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部审计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财务内部审计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1
根据审计部工作计划,审计组于20xx年x月x日至31日对****有限公司20xx年度的财务收支及内控制度情况进行了审计。
审计工作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对****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帐簿、凭证等实施了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公司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对审计结果发表意见。
审计报告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经济效益情况。报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审计问题及建议。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经营风险及内部控制薄弱点并提出审计建议;
第三部分、会计报表附注。报告截至20xx年x月x日资产、负债及其权益的现状。
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经济效益情况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销售收入指标
截至20xx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94%。
按照销售结构分析,***
按照销售品种分析****
20xx年度平均毛利率5.5%,比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从历年看,销售毛利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利润指标
20xx年度****公司报表显示实现利润总额*万元,但存在潜亏因素。
****
综合潜亏因素后,实现利润总额***-8*77=4***元。
第二部分 审计发现问题及建议
20xx年度审计后,****公司在内部管理上加强了力量,做了很多的整改工作,在行政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上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财务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改进,逐步将财务的核算职能向管理和监督职能转变,同时灵活管理和运用营运资金,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为业务部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2
一、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xx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雏形,自20xx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中实行,20xx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随着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时,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其中,特定基准日的考量不仅仅是一个时点当天的内控情况,而是一个区间概念,体现一种内部控制的一贯性和延续性。指引中所涉及的内部控制仅仅指与财务报告相关的,而非企业全部的内部控制。内控审计的对象是企业内控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目标是对基准日企业内控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获取合理保证。
在内控审计中,我国规定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是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柏高审计结合起来,采取整合审计的方法,应同时实现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和支持其在财务报告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的目标。
根据我国内控指引的有关规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审计工作完成、出具审计报告和记录审计工作。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提出的内部控制审计应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从财务报表层次初步了解内部控制整体风险。
2.识别企业层面控制。
3.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
4.了解错报的可能来源。
5.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在财务报告内控审计中,自上而下的方法始于报表层次,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的了解开始。然后,注册会计师将关注重点放在企业层面的控制上,并将工作逐渐下移至重大账户、列报及相关的认定。这种方法引导注册会计师将注意力放在显示有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及相关列报发生重大错报的账户、列报及认定上。之后,注册会计师验证其了解到的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就已评估的每个相关认定的错报风险,选择足以应对这些风险的业务层面控制进行测试。在非财务报告内控审计中,自上而下的方法始于企业层面控制,并将审计测试工作逐步下移到业务层面控制。
二、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安然事件爆发之前,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只要集中在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内容、审核及报告披露方面。安然事件爆发后,美国SOX法案的出台,我国的内部控制及内控审计的相关问题才逐渐成为了焦点。
20xx年我国财政部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时间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飞越,特别是对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指出了发展的方向,与国际内部控制审计的步伐更加靠拢。
我国目前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理论、标准、方法和国际比较,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两者关系方面的内容。但与国外比较,我国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支撑仍较为薄弱。首先,内部控制框架的制定主要借鉴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而这个框架与我国国情和企业状况并不能完全匹配。第二,对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流程方面,主要借鉴西方国家相关标准。第三,对于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整合措施和标准。
