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4-05-28 12:34:27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5篇【精选】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5篇【精选】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上升,外出去景区旅游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我国的旅游行业也在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并壮大起来,政府对景区中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也在不断进行当中,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支出,本文首先介绍控制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的意义,然后介绍在控制的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渐渐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还想在精神上有享受的机会,很多人便会选择旅游的方式,人们在旅游当中能放松身心,还能开阔眼界。目前我国国内的很多旅游景区实际上是以国营的方式进行经营的,在对旅游景区企业调查的过程当中发现人力资源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控制。

  1控制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的意义

  虽然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看景色,体会乡土人情,但是在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往往比物资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是更大的,比如人们在云南旅游的时候,好山好水好景色的确让人沉醉,但是最重要的是和当地人的交流,在一些盘山的旅游经典当中,爬到很高的位置会设有茶楼,人们在这里驻足,和傣族姑娘聊聊天,品品茶,对当地的茶有兴趣的旅客就会买几包带回去,不仅增添了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乐趣,还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云南人的风采。由此可以看出来实际上人力资源能够创造的经济活动实际上更多[1]。在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最重要的还有服务,然而为了能够保证服务的质量,就需要人力资源成本,据调查显示,在景区运营总成本当中实际上人力资源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主要是与人们近几年来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有关,现代生活当中,人们在吃穿住行上基本都能满足,人们渐渐就想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这种被尊重、互相理解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可以说旅游景区当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景点的发展情况[2]。因此可以说在景区工作的领导者应当注重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运用,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注重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对旅游景区的工作有责任心,并启发工作人员参与到景点活动的创造中,让景区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人力资源更加有效地运用起来,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让景区的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并带动景区的发展。旅游景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每一个景区而言都有自身的特色,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又有所相似,很多景区出现一些相似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景区的发展,因此应当对这些问题认真进行审视,最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解决这些问题。负责旅游景区的企业应当在这个过程当中摸索出来适合自身的管理经验,渐渐发展出来自己的管理方法,让员工在管理下更加高效地工作,并且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力量,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魅力,让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更强。

  2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

  2.1领导者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服务的态度并不够好,一些景区的服务人员扎堆,但是有一些地方的服务人员却又很少,实际上这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有关。很多旅游景区的领导者并不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还有一些领导者不够重视关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仍按照老一套的方式运营旅游景区[3]。一些领导者认为本身景区的景色非常迷人,只要能够宣传到位,有游客来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因此对景区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管理,很多景区的工作人员数量很多,一些人是比较闲散的状态,特别到了旅游淡季,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大幅度减少,领导也没有进行别的安排,大量的工作人员闲置,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作为旅游景区的领导者首先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问题,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摸索出一些规律,而不是仅仅看中目前的游客数量,创造了多少收益,应当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考虑未来的发展。

  2.2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因为旅游景区的客观工作条件并不好,很多员工要在太阳下晒着,还有一些员工可能要在很冷的地方工作,这对员工来说的确比较艰苦,但是这也是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之一,当然也存在一些比较闲的工作场所,一些景区的工作可能更加清闲一点,这可能会造成某些员工的不满,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发现即使工作环境不同,很多员工的工资水平都相差无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不愿意积极工作,因为即使自己努力工作,工资水平也不会改变,还不如选择清闲一点的工作。这种思想在工作团队当中一旦传播开,就会导致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都为了自己清闲选择轻松的岗位[4]。旅游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所需要的人员数量是比较大的,为了能够方便管理,因此很多的旅游景区都采用的是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式实际上就是上级为员工安排工作任务,员工无条件接受,在工作的过程中机械地重复自己已经熟练的任务,并保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出现很大的失误。一方面这样的管理模式是有效的,能够让管理更加简单,员工服从管理,遵守纪律,大家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却是非常低效的,员工与员工之间很少存在交流的情况,员工发现一些问题更不会与领导者交流,长此以往领导者并没有真正了解景区的工作开展情况,也不明白改进的方式,更不会想要改进。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渐渐被这种机械式的工作磨灭了工作热情,积极性会逐年下降,在很多的景区都会看见这样的工作人员,他们只是为了领取工资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对员工本身没有任何的发展和好处,对于企业来说也失去了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很多的员工在对本职工作越发了解的基础上,会迸发一些对工作创造性的思考,这些思考往往是旅游行业所需要的,如果一个旅游景点几十年如一日的服务项目,相信不会有回头客重复来看,但是如果不断加入创新的精神,让服务和景区的活动不断翻新,必然会让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深刻,可能会日后带家人再来几次。但是这样的创造性是基于员工积极工作的基础上的,员工没有了热情和积极性,就更不会产生创造性了。这是一种浪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方式[5]。

  2.3专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员

  在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真正的高精尖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还能帮助企业管理进行的更加到位,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断加深,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很多企业的招聘信息中都能看见这样一个职位:人力资源会计人员。人力资源会计首先要对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进行基本的统计和分析,然后利用会计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进行会计计算,最终利用报告的方式总结出企业的人力资源运用的整体状况。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地非常迅猛,理论体系已经建成,目前很多企业的工作当中都引入了人力资源会计,保证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并激发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目前对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人力资源会计是市场上非常短缺的人才,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主要是与人力资源会计本身的要求比较高有关,人力资源会计不仅要求专业的从业人员具备会计方面的能力,还要求懂得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这对人才的综合性要求比较高,目前在我国的市场中这样的综合人才比较少,因此想要在组织当中引进人力资源会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在旅游景区工作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工作的环境也不够好,想要引进人力资源会计就更难了,因此旅游景区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员[6]。

  3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对策

  3.1提升领导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意识

  领导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意识层次,要多学习多看优秀的旅游景区管理方法,多与其他景区领导交流意见,这样才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有改进的态度。其次,对于管理方法应当进行改进,不能采用传统的高度集权化管理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适当的改进,比如各个景区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和合作,领导渐渐将权利放在各个部门的管理者手中,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比较理解基层人员的工作,而且也有很多的经验和看法,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并积极将本部门的工作搞好,各个部门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开展有效的工作方式,要让部门的领导者鼓舞下属好好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领导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当重要的决策者,以及监督者,让旅游景区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2激励机制

  让部门的管理者学习激励员工工作,部门管理者首先根据已经有的经验,对基层的工作人员安排工作,在安排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有所区别,一些条件特别艰苦的,或者是销售业绩挂钩的,都要更高一些,或是设立奖金的制度,让员工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中。为了能够给所有员工机会,可以轮岗制度,让员工对景区的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领导者还要与员工多沟通,当员工有创造性的想法时要先考虑是否合适,如果能够实施,则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让员工负责一些重要的部分,让员工得到成长,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提拔,或是给予金钱上的激励[7]。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工作与学习,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加有激情,并真正投身于旅游景区的建设当中。

  3.3加强培训与引进专业人才

  旅游景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的基层劳动人员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还有一些景区当中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基层人员,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对于组织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旅游景区的领导者需要对目前已经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让这些会计人员有更好的发展,企业可以与他们签订协议,负责给他们提供培训的资金,但是会计从业人员熟练掌握了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之后,需要为旅游景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为员工带来成长的机会,让员工更加忠诚地为企业工作,还能帮助企业有所提升,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上有非常大的飞跃。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旅游景区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或是通过良好的培训机制,或是通过资金物质条件吸引专业的人力资源人才到旅游景区工作,帮助企业控制人力资源成本[8]。

  4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旅游景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在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美羽.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的政府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王春梅.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王春梅,周晖.国内外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评述[J].文教资料,2016(11).

  [4]李亚钦.基于组织绩效的红色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1.

  [5]段华勇.旅游景区营销渠道建设与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6]祁芷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J].品牌,2015(07).

  [7]蒲康华.人力资源会计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运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5.

