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关怀

时间:2022-10-05 21:50:58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关怀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关怀【1】

  摘 要: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差异。

  区域作为特定的模块与社会组成单位,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着举足轻重。

  区域关怀最为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泛。

  主要包括对区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平等认识、区域优势的发挥、区域权益的有效保障、区域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国家的整体富强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区域经济关怀必须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加强对弱势地区的扶持与研究是区域经济关怀探讨的焦点,也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关怀;关怀研究;区域协调;分析探讨

  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而有区域不平衡引发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区域关怀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只有做好了区域间的协调,才能实现国家整体的富裕与发展。

  在区域关怀中加强对弱势区域的关怀与引导,充分保障区域性权益,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

  加强区域经济关怀,遵循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及合理补偿性的原则,共同实现区域的整体前进,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关怀的内容分析。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反映在社会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尤为明显,不同的发展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

  根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来看,发展初期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展管理上比较落后,粗放型居多,而后发展区域在管理上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受到资源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在统一格局下,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发展结构,针对原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其向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逐渐降低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严格控制污物排放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对于区域的发展区别对待,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鼓励引动,对于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进行扶持与资助,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致,重点对待区别,杜绝“一刀切”。

  二、了解区域特色,重点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不同。

  就像人一样,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区域也一样,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优势,最大程度的规避区域劣势。

  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区域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认识把握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战略,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与渠道,建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

  城市区域发展快,我们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发挥其带动作用,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虽然不具备城区的交通与人才优势,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环境生态优势,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

  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关键是发挥区域的优势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关怀时一直强调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不应该对区域发展带有歧视性与偏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落后区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做好对落后区域的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可以从落后区域的发展特点入手,找到区域落户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落户区域发展的特点,从发展模式与机理上进行思索、研究,激发落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落后区域的发展引导。

  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分析,落后区域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也这些地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他们优先发展,必要时候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加快他们的发展速度。

  四、加强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关注,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除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外,还有特殊区域,之所以被称为特殊区域,是因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

  我们所说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资源能源的枯竭威胁、农民的聚集与流失、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迟缓等等。

  针对这些特殊的区域,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区域所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可行性措施,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学会进行实践练习。

  更多的情况下,特殊问题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这些区域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发展任务与实际责任。

  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与实际的成本支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

  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全面的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特殊区域的发展难题,解除发展制约性障碍,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差异还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更加严重,区域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与激化。

  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关注,积极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4(06).

  [2]吴兆华.区域经济研究的部分观点[J].财经科学,1990(04).

  [3]李小建.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区域关怀[J].经济经纬,2009(03).

  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区域关怀【2】

  摘要:区域关怀包括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各个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

  为此,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研究重点的转换,特别应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点,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

  通过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关怀;弱势区域

  一、引言

  所谓区域关怀,就是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

  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

  区域关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基础,使区域特点得到发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二是区域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

  提出区域关怀的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当前中国的背景。

  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最高的省份上海市达到66367元,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省(6915元)的9.6倍,而在1990年,最高的省份上海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的7.30倍。

  在县级尺度上,1990年全国有531个县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而到199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77个(李小建等,2001)。

  二是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这种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层面,如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水资源冲突、原燃料冲突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区际外部性等在一些区域表现突出。

  例如,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上游所产生的污染对下游区域人们的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

  还有,国家政策的不公平也可导致区域间的冲突。

  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明显不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国家政策可带来不同的区域实施效果。

  譬如,在过去30年里,沿海地区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西部地区进人快速工业化之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发达区域很难对欠发达区域的牺牲给予完全的补偿,而欠发达区域则会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

  三是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2007年,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7749.16亿元。

  是1978年的158倍。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强使其具备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作为工作重点。

  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开始关注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特别是农业区域和农民。

  因此,只有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及处理好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形成各个区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

  (一)忽视弱势群体的区域发展理论

  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

  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

  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杜能,1997)。

  相应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城市地区。

  同样,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

  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李小建等。

  1993),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

  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李小建等,1993)。

  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弱势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