总体而言,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和实务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指引》的出台,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披露,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由此举不难看出,我国在内部控制审计的
实践上开始了探索。从国际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来看,双重审计制度的实施,在带来巨大收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也是对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挑战。在这个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整合的必然趋势。
《指引》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这两项审计业务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是对过程进行鉴证,另一个是对结果进行鉴证,将两者整合进行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种做法在国际上也是被普遍认可和采用的。
财务报告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情况,由外部第三方进行审计,目的在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而内部控制是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一种保障机制和程序,内部控制审计则是为了使内部控制发挥应有效果的监督手段。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财务报告审计报告之间存在着相互印证、相互利用的关系。即若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发表无保留意见,则我们可以得出企业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很低的结论,反之亦然。
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合。两种业务都要求整体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在出具报告时也需要在同一时间发布,如果两项审计业务分别聘请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无论是从审计的时间、成本、协调和沟通方面来看都是不经济的。
四、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的实施分析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的整合实施首先需要明确两者在内涵外延上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在实务中进行整合。关键整合点有以下几项:
1.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是检查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反应了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体现了公允性的审计目标。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有效性的有效性提供合理保障,体现了有效性的审计目标。
两者在审计目标的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无论是财务报表审计还是内部控制审计,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报表使用者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2.业务类型
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但财务报告审计的需求更加强烈,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标准更加明确,因此其保证程度更高。而内部控制审计由于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原因,还并不成熟,因此在统一标准和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保证程度相对较低。然而对同一被审计单位进行,要达到合理保证的要求在两项审计也业务中是相同的,保证程度的差异是可以通过内部能力提升和外部理论环境的完善被逐渐消除的。
3.审计计划
两种设计在审计计划阶段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考虑的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计划财务报告审计阶段,需要初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而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控制上的缺陷;在内部控审计的计划中,对于高风险的判定也会根据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判断。
4.审计方法
财务报告审计采用的是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而内部控制审计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两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财务报告审计中的风险评估方法,特别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行业的了解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是对控制环境的了解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也有助于财务报告审计中对风险的认识。
5.审计证据收集
两种审计在证据需求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即使是针对内部控制的证据,财务报告审计收集的是整个时间段内的,而内部控制审计只收集期末的时点数据。但两种审计的证据是可以相互利用的。在财务报告审计中收集的有企业环境证据、通过审计程序法先的具体错报都可以被内部控制审计所利用;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的控制缺陷也可以为注册会计师在报表审计中对重大风险领域关注提供参考。
根据以上关键整合点的分析,可以得出,对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整合,关键在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美国公众公司会计检查委员会(PCAOB)将整合审计程序划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初步业务活动、审计计划、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结论及出具审计报告,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活动划分来。具体分析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整合的实务程序。