  [8]王春梅.论景区成本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实施[J].北方经贸,2012(04).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2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坐火车去唐山旅游。

  经过很长时间,凌晨4:15到唐山,我见到了李阿姨和李儒海,还有杨叔叔和杨晨。

  第一天上午,去遵化看妈妈同学的'妈妈,因为她生病住院了。

  我说我就不去了,我就和李儒海、杨晨在外面玩手机。

  中午我吃了海鲜,有蛏子和虾,很好吃,我最喜欢吃虾。

  下午,我们去杨晨家待了一下午,晚上吃的火锅。

  火锅店里还有电脑和免费冰激淋,我们吃饱了,就下楼一人玩一台电脑。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乐亭县参观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是革命烈士。

  下午去海边玩,海浪大的时候,我们在沙滩上,把杨叔叔埋起来,像一座巨大的沙堡。

  晚上,我们在杨晨奶奶家吃的粘苞米,很甜。

  最后一天,我和妈妈坐了一天的长途汽车才到了峰峰。

  这一次的旅行,我很累,但玩得很开心。

  我认识了李儒海、杨晨,学习了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吃到了海鲜、粘苞米等。

  这是我常想起的一次旅游。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3

  今天,我去郊外旅游了,我和我同学一起去的',我同学说我们旅游去几天,我说几天都行,好了。

  我们就去一星期吧。

  好,就这样吧。

  中午了,我们也不知道吃些什么,我就去山上采了些果子,到了庐山看到了瀑布那么美丽,那么壮观,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完了瀑布,又去黄山了,黄山的风景真美,难怪人们都说黄山有四绝闻名于世,今天我要体现一下,黄山好好美。

  好了我不说这些了,再见。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4

  第1篇: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潮的到来,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增大,随之而来的大学旅游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创设三下乡教学实习模式等方面对高校旅游专业教育进行了改革。

  随着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国内出现一波旅游热潮,企业急需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既有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有旅游企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可以立刻投入工作,并且工作能力优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中学知识的承接和深入,又是迈向职业教育的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显得十分紧迫。这里主要以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更新教学方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要求的对接显得十分重要。旅游经济学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求毕业生有高度的地理科学研究能力、高度的旅游规划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并能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分析、加工形成新信息和旅游产品,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口头知识输送的形式,改革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一种以学生为思维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新学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旅游规划创新项目的科研工作。

  (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需要

  作为从高考的魔鬼训练中过来的学生,旅游专业的学生大多对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熟悉,因此在大学地理教育中不能重复高中的教学内容,而是必须在高中的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旅游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旅游管理专业地理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沟通管理能力和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掌握旅行社经营、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旅游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在集思广益和对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更新。增加了实践课程的学时,确定了12门课程为核心课程,每门核心课程都有课程实习。同时对可出结构进行调整,增加了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供学生选修,并根据学生选修的情况进行课程开设。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丝路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民族休闲体育等当地特色精华文化和旅游必须的职业技能,对学生走向就业有极大的帮助。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1.调整重复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内容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但由于教材的重复,各位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重复讲解同一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多次讨论和协商,对教材中难、偏、繁的教材进行了删减,对重复率高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整合成10门核心专业课,并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对落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旅游知识的全面掌握,塔里木大学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教学,学生学习ppt展示,和实际操作教学等多种形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重点采用了头脑风暴法进行知识点和旅游热点问题的深入交流。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达到引导学生自学和终身教育的目的。

  3.改革实践教学,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创设三下乡教学实习模式

  新疆是一個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旅游专业品质极高的地区,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对南疆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了解。有专业老师带队设置调研的目标和手段,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2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与思考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至关重要。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人才结构不合理、实践技能不强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训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训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在如今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中,仍有部分高校未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旅游管理实践技能作为实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而是更为重视大学生的考试通过情况和相关资格证的考取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误导,造成大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熟练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毕业以后也难以快速达到社会的用人需求。

  (二)实训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丰富

  实训教学方法的不足是影响旅游管理实训效果增强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高校中旅游管理实训场地、实训器材的缺乏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学习实训内容;另一方面,实训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为主,辅以部分操作示范的形式,不利于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和掌握旅游管理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缺乏扎实的实践技能基础,也是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要想进一步增强实训教学效果,还要重视丰富和完善实训教学方法。

  (三)实训教师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如今的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尚在建设中,大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了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实训教学中难免存在针对性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训效果不佳等现象,制约着实训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明确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目标

  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明确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实训教学效果。因此,要明确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实训教学的根本任务,并以此指导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理论与实训教学体系,确保实训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二)创新实训教学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在旅游管理实训教学中,要保障教学的效果,必须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相关考核机制。学校要制定科学详细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计划,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突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繁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旅游管理实训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习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方式上也需要有所创新和突破。结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动态化的考察,通过过程考核法和结果考核法的結合,对学生的旅游管理实训操作技能和服务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另外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不仅要对学生的旅游管理相关知识技能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

  (三)重视旅游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大学生参加实训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实训教学的开展情况,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实训教学对场地的需求科学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对每个部分进行明确的分工安排,并增加实训设备的投入,确保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效果。此外,要严格落实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重视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和维护,使训基地能够真正成为打学生参与实训活动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其次,高校要积极促进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吸引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而高校借助实训教学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观摩、实习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大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要逐步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但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基础知识,还要具备高水平的实训教学能力。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定期举办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分享和交流实训教学心得,还可以安排教师到旅行社或者酒店参加实践培训或者挂职锻炼,便于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旅游管理实践中一线工作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而在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还能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大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议。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旅游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活动,把一些先进的旅游管理专业思想和技能引入到实训课堂中去,快速善高校实训教师人才不足的现状,为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增添活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结语

  实训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大学生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增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要注重自身实训教学能力的提高,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3篇:从校企合作角度探讨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在当今,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也越来越普遍。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就需要旅游管理人才的加入,从而提升旅游业的品质,但是,在提升旅游业品质之前,则必须以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为基础,而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以其实践的形式则成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旅游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必将成为经济发证一股新资源。而在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过少,导致了学生很难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针对与此类似的问题,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也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实践教学途径来实现。

  一、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專业的应届大学生没有获得企业的认可。当然,这是学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公司要求所导致的,但是,究其原因,却也不仅仅如此,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存在问题,且是比较客观普遍存在的原因。在学校,学校为了再招生,为了就业率,普遍只注重教学,教学形式也单一老套,以修学分的形式进行,而轻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就导致了学生短期内很难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这也使得校企合作显得非常的必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统一模式很难形成是由于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同造成的。而在实践中,通过对校企现状和区域旅游发展人才需求的对比,发现校企合作又是必须要调整的。想要以企业服务为导向,拉动学校教育创新,就必须将旅游教育的教学重点转向实践和产业转型的衔接上来。

  另外,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学校培养适应旅游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还能够将企业当中的先进技术及先进设备予以充分的利用,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利用学校当中的一些优势资源,二者之间能够实现共享,并且学校可以结合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课程改革及方法

  (一)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主要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签订相应的合同协议,从而建立起一种关联性的育人模式。总结其教育结构主要表现为:学校与企业合作来招收学员,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促进企业、学生、学校的共同良好发展。

  (二)根据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上已经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速度,学徒制的概念得以提出,也就是说学校在开展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以及在企业中岗位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具体的制定校企合作方案的过程中,要对旅游岗位的实际需求予以充分的考虑,进而确定出合理的专业,并要对各个专业的知识覆盖面予以明确,从而针对必要的能力训练课。简单的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实际教学环境,从而为旅游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法

  1.课程内容改革。第一,想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能力要求,相关的教育研究人员应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从而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及从业岗位分配方式,务必要保证合理性。第二,想要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并用理论知识服务实践,在理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能够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意义很好的衔接,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第三,应该需要把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训机制作为企业岗位需求导向,并以学校导师为主,企业为辅的双线指导进行。

