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佛教饮食中的三德与六味是什么

时间:2022-10-26 10:23:38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佛教饮食中的三德与六味是什么

  “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其实也与民间所说的“民以食为天”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强调饮食的重要性的。

  佛祖释迦牟尼初出家修道时,曾以超人的毅力修诸苦行,日食一麻一粟,虽赢得了苦行者们的赞叹,但六年下来,他形销骨立,四肢无力,举步维艰。

  于是决定放弃苦行,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随之身体光悦,气力充足,调养好了身体之后,安心修道,最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

  由此可知,佛陀通过亲身经历说明减饮食乃至食恶食于修道是没有益处的,真正的修道是由心而悟。

  因此佛教寺院,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会为僧众备办“三德俱足,六味调和”的饮食,以使大众身心安适,道心增长。

  而且在出家人中午过堂用斋时,还要念诵这样的偈语:“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其“三德六味”即是指佛教的饮食一定要 “三德俱足,六味调和”方是如法,否则便是对供养佛和僧有失恭敬。

  三德是指置办斋厨之人应当具有“清净、柔软、如法”三德。

  清净德,是指厨中之人要讲究卫生,在置办食物之时,能够拣择、清洗干净的各种食料,并且对于厨房及各种餐具也一应清洗干净,使之清净无染。

  不讲究卫生而置办饮食,在佛教看来是不如法的。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第三十六卷中,佛说:“若诸比丘曾所触钵,未好净洗。

  若小钵,若匙,若铜盏,若安盐器,而用饮用食者,皆得波逸底迦罪。” “波逸底迦” 是梵语,意为应忏悔、令堕等。

  是说所犯的罪比较轻,如果及时忏悔,罪业可以消除;如果犯罪的人不及时忏悔,这些罪能够令犯罪的人堕落恶道。

  又说:“若手触钵袋,若拭巾、锡杖,若户钥及锁,如是等物。

  若触捉已,不净洗手,捉余饮食,乃至果等,吞咽之时,皆得波逸底迦罪。”当然,做为厨中之人,他的心灵也应当是健康的,清净无染的。

  柔软德,是指厨中之人,在置办饮食之时,要有一颗柔软的心,不宜带着怒气或者怨气进行工作,要带有愉悦或者平和的心态做事,同时,所置办的食物亦当柔软适口,不宜生硬或者焦糊。

  厨中之人,要考虑大众,而不能依照个人的口味来置办食物,过咸或者过辣等。

  如法德,是指厨中之人,在置办饮食的时候,能够应时合理,与教规不相违背。

  比如应该火煮的食品,必须以火如法煮熟;应该除去皮和核的果实,必须去之;不要在非食时食;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佛在《佛说护净经》中云:“如法作斋食,可得福德。

  诸天欢喜,百神庆悦,天神拥护。”

  六味即是指食物应当具备的“淡、咸、辛、酸、甘、苦六种味道。”对于“六味”,淡味为诸味之体,其他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味,中医认为,味道不同,作用也不同:“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苦生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甜入脾”,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

  而我们为了健康,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

  所以在选择食物时,必须要做到调和适度,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法的置办饮食,使之三德俱足,六味调和,不但自己能累积无量福德,也能助人修行精进。

  吃了三德六味俱足的斋食,能令人五脏调和、身心安适、神清气爽,以最好的状态,不论是禅坐观想、经行持诵等,都能日见其功。

  同时,佛教虽然赞同食六味调和之食,但是佛教反对佛弟子一味地贪求美味。

  佛教认为每天吃太多食物,或者贪求口福,会起烦恼心,而少吃则会比较自在,能够专心修道。

  佛教饮食具有三德六味,是佛门置办斋饭的基本要求,而其重点不在“吃”,而是在“德”。

  这也是“三德六味”的真正内涵所在。

  厨中之人唯有从观念上清楚地明白此中的深义,才能重视自己的工作,从而认真如法地备办寺院供佛及僧的饮食。

  而且若能以一颗和悦安详、欢喜供养大众的心来操办饮食,必能料理出菩提法味,而其清净、柔软、如法,则正是修行人调柔的功课,若能系心于此,把置办饮食的过程当做是一种修行,以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供养僧众,则在厨房亦可完成道业,功德圆满。

【佛教饮食中的三德与六味是什么】相关文章:

味中之味作文05-24

记忆中的年味征文11-09

中国饮食特点是什么11-23

山玉兰佛教花语07-12

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内涵09-20

电话礼仪中禁忌的是什么12-07

饮食方案模板六篇10-07

关于饮食方案三篇10-12

【推荐】饮食方案三篇10-12

实用的饮食方案三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