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名家散文经典写亲情

时间:2022-10-05 23:20:56 随笔 我要投稿

名家散文经典写亲情

  名家散文经典写亲情【1】

名家散文经典写亲情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先或者暂时转过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有时候甚至连这点希望也不会感觉到。

  因为,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当然也应该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

  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

  太阳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就象那天下午,我挥手离开那扇小红门时一样。

  小红门后面有个小院子,小院子后面有扇绿色的窗户。

  我走的时候,窗户是打开的,里面是外婆的卧室,外婆坐在床上,面对着窗户,面对着院子,面对着红门,是在大声地哭着的。

  因为红门外面走远了的是她疼爱了二十年的外孙女,终于也要象别人一样出国留学了的外孙女。

  我不知道那时候外婆心里在想些什么,我只记得,在我把小红门从身后带上时,打开的窗户后面,外婆脸上的泪水正在不断地流下来。

  而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外婆这样地激动,心里不免觉得很难过。

  尽管在告别前,祖孙二人如何地强颜欢笑,但在那一刹那来临的时候,平日那样坚强的外婆终于崩溃了。

  而我得羞耻地承认,在那时,我心中虽也满含着离别的痛苦,但能“出国”的兴奋仍然是存在着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我流的泪没有老人家流的多,也才使我能在带上小红门以前,还能挥手向窗户后面笑一笑。

  虽然我也两眼酸热地走出巷口,但是,在踏上公共汽车后,车子一发动,我吸一口气,又能去想一些别的事情了。

  而且,我想,反正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反正我们很快又会见面的。

  而且,我想,我走时,弟弟正站在外婆的身后,有弟弟在,外婆不会哭很久的。

  外婆真的没有哭很久,那个夏天以后又过了一个夏天,离第三个夏天还很远很远的时候。

  外婆就走了。

  家里的人并没有告诉我这个消息。

  差不多过了一个月,大概正是十二月初旬左右,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照例去教华侨子弟学校。

  那天我到得比较早,学生们还没来,方桌上摆着一叠国内报纸的航空版,我就坐下来慢慢地翻着。

  好像就在第二张报纸的副刊上,看到一则短文.一瞥之下,最先看到的是外祖父的名字,我最初以为是说起他生前的事迹的,可是,再仔细一看标题,竟是史秉鳞先生写的:“敬挽乐景涛先生德配宝光濂公主。”

  而我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手脚忽然间异常的冰冷,而我才明白,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天,老人家是那样地激动了。

  难道她已经预感到,小红门一关上的时候,就是永别的时候吗?而这次,轮到我在一个异国的黄昏里,无限懊悔地放声大哭起来了。

  名家散文经典写亲情【2】: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

  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

  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

  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

  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

  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

  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

  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

  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

  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

  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

  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

  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名家散文经典写亲情【3】:芍药花开的时候

  文/肖建东

  四月,老家屋后桑园周围,开满了鲜艳的芍药花。

  她宅紫嫣红,白嫩娇丽,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比玫瑰多几分艳丽。

  惹来蜂蝶飞舞,争相采赏,给老家春天增添了新的气象。

  这些芍药花是父亲生前栽培的。

  父亲说,芍药一来好看,二来可以入药。

  每年秋季,父亲挖起芍根,沸水泡后,用竹片刮去皮晒干,给我炮制入药。

  芍药是扬州的市花,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为"五月花神",是"六大名花"之一,人们视她为爱情之花,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关于芍药的传说:有一年天下发生瘟疫,玉女或者花神盗了王母娘的仙丹撒到人间,以救世人之命。

  有的成为芍药,有的变为牡丹。

  二者的根都可以入药。

  芍药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

  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 ,是滋阴补血的上品。

  《本草纲目》李时珍说:“芍药,犹绰约也。

  美好貌。

  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又说:“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历朝历代写芍药的诗句很多,唐代诗人白居易《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我以为很有哲理。

  诗曰:“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说芍药花有的正在开放,有的已经凋谢。

  竞相开放时,互相攀比姿色,到衰败落了才知道都是一场空。

  用芍药花开花落的道理去问上人,离悟道还有多远的距离。

  比喻人们生活在世上,互相攀比,互相争斗,甚至为了名利相残害,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呢?不如把心态放平和一些,世事看开一些,平安度过美好的一生。

  父亲常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又说:“一分度量一份财,心细 财不来。”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不与人斤斤计较。

  记得大集体时,父亲有时与人争吵也是为了小队的工作,他人说话太直,没有心思,别人一时难于接受,过后想开了也很少计较他。

  在我看来,芍药花是坚强的花,不屈不挠,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繁华过尽,他的枝叶依然青翠,结满种子,长好结实的块根,供人们入药疗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寒冬来了,枝叶像莲花一样死去,心永远活在土地里,等待春天萌芽开花。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去年夏季,父亲已是75岁高龄,又患有肺心病,心力已开始衰竭,行走十分困难。

  他知道我忙,不做声,慢慢挖起芍药,加工好,拄着拐丈,拎着一袋芍药一步步蹒跚着送到我的卫生室来。

  看到父亲气喘吁吁难受的样子,我的眼睛模糊了,喉咙一梗一梗的,嗔怪他不该送芍药来,应该在家休息,吃药治病。

  父亲说他活动活动筋骨好些。

  我知道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

  父亲爱种以药为主的花花草草,桑园里,塆前屋后,撒有车前草,紫苏,荆芥,马齿苋,栽有牡丹,月季。

  桃树,辛夷花,海棠,杜仲,白果,栀子。

  到哪个季节采什么药,父亲都清楚。

  父亲告诉我,小的时候,爷爷送他去岗那边房下一位知名老中医那里学医,学了几个月他自己不学。

  后来,从他的言谈中知道父亲后悔了。

  我从部队退伍回来父亲有一本明,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医书传我给学习。

  此书有四卷,叙述的疾病百多种,每病列有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

  既有内治,又有外治,主张早期手术,反对滥施针刀。

  对外科手术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是一部珍贵的医书。

  可惜只有一册,至今我依然还保存完好。

  而今,父亲已离我们而去。

  时值干旱,很多塆子竹林大片渴死。

  也许是山势高雾露滋润吧?也许是大自然格外的恩赐吧?父亲种的这些芍药和其它花草依然长势茂盛。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回去给这些花草,特别是芍药松土,施肥,浇水,让她茁壮成长,各放异彩。

  以慰藉父亲在天之灵。

  写于2011年4月28日

【名家散文经典写亲情】相关文章:

名家写亲情的散文10-06

关于亲情的名家散文10-01

名家写人散文精选09-30

名家写早春的散文10-26

写母亲的名家散文07-20

写月亮的名家散文10-26

名家写父爱散文10-26

关于名家写春的散文10-26

名家经典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