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 要:近年来,西安工业经济发展成绩显著,工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随着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受到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弱以及企业经营成本高企的共同影响,西安工业发展开始面临增速回落和生产效率下滑等系列问题。当前,唯有依靠供给侧改革,通过构建公平竞争机制,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国有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确保西安工业经济“十三五”期间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安;工业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
西安近年来坚持市场化和现代化方向,走稳中求进道路,工业发展成绩显著。但随着经济逐步步入新常态化阶段,“三期”叠加影响不断深化,西安工业运行出现了增速回落和效率下滑等系列问题。西安工业面临问题的实质是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引起产业结构失衡,是工业企业在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弱而生产成本高企情况下投资发展意愿不强的结果。当前,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在“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着力构建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资源配置机制,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国企改革步伐,才能确保“十三五”期间西安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西安工业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一)经济总量增长,规模扩张
西安工业增加值2010年首次突破千亿元,近年来持续增长,2015年已达1 417.61亿元,增长41.3%,年均增速为9.6%,对西安市经济整体增长起到稳定作用。2010-2014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张,总资产先后突破4 000亿元、5 000亿元和6 000亿元水平,由3 592.13亿元增至6 048.34亿元,增幅高达68.4%。2010-2015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主营收入、增加值分别由3 130.15亿元、3 011.19亿元、862.28亿元,增至4 395.89亿元、3 683.7亿元、1 174.67亿元,分别增长40.4%、22.3%、36.2%(见图1)。
(二)装备制造业主导工业经济发展
西安装备制造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734.01亿元,比2011年增长30%,年均递增6.7%,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继续占据五成以上份额,比重达51.8%,装备制造业继续主导工业经济发展。2015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84.79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贡献突出,四个行业增加值占规上装备制造业比重达79.9%。
(三)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发展壮大
西安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培育壮大,工业发展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变。2015年,西安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65.89亿元,较2011年增长4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8%,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2014年,西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80.83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8.1%,同比增长22.7%。
(四)产业集聚和区域集中特征显著
西安工业经济集聚发展特征明显,其中高新区和经开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高新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经开区汽车和电力电子产业集群也发展迅速。2015年,高新区和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6.16億元和350.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倍和1.9倍。从空间布局看,西安工业经济主要集中于优化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在优化发展区中主要集中于未央、长安和雁塔三区。2015年,西安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827.37亿元、293.12亿元和54.1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70.4%、25%和4.6%;未央、长安和雁塔三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15.75亿元、190.32亿元、176.6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8.4%、16.2%和15%。
二、西安工业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落
受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减弱,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共同影响,西安工业增速近年来逐步由高位回落。2010-2015年,西安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8.1%持续回落至6.6%,回落11.5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9.7%回落至6.6%,回落13.1个百分点,较同期西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回落幅度分别高出5.2个和6.8个百分点。西安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呈下降态势。2015年,西安市工业增加值1 417.6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4.4%,比2010年占比低6.6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6%,比2010年占比低3.4个百分点。
(二)工业增加值率下滑
由于工业优质资源配置集中度不高,西安规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数量偏少,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虽然快速发展,但领军企业数量也偏低,近年在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而企业市场定价能力提升较慢的共同影响下,西安工业增加值率呈下滑态势。2000-2014年,西安全部工业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率分别由34.2%和31.1%降至26.3%。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率在2008年以后下降较为明显,2008-2014年累计下降3.8个百分点,超出2000-2008年降幅2.8个百分点。
(三)工业生产者价格由涨转跌
西安由于处于重化工业后期,重型化特征明显,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工业定价能力偏弱,近年随着工业逐步步入新常态化发展阶段,市场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工业品产销率下滑,工业生产者价格波动开始由上升周期进入下降周期。2000-2015年数据显示,西安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自2012年结束上涨周期后连续三年下跌,购进价格自2011年结束上涨周期后连续四年下跌,规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在2012年后也呈持续下降走势,2015年已降至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四)工业企业部分效率指标下降
西安工业经济规模近年虽不断扩张,但反映工业质量的效益指标和运营效率指标却逐渐增长乏力。西安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010年突破200亿元水平,达到近年来最高值245.37亿元。此后,虽然主营收入水平、资产总额不断越升到新水平,但由于成本费用增长较快,企业利润总额始终在100亿~200亿元间起伏,难有新突破。从效率指标看,总资产贡献率指标2010年达到2000年以来峰值12.2%后,近年基本呈下降态势,2015年已降至7.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2009年和2010年峰值1.7降至2015年的1.3;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由2010年峰值8.8%降至2015年5.3%。
三、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一)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依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制度基础。目前,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已成为陕西自贸区建设主要实施主体,西安要紧抓机遇,加快自贸区各项配套制度试验试点步伐,全面细致研究自贸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并借助自贸区建设着重构建区域公平有序竞争机制,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促进区域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工业领域供给改革任务完成。
(二)坚持工业创新驱动战略
新常态化阶段资源与环境要素约束加剧,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才能化解工业低端产能过剩和中高端产能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也才能稳定工业经济的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扭转西安工业增速持续回落趋势。当前,西安需高度关注研发活动覆盖率低,研发经费支出增长乏力和研发人员萎缩的问题。2015年数据已显示,西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覆盖率仅为27.5%,与沿海发达地区近40%水平相比差距較大;R&D活动人员3.56万人,较上年下降18.9%;剔除三星公司数据,R&D经费内部支出较上年也呈下降态势。
(三)大力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优化产业结构,目前西安在国家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目录中超六成产品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基本属于科技含量较低的低端制造业产品。同时,西安装备制造业还存在内部发展不均衡、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规模和集群发展程度还显不足的问题。西安需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在具有一定研发或生产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产业方面,通过集中开发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抢占竞争制高点,提升工业产业附加值率水平,减缓工业经济增加值率下滑的态势。
(四)加快工业国企改革步伐
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促进政企分离和增强国企竞争活力,是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2-2015年初步统计,西安市连续四年主营业务亏损企业共101家,占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9.2%,基本为市属国有控股小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轻工行业和低端制造行业。西安要尽快对国有工业“僵尸”企业进行清理,以盘活工业生产要素资源,改善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西安工业经济整体营运效率水平。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绿色金融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论文10-12
关于汾阳工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论文10-10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思考论文10-12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10-12
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思考论文10-10
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论文10-11
计算机教育改革问题思考论文10-11
促进新源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10-10
工业经济缓慢升温论文10-10
初中政治思想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