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孔子的坟墓所在地
孔子,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时至今日,他对后世的影响还是蛮大的。那么孔子的坟墓现今在哪里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带来的有关孔子的坟墓地址的资料,欢迎参阅。
孔子的坟墓地址
对于孔子墓,在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埋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刚开始是”只有墓而没有坟”。
后来,在秦汉时期,将其高筑,再经过历代的反复修葺营造,使得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在孔子墓的东面是他儿子的墓为“孔鲤墓”,南面是他孙子的墓。
整个墓的格局为携子抱孙的样式。
关于他的墓碑有两个,第一个上面是由黄养正书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1443年;后一个墓碑上写的是“宣圣墓”为1244年,由他的第五十一代孙子所立。
直到今天他的墓在历史的冲击下经历了五次重大的磨难。
孔子的一生都是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
除此之外还推崇周礼,忠实丧葬制度,并主张“葬之以礼”。
所以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子公西华主持了丧葬仪式。
关于他的葬礼,他的葬礼集中了夏商周三国的礼节,整个场面也是非常的简洁。
在《孔氏祖庭广记》载:“孔子冢去城一里,茔冢百亩,北广十步,东西三十步,高一丈二尺。
”可以看得出,他的墓制的规模很小,根本无法与当时的王公贵族墓相提并论。
儒家孔子最喜欢的弟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私立教育的创始人,从孔子开始,平民百姓才有了享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最终还是留名百世。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身份与其他教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也有喜欢的学生,有不喜欢的学生。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说,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可是,这个答案也未必是全对的。
当时的颜回身性格沉稳好学,从来不与他人相争。
并且每次在上课的时候,他都是不会主动举手提问。
但相反的,下课之后的他确实是另一副样子,他与同学们积极谈论,善于发挥,还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得非常好。
孔子一开始以为他比较愚钝,后来发现他非常聪明。
有的时候孔子认为颜回是比自己还要贤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向骄傲的孔子这样高看颜回呢?原因就是,孔子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而颜回则比他更有理想主义。
孔子是用自己的思想想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加于这个世界,颜回则恰恰相反,他更愿意先用自己来实践这个理想主义。
甚至有的时候孔子对自己的话都持怀疑的态度,可是颜回确是坚决的信从他。
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颜回就是孔子完美的一面。
在《论语》一书中,也能看的出来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也是最多的。
但事实上,颜回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过于死板,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
所以在孔子学术上的一些问题,颜回是帮不上任何作用的。
思想家孔子的处世之道
孔子处世之道的核心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孔子的经典妙句之一,同时也是孔子“仁”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恕”之思想的核心部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能强加给别人”,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宽恕待人。
世人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孔子还有一个“恕”的思想,有人将他的这一思想称为“恕”道。
“恕”道是“仁”这一思想的消极表现,积极的表现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改变自己也要改变身边的人,自己进步也要让身边的人进步。
后来,孔子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才有了后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略带消极的思想。
这句话也被现代很多人立为自己的处世准则,孔子说出这句话的本意是人要有广大的胸襟,不能心胸狭窄,小气待人,要有一颗宽恕的心。
但是,这只是孔子的处世之道,虽然被很多人所接受推崇,但是这不是放之四海之内皆准的道理。
它本来就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是一种积极无奈之后,才选择的一种处世态度。
例如,一个警察和一个亡命之徒持枪相对,两人此时心中都是想杀死对方的,如果警察抱着一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那么死的不仅仅是自己了,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无辜群众送命。
所以,任何一种思想,我们都要辩证的去看待,要学习那些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主要影响
道德学说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坟墓所在地】相关文章:
精选坟墓对联10-05
风景是心的所在地作文10-05
被窝是青春坟墓作文10-08
坟墓散文随笔10-07
坟墓的对联大全03-23
坟墓修建合同09-30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美文随笔10-11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实录10-07
城区坟墓迁移安置方案范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