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唯美写景散文

时间:2022-10-05 22:57:41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唯美写景散文

  唯美写景散文就在下面,还有各位阅读。

唯美写景散文

  唯美写景散文【1】

  听雨听风入雁山

  日思夜想,忽忽已二十五年了,每逢春秋佳日,更是想个不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却原来是害了山水相思病:想的是以幽壑奇峰著称的浙东第一名胜雁荡山,不单是我一个人为它害相思,朋友中也有好几位是同病的,只因一年年由于天时人事的牵掣,都一年年的拖延下来,只索一年年的作神游作梦游罢了。

  我平日喜欢做盆景,去年做了个雁荡山的盆景。

  挑选了几块大大小小的广东英山石,象玩七巧板一般,凑放在一只玛瑙石的长方形浅盆中,利用石上白条子的天然石筋,当作瀑布,就算是我那渴想已久的大龙湫了。

  从这一天起,我就把它作为案头清洪,还胡诌了一首诗:“神驰二十五春秋,幽壑奇峰梦里游;范水模山些子景,何妨年作大龙湫!”(元代高僧韫上人能作盆景,称为些子景。)

  我天天看着那盆假山假水的假雁荡,看得有些儿厌了,老是惦念着雁荡的真山真水,恰恰今年5月下旬,有上雁荡山的机会,便毅然的走了。

  一行七人,先到了温州,一路听雨听风的进入雁荡山,来回半个月,二十五年相思一笔勾。

  雁荡山简称雁山,在浙东乐清县的东北部,周约一百八十里,山上据说有一百零二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三瀑、十七潭、十四嶂、十三溪、十岭八谷、八桥七门、六坑四泉、四水二湖等等,你要游吧,游不胜游;你要写吧,也写不胜写。

  一般人游踪所至,主要是在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风景区,单是这二灵一龙,也就足够你游目骋怀,乐而忘返了。

  我们刚到灵峰寺,就一眼望见群峰环拱,光怪陆离,真的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明代王季重曾说:“雁荡山是造化儿时所作者,事事俱糖担中物,……山故怪山供,有紧无要,有文无理,有骨无肉,有盘无脉,有体无衣,俱出堆累雕錾之后。”他简直把雁山看作糖担中的玩具和手工堆成的盆景;而灵峰一带的奇峰怪石,也确是活象一座座几案上的石供。

  雁荡的峰啊岩啊,大半是因象物象形而定名的,例如灵峰区的接客僧、犀牛望月、老猴披衣、双笋峰、合掌峰等;灵岩区的上山鼠、下山猫、老僧拜塔、天柱峰、展旗峰等,都很妙肖,有的峰岩换一个角度看,也会换一个形象。

  导游的乐清县副县长倪丕柳同志随时指点,倍添兴趣,我曾记之以诗:“千岩石如口布,移步换形各逞妍;一路情殷指点,使君舌上粲青莲。”

  灵峰区的奇峰,以合掌峰为最,高高的插入云霄,双岩相并,好象是两只巨灵的手掌合在一起,而腰部却又豁然开朗,造起了九层高楼,有如古画中的仙山楼阁,却又可望而可即,顿时把我们吸引上去。

  不知走过多少石级,就到上楼上,见有“石釜天成”一个横额,并有联语:“天可堦升,无中道而废。

  泉能心洗,即出山亦清”,我们当然不肯中道面废,就一层又一层的走上去,也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景,扩大了视野。

  洗心泉清澈见底,可鉴毛发,而漱玉泉水从洞顶细碎地泻下来,水珠亮晶晶地,仿佛在洞前挂上一张珠帘。

  最高处天开奇境,一洞空明,中供观音象,因称观音洞,从这里放眼望去,只见群峰秀,气象万千,真使人如登仙界,疑非人境了。

  “簇簇群峰围古寺,陆离光怪总堪思,爱他一柱擎天表,卓立千秋绝代姿。”这是我到灵岩寺时,一见那顶天立地气势雄伟的天柱峰,情不自禁地口占了这首诗歌颂起来。

  跟天柱峰对立而分庭抗礼的,又是一座高大的奇峰,好象是一面大口旗般在空中飘扬,这就是展旗峰。

  清代袁枚有诗:“黄帝擒蚩尤,旌旗不复收;化为石步障,幅幅生清秋”,当时诗人的想象,真比喻得出奇;而现在我们看到东方红太阳照耀全峰时,真好象是一面大红旗哩。

  看了雁荡不可胜数的胜景,足证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真使人有游不尽看不足之感。

  在山七天,几乎天天是听风听雨,但我们还是冒着风雨出游,并不所馁,畅游之下,几乎把家都忘了。

  身在二灵,不无灵感,戏作一字韵诗,以谢山灵;“听雨听风入雁山,二灵端的灵山,群峰排闼如留客,底事回头恋故山?”