1.审计计划工作
在审计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判断是以控制能否及时防止饿发现财务报告出现的重大错报为依据,因此两种审计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相同的,在这一阶段是可以将两项审计程序整合进行的。
2.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是审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程序,财务报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据此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使用风险导向,进行自上而下的审计程序进行控制测试。特别是企业层面的控制情况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层面的控制测试直接可以确定财务报告审计中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3.审计风险应对
注册会计师进行的风险应对包括实质性测试和控制测试。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证据的性质及获得的难易程度,并不需要对所有的控制进行测试。当存在重大缺陷时,内部控制即被认定为无效。因此如果识别出控制缺陷,即使在财务报表审计讲一个或多个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也有可能在出具报告是给出无保留意见。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认定内部控制无效时会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程序。而整合审计下,注册会计师还需要进一步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进行控制测试程序,确定该控制缺陷是否应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构成重大缺陷,以获取足够的证据对内部控制发布审计报告。
4.审计结论及出具审计报告
在审计结论和出具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应综合的评价发生的错报和识别的控制缺陷。整合审计中,两项审计结果会相互支持其结论。但还应在各自的报告中说明同时进行的另一项审计发表的意见类型。在实务中,整合审计的具体表现则是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同项目组执行两项审计。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进度,互相利用对方的工作成果。不同的项目组来执行也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有利于互相检查股票作结果,降低了同时出具错误报告的可能性。
五、整合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着眼于全面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要求公司围绕着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按照指引要求,
1.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
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整合实施,在编制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评价过程中都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自我完善,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思路,重视企业层面控制测试;在较大的工作量中合理安排控制测试;在连续审计中还要关注公司控制与风险的变化,注意适当调整每年审计的范围。
2.审计独立性
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整合并不能和咨询业务有所交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统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此外,定期的轮换、特殊人员的隔离和利益相关人员的回避也是重要的保证方式。只有保持了独立性,才能摆正审计质量,维护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3.引导报告信息使用者正确认识整合报告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信息的载体,而内部审计报告则是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保障机制的评价结果。正确认识两种审计报告之间相互印证相互利用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帮助报告使用者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辅助做出合理的决策。
六、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和出台的政策指引来看,将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进行,必然将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发挥审计的协同效应并最终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目标指引下,整合风险导向和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联合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审计计划、相互印证相互利用的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等环节,达到指引所要求的标准。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进行结合是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市公司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低水平,提高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3
一、导言
日期:xx年10月26日
接受者:公司总经理
引言:
经公司xx年度内部审计的计划安排,我们对公司计划物控部业务管理程序政策、采购计划及其价格核定与控制、有关合同、仓储管理系统等事项进行就地审计,涉及的期间是从xx年1月1日至xx年月9月30日。
审计范围和目标:
本次审计的期间范围涉及计划物控部从xx年1月1日至xx年月9月30日止计划物控部有关采购计划的制定、实施的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合规性,存货成本管理的效益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等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的依据是计划物控部提供的资料。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其实际情况,实施了我们认为合适的、必要的审计程序。
简要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发现的性质:(主要的审计发现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建议)在对计划物控部审计过程中,我们认为最重要审计发现如下计划物控部存在问题:
