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论文
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论文【1】
摘 要:实体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流通。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耦合联动性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流通经济的管理,促进商品的交易和流通,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商品的的交易与流通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我们应该提升流通经济的管理程度,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实体经济耦合联动、流通经济管理
前言:马克思统治曾经说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作为资本循环中的各个职能,现在逐渐独立为不同的经济主体来执行。”可见,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流通与资本循环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各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不断频发,面对这种紧张的经济的形式,我国需要扩大内需,以便解决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困扰。
要想不断扩大内部需求,就必须有优化的流通经济管理作为保证,因此,在实体经济耦合联动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流通经济的管理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1.当前流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流通经济管理的界限模糊不清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见过初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完全由政府进行控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问题,都是依靠政府进行严格的控制。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在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此我国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这就造成了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理论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践,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滞后的流通经济管理理论不能给予正确、导致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界限模糊。
比如在流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什么样的资源应该又市场进行自行分配?什么样的资源应该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等问题,这样流通经济管理中所涉及问题分配不明确。
1.2流通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效率
自物物交换的产生到今天的货币作为经济流通媒介,都一直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样就产生了商品之间的流通,随着商品流通的出现,进行流通经济的管理也成为保障流通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的地域面积比较广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各个区域的政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于自身局部利益驱使,导致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不协调,造成我国整体的流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
这种条块化的经济管理状态严重了影响了流通经济的管理效率。
1.3流通经济管理方式单一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很多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必须通过行政政策和依靠国家机器对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行管理。
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状况和问题,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对流通经济的管理只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通过颁布各种政策和法规来实现正常经济流通秩序的管理,例如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我国采取的“农超对接”的政策,这种单一依靠行政手段进行流通经济管理的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体经济发展中面对的实际情况,进行流通手段的探究和实施,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流通经济管理的绩效。
2.实体经济耦合联动对流通经济管理的内在要求
流通经济管理首先需要以流通产业为载体来进行考察。
根据流通产业资本循环公式G—P…W…P`—G`可知,流通阶段包括:(1)生产资料采购阶段;(2)产成品售卖阶段。
尽管上述两个阶段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已由独立的经济主体完成,但其中的内在要求却未改变:即流通经济须与实体经济在耦合联动下处于共生态势,这样才能实现流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具体而言,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的内在要求如下所述:
2.1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商业资本仍然需要分享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理由则是:商业资本通过自身的流通功能,加速了产业资本所创造产品的售卖速度,从而增强了产业资本的资金回笼效率。
而作为回报,商业资本就应该获得部分剩余价值。
基于该经济学原理来考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然适用,即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
在价值链条纽带的作用下,流通经济主体必然在利益驱动下主动优化自身的管理,从成本控制、运营效率等环节下工夫。
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与此同时,从宏观经济面来看:引入政府的行政手段,必将规范流通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而在联动实体产业的基础上优化流通经济的全局管理。
2.2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这里的供应链建立,实则是从实物形态上推动了流通经济的管理优化。
不难理解,实体经济主体若要实现自身资本的有效循环,就需要借助流通主体(如,国美、苏宁)为其产品完成“惊险的跳跃”。
这在全面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背景下,便要求流通经济主体使得自己的销售网点形成扇面分布。
从供应链的架构来看,则需要与实体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
维持这种关系不仅能在学习效应的促进下增强流通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还能通过加快商品周转来增强流通主体的获利能力。
3.提升流通经济管理效率的路径
3.1发挥政府职能,实现集群化流通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规模经济的效益,因此,在流通经济的管理当中,集群化的产业路径,同样能偶促进流通经济管理的绩效。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促进经济产业走集群化的路线,即政府可以通过区域规划或者是监管措施等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的的构建,在实施这一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调节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区域上规划,实现产业集群化中的空间规划。
其次,在制度供给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避免重复的收税。
最后,应该尽量实行具有能量的监管机制,避免过去传统的硬性的行政监管,可以通过企业进行声誉或者信誉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3.2提升流通企业销售能力的合理性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需求状况,企业应该提升销售能力和潜力的弹性,面对不同的需求状况,可以扩大销售能力的空间,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及时创造个体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提升市场商品的流通性,增加市场的活力。
3.3加强市场导向下的流通成本控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货物运输直接外包给第三方,一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将主要的经历投放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另一方面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更为专业和快捷。
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企业应该与固定的物流公司保持合作的关系,降低流通成本。
结束语:总之,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提升流通经济的管理绩效。
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实体经济有序、快速的发展。
争睹应当在坚持市场导向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多元化的流通经济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何伟.探索流通经济理论 总结流通经济实践[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2]李骏阳;.我国流通经济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3).
