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

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09 02:11:00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

  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1】

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

  摘要:高中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其鲜明的特点。

  在计算机教学中,鲜艳和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有利于诱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实效,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 教学实效

  计算机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原理变得具体化,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变复杂为简单,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按它们的规律表现出来。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冷漠,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实效?以下从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特征入手展开阐述。

  一、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特性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及逻辑判断的先进的电子设备。

  因此,计算机课程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课程主要是操作性内容,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工具软件。

  因此,课程教学会分成不同的任务模块,目标性比较强,课程内容比较独立。

  2、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方法选择比较多样,如演示、讲解、练习、网络教学等。

  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3、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

  通常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质量都可以通过学习成果质量来衡量。

  所以对于计算机课来说,学习成果的评价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

  鉴于以上特点,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工作,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的掌握,还涉及到对技术的正确选择。

  笔者认为必须要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发挥这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目的。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是否关注到学习者这种本质需要和特点呢?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之外,再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任务之类的活动,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活动比较单调。

  如何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我认为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三、计算机教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因此,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报纸,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其样本,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美观的报纸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知识等;在讲excel表格时,可以让他们制作课程表。

  我们也可以将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相融合,如在讲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制作他们的主页。

  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网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不仅要学会怎样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还需学会到网上去搜索相关信息、下载图片、动画、视音频等。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结合日常生活,把计算机知识溶入到学生平时的生活,更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此外,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同其他学科的这种横向学科联系,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

  如在讲绘图工具时,可以让学生绘制几何中的图形;讲flash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物理、化学中的实验。

  计算机课程教学正是通过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自己走向现代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

  四、重视计算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和资料能得到共享。

  在教学上应用计算机,能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更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训练,让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使其充分发挥自已的潜力,施展自已的才能。

  在教学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领会能力是有差别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针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教学的效果常常是优秀的学生、领会能力强的学生能掌握,而智力稍差的学生会觉得很吃力,学习产生困难,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自卑感和畏难心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悬念法,比喻法等,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体验是很重要的。

  不动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计算机的,计算机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

  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去尝试,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地进行创作。

  总之,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为核心,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那么,教师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个性与创新能力,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的。

  高职计算机应用的论文【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 应用 措施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为将来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计算机应用教学已成为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高数、英语等课程一样,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课程。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高职公共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变化。

  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现状,对计算机应用教学有更新的认识和准确定位。

  在信息技术影响社会生活的今天,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要求更高更多。

  而许多高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仍停滞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阶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更新的认识和准确定位势在必行。

  1 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近十一年来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的学生在毕业面向社会时感觉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存在学生无法以本专业所学知识就业,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

  总结起来,主要存在很多问题,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传统教学方法以知识为本位使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传统的教学观点使新时代教学改革的素质教育目的并未得以落实,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够实际切实社会和市场。

  2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的探讨

  2.1 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现状问题改革的探讨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组织办学,使就业需要贯穿到整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过程中去,注重对课程做出及时更新调整,避免书本课程知识的陈旧现象。

  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很短,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把握的宗旨必须是适应现实的需要,紧跟劳动力市场就业需要。

  在开设各种课程之前先做好调查研究。

  可以不定期组织教师进入公司企业进行考察,把握当前的形势,大胆放弃一些陈旧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紧跟工作需要,尽量缩短工作后的培训周期。

  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就业意愿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竞争培养学习兴趣,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目的。

  针对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可以以就业中心月报情况和企业及时反馈的用工信息为培训参考依据,与相关院校企业联合开办培训教育基地。

  这样可以达到通过为企业定向培训,把合格的员工输送到相应的岗位;同时把培训合格的就业人员向用工企业积极输送的目的。

  2.2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相对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有其特有的特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找到其中的规律。

  职业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锻炼。

  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是检验学生学完课程后对其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一个有效方法。

  设置专题实验,对学有专长的学生和一些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吸纳学生参与,在研究过程中为其布置相关课题引导学生查资料,解决问题,扩充知识面。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以申请,利用空余时间自发的展开实验。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和实际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结合起来,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课程的设制要体现学科特点,为教学机构灵活地制定教学规划,合理地安排教学资源,提供多种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2.3 落实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因此在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中,笔者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1)计算机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多年来,旧有的教育教学思想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时代的需要。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转变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是发展认知的手段。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

  (2)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中。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

  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给予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

  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计算机教师的重新定位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时候,也应注意到对计算机教师的重新定位。

  在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最初阶段,计算机教师作为公共课教师,在高职院校中没有一个既定的考核标准,处于一种不受重视的地位。

  现今,计算机应用教学已经像高数、英语一样,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成为高职院校的文化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对计算机教师进行重新定位,是对计算机教师工作的肯定,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开展。

  4 计算机应用教学层次问题

  高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等方面着手;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应集中在计算机操作使用和计算机专业应用两个层次。

  在计算机操作使用的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教师应该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尽量增加学生上机操作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流于形式。

  在计算机操作使用的实际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的综合操作水平和使用能力。

  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日益频繁的今天,更要求学生在学会一两种软件的操作使用的教学中,既然要培养具体软件的操作使用技能,掌握常用软件使用的方法,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的综合素质。

  在计算机专业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安排相应的专业教师担任计算机专业应用的教学,特别是相应专业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课程设计或课程实习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

  这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教师既然懂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使用方法,还要熟悉计算机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方法。

  总之,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催化剂,在专业课程及内容设置上一定要抓住专业的核心知识、能力和技能,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本,以设计为主线,以网络为教学环境手段,以就业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在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中迈出新的步伐。

【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怎样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10-12

计算机教学论文10-09

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论文10-09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10-09

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09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1-03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0-09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10-01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