  2.教学方法改革。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但,这一切的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与旅游岗位实际需求密切相符,这才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3.教学考核评估方式改革。教学考核应该把理论知识测评、技能考核、出勤考察和品德表现等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其评估方式,有笔试,出勤考察等。而其过程,简单的说,一般是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习进行考核,然后企业完成实践课程和技能培训,最终结合整个过程进行评估。

  要想产教一体化和工学有序交叠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增加校企合作力度、提升校企合作的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并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应用的衔接,鼓励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其知识储备,从而适应社会对相关人才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旅游管理教学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不对称上,结合问题也可以看出,校企合作能很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并且,经过探讨,我们也可以得出,企业深层次合作、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时高职旅游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另外,校企共同协作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共同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更加适合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人身价值。

  第4篇:基于旅游管理本科生的酒店实习满意度研究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酒店实习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绝对性的主体,因此,学生对于酒店实习的满意度应该是这一过程中首先考量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前社会背景下,服务产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数流向了第三产业中,包括酒店业、旅游服务业等。通常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会组织实习活动作为实践教学,酒店实习满意度是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方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满意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留在岗位上继续任职,以及影响到学生对职业的全面认识。本文主要基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低的现象,阐述了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酒店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对策。

  一、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现状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酒店实习往往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教学形式,学校通过与中介机构达成协议,由中介机构代为与酒店交涉,酒店向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并支付一定的薪酬。在这种教学模式上,理论上是可以得到四方共赢,酒店为学校的实践教育通过了实践生产的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专业,接触社会的学习机会,而酒店需要支付的薪酬往往也比正是员工来的少,当实习达成协议后,中介机构也能够获得相关的费用。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酒店实习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绝对性的主体,因此,学生对于酒店实习的满意度应该是这一过程中首先考量到的问题。

  从许多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经过酒店实习后,对于酒店满意度较低,留在酒店继续就业的比率较低,而选择酒店行外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行业内“低进入”和“高流失”成为众人皆知的规律。

  二、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分析

  导致旅游管理本科生行业外就业的原因很多,学者们从学生个人、世俗观念、高校、行业等方面归纳了众多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从源头上来看,学生在校期间酒店顶岗实习环节的满意度状况是造成行业外就业的罪魁祸首。以下从酒店实习实践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主体的不同角度,对于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低做出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大上的,也是为学生着想的。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旅游管理本科生的酒店实习满意度差强人意。有数据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日后的择业,包括实习酒店内及酒店行业内就业。许多学校将学生引导至酒店实习后,便完全对学生的实习生活与学习不管不顾,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心理指导和实践指导,过分依赖酒店的就业实习指导,实际上,许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畏惧心理,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学生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和抱怨,更加毫无工作满意度可言。

  (二)酒店方面

  从酒店的层面来说,提供岗位给学校进行实习教学,主要原因是为了进一步的为酒店经营培养储备人才,同时还能够某种层面的减少人力成本。由于酒店行业属于服务产业,工作服务性质含量较高,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所提供的薪资普遍不高,这也使得酒店行业的用工荒问题呈现常态化。酒店人力资源部忙于招聘新员工,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整个酒店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酒店提供机会给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进行岗位实习,本是一件有利于酒店人才储备的事情,但由于许多酒店对于本科生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学生的管理经验不足,在管理上存在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松的现象出现,对于学生的工作述求往往也没有尽可能的满足,也没有耐心的去跟学生沟通和解释,反而是在各种推卸和踢皮球。

  (三)学生方面

  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有:其一是对实习工作的不重视,许多学生不喜欢酒店行业的工作,他们讲实习当作是一种生活体验,对实习本身的专业认识不够,其二是在实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十分严重,在真实生活实践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感到紧张和气馁,由于酒店和学校也没有及时的去沟通和安慰,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心理和行为疏导,许多学生产生了消极的表现,实习过程中迟到早退,浑水摸鱼、逃避任务现象十分严重。

  (四)中介方面

  中介作为学生、学校、酒店三方的中间桥梁,理所应当的起到良好的三方沟通作用,但现实中,许多中介在将学校的学生带入酒店实习后,便不再与酒店、学校以及学生产生沟通,中介的失职往往也是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提升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对于学校而言,需要做出的改进措施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酒店的选择应该秉承着双向选择原则,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和专业素质水平。因此,选择一个资质好的酒店至关重要,但同时,资质好的酒店对于学校的办学水平也有一定的选择。基于此,学校在选择酒店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考虑学校自身的水平,向中介提出合理的要求,不能够完全依靠中介的推介去选择。

  第二,应该做好学生实习前的鼓动教育和心理辅导。大学生初入社会,难免会产生许多心理反应,他们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负面情绪,学校应该在学生酒店业顶岗实习之前,做好相关的動员工作,辅导员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特别是对于弱势学生,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

  第三,实习中期,建立健全看望学生的体制和日常的实习指导体制。如可以采取导师制,每个教师负责一个酒店的同学,每周必须和每位同学交谈一次,可采取视频、电话、邮件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本周内的工作生活情况,便于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第四,应该加强与酒店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帮助酒店去有效的管理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

  (二)酒店方面

  酒店应该为学生提供差异性的薪酬制度,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予以不同的激励性薪酬制度,刺激学生的实习热情。与此同时,酒店还应该在实习过程中提供一定范围内的轮岗制度,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接触到酒店行业的各项工作,提升他们对于酒店工作的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寻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继而能够产生最佳的实习体验,提升实习满意度。除此之外,酒店还应该积极的面对学生提出的实习问题,要做好相应的响应,体现酒店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性。同时,对于学生实习的人员管理,酒店应该派专人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应该在学生产生工作问题的过程时,积极的出面解决,不仅要避免学生与客户之间起冲突,更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引导以及工作专业性的引导。

  (三)学生方面

  从旅游管理本科生个人来讲,主要是思想上的重视及角色的转换及适应。首先,在实习前,学生应充分认识实习工作的重要;其次,解各岗位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在心理上形成适当的预期;最后,在实习工作中,尽快适应从学生到实习生角色的转变,做好岗位要求的工作并与周围同事搞好关系,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对待实习生活。

  (四)中介方面

  在实习期间,中介方应做好酒店、学校和实习生之间的协调工作中介方每周应深入酒店跟进学生动态,并和学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第5篇: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一、引言

  2014年9月李总理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涵特征,其中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旅游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更是社会对旅游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本科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旅游规划课程是作为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现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改革这三方面。由于研究基础薄弱,现有的研究深度不够,对制约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因素把握不够,关于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旅游规划课程介绍及教学现状

  (一)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介绍

  旅游规划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具有系统性的关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科学,是集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规划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应用性很强综合性突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概念、旅游规划的技术方法、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分类、旅游市场的分析与定位、旅游资源的功能分区、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规划项目的设计规划、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等。课程内容复杂多样,需要较强的交叉知识和学科背景。

  (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该课程是由教育部联合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基本原理概念的同时,掌握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与开发方法,能以所学课程知识为指导初步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工作。教学方法上以讲授法为主,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质量评价方面:该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质量评价上除了闭卷的课程考试外还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讨论、小组作业、课程论文等。

  三、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单一

  以渤海大学为例,课内实践教学部分在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主体内容都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合理科学的课内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包括: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小组课堂实践活动、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分析法、教学内容结合教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等。但是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效的课堂时间有限,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的形式展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丰富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因此当前旅游规划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存在着内容及形式单一的问题。

  (二)课外实践教学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匮乏

  在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外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中,这是制约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例如,关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如果学生不参与到真正的课外实践中就难以掌握和理解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只有真正的实践参与才能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课程知识的融汇贯通。课外实践参与和社会综合实践是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从实际情况了解到,学生很愿意走出课堂参与实践,传统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形式是与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背离的。

  (三)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实践教学效果差

  合理科学的课程考评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真正地考察和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内容、技能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旅游规划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课程的考核与成绩的评定方式上,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固然有利于考察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僵化,课程最终成绩中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践活动所占比重很低,不利于调动学生实践参与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在结束课程考试后,在教学计划中只是按照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在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没能将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

