)学习内容的喜好程度方面。将微观经济学划分为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其余理论等选项,让学生选择。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供求理论和消费者理论。从选项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比如说消费者理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消费者,因为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消费,那么,在讲该理论时可以从自己的实际角度出发,来理解所授知识,并且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特点编排教学内容

  (一)要注重教材的选择。现阶段,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是很多,但大部分高校选择的都是有较多数学模型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是内容全面,编排合理,大量的数学模型支持经济学理论。但是,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这版教材有些偏难。尤其是在数学模型的'运用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首先对运用的数学模型不理解,然后再用数学模型说明经济学问题,就更增加了学生对经济学问题的理解难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这类型的教材就存在着不合理性。教材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选择的教材应该尽量简单,理论体系完整,案例和相关生活材料多,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开课时间的选择。大多数高校,微观经济学的开课时间是大一的下半学期。但微观经济学的开课时间不在于特定的时间,而在于讲微观经济学之前,与经济数学的有关知识和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是否已经讲授完毕。在这两门课程已经授完的基础上,才可以开课,切忌同时开课,这样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数学知识还没有讲到,经济学知识已经涉及,这样无形中给微观经济学的讲解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讲课内容上,用大量的经济事例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该章节的事例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用事例来为教学内容作支撑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运用吃包子案例。在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时,运用肥料事例,相关的事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都会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观经济学的大量案例都采用的是西方国家中的事例,那么,有些事例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恰当的。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强调采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事例,这样更接地气,也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完“生产理论”后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厂商,并设定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商业竞争。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几个模块进行模块教学,并构建课程体系。让不同的教师讲解不同的模块,包括供求模块、消费者理论模块、生产论模块、成本论模块、市场理论模块(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分配论模块、博弈论模块、福利经济学模块、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模块。这样划分可以增强每个老师的专业讲解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经济学论文12

  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或者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含义包括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明理智和敏捷以及事业心,其核心是企业家的成功欲。内源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内源性即起源于内部的发展;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内源发展理论和企业家精神。

  一、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于法文en-treprendre,意思是“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思。最论述这个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坎提隆。对企业研究最有影响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彼得。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或者是能够“实现生产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

  何为企业家精神?熊彼得认为,企业家作为新主体,其动力来源有二:一是对利益的追逐;二独特的理性精神即企业家精神,而经济发展的最要的动力是企业家精神。熊彼得对此下了几个义,其主要含义包括:①企业家的首创精神;②企家的成功欲;③企业家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④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⑤企业家的事业心其核心是企业家的成功欲。

  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的研究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国家和民对于成就的需求强度成正相关,至于成就需求导经济发展的连接点,麦克里兰认为,就是企业家。

  业家是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企业家神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创新的精髓。

  企业家精神的生成既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大境,又必定打上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的烙印1.文化传统特质孕育企业家精神。从理性上析,儒家伦理为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及行层面上均能提供丰富和升华企业家精神所需要文化源泉。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儒家文化传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是有极大制约性的,其消极一面更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激烈冲突,这些冲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①竞争与反竞争;②守与变革;③人治与法治;④崇古与创造。这些冲和矛盾,无疑构成了企业家精神形成及发展过程的文化障碍,或者说,儒家文化传统虽然孕育却能启动企业家精神。

  2.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催生企业家精神。纵历史,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出现,除了共同的文化础,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20CHINESE&FOREIGN ENTREP有具备足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才会创造出良好的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文化氛围,才能激发企业家精神。但在过去的我国,存在着小农经济环境遏制企业家精神和计划经济模式排斥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文化环境。这种社会经济环境形成的因循怠惰、崇尚均平、压抑个性、惧怕创新的文化氛围,提供不出企业家成长必须的条件,排斥企业家精神,当然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出现。

