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随笔15篇【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的随笔1
自从孩子们上了大班之后,由于年龄的关系,变得好动了很多。看,刚让他们小便、喝水后,自由活动一会儿,有几个小男孩就在一起跑闹了起来。“啪、啪、啪”我连拍了三下手,孩子们的脚步慢下了许多,我只好大声嚷道:“停下,别跑,小心摔倒!”在我的要求下,他们停住了脚步。可没过多久,又有几个孩子跑动了起来。每次的大声要求都只是缓解暂,而讲道理时,孩子们当时答应的好好的,可过后还照样跑闹,用什么方法来约束他们呢?
自由活动时,又有孩子在嬉闹。“请你跟我这样做……”我边拍手边做出拍肩、手腕花等动作,有的`孩子听到少儿频道中出现的语言,立刻说:“我就跟你这样做……”并且也做出相同的动作。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进来,等我看全班的孩子都加入进来后,我做出了一个小声的动作,然后轻轻地做到小椅子上去,孩子们也立刻悄悄地来到了座位上,与旁边的孩子悄悄交谈起来。
以后,如果出现孩子们大声喧哗、跑闹的情景,我就采用“请你跟我这样做……”这种方法,他们会立刻静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各位老师,你们也不放试一试。
教育的随笔2
在多年的初三化学教学中,每节课下来,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受。有时候可以自己找相关资料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有时候可以通过同行的讨论对某个问题达成共识,有时候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有时候可以通过实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时候可以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总之,教后反思是每个老师都会经历的一个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捷径。
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空”句。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要有学习动力。所以,有效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成就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是化学的启蒙教学,要特别注重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学习热情、学习习惯的培养。记得曾经上过这样一堂化学课:在探索现象酸(盐酸)和碱(NaOH)是否反应时,学生会生成提出了很多精彩的观点。有同学说: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具体操作是:将2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入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石蕊变蓝,然后逐滴加入盐酸。这时如果蓝色变成紫色,说明NaOH已经和盐酸反应了。也有同学说这种方法不好,因为“蓝变紫”分不清楚。而是将2滴石蕊滴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变红,然后一滴一滴加入NaOH溶液。当红色变成紫色,证明它们有反应;但是之前的学生马上反驳:难道不能做对比实验吗?学生认同两位同学的回答;第三个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酚酞作指示剂,因为NaOH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滴加盐酸后红色变成无色,证明NaOH与盐酸反应。第四个学生也说:可以用pH试纸,从pH >7一直到PH=7,最后到PH<7。
同学们互相补充思路,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想出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集中实验中会出现的新问题,让实验设计更完善,实验更成功,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吗?老师不评论,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探索,并做好记录。以下是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
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亲自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判断是否发生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有多种方法:如使用pH试纸,但操作时间长,数据不够准确;根据残渣的潮解情况,不宜用太长时间蒸发。从热量的变化来判断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中和反应是放热的,但是如果浓度太稀或者量太少,热量变化就不明显。如果用紫色石蕊来判断,由于蓝色到紫色的变化不明显,最好的方案是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学生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实施实验设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由此我认为,如果能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主阵地,那绝对是一次成功的教学。
教育的随笔3
今天的美术课是学画小兔。在认识了小兔的形象特点以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小兔的大体特征,然后便鼓励幼儿自由地进行画并涂色。
