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4-09-06 20:26:45 随笔 我要投稿

教师教育随笔【热】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教育随笔【热】

教师教育随笔1

  许多家长对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往往不甚理解,有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的途中常常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什么啦”?如果孩子说:我们玩游戏了!家长心中就会埋怨幼儿园,怎么老玩不学呢?有的家长看幼儿园老让孩子玩游戏,他们就在家中自己花时间教幼儿学习。这分明是将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其实,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学习。幼儿正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起来的。

  幼儿有好动的特点和天性,游戏充满各种有趣的活动,可以使幼儿身心处于积极状态,满足他们爱活动的需要。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具有自控力差和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在游戏中形象有趣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各种动作吸引幼儿游戏不需要有意的控制力。

  幼儿有好奇和爱模仿的得心理特点,他们对成人的.许多活动都很感兴趣,但又力不能及,通过游戏可以模仿成人的劳动和各种活动,如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当妈妈、老师、司机、售货员、厨师、解放军等等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将爱游戏作为幼儿的第一心理特征。可见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

教师教育随笔2

  时光荏苒,在一个新的学校里,我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跟那些前辈相比,我的教学故事没有那么多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可是也有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长的故事情景。

  一本励志书上以前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他的年龄大小,而在于他的意志力、经历和心智。回顾我这几个月,如果真的要来一个随笔的话,自我真的是感同身受。总觉内心深处时时充盈着感动。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好处,感到了生命的完美,也给了我在单调机械的工作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一点心得。

  在学习上,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科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上课热情洋溢,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细心洞察任何一个学生乐趣的闪光点。

  强调能者为师,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述自我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可是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一题多解,能够采取学生交流,讲解的办法。透过不一样学生的不一样展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活性,增强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及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信心,从而对整个班群众的学习起到必须的推动作用。

  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运用数学本身的魁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兴趣及广阔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教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资料,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够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活法,调查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立主式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设计上多下苦功,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创设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等,还要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必须要多理解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完善充实自我的课堂教学,再结合自我已有的经验,构成自我特色的课堂教学。

  不敢许诺什么,但我会取他人之长,努力奋进!期望学校多为教师带给学习机会。

教师教育随笔3

  随着天气的变暖,有几个孩子午休时又要脱袜子了,而且小孩子总爱见样学样,一个脱,大家都跟着脱,脱下的袜子还放到一齐。于是,起床后便一阵忙乱的找袜子,有时两个小朋友的袜子一样,但一双新的一双稍旧一点时,两个孩子就会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要旧的。

  这天,小朋友刚上床,我看见郭佳丽小朋友脱下袜子,留意的放枕头底下。受到她的启发,我跟其他小朋友说:“大家要午息了,袜子也想跟你一齐睡午觉,让自己的小袜子跟你一齐睡午觉好不好?”小朋友十分高兴的给自己的小袜子找了个舒适的地方,让小袜子“睡午觉”。

  起床了,孩子们各自拿起自己的小袜子穿在脚上,再也没有了以前找袜子的麻烦。

  纯真的爱

  前几天,我感冒了,头也疼,喉咙也疼,但还得坚持给孩子们上班。上课时,孩子们听到我沙哑的声音,比平时安静了许多。活动时,几个小朋友围在我身边问:“老师,你感冒了吗?”“老师,你头疼吗?”还有几个小朋友向我介绍经验:“老师,你多喝水,喉咙就不哑了。”“老师,你喝999感冒灵吧,我妈妈感冒的时候,喝上几个,可管用了。”“老师,你买个梨罐头吃吧,打火。”连几个调皮的小家伙也赶来向我“献计献策。”

  看着孩子们关切的眼神,听着他们纯真的童言,我陶醉了,我感到拥有了世上最纯真的爱,就拥有了一切。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事事要求,时时强调、提醒。最近,我园开展了孩子良好习惯的评比活动,做到班班有评比,人人参与,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以身示范,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无论是离园还是如厕,孩子们都能做到整齐划一。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持续正确的写字执笔姿势,相信孩子终生都会受益。