  3.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企业家精神。

  当代中国正进行着社会转型、经济驱动、渐进改革等等,新的经济规范体系以市场经济为组织形式,讲究效率优先,要求产权明晰化、竞争平等化、管理结构分权化,它不仅要求生成民主政治形态,而且要求社会拓展一种真正的个体主体性的文化意识,以实现经济形态、政治形态、20xx年第3期(总第368期)上文化形态的匹配协和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其风险由自己承担,而他们的成功却往往使全社会受益。文化因素可以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提供精神支柱,它是促成企业家精神生成和经济发展的动因,但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来发挥作用。

  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共性,是一种共有的商业精神,尽管它的文化底蕴不同,其特质有别,但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市场经济造就了企业家精神,特别是激发了企业家的成功欲。

  三、内源发展理论

  内源发展理论强调的首先是发展的内源性,即起源于内部的发展;第二,它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发展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道德的、精神的需要,另一方面指人民必须参与决策和发展过程;

  第三,它强调发展内容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既包括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又包括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协调发展;第四,它强调发展形势的多样性,主张各国人民应自觉地、自由地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第六,它强调发展的实验性,把发展看做一个持续不断的修正过程。这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特性又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四、企业家精神与内源发展

  1.外来文化与内源文化.

  企业家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特殊文化的浓缩。不管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如何,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需求,文化不仅应吸收本民族和当代的财富,还应当吸收人类的遗产和文化价值的精华。科学技术知识和当代的政治、社会价值(民主和社会正义)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文化都不能将之排除,尤其是现代科技。企业在争取进步的斗争中,应该依靠继承下来的文化和伦理价值构成的“积极内核”,同时避免使这种积极内核过分地理想化,这样就不会忘记当前的社会矛盾,也不会忘记必须进行彻底的结构改革,以制定适应特定发展阶段的特殊条件的社会经济发展方案。在任何企业里,文化对于所有领域来讲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就连最具有同一性的文化,也包含着种种重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各个群体的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的区别,也可称为地域文化。企业家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及启发力应该21INESE&FOREIGN ENTREPRENEURS在企业的发展中,让职工真正地参与发展,这不仅是一切发展行动的基本条件,而且是成功地规划和实现内源发展必不可少的保证。没有职工的参与,一切发展的途径和政策都可能缺乏牢靠的基础。

  2.技术、科学和内源文化

  技术往往被看做是一种中性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足以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实践证明,技术似乎越来越明显地受到社会的支配,成为它创造社会的遗传密码的某种支柱。企业家在把技术引进一个企业的同时,也引进使这种技术能真正起作用所必需的社会因素和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对技术的选择,就是对社会的选择,不仅应该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来掌握技术,而且应该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来掌握技术。科学为简单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而一旦涉及真正重大的问题时,文化是不可能被代替的。技术和科学能够带来物质上的幸福,而文化通过同一性和归属性的感情,使企业维持团结,使职工保持精神平衡。文化提供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结构和象征性的价值,使社会、经济交流和人的交往得以进行并且具有意义。事实上,考虑到人类的需要和希望,考虑到人类自身的特殊环境强加给它的问题、可能性和限制,文化乃是追求幸福的主要基础和艺术。技术社会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企图把所有的问题化成夸张地反映现实的简单问题而造成的。当无形的文字机制由于技术的入侵、外国人或本国人以假进步和假科学之名进行肆无忌惮的文化侵略政策而开始受到破坏时,人们才会更好地觉悟到文化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环境转化为文化,或者至少尊重文化的时候才谈得上真正的发展———发展就是转化成为文化的科学(技术、环境等,总之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实际上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

  3.企业文化与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中,由于经济发展高于一切,所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就被置于物质膨胀的副产品的地位。而在全面和平衡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和人性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活动根本和最终目标。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地把生活分割开来看待,在于发展中的经济、物质和技术等方面备受重视。而社会、人性、文化和精神等方面的价值虽然代表着人类在寻求真正的提高和解放时的深切期望,但却一开始就被忽视。如果发展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企业自身的动力,是企业在求助于其自我创造能力时投入的一场真正的冒险,如果发展过程应该力求在精神、道德和物质等方面促进整个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自身成长,那么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愿望在作为任何企业的支柱即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的基础上,从考虑“企业生产总值”过渡到考虑“企业收益”或者“企业总福利”,最好是“每位职工的总福利”从而考虑“经济增长过渡到企业的发展”。而如果发展是企业家为了企业的全面与和谐的成长而制定的一种文明方案,如果文化“综合了一个民族的创造性活动、生产和占有物质财富的方式、组织形式、信仰和苦难、工作和闲暇、梦想和征服”,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发展即文化,文化即发展。