  在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Hirschman,1958)。

  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区(李小建,2006)。

  弗里德曼认为,多种原因,会导致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因发展滞后而成为“外围”。

  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处于控制地位,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权力、技术进步、创新活动等集中于中心,从而带来生产活动效率和贸易的不平等。

  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它随时间而不断强化。

  尽管以后的研究涉及创新的扩散、国家干预等对外围区域有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外围区域发展的从属地位以及外围区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在理论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核心一外围理论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迁速率的不对称性(Friedmann,1966)。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则强调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过程。

  根据他的观点,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从而使这个地区成为增长中心。

  这个中心的增长动量将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扩散效应。

  例如,通过不断购买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矿产原料,或到其他地区进行旅游等活动,使资金流向那些地区。

  然而,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增长中心对边缘贫困地区存在着一种不良效应,即回波效应,它使贫困地区的发展减慢,因而地区差异加大。

  例如,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事业心的年轻人迁移到增长中心;银行系统把边缘地区的储蓄吸走而投资到中心地区;竞争使边缘地区传统的弱小工业破产等等(Myrdal,1957)。

  克鲁格曼的中心一外围模型通过在新贸易理论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阐述了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制造业为中心的核心区和农业为核心的外围区。

  克氏的中心一外围模型认为,较低的运输成本和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是集聚可持续的必要条件。

  若一个区域

  的制造业份额比另一个区域大,该区域的价格指数就较低,由于紧密的前、后向联系,厂商就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从而能支付工人较高的工资,这样,该区域就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

  从而在空间上出现中心一外围结构。

  并且这种中心一外围模式一旦建立,就能持续下去(李小建,2006)。

  显然,克氏的研究焦点仍然放在制造业以及制造业集聚的中心上,而忽略了农业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外围区域的发展问题。

  从以上简要讨论可以看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弗里德曼和克鲁格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以及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都强调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规律,强调了城乡联系中的城市的主导作用(安虎森,2004),以及发达地区、工商业、大型企业或创新企业、创新性企业家、经济能人等的重要作用。

  与此相对应,不发达地区、农业、中小企业、一般民众等弱势群体则被忽视。

  (二)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重富”传统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政策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为此十分强调培育和加强经济增长点。

  (1)重点支持城市增长。

  建国以来,为了促进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区域的快速增长,国家实行了“以农补工”的政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特征:财政支出的大头在城市,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非农业人口。

  从1952年~1990年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额达11594亿元,农业提供的积累在国民收入积累额中所占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达到40%以上,整个20世纪60年代也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进入80年代才有所减少(冯海发等,1993)。

  (2)重点支持发达地区。

  在20世纪80年代,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采取了优先支持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包括支持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和保税区、沿海开放地区等(魏后凯,2006)。

  国家的投资布局也向沿海倾斜。

  到1990年为止,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配中,沿海地区已经提高到50.9%。

  与此相应,中国区域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对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侧面的研究。

  从上世纪50至90年代,先后进行了待开发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综合考察,工业基地规划、铁路沿线调查,重点地区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各省市区地域开发规划;90年代至21世纪初,进行了大区域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研究;本世纪以来,进一步参与国家和各地区政府决策,在国家以及大区域的区域规划、产业集群、外资区域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陆大道,2007)。

  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这些研究都主要以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为主线,其核心都是围绕促使具备特定发展条件的地区先行发展起来,优势区域先富起来,其结果是在国家政策视野以及学者研究视野中农村区域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落后区域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这与西方发达国的后工业化社会有很大不同(李小建,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者不应该盲目跟从西方学者的研究,应该基于中国实际,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问题。

  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地区和弱势地区。

  区域经济学家为了服务国家需求,应该关注对这些地区的研究。

  三、区域关怀研究的内容

  (一)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

  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区域往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正如图l所示,在t1时刻,区域1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区域2才刚刚起步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到t2时刻,区域1进入发展的后期阶段时,区域2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环境需求。

  在全国统一的格局下,应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的要求。

  以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而论,一般来说,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区域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粗放,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而已经进入发达阶段的区域,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始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开始逐渐减少。