  (四)实践教学条件及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

  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开展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的基本保障,课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其中实践教学条件也是作为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当前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多媒体教室已经在高校教学中普及,但是旅游规划课程有着其特殊性,简单的多媒体设施远不能满足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必要的设施设备不完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其次,旅游规划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后,以利益为导向的学校和旅游企业间的合作还未形成长久稳定机制,这造成了旅游规划课程想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找不到实践场所,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

  在知识教学目标上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能将基本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能够真正地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能力培养目标上,通过课内小组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大赛、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正确地对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潜移默化的塑造,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外学生参观景区或者展览馆,组织学生进行公益社会考察和调研等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素质教育德育培养的目标。

  (二)旅游規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是保证旅游规划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旅游规划工作需要掌握常用的相关软件,需要一定的从业技能与技术。提升旅游规划课程的师资水平,师资建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和保障。通过聘请旅游规划公司的专业人员作为课外实践的老师,他们有着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注重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包括旅游规划实训室,应该配备景观沙盘、测距仪、GPS、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脑(安装:MapInfo、CorelDRAW、AutoCAD、PS等软件)。最后,对于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参与、从业能力实践培养这三部分。其中,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定时开展小组课堂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分析法。课外实践活动部分是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承。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是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工作,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业能力实践培养是补充内容,对学生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调研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来的从业能力。

  (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机制

  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是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实施以“实践参与成绩为主导,以期末综合考试为参考”的评价机制。整个考评机制建立的目的不仅是局限于旅游规划这一门课程的考核,而应该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对于课内实践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践任务。对于课外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部分,以调研报告撰写的质量和实践参与的实际表现为依据给定分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照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在规划公司或景区进行毕业实习,并作为个人的毕业实习成绩。将课外实践成绩或者社会综合实践成绩计入学分,作为学分评定的依据。在奖学金的评定、荣誉称号的评选、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等过程中纳入实践成绩,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式,调整和改变当前旅游规划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促进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课内课外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5

  一、当前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旅游管理的诸多优势,许多旅游单位已经开始开展旅游管理工作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旅游业发展速度极快,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管理过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景区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缺乏对景区的合理规划

  面临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旅游景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景区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旅游服务质量的低下,由于规划合理性不足,导致景区资源的极大浪费,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且景区基础设施匮乏,不能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二)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旅游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虽然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数量很多,但是整体素质偏低,对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不足,自身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都不高,这给旅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虽然工作人员很多,但是旅游管理工作的效率却比较低,旅游企业的投入很大却收不到相应的效益。

  (三)地方政府部门对旅游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管理

  与旅游机构的管理工作不协调。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对旅游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使不同旅游单位的管理工作的标准和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形成统一化管理,而且与旅游机构的交流沟通不足,二者之间的工作步骤缺乏协调性,许多好的政策得不到顺利实施。

  (四)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够健全,法律的威严性和约束力不足

  针对旅游管理,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数量比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造成了法律上的漏洞,不能对旅游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同时还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对于违法行为没有及时进行处理,法律的威严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旅游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要促进旅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旅游景区应当加强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应当对景区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打造出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提高风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注重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加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景区内的交通设施建设,使其能满足游客高峰期的'使用需求。

  2.旅游单位要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旅游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队伍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工作的专业性、责任感及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等,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充分为游客的利益考虑。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审查机制。

  3.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协调与旅游机构的工作步伐。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参与到旅游管理中,并发挥带头作用,对景区的旅游管理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严格执法,杜绝违法行为的出现。国家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步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法律的约束能力,将旅游相关的各种行为都纳入法律的约束范围内,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同时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理要法律化、严格化,提高法律威慑力。

  三、结语

  当前在旅游行业中发生的种种不良现象是旅游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需要开展旅游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约束,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但是旅游管理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净化旅游行业环境,维护旅游业的合理秩序。

  篇二:现阶段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问题探究

  一、建设过程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基础薄弱,知名度很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岛入境游客平均停留3天,人均消费148美元,都远远低于国际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平均水平。海南岛年接待国际游客总量占游客总量比例还很低,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旅游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竞争能力较低,抗风险能力差。国际著名旅游专家马塞尔?施奈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游客只知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却不知道在它南端还有这么美丽的热带岛屿(海南岛),他们更愿意选择知名度高的普吉岛、芭提亚。”国际性的旅游岛接待的主要是国外游客,入境游客占接待游客总数的比重都在60%以上。海南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开发不够,产品结构单一,多数是低端观光产品,而高端的休闲度假产品很少,缺乏能留住游客的旅游度假产品。

  (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硬件设施不完善

  服务等软环境有待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充分体现,政府主导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企业、行业的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市场管理粗放。2012年初的三亚海鲜大排档宰客事件就暴露出相关部门监管的漏洞,大大损害三亚的旅游形象。在硬件设施方面,三亚许多海滩的冲淡房还要收费,冲淡房的配置数量也远远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并且在海滨浴场的人流集中处没有公共设施的指示标志,缺乏导示系统的建设。

  二、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建议

  (一)规划与实践同行,狠抓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近两年来,伴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不断前进,三亚市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核心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备受业界关注。现阶段三亚旅游产品开发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创新,对本地文化的挖掘也不够深入。为此,有关部门需要在制定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规划时,重点关注三亚市旅游产业体系发展的生态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品牌性等方面。不仅要为景区培训一批精通英语、三亚旅游、中国文化、世界礼仪的服务人才,还要引导新老投资商开辟创新,丰富三亚市旅游产业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二)解决好旅游发展与当地百姓之间的矛盾

  发展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一方,但三亚旅游发展中带来的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物价上涨等问题已经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如何处理好旅游业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三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三亚市在未来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当地居民的利益,从增加当地居民幸福指数、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减少旅游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科学的论证和规划。

  (三)合理定位发展,强化基础配套

  开一次“博鳌论坛”并不能代表海南的国际性,如何发挥好国家政策优势,打造真正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岛是一个考验决策者智慧的地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简化烦琐的入境手续,无论是飞机的落地签还是国际游轮停靠港口的免签政策都应该具体且可操作。(2)加大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宣传工作,尤其应该注意和高纬度冬季极其寒冷的国家旅游部门加大合作,将三亚打造成为北半球冬季热带康养度假胜地。

  在公共服务的配套设施上,三亚仍然处于太过粗放的模式,海滩无人清理,仅有的冲淡房和更衣室也是百姓自建的收费项目,过度粗犷的基础设施虽然降低了政府开支,也减少了很多管理部门的麻烦,但是有悖于海南岛建设国际性旅游岛屿的市场定位,所以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需要尽快完善,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旅游基础配套环境。

  从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这一点来看,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核心城市,每年旺季游客如潮,传统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无法同时满足本地人的生活需要和外来游客的旅游需求。因此,在丰富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问题上还要加大投入力度。此外三亚的景区众多,但都十分分散,目前还需要加强各个景区之间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方便自由行的游客游览,从而有效避免低品质1日游旅行团泛滥,避免这些劣质旅行团破坏三亚市的旅游服务业形象。

  (四)利用三亚优势拓展客源市场

  三亚是海南岛的南大门,若要利用好三亚这把打开国际旅游岛大门的“金钥匙”就必须加大国际旅游市场的宣传工作,尤其应该重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这些国家的冬季较为寒冷,要与这些国家旅游部门加大合作,将三亚打造成为北半球冬季热带康养度假胜地。此外,三亚作为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在抓住传统“空降”客源市场的同时,更应该努力寻求新型濒海旅游客源市场――游艇旅游。游艇业具有高附加值和拥有较长的产业链的特点,能够为海南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

  三、结语

  海南岛是我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代表着我国对外旅游的形象,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地区,旅游业正是海南岛“落后”和“国际化”背景的切入点,在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好三亚市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则可实现整个海南岛的经济大繁荣。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6

