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清明回家随笔

时间:2024-07-26 01:20:46 随笔 我要投稿

清明回家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回家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回家随笔

清明回家随笔1

  清明祭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大概就是因为怕后人不去祭奠他们吧。不远万里回乡祭祖的很多,更多的是在街边的路口烧些纸钱祭奠亲人。唯有不同的是上坟扫墓焚香祭祖都在白天,甚至天刚亮,很少有下午去的。而在路边祭奠的却是必在晚上,白天不得见的,偶有为之,那不是祭奠,而是亲人刚刚过世。我想路边祭祖之所以在晚上,大概是冥间与我们的时差问题,亦或是灵魂只有在夜里才能来到亲人身边。

  我今年便是在街边祭奠的。往年我没有亲自做过,我不相信这些,觉得那就是做给别人看的,或心灵的一种安慰 。清明前的一个夜晚,在信佛的妻子的一再劝说下,我们一起来到了街边。还有我的儿子,尽管孩子回来已经九点了。妻子说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孩子更有孝心。我无语,也许是吧。

  路口一堆堆的火光, 还有满地的灰烬。唉,今晚阴差够忙的了。既然来了,就用一颗虔诚的心吧,我相信心灵是可以沟通的。我用卖纸老板给的木棍,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圆圈。老板考虑的还是很周全的,生意做得出奇的好。然后在圈内点燃了一张张的冥纸。我们都没有跪,半蹲着。真的觉得很不礼貌,但又不好意思去做,有些不屑。我也没见到跪的,但不否认会有。

  火光烤着我们的脸,妻子小声的叨咕着些什么,想来是一些祝福与祈佑的话 。儿子只是一张张的添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十六岁了,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与祝愿。我用木棍轻挑着让那火烧得更旺,一边把写有名字的信封扔进火中。

  记忆中最早离我而去的是爷爷。我还能想起他赶着一群猪去山里放,还有他曾经种下的一坡白杨树。临终时他嘱咐爸爸,树长大了,给孙子盖房子娶媳妇。我的眼有些酸。逆境的时候总是想起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干,怕什!爷爷是关里人,村子里都说他说话咵,我却从来都没觉得。爷爷是自己一个人挑着爸爸和姑姑从关里逃出来的,一个人把孩子带大。六六十六岁的时候,他走了。留下了爸爸姑姑还有那一坡白杨树。

  爷爷,过节了,您置办点喜欢的东西。我记得您最喜欢吃咸鱼了,如今那已不是奢侈,别再那么节俭了。我那从未谋面的奶奶,不知道是否回到了你的身边。如果在的话,替我问候她老人家,希望你们团圆幸福。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大概十来岁的年纪。那时候虽然日子不太好过,但悲伤离我很远。即使有也是很短很短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身边的亲人年纪大了,悲伤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近。姥爷,姥姥,岳母,姑姑相续的离开我们。姑姑是得了癌病去世的,还不到六十岁。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没有在身边,为此我一直自责。希望在天堂里的她和那里的亲人朋友快乐安康!

  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在记忆中划过,思念与祝福化作青烟消失在夜空。炭火在灰烬中明明灭灭,像夜空中的星星逐渐远去。

  夜里我在梦中哭醒。我梦见了姑姑,她脸色苍白,躺在炕上。好像活不久了。炕上很脏,我把姑姑睡的地方清理干净。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洗了头,没洗得透彻,头发还有些发粘。我找了毛巾帮她把头发擦干,扶她坐在了被子里。她对我说:小波,你来年有一件伤心的事。我的心头一震。她接着说:你爸爸会得急病去世。她还说了些什么我没记清,好像是佛的字眼。我的眼泪哗的流出来。倚在床上,把梦与妻子说了。我告诉她清明我要回家!

清明回家随笔2

  清明回家,看到我家的一方灶台,有点感触。

  灶台不大,三五平方米,在厨房一隅。窑砖水泥砂浆砌制,灶上两口大铁锅,中间一口小铁罐,铁锅烧菜做饭,铁罐烧水洗碗,台面铺上瓷砖放置锅碗瓢盆,各司其职。

  自记事起,母亲的一天几乎就是从灶台开始的`。天刚蒙蒙亮,母亲便起床梳洗,生火做饭。打好洗脸水,盛好热饭菜,她便叫我起床。我随父亲,不爱吃面食,母亲和奶奶却喜欢。偶尔早饭意见不统一,两口锅就派上了用场。待我吃完上学去后,母亲又开始操持家务,琢磨菜品做法。

  即便家中装上了液化气,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用灶台生火烧饭炒菜。“柴火饭、小锅菜,就是香”,平日的家常小菜,父亲对母亲的手艺总是赞不绝口。自上高中起,学业紧张,我就开始住校园,完成学业后又到了离家甚远的深圳工作,每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父母两人在家,父亲常早起出车干活,母亲饭量本来就小,用液化气灶简单下点面条或热一下炒饭,抑或买些早点,生火极少,土灶慢慢闲置下来。

