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金融学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融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学论文1
摘要:本文简单的对移动金融服务的内涵以及基本业态进行了解,了解我国移动金融服务的新特点,提出移动金融服务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经济转型;移动金融服务;问题
一、移动金融服务的内涵与基本业态。
1.移动金融服务的内涵。在经济转型下,移动金融的概念以及内涵不断的变化以及发展。我国对于移动金融服务的研究仅仅只集中在了移动支付或者是手机银行等移动金融服务的领域,在其他的范围内涉及的还不算太广。虽然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对所理解的移动金融服务内涵不同,但都一直对金融服务的共性都作为强调,并且借助移动网络通过终端设备所进行的服务以及信息上的交易。
2.移动金融服务中的基本业态。移动金融服务的基本业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将通信运营商为主要的业态,运营商利用其中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服务的优势,将移动金融服务的形式引导产业的发展。运营商在这一方面承担商家们的成本以及移动支付的模式,用这种方式来让一些银行有了参与的想法。第二种,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业态。移动金融机构是以专用的网络专线与移动网络相互关联,消费者通过金融服务来进行网络上的支付,或者利用金融服务与手机进行绑定。第三种,是以第三方的形式为主导的服务业态,第三方的企业是运营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介绍者,通过移动金融服务,对人们进行身份的验证,并且完成之间的交易。在移动金融服务业态,发达国家一般都是由银行主导的,而不发达的地区使用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来实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进行的主导是贴近于穷人的。我国出现多种化的合作方式,主要也是由银行主导的。
二、移动金融服务所出现的新特点。
1.顺应移动用户的发展潮流以及趋势。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0亿左右,移动用户达6.72亿,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以及移动金融模式不断的进行提高创新,我国的移动金融服务快速发展起来。根据中央银行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业务一直在持续增长的状态,在20xx年的第二季度显示,移动支付业务达到了9.46亿,同时也达到了4.95万亿元的金额。对比网络上支付,网上支付同比增长只有17%,由此看出,传统的网上支付以及被移动支付远远的超出。同时移动支付将逐渐代替终端服务,并且成为主要的发展。
2.核心竞争力---口袋银行。客户的使用习惯已经逐渐被移动金融服务改变,并且重新对客户价值体系进行构造。网络业务在我国的银行业务中已经超过的71%,而移动金融市场也超出了1600亿。同时,运营商、网络平台以及支付机构都将自己以往的格局和态势进行了改变,同时银行中的网点已经不再是优势。
未来金融服务的表格方向是服务网点化、支付移动化以及金融服务化等,并且从以往的实体银行逐渐走向口袋银行的变化,银行只有不断的进行更新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移动金融不断满足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移动金融服务与网上银行比较,移动金融服务以手机为代表的形式,不仅打破了局限,还满足了消费者们移动金融服务需求。软件中的重力感应、二维码以及手机定位等不断进入到移动金融服务业务,网上购物以及手机支付等新兴服务的技术不断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移动金融服务从以前简单的通讯工具逐渐向交易平台以及金融服务演变,移动金融服务不断的深入,内容上不断的丰富,将超过以往传统的网银服务。
三、经济转型中移动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1.移动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风险。移动金融的本质与属性并没有偏离金融,他也同样还在面临着金融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并且与此同时由于移动金融其特有的运营方式使得移动金融服务比其他金融服务更加容易突破其原有的风险控制界限,从而带来新的业务风险。所以移动金融比普通金融跟需要注意风险。
移动金融服务是将金融服务与互联网进行结合,这样的模式会使得IT行业的风险与金融风险进行叠加。原有的金融IT的构架也会慢慢的难以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的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用户不断更新的需求。并且就目前来说移动网络安全、终端设备的开发、二维码技术的开发以及身份识别的漏洞,这就使得信息泄露与科技风险以及软件诈骗等问题出现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移动金融服务由于其运行环境区别于其他传统金融行业,所以在这个行业当中还存在着很多其他风险,如洗钱的`风险,法律的风险还有监管的风险与环境的风险。我国移动金融服务行业仍处于起步的阶段,移动金融服务的产品形态、商业运作等环境尚未完善,所以移动金融服务行业仍然需要健全监管体系以及完善相关法律。
2.移动网络的安全性的威胁。移动金融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开放性更加明显。但是正是由于其开放性也使得其网络威胁相对于其他的金融行业来说更加容易遭到破坏。部分黑客能够使用网络程序的漏洞对其网络进行攻击,或者是利用技术手段使其数据超负荷,从而拒绝进行服务的攻击。还有就是部分在公共场合利用公共WiFi来对客户信息进行盗窃从而造成客户的信息泄露。
3.智能终端的安全性威胁。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芯片的处理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这也就是得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现在操作系统也开始出现在了移动终端上。但是随着移动终端的技术逐步趋向于成熟其问题也开始出现。就近些年来看智能终端有非法篡改信息,非法访问以及恶意篡改信息的危险。例如在用户使用手机办理业务的时候,如果没有使用加密等软件,就很有可能会被一些钓鱼网站,与部分木马程序窃取用户的信息,或将其金融功能进行复制,从而给客户造成一定的损失。
四、对经济转型下的移动金融服务的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移动金融产业的扶持,并对其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与措施,并鼓励商业银行以及部分相关产业与其进行合作。从而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并逐步降低服务成本,从而有效地促进移动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允许银行委托移动运营厅等非金融机构办理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这样就可以大量的缓解商业银行自身服务网点不足的压力。或者是能够允许移动同信的运营商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并开展手机银行等业务。从而获得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加强立法的监管。我们应当,从整个金融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移动金融行业的法律保障问题。并且由于金融行业其独特的业务模式,使得移动金融行业也必须有一套专门的立法并且需要移动行业所特定的法律关系。我们还可以通过人大等立法机构来出台相关行业的配套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工信部来颁布行业标准以及一系列的相关手段。从而建立出一套完善的政策监管系统。在移动金融服务产业链的各方参与中,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移动运营商亦或者是软件开发商。等相关部门都必须处于相关法律条文当中和法经营。并需要服从部门的监管。
3.提高移动金融安全性。由于移动金融的网络开放性,交易的虚拟性,使得移动金融服务对于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建立不了安全的保障机制以及能使大众信服的安全环境,那么推动移动金融的发展无从谈起。移动金融机构对产品创新,也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交易认证机制以及安全防控体系。从而兼顾移动金融产品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这样做有以下几个用途:一是能够充分发挥出金融卡的安全性从而将密码、软件、以及硬件安全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密码与卡片的双保险;二是,要充分的利用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调控平台进行保障使其能够智能的识别风险的等级并对其进行防范;三是,在加强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上增强安全管理控制。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安全性,并且必须保证客户的信息不会被窃取,从而保护客户隐私。
参考文献:
[1]常兆春。移动金融发展趋势及其思考[J].前沿,20xx,(12)。
[2]王兵。商业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实践和发展[J].中国金融电脑,20xx,(01)。
[3]李小庆。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思考[J].中国金融电脑,20xx,(05)。
金融学论文2
摘要:在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中,国际金融学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国际金融学开始发生改变,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该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式教学方式开始被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当中。本文对引导式教学法的概念、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来推动引导式教学法在国际金融学中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法;改革;应用
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发生改变,对金融行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金融学课程需要积极进行改革,改变以往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因此,引导式教学法被运用到了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当中,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兴趣。但目前国际金融学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引导式教学法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阻碍了引导式教学法在国际金融学中的发展。
一、引导式教学法的概念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专家最早提出了引导式教学法,随后经过不少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改革,最终形成的引导式教学法主要的含义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讲解,而引导式教学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在上课之间将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整理好,并通过各种渠道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上课之后,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运用案例、问题以及热点新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AsliDemirguc-Kunt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引导式教学具有更多优点,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二、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资料不够丰富目前,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仍是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运用记忆来掌握知识。在各大高校中,国际金融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会参考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教师会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步教学,不常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一味的听教师讲解,很少会主动去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掌握的只是知识的表面,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也缺乏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导致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学习该课程时,能够供学生参考的相关资料太少,尤其是案例型资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影响了学生的预习与复习工作,导致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容易理解。
