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礼仪礼记 推荐度:
- 中国饮食礼仪礼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礼仪礼记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礼邦之国。
你对古代礼仪知多少?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同学习古代礼仪礼记吧!
由孔子之礼浅谈中国古代礼仪【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孔子年少时作过许多卑贱的工作,据他所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据记载,孔子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最为突出的是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
孔子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
据《史记》载,齐景公当时来到鲁国,曾特别向孔子请教政事。
五十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其后,他又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飘泊生涯。
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
他到处游说,传播儒家思想,以“仁”和“礼”为主体。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而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
这个内涵即指“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
可见,仁、礼相结合是根本,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纵观中国古代的礼仪,在孔子推崇之前,已有了成熟的发展和较为完善的制度。
中国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
春秋时期,孔子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
同时,礼仪学著述越来越重要。
汉代把《周礼》、《仪礼》列为五经之一,是读书人的必修之课。
西汉人戴圣在研究前人礼书著作基础上,编纂《礼记》一书,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而礼到底是什么,古代的礼仪又有多少种呢?
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唐人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是指族群与族群,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如果人类不懂得礼仪,那永远只会止步与原始社会,世界将不会发展前进。
第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之问时说:“贵其‘不已’。
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此为孔子的天道观。
宇宙永存,自然法则不可改变,是天然合理的。
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 顺应自然规律,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
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
《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事,协于分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赵简子与子大叔的大段对话。
子大叔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礼记·乐记》:“礼者,天地之序也。”《左传》文公十五年,季文子云:“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成公十六年,申叔时云:“礼以顺时。”
第四,礼是统治秩序。
古代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以及并列关系的处理原则,都用“礼”的形式来体现。
如天子对于各诸侯国,要定期进行视察,以便了解下情,称为“巡守礼”。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所以说,朝觐之礼是要明君臣之义。
至于诸侯之间,则要定期聘问,以联络感情。
这些礼制对于维系一个幅员辽阔的王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礼是国家典制。
国家典礼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则制定的。
天子与北极天帝相对应,天乙所居在紫薇垣,则天子所居称紫禁城。
《周礼》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
六官各辖六十职,共计三百六十职,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
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成为历朝的官制模式。
称职官制度为职官礼,称军政制度为军礼,甚至连营造法式,也因品阶官爵高下而异,处处包含等级制度,所以也是处处为礼。
第六,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
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于“德”,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行为要求,制定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
如婚礼应该如何举行,丧服应该如何穿着,对父母应该如何服侍,对尊长如何称呼等等。
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活动中最合理的原则,《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礼记·乐记》说: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在社会生活中,礼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是诸事之本,《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人要施行行道德仁义四事,不用礼则无由得成。
要通过教人师法、训说义理,来端正其乡风民俗,不得其礼就不能备具。
争讼之事,不用礼则难以决断。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等等的上下、先后之位,也必须根据礼才能确定。
从师学习仕官与六艺之事,没有礼就不能亲近。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只有用礼,才有威严可行。
礼到底又有多少种呢?
在古代中国,礼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因而礼的名目极为繁冗,《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周礼·春官·大宗伯》将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一、吉礼
吉礼是指祭祀之礼。
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
将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
1、天神:受祭的天神不仅很多,而且有尊卑之别,《周礼》分之为三等。
第一等是昊天上帝,或称大帝,为百神之君、天神之首。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诸侯有国,但不得祭天。
祭天是国家最重大的典礼。
每年冬至,天子在国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上帝。
祭天的仪式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有深意。
