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毕业论文

国民保险意识

时间:2022-10-05 21:01:53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民保险意识

  国民保险意识【1】

  摘要:保险产品是无形的,给人的感觉是虚无缥缈的。

  保险产品的使用价值更是难让人愿意承认,因为当你觉得保险有多么合算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跟人类的灾难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造成国民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意享受到保险使用价值的一个根本原因。

  关键词:商业保险 保险意识 保险原理 保险产品 保险产品特性

  在银行业发展平稳,证券业蒸蒸日上的当今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保险,银行,证券做为金融行业的“三大支柱”,为何独独对于保险,人们的看法有所不同,对保险的误解那么深呢?

  首先,三大行业的起步时间不同,保险最晚。

  银行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成立了。

  证券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的保险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停顿,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业是90年代才开始,起步上就有巨大的时间差距。

  其次,保险产品的内涵使用价值与银行证券产品差异极大。

  银行最为简单,单纯的通过存款获得利息;证券产品,则是利用价格波动产生收益。

  而保险,则需要全方位的理解保险产品本身的内涵及它的功能和意义,对于不同险种的保险产品需订立相应的保险合同,这一点对于国民素质要求最高。

  中国人对风险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很多人家里有防盗门,防盗窗,但却没有灭火器,把财产看的比生命重要。

  大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总认为不好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国历来有“生死由命”、“养儿防老”的文化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又让人们形成思维定势,所以多数单位和个人对风险防范采取的是消极的、回避的态度,多数国民对于“灾难”二字避而不谈,大部分人抱着讳疾忌医的思想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大多数人压根就不相信保险公司的信誉,特别是城镇农村的,他们觉得还是自己赚钱拿到手上放在银行养老等心里踏实。

  另外这也是中国内需难以拉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有钱不敢花,可敢问一句,为何国民有钱不敢花呢?存钱到底为了什么呢?无非为了以防万一或有不时之需。

  害怕生病了或意外发生时去不起医院,害怕老了生活艰难。

  这个“怕”字不正说明了我们是缺乏保障缺乏安全感的吗?只知道理财而为什么不做一份保障保护自己和家人?直到痛了都不会想到要买保险,这正是我国国民的现状。

  难道我国国民真的没有保险意识吗?其实不然,仔细想想我们养儿,我们存钱,我们理财,我们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的财富正是因为我们有保障意愿,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购买保险的意识罢了。

  中国人的保险意识不是差,只是未能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它们原有的保险意识。

  最重要的是它们根本没有机会去真正了解保险的本质,体会商业保险的真谛。

  造成我国国民购买商业保险意识淡薄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清楚保险的原理。

  保险说直白点就是一项风险管理机制,用大数法则或者概率原则,每人(商品,劳务等等)在合理范围内支出一小笔资金集合为大笔资金扣除适当管理成本和利润后按一定规则用以补偿支付某一个保险范围内事故发生后给保险标的(人,商品,劳务等等)造成的某些方面的损失,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出现了现在市场上的各类型的产品。

  其实保险支出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生活成本,只不过很多人还未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导致了购买过保险的人大部分都是人情保单,或是代理人的推销才使得接触到保险产品。

  相关部门应普及保险原理、保险起源、保险本质等实质性的宣传而不单是公司的形象宣传。

  第二,专业人才缺失,保险代理人素质普遍偏低,而保险行业的营销方式是以保险代理人的推销为主。

  保险行业的门槛相对其他行业较低,仅要求初中毕业,从业考试也是每星期一考。

  这导致了保险行业鱼龙混杂,并成为很多无良人士的副业。

  加之培训方式落后,代理人从中根本没学习到保险的本质,谈何专业?在不了解保险本质的情况下很多保险业务员会忽悠客户说保险可以赚钱,这是严重的误导!不错,保险确实是一种投资方式,但不是赚钱途径。

  保险的投资是以小额的保费得到相应理赔金额的风险保障,只不过这项投资是无形的,是以被保险标发生约定风险为条件的。

  可老百姓普遍认为,投资即为简单的金钱所得,即我付出成本,你给我收益。

  这严重违背了保险的初衷,即保险保障功能。

  另一方面个别保险代理人为了一己私利在做业务的时候有夸大保单作用、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最终导致大众形成理赔难的观念,从而就不相信保险业务。

  中国市场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营销团队,在对各项保险险种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之后服务于国民。

  目前,我国开设正规保险专业的高校才几十所,严重缺乏专业的高等保险人才。

  如若根本改善中国保险市场,必须从源头抓起。

  第三,商业保险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商不奸。

  这造成国民的普遍误区,让国民感觉到保险是单纯的赚取他们的自身利益,而并在付出金钱后并没有相应的利益所得。

  这是由于保险的产品特性决定的。

  首先,保险是一种非必需的服务产品。

  企业和个人购买保险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在发生风险事故时获得经济补偿,消费者难以主动意识到这种需求,也就不会积极地去了解保险。

  其次,作为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依靠专门的精算技术确定出来的保费和保额,以及其复杂的保单条款使得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性能和价格难以进行直观的评估,因而在交费和理赔时就容易产生误解,发生纠纷。