我看到不少幼儿在造型能力上有所进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幼儿组织的画面与我画的小兔十分接近,缺乏个人的特色。正当我暗自摇头,略感遗憾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琪琪的画。我发现他在画纸上,赫然画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椭圆形上还添画了几笔,并涂上了各色的纹样,构图十分饱满,色彩运用也很大胆。我便饶有兴趣地问:“琪琪,你能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吗?”“小花兔呀!”“那小兔的耳朵呢?”“我的小花兔正把头和它的身体卷团在一起睡觉呢~”一句不以为然的话震惊了我。找到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与众不同。孩子思维的创造性正是通过这小小的画面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讲如何表现小兔的头部画法,如何表现身体上的花纹。却忽视了小兔睡觉的`特点。琪琪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一语道破。想法实在可贵!于是,我马上表扬了琪琪,并启发幼儿再去从不同的方面打开思路,展开想象……
接下来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了,有的表现出小兔草地上捉蝴蝶情景;小兔拔萝卜的情景;几只小兔嬉戏的情景,兔妈妈领着小兔玩耍的情景……
孩子画的画就是这样的妙趣横生。但愿他们活泼的天性,无边无际的想象,在五彩的笔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
教育的随笔4
上周下午,我们班开展了手工活动,让幼儿自己操作时,我特意请乐乐坐到我旁边来撕纸,乐乐的手工不太好,所以我经常让他坐我旁边,以便于指导他。
首先我向他边讲边示范了一遍如何撕圆形,然后请他自己撕,可是看他撕的情况并不理想,于是我示范了第二遍,请他重新再撕,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出了他有些不乐意了,但他还是勉强撕着,这次的效果与上次并没有什么区别,他还是不会。接下来我决定采用“手把手”教的方式,我用自己的手握着他的手,然后撕圆形……当我让乐乐用自己的手撕时,他却说了句:“老师,我不会。”这时我生气了,便说了句:“你怎么还不会。”话音刚落,乐乐便哇哇大哭起来,见此情形我也只能结束了对他的指导。
回家后我一直想着白天发生的事,为什么乐乐始终学不会如何撕圆形,难道我的'教法有问题?并不是这样,其他孩子都能学会,那是为什么呢,突然我想起了乐乐在我旁边撕纸时那不乐意的表情,于是我豁然开朗——其实我让乐乐坐我旁边撕纸时已经在无形中对他造成了压力,他在一开始就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学习,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操作手工,而他却要坐在我旁边操作,心里肯定会不高兴,有了逆反心里他怎么可能会有兴趣学习本领.
在今天操作手工时我吸取了上周的教训,请乐乐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操作手工,并且在操作前我还在他座位旁对他说:“我们的乐乐最棒了,肯定会很好的完成这次手工,老师期待着你“美味的面条”。加油!”
当小朋友把手工作品都完成时,我一张一张地看着,看到乐乐的作品时,我笑逐颜开,他做得很好,真的很好。于是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乐乐,他笑了,那笑容是那么得灿烂。
教育的随笔5
有幸参加了奥尔夫音乐培训,在四天的活动中,我初步地认识了什么是奥尔夫,也深深地被她的魅力打动了。
这是国外的东西,我们要学什么呢?参加各位教授组织的教学活动时,我有很多强烈的感受,那些总是渴望、却被遗忘了很久的东西,又都回来了。
开始的时候,我有点怕,不好意思自由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动作,因为台下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不要这样看着我们,这样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愚蠢!”幽默的一句话,让台上台下一下子轻松起来,台上的表演也活跃起来,多了洒脱,多了新的东西,多了自信。奥尔夫,是自信。
不管是打击乐活动,还是唱歌、舞蹈活动,在一个大的`框架下,总有一大片空间是属于活动的参与者。你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节奏,选择打节奏的动作组合,选择乐器,还可以自己去编舞蹈的动作,选择和谁合作……奥尔夫,是自主地创作。
在一个集体的舞蹈中,自由表现的时候,会有分组的活动,每组要想出几种不一样的动作,依次来表现。那么,这几种动作哪里来呢?按什么样的顺序呢?这就需要每人想一个,大家一起商量,最后确定用哪几个动作,先表演哪一个。因此,奥尔夫,是协作。
参与的人不一样,对作品的理解会有所异同,表达的方式也更是多姿多彩。比如,一个舞蹈活动,参与者会通过模仿、练习,熟悉音乐的旋律、结构,学会了共同的、大家都一样的动作,那还有一部分是需要自己去想象、表现的。当这些事情做完之后,一个新的作品就会诞生,当然,这个作品可能不是很好的,不是很专业的,不是惊世骇俗的,然而,却是独特的。因为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是参与者学习、理解、演绎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动作、节奏、思维等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所以说,奥尔夫,是过程。
能自己表达自己的东西,参与的人当然会很有兴趣。在教育活动中,每一次都是新鲜的,都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参与的人,如果要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就一定要集中经历,积极地调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及想象、记忆、思维等等。所以,在奥尔夫的艺术活动中,参与者是全身心投入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么对于教师应该做什么呢?除了对音乐的驾驭之外,创造更加重要。就像意大利专家Andrea教授所讲的:教师必须学会创作更多的东西才能引导孩子去创作。
这次培训,虽然只是了解了一下,却也收获很多,感觉思路开阔了起来。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迷茫:自己如何去进行实践操作?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去选择适合的音乐?找到有效的办法?我想应该继续学习好的教育方法,领略其实实在在的内涵,大胆地去实践。
教育的随笔6
早晨,我张开双臂,把一只只像小鸟般的孩子拥进我的怀里,忽然,它用手在本身和我的头之间比划着,惊奇地说:“教师和我一样高!”之后,立刻有好几名孩子跑过来和我量高,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教师比你们高还是和你们一样高?”“当然是一样高了!因为这样我能够看到我跑偕教师秋水里了!”“我能够对教师说说心里话!”“我能够亲一下教师!”
