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毕业论文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几个方法论文

时间:2022-10-08 08:05:20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几个方法论文

  摘 要:我国利率市场化自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整体上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利率市场化在金融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率市场化在推动银行改革的同时,也为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了相应的发展挑战。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几个方法论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发表,发表互联网金融模式论文,交通运输工程论文投稿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通过减轻中央银行对各个商业银行利率的控制力度,将利率的具体决定权转交给市场,由市场决定利率,而中央银行则利用对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再贷款率、再贴现率的制定和调整,形成相应的资金利率,以间接形式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反映的一种机制。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有全面性的影响。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从1996年开始,通过放开相同行业之间的拆借市场利率来实现,基本推进方式是逐步扩大市场利率的浮动范围。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以“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形式为方向,农村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明显居于城市之前,放松速度与力度,都超过城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的上升幅度,在1998年10月,由40%上升至50%,而同一时期普通贷款利率的上升幅度仅有10%。从1999年到2004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上升幅度不断提高,相应的浮动区间逐渐扩大,在2004年1月,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已上升至基准利率的2倍,而同一时期,城市信用社以及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只有1.7倍[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最关键的一步,是在2004年10月取消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在人民币贷款利率方面的上限管理,只保留城乡信用社2.3倍贷款利率上限的管理。我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5月,对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给予其依据贷款原价、定价进行自主定价的权利,在存款利率上,实行与商业银行一致的基准利率上限管理。而在此之后,农村的理论市场化改革处于停滞状态,偏向于为农村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如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等。

  二、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市场与客户

  利率市场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在利差收益上的稳定性,加剧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在市场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依据特色化经营与差异化定位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发展市场与目标客户。农村金融机构应坚持对“三农”、“中小”和“地方”的服务方向,以农村地区为基础,不断向城镇地区拓展延伸。以“三农”和“中小”客户为重要的发展对象,在客户竞争上与大中型银行进行错位发展,依据自身特征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2]。

  (二)改进经营理念与方式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相应的贷款差逐渐减少,银行要适应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就需要改变以扩大规模来增加收益的经营方式,转变市场经营理念,改进相应的经营方式。根据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要求,选择合适的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方式,实现“做大做强”与“做优做精”之间的转变,从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转向对发展效益与质量的关注。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改善和优化相应的考核机制,健全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落实对基层营业机构转变的督促工作。

  (三)调整创新金融业务结构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级阶段,贷款利差的缩小,对长期依赖贷款利差收益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具有极大的经营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调整、升级业务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业务种类,使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机构与收益结构趋向于多元化。改变业务结构的单一性,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通过业务结构的调整、金融产品的创新等途径,改善银行发展现状。

  (四)提升定价与风险能力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因此,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实际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完善有关的风险管理体系,根据实际利率变化情况,调整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合理建立存款、贷款的定价机制,通过对以往信贷数据的加工处理,建立合适的风险定价模型。改变成本核算的具体思路和方式,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定价,提升相应的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3]。

  (五)提高经营队伍素质

  农村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充分重视人才这一关键因素。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在利率风险意识方面,普遍比较淡薄,相应的专业知识相对比较缺乏。农村金融机构,要适应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需要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健全、完善相应的奖励机制,强化从业人员的利率风险意识,合理安排薪资待遇,从整体上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农村金融机构要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实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征,结合实际发展要求,准确定位发展市场与目标客户,改变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在定价与风险方面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田勇,王忠冕.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五大策略[J].中国农村金融,2013,04:12-14.

  [2]王海翔,郑晓,刘立.农村金融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J].农村经济,2013,05:62-64.

  [3]杨军,罗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40-45.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几个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10-26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方法探索论文10-09

利率调控金融的研究经济论文10-12

高效学习的几个方法10-11

如何应对HR的经典套路11-09

如何应对英语面试10-26

农村贷款利率研究报告发布06-14

应对高考的学习方法10-12

学习偏科要如何应对10-09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方式如何转变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