  而对于那些并未出险,从而未能享受到保险理赔带来的利益的消费者,则更难体会到保险的价值

  第四,保险业务从业人员无薪酬待遇。

  由于保险业务员工资采用的是有责底薪+业绩提成的核算方式,导致其工资完全与业绩挂钩。

  导致国民认为我买了你多少保险你保险代理人从中拿了我的多少提成的思想。

  但我们知道所有与业绩挂钩的行业都是这样核算工资提成的,保险与之不同的是没有业绩没有基本工资,即不开单分文没有入账。

  这种工资核算制度就不可能会吸引到素质较高的业务人员。

  保险公司如要进行体制改革,我认为改善业务人员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是重中之重,而根本就是提高业务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以便吸引到优秀的业务人员。

  第五,政府、广播电台与电视媒介对保险的宣传力度和外国大有差异,我国宣传严重不足,不到位。

  各种媒体关于保险的介绍和报道,也包括保险公司广告和教科书。

  都可以使国民对保险形成或好或坏的概念,比如,通过保险转嫁风险到底合算或不合算,保险业总体声誉很好、一般或较差,一些保险代理人很守信,也有一些会以欺骗的方式推销保险等等。

  如同保险业的声誉一样,民众的保险意识也是一种公共资源。

  所以提高民众正面保险意识是重中之重。

  做为直接收益的保险公司在提高民众保险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保险公司抱怨民众保险意识不高的呼声最高便是证明。

  保险监管机构作为提高民众保险意识的主要责任人也是责无旁贷的。

  当然,除了保险监督管理部门之外,保险业的所有参与者,包括代理公司、经纪公司和公估公司以及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对保险意识的提高也有着相应的责任。

  责任明确之后,提高民众保险意识的路径就清晰可见了。

  第六,我国保险公司在设计条款的时候不尽合理、人性化特点较少,从众性心理严重 。

  自身产品设计上利益为重,保险条款生涩难懂,解释不够详细。

  把有购买保险意愿的人群因为晦涩的条款,厚厚的合同而拒之门外。

  原因很简单,人们总是对相对陌生的领域带有防御心理。

  如果保险条款在专业的前提下更加浅显易懂会有更多的人群愿意主动接触与加入进去的。

  第七,国民保险意识普遍程度不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上层社会购买保险的意识逐渐变强,新闻里偶尔会报道某个知名人士的保险大单,说明国民的保险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但是一些商业保险保费过高保险范围过于狭窄而相对应的保险理赔金额又不够高使得国民认为购买商业保险只是有钱人的游戏而与普通百姓无关。

  许多人也都在倡导商业保险应该更加平民化更加接地气。

  第八,投保、理赔手续繁琐、不易操作。

  保全行为的透明性不够。

  保险公司服务意识差,后期服务不到位。

  消费者购买完保险再去咨询一些相关问题困难。

  第九,国民信仰的缺失,大家都只信仰钱,很多人都是金钱的盲目崇拜者,实用主义至上,只是看中结果。

  所以让部分无良的保险代理人钻了想投资赚钱的空子,把保险误导为投资储蓄类的产品。

  总之,保险公司体制不健全,位置不明确,保险市场不完善,百姓不够理性,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尚短,认知还有待提高是造成如今尴尬的局面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相信,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国家法律的进一步完善,随着新闻媒体舆论的广泛传播,随着保险代理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保险行业逐渐爆发他的能量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映芹.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性[J].理论导刊,2000(03)

  [2]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1999

  [3]侯文若.保险法与保险实务全书.1995

  [4]周建波,刘志梅.金融服务营销学.2004

  [5]王治超.保险理赔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2004

  国民保险意识淡薄原因【2】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保险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但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民众的保险意识相对还是比较比较淡薄,如何将潜在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文对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的淡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了保险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意识;保险密度;保险深度

  一、国民保险意识现状

  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自80年代初我国恢复商业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务收入连年递增且增势喜人,并形成了相当的市场规模。

  据统计,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保险业务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2%。

  21世纪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态势依然强劲,仍然保持了很好的很高的发展速度。

  尽管如此,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内在需要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仍显滞后,总体上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起步阶段,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国民保险意识相对落后。

  保险意识反映了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认识和接纳程度。

  它通常表现为人们主动购买保险产品的意愿。

  在收入水平等其它因素一定的情况下,民众的保险意识越强,对保险的现实需求水平就越高。

  同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众的保险意识越强,该国的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就越发达。

  根据2001年1月份开始的中国保险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的结果,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有限,对保险公司的信心较低。

  大多数居民对保险知识只有一般性的了解,只有6%的家庭认为自己对保险知识了解较多,而36%的家庭表示自己对保险知识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两个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发展程度和发展潜力的指标。

  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图1显示了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保险深度,图2显示了2009年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密度。

  图1 2009年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深度

  资料来源:瑞士再保险公司数据。

  图2 2009年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密度(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瑞士再保险公司数据。

  可见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方的差距悬殊。

  从保险深度来看,1990年我国保险深度为0.56%,2000年上升为1.84%,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保险深度为3.4%,位列全球44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7.0%,而中国台湾保险深度高达16.8%。

  这说明我国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

  我国的保险密度也是相同的境况。

  如表2所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保险密度121.2 美元,位列全球64位,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95.1美元。

  与荷兰、瑞士相比,差距甚大。

  无论是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密度,我国的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近两三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罕见的重大自然灾害,如雪灾,地震,干旱,高温,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

  这些自然灾害再次检验了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

  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为例,根据新华社和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而保险业共支付保险金仅为16.6亿元,这说明绝大多数灾民都没有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风险和保险意识仍比较落后。

  为何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这样缺乏呢?