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原先,孩子的心田世界竟这样富厚:渴望亲密而接近、渴望倾吐、渴望领有教师的爱,这是每个孩子的.心愿。而只要蹲下来,就能满足他们小小的心愿,让他们的心田丰裕着无比的欢愉。
教师们,告别居高临下,告别挺直的腰板,弯下腰,蹲下来,走进孩子的秋水里,你会发明,在每个孩子的秋水里,你是最美的!
教育的随笔7
我班有一个男孩子他叫岩岩,今年4岁了。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一对大眼睛乌黑发亮,闪动着聪慧,樱桃小嘴一笑,嘴边还有两个小酒窝。天真可爱他长得眉清目秀,就如我儿子所说,他叫“小可爱”。
这个小可爱,不爱说话,不欺负小朋友,不乱跑,上课认真听,睡觉认真睡,不给老师惹麻烦,也是老师眼中的“小可爱”。虽然我们的小可爱和同龄孩子一样大,但是在动作发展、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学习技能等方面却显得比同龄孩子差多。上厕所需要老师提醒,屯裤子把着尿尿;喝水家里人不给用茶杯,每天带一个带吸管的水壶;吃饭时,带一个围嘴;吃点心很慢很慢;洗手还要老师帮着洗;上幼儿园妈妈总是拉着他的手走;不和同伴玩;不和同伴说话;不唱歌;不念儿歌等。
小可爱虽然可爱,但是小可爱各个方面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同龄孩子,已经阻碍他今后的成长。作为从教21年来幼儿教师的我,遇到的一位特殊的孩子,特殊的家长,特殊的教育方式。就如《指南》所说:“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岩岩之所以成为这样,和他妈妈的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在这里,遗传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家庭教育方式。
通过和家长交流,孩子的爸爸在机场上班,一星期来家一次。平时,孩子都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是全职太太,很爱干净,就如她自己所说:“她是处女座”,有点洁癖。”所以,从来不带孩子到公共场合玩耍,孩子在上幼儿园以前,从来没有和同龄孩子玩过。孩子的妈妈性格比较温柔、文静,和孩子总是轻轻、柔柔的说话,用的语言就像和一岁孩子交流的方式一样,表达着对孩子的疼爱之情。这样错误教育方式让我这个有着多年以来教育经验的老教师,分外的难受。真没想到,如今教育的发达,教育理念先进的80后,竟然这样教育孩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就为这些不懂得用科学的育儿观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所以,我就趁家长来园接孩子的实间,和她聊起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让她意识到自己孩子和同龄孩子的差距。“不仅不能自理,不和同伴相处,而且也不写作业等”。然后,我向她推荐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又向她讲解了《指南》的理念和教育孩子的一些关键句子,让她学习《指南》,按照《指南》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学习《指南》,家长认同了我的观念,愿意和孩子的.爸爸一起努力,改正他们错误的教育方式,配合我们教育孩子,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当然,我们要抱着慢慢促进的心理,不要心急,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孩子发展的合理期望。按照《指南》精神,“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岩岩从来不敢玩幼儿园的滑滑梯。为了让他敢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时候,我就把他抱上滑滑梯,然后扶着他向下滑。第一次时候,他紧张的要想哭了,当滑下来时候,已经不是那么害怕,我就问他:“好玩吗?”“好玩”。“岩岩真棒!终于敢玩滑滑梯了。”我又抱着他滑了几次。我问他,还想玩吗?他说:“不想玩了。”我知道,初次进行这样有点紧张的活动,不能太久,要慢慢来。又过了几天,又到了玩大型玩具的时候了,我到处找他,想抱他上滑滑梯,看着他玩。没想到,他正小心翼翼的自己爬上大型玩具,看的我都心惊肉跳,真害怕他被旁边的小朋友碰倒。没想到,他到一点不紧张,手脚用力,爬上攀登架,坐上滑梯,又从滑滑梯上慢慢的滑下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事后,我和他妈妈聊起这个话题,他妈妈说:“徐老师,你不知道他每天放学都要玩滑滑梯,而且一直玩到保安催着才回家。够死了!我都要给晒晕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岩岩玩滑滑梯进步这么快。”我接过话茬说:“难道你不高兴,儿子终于能玩滑滑梯了,动作发展了,增强体质了。《指南》里不是告诉我们要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岩岩就是缺少锻炼,你看他也不敢跑,也不敢玩,玩什么都害怕。现在他终于不怕了,你要鼓励他多玩。”岩岩的妈妈听到这些,“哦,徐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给他玩个够!”