例如天为阳,而南方为阳位,所以祭天的地点要在南郊;天圆地方,所以祭天之坛要建成圜形;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所以祭天必须在冬至,等等。
第二等是日月星辰, 日月星辰附丽于天,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日月之明就是天之明,所以必须祭祀;“星辰”是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
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
第三等是除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
司中主宗室;司命(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主寿;风师是指箕星,雨师是指毕星,主兴风降雨。
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
后世祭典中,星辰入祀的范围不断扩大,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也都成为致祭的对象。
对上述三类天神的祭祀方式,同中有异。
相同之处是,禋祀、实柴、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烟气上闻于天神。
但陈放在柴薪之上的祭品,依神的尊卑而有差别:禋祀用玉、帛、全牲;实柴之祀只有帛没有玉,牲体是经过节解的;槱燎之祀只有节解的牲体。
2、地示:对地示(示读qi)的祭祀,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社稷、五祀、五岳,用血祭祭祀。
所谓血祭,是用祭牲的血浇灌于地,使其气下达,及于地神。
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五行之神;五岳指东岳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镇山。
第二等是山林、川泽,用狸沈之祭。
祭山林叫“狸”,祭川泽叫“沈”。
狸即“埋”字,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
沈通“沉”字,是将牺牲、玉帛沉入川泽,以表示对川泽之神的祭奠。
此类祭祀的对象还有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
据《周礼·小宗伯》,王郊祭之后,还要望祭五岳、四渎、四镇。
四渎指江、河、淮、济等四条大河。
四镇指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冀州的霍山,是四方的镇山。
五岳、四镇、四渎各据一方,相隔辽远,难以一一往祭,所以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之,故称望祭。
诸侯只能祭祀封地内的名山大川,所以自古有“祭不越望”之说。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用疈辜之祭。
四方百物,是指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
疈是剖祭牲之胸,辜是将剖过的牲体进一步分解。
这类祭祀对象有如户、灶、雷、门、行等“五祀”。
《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类雷,秋祀门,冬祀行。
五者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厚于民生,应该报其功,所以要祭五者之神。
3、人鬼:人鬼之祭,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
祭必于庙,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诗·小雅·天保》说:“禴祠尝烝,于公先王。”《礼记·王制》说:“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犆,即“特”字,是单独的意思。
犆礿,是说春祭是对群庙一一祭祀的。
祫是合祭,就是将群庙的庙主集中在太祖庙致祭;夏、秋、冬三祭是祫祭。
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名目,相当复杂。
后世的人鬼之祭,并不限于先祖,还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
二、凶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凶礼是指救患分灾的礼仪,包括荒礼和丧礼两大类,细目则有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五种。
1、丧礼:某国诸侯新丧,则兄弟亲戚之国要依礼为之服丧,以志哀悼,还要派使者前往吊唁,赠送助丧用的钱物等,都有特定的礼仪。
丧礼是古代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
与丧礼密不可分的是丧服制度,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丧服,以及从三年到三月不等的服丧时间。
2、荒礼:荒是指年谷不熟,也就是通常说的荒年。
《逸周书·籴匡》将农业丰歉分为成年、年俭、年饥、大荒等四种情况。
《周礼》所说的荒,还包括疫病流行在内。
当邻国出现灾荒或传染病,民众面临生存危机时,应该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同忧,如《礼记·曲礼》所说“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
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或者直接贷给饥民粮食,《国语·鲁语》:“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郑子皮“饩国人粟,户一钟”。
或者移民通财,《孟子》梁惠王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3、吊礼:邻国遭遇水火之灾,应该派使者前往吊问。
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往慰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左传》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宣公之庙)灾,“三日哭”。
《谷梁传》:“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
4、禬礼:禬(读hui)是会合财货的意思。
邻国发生祸难,发生重大物质损失,弟之国应该凑集钱财、物品以相救助。
《春秋》襄公三十一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
《谷兄梁传》云:“更宋之所丧财也。”意思是说补充宋国因灾祸而丧失的财物,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5、恤礼:恤是忧的意思。
邻国发生外患内乱,应该派遣使者前往存问安否。
三、军礼
军与征战相关,而也列入礼的范围有两方面的理由。
从理论上讲,王者以礼治国,使天下归于大同,必然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甚至兵火的威胁,因此《礼记·月令》说,需要命将选士,“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礼乐与征伐,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此外,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都离不开礼的原则。
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所以又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
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礼记·曲礼》说:“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周礼·春官·大宗伯》中的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
1、大师之礼:大师之礼,是制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
天子御驾亲征,威仪盛大,是为了调动国民为正义而战的热情,所以《周礼》说:“大师之礼,用众也。
“郑玄注说:“用其义勇也。”