经济学论文13

  摘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创设产业经济学教学情境,确定问题或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评价。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内涵合作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xx)09(b)-0158-02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多样,学习方式也逐渐趋向信息化、网络化。同时大学生又处于精力充沛、追求新潮与个性化的特殊时期,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不是主动学习者,既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在大学课堂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探究式学习,避免了传统学习方式中死记硬背,减少了学生们由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枯燥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1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立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不同,因此,学习过程不是知识单纯的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处理和转换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构建的过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为要求,以提高学生知识、技能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的一种开放型、探究型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特定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以及探索创新的主动学习模式。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學生则根据自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提出解决方案。显然,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产业经济学已是经济学领域最为前沿、最受关注的一门。在我国,通常存在两种教材体系,一种是以欧美国家的产业组织理论为主要研究体系,讲授的主要是产业组织理论,其课程名称也被称为“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IO),主要以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以及产业组织政策为研究框架。另一种则以日本的研究体系为主,包含的内容更宽泛,不仅包含了产业组织理论,还包括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内容,课程名称也多以“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Economics)更为多见。由于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欧美国家并不相同,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产业问题又是产业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我国多数高校教材采用了日本体系。

  无论采取何种体系,产业经济学都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对产业经济学每一部分知识点进行单纯的讲解,会拆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割裂知识点之间应有的逻辑关系。同时,由于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对理论部分不能融会贯通,更不能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影响产业经济学教学效果。而以解决问题或者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把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探索,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

  第一,创设产业经济学教学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经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站、视频、案例等工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比如消费者通过网购、代购以及出国游时购买奶粉、电饭锅等日用消费品),让学生了解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后果。再比如可以通过案例、视频、实地调研等形式了解我国造船业、钢铁业、煤炭业等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从而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第二,确定问题或任务。根据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任务或问题的选择与产业经济学学习主题密切相关。教师根据主题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成若干小任务。学生则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完成知识建构。如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范式是产业经济学课程的重点内容,理解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内容。尽管和学生强调短期内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三者之间是静态、单向的联系,而长期内三者之间是动态、双向的联系。即市场绩效反过来会影响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也会影响市场结构。但由于每一部分的内容繁多,每一章节的内容又是独立讲解的,学生并不能深入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很难融会贯通。

  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解决此难题。第一,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下确定一个大任务,即用SCP范式分析某个行业。第二,建立学习小组,分解任务。让学习小组成员分别研究所选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市场结构部分重点研究该行业前几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行业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市场行为部分主要研究企业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行为,市场绩效部分则主要研究该产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利润率状况、技术进步状况等。然后,学生要对已完成的各部分的成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还要对该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综合评价。在完成任务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长期内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三者之间动态、双向的关系。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并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针对问题或任务,建立学习小组,由教师向学习小组成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方法或途径,比如通过网站、博客、产业经济学杂志和图书等获取有关学习资料,或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解決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合作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实际上,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不同观点进行交锋、补充和修正,每个成员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小组所共享,可以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或任务解决方案的理解,推动学习小组的学习进程。比如在理解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或者到汽车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政府对该产业的具体补贴政策。在搜集资料或者调研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解决问题,不仅引起学生对产业政策积极作用和消极政策的思考,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精神。

  第四,效果评价。对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评价。由于问题或学习任务真实且贴近经济生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际问题,因此,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逻辑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就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其次,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或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认真查阅各种资料,是否进行了实地调研,是否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都是考核的重点。再次,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由于学习任务比较复杂,不仅需要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努力,更需要成员之间不断沟通、协调及合作。因此,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是考核的重点。

  综上所述,由于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从解决学习任务入手,带动相关理论的学习,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得解决方案更为完善,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晓宁.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6):112-114.

