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毕业论文

资产证券化论文

时间:2022-10-08 21:02:51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资产证券化论文

  资产证券化论文【1】

资产证券化论文

  [摘要]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规模的壮大有着重要意义,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活动之一,但目前其在我国的发展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发展资产支持证券,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SPV

  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收入的金融资产组合成一个资产池,并将其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现在已经变成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了。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发起人要根据自身资产证券化的需求确定证券化目标,然后对自己拥有的资产进行清理重组,把这些资产组合成一个资产池。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大数定律,虽然我们不能预测资产池中每笔单项贷款的收益,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对现金流组合整体进行预测,且资产的多样性可以抑制单笔资产的风险,即资产证券化是对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使整体受益的过程;接下来,发起人将资产池“真实出售”给特设机构(SPV),SPV通过信用增级等手段,以购买的资产组合的可预期现金流为担保向投资者发行证券,再用发行证券筹集的资金,支付原始权益人即发起人,以此作为其转移资产的对价,然后再用受让资产所产生的收入向证券投资者支付证券本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SPV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立SPV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真实出售”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发起人的“破产隔离”,减少证券投资者受到发起人发生破产而带来的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1.满足供需,降低融资成本。

  我国有大量的可证券化资产,这些资产如果被证券化可以帮助原始债权人提升资产负债的管理能力,使资金不再闲置,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由此获取更多收益。

  也可以壮大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同时为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提供了机遇。

  2.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在我国当前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大量的闲置资金迫切寻求盈利和安全并存的投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因其“破产隔离”的特质,无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符合要求的选择,而且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资产组合一般都包含多种风险与利益分配模式,期限上也各有不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喜好,加以选择,这样既有利于其提高收益率,也能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丰富理财渠道。

  3.提供商业机会,壮大金融机构。

  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专业领域,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包括负责发行与承销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化过程使上述各方可以在资产证券化的设计、评价、承销的过程中,获取可观而稳定的服务收入,特别的,对于投行来说,自身的壮大,也是为应对将来国际投行全面进入中国本土所面临的挑战做准备。

  4.有助于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

  由于资产证券化过程的各个参与者均与发行的证券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因这些市场机制所产生的自发性监督力量,对于金融监管起到很大的作用。

  并且由于资产证券化可以很容易的变现,在金融机构经营不善时,金融当局也可以比较容易的维持必要的流动性。

  三、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早期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可以追溯到1992年三亚丹洲小区以800亩土地作为标的发行的2亿元地产投资券。

  此后,2005年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试点发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信贷支持证券(ABS)。

  同年12月,建行的 “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标志着资产证券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资产支持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登记与托管结算业务操作规则》、《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的颁布,也为规范资产证券化运作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长远看,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一方面,我国目前有大量的可证券化资产,包括银行贷款、基础设施应收账款等,而另一方面,现在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居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机构投资者也需要扩展新的投资渠道,因此,资产证券化就成了理想的选择。

  四、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虽然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尝试,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全力推行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

  1.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资产证券化的规定还相当缺乏,我国应该制定相应的资产证券化法规和条例,明确哪些主体可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可证券化资产的范围和发行条件等,并且完善相应的财务监督、风险控制、会计、税收等制度安排。

  2.设立信托模式的特设机构(SPV)。

  SPV的运作,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我们应特别注意:SPV必须独立于其他金融机构,以避免关联交易;SPV设立有一定的政府背景,以提升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规范证券化运作,也可以降低成本;SPV有义务定期审查有关资产状况,必要时宣布证券发行违约并采取保护投资者的措施;最重要的是SPV必须是不具有破产资格的机构,以达到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要求。

  现在各国的SPV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即公司、有限合伙和信托组织形式。

  公司制在我国现有公司法体制下有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包括注册资本、信息披露等,而有限合伙又不能真正起到破产隔离的作用。

  目前,信托在我国有着财产独立性的制度安排,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的本质要求――破产隔离,因此构建信托模式的SPV是最为适宜的。

  3.加强金融监管,强大专业人才队伍。

  如前所述,资产证券化的实现需要很多机构的共同协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建设一个规范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提高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巩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担保市场,培养具备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

  4.大力扶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推动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购买资产支持证券,为其投资提供制度保障,并且有效沟通资产支持证券的供需,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艳辉:资产证券化的机理及理论研究.金融经济,2006.18

  [2]黄芬平:资产证券化中有关SPV设立的若干问题研究.金融经济,2006.18

  资产证券化创新【2】

  【文章摘要】

  结合近期国务院针对金融业发展提出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政策指导,通过梳理国际和国内资产证券化诞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资产证券化创新贸易融资证券化业务开展的积极意义。

