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随笔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笔作文 篇1
今天下午,我和外婆在后门的空地上种玉米。我们来到空地上,外婆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弯着腰,用力地挖,可是地太硬,怎么也挖不出来一个坑。外婆想了一个办法,用锄头的一角去挖,终于挖出一个小坑,这样一个玉米坑挖好了,按照这种办法我们一共挖了几十个。我负责播种,我拿着玉米的种子,在每一个坑里放了两颗种子,两个种子都是分开放的,放好了种子,把土轻轻地盖在种子上。过了几天种子发芽了,我好像看到了一棵棵茂密的玉米杆上长出了一根根结实的'玉米棒。
外婆告诉玉米的营养非常好,我以后要多吃玉米,希望长得和玉米杆一样高。
随笔作文 篇2
“一叶曲折过后又几道坎坷,走不出,看不破”
也曾见过山川河流,也曾进过大山深处,也曾看过壮阔大海,也曾看过蓝天白云。世间的一切景象,都是造物者无私的馈赠。
本以为,不会再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景色,却不知,就像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样,小时候居住在大山背后,经常听到各种鸟儿的叫声闻到树叶的味道,可是,却对另一个小村庄的景色念念不忘,甚至留恋不已。
暑期将过,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朋友相约去逛街。带着满身的疲累,将近下午五点,去了朋友的家中小住。
本以为,她家住在县城,(我家背后有大山,故而我是农村的),没成想,本来已经精疲力竭,又一路颠簸,将近30分钟才到朋友家中。
一路上,水泥路还好,到了小路上尘土飞扬,这滋味,真酸爽。转过一个又一个弯,路过一座又一座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清幽的可以给人视觉上的愉悦、心灵上的舒坦的仿若与世隔绝的小村庄。
天空之上,蓝天白云相得益彰,碧蓝如洗流云微漾;远山之巅,山色霞光融为一体,朦胧而梦幻。此处竟是个清幽之地,让我无限向往。
简单休息之后,朋友去菜园摘菜,作为晚上的配菜,来到菜园,满脸的'碧绿,有一种异样的幸福感。帮朋友摘完菜之后,跟她打了声招呼,决定独自一人去走走。(来者是客,所以,我当然可以不用做饭咯)
走着走着,路上看到了许多干完农活回家
的居民,他们脸上都有一丝异样的神情,许是因为,没有见过我这个陌生面孔,感到奇怪吧!路过一条小溪,泉水叮咚,我赶紧下去,用双手掬起一捧水,感受,来自地底的清凉。后来,又看到一片竹林,还有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小路。只是,天色已晚,我一个路痴,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是不敢走远,出于谨慎,遂在暮色苍茫中打道回府。
也许,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给人无限遐想无限憧憬的感觉好棒。
虽然,明天我就要离开朋友的家,回学校去,但是,此番经历仍然值得纪念。
天亮之后,“山谷的薄雾闻着烟霞,枯叶之下,藏多少情话”。
随笔作文 篇3
从集市上回来。
路旁绿油油的树叶被太阳镀上了一层金边,就像在油锅里咕嘟咕嘟地煎炸后形成了薄薄的金灿灿的脆皮。
手里拎着长豆角和西红柿,还有几根黄澄澄的香蕉。
西红柿红彤彤的,确是玲珑剔透,恰似娃娃害羞的笑脸。
在很多年以前的盛夏,知了在柳树上不厌其烦的聒噪着,强烈的阳光烤得大地热气蒸腾。风扇整日没头没脑得转啊转啊,那声音使我直起鸡皮疙瘩。
那时候我还扎着两个羊角小辫,酷爱粉嫩嫩的纱裙,可爷爷总是给我买粗麻布的裙子,他说这样的面料穿起来舒服。
爷爷常常给我做白糖西红柿,他总是把西红柿切丁,然后使劲捣碎,每次听到“咚 咚 咚”的声音,我都光着小脚丫跑进厨房里,看他把西红柿捣得皮开肉绽,翠绿的种子像裹着一层透明的睡袍,在红红的汁水里静静地躺着,哦,那是开屏的.孔雀的羽毛。
然后,爷爷会添一大勺白糖,在乳白色的瓷碗里搅拌均匀。我仿佛已经尝到了这甜甜的美味。爷爷说,每次我看他添糖,眼睛就瞪得圆圆的,睫毛眨巴眨的,抿着小嘴。
今晚,我想做西红柿蛋花汤。
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仅仅走了一小段路,四肢却是生疼的。
躺在沙发上,不想动了。
不再做汤。晚餐是两根香蕉,一杯酸奶,一杯速溶橙汁。
喜欢喝冒着热气的橙汁。总是舀一小勺田橙粉,用刚刚煮好正在沸腾的热水冲,觉得这样比较甜。喝咖啡时却恰恰相反,一次冲两包雀巢,这样会香,味儿浓。
七点十分。天空惨白。
我等着夜幕降临。
随笔作文 篇4
在农村,晾麦子是很平常的事,很少人没趟过这麦海。我用脚撩开了光的香水味,撩开了被阳光撒过的麦粒,都知道阳光可以蒸发水分,使麦子贮藏好几年。而我去过我家贮存粮食的偏房,里面尽是难闻的味道。原来没有光的.蒸发,它也如此。那么人呢?我们都有辉煌的那一刻,不知是阳光化为的什么在我们身上散发香味,不要贮藏它,尽情地挥霍吧。等待三年五载,我们会怎样?无人知道.