1、采购行为依据不具体、不规范,基础信息有待完善;
2、采购计划制作被动,指导性不强,缺乏与实际的对比考核,采购工作效率不高;
3、成本管理工作手段单一,市场信息搜集工作少,供应商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化;
4、仓储条件较差,未按价值大小分别管理,存货管理有少量缺陷需改进。综上几点反映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对回复的期盼:
该报告的其他部分提供了有关部门审计发现和建议的详细资料,我们希望在收到报告之后的15天内作出书面回复。
公司审计部
审计组长:
审计小组成员:
(以上部分是便于总经理简要阅读)
二、审计过程说明审计资料:
搜集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采访法,资料搜集形式有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及组合调查。
三、审计发现的细节说明
(一)、采购行为依据不具体、不规范,基础信息有待完善;
主要问题1:
目前采购行为来源依据主要是营销中心、客户服务部提交的产品需求计划,做为指导采购行为的依据针对性不强,有些特殊要求表达不够明确。
建议:
需求计划归口由生产部门(或工艺部门)提供。生产部门是产品的制造者,生产计划制定者,有能力和责任根据要求判定能否生产、按期交货;
主要问题2:
需求计划多样化,格式、内容、要求、通知编号等不统一有待完善,BOM清单不准确。依据不清会导致模糊采购,责任划分不明确,易产生事后扯皮影响工作效率。
建议:
(1)重新统一设计表格明确计划表内容,按信息传递部门先后顺序设计。如营销部门提出产品需求计划并经审批后,产品无变化有BOM清单的,可直送生产部门审核签署“请按BOM单采购”意见后转计划物控部;有变化有BOM清单的,还应先送研发部门审核,就变化部份附送明细清单,如涉及BOM清单变化的应加注变化并附减除物料明细,由研发部门专门人员传送生产部门,生产部门签署意见后转计划物控部执行,制定时限要求;
(2)规范计划编号,便于查核;
(3)BOM清单要相对稳定,如有更改应及时通知营销部门、工艺、生产部门和计划物控部等相关部门协调一致;
主要问题3:
时间缺乏弹性,不易调整采购策略。
建议:由于公司产品的特点对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日常要做好重要供应商的沟通,不因为时间要求紧而向质量让步。另外是否建立科学的产品生产周期,精确计算出从采购到产品下线入库各环节所需的时间,正确指导各环节的工作行为。让营销人员签订合同明确交货日期时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致引起纠纷。
主要问题4:
需求计划审批不够规范,口头请示后未补签字;
建议:
完善审批程序。规定审批执行人权限,跟踪完结审批手续;
主要问题5:
有部分非生产物品采购,如购置礼品、万年历等;
建议:
非生产物品采购是否可直接由执行部门经办,减少采购员工作量;
审计结论:亟待完善。作为实施采购行为的基本环节,不明确的行为依据将直接导致以后各环节的混乱,易造成责任划分不清,不能有效完成采购任务,影响采购效率、效果,是目前亟待完善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环节涉及营销、生产、工艺、研发等部门,应设计一份流程清晰,责任、标的物明确的计划程序表。
(二)、采购计划制作被动,指导性不强,缺乏与实际的对比考核,采购工作效率不高;
主要问题1:
欠料单6月份之前不够规范,6月份后欠料单有所改进但归集工作未完善。
建议:
作为计划制作的重要依据应按序整理归档,形成历史资料,提炼客观合理的数据,合理计划安全采购量。
主要问题2:
采购计划制定与需求申请日时距较大,压缩了采购实施至物料到货日时间,不利于物料信息的搜集及制定采购策略,进而压缩生产制造周期,延迟交货期,会导致质量上向供应商让步,加大成本。计划成为形式。
建议:
减少审批程序提早采购反应的第一时间,提高时效。制定科学的'采购周期,综合评定出一个合理的产品生产周期,使需求部门在制定需求计划时能心中有数。
主要问题3:
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殊性,计划多为事后计划而非常规计划,计划制定时也是物料采购行为实施时,实施也可能提前。未体现计划与实际的差异。计划书未明确所含需求计划的计划号,未标示计划价。计划未做分类,不能区分是生产用料计划、研发用料计划、维修用料计划。在抽查下料单未见CCD镜头、视频彩打等物料,但计划有做,经了解部份物料是由研发自行报购,故无下采购单。计划变得无实质意义。
建议:
计划制定应完善所含内容,建立与实际差异项目,原因说明,计划价等,加强计划的准确度和指导作用。计划制定要分类别,避免领用时产生冲突。计划编制要有实质性。
主要问题4:
下料单的性质似合同,但又不俱备合同要素要求。单据未按时序整理归档,部份单据未标示价格(出于供应商业务员的要求)不便于财务成本核算。
建议:
下料单对外涉及供应商,要求能达到防止纠纷风险。对内涉及仓管、财务部门,要求能满足使用人使用。按时序归档按计划类别分月装订成册。
审计结论:
计划的适时性不够,应及早计划。计划的准确度和指导作用有待加强,应及时对比计划与实际的差异,说明原因,标示计划价格。分类不够明确。下料单尚待完善,便于使用。
(三)、成本管理工作手段单一,市场信息搜集工作少,供应商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化;
主要问题1:
采购员市场信息搜集不够,日常工作大多为下单后的,市场价格信息调查工作比重少。价格信息获取手段单一,多为供应商传真报价基础上讨价还价。
建议:
应加强基础信息工作,做到货比三家,寻找价优、质高、诚信的供应商。
主要问题2:
供应商等级评定工作管理薄落,缺少第三方的参与。
建议:
建立并完善供应商管理工作,增加定价透明度。
主要问题3:
部份物料对供应商的依赖性太强,自我研发设计不稳定,品管与供应商的质量标准不够协调,将直接影响成本高低、质量好坏及采购工作效率水平。
建议:
设计稳定成熟的产品,明确质量要求并在采购时同步送达供应商,降低不良品率。
审计结论:
目前主要物料来源多为长期供应商,价格水平逐年也有一定的下浮,但仍为制约计划采购的瓶颈,物料成本、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效益,因此应加大此方面的工作投入而非下单后的补救。
(四)、仓储条件较差,未按价值大小分别管理,存货管理有少量缺陷需改进。
1、仓库管理
主要问题1:
仓库条件较差,影响物料保管。
建议:
对仓库的存储做适当修缮
主要问题2:
物料未区别管理,即价值高的物料与价值低的物料混合存放,未作重点管理。
建议:
区别价值高低,分类重点管理。
主要问题3:
据调查存货积压量大。
建议:
根据可利用程度适当处理。
主要问题4:
季度盘点无会计人员监盘,仓管员只负责盘点自管项目。
建议:
建立监盘制度,交叉盘点,对盘点结果要签字确认。
审计结论:
总体管理较为完善,基础工作和业务处理情况良好,应建立监盘制度。
2、原材料仓入库管理
主要问题1:
存1抽样发现执行后无品管确认合格数。
建议:
增加对二次入库物料的品管检验。
审计结论:
1、大件、大批量且产品稳定的采购基本上都能及时到位,入库率较高。但小件、小批量产品不成熟的在执行过程中问题较多,采购成本相对较高,部门间协调困难。
2、物料接收至入库过程中涉及采购员、品管员、仓管员合作与分工的安排,相互影响,单据较多必定影响工作效率。建议设计出能相互通用的信息表。
3、原材料仓出库管理
主要问题1:
基于目前的采购计划而购入的物料领用主要以生产为主,领用完全按BOM单发放,其他部门领用可能有时会产生冲突。另外小件、价值低的物料领用程序不变,报批成本可能会大于物料成本。
建议:
物料领用适当考虑一定的弹性,不能固化。
主要问题2:
物料、工具用具存在白条借用,登记借用的情况,手续不规范,有的物料借用时间较长未补办理出库领用手续。建议:根据领用情况,按时间长短设定是否应补办出库手续,加强管理,利于正确核算成本,及时挂账。
审计结论:
出仓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4、成品仓管理
主要问题1:
入库经检验合格后,录入电脑、手工账前需填制“成品缴库单、入库单”,2份单据实质内容相同,只是使用部门有增减,增加了仓管员工作量。
建议:
在不影响使用前提下2份单据应合而为一“入库单”,增加联数,一单多用提高效率。
主要问题2:
审批单与出库单实质内容相同,只是审批单体现授权,出库单体现实际出库。
建议:
设计出库单时增加审批人签字,再增加一栏实出数。
