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2-10-26 09:56:10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从生物制药广阔的发展前景分析,就业市场应当十分广阔,但现阶段国内的生物制药领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真正的生物制药企业并不多。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摘要: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中应该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探讨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大专层次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研究

  依据科技发展导向,结合当今及未来人才需求,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2006年开设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了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从事生物制药领域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有必要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发展性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1.就业领域分析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制药技术类的下设专业,生物制药涉及生物技术、制药、药学、化工等多学科。

  从生物制药广阔的发展前景分析,就业市场应当十分广阔,但现阶段国内的生物制药领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真正的生物制药企业并不多。

  加之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并与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所以近几年,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就业不能完全集中在生化制药企业、微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工程制药企业、生物试剂企业公司等生物制药领域,而要适当地适应现已形成规模的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等领域。

  这与培养目标并不矛盾,《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虽然将药物分为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但从制药企业来看,并没有这样严格的区分,国内外许多企业都是既做化学制药,也开发生物制剂。

  这就要求专业建设时从培养方案上体现出重基础、重素质的特点。

  2.就业地域分析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首先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对河北省的相关企业进行查询可知,截止2009年11月,河北省的药品生产企业有111家,通过了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631家;此外,北京的药品生产企业有285家、天津药品生产企业有143家;这些企业的生产、检验、销售、研发等职位,都在近期和将来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

  对河北省的高校进行查询可知,省内开设本科药学、制药相关专业的院校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等8所。

  开设大专药学、制药相关专业的院校有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学院、邯郸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等10所。

  其中以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生化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等为主,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仅有2家,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该专业在培养区域稀有专业人才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3.毕业生去向分析

  海洋学院现已经毕业一届学生,毕业生的去向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从事不同类型药品或产品的销售或服务,如生物试剂、处方中药、医疗器械、兽药、保健品、零售药店服务等,约占到毕业生总数的60%。

  (2)从事不同类型产品或药品的生产或者研发,如生物试剂、化学药品、中成药,体外诊断试剂等,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0%。

  (3)有3%的学生从事药学类中专教育。

  (4)升本,顺利通过专接本考试的学生占9%。

  另有学生创业、从军或者改行,约占10%。

  从数据统计可知,从事销售服务的人数超过总人数一半以上。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现代制药行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决定了生产岗位人员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多以本科学历限制生产、检验岗位,这就削弱了专科毕业生的竞争力。

  第二类学生的就业证明了专科生并非不能胜任研发、生产岗位。

  另外,从数据统计可知,毕业生的去向呈现多元化,这体现了就业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同时,也证明了重基础、重素质的培养方案指导下的学生可以胜任比预期的生产销售更广阔的相关工作。

  对毕业生去向的跟踪分析有助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性探索和研究。

  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1.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围绕就业领域的主要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展开,体现出重基础、重素质的特点,课程可分为三大体系:(1)开设适用于所有药品生产、销售的课程,如药理毒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学、药物制剂设备等课程。

  (2)开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离纯化等主要针对生物制药的课程。

  (3)开设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课程,如药物化学、海洋药物学、医药数理统计、专业英语等。

  由于培养年限和课时总数的制约,课程设置不能面面俱到,还要结合用人单位和就业反馈信息不断论证调整。

  2.突出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方面。

  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对生产、经营一线,实践能力格外重要。

  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充分重视实践课程教学,从课时安排上加大实践课程学时比例。

  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积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新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等[1]。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1.实验硬件设施方面

  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全部依赖实习基地来实现,实验室的技能训练必不可少。

  而许多课程在实验设备、实验耗材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比如用于药物分析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最低配置每台10万元以上。

  再如生物技术大实验中,一次简单的PCR实验,1人/次至少需要3-4支微量加样器(1支普通的微量加样器大约600元),1台普通PCR仪大约3万元,试剂费用大约20元[2]。

  如果实验硬件条件不能及时提高,仅用理论、视频、观摩实验来代替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很难实现。

  所以开设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院校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实验硬件设施建设。

  2.实习条件方面

  2005年11月7日,温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置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对于制药专业学生,制药企业车间是实习基地的首选对象。

  然而,由于制药企业的特殊性,很多企业都担心人数较多学生的实习会影响GMP认证的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工艺技术泄露等,而不愿接受学生实习。

  此外,实习时间有限,学生对于新环境、新工艺的熟悉几乎占据一半以上时间,待到基本达到成手可以正式生产时,实习时间已经结束,这对企业的培训指导投入来说,经济上也是损失。