是的,有了《指南》的指引,就让我们放开我们的手,多给孩子一些“放纵”的机会,让他独立、让他自强!让我们明白“放手是爱”,学会放手,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教育的随笔8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办呢?
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从阿姨手里接过饭菜时就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好香哦!你们闻到了吗?”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都翘起小鼻子夸张得闻着。一边闻一边说:“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闻起来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说着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又说“那谁来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处呢?”我刚说完,好多小朋友都争着要回答,飞飞说:“老师,我妈妈说多吃蔬菜就会不生病,还会更聪明。”小茹说:“吃蔬菜会变得更漂亮。”“哦,是吗?那还有谁也喜欢吃蔬菜呢?”“我!”“我!”
在我的鼓动下,大家的热情高涨,就连几个不爱吃蔬菜的小家伙也乐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应求,而且小朋友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饭也多吃了。
从此,在每次吃饭前,我总是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吃饭中的乐趣吧!
教育的随笔9
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为“应试”服务的,始终以高考为目标。所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历史这门学科长期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
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突出,很多时候,我们是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相结合为主,学生的调动很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实际上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留下的病根。
从教学结构来看,我们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理念和精神,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历史课通常涉及人类历史的讲述。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并由特定的.人物参与特定的事件。因此,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成为历史课程中的四个重要要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这些要素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历史课更加富有创意和独特性,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事件的角色扮演,让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中扮演特定的人物,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参与感和理解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历史课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使用多种资源进行历史资料的搜索和整理,如图书馆、档案馆、互联网等。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总而言之,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入新的元素和方法,让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一个人物是英雄,学生茫茫然,似懂非懂,很明显情感教育在历史课堂上是落实的很不够。
以上这些问题在我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我实际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我要完全达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在课内课外下大功夫,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挖掘教材、多学习、多听课,在历史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更好的完成历史的教学工作。
教育的随笔10
六年级语文新课程培训的机会,听了一堂颇有创意的作文课。
素来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头,也是难点,往往觉得指导多了没时间写,指导少了学生写不出来。这回俞老师一堂40分钟的课,既指导,也写作,学生没有无话可说的感觉,反而文思泉涌。
是什么样的诀窍产生如此效果呢?因为这堂课整个是一堂充满感情的课。
·设情入境
本次作文以“爱”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位最难忘的人,写一写最难忘的事,写一写想要说的最感人的话。俞老师一开场就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爱的5个人,一下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饶有兴趣地把心中最爱的五个人写在纸上,交流了爱他们的原因。
一般说来,这个开头还不算令人惊奇,因为接下来我们猜想一定是找出5个人中最爱的那个写下最爱的故事。俞老师并没有走我们的思路,而是作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令人惊叹。
·动情回顾
俞老师要学生做一个假设,“如果,如果这5个人中必须有一个离开你,你会选择谁?选择的人你舍得吗?你想起了他(她)的什么事情?”这突然的提问让学生惊呆,也让我惊呆了,学生们照着做了,尽管很残忍,但是这是规则,必须照做。学生在划去一个最爱的人的同时,想起了一幕幕难舍的镜头。
