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05 21:19:23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1】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工艺美术也必须要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要把现代文化、艺术、社会知识和科技知识融合为一体。

  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是时候进行改革了。

  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是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人才,相较于全日制本科学校来说,高职的教育侧重点在与“实用”,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技能,让学生能够适应于社会的发展。

  本文就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艺美术专业 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的众多高职院校在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当前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是直接面向社会的,直接向社会输送所需的专业性人才。

  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就是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性不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所设置的专业课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接不上轨,在学校里,学生接受了三年的系统学习,但是真正走向社会时,却发现这些知识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此外,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是从绘画专业分离出来的,所以这其中有很多观念以及教学方法都是延续了绘画专业体系的教学模式,然而,绘画专业与工艺美术专业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肯定会造成教学方式和专业需求的不适应,二者之间必定会有矛盾。

  (二)教学内容滞后。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运用,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新的设计领域,例如: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等。

  所以,现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这些方面,但是事实却是高职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并没有和社会的发展同步,我们的教学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或者说我们变革的速度并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速度,导致当前高职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还缺乏这些专业内容。

  (三)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模式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工艺美术教学还是坚持着“一把抓”、“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即对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缺乏“因材施教”的观念;二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还不够完善,对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先进设备,例如专用的美术教室、电脑教室以及室外的采风空间等等,但是现在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做到教学设施的健全,不是缺这,就是缺那,而且教学课时的安排也不够合理,过度的重视理论课,忽视了实践课的安排,因此实践课时非常少。

  (四)产教没有进行有效结合。

  高职院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步,从这里出去后,学生就要开始就业择业。

  对于工艺美术相关产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时刻关注,要重点关注这些岗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她们需要的人才又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这应该是高职院校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但是当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这些情况的调查、研究深度都还有所欠缺,导致教学缺少与实际产业关联的模块,产教无法效结合。

  二、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一)调整课程结构。

  一般来说,高职的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结构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设计课。

  我们的改革要以传统的课程结构为依据,结合社会实际的需要,对这种课程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目的是要加强这三部分的相互转换功能。

  课程改革应当以实用、应用为原则,例如,我们可以调整成以电脑美术课作为中心,以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撑,以创意策划课作为核心的课程结构。

  这样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设计,既延续的传统结构的所有内容,又满足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了,其核心竞争力也随之提高了,在面对将来的就业问题时,就更能够从容面对,更适应社会的需求了。

  (二)丰富教学内容。

  以往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比较单调,教学内容较少且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对此,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革。

  比如说,改革素描课。

  素描课是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方法沿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

  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应当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方式可谓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体现着一点,那就是教学具有互动性,学习具有合作性,最终实现探究式教学。

  今天教学资源已经越来越丰富,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像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这些都已经被普及运用了,这些新型的教学资源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来说,更具有功能性,也有更多的优点,将这些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实践教学。

  校、企结合的合作模式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实践教学,也是实践教学以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既补充了教学内容,又满足了学生所需。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工艺美术行业也在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与之相对应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也应该进行改革。

  本文从调整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旨在为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育改革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程惠琴.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大家.2010(04)

  [2]常瑞红.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04)

  [3]李斌,刘炜杰.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目标定位研究[J].职教通讯.2011(01)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2】

  摘要: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应体现职业教学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结构,通过对高职工艺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更新并确定新的教学目的、人才培养方向、教学模式与工艺美术专业职业教育各支撑系统的整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提出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的大众化取向为目标,以工艺美术专业向创意产业化转换为主线,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互动式教学任务引领型

  高职教学体系的改革,应从“教学”与“育人”两个方面入手,在这一复杂的人才培养系统中,既兼顾了职业的社会属性――服务于社会的大众化需求;又拓展工艺美术专业独特的学科性质――融创造性、边缘性、应用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因此,无论从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方面,都必须遵循高职工艺美术专业的职业与专业的特点,对支撑教学体系中的各个分系统,如:培养目标与定位、教学结构与教材、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整合,突出体现高职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与渐进性,提升教学内容与课题设置的针对性,完善教学系统“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

  (一)个性鲜明的教学目的性:工艺美术专业属于设计艺术的学科范畴,在包容设计艺术独特的学科特性――多元性、边缘性、应用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注重民族艺术的挖掘与传承;教学更倾向于传统手工艺在设计和表现等方面的研究,其设计“物”,既体现人类需求的物质价值,又包含了社会需求的精神价值。

  因此,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双重因素:其一,在工艺美术教学体系中,以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本位,挖掘学生各自独特的个性、爱好、兴趣等因素,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加符合社会职业需求的目标与方向,拓展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教学轨迹;其二,在工艺美术专业教与学的系统中,加大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传承,并在这一过程中,探寻工艺美术专业设计语言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促进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与世界文化艺术共融,逐步形成本专业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