2、大均之礼:据《周礼·地官·小司徒》,古代的军队建制,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二十五人)为一两,四两(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国家根据这一建制“以起军旅”(征兵),同时“以令贡赋”(分摊军赋),也就是说,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
这种做法,是由与当时兵农合一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大均之礼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
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军礼中不再有这一条。
3、大田之礼: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搜、夏苗、秋狝、冬狩,故称大田之礼。
田猎的主要目的,是检阅战车与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训练未来战争中的协同配合。
4、大役之礼:大役之礼,是为了营造宫邑、堤防等而役使民众。
大役之礼要求根据民力的强弱分派任务,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力不同科”的思想。
5、大封之礼:诸侯相互侵犯,争夺对方领土,使当众流离失所。
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
古代疆界都要封土植树,故称大封之礼。
四、宾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在宗法社会中,天子与诸侯之间,大多有亲戚关系。
为了联络感情,彼此亲附,需要有定期的礼节性的会见。
据《周礼》,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时见曰会,殷见曰同等”
1、朝礼:朝礼包括天子的五门(皋门、库门、路门、雉门、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朝位(三公、孤、卿、大夫等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朝服(冠冕、带韠、黻黼、佩玉等)等,以及君臣出入、揖让、登降、听朝等的礼仪。
2、相见礼:古代人际交往的礼仪,并非局限于天子、诸侯之间,在士与士之间也有相应的礼仪,《仪礼》有《士相见礼》记载上古时代士相见,以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庶人见于君、燕见于君、言视之法、侍坐于君子、士大夫侍食于君等等的礼节。
以此为基础,历代的相见礼有所变化和发展。
3、蕃王来朝礼:据《明集礼》,洪武初年制定蕃王来朝礼。
蕃王来朝,到达龙江驿后,驿令要禀报应天府,再上达中书省和礼部。
应天知府奉命前往龙江驿迎劳。
蕃王到达下榻的宾馆后,省部设宴款待。
然后由司仪导引,到奉天殿朝见天子,到东宫拜见皇太子。
朝见完毕,天子赐宴。
接着,皇太子、省、府、台一一设席宴享。
蕃王返回,先后向天子、皇太子辞行,然后由官员慰劳并远送出境。
其间的每一个程序都有“仪注”加以规范。
五、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嘉礼是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脤膰、贺庆之礼的总称。
嘉是善、好的意思。
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仪,故称嘉礼。
1、饮食之礼:国君通过宾射、燕享之礼,与族族兄弟、四方宾客等饮酒聚食,以联络和加深感情,所以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2、婚冠之礼: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十五而笄,有冠笄之礼,表示成年。
成年男女用婚礼使之恩爱相亲,所以说“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
3、宾射之礼:古代乡有乡射礼,朝廷有大射礼。
在射礼中,即使有天子参与,也必须立宾主,所以称宾射之礼。
射礼主为亲近旧知新友,所以说“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
4、燕飨之礼:四方前来朝聘的诸侯,是天子的宾客。
天子要通过燕飨的方式,与之相亲。
所以说“以燕飨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5、脤膰之礼:脤膰是宗庙社稷的祭肉。
在祭祀结束后,将脤膰分给兄弟之国,借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所以说“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6、贺庆之礼;对于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他们有喜庆之事时,要用致送礼物,以相庆贺。
所以说“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7、巡守礼:《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周礼·大行人》则说天子十二年“巡守殷国”。
《易·观卦》说,王者要“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说,天子要巡省方国,以观民俗而设教。
据文献记载,上古时代帝王有定期巡守的制度。
《尚书·尧典》说,舜在巡守之年的二月,东巡守到达岱宗(泰山);五月,南巡守到达南岳;八月,西巡守到达西岳;十一月,北巡守到达北岳。
舜所到之处,要祭祀当地的名山大川,观察风俗民情,并听取诸侯的述职,考论政绩,施行赏罚。
秦始皇曾到各地巡守。
《后汉书·世祖本纪》说,光武帝曾经于十七年南巡守、十八年西巡守、二十年东巡守。
8、即位改元礼:古人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夜为冬至之时称为初元(或者上元)。
政权的更迭,往往选择元日,据《尚书》记载,唐虞禅让,就选择在“正月上日”,上日就是朔日。
嘉礼的范围很广,除上述诸礼外,还包括正旦朝贺礼、冬至朝贺礼、圣节朝贺礼、皇后受贺礼、皇太子受贺礼、尊太上皇礼、学校礼、养老礼、职官礼、会盟礼,乃至观象授时、政区划分等等。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礼仪相当丰富,不虚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而圣人孔子正是重视到了礼仪的精髓才会“复礼”。
他自身表现出的至全至备的美德使太史公不得不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而《中庸》称赞孔子之德说:“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
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斋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故孔子之德可以“高明配天,博厚配地”。
孔子是孜孜不倦的学者,是知人论世的智者,是兼善天下的仁者,是乐天知命的通者。
古人无不为孔子的“德性之海,智慧之洋”所吸引而奉法和学习他。
宋儒称赞孔子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是孔子点燃了人心中的道德明灯,光照和指引着人生和人类的道路。
今时今日,作为一名礼仪国人的后代,我们应该传承先人的道德思想,行之于礼,施之以仁。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2】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饮食礼仪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行为规范的一部份。
饮食礼仪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
饮食礼仪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
饮食礼仪的涵盖面很广,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食礼。
按阶层划分,有宫廷皇家食礼、官府缙绅食礼、军营将士食礼、学院士子食礼、市场商贾食礼、行帮工匠食礼、城镇居民食礼和乡村农夫食礼;按用途划分,有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贺年馈节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和民间应酬食礼种种,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