  虽然各国金融环境有所差异,法律形态各尽不同,但发展贸易融资证券化业务能够借鉴国际现有的成熟经验,加快我国资产证券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贸易融资证券化;风险转移;资本

  1 资产证券化定义

  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发起人将缺少流动性,但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按类别打捆组成资产池,出售给特殊目的公司(SPV),由SPV以基础资产为担保发行债券。

  2 国际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现代证券化业务的诞生通常追溯到1970年美国抵押资产证券化(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的兴起。

  当时其他国家已存在类似的融资形式,像丹麦和德国早在240多年前就已开展被称为潘德布雷夫“Pfandbriefe”的抵押证券化,抵押债券是指投资者在证券化中拥有高级权益类的抵押资产。

  日本也早在美国之前在1931年就对抵押资产证券化进行了立法。

  资产证券化不仅在美国和欧洲被广泛推广,澳大利亚资产证券化增量也已逐步攀升为世界第二名,仅次于美国。

  近年来,香港以高速公路收费权作为质押的资产证券化资产池已达到港币60亿元。

  同时,在中美洲和拉丁美洲以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抵押的资产证券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3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随着国际上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也逐步推进。

  1992年海南省三亚市开发建设公司发行的“三亚地产投资券”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创始。

  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同年8月,中国联通以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作为资产发放债券出售给投资者,开启了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之轫。

  2011年8月,上交所开展了远东二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证券化业务。

  2012年7月,国泰君安为隧道股份发起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同年8月,中国银监会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出台。

  《意见》中第一条“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提及“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盘活存量就是要通过改革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解读“盘活存量”的十大措施之一是逐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把存量变成新的增量。

  我国可以借鉴国际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创新我国资产证券化品种,切实达到“盘活存量”,减少资本占用,提高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4 贸易融资证券化

  贸易融资证券化属于抵押债务凭证CDO中的贷款抵押凭证CLO。

  发起方首先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将已开展的贸易融资业务(保函、信用证、票据、福费廷等)从原有的资产中隔离出来转移至SPV,用未来收取的本金和利息现金流作为资产,由外包评级公司构建债券结构,以债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一家投资银行或有银团业务的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分销和承销债券。

  债券至少包含三个分层:高级债券、次级或夹层债券、超次级或权益债券。

  最终购买债券的投资人为财务公司、基金公司、对冲及互惠基金和政府单位(政府发展组织)。

  低风险承受者可以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优先级高级债券,高收益投资者可以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劣后级超次级债券。

  5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借鉴意义

  从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角度看,贸易融资证券化已是国际市场上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工具,金融危机前国外各银行已普遍开展该业务。

  在境内市场开展贸易融资证券化,适当参考国际贸易融资证券化的发展方向和理念,结合我国证券化业务实际,有所取舍,有助于丰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产品序列,建立多层次资产证券化市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1 盘活现有存量,创新业务模式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各银行不断拓宽中间业务,重视对客户的综合营销,保函、信用证等其他中间业务将不断增长。

  通过贸易融资证券化将原有资产转移至SPV,以债券的形式卖给市场投资者,及时变现为现金资产,既优化了原有资产结构,又释放了资本,能够更好地符合资本监管要求,达到盘活存量资产的目的。

  同时,信贷规模空间扩大,在保证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下,增加了新业务量。

  5.2 多渠道筹资降低成本,增加流动性

  正常情况下银行以吸收储蓄或发行债券的渠道筹集资金,筹资方式较为单一。

  开展贸易融资证券化业务,通过投资者购买债券,将流动性注入SPV,不仅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增加了流动性,而且由于资金来源多元化从而降低了整体资金成本。

  5.3 管理转移风险,拓宽投资人范围

  银行的传统业务已不是简单的资产发起和服务,更多趋向于向风险管理转变,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

  通过贸易融资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购买结构性票据的投资者身上,将未来预期的风险有效对冲,实现风险转移,提前防范风险。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贸易融资证券化债券产品具有信用评级较高,息票收益率较高、期限较短、资产多样化、交易结构简单等特点,是一种方便调节投资组合灵活性的工具。

  发展该业务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培育投资者类型,建立起新的投资者结构。

  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现阶段与金融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评级体系和二级市场仍处在需要逐步完善的阶段之中。

  但随着境内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不断发展,贸易融资证券化既是债券投融资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内生需求,又是积极面对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一体化等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洪艳荣,《重启资产证券化,我们需要的准备》,金融市场研究,2012年第8期

  [2]李宁姜超倪玉娟,《化解非标风险,走向资产证券化》,金融市场研究,2013年第6期

【资产证券化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资产证券化金融危机论文10-08

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论文范文10-08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的启示10-26

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论文10-09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10-05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尽职调查报告10-08

关于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监管现状和信息披露10-08

论资产证券化中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10-05

按揭证券化法律思考经济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