  幼儿识字感悟

  自幼儿学习识字以来,我感觉幼儿对识字不感兴趣。教幼儿识字如同教他们认人、识物、走路、说话一样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逼迫幼儿认读,硬性地定指标,效果会适得其反。

  采用游戏的方式,首先幼儿识字的兴趣。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若你仔细观察,他们连吃饭、穿衣、走路、洗澡都是游戏式的。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地表达意愿,发挥想象,进行创造,也最能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游戏中渗透少量文字;使幼儿在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时,耳濡目染,完全能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并记住。比如:学“小金鱼”的游戏,教师先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吐”、“泡”、“转”几个字,再让幼儿学小金鱼游戏吐泡泡的动作。以后每次复习这几个字,幼儿都会自然想起小金鱼吐泡泡的动作。又如:在各种水果卡片上贴上名字,教幼儿认读,比较熟练后把这些水果卡装进口袋里,让幼儿去摸,教师报一种水果,幼儿就应摸出那种水果卡片,摸出后还要读出水果的名字。摸对,读对了的就给幼儿奖励。如此反复进行,幼儿不仅仅识了字,更发展了幼儿的触觉潜力。培养了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决定潜力。

  所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识字,不仅仅认得快,还能透过识字加深对游戏的印象,更好地到达游戏的目的。再者,游戏是幼儿每一天都有且百玩不厌的`活动,因而游戏中的识字也是经常的、持久的。

  童心

  下午,到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了,他们两人一伙,三五一群,各自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高兴地玩着。

  我正在和几个孩子玩沙包,于佳怡拿着跳绳来到我面前,跳了起来。“佳怡,这儿人多,你到别处跳好吗?”我随口对佳怡说,佳怡拿着跳绳看了我一眼走开了。但是不一会儿,她又来到我面前,开始一下、两下、三下……的跳起来,她跳的很好。忽然间我明白:原先佳怡这是跳给我看的,让我明白她此刻跳的很好了。明白她的心思后,我立刻用惊叹的语气对她说:“佳怡,你可真棒,跳绳跳的真好了。走,我们到那边去跳吧!听了我的话,佳怡高兴地点点头,然后像只飞快的小鸟,飞快地跑到那边去了。

  孩子的内心多么丰富呀!有时他们会给你一个不经意的暗示,让你惊奇,感叹。这细腻的感情需要我们教师多观察,并用心去体会,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心中那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

教师教育随笔4

  学会分享

  分享是孩子们在交流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行为,但有时孩子们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因为他们认为分享是一种损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分享是有趣的,适当的,适当的引导,让每个人都感到快乐和温暖。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建筑区的孩子们正在用自己的积木进行建筑。这时,刘瑞阳和浩浩的孩子们正在争夺一块积木。他们俩都不谦虚,也不放手。然后我走过去,开始问他们这件事的原因。才知道原来的积木是在外国孩子的盒子里,浩浩孩子需要那个,但是他们没有跟他打招呼就把它拿走了,于是两人抢了积木。此时,我引导他们说:“我会;你现在不需要这个积木。浩浩的.孩子们需要你先借,好吧这时,浩浩对杨阳说,“我要你先借。”;谢谢你杨洋把积木给了浩浩,两人玩得很开心。我告诉他们,他们应该学会在区域活动中与同龄人合作和分享,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每个人的爱。

  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许多事情只有一份或几份副本,需要孩子们分享。有些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即使他们不玩,当别人需要时,他们也不愿意分享。这时,孩子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他们学会了与同龄人合作和分享。在分享的同时,你也很快乐。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分享和交流,让他们积极交换玩具,这对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教育随笔5

  早上孩子们来园时,婧婧的妈妈向我打招呼,她看起来好像有事要问。但,只听见婧婧和妈妈嘀嘀咕咕地说个不停,有些谈话我听得不太清楚。我看见婧婧卷起袖子,对妈妈说:“这是我自己弄破的。”接着,婧婧妈妈又无奈地跟我说:“老师,我先走了。”

  我一看情况,就知道八九分了,看来,婧婧在妈妈面前说谎了。我耐心地问婧婧怎么啦?婧婧说:“这是我自己弄破的。”并指着手腕上的伤疤。“那你是怎么告诉妈妈的呢?”她笑笑没回答。