2、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在组织该课程的实践与实验教学时,教师只是让学生上机,简单的模拟一下炒汇的过程,没有列举出一些外汇交易的案例让学生试着去分析,也没有与学生一起讨论。虽然实践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学生并没有从中学到多少东西,只是了解了炒汇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对于其他投资、规避风险等方面的内容掌握的并不理想。
3、学生不容易掌握英文教材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讲解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以翻译为主。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该课程在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英文教材难度比较大,相关资料也不容易理解,导致不少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学习和翻译英文教材成为学生上课主要的任务,而忽略了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
对以往该课程教学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文稿进行改革,将典型的案例与一些热点新闻加入到PPT当中,并针对案例和新闻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积累的相关知识,并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并运用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学属于基础的理论课程,所以应该将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案例作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
在国贸专业,国际金融学属于实践课程,教学重点应为对具体的市场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在其它专业,国际金融学属于常识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基本概念、相关的实例以及外汇知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国际上金融行业的动态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将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列举出来,引导学生对各种案例进行分析,并思考其发生的原因,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目前国际上金融行业最新的发展形势。
教师应将与国际金融相关的各种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这些案例,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更好的理解国际金融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教师还应该补充一些国际资金融通的相关案例和题目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该课程。
国际资金融通是该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学好这一块的内容,并能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表示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获得了成效。所以,教师应将国际资金融通相关案例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更具优势的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国际金融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引导式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通过引导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丹程;宋连成.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xx(08).
[2]罗丹程;张婷;战玉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引导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xx(17).
金融学论文3
一、关于投资问题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
如果按照传统的金融理论指导金融投资,很难起到对投资者正确指导,使投资者更为理性地进行投资活动。所以,传统金融理论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亟待对传统金融学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理论的补充,积极研究并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地拓展金融学研究范围。
目前,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关于投资的诸多问题。行为金融学是集心理学和金融学于一体的相互融合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中交易者非理性投资行为。
具体分析,行为金融学是借助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投资者的心理活动,以此为基础评价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也就是说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投资者心理因素导致在金融市场上的非理性投资行为。结合传统投资理论在金融市场的投资范式,分析评估交易者在金融市场中投资决策时犯系统性错误的原因,指导投资者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进而对非理性投资行为进行修正,达到科学理性投资,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行为金融学融合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金融市场上投资决策可得出如下结论:基于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投资时容易犯下主观判断失误,使得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投资行为活动变得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严重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所以,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动因,结合金融学的有关知识,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资理论体系,为投资者在金融投资活动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使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化、科学化。
二、金融市场上的心理分析方法
长期以来,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最为常用的投资分析法有两种,即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所采用的分析依据是投资对象的经营业绩以及经济发展形势;技术面分析法针对经济市场走势进性数据统计,并编制图表,根据图表定量分析未来投资的方向以及前景。而行为金融学的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是对投资者心理因素的探究,依据心理学原理及相关知识分析投资者的心理状况对金融投资造成的正负面影响。从金融学角度分析,在金融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投资者对金融决策的依据主要是基于主观判断和客观地对金融市场走势进行分析、估测。然而心理分析法是传统分析法的补充和改进,心理分析法是主要是以传统分析法为依据,将心理分析法融合到整个金融市场投资环境中,强调以分析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突出投资者的主观性为主要研究方向。然而过于强调投资者的主观能动因素而忽视机械交易的客观性,会导致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受到人性弱点的干扰。因此,基于金融市场上的心理分析法还应以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为依据。
三、健康的心理范式利于正确投资决策的形成
行为金融学强调的是提高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良好心理的形成,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金融投资决策,对规避投资风险和降低投资风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应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加强对行为金融学中心理学科的探讨,建立健全正确的心理范式,帮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形成良好的金融投资心态,确保金融投资者投资受益最大化。具体来讲健康的心理范式的建立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提高情商。
按照投资心理层次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理性层面和非理性层面。理性层面我们可以理解为投资者的智商,而非理性层面可以理解为投资者的情商。投资心理理性层面主要考察的是投资者智力的高低,投资心理非理性层面主要考察的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情绪的控制把握力度和体验深度。从金融市场投资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更多的还是考察投资者的情商。这是因为心理因素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远远大于理性层面的影响。所以,提高投资者情商是避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投资行为出现错误,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思路。应作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2.培养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是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前提条件。在金融市场中有关投资的虚假信息无处不在,如果投资者不能正确地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而是盲目地、不理性地进行投资,很有可能会增加投资风险,收益受损。所以,作为投资者应具有良好的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投资的收益,得到较好的投资回报。
第一,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信息认真地主观客观地分析鉴定,甄别。避免偏听偏信,对客观的信息融入过多的主观色彩,导致对信息错误判断。不能因为信息同自己的主观思路相符就愿意相信,愿意接受,愿意投资,而对于那些同自己主观思路不相符的信息就不予理睬。
第二,投资者不应有盲目从众的`心理,就是我们常说的“羊群效应”;不能人云亦云,受别思想、意见左右,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是个复杂的环境,同其他社会活动不同,具有较大的风险。其他人对金融投资的判断结果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因反应不足或者反应过快做出缺乏理智的投资决策,进而增加投资风险;
第四,投资者要对投资收益期望值保持平和的心态,要学会等待,从等待中获得应有的预期收益,而不是急于求成。对于各类利空或利好的信息投资者都需用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对待。这是因为投资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是动态的市场,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变化,如利空向利好转化,利好向利空转化等。
第五,投资者应学会用动态的眼光去分析投资问题,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实时对原来的决策做出调整。因为只有投资者的主观判断同市场的动态发展实际相符,其投资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3.学会远离市场上的投资氛围。