  如果全国实施完全一致的资源政策,可能会带来十分矛盾的结果:如对发达地区有利,便对欠发达地区不利;若照顾欠发达地区,则对整个社会带来资源过渡消耗的威胁。

  因此,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应该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区别对待。

  当然,从全国宏观调控角度,也可为了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采取相对严厉的政策。

  但必须配以公平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以使为保护资源环境做出贡献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回报。

  (二)关注区域优势的发挥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优势。

  基于国家优势的发展设计,并不一定是区域层面的最优设计。

  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区域,应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区域的优势,针对每一个区域的优势,设计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举措,进而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理论。

  如城市地区具有基础设施好、人才密集的优势,在研究中,应关注其集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同时,还应考虑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以及其负向外部性问题。

  相反,农村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优势,在促进农村地区这些优势发挥中,应该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仅如此,同样的城市地区,同样的农村地区,也可具有不同的优势特点,相关研究更应关注这些具体差异,以充分调动区域的发展积极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的发展

  尽管区域关怀不应该有区域歧视,但是由于落后地区长期被人忽视,故应该给予特殊关怀。

  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对落后地区的关怀时,可从明确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人手,根据这些发展条件和阶段特点思考落后地区的发展机理、发展路径。

  比如,思考如何激发落后地区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区域的发展中来。

  如在农村地区,如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使农区发展;进而建立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

  还可研究如何通过区际联系促进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实现发展等等。

  (四)关注特殊问题地区的发展

  特殊问题地区包括资源枯竭地区、老工业基地地区、农民工集聚地区、农民工流出地区等等。

  从区域关怀角度,应该针对这些地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凝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事实上,有些特殊问题是社会不公造成的,这些区域实际上承担了应该有更多的区域承担的负担。

  譬如,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伴随着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原有产业萎缩,职工下岗,并可能出现如矿区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

  类似地,国家所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把原来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改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企业。

  在为企业拥有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原有工人下岗失业,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集聚地区成为了低收入人群集中区。

  最近,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以河南为例,2008年9~11月,共有120万农民工返乡,主要集中于河南东南部地区,这些返乡的农民工已难适应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给所在区域带来了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有些地区已出现社会治安恶化的苗头。

  区域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机理。

  如有些问题的形成便与受益者与实际成本支付者错位有关。

  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者应该通过更深层次挖掘,更全面角度分析,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变区域状况服务。

  四、区域关怀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一)研究立足点的转变

  前面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立足点上存在一些偏向。

  从区域关怀的角度,这些偏向应该给予纠正。

  (1)从工业偏向转变。

  前已述及,区域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的区域发展实践均十分注重工业,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新性产业的特殊作用。

  然而,农业在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中国的广大农区,工业很难在短期内取代农业而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在农区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甚至在某些农区,农业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核心。

  (2)从城市和核心区域偏向转变。

  为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城市或经济核心区被放在区域发展的首要地位。

  但是,这些区域仅仅是众多区域的一部分。

  从区域关怀的角度,在这些区域之外有更多的区域需要我们的关注。

  与此相关联,一些非区域性政策也具有明显的(或潜在的)空间影响。

  如对于特定产业部门的激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以及标准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也会对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诸多情况下,这些影响严重偏向于繁荣的核心区和首位城市(理查森等,2001)。

  (3)从强势个体(大型企业、能人等)偏向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眼里,大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通过促进大型企业的发展。

  从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这种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资源分配过程中对强势个体的偏向。

  因此,为了做好区域关怀研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立足点上应该由过去关注强势群体(城市、工业和发达地区)为主的格局向两者兼顾或关注弱势群体的格局转变。

  (二)研究思维的转变

  1,内外理论嫁接。

  中国本土的区域研究,侧重于问题导向,并不注重科学规范基础上的科学问题提炼。

  与此相对应,近年来一些学者引入西方区域经济学或区域科学的研究范式,强调区域研究的科学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西方新近兴起的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区域研究新思潮(刘云刚等,2008)。