随笔作文 篇5
岁月静好,一壶茶慢慢烧灼着,品出别致清香。夜深人静,灯影阑珊,持一本书,去拥抱我“心尖上的影子爱人”。
水木年华,有你真好。
每当我在炎夏而烦躁之际,它给我带来阵阵清风;每当我在遭受挫折而义愤填膺之时,它给我带来心灵的慰籍;每当我百思不得其解而悲痛欲绝之时,它给我带来至高的灵感。这并非寻常的它,总是那么神圣。我爱它,发至内心深沉的呼唤,即使是没有情感、没有声音的它。
没错,它就是书。
古人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没错的,我们热爱读书,并不是去寻找那“黄金屋”“颜如玉”,我们要从心底感受,用心灵谛听,体会它那无价的财富,无声的哲理。
书本的精华,字里行间流露着。每当我搜寻到一本至爱,我都会翻开书的扉页,闻一闻书的.墨香。那味道无法言喻,好极了。
一生陪伴,终为挚友。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领会到毛主席对北国风光的热爱,“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体会到李清照的远大理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领略到龚自珍的政治抱负。
持一本好书,就如乘一叶小舟弄潮于浪巅,任波涛拍打。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去寻找知识海洋的智慧宝箱,任它强大之时,方可铸成一把智慧钥匙,引领我们打开那智慧宝箱。
我没有毛主席那样伟大,没有李清照的“汉子”气势,也没有龚自珍的先见之明。我只愿是位执着的人,执着地拥抱“心尖上的影子爱人”。
随笔作文 篇6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写随笔,但每每因不堪重负而中途夭折,或被学生同化以致于敷衍应付。随笔,作为一种自由写作,理应受到学生的喜欢,但为什么学生热情不高?我逐渐明白,是我们的反馈环节出现了故障。即使教师作了精批细改,也只是单向反馈,而没有互动交流,更没有全体师生参与的共生对话。反馈的简单化,逐渐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在两个班创办了《陌上花开》,效果颇佳。
具体做法如下:
每次周末,我的学生只有一份固定作业:一篇随笔。周一上交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从每班各挑出8—10篇有发表潜力的随笔,将随笔本发还给他们,并写上修改建议。这些同学在周三放学前将修改后的习作交给我,最终再由我确定发表的篇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输入电脑,下周一交电子稿。我负责将电子稿里的文档汇集在一个文档里,排版,在学生校对后送印。每周三,《陌上花开》与两个班的学生见面。我再根据每期文章特点,相机点评。
《陌上花开》的制作可以简单归结为六个步骤:“一挑,二改,三定,四录,五印,六评”。这样会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我的体会是:不会。教师从之前的逐篇批阅,到现在的浏览全部、详批数篇,时间并未多花;而且,排版时的粘贴、分栏,也不太费时。
老师的负担不会增加,学生的写作状态却得到了明显改观: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对随笔冷漠以对,而是充满期待,尤其是发表者的随笔本发下后常会引来羡慕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敷衍了事,而是用心写作,甚至为发表而三改、五改。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而爱上了读书……
《陌上花开》会不会成为写作尖子生的展示台、写作困难生的伤心地?我认为,只要教师把握好评选尺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写出达到发表水平的随笔。我的评选尺度就是每期报纸页眉处的十二个字——“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发真论”。这个标准,是每位学生用心努力能够达到的。其实,我在评选时,有时会“偏袒”一些写作困难生,只要他们的随笔接近发表水平,我都会尽力帮助他们,促其发表。在学期快结束时,我还会推出一期“增刊”,给未发表的学生提供发表空间。每期报纸约6000字,文章篇数约10篇。一学期近20期报纸,能给所有发表愿望强烈的同学提供机会。前些日子,我对《陌上花开》前二十期的发表情况作了统计,几乎所有学生都发表过,发表最多的达15篇。
写作素养的鉴定途径是多样的,即便是应试成绩,也能反映出学生写作素养的变化。学期结束,我所教班级的作文平均分远高于平行班级;一学期以来,有多人次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陌上花开》上录用的文章也能频频见于各级刊物,目前已有十多篇公开发表。 依托《陌上花开》,我的随笔化作文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审视我的作文教学实践,发现它在有意无意间向作文教学的“原点”逐渐靠近,体现出对某些理念的自觉践行。