  我猜想:婧婧是这个学期新转来的外地孩子,父母大多都有些不太放心,每当孩子回到家时,难免要问问孩子,老师有没有喜欢你呀?别的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呀?等等之类的话。才出现婧婧对妈妈说谎的一幕。

  婧婧是小班年龄(我带的是中班),孩子本身就有着有意或无意说谎的心理特点。有社会的影响,也有教育方面的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如:使孩子产生无意性说谎。孩子由于记忆、判断上出现错误而说出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属于无意性说谎。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儿童对观察或认识到的事物,遗忘或错记的现象较严重,加上他们富于联想,想象力发达,而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准确地复述事物。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所限而造成的。保护性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避开教师和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体现。孩子在过于严厉的老师和家长面前,最容易说谎,尤其是当他们说了实话,遭到了批评或惩罚时,他们就只好用谎言这个武器来“自卫”了。如果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这种说谎穷追不舍,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的话,就会促使孩子以后以更高明的手段说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说谎是大人“逼”出来的。

  总之,孩子说谎,家长和我们老师要谨慎地处理。仔细分析,孩子有说谎行为,不足为怪,我们不能全部责怪他们的。所以,我在听完婧婧的话后,也没有太追究。今后我们多注意些就是了。

教师教育随笔6

  让他留下来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孩子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有用真挚、温暖的爱去换取孩子们的信任,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引导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记得三年前我带小班时,班里有个叫小威的男孩,不仅性格怪异,而且语言发展极差,小班上学期只会说单个的字、词,从不会用短句交流。吃饭时,他总喜欢找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来,将不爱吃的饭菜扔得满桌子都是;午睡时,他常常钻到床底下和我们“躲猫猫”;区域活动时,他常常与小朋友发生争抢,只要是他想玩的东西,其他小朋友谁都甭想玩,倘若哪个小朋友也想玩,遇到他心情不好时他还会抡起小椅子砸向那个小朋友,使得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说实在的,我当时感到很头疼,甚至每天只要看到小威就特别恐慌,因为我没办法预测他还会惹出什么乱子来。尽管当时有好多人建议我向园领导说明情况,劝说他退学,但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我那样做,我是解脱了,但对小威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上幼儿园的机会。小威是无辜的,他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我咬咬牙,决定留下他!

  这以后,我常常牵着他的手,让他跟在我身边,同时引导其他幼儿与他交朋友,鼓励他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抓住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开始,班里有很多人告他状,每次我都会耐心地调查、分析,公平公正地处理。

  有一次,走进观察区,我看见小豪不小心把刚抽出两片小芽的小豆子揪了出来,此时小豪也回头看见了我,怕我批评他,他猫着腰躲到了钢琴后面。当时我保持了沉默。收拾活动区时,孩子们发现了被揪出的小豆芽,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是小威揪出来的.。此时的小威使劲摇头。看到小威被冤枉,我便说出了真相。我还组织了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借故事帮助大家消除对小威的偏见。就在那一刻,我从小威脸上看到了一丝笑容,我对他更有信心了。

  又有一次,我看到小威走进了小朋友较少的表演区。我便静静地观察他,只见他认真地用手指着《好吃的食物》图谱,节奏准确地唱着歌。我高兴得紧紧把他抱住,亲了又亲。活动点评环节中,我表扬了小威,并让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又唱了一遍,博得一片掌声。

  慢慢地,小威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他不再那么随意、无规则了,能用简短的语言与大家交流了……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很感动,我也很欣慰。爱,要真诚、要无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爱孩子们,因为我会勇敢地承担教育的责任,毫不吝啬地将爱给每一个孩子。

教师教育随笔7

  1、在准备姿势练习时,将学生分成两组,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互相观摩,根据教师的提示相互进行纠正,再按正确动作要点相互合作,反复练习。