金融市场环境复杂万变,影响投资者心理范式形成的因素众多,比如投资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以及投资经验等。如果作为一名投资者不能同金融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势必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认识和投资决策。
所以,为了能够避免金融市场投资群体的思想观念、投资习惯以及投资经验对投资主体造成影响,投资主体应学会远离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氛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独立地对金融投资活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断,而不是以从众的心理进行盲目性地投资,这样会加大投资风险,难以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金融学论文4
一、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度
(一)分组教学
第一次上课时,要求学生每6—8人自动分组,推选组长,每组布置一个专题,专题一般是当前金融热点话题,要求该组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任务分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制作与修改PPT、PPT汇报等,通过这种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组长还要负责本组学生的考勤工作和该组各个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打分,教师和其他各组组长要对该组最终提交的成果进行考评打分,最后该组每个学生的打分就是三者的加权得分。这种方式既强化了学生对当前金融热点话题的关注,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调研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为学生进入企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
每次课前五至十分钟,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通过各种方式:新闻播报、板报、视频、PPT等解说近几天发生的金融大事、要事,并附以简要的评论;在金融机构体系和商业银行的讲述中,要求学生选择我市的某家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该金融机构的窗口设置、业务开展情况等;根据相关章节内容,将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上传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测;让学生课后阅读金融方面的一些报告如《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等,并书写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种实践性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金融意识,提高了学生对金融的关注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我们在各门课程的讲授中运用得较多的方法,金融方面的案例非常多,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合理运用,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加深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精心筛选,选择最适合的案例融合到相关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比如在信用的讲授中,我们可以引入信用卡透支的.案例,让学生知道信用的重要性,个人信用记录是我们的“经济身份证”;在利率的讲授中,可对我国贷款利率的放开进行解析,并进而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情况进行探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金融理论,也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四)问题导入式教学
问题导入一般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既可以通过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导入,可也通过已学内容回顾导入,还可运用多媒体提出问题导入等。例如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讲解中,我们可以先引入《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某段材料,让学生思考一下在这段材料中运用了哪种货币政策工具,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调控的,有什么样的效果,从而引出接下来要讲的某种货币政策工具。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新课的实施与开展。
二、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促进了多样化信息的传递。在《货币金融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微信、飞信、QQ、电子信箱等各种沟通手段,实现课程相关资料的最大程度共享,及时答疑解惑,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同时实现课后部分作业的电子化。四、改革课程考核方案为了相对准确地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真实、公平与合理,在《货币金融学》考核中,我们始终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当学期教学实施计划,灵活设定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占比。如为了加大学生平时考核力度,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可以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设定为各占一半,将平时考核贯穿于教学始终,这样就杜绝了某些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重视平时的学习。平时考评可以包括作业(习题、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课堂提问、课堂随机小测验、专题分组汇报、考勤、课前新闻解读、期中考试等。期末考试内容构成中,为了体现层次,除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客观复述题外,还要出一些结合中国当前经济、金融领域实践问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的主观分析题。以上考评方法,我们在每学期开课的第一次课中即对学生阐明,既是让学生明白这种考评方法的意义,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授课教师的配合。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培养持有双证书、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金融人才,我们在《货币金融学》的教学改革中,在保证基本理论教学活动规范性的基础上,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以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金融学论文5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是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的关系,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企业行业的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金融业人才需求的缺口也非常大,有研究报告标明,目前国内大约对金融人才有300万人左右的需求,人才需求从专业对口上升到能力侧重,这使得金融业经营面临人才短缺的难题。
在此种情况下,金融学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专业实操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更是对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已成为应用型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在,国内各大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都在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推动了金融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哈尔滨金融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打破了传统的“电脑+软件”方式,采用课内实验教学、独立实验教学、学年认知实习、毕业实践实习和课外大学生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年认知实习是重要的环节。
本文以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20xx级和20xx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金融学专业学年认知实习进行实践教学探索。
一、基于调查问卷和学生反馈的学年认知实习比较
学年认知实习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认知专业,更好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适应阶段。
(一)实习方式
比较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20xx级学生采用的是到社会上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23家金融机构进行学年认知实习的方式,以下简称社会实习。20xx级学生采用的分三期是在学院内以模拟训银行为主进行的社会仿真综合实习,以下简称仿真实习。
(二)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
比较社会实习由学校出面,联系实习地点,分配学生进行实习。在为期两周的时间,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特殊性,社会实习按照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和具体实习内容,如有的安排大堂经理,有的安排扫楼、扫街,查看规章制度,更多的是观察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
仿真实习是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前精心准备,模拟一个微型社会环境,设计不同的企业、机构以及相应的规则,突出仿真性,按照实际业务程序进行。实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亲身了解实践工作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竞争、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仿真社会中,设计多家金融机构,在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下,不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操作,有竞争,有合作。学生的仿真实习是从微型社会的CEO和行长的竞选开始的,之后的招聘大会由各企业的CEO组织,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职业选择投放简历,双向选择,最后确认各企业人员和岗位职员。金融机构中的主要岗位有行长、柜员、会计、信贷、人资、大堂经理、监管等。在实习指导教师(由专业指导教师和银行资深业务人员担任)进行业务培训后,各企业展开业务,整个实习在各企业员工考核和企业间合规性及绩效考核中结束。
(三)学生实习满意度
比较社会实习中,在不同的.实习单位实习的学生满意度不同,在23家实习单位中,满意度为100%的有3家(均为接受实习学生人数少,为3人),满意度在60%以上的为4家,其他满意度都较低。
仿真实习共进行了三期,第一期满意度较低,第二期满意度有很大提升,第三期满意度最高。
(四)学生实习收获
比较在社会实习中,学生的收获主要在于观察到了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但绝大多数同学对业务的流程、要求不甚了解,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作用不明确。
在仿真实习中,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实习中提升的能力以及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后要提升的能力分析如下:
1.根据调查问卷中对受访者对于实习对他们职业发展的态度调查里,受访者认为本次实习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比较重要的比例为49%,其次认为很不重要比例为23.4%,认为非常重要22.6%,而不清楚的比例为2.8%,认为不太重要的比例为2.3%,说明多数实习学生认为本次实习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重要性。
2.在实习完成之后对于实习者提升的能力的调查中,比例在50%以上的选项有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加深知识理解,分别为53.25%和57.72%,而选择拥有相关从业经验的选项的占了42.89%,参与核心工作和明确未来职业规划的比例分别为36.99%和33.74%,选择提供就业机会和没有什么作用的选项的比例都为9.15%,其他的选项只有3.05%,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受访者提高的能力都偏向于与自身专业有关的选项,所以,此次实习对于大部分实习生来讲都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有益的。
