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原则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原则
摘要 区域经济的单位是经济区、城市群、城市圈和大城市区,通过区域内外的互补和联系可以加强区域经济实力。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具有许多共性,其中差异化定位、互补性定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构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是制定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 共性原则
经济区是区域经济之间联系的初级阶段,其建立的基础是毗邻地区之间要素的互补和流动,从而扩大规模经济,提高专业化水平,拓展区域市场。
城市群和城市圈是经济区发展的中级阶段,区域内大城市发达,小城市实力壮大,城市体系结构合理,城市之间通过快速交通网紧密联系,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大城市区是城市群和城市圈发展的高级阶段,大城市区的发展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是区域经济发生质变的结果。
我们说,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到大城市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
然而,并非所有的经济区到最后都会发展成大城市区,当政府管理职能较强,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时,经济发展必然会寻求行政区划上的突破,加剧这种演变的趋势;而当政府服务职能较强,市场一体化水平很高时,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内在张力影响很弱,会减缓这种趋势。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3个一级都市圈,辽中南城市群(大连、营口、沈阳、辽阳、鞍山、本溪、抚顺等城市)、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区)、武汉城市圈(以武汉市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长株潭城市圈(长沙、株州、湘潭)和成渝城市圈(成都、重庆)5个二级城市圈,以及山西太大城市带(太原、大同)、合肥芜湖都市带、昌九景都市带(南昌、九江、景德镇)3个三级城市群。
由于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阶段,根据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的“S”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据预测,至2020年将达到60%左右的水平。
同时,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外部性和集约性的内在特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将导致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和更多设市城市的诞生。
城市群和城市圈逐渐形成,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成为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应用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实行依靠区域城市群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以区域中心城市率先崛起、以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来带动区域城市群发展的模式(又称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或增长极战略模式)是一条可行的选择;也因此,在区域之间既存在竞争又必须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下,城市是区域竞争的利益主体,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基础,而区域是城市竞争的舞台。
区域和城市发展既要处理好区域内城市和地区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关系,甚至是与跨国区域的关系。
只有理顺了这些关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
1.城市和区域发展要遵循差异化定位原则
自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随着产品种类的极大发展,区域差异化变得越来越明显,根据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特性”、迈达尔的“累计因果理论”和阿瑟的“积极回馈理论”,所有的区域最终必然将会分异成服从赫希曼的“工业中心和农业外围模型”。
马歇尔对区域分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有3个原因促使产业的地方化集中导致区域分异:第一,最先几个企业的集中扩大了熟练劳动力市场,失业和劳动力短缺的机会降低;第二,地方产业可以提供非区域外贸易的专业化产品;第三,信息的交流和溢出提供了较好的生产条件。
当然,我们说赫希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过于简单,已经不能适应区域分异的现实需要;但是,这个模型的理论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
在地区差异化的分析中,它既可以简化到产业之间的分异,如工业化区域、农业化区域、文化生产区域和商业化区域等等;也可以深入到产业内部进行分异,如高新技术产业地区的分异,可以有电子产业集聚区、软件产业集聚区和光电子产业集聚区等等。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家是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区域分异的,因此,区域分异的最初动力可能来自于资源分布、工业化水平和技术发展的路径以及一些历史的偶然因素。
而对于从计划经济过渡而来的像中国这样的不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政府的对外贸易、投资、财税、金融等诸多的区域政策会对区域分异产生严重影响,区域的专业化领域和专业化水平将不会完全依赖于市场的作用。
例如,我国过去的“山、散、洞政策”和“特区开放政策”都极大地改变了一个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
因此,我国在进行区域经济定位时,既要考虑市场力量,也要考虑政策因素;既要考虑区域实力,又要考虑周边区域的影响。
按照当前的区域条件和未来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交通布局,以及产业的空间布局。
2.城市和区域发展要遵循互补性定位原则
互补才会提高专业化水平,互补才会产生贸易,贸易一方面产生了贸易收益,最重要的是它反过来提高了专业化水平,获得了外部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
对于互补或者贸易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研究论证阶段。
从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其共同的特点是认为劳动成本的高低是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劳动价值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要素成本来解释地区间贸易的产生。
然而,这些理论仍无法解释发达地区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也就无法解释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地区之间仍然有强劲的贸易需求,因而对区域的产业定位也产生了模糊的认识。
上世纪40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贸易理论,主要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技术贸易理论、收入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尽管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战后的贸易新现象,推动了贸易理论的发展;但是都没有深入到本质,不能概括出贸易中出现的大部分新现象。
克鲁格曼在《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新的观点。
他认为传统的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但是对于要素禀赋类似的地区贸易就无法解释,因此,规模经济是引起专业化和区际贸易的重要原因。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对于用相似要素比例生产的属于同一“产业”的“相异产品”,即使各国间的嗜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相同,也会产生国家间相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
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贸易理论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产业定位意义极大。
区域既可以发展自身具有要素优势的产业,也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以及通过产业内差异性产品战略来提高地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使区域互补性既可以建立在区域要素禀赋的基础上,又可以建立在技术进步导致的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上,从而在差异化产品的生产上将优势做强。
同时,互补性既可以发生在区域内,也可以发生在区域外。