  唯美写景散文【2】

  桐庐行

  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到亲切。

  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给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浅绿的水。

  我多次横渡钱塘江,却只是往来两岸之间,没有机会沿江看看。

  钱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却这个无关紧要的心愿。

  江上旅游,最理想的,应当坐木船,浮家泛宅,不计时日,迎晓风,送夕阳,看明月,一路从从容容地走去,觉得什么地方好,就在那里停泊,等兴尽了再走。

  自然,在这样动乱的时代,这只是一种遐想。

  这次到富春江,从杭州出发,行程只有一天,早去晚回,雇的是一艘小火轮。

  抗战期间,从杭州到所谓“自由”区的屯溪,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舟楫往来,很热闹过一时;现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才还了它原来的清静。

  在目前这样“圣明”的“盛世”,专程游览而去的,大概这还算是第一次。

  论风景,富春江最好的地方在桐庐到严州之间,出名的七里泷和严子陵钓台都在那一段;可是我们到了桐庐就折回了,没有再上去。

  原因有两种,时间限制是其一,主要的是因为那边不太平,据说有强盗,一种无以为生、铤而走险的“大国民”。

  安全第一,不去为上。

  这自然未免扫兴,好比拜访神交已久的朋友,到了门口没法进去,到底缘悭一面。

  妙的是桐庐这扇大门着实有点气派,虽然望门投止,也可以约略窥见那秀甲天下的光景。

  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经富阳到桐庐,整整走了九小时,约莫有二百里的水程。

  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交接处迎面挡着一道屏风似的山影。

  ─一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点出来的。

  这一路上去,目不暇接的是远远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树,潮平岸阔,风正帆轻,偶或在无穷的原野中出现临河的小村小镇,听听遥岸的人声,也自有一种亲切和喜悦。

  过了富阳,因为连日阴雨,山上的积水顺流而下,满江是赭色的急湍。

  船行本是逆流,这一来走得更慢。

  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

  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头出现,这才士气大振,似乎发现了新大陆。

  拿经历来印证想象,过去这大半天所见的光景,跟我虚构的画面至少有点不符。

  我想象中的富春江没有这么开阔,夹岸对峙着悬崖峭壁,翠嶂青峰,另是一番深峻的气象。

  看到桐君山,我这才像是看到了梦中的旧相识。

  它巍然矗立,那么陡峭,那么庄严,似乎颇藐视我这个昂首惊喜的游人。

  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茏,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

  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俯瞰。

  船转过山脚,天目溪从斜刺里迎面而来,富春江是一片绀赭,而它却是溶溶的碧流,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在这里分成两半,形成稀有的奇景。

  桐君山并不高,却以地位和形势取胜,兼有山和水的佳趣。

  背后是深谷,绵延的山脉;前面极目无垠,原野如绣,而两面临水,脚底下就是那滔滔东去的大江;隔岸相望,两江交叉处是桐庐的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青山。

  山顶的庙宇已经破残不堪,从那漏空的断壁,洞穿的飞檐,朱痕犹在的雕阑画栋之间,到处嵌进了山,望得见水。

  庙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开得绚烂,那耀眼的艳红真当得起“如火如荼”的形容,似乎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有它。

  站在山顶,居高临下,看看那幽深雄奇的气势,我想起历史,想起战争,想起我们的河山如此之美。

  而祖国偏又如此多难。

  在这次抗日战争中,桐庐曾经几度沦陷,缅想敌人立马山头,面对如此山川,而它的主人却是一个坚忍的、不可征服的民族,我不知激动他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渡水过桐庐,从江边拾级而上,我们在街上闲闲地溜达了一回。

  这是个江城,同时是个山城,所以高高地矗立在水上。

  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我喜欢这个小城。

  好在小,比较整洁,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令人向往丰乐和平、日长如年的岁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触到就使人想起灾难、贫穷、老死,想起我们民族的困厄,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经见的。

  市街相当繁荣,有些房子正在建造。

  劫灰犹在,春意乍生,可以看出这个小城是相当富庶的。

  临江有一家旅馆,两面临水。

  一位朋友曾经在那里投宿,据说入夜倚窗,看山间明月,江上渔灯,有不可描摹的情趣。

  可惜我们没有这个幸运。

  数年来梦想的富春江,总算看过了。

  虽然连七里泷和钓台的面也没有见,可是到底逛了桐庐。

  这就够了!单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此行不虚!人们艳说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胜。

  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庐,我们的想象有了驰骋的依托,从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将此留供低徊,作他日直溯上游时的印证吧。

【唯美写景散文】相关文章:

写景散文10-26

季羡林写景散文精选10-26

关于写景的散文10-26

关于写景抒情的散文10-26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10-26

写景抒情类散文10-26

优雅的唯美散文10-26

唯美情感散文10-26

写景叙事散文(精选9篇)09-22

名家写景散文(精选10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