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探析流通经济管理【2】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各种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耦合流动性。
实体经济包括很多的方面,如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以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流通。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大力管理流通经济,更好的交易和流通商品,这样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求才可以得到满足。
本文简要分析了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实体经济;流通经济;耦合联动
通过研究发现, 要想促使资本流通和资本循环得到实现,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实体经济。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那么对我国来讲,就需要扩大内需,以便促使我国经济能够获得稳定的发展。
要想对内部需求进行扩大,就需要对流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
一、目前流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经济管理界限模糊不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严格控制着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等问题。
在1978年,为了大力发展,我国开始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流通经济管理理论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流动经济管理理论滞后性较强,这样就导致我国流通经济管理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是流通经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没有多少的年份,在市场机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那么在管理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就需要依靠国家机器,制定一系列的行政政策。
但是,经济状况日趋复杂,结合具体问题,要采取差异化的解决措施,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依然采用单一的行政手段来管理流通经济,为了管理政策经济流通秩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例如,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农超对接的政策颁布出来,在管理流通经济时,采用单一的行政手段,逐渐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
因此,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三是流通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效率:在经济流通中,自古以来等价交换的原则都被贯彻了下来,商品之间的流通才得以出现,之后为了保证可以正常有序的发展流通经济,开始管理流通经济。
我国有着十分辽阔的地域,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并且不同地区的政府,为了获得自身局部利益,就会导致较大的差异出现于流通经济管理中,无法协调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就会对我国整体的流通经济管理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实体经济耦合联动对流通经济管理的内在要求
流通经济管理,需要将流通产业作为载体。
结合流通产业的资本循环公式,流通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生产资料采购阶段和产成品售卖阶段。
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作用下,已经由独立经济主体来完成这两个阶段,但是却没有改变其中的内在要求。
也就是说,内在经济需要与实体经济在耦合联动下,处于共生态势。
一是应该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马克思曾经说过,商业资本仍然需要对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分享,理由是商业资本将自身的流通功能利用了起来,促使产业资本所创造产品的售卖速度得到了提高,这样产业资本的资金回笼效率就得到了增强。
结合这个经济学原理,对于我国的经济市场,依然可以应用,也就是说需要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
通过构建稳定的价值链,在利益因素的驱动作用下,流通经济主体就会自觉地对自身管理进行优化,对成本控制以及运营效率等方面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在市场竞争中,超额剩余价值才能够被有效获取到。
二是应该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供应链:通过构建供应链,可以从实物形态上来优化流通经济的管理。
素体经济主体为了促使自身资本循环得到实现,就需要将流通主体给利用起来。
如今,我做开始大力扩大内需,那么就需要经济主体扇面分布自己的销售网点。
从供应链架构角度上来讲, 则需要与实体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这种关系的维持,可以促使流通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商品周转速度加快,那么流通主体的获利能力也可以得到强化。
三、如何提升流通经济管理效率
一是将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集群化流通产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人们对规模经济产生了足够的重视,那么在管理流通经济的过程中,就需要采用集群化的产业路径,以便促使流通经济的管理绩效得到提升。
因此,我们就需要大力发挥政府职能,将经济产业的集群化路线给深入贯彻落实下去,政府可以通过区域规划,也可以对监管措施进行科学制定,构建产业集群。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方面需要特别重视,首先,政府在对产业集群化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将市场调节的规律严格遵循下去,之后方可以进行区域规划,以便促使产业集群化中的空间规划得到实现;其次,在制度供给方面,政府需要将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收税需要禁止出现重复问题。
最后,要将监管机制给实行下去,对过去传统的行政监管模式进行改变,在监督管理企业的过程中,需要对声誉、信誉等方面充分的重视。
二是提升流通企业销售能力的合理性:通过调查我们的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得知,企业需要对销售能力和潜力的弹性进行大力提升,结合差异化的需求,可以促使销售能力空间得到扩大;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市场商品的流通性可以得到提升,促使我国市场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是要大力控制市场导向下的流通成本: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细化了社会分工,很多企业都是向第三方直接外包货物的运输等方面,那么在商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中,企业就可以投入更大的精力。
另外一方面,第三方可以更加快捷和专业地进行货物运输。
在这个环境下,企业需要明确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需要与物流公司保持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促使流通成本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如今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那么为了获得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流通经济的管理绩效进行提升。
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需要将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将多元化的流通经济管理措施给应用过来,不能够单单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方可以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本文简要分析了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何伟.探索流通经济理论,总结流通经济实践[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123-125.
[2] 李俊阳.我国流通经济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2(3):55-57.
[3] 刘颖.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3,2(12):144-146.
[4] 袁国民,王亚鸽,王啊难.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2(3):199-201.
【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10-08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析论文10-09
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意义论文03-23
经济管理的论文10-01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论文10-08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论文10-09
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促经济实体发展10-07
经济管理研究论文10-08
关于经济管理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