3.在对于受访者想加强的能力的调查中,61.94%的受访者选择了沟通能力的选项,其次57.16%的受访者选择相关专业能力,剩余选项里除了商务礼仪和其他的选项都集中在30%至50%之间,相对较为平衡。可以看得出受访者对于自己的沟通能力并不满意,希望得到加强,而且在相关专业能力上也需要得到提升,相比之下,大部分受访者并不注重商务礼仪的加强。(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在社会实习中,学生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而不允许学生接触业务。而在仿真实习中,61.02%的学生指出缺乏相关指导。
二、对面向能力培养的应用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笔者作为两种实习模式下的实习安排组织者和仿真实习的指导教师,对20xx级和20xx级金融学专业学生充分接触,广泛沟通交流,在仿真实习结束后进行了反思。
(一)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思考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学习,一直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生在课堂学,学生学习老师讲授的内容。实践教学多以课内实验课的“电脑+软件”为主,学生没有直观管,没有职业感受,进行被动的学习。仿真实习中,笔者看到了同样的学生不一样的状态。学生很认真,职业代入感很强烈,自己设计企业LOGO,制定规章制度,直觉进行考核,实习中发现问题,主动通过查找网络、查图书馆找答案,学习具有主动性。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知道“想学习”和“让学习”的差异。
(二)等待学习和期待学习的思考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学习,教师每学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传授,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没有期待,墨守成规。仿真实习过程中,学生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将来进入社会应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要求,对课程的期待性提高,兴趣增强。笔者在仿真实习结束后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一致认为学生有了很大变化,问问题的学生增多了,而且问题有了深度和广度,学生正在向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专业认知得到了体现。
(三)对课程设置的思考
仿真实习的结果表明,学生更愿意接受直观管强,亲自动手操作的实践学习,而且学习的效果很好。那么,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是不是可以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加大独立实验实践课的比重,笔者认为,独立操作一遍所学到知识要比听一遍知识效果要好。
(四)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思考
在仿真实习中,学生反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相关指导,这和实习中的指导教师数量少以及实习指导教师对业务操作生疏有关系。很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业务能力弱,在实习指导上自然问题突显。通过仿真实习,教师也要看到自己存在的弱点,不断改进,同时金融学专业要不断引进金融机构的资深业务人员作为专任教师和客座教师的问题显现。
通过模拟社会环境进行仿真实习后的调查问卷,笔者看到了学生对这种方式的认可,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我们会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培养出能力强,高素质,符合金融机构需求的金融学专业学生。
金融学论文6
位论文框架:(提纲)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典型工具
(一) steep分析模型
(二) swot 分析模型
(三) 相关利益者分析模型
(四)波特的五力模型
1.模型的假设
2.模型的分析
3.模型的评价
三、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及五力模型的改善
(一)政府以不同身份与企业相联系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局内人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作为市场参与者时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经济“总管”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作为局外者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 自由市场模式
(2) 政府引导模式
(二)从价值链主要环节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从需求角度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四)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五)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影响
1.政府职能对公司层战略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事业层战略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职能层战略的影响
(六)五力模型的改善(加入政府因素)
1.政府过度干预的模型
2.政府适度干预的.模型
四、我国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政府职能对国有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政府职能对民营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3.政府职能对外资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1.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中存在、遇到的几个问题
2.我国政府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
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如何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一)与本国政府关系
(二)与外国政府关系
金融学论文7
摘要:网络经济中的金融管理是我国在金融管理行业中的一种创新之举,在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各种方式的网络理财,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支付方式也开始出现,甚至是保险、或者企业中的融资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处理。与原先传统的金融行业管理相比,网络的金融在商品行业的发展中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并且为商品行业的新销售方式铺垫了扎实的基础。本文从网路经济中金融的出现到发展再到创新方式,并通过对网络中金融的风险评估分析在现代网络经济环境中的金融管理模式,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经济;金融;管理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网络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各行业都开始重视在网络环境中的发展状态,其中金融业也开启了网络新世界的大门。
一、网络中的金融起源
互联网从xx年被研发至今,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在生活各个方面都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的体验,所以当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的时候,网络金融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当金融活动在网上就可以进行的时候,人们在理财或者其他的金融活动时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在互联网开始在中国普遍的这几年,中国的网络金融发展得十分快速。尤其是20xx年开始的,网络电子商务方面的龙头企业开始大规模使网络电子金融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后来居上的百度和京东。
二、网络金融出现的意义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网络金融的出现也对传统的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金融行业交易形式古板,步骤繁琐,因为种种不便也造成了金融行业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局面,而网络经济下的金融模式既填补了传统金融行业人性化、便利性的服务方面的空白,与此同时,在对中国社会资金的使用率上也给予了非常大的刺激作用,既把金融的成本降低了,又使金融走出了在交易所画地为牢的境地,直接让金融通过身边的网络走到大众生活中去,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振兴,也提高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三、对网络金融管理的认识
1.网络金融范围
现阶段的网络金融主要是由两个主要成分组成,一个是电子银行金融,一个是电子证券金融。这两种金融的传统管理方式就是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传统的管理方式陈旧并且效率低下,但是安全性强,而现在的网络金融虽然处理起来方便,但是风险性大大升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网络金融出现的必然结果,但是风险性越大的金融项目,其利润值也相应的会比风险低的要高。
2.现阶段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和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相比,网络金融走进人们生活的最大障碍就是中间的金融中介赚取的要占全部资金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果想要实现网络金融走进千家万户还要做的就是脱离网络金融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中介,从而实现用户与金融企业的一对一,进而保证网络金融在现实生活中对用户来讲最为重要的安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进入金融企业的账户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所以由于对这一方面因素的考虑,现阶段的网络金融还做不到彻底脱离现有的中介模式,对此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主要是现代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来打破这种瓶颈模式。
四、对网络金融管理风险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是由互联网和金融共同组成的。互联网在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也要不断更正管理方式,由此,对金融特有的风险性质也要做出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目前在网络金融较为发达的美国和欧洲主要现行两种对应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方式,美国主要是通过建立新的合理的法律条例,来控制网络金融,例如规定对某种资金的投入最高不能超过几千美元,或者对某种基金来说最大不能超过多少,这样即使是网络金融有风险,也大大降低了风险出现后果的严重性。
而在欧洲,采用的则是自身谨慎,官方监督的管理模式,官方确定某种金融运行模式可投入以及可投入的资金额度,然后允许用户投资,这种模式虽然没有完全避免金融风险的能力,但是在先前的观察中已经列出了风险最小的可行金融项目。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的网络金融风险管理模式,都值得我国在对网络金融管理中借鉴的。在我国的网络金融市场实际上并不健全,层层相扣的金融管理体系并未形成,所以对网络金融的管理还没有到位,而且我国法制的监督力度在网络方面还没有成熟,所以对现行的网络金融项目还做不到整齐划一的规范管理。
五、结束语
中国的网络金融管理还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对现在的金融中介还不能做到完全的脱离状态,在中国法制监督对网络金融还没有完善的额情况下,要想发展网络金融,最有效果的就是诚信管理,符合中国国情,并且对网络金融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在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我国的网络金融管理一定可以有更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跃,王超.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新模式[J].会计之友,20xx,04:18-20.
