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CT诊断临床医学论文范文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创伤性肺假性囊肿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总结42例创伤性肺假性囊肿(TPPC)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多发性病变27例(64.3%),单发性病变15例(35.7%)。共计64个病灶,呈椭圆形、圆形与不规则形空腔,其中含液型18例,含气型9例,气液混合型37例,多见于两下肺。结论:螺旋CT并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病变的边缘、形态、密度等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了重要参考,且有利于判断患者预后。
关键词:创伤;肺假性囊肿;CT诊断
创伤性肺假性囊肿(TPPC)是一种胸部闭合损伤后出现在肺实质中的病变,比较少见,容易出现误诊[1]。传统方法多采取拍摄胸部X片的方式,运用CT诊断的文献报道不多。近年来,CT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胸外伤中,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检出率也明显提升。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TP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28例,女14例,年龄10~67岁,平均39岁。其中钝器击打伤8例,坠落伤7例,车祸伤2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31例,胸痛42例,呼吸困难15例,憋气12例,胸廓压痛37例,咯血痰11例,休克3例。纳入标准:有胸部明确外伤史,囊肿多与肺挫伤并存,且囊肿的密度、形态、大小等变化较快。1.2 CT扫描方法:选用GEbrightspeed螺旋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20 kV,100 mA;扫描参数为:层厚5~10 mm,层距5~10 mm;FOV:35 cm×35 cm,常规肺窗、纵膈窗、骨窗观察并MPR后重建技术。42例患者均在伤后30 min~7 h内进行首次CT扫描,随后分别在2~3 d、5~7 d、2~4周、4周以上再次进行CT复查,每例患者复查3~7次,平均复查4次。动态观察15~100 d,平均观察30 d。2 结果2.1 CT表现:所有囊肿均表现为类圆形或者长圆形,长径为3~12 cm,平均5.6 cm;短径为1~8 cm,平均3.1 cm。最大的囊肿约为2.1 cm×2.1 cm×12 cm,在脊柱旁区。脊柱旁区的囊肿长径和脊柱平行,其余部位的囊肿长径和肋骨的长轴平行。其中含液型囊肿18处(28.1%),含气型囊肿9处(14.1%),气液混合型囊肿37处(57.8%),含液型囊肿与气液混合型囊肿囊液的密度比较高,CT值43~74 Hu。55例囊肿周围出现渗出性实变,其余9例囊肿周边肺组织清晰可见。 取本组中1例案例的CT图进行说明。见图1。该患者为22岁女性,车祸创伤,CT检查结果显示左肺一处气囊肿。患者半月后CT复检,患者假性囊肿消失。注:1及2为同一患者CT,3为患者半月后的CT复检图1 1例案例的CT2.2 并发症发生情况:出现创伤性湿肺17例,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气胸、胸腔积液、肋骨骨折、纵隔气肿等,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均逐渐得到缓解,改善明显。3 讨论 当胸部遭受外力打击时,胸壁会撞上肺组织产生高压冲击波,引起胸腔内形成负压波,该负压波又反过来使肺组织撞上胸壁,最终造成肺组织出现撕裂,肺内小气管与小血管破裂。溢出的气体或者血液到达肺内撕裂带后,由于肺组织。
【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CT诊断临床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10-26
临床医学论文10-08
PICC临床医学论文10-08
临床医学论文模板10-09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分析10-05
实验诊断学教学循证医学论文10-08
临床病理诊断思维的特点10-05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表现10-05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高频超声与CT诊断1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