主要问题3:
抽样发现T(产品入库时间)>T(需求计划要求交货时间),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供货不及时。
建议:需综合分析原因。是产品制作周期未能压缩,还是需求交货期不合理的问题。
审计结论:
1、入库、出库管理规范,经抽查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单据填制影响工作效率,应尽量简化,提高效率。
2、产品基本能满足供货,部份批次的生产压缩了正常的供应商生产、采购、生产、品管、研发等其他时间。有时缺乏质量、成本因素的考虑。
3、要给营销需求部门传递正常的产品供应周期时间,合理计划需求,不至于两头忙的境地。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评论
计划物控部做为公司生产运作管理的关键部门,基础信息工作的扎实程度直接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和效果,有些是来自部门外的,有些是内部管理不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本身是不够的,涉及相关部门的信息管理,办法是看以何部门为头分步改善。审计认为应从信息管理的源头开始,只要涉及相关部门的则可设计出相关部门能共同使用的信息载体,载体的内容应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按业务程序设计,明确各环节责任人、技术标准等事项。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提高效率。此外内控制管理上还有待完善,灵活性不够。总之,经审计后发现该部门基本上能完成采购任务,有效果但效率不高,特别是次数多、量小的采购。计划工作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存货管理工作基础工作扎实,物料管理到位。
五、计划物控部的反应
该部对本次审计工作比较重视,能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基于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无太大异议。但落实工作并非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因此,下一步的工作是重在落实,边工作边改进。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4
*******(被审计单位)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十条,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审计实施期间),xx内部审计对xx(被审计单位全称,以下简称xx)xxxx年度计时间范围)的xxx(审计通知书列明的审计事项)进行了审计(采用跟踪审计等特殊审计方式的,应当写明审计方式),对重要事项作出了必要的追溯和延伸。本次审计还抽审了(被审计单位简称)所属的****等**户单位。审计工作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包括在抽查的基础上检查相关会计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评价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编制会计报表所执行的会计政策和作出的重大会计估计的合规合法性,以及经济效益(或绩效)情况。审计工作为本报告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一、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本部分的总体要求:反映的.内容应当与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密切相关,主要表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如:被审计单位类型、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使用的会计制度或绩效评价标准;相关内部控制及信息系统情况等。本部分引用的数据如果未经审计核实的,应当注明来源。)
xx(被审计单位简称)应对所提供本次审计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我们已收到xx(被审计单
位简称)xxx(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职务)xxx(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姓名)和xxx(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职务)xxx(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姓名)以及各延伸审计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主管签署的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承诺。
二、审计评价
……
(本部分的总体要求:应围绕审计目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审计评价应以写实为主,评价用语要准确、适度;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作审计评价。本部分既包括正面评价,也包括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的简要概括。审计评价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要避免同一事项在不同评价段重复出现的现象。)
……(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经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审定数)
审计结果表明,……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意见
……
(本部分的总体要求: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问题或者其他重要问题,以及依法需要移送处理的问题,但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除外。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相应的审计意
见。本部分一般按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归类,各大类中的问题按重要性原则确定排列次序。同一类问题中本部的问题在前,所属单位的问题在后。本部分内容一般由标题、问题阐述段和审计意见段所组成。)
(一) 标题:尽可能与审计评价部分的归类保持一致。
(二)问题阐述段:一般应包括定性小标题、违法违规等事实描述和定性等要素。其中定性小标题一般应包括对问题的定性和金额;事实描述一般应包括违法违规主体、时间、主要情节、金额、截止审计时的状况等,文字要简洁,避免过多的过程或细节描述。对于归于同一类的若干问题应尽可能合并表述。
(三)审计意见段: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应在此段列明处理处罚意见及相应的法规依据,或者移送处理意见。引用法规应准确、规范,注重针对性。在引用法律、法规时,一般应列明文件名称、具体条款及条款内容;在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般应列明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具体条款及条款内容。处理处罚决定应列明金额,特殊情况无法列明的,应作出说明。对审计发现的其他问题,应提出具体的审计意见(如改进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等)。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已经整改的,应当表述有关整改情况。