[2]李馥秀.关于网络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xx,18:192.
金融学论文8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改革发展,金融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金融会计的责任愈发重大。金融会计不仅要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活动进行核算监督,也要反映绝准确无误的财务信息,要求金融会计具有良好的财务核算以及监督管理能力来预防及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使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安全体系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与监督,在现代金融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会计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监督及反映的财务信息都要求符合客观实际,同事准确衡量、加工和传送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在金融会计领域中的金融风险多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是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决策失误,金融企业经济流失、信誉受损。金融会计必须充分意识到金融结构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强化制度建设、落实监督管理来规避这类金融风险。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种类
1.会计核算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开展会计核算过程中,基于核算环节过多且繁琐,或是会计在履行职能时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核算过程不认真,造成的账目与实际支出不符等现象。
2.会计监督风险。在现实运营中,许多企业存在着会计监督不严,监督作用不明显的现象,许多银行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将存款规模作为准则而至会计监督于不顾,使企业超支的情况时有发生。
3.决策失误风险。当企业出现会计核算风险和会计监督风险,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高层决策者将通过错误数据进行决策,引起的决策失误将可能导致整个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经济损失,对企业的效益产生重大损害。
4.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记录金融企业的各项数据资料,包括账单信息、证信息及表信息,这些反应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及经营业绩的数据使企业的重要机密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当网络的软件配置不合适、操作系统未及时更新或网络线路故障时,这些信息数据面临开放性互联网平台存在泄露隐患。
5.会计人员素质风险。一些金融机构的会计由于思想觉悟底下,法律意识单薄,而在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盈利等方便利用结算管理的薄弱管理来套取一定的金融资产,这类会计一般熟知相关会计知识并且智商较高;而一些专业知识技能不足的会计,由于不能充分意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在其工作时粗心大意,导致金融机构资产流失,同样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避会计金融风险对策
1、强化内部控制。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于在金融会计中发生的一些不良操作,实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责任制,将以往对会计人员的管理,逐渐转变为对金融风险的防控。第一做到事前防范,企业需定期培训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道德素养,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防范能力;第二是事中控制,企业会计部门应运用一套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如钱账双管,双人临柜制度、内外账务定期核对制度等,对业务实施进行全面监督控制;第三是事后检查,企业可以采取事后监督制度,主要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有效增强企业各项经纪业务的真实性与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2、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进行改进。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提高计提比例,扩大计提范围,使呆账准备不只局限于信用贷款,还应包括同样存在风险的各项透支、融资租赁和存放同业款等;呆账的确认条件适度放宽,可以允许银行将超过一定期限的'逾期贷款确认为呆账,进行核销。
3、改进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将本期的税款分摊到以后各期,但是有些企业为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滥用坏账准备金,则导致了企业经营者易于忽视发展中的风险。为此,可以采取账龄分析法要求银行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其比例。
4、加强和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由于我国企业目前虚假报告泛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银行在接受各类贷款申请时,需要强调要求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验证后的会计报表,并对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次,在发放银行贷款业务时企业必须严格填写现金流量表,在加强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严格监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现金流量指标及其现金流量表财务比率的监管力度;此外,由于我国企业编制与提交的会计报表过于简化,信息量低,所以银行在接受企业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申请时,除要对企业报送的主要会计报表审核外,还应要求企业提供能反应其偿债能力的补充详细会计信息。
5、完善金融风险控制的机制体系。首先,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积极推行联合统一的核算软件,实现账务集中核算、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分离的会计资产负债和财务报表,由软件自动生成汇总上报。其他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应由不同的非关联会计人员独立编制,其他员工不得任意调整,这样有效避免银行“三假”的产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要重点完善内控机制中存在重大风险环节的控制,遵循双人、双岗、双职原则,从人员上减少控制风险。在制度上表现在健全会计制度,强化财务核算,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内部管理,同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最后,为了加强内部授权以及转授权的控制,严控担保贷款行为,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重要信息,银行要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防范潜在的金融会计风险,同时建立合理的授权分类和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审批手续,严格各项程序。
三、结束语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必须不断深入完善金融会计制度,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核算监管体系,找准金融风险可能发生的原因,及时进行控制,来实现我国各个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金融学论文9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作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这方面的人才的需要量也大增,在新形势下,对金融行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生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以面对各种问题。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曹伊(20xx)从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角度对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分析了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现状,指出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从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对策。任鑫鹏,苗闫(20xx)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角度对其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他分析了实践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金融人才培养的意义,并且指出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六个途径,最后,对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装东慧(20xx)分析了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并且从优化课程设置,提升课程的国际化、重视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与资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
1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
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重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也有实践性课程,但这种实践教学环节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强。一些课程所设置的实验或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一门课程教师讲授完理论课程一节课或两节课后,再讲授一节实践性课程或实验性课程,这种实践性课程或实验性课程大都在“电脑+软件”的机房完成,实践教学课程也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意向、兴趣或者特长来设计,专业实践基本上流于形式,并没有根据金融行业发展需要而开设实践课程,以致学生很难在实践性课堂上学到马上应用的金融知识。
1.2专业教师团队能力不足
担任金融学专业的教课教师绝大部分是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到高校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这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比较强,但没有在银行、证券或保险等金融部门工作过,他们的金融实践能力表现不足。有些高等院校也会到金融部门或其它高等院校请些专业人士,但这些外聘教师的责任感方面不强,在实践教学积极性方面也表现不强,经常是讲授完课程后就离开学校,很少有机会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接触,并且,他们对本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如专任教师熟悉,以致,很难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实训基地建设较为薄弱
有的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并且,有些普通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设施与学生人数比例失衡,以致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很难满足所有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践需要。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外的金融实训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所联系的单位有些是从事业务工作、有的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学生很难接触到金融实际操作业务,致使学生的校外实践兴趣不高。更多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很多工作是专业不对口,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实习任务,這种情况很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提升。
2提高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2.1完善金融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投资业务、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三个方面。普通高等院校金融专业要按这三大类业务进行分类操作,最终形式证券投资基础技能训练、证券投资综合技能训练、理财业务操作训练、银行业务流程操作训练、保险业务流程操作训练以及金融风险管理训练等方面专项课程,让学生全面掌握这些实训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并且,高等院校还要强化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比较完备的校内实训环境。同时,还要对《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以及《保险学》等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将专题讨论、案例教学、微信课堂等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上,并且教课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和网络等资源,组织学生对金融或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有用性。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参与专项科研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2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首先,要让教师参加金融行业的'相关培训,考取金融行业的一些相关资格证书,使专业教师具备“双师”资格,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其次,要定期、有计划地聘请一些金融行业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培训,这样专业教师能够更熟悉金融行业,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当然,学校也可以聘任一些金融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让这些兼职专业指导金融专业实践操作,本样专业教师随堂听课,慢慢学习,使专业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而且,聘任兼职教师也是改善学校师资力量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再次,要广泛利用与金融机构、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地派送金融学专业骨干教师到这些金融机构或企业进行学习,使专业教师熟悉行业的最新动态,熟练掌握证券、银行及保险等行业的相关业务操作流程和操作技能,这样就加强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后,要派送金融学专业骨干教师参加金融实践教学相关的研讨会,与会交流,可以吸取兄弟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
2.3加强和重视校内外实践教学建设
学校要从制度和资金方面重视金融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备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等方面建设。金融学专业实验室主要包括:证券模拟交易实验室、外汇模拟交易实验室、期货模拟交易实验室以及模拟银行和模拟保险公司等,建立了这些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基本能够满足金融学专业学生在证券、期货、外汇、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要求,以提升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学校还要加强金融学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多渠道、多方面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理财公司、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且签订的协议合作时间要长,使这些合作单位成为金融学专业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保证金融安全和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分派学生去各个校企合作基地学习,这些单位指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给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尽快熟悉行业要求和技能要求。
【参考文献】
[1]曹伊.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学理论,20xx.