  从区域关怀角度看,这些中外研究范式各有侧重,各有使用的区域背景。

  为此在区域研究中,应注重内外理论的嫁接,不同方法的融合。

  一方面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要将西方范式中的精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创新思维,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模式。

  2,经济、社会和环境统筹。

  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资源、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区域关怀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统筹起来。

  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贡献。

  更要注重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对社会的贡献,并对这种贡献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3,区域导向性理论选择。

  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理论。

  已有的区域发展理论,都出自一定的区域背景,并且有一定的适应条件。

  在具体的区域发展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理论支撑框架。

  注意通过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区域发展特殊机理的研究,构建相应的区域发展理论。

  4,弱势区域理论构建。

  从区域关怀角度构建弱势区域的发展理论,应着眼于发挥区域优势,考虑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区域内行为主体(如农区中的农户、农民等)的积极性。

  创造适合弱势行为主体优势发挥的环境,建立不同行为群体之间或它们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此外,研究区域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强势区域之间的联系,将外生力量转变为区域发展的驱动力,构建内外因素融合、利于弱势区域发展的理论。

  五、结语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在不断扩大、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区域不公平有所增加以及区域研究者的“重富”状况,在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的背景下,笔者将人文关怀理念用于区域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区域关怀概念。

  区域关怀的关键,是始终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

  尊重、平等和自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最基本理念(王小文,2008)。

  区域关怀的核心,是区域之间的公平待遇。

  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地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式的家庭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

  区域的机会平等指每一个区域有大致相等的发展机会,即各区域发展机会起点应该平等,发展机会的实现过程也应该平等。

  承认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发展阶段的不一致,给予适应其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论支持,给予相应的政策关怀。

  补偿原则是指国家或大区域为了某些整体利益的实现,可能要危机某些(小)区域发展机会时,应当给予这些(小)区域应有的机会或利益补偿。

  长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在立足点和思维上都存在一些偏见,例如,学者的研究重整体而轻局部,重城市而轻农村,重城市宏伟发展而轻其中的弱势群体,重自上而下的政策论证而轻自下而上的民意反馈(李小建,2005)。

  国家利益是各个区域利益的集合。

  忽视具体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研究是有缺陷的。

  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既包括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包括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问的和谐发展、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和谐发展、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和谐发展、以及不同类型民众(如能人、普通民众、弱势群体等)之间的和谐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区域经济学家和其他发展研究者应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注重对各种类型区域的发展问题研究。

  在研究中,应有相应的思维转换,注重不同的理论融合、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尤其是区域对资源环境的贡献;善于基于区域特殊性构建相关理论,特别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应用【3】

  [摘 要]:在现实经济中,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将空间要素引入经济学理论中很有必要。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它的研究是结合了经济学与地理学等学科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学中的新经济地理学如何综合经济学与地理学两门学科,并简单介绍了区域经济学与数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应用,最后得出的观点是: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范围将会越来越广。

  [关键词]:跨学科;区域经济学;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

  一、引 言

  (一)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是一门以学科之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学科之间关系问题的科学。

  因此,它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皮埃尔・德拜认为, 多学科过渡到跨学科是渐进的, 至少存在五种情况: 第一, 不同学科的学者平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的不同方面, 并阐述研究的不同关系。

  第二, 不同学科的学者不但同时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还要对彼此研究的结果作出协调, 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结果。

  第三, 学者共同研究某一个问题,比较各自提出的假说, 以批评方式互相评估各自的方法, 并达成共识, 形成一个共同的结果。

  第四,一门学科运用其他学科的技术或者分析方法, 以为更好认识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新的视角。

  第五, 一门学科运用其他学科已取得的成果以便得出新的系统的创见[1]。

  刘仲林教授认为, 广义的跨学科有三层相互关联的含义, 即: 一、打破学科壁垒,进行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育或科研活动,通称“跨学科”。

  二、包括众多交叉学科在内的学科群, 统称“交叉学科”。

  三、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规律与方法为基本内容的新兴学科, 统称“跨学科学”[2]。

  跨学科社会研究应该是基础性问题、统一方法和“现象学”意义上的数据三者结合的产物。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基本特征。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等,此时还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包括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这时期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成为一种新时尚。