  2、在移动练习时,①要求学生按正确的动作要点,听教师统一口令做各种快速移动。

  ②将学生分成两组,一人移动,一人抛球,边抛接球边移动,在练习时互相提示。③在练习过程中,安排技术动作好的学生和技术动作不好的学生互相搭配,面对面,手拉手进行快速移动练习。④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在移动时重心不能上下起伏过大,否则会影响移动速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用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地思考、探索,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前滚翻转体180度接后滚翻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水平三的“前滚翻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同时也是生活中一种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碰到危险时能及时、灵敏地进行翻滚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本堂课是我第一次上技巧课,对于前滚翻转体180度接后滚翻的教学比较陌生,整堂课上的还算流畅,但是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够理想,学生对于技术动作还不能完全的运用。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是五年级必修教材,虽然我之前从没有上过技巧课,但是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先学习和练习了前滚翻和后滚翻,前滚翻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能够完整的完成动作,保护和帮助也很到位。后滚翻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因为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在掌握动作方面不是很好,在后面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的时候不是很流畅,后滚翻不到位。

  首先我用提问方式导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运动兴趣被激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在讲解示范时用最常用的边讲边动作示范,使讲解清晰明了,多以学生的练习为主。

  整堂课我采用了一些辅助性练习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包括两脚交叉全蹲转体180度、团身抱腿前后滚动逐渐过渡到手贴肩上前后滚动,要让学生体会到双手撑垫、推垫的动作,让学生明白前后滚翻必须要推撑垫,团身紧。本节课教学设计流程安排比较合理,能够把握好每一环节,抓住重难点。

  但是还有不足之处。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透彻,教法比较传统。

  教师没有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教学手段创新有欠缺,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有许多动作还需要教师面授。如果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会更加积极的练习动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鼓励不够,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让我感受到了上课不是自己想当然那么简单,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要去了解学生才能上好课。

教师教育随笔8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是一群刚入园的小宝贝们,这些宝贝们非常可爱,个个都招人喜欢,我可喜欢他们了,跟他们在一起,我每天都过得很幸福快乐,可最近,我发现他们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含手指,班里也有几个家长跟我反映他们在家里也有含手指的习惯,孩子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管用,希望我们在幼儿园里帮孩子们改掉这个坏习惯。

  可用什么办法帮孩子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呢?真巧,今天下午有一节课是认识手指的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含它们,那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接着我又告诉孩子们手指娃娃都有哪些本领,孩子们听得可认真,借此机会,我又问孩子们一个问题:“手指娃娃做了那么多事情,那么它们的身体脏吗?”孩子们积极的回答起来,我又请孩子们看了看自己的小手脏不脏,并让孩子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手指里藏了许多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菌,我告诉他们:“如果这些细菌吃到我们嘴里就会生病。”还讲了一些含手指带来的危害,希望孩子们不要把手指含在嘴里。

  从那以后,孩子们含手指的习惯明显减少了,对于那些不再含手指的孩子们及时给予鼓励,一周下来,我班孩子们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我真替他们高兴。

教师教育随笔9

  我是最好的

  随着大班儿童即将进入小学,本月我们将围绕“我是最好的”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结合主题墙开展了主题区域活动我热爱劳动ldquo;我长大了ldquo;了解我自己。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很兴奋,开始选择他们喜欢的`地方。";我热爱劳动;以及;我长大了;这些活动都涉及到了头脑风暴窗口在艺术工作区。我们把剪刀、双面胶带、划线笔、彩笔、彩纸、白纸和其他材料放在这个区域。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明确活动材料和任务,并熟练使用绘画或手工材料。大多数孩子都知道他们想画什么和怎么画。活动期间,朱玉馨来找老师帮忙,告诉我她不会画画。在这个时候,我会引导和帮助孩子及时完成创作,告诉孩子你能做到,增强孩子的自信。

  开展区域性活动时,应注意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随时观察儿童活动现场。对于缺乏技能的孩子,他们应该引导他们尝试,并始终鼓励他们主动操作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帮助儿童建立自信,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让孩子们在“我是最好的”主题活动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

  大班儿童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和关心自己的表现,因此我们的老师必须更加关注他们,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及时向他们解释,让孩子们有一个进取、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教师教育随笔10

  经过和孩子们三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咱们班的孩子对故事、儿歌理解的很快,每次当我宣布要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安静的用小眼睛看着我,于是我就想到能够利用儿歌、讲故事的形式引导他们,让他们从中领悟分享,体会分享的.愉悦。有一次我讲故事《大家一起玩》,让他们学习并领悟讲:“大家一起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教育他们要和小兄弟姐妹一起玩,不可以争抢玩具。