[2]任鑫鹏,苗闫.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时代金融,20xx.
[3]装东慧.浅谈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企业导报,20xx.
金融学论文10
1 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金融分析的基本问题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该理论的提出并不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简单拼凑,而是观察和思考金融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尽管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即何为因、何为果),但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明确地表明,一方面,每一次经济发展的高潮都伴随着金融制度、金融过程以及金融功能向高级化和复杂化演变,而每一次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都使经济运行的某些环节更为平滑;另一方面,更为明显的是,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停滞,都造成金融运行和金融秩序的混乱,而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经济发展的暂时中断。正是二者之间的这种经验关联,促使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倡导者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考察和摸索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本质规律,将其确定为其理论的基本问题。
2 金融发展理论的政策含义
(一)金融结构高度复杂化
对金融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它既可以是戈德史密斯所指“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也可以特指短期金融、间接金融与长期金融、直接金融比例的不平行发展与不均衡发展,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逆转,即“金融倾斜及其逆转”。还可以是包括全球不同类型国家或一国不同时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商品、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的数量变化(比例)与质量高低,以及上述因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与不同要素的变化与比例等。但是,在复杂的金融结构变迁中,最为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还是“金融倾斜及其逆转”。它大体上反映了由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由以银行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到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由以银行为主导主体的简单金融到以金融市场为主导主体的复杂金融,由以国别经济体为单元的相对封闭的国别金融到高度开放的高度流动性的真正全球性的全球金融的结构变迁。
(二)金融功能的实质性扩展与提升
在传统上,在以银行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金融的功能被简单地限定在单纯的中介功能,而在以金融市场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在金融经济中,金融的功能得到不断丰富、扩展与提升。根据默顿(1999)的归纳,现代金融系统的主要核心功能是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转移资源的功能、管理风险的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和解决激励问题的功能。莱文(1997)的研究则表明,金融功能主要有动员储蓄、配置资源、实施企业监控、便利商品劳务、促进风险管理和合约的交换。总之,不管对金融功能如何进行概括,但金融功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扩展与提升却是无庸置疑的。
3 金融功能、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
发展金融学是研究金融是什么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科学,即不仅研究金融本质的演进及发展,而且研究经济发展的科学,但它不是孤立地、一般地研究金融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而是研究金融与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影响,即二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而金融功能就是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或桥梁。换言之,发展金融学既从金融与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又从金融的本质演进与金融经济互动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既研究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正功能,又研究二者关系的负效应、负功能。
(一)金融功能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核心
金融功能作为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因此,它当之无愧成为发展金融学研究的核心。货币作为金融产生的标志,它所承载的价值运动就构成了金融的范畴,因此,货币对于金融功能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货币的产生是金融功能演进的起点。金融功能的承载体是金融体系中的子系统(如包括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等在内的金融结构),没有这一载体金融功能将无所依附,更无从谈及功能的发挥,当然,金融功能的载体也处于发展之中,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金融功能产生的动力来自于经济系统对它的需求,因此,金融功能内生于经济系统之中。不过,金融功能也不是单向决定的,而是相关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金融与经济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此外,金融功能是有目的和指向性的,即它是为了经济发展而存在,更具体的就是媒介价值运动,因为货币是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具有天然的效率优势,通过以货币为基础的价值流通来媒介其他商品载体的价值运动更有效率。
(二)金融结构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金融体系是金融活动过程的总体概括和规定,是金融过程的上层建筑,而金融结构是金融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搭配、比例等关系,是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金融对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的功能来予以表现的,而金融结构是金融体系功能的主要体现,金融体系是金融结构作用的表现形式。因此,一国金融体系与其他国家金融体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二者金融结构之间的差异上,有什么样的金融结构,相应地就有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因此,金融结构作为衡量各国或地区金融发展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的比较分析自然也就成了发展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三)金融效率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归宿
金融效率作为各金融结构主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绩效,反映的是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与正功能,与之相反,金融危机(预期风险的实现)反映的则是金融与经济的负效应与负功能,金融效率与金融危机都产生于金融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二者好比一对孪生姐妹,不可能只要其一而不要其二。事实上,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将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单独列出来,与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放在平行、并列的地位而纳入发展金融學研究框架,但这并不表明发展金融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不关注金融风险,相反,本文将金融效率定义为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框架就是在金融风险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总之,在发展金融学研究框架中,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的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结构是金融功能的表现形式。
4 结语
目前,全世界的金融理论都是在在宏观金融学领域和微观金融学领域中发展,主要分析与论证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效率等,这对于未来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在金融市场中很多模糊和不确定的认识在金融理论体系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可以说当下的金融的新理论都是结合金融市场的现状发展起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发展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还需根据金融危机时代进行执行,这不仅能有效解决金融市场中的实际问题,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实践与发展具有无法忽略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扬、王国刚、安国俊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
[2]布赖恩·克特尔.金融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xx.
[3]崔萍.试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启示[D].暨南大学,20xx.
[4]王伟.中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xx.