因此,我国在城市(区域内)之间和区域(区域外)之间的经济战略定位中,要切忌大而全,特色不特,特色不强。
3.城市和区域发展必须发挥要素禀赋优势的原则
不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要素成本论,其本质都是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同,而不同产品的生产所要求的要素比例又不一样,因此,一个地区会集中生产和输出那些密集地使用该地区最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
从形式上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而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并成为现代贸易理论的最重要基石。
1949年,萨缪尔逊在他的《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一文中对要素价格均等化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各国的要素价格通过贸易确实会均等化,从而补充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逊模型。
然而,这一模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对区域间贸易的解释是合理的,但对于要素禀赋相似的区域之间的贸易,用区域之间的差异作为解释区际贸易的唯一理由就站不住脚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我国地区定位的产业的选择,首先还是要以地区的资源禀赋作为基础,但是,又不能拘泥于资源禀赋。
4.城市和区域发展要遵循构建比较优势的原则
随着技术和信息的发展,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这些传统的要素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如高科技产业耗费的资源和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少,运输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相反,技术和人才开始成为地区比较优势的对象,技术成本和工资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就是比较优势,而在哪里组织生产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是凝固不变,是可以而且会很快发生优势逆转的。
至于哪个地区拥有比较优势,则与区域的创新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
因为,在现代社会,技术是日新月异的,如果不进行持续创新,曾经拥有的先进技术将必然会淘汰,沦落为后进。
所以,引进技术,构建比较优势只能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不断的创新。
这样,任何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和创新环境的地区将会永远是知识创新的发源地,拥有现代产业的比较优势。
米歇尔・鲍瑞斯认为,通过政府的贸易政策,是可以培育比较优势的。
日本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竞争强手,就并非自由贸易的产物,而是有计划的贸易政策共同推动的结果。
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培育本国产业,保护它免受外国竞争,特别是来自美国厂商的竞争,直到它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质量水平,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竞争力。
也就是说,当竞争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下进行,涉及的又是科研密集型的高技术产品时,政府政策(即使是临时性的政策)对地区厂商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如果在政府扶持的几个部门中有一个部门对其他部门有外溢效应,它对与该部门相关的所有部门所处的竞争地位,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
概言之,这个原则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地区发展必须时刻跟上世界的先进潮流,可以借助政府政策快速地构建新兴产业,将落后的产业淘汰出去,促进产业一步步升级,使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优化的状态。
5.城市和区域发展要遵循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作用的原则
主导产业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某一产业的发展快于其他产业的增长势头,并正在或已经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比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
它能够通过其前向关联、回顾及旁侧关联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明显的“主导”作用,即能将其内在活跃的增长势头、优势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的效果广泛而深刻地渗透、扩散到整体经济体系中去。
主导产业理论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他运用创新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分析。
不过,真正对主导部门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
他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6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
他认为,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地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这个部门又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有所变动。
在一个新部门可以视为主导部门的时间里,是两个相关因素的复合物。
第一,这个部门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增长势头很大,而且还要达到显著的规模;第二,这段时间也是该部门的回顾和旁侧效应渗透到整个经济的时候。
根据罗斯托的分析,主导产业一般具备3个基本特征:其一,依靠科技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其二,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其三,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的增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这一特征是最关键的,也是主导产业的最重要指标。
从理论上看,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一般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回顾效应(或称后向效应),意指主导产业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如,纺织工业对棉花种植业所产生的影响、食品加工业对粮食种植业的影响等);二是旁侧效应,意指主导产业成长时对周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如,旅游业对零售、餐饮、旅馆等行业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三是前向效应(或称前瞻效应),意指主导部门对新兴产业部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诱导作用(如,金融业的发展要求电子化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已不再是单个的产业部门,而是几个产业部门,罗斯托将其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
在他看来,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是少数几个主导产业迅速扩张并产生巨大关联效应的结果,但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则存在明显区别。
以上笔者分析了我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5个共性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定位、战略规划、产业布局时,应该在兼顾以上共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本城市或本经济区域自身的特点,针对性地强调突出上述一种或几种原则与理论模型。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原则】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中的城市联盟体发展道路探讨10-26
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10-08
探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的优秀论文10-09
我发现了动物的共性作文10-10
戏曲脸谱与艺术设计的共性论文10-10
区域经济毕业论文10-11
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论文10-08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研究10-06
发改委区域经济调研报告怎么写07-11
本科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与创新措施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