  [2] 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xx(7)71-73.

  [3] 解书,马云鹏.“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xx(12):94-100.

  [4] 张宁,熊宇,金樾,等.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新模式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xx(6):146-147.

  [5] 张海莹.产业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设计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17):154-155.

经济学论文14

  一、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现实性意义

  1.能够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改革改革的快速推进

  公路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基础性条件,良好顺畅的公路运输无疑可以给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但是不够通畅甚至闭塞的运输条件一样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想要保证公路运输事业能够起到推动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必须要使得公路运输事业稍快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若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速度不及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就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不良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公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赶超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公路运输甚至在这些地区就是整个交通运输事业的核心和支柱。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完善、发展、升级对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

  1.有利于促进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公路交通运输条件的完善和发展除了有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外,还能够肩负起对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使命。公路运输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得我国和周边地区的和平贸易往来更加便捷和通畅,使两国的物资交流更加频繁,因而加强了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使我国的大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有利于我国的国际形象的提高。当然,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还能吸引外资,促使发达国家到我国进行贸易投资,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国民生产总值,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促使我国外向型经济在我国生产总值中比例的提高,使我国经济转型进程加快。公路运输事业和经济管理息息相关,二者彼此促进,共同进步。

  1.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宏伟蓝图和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发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局限和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上的,因此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瞬息万变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很多波折才最终确定下来,事实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改革,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不但搭建起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高速通道,还满足了人们在物质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产生的精神需求,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之后就会更加有创造生产力的心情和力量,这也为我国加速成为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精神和物质基础。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改进方向

  1.促进公路运输事业体制的改革

  公路运输事业在社会经济的长时间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人民进一步的需求,公路运输事业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程度上的改动,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和改动,公路运输事业体制首先要做出阶段性的改变,制定并完善公路运输事业的新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以协助公路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统一起来,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加快公路运输事业体制的改革。

  2.做好成本预算工作,进一步控制成本支出

  做好成本预算工作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成本预算工作如果没有做好的话,会对整个公路交通运输事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也会增加维修成本,导致不完善的基础性居民服务。做好公路施工工程的预算必不可少的就是完备的资金额定资料,有充分的工程预算信息,另外,还需要设计此项目的每一责任企业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严格遵守制定的规则,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监督分配各自的责任工作,设置奖惩规则来约束员工们的行为。在做工程预算的工程中,应该对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大概了解,并作出合适的价格预测,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材料的提供工作,心中有数每一个项目的具体价格,以避免出现失误。

  3.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结合起来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愈加便利起来,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模式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尽快走向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因此,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人员要积极传播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二者相结合无疑会拥有更大的市场优势: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市场上的有关数据搜集起来,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的分析和整合将整个数据库呈现的数据通过直观地方式呈现出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这也促进了整个公路运输行业的专业水平。综上可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设备,才能够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里程碑式增长,才能够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2.4政府适当运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协助和管理

  公路运输事业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设施,但由于公路交通设施建设规模庞大,回资时间长等缺点,私人企业很难也不愿意进行承包工作。在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发挥自身的服务人民的作用了,政府应该使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干预,承担起公路建设和维修的职责,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交通服务。这也能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促进公路运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运输事业对于交通运输条件不便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品外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能够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公路运输事业的完善具有难度大、耗时长、回资慢的特点,因此偏远地区的公路建设仍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协助。因此,公路运输作为一项基础性设施建设,是国民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要克服的难关。

经济学论文15

  摘要:市场失灵及国家对客服市场失灵的有效性证明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合理性。但市场失灵并不是需要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条件,国家在解决市场失灵时也并非是“全能之王”。我们在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进行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证成时,也要相对明确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界限。本文笔者将从国家干预范围、程度、手段入手分析国家干预的界限。