接着,俞老师要求学生划去第二个,第三个……划掉的人越多,学生的心情越沉重,有的控制不住哭了,他们感到了沉重,感到了手中笔的千斤份量,划去一个就意味离别,虽然这是游戏规则,学生却都融进了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回忆着每一个最爱的`人,心灵与之共鸣。
课堂上静静地流淌着爱的音乐,流进了学生们的心田。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动情地再现了一幅幅母爱、父爱、祖孙爱、亲人爱的画面,久久地,老师、学生、听课者都融进了这份爱中。
·煽情下笔
当感情升华、水到渠成之时,俞老师轻轻地祝福学生用笔记录下这最难忘的一刻,把对亲人的爱用笔写下来,用心呼唤出来。
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一段段最真最纯的亲情在学生的笔下流淌。这是一堂成功的习作,俞老师仅仅扣住“爱”的主题,以情动人,以情促情,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亲情的珍贵。
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从事习作教学,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摸索着,想要闯出一条富有生机的道路,走出一条学生爱习作的道路。孩子们怕写作,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内容可写,没有经历可谈,纸上谈兵怎容易?因此造成了“习作”的困境。
听了俞老师的课,让人豁然开朗,作文要让学生走进情境,这样就会行云流水。六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厚度,要让这厚度展示,必须激发其情感的内需点,从而达到习作的高点。
教育的随笔11
我班xx洋小朋友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不专心,下课打架,一想到他我的头都感到大。
今天我带他们去厕所,佳惠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哭了起来。这时我看到xx洋走了过去,把她扶了起来,还细心的帮她擦掉眼泪,拍掉身上的土,用手领着她一起去厕所。回到活动室之后,首先我表扬了xx洋对佳惠小朋友的关心,让大家向他学习帮助关心别的小朋友,同时告诉他在别的方面也要做一个让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谈话之后,xx洋有了很大的改变,活动积极,也能较好的'团结小朋友,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渐渐的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这需要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去挖掘和开采,并加以调式,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放出自己的光采,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的随笔12
礼仪究其本意来讲是礼节,礼貌。它折射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儿童的可塑性强,礼仪从小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一著名幼教专家曾说过:教孩子礼仪,等于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因此,相对于学校、社会的教育,家庭礼仪教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家长就是孩子礼仪的启蒙老师。孩子们自小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最长,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我们的各种行为会深深的影响孩子。因此,在我们的现实家庭生活中,常常严于律己,养成良好的生活规范。譬如: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都按时就寝,起床:讲卫生,保持家中整洁等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尊重。晚辈尊敬长辈,谦虚接受长辈的正确教导和意见;吃饭请长辈先就坐,给长辈盛饭,拿碗筷。亲友来时热情欢迎;亲友告辞时应该起身相送,对老者要搀扶照顾乘车等。孩子现在还小,有些方面还不能理解,我俩常以讲故事等多种方式正确引导,并力求他也这样做。
我们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经常注意以下方面:
1.让孩子参与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祖先们遗留下来了许多的传统节日,在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因此,每逢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带着孩子一起参与,除了让孩子能够铭记我国的传统佳节外,还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独特的传统礼仪,让孩子们知道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春节、元宵节等。在春节期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一个热闹、快乐的节日,孩子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尊老爱幼、家人相互关心的美好道德风尚。他现在已经知道国庆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生日了。
2. 平时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1)物质环境
清洁.温馨的家庭环境
物品摆放位置固定.有序。
与孩子一起指定家庭中的行为规则,并一起遵守
创造的环境便于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自己穿衣服,但选择的衣物是方便孩子穿脱的。教孩子用完物品应该物归原位,放置孩子自己的物品的地方应该易于孩子拿放物品。
(2)精神环境
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
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
3. 在日常点滴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首先,我们一般不会认为孩子小就过度的溺爱;娇惯;迁就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会满足他;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由他完成,从不大包大揽;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及时纠正;纵容等做法,表面上看是在爱孩子,但实际上确实在“惯”孩子,日久天长,孩子懒惰;依赖;自私;任性;懦弱;没礼貌等坏习惯就会养成。这时候再要去改正它,没有漫长的时间,不下大力气,将很难改变。