  药品经营单位也是对口的实习单位,但由于药品经营操作灵活和经营周期较长的特点,也难有经营单位愿意接受短暂的实习。

  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实习基地的开拓。

  海洋学院2006年开设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几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法,一方面开拓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如已经与华北制药秦皇岛分公司达成灵活实习协议,并在实习时间安排上依据厂方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在实习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分散进行实习,不至于影响生产。

  2007级学生三周的实习情况证明,经过理论实验学习后的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制药车间的生产工作,能带给企业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将有助于提高制药企业与校方合作的信心,促进深化合作,早日达成双赢局面。

  3.师资力量方面

  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先有高素质的教师。

  新开设的专业,配套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专业建设必须重视的问题。

  由于高校引进教师标准的控制,近年来教师学历水平越来越高,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主力军,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数是应届毕业后直接来到高校工作,虽然知识理论系统,科研能力较强,但是由于没有在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在实践教学中,难免底气不足。

  为此,应该积极“走出去,并请进来”,安排没有生产销售经验的教师走到一线岗位,进行锻炼。

  并邀请经验丰富的生产销售人员来校开设讲座。

  另外,可以提供一个毕业生与在校生的交流平台,便于学生间直接经验的交流,弥补教师直接经验的缺乏。

  4.特色体现

  新专业是基于原有学科资源而设置的,在专业建设上也应该结合原有学科优势来建设。

  海洋学院位于渤海湾,学科核心是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基于此,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在素质培养方面体现一定的海洋、水产学科特色。

  医药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生物制药产业更是朝阳中的朝阳。

  由于产业人才需求而带动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育也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更应该抢抓机遇,发展性地探索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培养生物制药领域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振洪,余勤,万海同.在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中加强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1):95-97.

  [2] 郭桂英,征集平,陈银华,等.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构想[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4):389-392.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岗位证书制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

  摘要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培养既具有高技能,又具有较好综合职业素质的高等技能型人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

  本文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关注的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问题等方面探讨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生物制药技术 专业建设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尊重生物制药行业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适应现代化生物药物生产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 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合理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前提是科学的、合理的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应紧贴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在有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前提下,按照企业需求设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相一致的专业布局和专业课程体系。

  如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鉴定技术、生物实验技术专业依托天津医药集团、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等知名制药企业,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设计制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服务天津及周边地方各生物制药企业。

  1.1 产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

  生物制药工业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

  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工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单靠校内的封闭式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的。

  通过对天津市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社会需求调查发现;企业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物工艺操作与控制和药品检验与营销岗位,其中以工艺操作与控制占了绝大部分。

  统计分析结果为:工作岗位主要包括:(1)配料;(2)消毒、灭菌;(3)菌种培养复壮;(4)发酵;(5)固液分离、纯化;(6)制剂。

  其中,生物制药工艺操岗位占40%左右。

  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岗位占30%,药物制剂岗位占30%。

  总体而言,生物制药产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具有多样性特征。

  1.2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定位

  生物制药产业由三类企业组成,一是抗生素生产企业,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与酶工程技术从事抗生素原料药的大宗生产;二是生化制药企业,主要由天然植物或动物为原料,生产生化药物;三是基因工程制药企业,生产疫苗、诊断试剂和单克隆抗体等。

  整体而言,生物制药产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技术领域宽泛。

  涉及生化制药、微生物发酵制药、酶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基因工程制药、动植物细胞制药等技术和药物制剂技术。

  二是发展快,但起始规模小。

  因此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具有宽泛性。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生物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菌种筛选、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所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具有生物制药菌种选育及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发酵、产品纯化、分析检验、制剂、药品营销等岗位群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其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基因工程制药技术、发酵制药技术、生化产品分离纯化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营销技术。

  2 确立并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本课题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该专业的就业岗位群。

  在医药集团等多家企业的专家指导下,确定以生物制药生产类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工作路线如图1所示。

  2.1 岗位职业能力、专业岗位群分析

  学院以生物制药技术等专业为龙头,以生物实验技术专业为支撑组建专业群,带动学院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具体见表1。

  岗位职业能力的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称之为技能。

  生物药物的制造过程技术含量高,技能涵盖面广,因此要从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求提炼岗位职业技能,并对生物制药生产工艺中共性的技能进行整合。

  通过对生物制药中级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干扰素)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见表2;为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2 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

  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各行业职业的特点、性质,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超过上百个职业实行。

  就是说如果从事某类职业(工种)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比如生物制药行业就有生物制品工、生化药品制造工、发酵工程制药工等初级、中级、高级资格证书。

  如图2所示:

  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相关职业和岗位的通行证。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双证制”,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指导,制定教学标准,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考核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培养过程与目标更有针对性,更有适应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加强。