金融学论文11
一、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1、优化知识结构课程体系
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结构,这是学生能力或潜能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所以优化知识结构是一个动态范畴而非静态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金融学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要把调整课程体系及更新课程内容作为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核心,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实现培养金融人才的目标,使其适应金融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设置案例课程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建设一两门案例教学课程,进行金融案例的分析及点评,以免课程与实际相脱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避免不同课程内容的无效重复。强调实践环节的教学一直是西方各国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通行做法,我们也经过借鉴,注重金融教育实践性品德的`培养。
3、设置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
各个学科之间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所以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比如“法和金融学”等。金融学专业人才更要很好地把握法律相关问题,结合法律制度来研究金融学问题,对金融学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制度对金融主体行为的影响。而且学习法律知识对于解决金融改革的结构性难题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在转型期的法律体系下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怎样为一些金融创新来提供法律支持等。我国的金融改革需要金融学和法学的双重理论指导,所以“法和金融学”等交叉学科的课程有着良好的前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二、结语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成人教育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社会依托,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教育作为供给金融人力产品的领域,其教育层次结构及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金融学教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金融教育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增加了社会办学的比重;金融教育的客体教育对象发生了改变,从以往的以全日制学生的学历教育为主转变成了以金融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增高为主。
大部分成人学生主要追求的目标是学历证书,但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能力,给职业生涯提供更多可能,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获得终生学习的学习能力及习惯。这对于建立学习型社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金融学专业成人高校不适合追求宽口径、厚基础,而应适当增加技术性、实用性、技能性强的业务课程,使基础理论课满足覆盖宽、门槛低、实用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但成人高校与金融机构的培训中心不同,在课程设置时也要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综上所述,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优化知识结构,设置案例课程,同时设置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为金融专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金融学论文12
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gdp的60%以上,而占用的经济资源只有20%。如何改变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完善金融融资渠道和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一)在内源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人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沿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自筹通常表现为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向职工集资;向关系人借贷。两种方式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贷款利率。根据广东民营企业融资调查问卷以及温州的实证研究,截20xx年末,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份中小企业中处于首位。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80多万元。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能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成问题。
(二)在外资融资的直接融资方面,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能问津。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并要求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且连续赢利。因此,平均每户注册资本80多万元的广大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争取到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的指标。从债券融资看,目前我国企业的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差的中小城市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靠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来解决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现实。
(三)在外源融资的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有限。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的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使得我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不同于别国的一些特点。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
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化管理不规范。据调查,有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有的企业甚至有四本帐(银行、工商、税务、自己)财务信息失真。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二)中小企业版(创业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有限
20xx年5月中小企业版在深圳交易所正式启动。建立中小企业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为中小企业创造了直接融资方式,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这种发展向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方案,实际上只能解决部分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资源禀赋结构的特点都将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象搞科技型企业那样成为高收益、高成长的企业。因此,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案,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三)国有银行惜贷严重
国有银行惜贷的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鉴定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处
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将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而中小企业也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如此一来,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此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
上的差别,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大型金融企业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小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
截至20xx年底,全国已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担保机构600多个,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00多亿元。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性,有可能使担保规模过大,使担保变为福利。当银行考虑到一旦出现代偿额过大或集中代偿的情况,担保机构无力代偿时,反尔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此外,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贷抵押折扣率过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的物品少,但现行的金融对抵押品的折扣率过高,使的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公司的治理建设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庭成员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意向其贷款和投资。
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改造,解决家庭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的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
充分认识和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多层次,多结构,多种所有制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由各级财政出资,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次,成立商业性担保公司。以法人、自然人为主出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主要目地。第三,建立互助性担保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合出资,发挥联保互保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互助担保的优势来自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另风险时,政策性担保的通常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而互助性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于担保申请人相互了解,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危机;互助性担保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助性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性担保联系起来,在于银行谈判时能争取到较有利的条件;互助性担保减轻了财政负担,可以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创造新的渠道,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为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宜构建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为基础,以地区和市级,省,国家三级再担保机构为支撑的结构体系。
(三)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对于进入成熟期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最为关注和期盼的莫过于能够及时获得银行贷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无论其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如何,银行信贷融资始终是中小企业的主要来源。
1、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强化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商业银行要打破以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作为贷款的标准的认识误区,除总行外,一级分行和作为基本核算的二级分行也应尽快分离和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
2、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应把企业的行业发展,成长预期,管理团队和科技优势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并以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再结合财务状况,综合评估此类企业。
3、从政策上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可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对于向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实行诸如冲消坏帐和补贴资金等措施,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4、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改善信贷融资能力。很多成长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性,对其信贷融资,显然具有风险。虽说这类企业也会带来高收益,然而这种高收益并不会增加银行信贷的利息收入。如果将收益的一部分变为权益融资,不仅可以给银行获得中小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也降低了信贷的整体风险。
(四)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地方性中小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和地方性风险投资公司。现在,我国虽说有五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和五千多家城市信用社,但其合作性质已经淡化,成为“准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对其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成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中小金融机构拥有成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这是因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具有其他融资方式所没有的优点:
1、限制条件少,能迅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能使中小企业保持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发行股票、债券或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相比,受到体制、企业规模、信用等级、负责比例、担保条件等限制较少。
2、融资风险少,中小企业有权选择自己最需要的设备,掌握设备及时更新的主动权。由于租赁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租赁期满时,承租人有权选择归还或购买,设备过时的风险就由出租人承担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无力交付租金时,出租人只好收回设备。与债务融资下的破产清算相比,融资租赁的财务风险更小。