  由于克鲁格曼等人的积极倡导,空间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以1978年为界。

  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

  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开始探讨关于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政策等的相关问题。

  二、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应用

  区域经济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发展起来的学科,但是其涉及到的领域和研究内容却十分广泛。

  区域经济学有别于其他经济学科之处主要在于,它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范畴中。

  (一)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融合代表,新经济地理学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代表学者是德国的克鲁格曼和日本的藤田昌久。

  它采用了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基础以及核心―外围模型的模型基础,目的在于把经济地理的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和发展是人们对经济现象认识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新经济地理学能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常都不考虑运费的影响,因此忽视了现实空间。

  20世纪60年代之后,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发展时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

  此外,传统均衡论的经济学是在规模报酬递减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分析,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事例可以证明这一前提假设并不能完全成立,尤其是在当今新经济潮流的作用下,可外溢性、扩散性、共享性成为了知识信息逐渐具有的特点,因此在以知识信息膨胀的经济领域,规模报酬递增取代规模报酬递减成为新经济的特点。

  第二,已有的研究基础。

  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尽管前面所介绍的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都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但是,它们在空间因素研究方面的思想都存在许多可借鉴之处,这些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可靠和充实的思想基础,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如何将这些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试图将空间因素逐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4]。

  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对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传统几何学方向――区位理论的新发展,如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问题。

  第二,社会物理学方向――即城市地理学的传统,运用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如城市位次规模法则、城市地理联系、城市市场潜力模型等。

  第三,积累因果关系――即超发展理论。

  第四,当地外部经济――即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及其新发展。

  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研究――农业区位论的再发展[5]。

  克鲁格曼在2010美国地理学会上指出,在过去的30 多年里,经济学和地理学在方法论上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

  地理学的综合性思维和经济学抽象思维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经济学数理模型的建立需要简化和抽象,同时便失去了丰富性和全面性。

  克鲁格曼认为地理学需要在方法论上更加接近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6]。

  因此他所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在方法上和经济学更加接近,但仍然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其模型的假设偏离现实。

  (二)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范畴中,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区域经济学如同其他经济学科,在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中运用了数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区域经济学涉及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政策规划,因此与政策管理学也有重合的部分。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除了构建理论模型,来反映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现象外,还特别强调了对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过程运用了所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常用的模型包括自由企业家模型、资本创造模型、自由资本模型、世界溢出模型、地区溢出模型、垂直联系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离不开数学理论框架的构建。

  同时,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时,需要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其次,地方政府的政策管理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平衡者的角色。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逐步协调各种权利、各类组织,最终达到相互之间的均衡。

  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服务生的角色。

  地方政府为了营造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培育区域各项主体间合作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统一化和公共设施的广泛化。

  第三,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战略家的角色。

  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制定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 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组织和指导。

  第四,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协调者和仲裁者的角色。

  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强与其他区域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达到利益共享和利润最大化。

  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维护区域社会稳定和促进区际间统一市场的形成[7]。

  由于新经济地理学偏向于理论模型,而区域政策学与一个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符合,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政策学在理论前沿和政策研究方面的相融合可以让区域经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 论

  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将空间因素引入经济学理论中是很有必要的。

  而区域经济学正是这样一门强调区域差异性的经济学科,它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当前已有更多的经济学研究者、地理学研究者和政策规划者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因此区域经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将在实践中更加全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卫东. 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3):37

  [2] 杜俊民. 试论学科与跨学科的统一[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0,17(4):57

  [3] 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11

  [4] 新经济地理学[EB]. :智库百科,2012-5-12

  [5] 王荣成,丁四保.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融合发展的思考[J]. 人文地理. 2005(6):24

  [6]潘峰华,贺灿飞. 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回顾和展望[J]. 2010,29(12):1519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关怀】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学毕业论文提纲10-07

区域经济学求职信范文10-01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10-08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论文10-08

区域经济中的城市联盟体发展道路探讨10-26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原则10-07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论文10-12

人文关怀在中老年妇女整形美容中的作用论文10-09

浅谈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