  2.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遵循学生技能增长与认知规律。

  利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核心技能”三个阶段教学环节,将课堂搬进实训中心、校办工厂,搬入企业,探索企业运行规律与专业教学规律有机衔接与融通。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如图3所示,以生物技术制药的生产流程中菌种培育、发酵、生物药物提取分离、药物制剂等典型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性,重构教学内容,确定发酵制药技术、生物制药工艺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设备操作技术等核心课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德育为先、技能立业”的理念,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增设选修课程,补充和完善课程体系。

  同时,为拓展学生职业发展空间,开设药品营销方面的课程,从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构建职业特征的专业教学模式是改革的重点,培养高技能型“即用式”人才,实施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是高等职业教育重中之重;重点应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以理实一体的项目替代原有课程,从调研典型生物制药企业职业岗位(群)入手,分析和提炼出具体职业岗位(群)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能力要素。

  二是根据这些能力要素设计课程项目,并以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完成项目教学,把传统的课堂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课堂,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在一起,全面实施“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是在能力培养上依托本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资源,从生物制药企业的技术人员中聘请“能工巧匠”作为兼课教师,实施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3 依托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双师”专业教学团队

  依托行业企业,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强化双师队伍结构建设。

  通过采取校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专兼教师实践经验,提高职教理论,进而建成由专任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组成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专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医药产业的高速度发展并被誉为21 世纪的朝阳产业,而生物制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产出等特点,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更是朝阳中的朝阳;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与医药工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制药技能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大批既懂制药同时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岗位证书制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是实现生物制药领域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3】

  摘 要 通过调研了解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三到五年对现代生物制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选择性对武汉市生物制药企业调研分析,总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确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生物制药技术 职业能力 企业调研

  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为了更好地推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访谈了30家武汉市生物制药企业,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对生物制药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调研目的、内容及方法

  1.1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了解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三到五年对现代生物制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总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确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

  1.2调研内容

  共调研企业30家,其中重点走访21家,问卷调研9家。

  主要调研生物制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生物制药专业的职业岗位与岗位能力要求、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等方面。

  1.3调研方法

  通过资料调研、实地走访、发放企业调研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

  2调研结果分析

  2.1生物制药行业背景分析

  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也是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激励下,生物制药产业的迅速崛起,为高职层面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营造了需求环境。

  《2006年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在未来5到10年市场急需的人才中,生物制药中下游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位列前10名。

  生物制药也是湖北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导产业。

  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为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创业6年,光谷生物城在全国26个生物产业园区中,综合实力位列第三,2014年上半年,武汉、宜昌等十市实现生物产业产值693亿元,超过去年同期全省生物产业产值。

  全省医药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4亿元,同比增长33%。

  2.2未来3-5年,行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预测

  据资料分析,目前全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速度和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制药行业,仅湖北省的生物制药企业就多达1400余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制剂等技术领域,虽然抗体、基因工程等现代制药技术所占比重较小,但发展迅猛,体现着未来制药业的方向。

  高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业带来了不同的岗位需求,通过调研分析,未来五年,武汉地区生物制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不少于2500人/年,加上自然更新人员,每年需要生物制药专业人员约3500人。

  2.3生物制药行业生产岗位人才需求悄然发生变化

  在调研结果的分析中,有个现象值得关注: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技术类(23%),质检类(15%)和销售类(11%),在技术类毕业生选择的多是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基因操作、分离纯化等现代生物技术带研发性质的实验员/技术员岗位,而传统制药岗位,如微生物发酵、制剂生产岗位的选择很少。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生物制药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趋势,因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生物制药行业需要掌握传统微生物发酵 、制剂,生产管理等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是需要具有现代生物工程的制药生产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2.4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期望

  生物制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带研发性质的技术类岗位对高职学生青睐有加,企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

  生物制药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变化决定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结构的内容。

  2.4.1企业对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企业认为本专业的学生最需具备的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具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医疗安全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

  企业认为本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2.4.2企业对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企业认为本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基本满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储备,但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有待加强,尤其PCR操作、SDS-PAGE、Western blotting、ELISA等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亟待加强。

  企业用人观点归纳: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由于各企业经营方向不同,学生就业岗位不同,而学生能力及素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如从事生产、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从事销售工作对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共同的特点是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而学习成绩、专业背景、社会实践相对不重要。

  3建议

  (1)“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学生素质培养优先;

  (2)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作用;

  (3)改善实训条件,增加现代生物技术类实训项目。

  参考文献

  [1] 王耀翠.产业基地带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自我鉴定10-09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中文简历模板10-26

生物制药技术09-30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1-04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1-15

(经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2-09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求职信范文04-23

【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3-05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