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发生广泛的联系,无不倚靠它进行社会交际。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
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
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
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食礼诞生后,为了使它更好的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
接著,孔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
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
由于强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食礼与其他的礼,就成为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1.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
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
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
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
客齐人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友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速推。
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
然后就坐,且餐且饮。
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革,继以最贵肴撰。
每进一肴。
主人必举杯劝酒、举模劝食。
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2. 古代食仪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
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有菜肴二十余种。
“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
《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
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
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
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
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
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
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
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
客歉醢,主人辞以篓。
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
毋嘬炙。
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
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传递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
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
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
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
食饭必得用匙。
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要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
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
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
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
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礼记》中的社会礼仪【3】
“礼”繁体字作“礼”,本义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
《说文》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丰丰,丰亦声。”“丰,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在周代时,“礼”便已开成为一套系统的典仪制度,但其施行范围主要限于周王室,在各诸侯国尚不普及。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
这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高举起了“复礼”(恢复周礼)的思想旗帜,使滥觞于西周的中国“礼”文化在春秋战国的动荡纷争的年代里尚能不绝如缕。
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对春秋末期盛行的各种“僭礼”行为以及人们在日常礼仪活动中只重“礼”的表象不重“礼”的实质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
他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又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的后继人孟子也非常重视礼仪,曾有“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的说法。
而荀子则是先秦儒家“礼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礼论》篇中,不仅系统阐述了“礼”的起源与作用,而且还详细规定了进行祭祀与丧葬活动所应遵循的具体礼仪。
到后来,经过秦王朝的“焚书坑儒”,又经过秦末农民起义的风火以及秦汉之间的连年战争,到刘邦建立汉朝时,先秦儒家所倡导的礼仪制度已是残文片简了。
为了适应为新兴的汉王朝制礼、制仪的需要,以叔孙通为代表的汉儒们在“鸠集诸儒之说,博取累世之残文”的基础上,开始了创造性地重建中华礼制的活动。
根据《史记》的记载,叔孙通等汉初儒生们为汉朝首先制定的礼仪制度是“朝仪”。
司马迁说:“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
传言‘趋’。
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功臣列侯诸将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大行设九宾,胪传。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
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叔孙通等人为汉高祖刘邦制定的这套旨在明君臣之别的朝觐、燕饮之礼,彻底杜绝了高祖始称皇帝时“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混乱现象,使刘邦真正知道了“皇帝之贵”。
对这种明“君臣之义”的朝觐、燕饮之礼,《礼记》在《燕义》篇中有更详细的论述。
《礼记》说:“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大夫皆少进。
定位也。
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
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
莫敢适之义也。
设宾主,饮酒之礼也。
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
宾之入中庭,君降一等而揖之,礼之也。