第一,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本性,让每一个内在生命健康生长。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背景下,潘新和先生提出:“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言语生命本性的养护,是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随笔的写作遵循“三自”原则: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摆脱束缚后的随笔写作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繁盛景象:就文体而言,有古体诗、杂文、小说、剧本、赏析类文章……就题材而言,有追怀过往、关注校园、品评时事、畅谈艺术……也许大部分随笔还存有瑕疵,但学生稚嫩、自由的笔触,清新、朴实的语调,展示出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真实生命。由于学生间的言语差异,每位学生所选择的文体类型、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我鼓励他们写“放胆文”,就是对言语生命本性的呵护。
第二,关注学生的言语生命动力系统,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每个生命都有着言说的欲望、倾诉的需求。潘新和先生说:“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言语生命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动机。言语创造欲和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使人所以为人。”我在随笔化作文教学中搭建《陌上花开》这一发表平台,使不少学生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激发了言语生命的内在驱动力。
第三,互励共生,激荡起每个生命的言说欲望。
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几乎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鼓舞者、自己的守护神,后者一般也都是作家。只消将后者的书看上几行,自己立刻就想写作了。某些书仿佛能迸溅出琼浆玉液,使我们陶醉,使我们受到感染,敦促我们拿起笔来。”这段话固然谈的是作家的创作,但对学生写作同样适用:找到自己在写作上的“鼓舞者”、“守护神”,每个学生的写作欲望几乎都能被激发出来。作文的“不可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不作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空间,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写作的“守护神”。
第斯多惠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作文教学的奥秘,或许正在于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唤醒、激励和鼓舞”。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言语生命在相互感召中走向共生,这不仅能实现生生共进,而且能促使师生双赢。受学生的推动,我也会偶尔在《陌上花开》上小露两手,而这也会反过来推动学生的写作。至今,《陌上花开》已有二十四期与我两个班的学生见面了,有《陌上花开》陪伴的日子,生活特别鲜亮,
随笔作文 篇7
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音,高楼大厦已把瘦弱的心禁锢的锈迹斑斑。想逃离世俗的一切羁绊,撷取一味豁达的清香,背上行囊,常驻在这江南水乡。
古朴的房,柔和的光,还有点缀江南水乡的乌篷船。或行或泊,行则轻快,泊则闲雅。犹如一净身世外桃源的智者,不问苍天多老,不问岁月几何,不论沧霜桑雨如何萧瑟,依然守着一份宁静与祥和。忘却了昨日的'伤痛,忘却了今日的纷争,静静的享受水波荡起的温柔。在夜深之时,躺在舱中,望着一弯瘦月隐隐约约,象温婉的女子,娇羞涟涟。古藤老树上时不时的几声鸟鸣,给水乡增加了些许灵动。“小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像那弯弯的河水,流进我的心上。
袅袅青雾,恬静的悄悄将古镇紧紧的拥抱,像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恋人离别的思绪,萦萦绕绕。碧水微漾,暗香浮动。是谁在屋檐挂上红红的灯笼,难不成是怕剪不断的红尘烟雨化作飘渺而点亮时光的明灯么?惊鸿易逝,烟花易冷。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怀攒着梦想的心。感受身边每一个有缘人带来的快乐与天地共享,感受上苍赋予自己的苦难与幸福作为的洗礼。亲吻江南味道的流水,呼吸静谧、淡雅的花香。不忍离去。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的作文06-27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