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人文主义中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0-12-09 13:27:40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人文主义中的理性思考

  下文是一篇小编精心准备的人文主义中的理性思考的论文,欢迎各位人文社科毕业的同学进来看看哦!

  摘要:文艺复兴”人的发现“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次重大的飞跃。然而,文艺复兴之后的理性主义的崛起使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人认识自我而言,就是理性、科学、技术这些原本属人的力量开始僭越成为支配人类自身的变种。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世界当中,保持对理性主义的警惕和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的批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对人类的负责态度。

  关键词:人文主义;理性;理性主义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哲学的最高的目标,这是众所公认的认识世界的阿基米德点。卡西尔在其名著《人论》中曾讲到:“从人类意识最初萌芽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病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佳显著。”

  一 、“人的发现”的革命

  瑞士学者布克哈特认为:“在中世纪,人类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家庭或社团的一员”,处在一层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纱幕之下”。人文主义使人们的目光从天国降到了人间,将人类从理性的迷茫之中解脱了出来,人类的自身的本来的面目得到了重新的展现,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重新的挖掘。他们将古代的关于人的自身的理性的认识纳入到了现代人的思想体系当中,在更广泛和更高的层次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伟大。那么,人被重新“发现”的是什么呢?

  (一)人文主义发现了多元的人。它追求人的多元化的发展,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是有个性的,多元精神坚持价值和意义是多元的,反对统一化、普遍化的要求。正如卡西尔认为的那样,人是“符号的动物”的概念应该来取代理性动物的说法,人任通过“劳作”所产生的文化成果集中地表现为各种符号形式,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正是通过这些符号的研究和认识,总体性的人才能被揭示出来。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历史都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的人。

  (二)人文主义重新发现了人的自由。当时的自由最重要的是自我发展的自由,打破教会繁琐的宗教礼仪的束缚,然而最重要的是摆脱思想的禁锢,实现个人思想的自由。具体而言就是,让自己可以发展自己的一切的个性,比如说爱情的权利、物质的享受、荣誉和友谊的追求等等。但丁认为,自由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意志的自由,意志自由是关于意志的自由判断,人能够依靠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由判断选择生活的道路。

  (三)人文主义发现了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价值。自然科学的兴起是其理性的方面的论据,而之所以说其有非理性的方面就是因为上面所说的多元精神、自由精神的结果,它往往表现为反对限制和统一,追求个体的多面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理性的精神正是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自然倾向的继承,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利用理性和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神学、蒙昧和无知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人们利用理性和科学来鼓励科学研究,追求科学知识,提高人类的主体性创造能力,正如达芬奇所言“好人的天生的欲望是知识”,但是,我们发现理性的力量在这一时期并没有超过人类控制的范畴,它主要还是作为人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工具的面目出现的。

  二、人文主义的另一个视角

  人文主义者克利斯朵夫・马娄(1564-1593)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当中记载了一段天使、凶神和浮士德博士的对话,描写浮士德博士在书斋里,天使和精灵同时降临,天使代表教会,要他读《圣经》,精灵代表科学,要他去追求科学,他内心矛盾,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浮士德说:“这些念头已曾长期占据我的心灵!我是否应让精灵替我去来我索要的一切,为我解决全部的疑难,为我做出我所想到的各种惊险事业?我要让他们非到西印度去搜索黄金,到大海里去打捞珍珠,寻找鲜美的水果和高贵的珍馐;要他们把奇怪的道理读给我听,说出全部外国帝王的秘密;要他们在德意志周围造一道铜墙,让莱茵河的激流环绕美丽的威吞堡;要他们在各个大学课堂里堆满丝绸,学生们可以穿起漂亮的衣装;我要用他们弄来的钱招兵,把帕马公爵从德国驱除,让我在全境作为一的君主;我要叫我服役的精灵们去发明,比炸毁安特卫普桥梁时使用的火船,还更新奇的冲锋武器。 ”