再次,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一开始就不允许做,并坚持到底。比如不随着孩子的性子,想看多长时间电视就看多长时间,想玩多长时间电脑游戏就玩多长时间。否则孩子习惯了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就会很不习惯静下来读书学习。一般放学回家后,看二十分钟动画片,做几道题目。
第三 对幼儿多进行正面教育,反复强化其正确行,为就会抑制其错误的行为。
4.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反复向孩子灌输各种规范,力争让他体会、实践并理解。
在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开始懂得一些礼仪,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教育的随笔13
开学后,发现我班的齐仁堂、齐义堂这双胞胎兄弟俩,吃饭总是特别挑食。每到吃饭前他俩总是在座位上坐不住,像是饿坏了的小猪,老师说什么也听不下去。但是一到吃饭的时候,俩兄弟似乎就没有像吃饭前那么着急了。等到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他俩还有一半多呢,于是我就哄着他俩说,比一比们两个谁先吃完,都吃完的小朋友就会长的高高的,壮壮的,身体就会很健康。于是,哥哥就告诉我,老师:“我都吃完,我长的比弟弟高,比弟弟白。”弟弟也同时说着:“我也都吃完,比哥哥长得更高。”说完,两个小家伙就啊呜啊呜的吃起来,把剩下的全都吃得干干净净。
每次,他俩不认真吃饭的时候,我就对他们进行鼓励,因此,他俩对于吃饭这一问题,得到很大提高。
教育的随笔14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到动作情节、规则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显性影响,还要注意到活动中物质材料、心理环境、人际关系,还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对幼儿发展的隐性影响作用。
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觉行动性的,喜欢假扮,喜欢趣味化、游戏化、情节化的活动。因此,我们注重在日常活动中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激发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总目标中,有这样一个目标“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幼儿自觉参与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身体锻炼中,机械的动作练习和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我们把幼儿难以理解的动作和单纯的素质练习变成具体的、有趣的'游戏动作,然后编成游戏情节,使其成为小班幼儿模仿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有趣活动。促进小班幼儿特别愿意和喜欢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然的、轻松的进行身体运动练习。
另外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准备一定要充分,选择适合本班幼儿身体发展水平的活动,看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是否需要改变。还有活动后一定要分析,幼儿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与否,原因是什么,通过这项活动,幼儿能否获得某种积极的情感。
还有在体育活动种,为幼儿创设最大空间,开发器械包括: 1.老器械新玩法:如绳可穿绳、钻绳、堑子可叠高叠放,相叠交叉;引导幼儿自己创造玩法。
2.大胆使用新器械,发挥双主体功能,调动幼儿动力系统。
户外活动也同样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两个老师商量好这周玩什么,怎么玩,分几次玩,每次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小班玩球,第一周总目的是让幼儿喜欢玩球,能控制球,第一天让幼儿抱球跑,第二天让幼儿滚球,第三天传球,第四天拍接球……)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他主张给孩子游戏的机会,通过游戏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应努力创设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的户外活动,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随笔15
班级有一半的孩子在园吃饭午睡,这些孩子都是早出晚归。所以当有孩子生病需要吃药时,中午老师就要帮忙喂一顿。
每天中午我都先请不吃药的小朋友先上阁楼睡觉,吃药的小朋友在下面等一下。楼上的孩子安顿好之后,我就会帮几个孩子来冲药。由于孩子刚刚喝完药,我没有让他们立即躺下睡觉,而是坐在自己的床边上帮老师一起看看还有谁没睡觉的'。看一会儿后,我就让他们睡下了。只要中午有吃药的小朋友,我都是这样做的。孩子们也都很听话,很快就睡着了。星期五的这天,吃药的小朋友只有一位,本以为喂完就没事儿了。可后来,我发现妮妮的药是四包一样的(正常孩子的用量是两包),我问她:“为什么带这么多药?妈妈又是怎么跟你说的?”她说:“妈妈忘记说了”。昨天她也有吃药,和今天一样的药,所以我就喂了两包的剂量让她喝了,剩下的两包被我收了起来。喝完药,她很高兴的上楼当起了小巡视员。
到了下午放学时,我将剩下的两包药给了她妈妈,正好问一下是不是拿多了。妈妈的回答让我很震惊:“老师,其实妮妮的感冒两天前就好了,可她非要带药来幼儿园喝,今天的药是她自己偷偷拿的,真不知道她拿了四包药。”妮妮妈妈的话,顿时让我明白,孩子一是在享受老师给她喂药带去的幸福感,二是满足了她在其他睡觉小朋友面前的成就感。当小巡视员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是她很高兴,很乐意这样干下去。这件事后,让我懂得教师更要多关注幼儿,多给他们自己施展的机会,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的随笔】相关文章:
【经典】教育的随笔08-03
教育随笔06-11
教育随笔10-08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5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4
教育的随笔11-08
(精选)教育随笔06-12
教育随笔(精选)06-12
教育的随笔09-27
教育的随笔【荐】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