  对于孩子们,最有效的方法就应就是游戏了吧。因此我就利用区角活动的时刻让几个孩子在建构区一起搭积木,在娃娃家玩的时候,我让孩子分主角扮演,分好工作,比如:让马亦心和陈茜小兄弟姐妹专门负责厨房那块,做好吃的点心,让黄梦妍小兄弟姐妹哄宝宝睡觉,小医院就有唐佳怡小兄弟姐妹做医生,给生病的宝宝看病,让他们一起搭建玩具,分工合作,培养幼儿合作潜质和体会分享的愉悦。在去淘气堡或是滑滑梯的时候咱们也总是不忘提醒一句“注意安全,不可以和小兄弟姐妹抢着玩,要一个轮着一个!”

  在小兄弟姐妹离园时,和家长交流幼儿园里的活动状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里需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愉悦融洽的生活、游戏。

  经过一段时刻我突然发现孩子们为抢夺玩具而争吵的现象明显比以前少了,虽然还是会有个别小兄弟姐妹,但是我明白他们,正因我知道他们还小,咱们只有用博大的无私爱心去理解他们,包容他们让他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明白分享的愉悦。

教师教育随笔11

  “要卖票的”一次由师幼互动生成的游戏主题
  一、背景
  《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互相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小班孩子由于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年龄小,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因此,在自由活动中很容易引起纠纷而向老师“告状”。作为老师该如何处理这类事件,挖掘日常生活中不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活动,是引起我们教师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案例中的丁丁就是这样一位刚上幼儿园不久的小班小朋友,天真稚嫩、活泼可爱。在一次自由活动中,他自发建构起一个“要卖票的”的游戏情节,主动向同伴开启共同游戏的互动行为。由于老师的适时介入和给予的积极响应,使丁丁的游戏主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案例描述
  (一)
  刚吃完点心,喝过豆浆,孩子们按照惯例把自己的小茶杯放回杯架中,然后走出教师,向教室外的小阳台走去。忽然,丁丁一下子走到了通往小阳台的路口,用两手拦住路口不让小朋友们过去,并说:“要卖票的、要卖票的。”后面出来的小朋友一个个被他拦住过不去了,就纷纷跑来“告状”说:“老师,丁丁把我们拦住,我们过不去了。”听了孩子们的“告状”,看着孩子们僵持的情景,老师连忙走到丁丁面前,假装着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说:“售票员,给我买一张票,我想上公园游玩。”丁丁高兴地让老师通过了,老师趁机对丁丁说了声:“售票员,你还没给我票呢。”丁丁楞了下,也连忙把手往口袋里一掏,说了声“给你票。”老师和丁丁双手一击,就顺利的通过了路口,来到了小阳台上。后面的`小朋友们看了,也纷纷效仿起老师的样子,假装从口袋里拿出钱来向丁丁买票,丁丁呢,也假装着从口袋里掏出票子给小朋友,并和小朋友双手一击,愉快的让小朋友们通过,让他们到小阳台上去玩。
  (二)
  从那以后,在课余时,孩子们会经常聚在一起,玩起“要卖票的”游戏,一次,在玩大型玩具时,在台阶旁,在滑梯下面的“小房间”里,丁丁和其他孩子们又自发的玩起了“买票卖票”的游戏,之间几个孩子像模像样地站在路口或“小房间”的门口,伸手让通过的小朋友卖票而其余的孩子呢,则兴趣盎然的伸手掏钱,买票通过,玩得不亦乐乎……
  三、分析
  丁丁由于年龄较小,在活动中,他常常不被其他的小朋友所注意。今天,吃完点心,到小阳台上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他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的关注,自发建构起了“要卖票的”的游戏情节,向其他的小朋友发起互动,以寻求同伴对他的关注。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因此,他的互动行为不但没有引起同伴们的充分关注,反而使小朋友们由于不能到小阳台上去玩而引起不满,纷纷“告状”老师。为了解决这一纠纷,教师在观察丁丁言行的基础上,
  及时理解到了丁丁当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玩伴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到丁丁的活动中来,并借助于启发性的提问,与丁丁形成了有效的互动。教师的这一行为引发其他小朋友的效仿,小朋友们纷纷加入到他的活动中来,他很开心有那么多的小朋友,特别是老师加入到他的游戏中来。使他一下子从活动的次要角色转变成为活动的主要角色,因此,他对老师和同伴的回答都给予了积极地回应。
  四、反思
  1、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与每一位孩子交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在针对不同孩子的活动内容时,教师要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去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本案例中的教师没有简单地处理小朋友们的“告状”,用生硬的语言去阻止丁丁的行为,而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关注,及时察觉到丁丁的需要,用尊重、接纳的态度和丁丁形成互动,使幼儿同伴间的矛盾迎刃而解,幼儿间的冲突化干戈为玉帛。
  2、教师应和幼儿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师生间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更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要卖票的”这一主题是丁丁主动建构起来并希望引起小朋友们注意的活动。在这里,由于教师的适时介入,与丁丁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从而使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从“掏钱买票”到“主动要票”直至“和丁丁的双手一击”,使起先简单的游戏内容一下子丰富起来。在这一互动中教师还注重了和丁丁的情感交流,因此,丁丁和老师的互动效果更加好。这正好也体现了《纲要》通篇要求和渗透的观点:“不关注情感交流的互是缺乏教育价值的”。这一师幼互动模式,不仅仅影响了互动中的教师和丁丁,更影响到了其他在场的幼儿,使他们纷纷效仿而产生场效应,从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在玩大型玩具过程中的交往和互动,以及日后师生双方的发展及其交往形成深远的影响。
  3、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的程度。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以适当的方式去应答。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察觉他们的问题、困难和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在针对丁丁“要卖票的”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及时引导,使丁丁的游戏情节逐渐丰富、完善起来,这对于像丁丁这样小年龄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有效地。教师的主动出击把幼儿的兴趣转移到了“买门票、上小阳台”游玩的游戏情节中来,教师生成的游戏主题随之被许多小朋友所接纳。在这里,关键是教师捕捉到了随机教育的契机,而此时,教师生成的游戏主题刚好是幼儿感兴趣的,从而幼儿的兴趣就转移到了老师和丁丁所要求的方向上来。
  4、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是反映幼儿的认知、思维、想象以及个性情感的一面镜子。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应当抱一颗童心和一份宽容心,了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和言语表现。作为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师,要以儿童的天真和兴趣,像孩子一样参与到游戏中,这正如法国十八世纪思想家卢梭所说的:“要爱护儿童,帮助他们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呢?”