  不可否认,此对话在人文主义的大背景下似乎没有什么任何的不妥和受批评的地方,一方面博士要去追求知识,要认识和了解世界,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宗教的束缚。但是他最后还是顺从了自己的本性,这些分析都没有错。但是,我们如果还是能够在其中发现理性主义的影子。对话当中浮士德博士表述了自己用精灵(科学和知识)去追求的目标有“黄金”、“珍珠”、“丝绸”等等物质方面的东西,还能发现具有殖民意义的东西,如“新发现的大陆”、“全部外国帝王的秘密”。最值得警惕的是他竟然要当德意志“唯一的君主”,并且还要利用手中的知识去创造“新奇的冲锋武器”,我们能够发现这在大工业时代各国家并不稀奇。是不是我们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在其本身崇尚人性、追求知识的内部已经孕育或者暗示着理性主义的未来了呢?当然,仅凭这一段对话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恰当的,如此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说。但是,坚信人可以利用自身的理性和科学的力量可以开创一个未来美好的世界却在题意之中。我们有理由认为,一方面,人的思想解放为人追求科学,个性发展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人文主义透露出的`人类中心、人定胜天以及个人为中心的内容已经在预示着人类发展的一定结果。

  三、人文主义的背叛-理性主义

  整个的18、19世纪的思想史一言一蔽之就是理性主义统治一切。不管是法国启蒙学派,还是德国古典哲学都极大体现出了理性主义的支配性。尤其,黑格尔“绝对理性”观念,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理性成为支配一切的上帝,人成为绝对理念实现自己的工具,我们可以发现的对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根本颠覆。那么,理性到底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接着奥克肖特往下说,就是造成了政治和自由的危机。

  (一)理性主义对政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正如奥克肖特认为的那样,在最近400年里,理性主义对生活大部分部门的掌控在其牢固性性上是有变化的,但是在政治上它的控制却稳固地在加强,现在比以往任何的时代都要强。所有的当代政治都感染了理性主义。政治理性主义的表现是其完美性、书本化(意识形态化)、功利性。在科学技术理性主义支配下,人们把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寄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国家则利用科学技术在人们心中的统治地位,获得了政治上的稳定性。因为国家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创新,将政治问题变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技术问题。

  (二)理性主义对自由造成的伤害。西方自由学说贯穿着一种理性自我导向说,理性是人的自主力量,也是人的得救力量,人被假定为富有某种崇高的使命,只有理性的力量才能使人实现这种使命。自由即是解脱,依靠自身理性的力量,摆脱自我加之于自身的枷锁。伊塞亚・伯林看出了这种“理性-自由”模式的危险,他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到人的领域,反对哲学问题专家化,反对理论理性对实践理性的入侵。在他看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一个人可以为自己定下一个生活的原则,一个确定的目标或使命,这往往是理性主义的、一元论的。伯林考虑的问题是:我能不能把我理性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别人?我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模式,是不是也可以是别人的?能不能以我为楷模建立一种社会秩序?由于在理性主义的假设当中已经存在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而这种“理性”又是确定的、不变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所以,理性的开始就是反自由的。

  四、回归人文主义

  对理性主义的批判也由来已久,在黑格尔哲学如日中天的时候叔本华、尼采就站在“意志”的立场上提出重新发现文艺复兴个体以及丰富的主体个性的重要性。“世界是我的表象”,只有这个世界在被我感知的时候才能存在,在主、客体的关系当中 强调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凡是存在着的,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并且认为直观高于理性,重视艺术等非理性主义形式。之后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法兰克福学派都可以看作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理性和理性主义的批评。我们必须承认理性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精神、文化各方面确实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现在人类的精神领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在技术、工具等理性工具的支配下,人类接受着新的奴役。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短的结论:就是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世界当中,保持对理性主义的警惕和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的批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对人类的负责态度。从文艺复兴开始,我们人类开始认识到人的地位和作用,人文精神从此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理性主义的萌芽。但是,当时人文精神没有经受如近现代一样的科学技术滥觞的考验,因此没有摆脱人文主义的这个总体框架,相反,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技术理性暴露出了其对人文精神的颠覆特性,把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彻底的打翻了。我们现实当中应该做的是我这种人本的精神贯彻到社会运行的各个机制和环节当中去,使人类自身能够朝着一个每个个体自由健全的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p6.

  [2][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p143.

  [3][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p35-38.

  [4]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 p162.

  [5]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 p54-55.

  [6] [英]奥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p5、20.

【人文主义中的理性思考】相关文章:

解析人文主义中的美论07-10

浅析人的发展的理性思考与误区02-03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05-04

谈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冲突01-31

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理性思考01-30

“人文主义”教育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体现01-27

英美文学中的现代人文主义观论文01-26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05-31

探讨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用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