四、其他需要解释的情况
……
(可选项。主要是揭示审计发现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问题或现象,需要提请上级部门、有关单位引起重视并逐步研究解决的情况。)
五、审计建议
……
(可选项。审计建议非每份审计报告所必须的,必要时,在综合分析审计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体制机制等建议。审计建议应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对本次审计中发现的xxxx问题,内部审计将作出审计决定。对其他问题,请xx(被审计单位简称)自收到本报告之日起xx日内(各审计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执行期,一般不超过90日),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小组
年月日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5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9月30日,为举办大运会投入的资金共计139.96亿元。资金来源包括深圳市及所辖各区财政110.65亿元,大运会执行局组织的市场开发、门票销售及捐赠等收入12.17亿元,企业资金投入17.14亿元。资金安排用于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44.90亿元,场馆建设支出75.20亿元,配套项目支出19.86亿元。
(一)运行与保障支出情况。
截至20xx年9月30日,根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对主办城市的要求及其他国际赛事惯例,为确保赛事正常运行,已实际支付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44.90亿元,主要用于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竞赛组织、赛事服务、赛会志愿者、赛事保障等方面。其中:开闭幕式创意、组织及实施等支出3.37亿元;场馆通用物资及竞赛器材购置、赛事组织、测试赛等支出7.08亿元;火炬传递组织、服务、宣传与实施等费用0.43亿元;大运村设备和家具等物资购置、运动员及随行官员住宿餐饮、文化交流等服务支出2.86亿元;场馆安检设备租赁、检验检疫、海关查验、消防、安全保障等赛事保障支出8.53亿元;赛会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运行等支出1.45亿元;大运会主媒体中心运行、赛时电视转播、光缆租赁铺设及媒体服务等支出5.11亿元;大运会国内外宣传推广、会旗会徽会歌创作、校长论坛及大运会主题活动等支出5.41亿元;赛事交通保障、食品安全及医疗卫生等服务支出7.71亿元;20xx年以来大运会组委会及其执行机构、各赛区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经费2.74亿元;赛事期间免费公交服务补贴0.21亿元。
(二)场馆建设支出情况。
本次大运会共使用63个场馆,其中:政府投资新建、改(扩)建及临时搭建场馆61个,企业投资新建场馆1个,企业现有场馆1个。截至20xx年9月30日,政府投资建设的61个场馆已基本完成决(结)算审计,项目计划总投资66.11亿元,实际支出58.06亿元。深圳湾体育中心是企业投资的新建场馆,尚未完成项目决算,但为体现大运会场馆建设支出的完整性,按本次大运会实际使用场馆分摊的项目概算17.14亿元计入大运会支出总额。以上两类合计,大运会场馆建设支出75.20亿元。
(三)配套项目支出情况。
经审计,与大运会赛事直接相关的配套设施、专项设备、场馆室外工程、场馆周边灯光与绿化工程等项目共26个,计划投资总额22.98亿元,实际支出19.86亿元。
(四)大运会收入情况。
经审计,截至20xx年9月30日,大运会收入合计12.17亿元,其中:市场开发收入11.29亿元,门票销售收入0.58亿元,参赛费等其他收入0.23亿元,捐助物资折价收入0.07亿元。大运会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除现金等价物赞助(VIK)和实物捐赠按计划使用外,其他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
(五)重要事项组织及开支情况。
1.开闭幕式情况。开闭幕式是大运会重要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深圳大运会青春、开放、创意、绿色四大特质,体现了“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的办会理念。为实现“节约办大运”的目标,大运会成立了开闭幕式指挥部和资金监审小组,协调和监督开闭幕式的各项工作,保障了各项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共支出3.37亿元。
2.火炬传递情况。深圳大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突出“青春梦想”和“低碳环保”,把火炬实体传递和网络虚拟传递相结合,是本届大运会的创新举措。网络虚拟火炬传递活动覆盖了90%的中国各类高校,涉及一千七百多所海外高校,传递规模和社会反响俱佳。深圳大运会火炬传递支出0.43亿元。
3.志愿者情况。深圳大运会志愿者分为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三类,其中:赛会志愿者2.2万人,城市志愿者25万人,社会志愿者100万人,分别服务于68个场馆U站、750个城市U站等地,倡导服务、团结的理念,展示文明、和谐的软实力。深圳大运会用于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运行等相关支出共计1.45亿元。
4.惠民交通补贴情况。大运会期间,为体现“绿色大运”、“环保大运”,倡导“绿色出行”、“公交优先”,深圳市推出了赛事观众、赛会志愿者等免费享用公共交通服务的政策。20xx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共有866万人次免费乘坐了地铁和公交车,市、区两级财政共补偿公共交通企业0.21亿元。
5.资产处置情况。为确保大运会资产赛后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大运会总指挥部在赛事后期专门成立了赛后资产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大运会赛后资产采取清点、封存、调拨等处置措施,把行政事业单位新增的资产购置需求与处置工作结合起来,优先调拨大运会剩余资产,抵扣新增的采购预算。根据市财政委提供的资料,截至20xx年9月30日,已处置大运会资产517批次,处置资产价值4.67亿元。已处置资产中,直接抵扣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经费支出及学校和医院等单位开办费支出3.10亿元,其余1.57亿元资产留给各区相关场馆使用及捐赠给民政福利机构,做到了大运会资产物尽其用,避免了资产流失和闲置浪费。
二、审计实施情况
大运会审计分专项经费、工程建设两方面进行。一是大运会运行与保障经费审计,主要审计大运会收入、赛事运行与保障支出等非建设类支出。二是场馆及配套项目建设审计,主要审计场馆建设和配套项目的建设支出。
(一)大运会运行与保障经费审计实施情况。
自20xx年起,深圳市审计局对大运会执行局开展每年一次的财务收支审计,跟踪监督大运会运行与保障经费的使用与管理。20xx年3月至9月,按照《深圳市审计局关于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资金和物资的审计工作方案》,深圳市审计局组织市、区两级审计机关,共派出62个审计组,投入审计人员106名,累计工作量5568人天,先后对市、区使用大运会资金和物资的293个部门、单位和赛事运行团队等进行了审计,提出审计建议322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76项,移送处理6个问题。
(二)场馆建设及配套项目审计实施情况。
