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周口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是周口市农业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1】关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分析
但是,就周口市农业收入现状来看,农民收入趋缓,收入渠道狭窄,农业经济增长乏力等一些现实问题。
一、周口市农业经济效益现状
1.农民收入现状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99.4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752元,增长13.8%。
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808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57元,增长6%。
其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2290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89元,增长4%。
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人均1953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05元,增长5.7%。
批零贸易业、饮食业纯收入增长加快,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2012年,农民批零贸易餐饮业纯收入人均316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11元,增长53.9%,远远高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4.7%。
全市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趋势和态势,是近年来发展质量最优、效益提升最快的一年。
周口市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全市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5亿千克大关,达到77.3亿千克,连续九年丰产增收,周口市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8个县市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2.影响农业经济增加的因素
(1)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下滑。
其一,因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成丰年有余,致使农产品价格下降,农副产品出口受阻。
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
其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使农民增收大打折扣。
(2)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链条短。
农副产品品种落后,科技含量低,且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状况。
(3)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农民收入构成不合理。
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粮食比重高,经济作物比重低。
二是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占85.0%、5.3%和9.7%。
在一产收入中,农业、林业、畜牧业分别占65.29%、4.15%和30.54%。
(4)农业投入不足,科技棚架严重。
(5)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小城镇带动力弱化。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问题。
二是具有龙头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基地少,不能带动大量的农户进行规模生产。
三是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6)“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农民负担仍然较重。
另外,许多群众反映,由于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时有出现。
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从周口经济发展现状看,还存在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对国家和省财政依赖程度大,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因素。
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最根本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的契机,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所以,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1.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我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一直较大,2011年底,我市农业比重仍然超过20%高位。
因此,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就必需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通过兑现落实相关政策、实施科技兴农、保证政府服务等措施来保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的稳定。
其次,积极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让他们为农民提供便利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不断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
第三,利用招商引资来改造、提升农业,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因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规模效应、增加土地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规模生产、龙头企业引进,实现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分离出来,转移出来。
2.改造传统加工制造业,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
2011年,我市工业化率为41.1%,低于全省11.8个百分点,因此,我市工业化进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十二五”期间,我市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发展的推进期。
这就需要:一方面要改造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我市工业以传统产业为多,201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大类中大部分行业是传统行业。
因此,从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改造提升入手,强化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现实选择。
通过对主导行业、龙头企业载体,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另一方面,依托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3.突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比重。
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
服务业是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
“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发展速度不快,2011年,我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长11.5%,占GDP比重为25.8%,低于全省3.0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大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我市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气,但目前产业规模还不大。
在旅游业方面,我市存在点多、分散,单个景点内容含量不足等现象。
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丰富各景点内容,加强各旅游景点之间的合作、沟通和联系,打造周口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充分发挥各旅行社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快速做大旅游产业。
4.加快周口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注重创新能力培育。
2011年以来,周口市把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托资源和承接思路,加强承接能力建设,使承接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带动了就业,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如: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和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被省政府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和“2011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在招商引资中,要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按照经济转型要求,充分发挥我市资源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等优势条件,促进高端人才和科技资源等高端要素向周口集聚;引资要侧重于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和医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项目,努力做到在发展中转型。
注重要素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水平,提高引资竞争力,政府应研究出台更多政策,鼓励、支持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有能力的“能人”和企业创业、做大、做强。
5.探索金融业制度创新,促进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
我市民间资金比较充裕,截止2011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26.04亿元,增长21.0%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06.71亿元,增长19.3%。
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地方金融制度创新,努力促进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向产业资本转化,为民间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提供合法渠道。
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政府存量资金运用渠道,借助金融保险工具创新,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结合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设立产业资本平台(如产业投资基金),为企业兼并、新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发展。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可以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质量。
6.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统筹发展。
我市2011年城镇化率仅为31.5%,低于全省9.1个百分点,我市城市化率明显偏低。
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最大制约,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障碍。
当今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潮流日渐浩荡,既有田园气息,又具城市文明,中原大地风生水起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缩影,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在河南的先行实践。
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不再是“就农谈农”而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点,通过新型城镇化的纽带, “三化”发展有机融合、相互支撑, 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老百姓实惠为导向, 统筹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在土地流转、宅基地确权、农民身份转换的过程中,要始终确保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使农民群众既收眼前之利,又得长远之惠,这正是中央和我省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所在。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
【2】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与可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一方面经历着令人羡慕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又严重地破坏了我国大好河山,环境污染与破坏随处可见。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反思。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思路随之呼出。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法,将能源环境作为投入变量,GDP为产出变量,构建一个GDP绿色指数,以期从定量角度来描述从能源环境的途经出发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指数仅仅为10.3%,连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都没有达到。
对此,作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以生产成本考核为核心
可持续增长的重点在于成本考核,高效的成本考核机制是达到理想成本控制的前提。
一些高污染与高耗能的企业要保证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遵从法律与法规,将权、责、利捆绑在一起,对企业领导下生产成本考核任务,依靠严格的成本考核体系来约束企业及企业领导行为。
成本考核应该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绩效挂钩,且融入到对领导业绩考核当中,只要达不到相应的目标就予以一定的惩罚,甚至是解决职位。
这种考核机制应当落实到个人,要做到奖罚分明,职权清晰。
同时,每一个员工一方面是被考核者,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的主义,要考核的监督者与最终落实者。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通过招投标机制将各类竞争机制引入到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
生产成本考核的落实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与监督,而政府相关部门不可能让企业具体达到某一生产成本水平,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诸如环境污染等等影响进行管控,让企业能够将这种无法影响内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转变其具体生产经营行为。
二、着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只有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企业才有动力和期望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增长。
1.企业必须树立诚信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这种声誉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其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金。
企业可以从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入手,对外要履行承诺,遵守合同;对内要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与账务制度,确保企业运行的阳光性。
2.企业应当适时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破解企业生产能力低下的问题,也可以同时达到企业良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当前的实力相符。
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与生产模式调整,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当前最新的科技前沿,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更新自己的生产设备。
三、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管理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类资源的整合,以实现最优的产出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管理信息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持续增长有着关键作用,是市场竞争的必须选择。
1.企业应该树立起信息化意识。
面对全球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对信息化有充分的认识,意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才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才能够降低企业的不必要损失,提升企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
2.大力发展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技术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非常重要的一环,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对生产与配送信息的掌控,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当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有完整的技术支撑,即要求企业有标准的信息化处理中心、相应的技术人员以及硬件设备,这样才能够提升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与生产效率。
3.加快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只有物流管理人才的支持,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
因此,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必须重视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严格的培训,提升人才技能与知识水平,在此过程当中,应该特别注重企业计算机人员的培训,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形成。
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前,不可否认,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世纪,不少企业或借助或转变为电商从而迅速成长为大型知名企业,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不少老牌企业,从而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下降,生产范围的扩大,认可度的快速提升。
1.国家应该打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是摆在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新事物,其发展迅速较快,所以业务类型还没有定型,这给立法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立法困难。
它要求立法者深入认识到电子商务的本质及市场发展的要求,深入调研,优先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2.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必须。
要想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必须。
主要包括最为基本的网络基础硬件设施、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安全设备及软件的研发等等,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之上。
要确保电子商务的安全就是要保证各种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加强网络体系建设。
【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论文】相关文章:
农业经济效益论文10-01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论文03-24
关于农业经济增长的思考的论文10-08
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分析论文10-09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探析论文10-09
关于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论文10-08
我国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的论文10-08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10-11
加强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论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