教师教育随笔12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

  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

  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

  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教师教育随笔13

  1、多给幼儿一些机会

  一次在投扔东西时,我要求幼儿每人只有三次机会,所以幼儿都非常的买力。历历在扔出物体两次后就对自己有些失望了,我叫他扔第三次时他说;“老师,我不行呀,我不高兴扔了。”我一听后心想,历历在体育方面有些差劲,何不多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对自己也有些信心呢。于是我说:“历历,我来问问大家,能不能多给你一次机会,让你能投扔成功。”他听后点点头,我就征求了幼儿们的意见,小朋友们都同意他四次扔。历历听见后就更加努力了,在扔第三次的时候幼儿们在一旁给他加油:“历历加油、历历加油”,孩子们的声音鼓舞着历历,这次他站在起点上,使出全身的力气扔出去。结果还差目的地一点点,我走上去拍拍历历的肩膀说:“你看,进步不少吗,再来一次一定能成功。”历历也很有信心的点了点头,到了第四次,历历吸收上几次的经验,一鼓作气的把手了的物体投扔出去,这一次他总算成功了。

  所以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老师应该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他们共同和谐的发展。

  2、不要忽略幼儿的能力

  在计算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使幼儿能把操作材料完成好,往往都要反复告诉他们做时的要求,怎样做最容易,怎样做才能全做对。我也不例外。