自20xx年起,深圳市审计局组织对大运会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其中:大运中心、主媒体中心等53个大运会建设项目由深圳市审计局直接进行审计,其余项目分别由项目所在地的区级审计机关按照市审计局统一部署进行审计。实施跟踪审计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共派出审计组160个,投入审计人员464人,累计工作量17050人天,核减金额6.47亿元;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工程设计、招投标和投资控制等环节的各类问题,出具跟踪审计建议函等文书98份,提出审计建议317条,移送处理4个问题。
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机关全程跟踪,突出重点,对大运会财务收支及场馆建设支出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审计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此外,大运会尚有个别合同未执行完毕,少量工程项目未完成决算,赛后资产处置仍在进行,本次公告后审计机关将继续跟踪审计。
三、审计评价
在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圳大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践行“政府主办、市场运作、全民参与、节约办会”的宗旨,大力推进场馆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世界展示深圳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成果,提升了深圳的国际影响力;弘扬特区精神,倡导绿色出行,为深圳城市和社会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精彩办赛事,精彩办城市,深圳大运会成就了“不一样的精彩”。
(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运行与保障支出。
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制定了大运会资金管理、物资采购、资产处置等规章制度,做到“有制度遵循,用制度管理”,为规范管理、节约使用大运会资金和物资建立了长效机制。预算执行方面,市、区各部门强化预算管理观念,遵循“节约办大运”的方针,遵守相关制度和纪律,合理有效使用财政资金,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比预算下达数节约4.20亿元,支出规模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此外,对赛事所需器材与物资采取“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方式。经统计,大运会租赁支出3.93亿元,所租器材、物资的购置价格约15亿元,仅此一项相当于节约开支11亿元,同时大大减少了赛后资产处置的`难度。
(二)加强物资管理及赛后资产处置。
确定了“谁购置、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原则,“管理到位,责任到人”的管理要求,和“物尽其用,按需分配”的处置方针。赛后资产经必要的审批程序后,专用资产由单位和场馆留用,通用资产统一调配,责任清晰、措施得力、监督到位,赛后资产的盘点、处置和交接工作规范、有序,处置工作整体情况良好。
(三)高度重视大运会场馆和配套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
为统筹工程质量管理和进度协调,市政府成立了场馆建设指挥部。相关建设单位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等管理,工程建设中未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获得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2个,钢结构金奖等其他奖项10个。部分临时使用的设施设备采用“以租代购”的方式,节约了投资,减少了赛后资产处置的成本。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理,项目建设比总概算节约投资11.17亿元,其中大运中心项目节约5.36亿元。全部项目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满足了大运会运行要求。
(四)通过“办赛事”促进“办城市”,加大民生投入。
大运会在全市各区分别新建运动中心或体育场馆,将体育设施建造和未来城市发展相结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新建和改建13个体育运动场馆,深圳中学、第二高级中学等10所中学新建改建13个体育场馆,既满足大运会比赛的需要,也解决了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需求。通过承办大运会,改变了与深圳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育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并在大运会结束后迅速转化为全民体育活动场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部分项目未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审计发现,部分项目在大运会专项经费支出时控制不严,存在无预算、超预算、超范围和标准支出等现象,累计金额1 274.14万元;个别项目未按预算执行,有的直到赛后才开始启动。如: “网上采购统一平台扩容”项目申请经费130万元,直到20xx年12月才启动; 交通监控设施清洗刷新项目申请经费500万元,到20xx年5月才进行招投标。
对于上述问题,审计机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责令调整账目,已追回资金71.83万元;要求有关单位向财政部门专项报告,由财政部门跟进处理。
(二)部分项目未按规定实行集中采购,自行采购程序不规范。
经审计,大运会非工程类采购项目共1450个。审计发现,部分项目违反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涉及项目62个,金额1 132.18万元,其中: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集中采购或者采购方式不合规的项目6个,金额361.72万元;自行采购事项未经审批或者程序不规范的项目56个,金额770.46万元。
此外,工程建设方面,大运中心项目部分前期费用未按规定招投标,涉及金额合计314.29万元。
对于上述违反集中采购规定的采购项目,审计机关已移送财政部门处理,其中:大运中心项目部分前期费用未按规定招投标问题,财政部门已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其他项目正在调查处理中。
(三)个别物资使用率较低,个别赞助资源配置不合理。
审计发现,个别物资使用率较低,如:为帆船比赛项目购置油品74.55万元,实际使用8.94万元,使用率仅12.66%;购置比赛用子弹80万元,实际使用46.28万元,使用率57.85%。
审计发现,个别赞助资源配置不合理,如:深圳航空公司向大运会赞助机票1 500万元,但由于跨部门资源调配机制不健全,部分赛事保障单位并未使用过赞助机票,而在大运会专项经费中另行列支机票支出。截至20xx年9月30日,赞助机票还有364.30万元未使用。此外,中国电信公司赞助的话费充值卡在赛后有262.44万元未使用,但大运会期间又专门安排了安保学警等大运会专项通讯费用200万元。
对于上述问题,大运会赛后资产(物资)处置小组已采纳审计意见,分别做出妥善处置,剩余资源(物资)已得到安排使用,未造成资产损失。
(四)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善,造成投资增加。