  每次回家,母亲都在厨房忙前忙后。灶膛里柴火的燃烧声、锅铲有节奏的翻炒声、汤水煮沸的咕噜声,成了最动听的声音。母亲使出十八般武艺,蒸煮煎炒,忙得不亦乐乎。“这是儿子喜欢吃的鱼,加点花椒更入味”,“这是孙儿的蛋饺,肉末白菜馅”,“儿媳的红烧肉,烧好后要在炉子上用炭火炖一会”,母亲喃喃自语。我每次回到家,都会垂涎灶膛里的红薯,母亲则提前备好,多烤几个摆放在餐桌上。

  之后听父亲说,只有我们在家时,母亲才会启用那方土灶。今年我们约好,日后只要回家就由我和媳妇掌勺,父亲监制,让忙了一辈子的母亲能好好歇歇。

清明回家随笔3

  每年家乡过清明的时候,都会有节假日,都会放假回家,家里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这一天,我们也会上山去祭祀那些逝去的先辈们,扫扫墓,将他们坟头的新草除去。

  然而,时过境迁,今时已不同往日。独自一个人在卧室里待着,仅存的也只是对家乡那份情节的思念,离家254天的时间里,已经堆积起了厚厚的重重思念。望着窗外,看着路上的行人,不仅仅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境。虽然是节假日,但是路上的行人也不是很多,也没有那种神魂散乱的感觉,也许,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把深圳当作是自己的家了吧!

  天边乌云随着夜幕袭来,天色渐渐暗了起来,还泛起了小雨。风,就应是深圳特殊的.产物吧,总是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让冷寂的空气更加深入骨髓。

  思念就如同这冷风一样,席卷而来,想遮却又遮不住,想躲却又无处可躲,只能任由它吹打。

  清明又逢冷雨夜,而我不知不觉已成为了这夜里的一个小主角:一个人、没有伞、没有躲雨的宇舍,任凭着它的洗礼!

清明回家随笔4

  清明节放假,孩子奶奶去世第一个清明节,所以带着孩子回家,扫墓。

  今年清明没有雨,天高云淡的清晨,驱车来到乡间,才感觉到大自然勃勃的生机是如此的真切:春光送暖,杨柳吐绿,桐树争艳,麦苗竞翠,油菜献蕊。美的生命,美的色彩,美的味道,美的气息。品味不足,把玩不够。驻足,凝视,静思……

  婆婆去世,带着孩子回的家,只有是孩子的大伯家了。大伯一直以来勤劳而快乐,知足且通达,两儿子已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三个孙女是大伯的骄傲。二孙女晨晨见乐乐姑回来,拉着姑姑引着小狗直奔羊圈、鸡窝、牛棚,她知道那里有乐乐姑在城里感受不到的独特趣味。孩子的大妈总是在偌大的厨房里张罗饭食,还时不时地不忘出来和回来的弟弟、弟媳们开几句玩笑。

  每次回家必须得依次去看望孩子的三个姑妈,这已成为不是规矩的规矩。二姑妈爱孩子他爸如同儿子,自幼照顾直到现在,我们一家的喜怒哀乐时时刻刻全挂在二姑妈的心坎上,这种姐姐犹母亲的恩情,只要想起来是会落泪的。这不,二姑妈又在为弟弟在高大的香椿树上摘椿芽,又在为小侄女准备专门积攒的土鸡蛋。三姑妈住在县城,她心灵手巧,尤善解家人之危,堪称这个大家族的灭火队长,她厨艺极高,每每去家里,不出半个时辰,丰盛的一桌菜肴就呈现眼前。盛情难却,吃得坐不起来是常有的事。四姑妈可怜,一个人苦巴巴地供养着正在上大学的小儿子,我们去看她往往带着宽慰和歉疚,当初老人只能供得起小儿子上大学,这最小的姐姐就失去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每次回家不变的行程,这次也一样。孩子的'大伯,大妈,姑妈们看到女儿乐乐,高兴之后是夸奖进而是鼓励,都指望这个小侄女在未来光耀门楣,好让这个家族扬眉吐气。女儿乐乐笑而不语,闻而不应,默默地将长辈们的爱寄寓心头,溶于血液。

  我们赶到墓地,孩子大伯、二伯和一侄子、一外甥已到,大家一起产草,培土,点香火,磕头。两个时辰,四座坟墓,大家一一虔诚、恭敬地祭拜、追思。孩子的曾祖父生于1883年,孩子的曾祖母生于1886年,孩子的祖父生于生于1906年,孩子的祖母生于1920年。四座墓碑,四位老人,一部历史,一个家族。

  前来祭奠的子辈、孙辈、曾孙辈们寻到了自己的先祖、自己的根。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程是如此的清晰和确凿。

  人啊,是需要追忆和缅怀的。用这样的方式,我们会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我们会给心灵腾出一块地儿,让脚步停下,让思绪飞扬,静静地感恩先祖,感受亲情,感念生命。

  清明——回家——扫墓。 追思过往——珍惜当下——展望明天!

【清明回家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回家随笔4篇05-12

回家初中随笔11-17

回家的路随笔02-14

清明的随笔04-24

清明的随笔(精选)04-25

清明的随笔04-09

回家的路随笔14篇02-15

回家的路随笔13篇02-15

中秋回家随笔(7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