  有一天计算活动的操作材料是要求幼儿涂色,在画好的图案上涂色,△上涂红色,☆上涂黄色,□上涂绿色,最后看看是什么东西,我耐心地向幼儿讲解涂色的要求,还告诉他们怎样做对的简单方法。比如:用红色把书上的三角形全部涂完,再接下去涂五角星的颜色。尽管我讲的很详细,简单方法也告诉他们了,可全做对的小朋友只有一半,其他小朋友或多或少的错了一两个地方。我自己觉得很苦闷。第二天来园后,晨晨的妈妈对我说:“张老师,我们家晨晨昨天身体不舒服,所以没有来,昨天有没有什么要做的`作业让他补一下吧。”我说:“好的。”过了一会儿我让晨晨做题目,告诉他什么地方涂什么颜色,然后就让他做了。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看看他,却惊奇地发现,他把三角形的地方都点上了红色点子,五角星上涂上了黄色点子,正方形上涂上了绿色点子,这样涂色就不容易错了,到最后他把图完整的涂好,还告诉我图上有哪些东西。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大,有些地方我们只追求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这个重要的环节,有些时候要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可能结果也有些不尽如意,但幼儿也在其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这比你老师强灌输给他们的要好的多吧?

教师教育随笔14

  开学几个星期以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有几个还能够教好的学困生,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懒惰、畏难,就让我多花点心机帮忙他们,督促他们,让他们在小学最终一年有所学、有所得,其实能看到他们的点滴提高是十分开心的一件事,此刻我对他们的提高有一点信心,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提高,不敢奢望他们的提高有多大,起码让他们不能厌恶数学,如果能有点提高,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策略一:在课堂上要不时关注学困生,如果发现他们分散精神,就立刻提问他,他不会回答,那我就不动声色,提问另一个成绩跟他差不多的学生,当然我心中有数,这个学生必需当时是有听课,并有把握他会回答出我所提的问题,并对这个学生给予极高的评价。那不会回答我问题的那个学生就能明白教师对他的批评了,会自觉地认真听。

  如果这策略没有成效,说明那个学生脸皮够厚,还需要更进一步严厉的批评,就要出策略二:再一次不动声色提问他,如果还不会,我就对他说:“可能你坐着听不能集中精神,那你就站着听课,如果你能回答出教师的一个问题你就能够坐下听。”这时绝大部分的学困生都会用心听课,争取能回答出一个问题。

  策略三:课后辅导。利用下课的十分钟,我主动走到那个学生前,辅导课堂的学习要点,并根据学生的性情作适当的批评。比如:如果那个学生是比较顽皮的`,就严厉批评,如果那个学生是因为听不明白而分散精神的,我就不作批评,只是辅导他之后说些鼓励的话,让他明白自我并不是个笨学生,只要能控制好自我,认真听课就能听得明白,就会越学越好的。

  策略四:时时表现出教师是关心他们的。在课余时间,绝对不能对学困生冷淡,适当时候甚至要比其它学生热情,跟他们拉家常,跟他们拉近关系,记住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上星期我班一个顽皮的学困生跌伤发脚,缺课几天,当他第一天回校上课,我就跟他聊天,问问他怎样跌伤的,还痛不痛,还表扬他脚还没好就回校上课,并利用午练、第二课堂时间给他补课。我想这样一来,无论那个学生在教师心目中是如何的顽皮,他也会对我有好感,跟我亲近了,我对他的教育效果就明显了。

  策略五:严爱有度,激励为主。学困生的通病是懒惰、畏难。懒惰就需要严厉来管促,畏难就要教师的爱心来树立他们的信心与意志,克服畏难情绪,教师的不断激励是学生提高的动力。

  以上策略要不时使用,持之以恒,效果就必定明显,我真的好期望我的学困生能有所提高,不仅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完善人格,做个懂得真善美的好人!