  (二)灵活、生动的教学互动性: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互动性,建立在现代教学方式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同传统手工艺教学模式如:实习基地、实验教室、专业教学工作室等两种模式的融合,在教学中两种模式共同发挥自己鲜活的个性,在“交流与认知,实施与理解”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师、生在传授知识与主动获取知识及信息反馈、信息修正、设计实现等方面更有直观性、生动性和针对性。

  互动性教学的形式包含了三种特点,一是交互性特点:通过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促使学生在生动的形式感召下,对知识诉求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对课题探索的主动参与意识,在交流与沟通中使设计项目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实现设计的产业化转换并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自主性特点:借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使学生在换位思考过程中,浏览并理解教学内容、课题任务的目的、方向和教学特点,由背动接受向主动猎取的互换;三是创造性特点。

  灵活、生动的互动式教学,使教与学的知识结构和课题实现的内容、手段得到无限拓展,对于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而言,更有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突破单一课题、单一理论的局限,形成多元的设计观,完成从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的转化。

  (三)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性教学: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大众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工艺美术专业应紧紧围绕社会实践性这一教学主线,来构建符合本专业特征,符合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教与学的实践性模式规定了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体系的延展性,例如,课程设置与课题任务向社会需求的延展;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体的结合;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的交叉与融合等,这些皆以教学实践性为纽带,来完成高职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及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 明确的教学实践性:教与学的社会实践性强化了高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育特点,即面向社会需求,按社会结构、需求定位、人才构架等方面的要求,确立以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为重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借教学社会实践性的平台来完善这一目的。

  2. 完善的校、企结合教学模式:校、企结合的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实践性教学的进程,它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实习场地、实习条件,充实并丰富了教学内容,促使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化。

  其本质在于实现高职教育产业化转换的目的。

  3. 课程设置与课题任务的实践性:课程设置应更加接近实际的设计项目,在课程的内容、结构、时间安排、作业的程序与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强调社会任务的可行性,并结合课题项目的实践性,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往能力和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4. 突出教材、教案建设的针对性,教材与教案建设是实践性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针对性指的是教材与教案建设�包括的教学案例、课题分析与创意表现等方面�,应结合教学改革的目标,突出教材与教案的实践性本质,使其案例更具可操作性、更加鲜活、分析更切实际,而不应自圆其说与教学脱离。

  5. 培养一专多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的建设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大众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应兼顾教育培训,企业实习,社会行业及团体的调研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完成,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整合教学理论与课题实践的系统性。

  (四)确立工、学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体系中课程设置的内容、工作程序、作业方式等,要与社会实际的项目,企业生产过程及商业拓展活动等相结合,其教改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课题设置的“任务引领型课题模式”即按照课题任务相关性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组织与程序、课题任务的内容与形式等,均以工、学结合的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和设置,其“任务引领型”是通过课题任务的形式引领教与学的全过程,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创新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一体,借工、学相结合的互补性,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结构。

  其关注的焦点:①旨在通过课题任务实施的全过程及课题成果,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在催发创新兴趣的同时,健全高职工艺美术专业综合能力;②要求对课题目标、任务内容、项目定位等做出清晰、明确的规定,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以及更好地反馈、评价和修正教学效果;③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课题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④提倡团队协作与自主完成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在课题任务发现问题或课题需相应知识、技能补充时,采取与相应团体结合的方式,形成知识的互补。

  1. 任务引领型课题模式下的工、学结合目标;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始终遵循教与学的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内容、课题形式紧密结合岗位需求的特点,着力解决高职教学中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脱离的现象,形成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结构,按照社会需要组织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以任务引领型课题为主题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当代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

  2. 任务引领型课题模式下的教学结构:

  按照高职工艺美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以工艺美术专业为例,教学体系划分为:基础课�包括造型基础和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课和专业设计课三大类,三者互为条件,其教学结构链是以某一具体的设计任务或设计课题贯穿基础、技能及专业三者之间并与工、学结合的教学系统进行嫁接,加大三者之间课程结构的相互转换功能。

  如:标志创意与企业形象设计的结合、设计表现技法向课题任务或设计项目的转换等。

  3.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特色:

  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任务引领型课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兴趣探讨中,逐步实现一个又一个课题目标,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成就感,促使学生在成功中找回自信并激发学习热情,在无意识中建立探索知识、攻克难点、释放创新精神的勇气;

  ②课题任务具有针对性,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采用任务引领型课题模式,形成以课题任务为主线,丰富教与学的系统内容,使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在一个明确、清晰的脉络指导下,寻求课题实现的可行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交叉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③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任务引领型课题模式教学中,使学生更多的感悟到,在课题实践的探索中寻找创新的原点,在创新中论证其可行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一文,以教育与发展、教育与教学改革为主题方向,结合高职教育以服务于社会需要为主线,在教学的系统改革中,拓展工艺美术专业“以人为本,以社会基础为目的”的特点,在构建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强调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突出了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绍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初探 [J].《江苏高教》.1999年06期.105-106.