  关键词:国家干预;交易成本;组织成本;效率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国家干预不是自我证成的,它是国家基于社会的需要而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决定了国家干预必天然具有社会性和整体性。虽然我们一致明确了国家干预的目的及其必要性,但国家干预并不是“性本善”的,它毕竟是以权力为依托,而权力的扩张性、短视性,不但不能为市场提供有效的公共物品,反而会变本加厉的侵蚀市场中的健康机质,最终会使市场成为权力的附庸与工具。我们的经济法在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成时,亦应对国家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划定合理的界限,从而求得国家与社会的共进,权力与经济的和谐。

  一、国家干预的范围之界

  市场一旦出现失灵并不必然的需要国家进行干预。由于国家干预的权力属性使国家干预往往只顾及政治效果而不顾经济效率,因此国家干预的成本往往很大。如果市场失灵可以在市场内部通过成本更低的方法来化解,国家权力就不应该介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认为经济中会有得不到补偿的正的或者负的外部性这种“自然趋势”。并且为了能使受害方的利益得到补偿就需要国家进行干预,以使社会产品和私人产品达到平衡。科斯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庇古的外部性是“建立在错误的.理解之上”,而外部性并不必然引起政府的干预。”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并没要把国家干预的成本计算进去,没有考虑干预后对经济效率的产生的影响,更没有考虑总的经济效益。根据科斯的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国家本身就如同一个超级企业,其进行资源配置时也要比较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对国家干预这种公共物品的提供一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如果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小于国家干预资源配置的组织成本的领域,则市场对国家干预的需求大,此时国家应对加大干预,如果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小于国家干预资源配置的组织成本时则市场对国家干预的需求小,此时国家应该减少干预。而且,如果国家的组织成本高于其他社会组织或私人的组织成本时,应由其他社会组织和私人来进行资源配置的组织活动。

  二、国家干预的程度之界

  就算市场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干预也有个“度”的问题。一旦市场失灵,无形之手不能有效发挥指引功能,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就开始对市场进行帮扶。国家干预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它的介入的强度取决于市场对它的需求。根据科斯的市场交易成本理论:当组织的交易增加时或许企业家不能成功地将生产要素用在他们价值最大的地方……,再者,交易的增加必须达到这一点,及资源浪费带来的亏损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成本。这说明随着国家干预的增加,国家干预资源配置的组织成本也在上升。如果干预的组织成本一旦超过了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那么国家应该收回有形之手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主动放权并尊重市场的理性选择,不要用强制的手段去强行进行无效率的资源配置。

  三、国家干预的手段之界

  从国家干预的目的,范围和程度可以看出国家干预不是权力对经济生活的主导而一种适度的介入,这就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手段的柔和性。第一,国家干预是一种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并非总是由国家提供。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必事必躬亲,国家可以通过把国家干预这一公共物品的权力配置给那些拥有更低的组织成本的个人或者组织。在一些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国家也是无效率的,因为有些公共物品的需求和提供需要客观独立的评估和专业高效的管理。第二,多用激励型的国家干预措施,少用惩罚型的经济干预措施。激励型的措施可以引导市场主体趋利避害,增加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经济人可以获得其应该获得的利益,从而促进经济人良性行为的形成。第三,国家干预应以引导性干预为主,指令性的干预为辅。指导性干预主要体现国家在制定规范时应以多以授权规范指引权力配置,在管理市场的过程中注重市场交易信息的提供,努力减少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笔者认为,如今我国的经济法学界已从经济需不需要国家干预的论题上转到了国家干预经济干预的好不好的论题上。而国家干预的好不好取决于市场需不需要,手段适不适度,绩效达没达到,方式合不合法之间的互动与统一。国家干预的界限亦是权力的界限,对权力的限定就是对社会利益空间的释放,如何让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让权力与民争利是我们经济法人以后应重点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盛洪,陈郁译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130.

  [2][美]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盛洪,陈郁译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43.

【经济学论文】相关文章:

经济学论文06-08

制度经济学论文10-04

经济学论文的要求10-09

绿色经济学论文10-09

精选循环经济学论文10-09

经济学的论文3000字10-08

关于经济学类论文10-08

计量经济学论文07-21

制度经济学论文题目10-04

经济学毕业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