教师教育随笔15

  因为身体的原因,在手把手带了托班一年之后,我没有追随宝宝们升入小班,而是接手了一个新的中班。

  9月1日,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我就接到了昔日托班家长的咨询短信:“亲爱的,你们是不是按照平时表现给孩子分班的呀!优秀的都在一班啊?我感觉是这样的。”呵呵,每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是心情迫切的,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急于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和水平,生怕一不小心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可是,面对家长这样的疑问,身为幼儿教师的我,看问题的角度似乎就并不如此了。我以最诚恳的方式给这位时刻关注孩子成长的全职妈妈回复了短信:“呵呵,您要相信自己的宝宝呀,嘟嘟本来就是优秀里的一分子!每个孩子优秀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您一定要肯定自己的宝宝,这样也会对她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千人千面,各不相同。教育专家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孩子,其实也有一百种。

  很多家长对自家的孩子抱有无限的憧憬,最好“进得书房,出得厅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文武双全,能说会唱……”殷切的希望浸染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我想说的是:不要把孩子看成一个我们正在用力打造的耀眼的工艺品——最好八面玲珑,毫无瑕疵。说实话,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你见过完美的人么?对成人尚且要求不得,您又怎能苛求一切正处在发展之中的孩子呢?诚然,身为父母师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帮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远,但一个个孩子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自身独特特点的生命个体,我们是无法定制或苛求的,我们更需要做的其实是发现——发现属于孩子的美、发现属于孩子的妙,并由此顺应他们的天性,陪伴他们成长,让孩子自己知道“我就是最棒的!”。

  作为幼儿教师,我面对一个大集体,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各具特点。但不管是内向的、开朗的、腼腆的、调皮的……我都喜欢,因为用心和他们交往了,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各自可爱的地方。有的记忆力较好,学东西很快;有的动手能力特别强,画得一手好画;有的外表腼腆,内心丰富;有的大大咧咧,乐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有的虽然调皮,却蕴含着一份与生俱来的善良,喜欢助人为乐;有的很有主见,喜欢为集体做事……没有哪个孩子是一无是处的,因为,在你看到他的缺点的同时,你总能发现他必定有着自己的优点。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曾经是个平庸的学生;钱钟书在文学方面卓有成就,但数学成绩极为逊色……“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最优秀的。就像《你生来就是要当冠军》一文中说的那样,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历经了千难万险,冲破了重重阻碍,才来到这个世界的,你有什么理由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呢!

  相信孩子。当然不是简单敷衍地给他戴上一顶顶可能并不切实际的“高帽子”,违心地、虚饰地给孩子以赞美或肯定只会误导了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在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真心地发现孩子的独特或可爱,由衷地表达出赞叹与欣赏,引领孩子真实地肯定自己。唯有这样,孩子才会从你真切的反馈表达中切实感受到爱与关怀,体验到成长的滋味,他会在自己一次次地被肯定之中惊讶地发现:“哇,原来我也这么棒!”“原来我可以做到的啊!”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出现我们所担心的胆小、怯懦、退缩等心理特征,而是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自信、坚强、乐观、勇敢、乐于探索……记得这段话吗——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鼓励,他就有强烈的自信心。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容忍,他就学得到耐心。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赞美,他就学会欣赏别人。如果,儿童生活在被接纳的环境,他就学会爱。如果,儿童生活在肯定他的环境,他就学会去爱自己……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早在若干年前就已提出,但真正将它落到实处似乎还需要一个过程。其实,不光是家长,我们很多人仍然常常难易摆脱在教育孩子时候“求全、求满、求多”的心理,总是以自己心里的高标准来加以要求,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渴望和最适合他/她的发展形式。其实,针对不同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引导方法。试想,如果非得把动手能力本来就弓弓的孩子培养成大画家,或硬是要把逻辑能力不强的孩子培养成数学家……这些“宏伟”的目标能够轻易实现吗?这不是想象中花上多倍努力就能够克服重重阻碍那么简单的,一厢情愿的后果可能就是拔苗助长或干脆的南辕北辙。

  相信孩子,让他/她沿着自己最合适的轨迹成长,你就不会错过本该属于他/她的春之芽、夏之花、秋之果、冬之获……也唯有这样,孩子不但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而且可以体味到成长途中的快乐。是谁说的“自信的女人最美丽”,那么,请相信我,拥有自信的孩子也是最可爱的!

【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随笔07-29

教育教师随笔02-24

教师教育的随笔04-27

教师教育随笔06-27

教师的教育随笔06-14

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8-02

(经典)教师教育随笔07-26

教师教育随笔(经典)08-12

教师教育随笔大全02-13

中班教师教育的随笔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