君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礼也。
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
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和宁,礼之用也。
此君臣上下之义也。”所以说,朝觐、燕饮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以叔孙通为代表的汉儒,通过制定这样一系列朝廷礼仪,不仅使封建朝廷变得庄严神圣,而且使封建君主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威严,更重要的是使各大臣无不仆伏于君主的脚下而诚惶诚恐地忠于自己的君主。
因此,明君臣之别、申忠君之义是汉儒制定天下第一仪--封建“朝仪”的目的。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经过一条独特的路径进入文明社会的,与古希腊、罗马等世界上许多民族冲破血缘关系建立起以地区团体为基层单位的国家机关不同,在古代中国血缘氏族关系不仅始终未被打破,相反国家却是在氏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被消融于血缘宗族之中。
西周社会就是如此,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关系,便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
在这种以血缘宗法关系为基础的国家里,政权与族权是合一的,君与父是不分的。
因此,以恢复周礼为号召的先秦儒家,在大讲“君君臣臣”的“尊尊”的同时,也大讲“父父子子”的“亲亲”,在倡导臣对君的“忠”的同时,
又竭力主张子对父的“孝”,并且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孝弟,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仅把“孝”看成了修身之本,而且把“孝”看作是立国之基。
从先秦到汉代,虽然中国社会几经动乱,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权形式多有变迁,但构成中国社会基石的,却始终是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性组织--家族。
这时的家族,虽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已经不具有宗族组织那样的决定性的意义,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
它通过血缘亲情关系把各种对抗性的社会关系联结在一起,不仅可以帮助封建国家和社会履行一部分统治职能,而且还能有效地粉饰封建政权阶级压迫的本质。
因此,以叔孙通为代表的汉儒们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并给封建统治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面纱,他们继承先秦儒家宗法主义思想的遗教,
在强调“尊尊”的同时也大力提倡“亲亲”,并以“父父子子”作为“君君臣臣”的前提,以子对父的“孝”作为臣对君的“忠”的基础。
《礼记》曾明确说道:“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又说:“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还说:“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
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把“亲亲”、“尊尊”看成是人间万古不变的基本法则。
所以,他们有制定了旨在维护“尊尊”、“忠君”的天下第一仪--封建“朝仪”之后,便着手制定旨在倡导“亲亲”的封建主义的家族礼仪。
家族礼仪是《礼记》社会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先秦儒家看来,“亲亲”至少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父母健在时,要克尽为人子之礼,精心侍侯父母,即“生,事之以礼”;
其次,在父母死后,要做到“事死”如同“事生”,不仅要服“三年之丧”,还要时常对死去的父母进行祭祀以表达自己的思慕之情,即“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
另外,要孝亲还必须及时娶妻以繁衍后代,使父母的生命与事业通过自己由后代继承下去,因为在先秦儒家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以叔孙通为代表的汉儒们在继承先秦儒家的这些宗法礼仪的基础上,又结合汉代社会实际进一步将其系统化、规范化、世俗化,提出了一整套包括为人子之礼、丧葬之礼、祭祀之礼、婚嫁之礼在内的封建主义的家族礼仪体系。
关于为人子之礼,《礼记》在《内则》篇中有详细的描述。
《礼记》说,“子事父母”,在“鸡鸣时”便应起床,洗漱穿戴停当后便应首先到父母之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并“问所欲而敬进之”。
还说,在父母之所,不能随便地“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也不能“唾洟”。
当父母“有过”时,也不应“强谏”,而应“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
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怒,起敬起孝。”在此,《礼记》对家长制的封建主义的“孝道”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
关于丧葬之礼,《礼记》也非常重视。
在《礼记》中专门论述丧葬之礼的就有《丧服小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三年间》、《丧服四种》等篇。
在这些篇章中,对于丧葬应遵循的具体礼仪进行了详细描述。
《礼记》认为,“孝子亲死”,三日而敛。
“三日而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三月而丧,“三月而丧,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毕反哭,丧毕“反哭之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复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已矣!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③丧后还必须亲服三年之丧,“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关于祭祀之礼,这也是《礼记》的重要内容。
《礼记》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孝者,畜也。
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不仅如此,《礼记》还要求:“祭之日,颜色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
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
关于婚嫁之礼,《礼记》认为这是为了“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因此也须重视,“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因为儒家以为“婚姻之用,在于使人有后”,因此“儒者论夫妇关系时,但言夫妇有别,从未言夫妇有爱也。”
除此之外,《礼记》还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之礼、起居之礼、主客之礼、行为之礼等皆有所论述。
这样,《礼记》的明“尊尊”的朝廷礼仪与明“亲亲”的家族礼仪便大致呈现于我们面前了。
这种细致入微,甚至流于烦琐的社会礼仪,这种以维护君权与族权为目的的行为规范,虽然有利于巩固与稳定汉朝的封建统治,但却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阻碍人们进步的思想禁锢。
【礼仪礼记】相关文章:
饮食礼仪礼记10-26
中国饮食礼仪礼记10-26
礼记经典语录12-11
小学开学典礼记录10-03
开学典礼记录(精选10篇)08-18
小学毕业典礼记叙作文10-04
幼儿园开学典礼记录10-03
面试礼仪的基本礼仪12-05
职场礼仪与面试礼仪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