  二、我国民众保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我国民众保险意识淡薄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也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还受到收入水平、保险产品特性和居民心理因素的影响。

  1.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影响。

  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深受儒家、道家和佛家等传统文化影响,形成的是听天由命的宿命论主宰的风险态度,事后救助的风险防范手段,再加上以储蓄防不测的习惯和“财不外露”的保守心理,这都抑制了我国民众保险意识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家和集体一直承担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损失,企业包揽了城镇职工的生老病死,人民公社成了农村农民的依仗,这种情况下民众没有风险概念,没有保险意识;十一届三中全后,现代保险业才得到真正发展。

  保险业发展时间短,也导致了人们对保险的不熟悉。

  2.经济因素的影响。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见图3),人们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前四项需求又被称为匮乏性需求,只有到了最高层及,才是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

  而保险属于安全层次的需求,所以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没有被满足时,人们是不会产生保险需求的。

  在北京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未购买保险的北京居民中,明确表示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的占到了近3成,认为保费太贵的占到了近1.5成。

  可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非常必要的。

  图3 马斯洛需求层级图

  3.保险产品本身特性的影响。

  保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服务产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保险是一种非必需、非渴求产品。

  企业和个人购买保险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在发生风险事故时获得经济补偿,所以很难主动意识到这种产品需求,也不会积极地去了解保险。

  第二,保险是一种无形的产品。

  保险产品的定价和合同条款比其他产品更为复杂,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保险产品的的性能和价格难以进行直观的评估,除非出现保险事故否则消费者很难体会到保险的价值,所以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保险产品会形成某种抵触情绪。

  4.居民心理因素的影响。

  正如上面所说,保险产品非常特殊,所以很多民众对保险都存在侥幸心理。

  这些人总认为风险的发生一定不会降临到本人头上,尤其当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时候,就不会购买保险。

  其次,很多居民都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也就是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机械地跟从他人的做法。

  当身边的人都没购买保险产品时,即使自己很需要,也不会购买。

  再者,近几年物价上涨,货币缩水,很多居民的理财意识被提高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人盲目跟风甚至举债进入股市、基市等。

  这种狂热的投机心理和错误的理财观念使人们对可能的风险比较漠视。

  三、提高我国民众保险意识的策略

  培养全民的保险意识是我国保险业当前最大、最紧迫的社会任务。

  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政府部门主要是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立法强制,加强对保险各环节监管,完善保险业动态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市场规则和规范市场秩序,适当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同时要加强对保险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对全社会的风险教育和现代保险保障教育,加强对消费者消费意愿和购买决策的了解,并为其购买保险尽可能提供便捷和可靠的服务,提高全民对保险的公信力。

  2.保险业同行对内要积极主动做到依法诚实经营,吸纳高素质从业人员,注重保险服务观念培养,提高保险代理人的责任心,以优质服务争取客户;对外要主动联手参与到加强保险宣传、转变观念中,利用各种典型事故的启示作用,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对保险和风险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良好氛围。

  3.社会其他各界如新闻媒体以及有关部门在报道宣传

  时,应消除对保险业的偏见,摒弃“银行最重要,证券也重要,保险可要可不要”的旧观念,应积极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

  应该让居民充分了解到保险本身就属于理财的范畴,而且是理财中最重要的一环;保险规划是理财规划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规划。

  四、结语

  我国保险业正在高速发展,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却非常淡薄。

  提高民众的保险意识是保证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提高民众的保险意识,积极利用保险来防范风险这样才能更充地发挥保险业的补偿和给付功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何小伟.提升保险意识政府更需主动[N].中国保险报.2010-04-28

  [2]马永伟.关于当前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告,2002,7号

  [3]邱彬.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走势[J].财经科学.2002(6)

  [4]边海宁,邓晖,赵静.我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分析[J].现代商业.2012(11)

  [5]胡疆.略谈创新提升我国保险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导报.2009(5):28

  [6]杨松.居民保险意识落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7]吴定富.大力推进保险创新做大做强保险业[J].管理世界.2004(6)

【国民保险意识】相关文章: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02-04

中国民间谜语大全10-05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10-07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教案10-08

国民经济论文范本10-06

感恩的意识作文10-08

国民经济调控策略探析论文10-10

国民休闲汇活动管理方案范文10-10

核算体系国民经济论文10-08

苏教版美术教案:外国民间玩具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