审计发现,大运中心主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原设计铸管工艺因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实现,调整工艺后增加投资2 000万元;部分钢铰支座通过设计复核后进行强化处理,增加返工、窝工费用544万元;精装修工程实施中,设计和材料选用的经济技术比选工作不充分,使用不经济的干拌砂浆,较常规湿拌砂浆增加费用约600万元。
对于上述问题,有关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认真查找原因,健全相应的工程管理制度,目前整改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部分工程结算不实,偏差率超过5%。
审计发现,星光大道试验段灯具采购及安装工程等7个单项工程送审金额4 893.47万元,核减总额721.78万元,核减率14.75%;西部通道后海填海区深圳湾体育中心片区道路及周边提升工程项目Ⅰ标段工程送审金额10 422.17万元,核减1 009.62万元,核减率9.69%;深圳射击馆维修改造项目装修改造工程送审金额564.37万元,核减金额为43.78万元,核减率7.76%。
对于上述问题,审计机关已移送建设主管部门处理,建设主管部门正在调查处理中。
五、审计建议
(一)认真总结经验, 为今后更好地举办大型活动、完善城市管理与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通过办赛事促进办城市,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水平,弘扬了特区精神,增强了深圳的国际影响力。要及时总结举办本届大运会的组织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不足查找原因,完善制度,既为今后更好地举办大型活动提供参考,也为传承大运精神,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
(二)强化资金物资管理,提高资金物资使用效益。
大运会在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要积极推广资金统筹、物资调度协调和预算细致管理等方面好的做法,不断拓宽资产使用和管理的思路。在今后的预算管理活动中,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和采购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程序合规、手续齐全、约束到位,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
(三)加强和完善场馆运营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次大运会新建和扩建了一些体育场馆,快速提升了城市体育设施水平,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关部门要兼顾社会和经济效益,认真研究场馆赛后运营机制,统筹规划场馆运营管理,全面实现场馆建设的预定目标。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6
XXX公司: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XXX公司(以下简称XXX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xx年xx月xx日的资产负债表、20xx年度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XXX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
(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
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XXX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XXX公司20xx年xx月xx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xx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xx年xx月xx日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7
一、为了加强资金管理,明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经法规,结合分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收支审批人员。我局严格实行财务收支“一枝笔”审批政策,由局长负责财务收支的审批,如果局长因出差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审批职能时,必须明确授权其他局级领导代行审批职能,授权范围为:原则上不予审批报销业务,借款额度控制在3,000元之内,重大支出项目必须与局长沟通后方可发生。以明确责任。
三、财务收支审批权限。我局各种财务收支项目,凡金额在人民币500元(含500元)以上的,必须经局长审批方可办理;凡金额在人民币500元以下的收支项目,由财务科长审批即可办理,并实行月报制度。金额在人民币20,000元以上的重大收支项目,必须经局长办公会议集体决策后方可实施。局长办公室应将局长办公会议纪要中涉及资金活动的决策内容抄送局财务部门以便执行。
四、财务收支审批程序。
1、借款的审批程序:借款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正职)→分管领导→财务科长→局长。
2、报销的审批程序:经办人→验收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正职)→分管领导→财务科长→局长。
五、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
凡是参与财务收支审批及相关业务审批的人员,应当熟悉并掌握党和国家有关的.财经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为党和国家的堤防事业和全体员工的利益负责,为自己履行的审批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负责。经上述有关人员审批的业务,若出现违纪问题,将按照有关法规给予处理。
事业会计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通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其他财经、会计法规。
2、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财会制度的规定,及时编制分局事业部分的记账凭证。
3、负责登记事业部分的总账、事业收入及支出明细账、往来和净资产类明细账。
4、负责财政集中支付的支付凭证打印及对账等相关工作。
5、负责财务科微机及附属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6、协助科长起草相关的文字材料。
7、优质高效地完成分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8、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相关文章: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11-25
内部审计报告11-06
内部审计报告11-06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范文05-20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6篇11-25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6篇)11-26
2017财务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精选)06-23
财务内部审计报告6篇11-26
单位内部审计报告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