3、保持中小企业财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一方面,避免了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过多占用,增强了中小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与股权融资相比,租赁融资可以避免对股权的稀释。
4、能够产生节税效应。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租赁设备的折旧由承租人提取,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的利息和手续费均可从税前扣除,从而使承租人得到了减税的好处。
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
金融学论文13
毕业论文撰写完毕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程序——毕业论文答辩!这是由几位本学科专业的专家老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答辩的过程首先是学生对论文做出简要的陈述(10分钟左右)。
各位老师好!我叫XXX,来自xxx,我的论文题目是《物流地产投资风险研究一以A物流园区为例》。在这里,请允许我向金永利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背景意义、结构框架、遣词造句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背景意义上,自我国加入 WTO 以来,世界制造重心不断向我国转移,已成为“世界工厂”,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化速度加快,物流需求快速增长,20xx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 万元,总费用9.4 万亿元。据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20xx 年就有71%的企业认为现有的仓储设施存在数量不足、技术落后、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等问题。在此大背景下,国家也大力提倡发展物流地产业。20xx 年出台的《关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规定对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按所属土地登记使用税额标准的一半计征使用税,进一步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20xx-2017 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全国 754家物流园区中,348 家在运营,241 家正在建,还有165 家正在规划中。物流园区:长江中游 139 家,北部沿海经济区 128 家、西南经济区 98 家、黄河中游经济区 93 家、东部沿海经济区 93 家、南部沿海经济区 84 家、西北经济区 63 家、东北经济区 56 家。物流地产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发展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较为突出的是空置率高的问题,这是由于物流地产投资商在投资前未对风险进行评价,风险估计不足导致的。
为确保我国物流地产的健康发展,降低空置率,有必要对物流地产投资风险进行研究。
(1)理论意义当前国内外对房地产的研究较多,而对物流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物流地产投资风险进行研究,希望能推动物流地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现实意义目前,物流地产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政策的支持等为物流地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各种风险也是存在的,本文以物流地产投资风险为研究对象,构建物流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模型,能帮助投资商在投资前了解项目各种风险,提前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其次,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对物流地产的.概念、特点、运营模式及投资风险的含义、特征进行了阐述,介绍的相关理论包括投资环境理论等。
第三章,物流地产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首先对识别方法简单作了介绍,接下来详细阐述了物流地产的六大类投资风险,即自然风险、国家政策风险、市场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决策及管理风险。
第四章,物流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投资风险因素识别、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步骤最终构建了物流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模型。
第五章,物流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实力运用。运用实例对具体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到其整体投资风险为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在这一章概括性地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与不足。
最后,在遣词造句上,虽然我对全文做了细致修改,但个别语句语序凌乱、语句僵硬、口语化的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另外,全文仅是对物流地产投资风险研究的一次初探,对物流管理、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期盼今后加以完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职称论文怎么写。通过此次职称论文写作,我愈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小拙作,敬请各位老师雅正。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金融学论文14
在我高考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职业会适合我,对于我本人的意愿来说,我想从事有关于理性思维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面的职业,但是我爸爸和我叔叔却一致认为从事金融绝对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由于我对金融的浅薄的认识,我当时无法理解。在我的印象中金融是文科专业,是不适合我学习的,抱着种种疑虑,我来到了安徽大学报道,也正式成为了经济金融专业的一名学生。
来到了之后,我才发现当初的想法的肤浅,上过了金融的导论之后,我才明白金融是这么的博大精深,您说金融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钱生钱的生意,我觉得金融玩的也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分析能力来获得报酬的职业,这让我觉得很有挑战性,而且金融不光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冷静的头脑,超高的数学分析能力,这是我完善自己的方向。 下面是我对金融的认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这个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发展与完善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虽然,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有关金融方面的活动,并有很多关于财政、金融的言论不断涌现,但中国的现代金融还不是很完善。中国居民的存款率高,但企业仍反映融资困难,金融衍生工具的匮乏,金融人才的缺少等问题不断反映出 中国金融业矛盾和问题依旧比较突出,金融发展整体急需提高,中国需要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提升金融风险平衡能力。金融,作为经济的发动机应该能很快的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指导未来经济的前进方向,指导经济平衡地高效地发展。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金融学的基本内容。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紧密联系构成金融活动,是近代资本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在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信用形式是高利的贷款,与之同时存在的主要是金属货币的流通。金属货币的铸造权通常是由政府所垄断,这时信用与货币流通之间的联系只分别涉及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的一部分;就整体来说,它们则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现代银行产生了,银行成为国民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中心,并在信用活动的基础上发行银行券和组织转帐结算。银行券的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开展,逐步代替并最终完全排除了金属铸币的流通。这样,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化则由银行信用的扩张或紧缩来调节,货币的运动则与信用关系中债权、债务的转移和消长结合在一起,并终于形成了现代的金融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保存下来,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发展。金融学在古代不是独立的学科。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
这时,开始注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等。不过,总的说,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介;同时,随着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在金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等。金融学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学论文15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及其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1.房地产价格
金融市场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两方面的效应,即波及效应、财富效应。以下主要论述金融业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以及实际造成的影响。首先介绍一下房地产的波及效应;所谓价格波及效应,说的是当某一产业出现价格变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他产业发生变动,并且,还会相应的影响到其他产业产品的价格。所以,认真全面的剖析金融市场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及作用非常有必要,这样能够让我们准确的获悉现阶段房地产价格的水平合理正常否。在对金融体系中的银行贷款、居民存款两部分以及广义货币发行量和股票流通市值在现阶段房地产价格波动中发挥何种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早在1941年,庇古就探索出了财富效应这一说;实际中,他发现当人们所持货币或者公债等资产价值不断提升情况下会使财富进一步上涨,并且,人们会不同程度的增加自己的消费支出,使得社会中消费品不断增加,同时,大大提高了就业机会率,很好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狭义的财富效应是怎样的?主要讲的是因为某一类资产或者资产价格提升或下滑,使得资产持有者的财富发生了上涨或下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控制或推动了消费的上涨,对短期的边际消费倾向造成了影响,控制或者推动了紧急上涨的效应。我国房地产价格最近几年时间里呈上升趋势,导致上升的原因与金融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
2.房地产价格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1)房地产价格和银行贷款间的关系;假设银行贷款和房地产价格属于一种正向关系,并且,银行贷款的规模拓展和房地产价格的增长也属于正比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房地产价格直接由房地产市场的实际供给而决定,从现阶段情况看,由房地产商自己规定房地产的具体定价,但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受到了资金限制,大部分都是以贷款的形式而最终获得,随着贷款的不断提升,房地产开发商能够从中得到较高的利润,即通过提升房地产价格来实现回报最大化。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土地紧缺和群众极其渴望提高自己居住水平的情况下,实现了房地产商品需求的刚性化,所以,房地产实际需求量会在价格不断增加的同时而进一步提升。
(2)房地产价格与居民储蓄的关系;所谓居民储蓄,主要指的是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或者债权等资产价值的上涨而致使财富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随着居民存款储蓄的不断增加,居民就会拥有一定的购房能力,于是,房地产价格根据房地产市场的供应情况会有所增加。
(3)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间的关系;假设货币供应量与房地产中间属于正比关系,以及货币供应量规模的拓展使价格增加,倘若国家对货币供应量予以下调,那么,房地产价格会有所降低。货币的供应量对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国民经济中,房地产是其支柱性产业,但若货币的供应量太大将会出现房地产经济泡沫。国民经济体系领域中的商品价格水平直接由货币供应量来决定,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有着较大的货币需求量,并且,一旦货币供应量出现了变动将使得房地产价格出现严重的波动,如果货币供应量频繁发行,那么,就会带来房地产经济泡沫,所以,房地产价格会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提升,会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降低。
(4)房地产价格与股票流通市值的关系;我国创建股票市场的时间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因此,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股票仅为发行股的一部分。现阶段,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流通值不断上升,股票现已是人们热议的投资话题。
二、保证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措施
1.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货币政策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提升自身监管力度,从而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政策目标的实现。另外,如果出现房地产低迷情况将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所以,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房地产风险防控体系,有效保证了楼市的稳定,同时,也使得金融与经济更加的稳定。
2.明确合理的房地产金融政策
房地产市场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体现货币供应量政策工具的优势作用,合理处理“稳增长”与时刻保证楼市调控不动摇之间的均衡关系。明确合理的货币政策,以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同时,要严格根据房地产限购政策,有效控制房地产信贷量,由于各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情况均不同,所以,实际中应选择适应性金融政策,从而对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快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房地产的实际运行规律,我们应有效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升速度,加强防范金融危机。将房地产泡沫抵制在萌芽之中。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下,上述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会有所变化,所以,编制房地产宏观政策时,必须对这些因素予以认真详细的考虑。
【金融学论文】相关文章:
金融学论文05-15
金融学术论文10-08
公司金融学论文10-09
金融学论文范本10-09
金融学相关论文10-09
货币金融学论文10-08
金融学专业导论论文10-09
金融学硕士论文10-09
金融学论文格式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