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大多都贴近生活,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第一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究
一、创新科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位教师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电磁铁》是这样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同学们,我昨天买了一个海豚穿过环的玩具,你们想看吗?”然后,该教师打开电源,让学生看小海豚穿环的动作。
这时,就有学生好奇地问:“小海豚是如何刚好钻得进环里面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小环才会吸引着小海豚穿过去。
这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在通电的情况下小海豚会穿过圆环?教师就能很轻松地引入“探究电磁铁的性质”的知识。
(二)调整教材内容顺序,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养蚕》这一单元时,可以根据农村的养蚕季节和养蚕所需时间来合理安排科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顺序,如在养蚕季节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认识桑树,到养蚕户家观察蚕的各个生长阶段,从而让学生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特点,完成“养蚕”这一单元的学习。
(三)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能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来授课。
例如,同样是教学《水和空气》这一内容,在较为活跃的班级,我们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空气有没有重量”这一论题,并通过教师的点拨,用天秤、充气球等实验来证实等方法,最终得出“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一论点。
在较为沉闷的班级,我们就要用“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装空气?”“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用什么仪器进行?”等问题循循诱导,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要想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时,教师鼓励学生用鼓、锣、小木棍、笛子和塑料尺等做实验。
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生通过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得出:“这些东西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们不会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会有振动”的结论,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二、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
农村有着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如农田、草地、山林、池塘、河流都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自然环境资源。
另外,农业新产品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改良,以及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等都可以为学生学习科学课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
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蜗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课堂移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田里、小河边寻找蜗牛、田螺、福寿螺等软体动物。
等学生找得差不多时,就提出“这些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身体特点、食物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以及教师的解答中了解这些动物,达到教学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分辨和了解“哪些蜗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田螺和福寿螺有什么区别”“如何消灭对农作物有害的福寿螺”等,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帮助家长科学种植农作物。
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合理设置课外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开放性”,科学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内,还应该把其延伸到课外。
科学课不应该把课堂的结束作为教学的结束,而应该把课堂的结尾作为连接课内外的纽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观察和探索的工作。
如“观察种子发芽”这一实验就可以安排学生观察自家的谷子、绿豆、大豆等常见种子的发芽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总结
总之,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活用教学资源,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杜庭汇 单位: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中心校
第二篇:课外实践小学科学教学的第二课堂
一、课外实践,科学课堂教学的延续
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探究,在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中验证猜想、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
但是,有些探究活动由于材料、时间、空间等限制,在课堂上无法组织,这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探究。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草木》《水生植物》时,由于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我们无法将一些观察实验材料搬进教室,只能带领学生走到室外、走进自然,
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组织学生捡树叶,和学生一起到校外的池塘边考察,寻找认识一些水生植物,并采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水生植物,带进课堂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生长习性等。
再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动物》一单元时,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在课外进行,如组织学生课前到野外寻访小动物,捕捉蜗牛、蚂蚁、蚯蚓等小动物用于课堂中的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我还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后精心饲养这些小动物,细心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做朋友。
科学教学中有许多探究活动的开展需在课堂外进行,如植物的种植、小动物的饲养、月相的观察、水域的考察等等,这些都得依赖课外活动,因此,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延续。
二、课外实践,历练动手能力的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实践是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亲自接触、亲身体验,增加感性认识,做到知行统一。
课外实践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基地,学生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丰富体验。
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天气》一单元时,我们开展了许多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保持学生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培养长期开展科学探究的意志力,笔者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支温度计和一张记录单,要求坚持测量记录一个月中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的气温,为了激励他们长期坚持,笔者让各个小组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一次不落地坚持到最后。
孩子们在比拼中全部坚持下来,既锻炼了他们测量温度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坚持不懈投身科学研究的精神。
在《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教学时,笔者还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动手制作风向标和雨量器,并引导鼓励他们利用自制的仪器开展实践活动,用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用雨量器测记录降水量。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双手更加灵巧,在测量实践过程中使眼睛更敏锐,让大脑更灵活,让精神更愉悦。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手能力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石。
让我们致力于课外实践,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外实践中历练动手能力。
三、课外实践,蕴育创新精神的沃土
课外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给学生锻炼能力、发展个性提供更多的机遇,也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催生创新意识,在动中求思,思中求新,在动手操作中蕴育创新精神。
譬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时,笔者将一些探究活动移到课外开展,如种子发芽的过程较长,需要学生在课外长时间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全过程;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条件以及绿豆芽生长条件都需要较长时间。
在长期课外实践中,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也会激发创新的灵感,孕育创新意识。
为了研究蚯蚓的生活条件,使学生懂得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我让学生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饲养蚯蚓,课外坚持观察、比较,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在挖蚯蚓时,不小心将一条蚯蚓挖断了,一分为二,他把这两条断蚯蚓放入容器中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两条断蚯蚓都成活了,而且长出了新的头或尾。
受到启发,他又继续深入研究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这种本领,并将研究发现写成科技小论文。
还有一个学生在饲养蚯蚓过程中发现土壤中突然长出了一些菜籽粒大小的乳白色的东西,他通过咨询家长,网上查找资料,知道原来是自己饲养的蚯蚓产卵了,他开心极了,坚持观察研究,两个多星期后孵出了小蚯蚓,他把饲养盒带到班上,并将实践成果和大家分享,并表示将继续饲养观察,争取更多收获。
四、总结
科学的海洋是浩瀚无限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道路是漫长的,让我们课内外结合,开辟课外实践这片新的领域,使之成为科学教学的第二课堂,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添砖加瓦。
作者:范秋香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地区小学的科学教育论文10-08
小学科学小论文作文10-08
新课改下科学小学教育论文10-08
小学音乐教学的论文11-1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1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0-08
关于小学科学的论文范文11-16
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分析论文10-08
科学化管理小学教育的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