  [2] 尹定邦.吴寄:实践就是我的设计哲学 [J].《美术学报》.2005年第1期.

  [3] 赵文华.论作为一种专业组织的高等教育系统[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

  对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工艺美术行业正处于积极开拓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的时期。

  本文对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健词:工艺美术;教学改革

  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这就要求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应该把现代文化、艺术、社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融合为一体。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实用性和应用型上,与时俱进地推进专业教学改革,这对建设工艺美术专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充分体现其职业教学特色,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通过对高职工艺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培养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的工艺美术课程教学,在很多地方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主要表现如下:

  一 课程结构不合理

  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性不好,所设置的专业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接不上轨;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是从绘画专业分离出来的,其很多观念、训练方法大多是延续了绘画专业体系的教学模式,缺少特有的教学理念、方法。

  二 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滞后

  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领域,例如: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等。

  随之,工艺美术设计的观念、方法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当前的教学对类似这样的新兴的专业内容涉及很少。

  三 教学设施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虽然开设电脑美术课,但由于受到教学设施、教学课时等诸多因素制约,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与时代需要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四 做不到因材施教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我们的工艺美术专业基本上都是以同一个标准来教全体学生,这种方式不符合因材施教教育理念,这种现状必须要进行改革。

  五 产教没能进行有效结合

  教育部原张天保副部长指出:“产教结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产业办不好,学生实习受到制约,我们必须拓展产教结合的路子。”而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对与工艺美术人才相关产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岗位对工美人才的业务素质需求情况调查、研究深度不够,导致教学缺少与实际产业关联的模块,产教还未有效结合。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高职院校想要办好工艺美术专业必须得通过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计划强化训练,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工艺美术领域某项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口专业就业率,为学生打开就业、创业的大门。

  通过改革求得发展,通过改革创造品牌,是建设好工艺美术专业的有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革。

  (1)调整课程结构

  传统的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基础课(造型基础课和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课、专业设计课三部分,我们要根据传统课程结构和社会需要,应当对传统课程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三者之间的课程结构相互转换功能。

  要以实用、应用为原则,可以设置以电脑美术课作为中心,以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撑,以创意策划课作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在新的课程结构设计中,要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社会适应性以及突出的专业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

  对部分专业课进行改革,例如对于工艺美术专业来说,素描课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力、概括力、表现力和艺术处理能力。

  但这种训练缺乏必要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意能力,因此,可把速写作为主要的训练方式,写实的、意象的、想象的手法均可采用。

  除此以外,图案课、色彩课等也有必要结合各自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等对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的相应改革。

  (3)完善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高职工艺美术专业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应当根据各种课程的内容、特点,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可创造出生动灵活的教学互动性氛围,例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其与传统的手工艺教学模式(例如:实验教室、专业教学工作室等模式)相融合的基础上, 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4)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

  校、企结合的合作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实习场地、创造了实习条件,充实了教学内容, 从而使得教学课程在内容、结构、作业的程序及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均强调了社会任务的可行性,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技能、社交能力以及展现自己的能力,促使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任何一个专业学科的发展,都要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作为保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而对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的教师来说更是势在必行的。

  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再教育,从而可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师资的培养可以采取教育培训、到企业参观实践以及团体的调研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在教与学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整合教学理论与课题实践的系统性。

  总之,工艺美术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备高文化素质综合性的设计人才。

  只有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无论从教学的结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必须要遵循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的职业和专业特点,要以二十一世纪工艺美术行业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为出发点,既要考虑服务于社会大众化需求的职业的社会属性;又要拓展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独特的融合创造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性质。

  改变过去以培养既定岗位的专业技艺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设计能力为主体的综合能力教育,以适应广泛的工艺美术行业的各种专业岗位,将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领域里富有就业竞争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走向社会的求职就业中可以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程惠琴.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大家.2010.04.

  [2] 刘君政.李伟平.对高职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职业技术.2003.04.

【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10-08

工艺美术专业的英文简历范文10-26

关于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10-08

关于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论文10-08

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论文10-09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09

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性论文10-09

浅析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论文10-09

高职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08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解析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