  摘要:XXXX南地区具有边贸发展基础良好、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地理区位同越南多省区接壤便利、恰逢东盟博览会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积极发展的有利时机等优势。文章在阐述了合作竞争概念的基础上,借鉴生物学“共生”的理论本质,分析了目前XX南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XX南区域旅游“互惠共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设想及策略。一方面,XX南地区正好处于国内和中越国际两大旅游市场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两大旅游经济圈旅游客流的结合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XX南地区旅游的发展与东盟一些旅游强国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旅游竞争力不高,很容易被东盟旅游强国将其旅游替代或分流。

  一、合作竞争概念

  “合作竞争”的概念由布兰登勃格教授(a.m.brandenburger)和内勒巴夫教授(b.j.nalebuff)在其合著《合作竞争》中提出,他们用博弈论描述了包含合作与竞争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且基于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上提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于合作、竞争为一体的第六种力量互补者。可见,合作竞争并非是完全相互矛盾的,在利益主体的实际发展中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合作竞争是以利益主体自身的竞争力得以增长为目标,充分考虑到各种竞争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所在,并且也充分认识并发展各种合作关系,找寻一个合适的尺度,选择最适宜利益主体发展的联合竞争模式,实现更有效的竞争和发展。

  二、“共生”概念的旅游延伸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其本质就是合作竞争思想的旅游延伸。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但也并不排除竞争,不摒弃自身性质和状态,这种竞争是通过参与共生的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

  三、XX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一)XX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XX南地区地理范围较广,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丰富多样,这样不容易形成规模游客量,游客的游览都被分散。1998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成为与桂林漓江、桂平西山齐名的XX三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其知名度随之有所提高,吸引了主要来自XX省内、广东自驾车、台湾及越南等国内外游客。

  XX南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组合有所欠缺,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开发不平衡;要告别单独旅游地的零敲碎打或旅游景区景点无重点的叠加,要重视整体品牌的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品构成单一,旅游消费较少,综合效益不高。

  四、XX南区域旅游实施“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策略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互惠共生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存在着由旅游发展地区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屏蔽阶段,旅游落后地区寄生于发展地区,逐步提升到两方相互依存发展的共生,到最后实现区域旅游的多赢发展局面。这其中包括屏蔽阶段,寄生向共生的转变,共生意识的培育,共生单元的匹配、融合和规模的确定、合作方式、合作阶段、合作资源或项目的选择,合作契约的签订以及利益和义务的对称稳定分配等。

  (一)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利用、优化与重组现存的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协同、放大区域旅游的吸引力,达到旅游资源单体无法达到的效果。XX南地区以区内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为纽带,以资源类型和文化内涵为依托,实施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2轴6区1个核心3个节点的空间模式:

  2条旅游轴线靖西大新南宁东西走向,南宁崇左龙州宁明凭祥南北走向;

  6个功能互补旅游区左江花山区、凭祥边关区、德天黑水河流域风景区、小连城弄岗区、靖西、崇左市区;

  1个核心南宁;

  3个节点城市大新、宁明、凭祥

  围绕“一个中心”、“三大品牌”、“四大特色”,实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具体来说,即以南宁大新宁明凭祥旅游成长轴线为中心,以百越壮都南宁、花山崖画、德天跨国瀑布为品牌,以喀斯特奇观、亚热带山水、民族风情和边境边关为特色,实现各类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既能各成地区旅游体系又能共同组合实现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构建具有XX南地域文化特色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根据遵循核心主导、紧密辐射、网络联动原则,提升产品的资源功能承载单元之间的空间联动性,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集聚的合作性竞争两个层次,突出民族风情和边关风貌,生态和喀斯特自然旅游资源为重要补充。整合左江花山风景名胜区,将其三带六片周围广泛分布的独具特色的风景资源形成以下-产业链(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喀斯特秀丽山水观光游专题、壮民俗、民族风情游专题、XX边境旅游专题、中越边境跨国旅游专题(包括整合两国的革命文物资源,联合开发追踪中越革命领袖足迹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旅游线路,跨国边贸旅游线路)。

  (三)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式旅游竞合开发

  为支持XX南区域旅游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XX南区域内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行动。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要素区域流动所付出的成本,产生最高的旅游业合作与发展效率。建立战略联盟,组建由南宁牵头的区域旅游管理公司和区域旅游集团,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发挥南宁的投资和管理优势,促进相对落后地方的旅游企业发展和升级,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旅游价值链重构,形成开发、销售、服务一体化,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的联合,旅游上游供应商(资源、原料、设施设备等)价值链、旅游企业价值链、销售渠道(旅游经销商、零售商)价值链和旅游者价值链的重构,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真正实现XX南旅游圈一体化互惠共生。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7

  酒店管理可以提升酒店的各项工作水准,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火热,旅游酒店也越加火热。旅游酒店作为专门服务旅游团体的酒店在酒店行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如何有效提升旅游酒店的管理水平是旅游酒店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创新管理模式入手,探讨一下旅游酒店的管理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后,人民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旅游作为放松游客身心,开拓游客眼界的户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民的参与。随着旅游行业的逐渐火热,与旅游业配套的相关产业也逐渐兴盛起来。旅游酒店作为服务于游客的服务业,其服务水平高低关系着游客的体验好坏。做好旅游酒店的服务工作就需要加强旅游酒店的管理工作。

  二、旅游酒店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旅游酒店以服务游客为主要对象,和景区景点搭配相映成趣,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当前我国的旅游酒店在管理模式上大同小异,往往没有突出的特色,都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上不够健全,在旅游酒店的配套服务上做的不够到位。在管理上,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员工不能很好的执行,导致服务环节出现“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局面。

  (二)旅游酒店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旅游酒店的管理最终需要专业人才来实现,而当前的现状是旅游酒店的人才储备不足,导致旅游酒店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对旅游酒店的助力极大。人才的缺乏一方面与我国国情有关,旅游酒店方兴未艾,起步较国外较晚;另一方面与旅游酒店自身有关,其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管理人才在旅游酒店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旅游酒店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恶性竞争、不合理的绩效管理都导致拥有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频繁跳槽,因此也就限制了旅游酒店的发展。

  (三)旅游酒店的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制度是旅游酒店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旅游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足够的优势,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旅游酒店的管理制度存在着粗放、不科学的现状。在管理制度的制订上具有随意性,在制度的执行上不够人性化,对员工的管理方式粗放。在奖惩制度的制订上,单纯的按照制度进行,不按照实际情况去处理,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进行旅游酒店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旅游新形势下的要求我国的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形势,旅游业由传统进入了现代化,在旅游趋势上进入了新的阶段:旅游群体的多样性、旅游消费结构的多样性、旅游方式的多样性等。在新形势下,旅游酒店进行管理创新是为了符合新形势的要求,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满足旅游群体的需要,满足旅游酒店自身的发展目标,促使旅游酒店由粗放型发展之路向精细化转变。使旅游酒店能够跟上新的旅游形势,在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将旅游酒店的发展转向更有活力的方向。

  (二)旅游酒店自身的发展需要旅游酒店的经营目的就是盈利。若要盈利就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科学管理可以使旅游酒店的各项工作更有效率,使旅游酒店的服务更为优秀。另外进行酒店管理的创新,可以使旅游酒店的盈利目的达成,使旅游酒店从管理层到员工层步调一致,使旅游酒店更富有活力,使员工更有工作动力,使旅游就业的各项工作指标可以顺利完成,使旅游酒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四、以创新为目的加强旅游酒店管理

  (一)酒店管理理念的创新酒店管理思想的创新,要结合旅游新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时事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可拘泥于传统,思想要开放,要稳中求进步。在管理理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以顾客为中心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在每个工作环节中都加入人性化服务,一切要想到游客的前头,在不经意处流露出对游客的照顾,使游客获得宾至如归的感觉。例如可在接待处放一些本地著名景点的小册子,免费发放给入住游客,可将本地有特色的饮食、娱乐场所的详细介绍印成册子免费发放给游客,免费为游客承担订票服务,帮助游客出行打车等。

