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一”景海鹏陈冬飞行

来源:实时热点 时间:2017-10-17 编辑:美斌‍ 阅读: 手机版

  “神十一”发射,景海鹏陈冬“搭配”飞行

  神舟十一号飞船计划今天7时30分发射,升空后将在两三天内与中秋之夜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393公里高的近圆轨道交会对接。随后,两名属马的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将进入天宫二号,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

  航天员是怎么选拔出来的?上天干什么?穿什么?吃什么?……记者为您一一道来。 综合新华社

  “新老搭配”是怎样分工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乘组的选拔需要从思想、身体、心理、知识和技能几个方面进行考评和综合评价。

  针对这次任务以及未来空间站任务,乘组分别从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中各选出1名。“首批航天员经验丰富,第二批航天员年富力强。新老搭配,干活不累。”黄伟芬说。

  于是,景海鹏和陈冬就从重重考评中脱颖而出了。山西运城人景海鹏因此也开始了自己第三次太空之旅,成为中国飞得最多最久最高的航天员。

  “经过训练和磨合,我们两个人已非常默契,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彼此间都能心领神会。”景海鹏说。

  那么,景海鹏和陈冬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工?

  任务中,50岁的老大哥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负责载人飞船驾驶、交会对接、飞行计划管理、飞行安全保障、科学试验……这么高难度的任务?!别忘了,景海鹏这次可是三度飞天,可谓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

  河南籍、38岁的“新手”陈冬呢?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我首先是工程师,得做各种试验,还得是修理工,设备坏了要去修,也得是保洁员,要保持舱内的清洁环境,同时也是农民,要种蔬菜。”

  陈冬说他业余爱好就是陪家人,作为一对5岁双胞胎儿子的父亲,他希望儿子们有时间就看看天空,找找星星,“跟爸爸打个招呼。”

  航天员服装上的小秘密

  作为万众瞩目的航天员,大家一定关心他们穿什么吧!

  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副研究员杨立众表示,这次为航天员配备的服装不仅体现了航天员职业特点和中国特色,还综合考虑了服装的使用场合、功能、美观、舒适和工效性。

  航天员服装系列化的设计分为在轨系列,地面系列和服装配饰,共有10套之多,可谓是一场“时装秀”。小伙伴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场时装秀了吧。

  首先出场的是在轨系列设计,分为舱内工作服、舱内鞋、运动服、休闲服、企鹅服、内衣、睡袋。

  舱内工作服与舱内用鞋的搭配,主要是为航天员在舱内正常温度时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操作生活所设计的。

  休闲服的设计是为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日常穿着。

  重点登场了!企鹅服的设计充满了科技感,里面有很多弹性带,穿上后可通过弹性的作用,使肌肉得到紧张,避免失重引起的肌肉松弛骨质丢失。

  接下来出场的是地面系列设计,分为常服、地面训练服、作训大衣和常服大衣。

  常服是为航天员参加正式场合所设计的,地面训练服用于地面训练操作。

  冬季外出时,航天员可在地面训练服外搭配作训大衣,用于御寒保暖。服装保暖、轻质、美观、便于护理清洗。

  此外,设计师还为航天员设计了一些具有太空特色的服装配饰,包括太空旋律系列、圆梦太空系列领带丝巾、蓝色系围巾、眼罩、耳罩等。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员服装上还有各种标志,比如:国旗、载人航天工程标、飞行荣誉标、任务标、姓名牌等。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在飞行荣誉标上,有几颗星就表示这个航天员上过几次太空。如果没有参加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那就是空的。

  南航专家解读“神十一”三大看点

  看场电影的工夫,神十一已绕地球一大圈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特地邀请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的闻新教授,为读者解读神舟十一号的“神秘所在”。

  空中对接为未来空间站的建立奠定基础

  根据已经发布的信息,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成功发射进入轨道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两个“庞然大物”在太空中要连成一体,变成一个空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闻新教授告诉记者,神十一和天宫二号的对接,是本次发射的技术亮点之一,考验着宇航员和地面航天科技人员的协同工作能力。对接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空间密封性的保持,一旦发生漏气事故将不堪设想。

  天宫二号运行在393公里高的近圆对接轨道上,神舟十一号要在这一高度和天宫二号进行对接。这一高度飞行是怎样的概念?闻新说,航天飞船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是对应的,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93公里的高度,飞船绕地球一圈飞行的时间大约为90分钟。

  本次发射,神十一携带的飞行员从3人变成了2人,宇航员的人数变化,其实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对接后宇航员的空间活动资源充分利用问题。“选择景海鹏再次进入太空,我认为是考虑到了他的经验,在太空中一旦出了预案外的问题,处理起来把握会更大一些。”闻新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一次的对接,意义便在于为未来在太空中建立空间站奠定基础,对接是两个空间的衔接,而未来如果要在太空中建立空间站,会是多个空间的衔接,难度会更大。”

  太空生存中国宇航员首度在太空生活超过一个月

  景海鹏和陈冬带了大量的音乐和电影飞上太空,因为他们要在神舟十一号飞船里呆上33天。闻新教授表示,这会成为中国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新纪录”。“美国宇航员曾经在太空呆过740多天,我国的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时间虽然不及美国,但对于我国以往的探索纪录来说,已经是一个新突破了。”

  33天在太空中生活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失重状态下还能不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样吃到美味的食物,或是正常洗漱?据悉,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近百种,非常丰富;飞行中他们可以通过骑自行车、太空跑台跑步等方式进行在轨锻炼;通过视频、语音和邮件等方式进行亲情沟通。

  但闻新透露,尽管科研人员为景海鹏和陈冬准备了他们爱吃的食物,但在太空中吃饭肯定没有在地球上这么香。因为人处在失重状态下,无法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样,品尝食物的“色香味”。“再举个例子,太空中洗头发也不用水来冲洗,航天员们有专门的洗头清洁剂,在头上抹完,拿毛巾一擦,就完成了洗头的整个过程。”

  太空实验实验数据将比神十更加完善

  两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33天可不是白白呆着,他们是带着任务“上天”的。他们会在太空做一系列的实验,如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尽管神舟十号的宇航员曾经有过太空授课的经历,但我个人认为,此次跟随神舟十一号上天的三个实验,将会做的更加完善,某种程度上说,算是真正的开展太空实验。”闻新表示,33天的时间,能让宇航员更加完备的观测实验现象。

  闻新说,其实,航天员在太空中帮助香港中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他们自己也在参与着实验。如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他们将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将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本文已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