  (二)建立有旅游特色的酒店文化旅游酒店是依托于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可以根据旅游景点的特色打造特有的酒店文化。不必刻意仿照星级酒店的标准去建立管理制度,要有自己的酒店文化为骨架支撑,旅游酒店才能走的长远。在旅游酒店的建设上要把旅游景点的特色和我国主流价值观结合起来,要有正能量,宣传正风气。在酒店文化的搭建上,要根据旅游酒店的自身硬件为基础,来进行软实力的开发,不可盲目追风,也不可盲目的学习,要扬长避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建设有特色的旅游酒店文化。

  (三)采用信息技术进行酒店的管理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信息化时代除了采用必要的电子设备外,在管理方式上要优化组织结构,可以使用扁平化结构,在管理结构上可以人性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实现精益化的目标。管理层要利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酒店的运营,推陈出新,采取有创意的宣传手段。依托网络技术手段,采取网络营销,可以开通网站直通车,便利游客在网上了解酒店和订购酒店房间。加入当下的热门团购网站平台,提供折扣给旅行团体或自助游客户。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动力,也是旅游酒店获得发展空间和加大竞争优势的源泉。旅游酒店若有有自己的特色,有足够吸引游客的地方,就需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由引领潮流的发展之路。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8

  课题研究目的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丰富且具有极大的潜能和价值。但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作为促进经济的,怎样更好地发展淮南市的将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淮南市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现有资源的合理规划,结合市场需求,利用相关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为宗旨,尝试为合理、科学的开发淮南旅游资源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规划。这些建议将对淮南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有利于维护神会稳定。此外,有关旅游的产业链比较长,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有利于社会文化融合与传承。淮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的淮河流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且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进行,可促进该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先进文化的吸收。

  3,对环境的积极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使得城市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改善。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于此同时居民生活环境也将得以改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课题研究计划

  20xx.11.19-12.31:完成查阅及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1.1-3.15: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查阅、整理、分析资料。

  20xx.3.16-4.16: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xx.4.17-4.30:对初稿修改、整理,二次定稿。

  20xx.5.1-5.16: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并将定稿后的论文正文按统一格式打印。

  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

  由于合肥、淮南一体化发展,对淮南旅游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重要的发展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一体化发展,淮南旅游业的市场必将扩大,同时由于政策的倾斜,必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淮南旅游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服务水平底下等现实因素。因此,要健康科学的发展淮南旅游业必须加快该地区旅游产业一体化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提高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努力把淮南建设成安徽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于此同时对淮南旅游开发现状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较多。

  丁朝群的《淮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设想》一文中主要介绍:淮南的古人文、地貌、如古遗址、古化石等,侧重“古”字,以古为特色,以古为招牌来开发淮南市旅游资源。不过面对当前的80、90后的这一代对这些“古物”并不买账,他们追寻的是现代艺术风格,所以旅游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

  陈苹苹在《合淮旅游经济圈构建研究》一问中认为:目前淮南与合肥两地旅游资源相对较为独立,没有形成旅游资源一体化。强调要融合两地区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促进区域内旅游企业合作,共建旅游市场,增强合淮地区旅游经济圈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得坚持政府为主导,引导两地区域合作。

  沈长霞在《淮南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中对淮南市自然条件,人文旅游资源,个性化旅游项目(草莓节,渔家乐,花鼓灯旅游节)等优势分析很详细。也对淮南市旅游资源的诸多劣势如配套设施不完善,城市总体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低,宣传不到位等因素研究较为深刻。并且提出了淮南旅游业发展对策。

  综合以上观点,目前对淮南市旅游现状研究颇为深刻,但主要强调淮南各自旅游景点的发展途径和方向,以及两区域间的合作和发展。不过我认为淮南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各自开发较为落后原始、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而解决事物发展的矛盾是要抓住其主要矛盾,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为此,我提出为更好地发展淮南旅游业,首先要清楚自身有哪些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然后发现这些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经济意义促进的积极作用,最后在这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旅游资源发展模式,突出重点,合理规划,把淮南旅游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丁朝群.淮南旅游资源开发设想[J].能源基地建设.1990,(5)

  [2]陈苹苹.合淮旅游经济圈构建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9)

  [3]章锦河,陆林.资源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淮南为例[J].人文地理.2001,(2)

  [4]朱晓辉,段学成.资源型城市开发研究—以淮南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8)

  [5]杨效忠,冯学刚,王咏.淮南市旅游发展资源特征、功能分布及线路布局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3)

  [6]徐茹.淮南市旅游业发展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7]沈长霞.淮南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8,(32)

  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概况:淮南市位于中国华东腹地,是一座美丽并具活力的.的城市,享有五彩淮南的美誉,这里是黑色煤炭富集地、红色火电输出地、蓝色生命起源地、白色豆腐发源地、绿色生态宜居地。她北滨淮南,南依舜耕山,大小湖泊星期罗布,可谓“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她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令人瞩目的史前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和浓郁深厚的民间习俗等资源概况以及区位、人文、气候等开发优势和潜力。与此同时,城市环境恶化、老城区建设缓慢、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等客观因素制约了淮南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一) 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丰富多姿

  2、史前文化令人瞩目

  3、历史文明博大精深

  4、民间习俗浓郁深厚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原始性

  (1)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

  (2)缺乏现代旅游项目

  2、落后性

  (1)旅游经济不发达

  (2)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3)管理水平低下

  (4)服务质量不高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

  (一)旅游资源独特优势

  1、区位优势

  2、人文优势

  3、资源优势

  4、气候、地貌优势

  (二) 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

  1、空气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

  2、老城区建设、改造较慢

  3、工业城市忽视对旅游业的打造

  4、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且相互独立

  5、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不足

  (三)旅游资源发展潜力

  1、老景区的提升

  2、新景区的开发

  3、有利的外部因素

  (1)煤炭资源作为经济支撑

  (2)合淮一体化带来新的机遇

  三、关于今后旅游资源发展的可行策略

  (一)突出特色文化,加强宣传,推出精品路线

  (二)政府主导,强化调控职能。

  (三)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

  (四)积极融资,加快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明析思路,构筑新的旅游发展格局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9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实践性

  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一味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严重忽略了对学生实施实践性教学。首先,纵观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理论课时比重过多,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其次,虽然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并且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之所以开展实践教学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基本上都是教师在教室内亲自示范操作,学生只需要仔细观察,无法亲自进行实训操作。这种实践教学仅仅只是表面文章,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教学内容设置缺乏科学性。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极高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笼统沿用传统的课程安排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设置极少结合学生的就业形势,要么偏向酒店化管理,要么偏向旅行社管理,可见,其教学课程设置十分不妥当,不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2.实训活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资金有限,尚未建立自主的实训基地,因此,无法为学生提供旅游实践教学的平台。教师只能在教室内开展实训活动,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同时,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同样缺乏实践经验,其教学经验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加上没有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撑,在实训活动中严重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3.师资缺乏实践经验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高的学科,因此,对任职教师的整体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完善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旅游阅历和实践经验。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指导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可见,当下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是阻碍旅游管理专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缺乏从业经验,许多都是直接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直接走上教师岗位,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教学也只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指导学生。久而久之,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只能成为富有完善理论知识的书呆子,而不能成为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践教学的新思路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其实际的教学需求,应该充分运用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训平台。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学生能够学到许多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学到的内容,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训练环境,有效帮助学生以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大大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同时,在实训环节中,教师能够清楚了解到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准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无形中加大 了教师的任务,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完善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才能提高旅游管理教学效率与质量,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务之急必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对于现有的教师定期集中组织培训,鼓励教师深入到旅游企业中完成一定的旅游实践活动。利用这种方式,不但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而且帮助教师掌握当下最新的旅游资讯,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引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具的优秀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指导作用。

  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创业精神

  校企合作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最简单的手段。首先,在校企合作教育下,企业不仅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撑,而且能够为其提供诸多的'硬件设施,帮助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可以参与到旅游公司的管理和运作中,有效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次,学生能够进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为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旅游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能够走进校内教学,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给学生详细介绍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学生能够以其为榜样,刻苦努力,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树立创业精神,实现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当下,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加强实践教學,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为旅游行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不断推动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0

  第一章 现代旅游业概述 14-30

  第—节 含义及分类 14-15

  一、含义 14

  二、旅游业细分行业 14-15

  第二节 旅游业整体市场情况 15-27

  一、全国旅游业整体情况 15-18

  二、区域旅游业市场情况 18-19

  三、厦门市旅游业市场情况分析 19-26

  四、竞争情况分析 26-27

  第三节 现代旅游金融现状简述 27-30

  一、旅游金融理论研究 27

  二、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27-30

  第二章 景区业金融服务方案 30-50

  第一节 行业分析 30-35

  一、行业范畴 30-31

  二、行业整体情况 31-35

  第二节 商业模式和金融需求 35-43

  一、产品服务模式 35

  二、定价收费模式 35-36

  三、营运组织模式 36-37

  四、上下游经营模式 37-38

  五、资金运作模式 38-41

  六、金融需求 41-43

  第三节 金融服务方案 43-50

  一、银行的.目标市场 43-44

  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44-47

  三、特色产品和金融服务 47-50

  第三章 酒店业金融服务方案 50-78

  第—节 行业分析 50-55

  一、行业范畴 50

  二、行业整体情况 50-55

  第二节 商业模式和金融需求 55-62

  一、产品服务模式 55

  二、定价收费模式 55-56

  三、营运组织模式 56-57

  四、资金运作模式 57-60

  五、金融需求 60-62

  第三节 金融服务方案 62-70

  一、银行的目标市场 62-63

  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63-66

  三、特色产品和金融服务 66-70

  第四章 厦门市旅游业与银行合作实例 70-78

  一、当地旅游企业与银行合作现状 70-71

  二、当地旅游企业与主流银行合作产品简介 71-72

  三、厦门市银行业与旅游企业合作切入点分析 72-74

  四、旅游业风险分析 74-75

  五、景区融资案例之厦门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 75-78

  结语 78-80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1

  [1]魏心宇。浅析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0):9-10.

  [2]王青。信息技术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91):143.

  [3]谷静。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供给研究[J].林区教学,2017,(11):26-27.

  [4]陈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7,(A1):139-140.

  [5]记者李丹特约记者刘进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实处打造精品项目阳光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7-10-23(001)。

  [6]王铭俊彭艺。湖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7-10-20(007)。

  [7]特派记者况昌勋。为海南牢记使命呵护绿水青山点赞[N].海南日报,2017-10-20(A05)。

  [8]施华赟。精准“治未病”守土当如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0-20(003)。

  [9]本报记者苏玉君孙楠杨笑雯。大湖湾生态新区西北内陆的城镇化样本[N].中国气象报,2017-10-20(005)。

  [10]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万宏。兰州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动文旅产业[N].兰州日报,2017-10-20(006)。

  [11]张海英。“故宫服务”可否在全国景区推广[N].中国商报,2017-10-20(P02)。

  [12].惠民工程助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N].商洛日报,2017-10-20(007)。

  [13]记者郭猛王思达。“走遍秦皇岛”,用脚步丈量出了什么[N].河北日报,2017-10-23(009)。

  [14]平裕强。陵川交警大队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N].太行日报,2017-10-23(003)。

  [15]记者汪瑛。精准扶贫咱们一起奔小康[N].商洛日报,2017-10-20(006)。

  [16]杜珊记者强犟。奋力脱贫攻坚打造美丽西寺[N].西部法制报,2017-10-21(004)。

  [17]通讯员葛卉黄旭峰。农行广东分行农家乐贷农民创业好帮手[N].农村金融时报,2017-10-23(A05)。

  [18]窦群。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10-23(003)。

  [19]本报记者冯颖。景区创新升级筑牢石家庄旅游根基[N].中国旅游报,2017-10-23(A01)。

  [20]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既有住宅安装电梯或将有章可循[N].合肥晚报,2017-10-24(A08)。

  [21]本报记者吕晶。精准招商助力追赶超越[N].榆林日报,2017-10-23(003)。

  [22]记者王艺。我市旅游行业智慧化管理再上新台阶[N].大连日报,2017-10-22(006)。

  [23]本报记者崔振海通讯员陈艳迪。让“天生丽质”变身“美丽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17-10-26(007)。

  [24]本报记者杨淑珍通讯员孙海韬张大鹏。“这里的警察能力与颜值俱佳”[N].人民公安报,2017-10-30(006)。

  [25]本报记者梁文艳。马遥的`“教学梦”做当代有为的青年教师[N].中国产经新闻,2017-10-26(003)。

  [26]特约记者谭玉玲。让大丹霞旅游发展充满“智慧”[N].韶关日报,2017-10-23(A07)。

  [27]记者杨艺华通讯员曲易伸张涛。全国统一版本离境退税系统海南上线[N].海南日报,2017-10-25(B02)。

  [28]本报记者刘斯会。凯撒旅游前三季净利增长超四成[N].证券日报,2017-10-30(C03)。

  [29]记者朱家芬。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楚雄日报(汉),2017-10-24(001)。

  [30]记者吕丽霞。商南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加快提案办理[N].商洛日报,2017-10-27(003)。

  [31]记者董娟通讯员梁泽仁卢琳。省统计局经济形势调研和统计工作督查座谈会在朔召开[N].朔州日报,2017-10-24(001)。

  [32]肖相波。青岛: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2)。

  [3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张青。通过收益管理提升民宿经营水平的要点[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3)。

  [34].以全球视角,创新实现餐旅行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7-10-31(A06)。

  [35]刘剑飞。故宫“全网售票”体现管理智慧[N].中国审计报,2017-10-23(007)。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2

  硕士论文选题是论文质量保证的关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选好题有可能事半功陪。以 2007-2016 届九江学院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来源和研究范围分析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特点,在总量上看,旅游开发与规划类方向的题目居多,但选题比例出现下降趋势,旅游文化类方向选题波动比较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教师指定的课题多些,但近年来也有下降趋势,尤其结合毕业实习选题呈增长态势;研究区域以小尺度为主体;总之,这些选题凸显了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选题将是本专业选题的主要方向。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硕士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对硕士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完成大学硕士毕业论文通常包括论文选题、查阅文献、论文开题、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结题、论文答辩等阶段。而论文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硕士毕业论文。目前各高校毕业生选题部分来源于教师科研课题、结合毕业实习选题、结合课程学生自选。往往课程设置是毕业论文选题的前提和基础,导师在论文选题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许多选题逐渐倾向于“小题大做”、“难易恰当”。当然,也有学生和教师对毕业论文选题重视不够,或多或少存在着诸于对选题重要性认识不够、与专业方向的结合不够紧密、题目过大或过小、选题自由度不大等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九江学院是2012年由九江师专、九江医专、九江财专、九江教育学院四所地方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成立于1994年,2003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硕士。本研究以 2007-2016届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为例,分析其选题的特点、原因和变化趋势。通过实际查阅的方法,对论文题目和内容逐一分析和分类,调查毕业论文共计727本,其中2007届90本,2008届78本,2009届89本,2010届76本,2011届70本,2012届70本,2013届53本,2014届65本,2015 届90本,2016届46本。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从论文选题方向来看,2007-2016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基本是围绕本专业的特色来开展研究,其选题有旅游管理与开发、酒店管理和文化旅游、游客与市场四个方向比较集中(图 1)。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从总量上看,旅游规划与开发类占比例30以上,第二是结合旅游发展趋势,旅游转型、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方面。在选题方向上之所以产生这两个特点的原因有:第一,学生在论文选题上习惯趋易避难。对于选择在哪个研究方向上撰写论文,学生一般选择自己在实习和课堂教师提到的方向,也有跟随指导老师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进行选择,也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多、撰写论文容易的方向进行选题。第二,随着旅游发展,尤其是江西提出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提出江西风景独好的宣传口号,各地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性产业、绿色产业来发展,也为学生自主选题提供了素材和案例。

  (二)论文选题来源分析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体现了学生选题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论文选题来源基本上共四种来源:教师指定内容、结合实习内容、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内容和学生结合课程自拟内容。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特点有:第一,在教师指定内容选题是学生论文的主要选题来源;第二,结合实习选题内容是新的增长点。由于地方硕士院校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课题不多,加上硕士生没有经过科研的训练,尽管也有学生喜欢跟老师做科研课题,但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根本不愿独立思考。所以,课题选题前些年从要是老师指定题目为主,近些年随着老师的课题也多起来,比例也逐渐增大;尤其学院从2007年开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硕士生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0%以上,除了毕业实习,还有课内实训、校内实训、6个月的教学定岗实习等。学生能够结合实习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选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区域的界定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有针对大尺度如中国、省域,也有中观尺度的市域、县域,甚至有小尺度的村庄、公园、景区等。从表2可知,学生选题还是倾向于小范围的'研究区域,以县域及以下为研究范围的比例最高为 45.5%,但近年来全国区域及省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和比例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选题上往往落入题目越大越好写,并认为论文题目选大一点,资料也好搜集;选择小的题目,研究成果相对少,可参考的资料少,考察调研花的时间多,写作难度相对大。

  三、以问题为导向选题的建议

  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应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所以选题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学习,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发现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一)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通过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实习,对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益处。如学生在酒店实习,发现人员流动比较大,留不住专业人才的现象。经过思考和积极讨论,很快就能够理解和找到其中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选题方式,老师的角色是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进而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完成论文。如庐山好汉坡下的乡村农家乐规范经营的问题,首先带学生到研究点进行调研,让他们感受到为何要规范?从哪些方面来规范?有何好的建议与对策。

  (三)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欲望

  学生的未来是要学会解决问题,而解决未来实践中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让他们主动探讨、求得解决问题方法。在庐山景区在旅游转型、全域旅游等态势下,如何进行升级转型?旅游形象如何定位?旅游新业态如何塑造?旅游产品如何升级?需要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3

尊敬的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20xx级xxx的学生xx,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贵州酒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首先,我想谈谈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其实关于酒文化的旅游开发和设计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做了研究,其中关于贵州酒文化的旅游开发也有涉及,但是我依然选择了这个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首先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基于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现在随着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旅游模式逐步升级,开始由观光游时代向体验游时代转变,旅游类型也开始由大众旅游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专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旅游发展的趋势。本文的酒文化旅游正是一种专题旅游。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就是在专题化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为我省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一种声音,一个思路。

  2。我们知道,旅游的生命在于特色,有了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才能长远,酒文化旅游就是贵州旅游的一大特色。贵州作为茅台的故乡,不仅有悠久的酒文化历史,更有丰富的.酒文化旅游资源。探讨贵州的酒文化旅游开发,不仅对贵州有着特别的意义,对国内酒文化的旅游开发也是一种典范带动。

  3。我选择这个题目,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觉得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比较充分,应该易于开展论文的撰写,所以选择了它。呵呵。。。。

  其次,我想重点说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探讨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了酒文化以及酒文化旅游的内涵,同时重点对贵州发展酒文化旅游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贵州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

  1。酒文化旅游概述,在这一部分我首先介绍了酒文化、酒文化旅游的定义,并重点阐明了贵州酒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2。对贵州开展酒文化旅游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地理气候、资源条件、社会文化、政府政策等方面做了阐述,从而充分论证了贵州酒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3。对贵州酒文化旅游开发中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如酒旅分家严重,产品单一,开发创新力度低,缺乏专业化的策划、推广和营销等。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亮点。

  4。针对贵州现存的问题,我尝试给出了贵州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通过挖掘﹑整合、再塑造贵州酒文化,进一步开展酒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彻底激活酒旅游的活力,从而塑造民族酒品牌、创造出品牌效应,进而开展酒乡旅游,打造出成熟的酒文化旅游线路,最终结合其他行业推进贵州酒旅游的综合开发,真正实现贵州旅游业的再发展,再辉煌。我认为这正是本文为数不多的一个创新之处。

  5。最后总结全文,给出方向。

  最后我想说一下本文的缺陷及我的写作体会: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对某些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其中关于开发的畅想也只是学生凭着现在学的知识,在分析了贵州现状的基础上给出的一些建议,思考肯定还不够深刻也不够全面。同时我觉得本文的最大缺憾是没有相应数据分析和图表解释,以致文章的阐述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数据收集、处理能力不够,另外就是现有专业的、权威的、最新的酒文化旅游的数据缺乏。没有相应部门的统计,获取当然不易。此外虽然我已经很仔细的检查过了,但是依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错别字或语句不是很通顺的地方。

  关于体会:坦白说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在信息检索、阅读写作、基础知识、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分析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分析能力薄弱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的论文写作和分析,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分析不透彻或者建议不具体,还有待改进。所以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更好。

  我的陈述完毕,请老师提问。谢谢!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4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

  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16、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2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22、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3、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24、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25、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26、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7、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28、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30、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

  31、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32、浅谈形体语言在旅游服务中的运用

  33、论旅游饭店集团的成长方向

  34、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

  35、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分析

  36、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37、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38、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9、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

  40、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

  41、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42、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43、旅游购物的投诉心理及服务对策

  44、饭店服务人员个人能力培养途径

  45、饭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

  46、旅游保险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47、浅析我国国有饭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8、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对策

  49、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

  50、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5

  进入21世纪以来,甘肃省的旅游业与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说发展与滞后并存。旅游服务贸易的总量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相对较小,在结构上还存在巨大的缺陷,旅游结构不合理,并且知名度较低,旅游风情味不足。

  1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1 甘肃省旅游资源简介 甘肃省主要旅游景点主要包括:敦煌的`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天水麦积山石窟、月牙泉、玉门关、白塔山公园、刘家峡、兰州关山森林公园、明长城遗址、嘉峪关城楼、皇娘娘台遗址、悬壁长城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2 甘肃省民俗文化概况

  1.2.1 民俗民风。甘肃省包含12个主要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甘肃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3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26个。

  1.2.2 民俗文化。①庆阳剪纸:剪纸是陇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②甘南服饰:甘南民族服饰以“三河一江”的不同流域来划分,各有其鲜明地域特点。

  1.2.3 甘肃省旅游文化圈分布图。

  2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有景区还在初始开发阶段,项目单一、设施简陋。②旅游资源知名度低,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品位。③旅游组织规模小,经营分散,缺少灵活应变的创新能力。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满足不了游客需求。

  3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应考虑其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测度与评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旅游竞争力,制定竞争战略,提高其竞争优势。

  3.1 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按照影响潜力的因素类型,将都市旅游发展潜力分解为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旅游发展保障力和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能力3个1级指标,将3个1级指标分为政府支持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环境条件、旅游供求能力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7个2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将7个2级指标具体化可直接或间接获得数据的24个3级指标。

  国家旅游局:《20xx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3.2 甘肃省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三大潜力因素 ①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其中,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九大精品线路。②甘肃省的“丝绸之路”享有较高声誉,被称为“永不衰落的黄金线路”。③以兰州为枢纽,形成由空港、铁路、公路并举的交通网络。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毕业论文旅游管理04-01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4-01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5-15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0-02

旅游景区资金管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9-30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致谢10-03

大专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0-05

电大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4-01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04-01

酒店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