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的随笔

时间:2024-08-18 13:31:34 随笔 我要投稿

【热】教育的随笔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的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教育的随笔15篇

教育的随笔1

  小班的孩子非常的活泼好动,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我们班就有这么几个,听我来讲讲。在一次活动课上,老师比较忙,在准备迎接检查。孩子们见老师没有空,自己也随心所欲的玩起来,我们班一位老师想稳定住孩子的情绪,就编了一个小故事,说“厕所里住着一个大水怪,它只有一个人,没人和它玩,它特别喜欢大声说话的小朋友,只要它听到,就跑出来把她抱走,让小朋友和它一块玩,不让他回活动室和老师、小朋友一块玩了”。别说,这个故事还挺管用的,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都很小声的说话。

  到了午饭的时候,雨涵不小心把饭洒在了地上,我把地上的饭菜收拾好后倒在了厕所里,强强一直在我的身后看着我。强强问我:“文老师,你在干嘛呢?”我随口一说:“我在喂大水怪呢”。我笑了笑就回去吃饭了。

  我吃完饭后到厕所里拿抹布,看到强强拿着自己的碗把饭菜都倒在了厕所里。我连忙问:“强强,你干嘛呢?”强强说:“我喂水怪,它饱了就睡觉,听不到我说话了。”我对强强的回答很惊讶,这是老师的错误,连忙劝强强走出了厕所。

  孩子非常的天真无邪,内心世界非常的`纯洁。老师说的话孩子们都会相信。作为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贵人,我们不能让这种“谎言”继续发生。

教育的随笔2

  幼儿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料理简单的生活,达到自我照顾和保护,称之为自理,幼儿能够自己亲自处理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称之为自立。生活自理、自立能力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被视为宝贝,家长什么事都不要他们做,在幼儿园,由于老师求稳怕乱,把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也给安排的好好的,这种包办代替是造成幼儿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的主要原因,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尤其不利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大班的孩子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为顺利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幼儿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活动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会了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系鞋带、自己刷牙、自己整理床铺等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手把手教了幼儿,又让孩子们上来示范,增强了孩子们的记忆。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就学会了这些生活技能,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技能,我们两位老师在教室里增加了一个区角“第一次”,专门让孩子们在区角活动时间,可以去区角“第一次”进行练习,练习系鞋带、练习叠被子、练习穿脱衣服,同时在平时,我们也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吃饭了让孩子们分发筷子;要画画了,让小组长分发蜡笔、勾线笔;吃完饭,自己整理自己的桌面……并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在家里也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让孩子能在真正意义上独立起来!

教育的随笔3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每天和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在一起吃喝玩乐,老师就像他们的妈妈,孩子们就是老师自己的孩子,有一首儿歌这样写:“幼儿园好想家,我爱老师像妈妈”。面对这群天真烂漫的可爱的小家伙,每天都有说不完快乐的事情,嘻嘻……。幼儿园里每天早上都要点名,为了更加增进我们之间感情,在点名、喊到之外增加了拥抱。每当点到一个孩子的名字时,我们就张开双臂,用微笑和期盼的眼神示意孩子上前来和我们拥抱,互相亲一下脸颊。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动作,它很快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两三岁正是孩子渴望成人肌肤抚触的时候,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成人关心和爱护,他们幼嫩的肌肤也需要成人的爱抚。我们用拥抱和亲亲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也让师幼之间变得亲密无间,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切,幼儿园就像家一样充满温情。我们还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我们拥抱,有的孩子会像小鸟一样“飞”上来,有的会像小兔、袋鼠一样蹦上来,有的会像小马一样跑上来……小三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如果有哪位老师出去听课或者做其他事情去了,一上午不在班里,每当回来的时候,像冯梓航、孙浩哲等等主动张开小胳膊就往你怀里扑,“张老师抱抱,”又是抱又是亲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令人难忘啊。

教育的随笔4

  每当我应对眼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我的内心明白孩子们其实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虽然有时他们表达的方式过于幼稚和天真,但他们却拥有一颗感受“爱”的鲜活之心。

  这天放学的时候,教室里只剩下贝贝一位小朋友,贝贝平日里是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小男生。当他看到小朋友都被带走了,就跑到我面前说:“刘教师,我爸爸什么时候来”我无意中觉察到孩子眼里起了变化,那是信赖和依靠的光晕,这与平日里是大不相同的,平时他很少与教师目光交流。出于感动,我情不自禁地将他抱起,一边走一边说:“爸爸快来了,有教师陪贝贝.贝贝也开心对不对”“嗯。”我抱着他慢慢走到走廊窗户前,我们一齐看窗外的风景,说了一些无关回家的事。如他问我对面楼顶上是什么,我就告诉他是天线,他又问天线有什么用,我说是理解信号,能使电视更清晰……

  孩子那天说的话可真多,让我瞠目.原先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爱经过某种形式流露给你。当听到孩子在我耳旁的呢喃:“我要把我的枪带给你玩,我还要让你到我家吃好东西……”时,我明白伏在我肩上的小家伙已是十分地信任我、依靠我了。我是无言的感动,心灵也为之震撼。

  最终,贝贝的`爸爸来接孩子了。孩子飞快地跑向爸爸。只见贝贝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指着我,小声嘟哝着:“我最喜欢这个教师。”孩子的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也是暗自欣慰。而他的爸爸并没在意孩子的话语,因接孩子太迟过于自责,他匆忙离开了教室。

  我坐在椅子上回味很久,想孩子的话语,想孩子的神情,真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感,原先播撒了爱心,你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教育的随笔5

  可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变得很“自由”,不是在集体活动时插嘴、乱跑,就是用拳头解决纠纷,做些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提心吊胆,以至于到了大班只要班上出了什么事,孩子们想都不想就说“肯定是可乐干的”。为了让可乐的行为有所改变,我决定找可乐妈妈谈一谈。

  听我简要地说了可乐的表现,可乐妈妈大吃一惊:“小家伙那么调皮,我回家要好好找他!”我忙说:“是啊,如果现在还不开始调整,上小学时就要成问题了!”“我已经做好上小学后天天被老师找的心理准备了。”可乐妈妈回答得有些无奈。我听了觉得有些奇怪,可乐妈妈怎么那么快就说泄气话呢?于是劝她道:“现在班上一出什么事,小朋友就说是可乐做的,我很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小朋友都是在看的,可乐确实总是做一些违反班级常规的事,所以小朋友才会对可乐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帮助可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到了小学这个新环境,可乐是有机会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的。”我希望以“新环境新起点”来鼓励可乐妈妈,让她重新树立信心。果然,可乐妈妈似乎精神一振,眉头也略为舒展了。

  我接着说:“现在,可乐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我们必须通过外部控制,帮助可乐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然而,可乐妈妈接下去提供的情况让我呆住了:“这孩子本身就感统失调,所以自控能力很差,我们已经在外面上课对他进行训练了。”我惊讶道:“感统失调?”“是呀。因为可乐是剖腹产,没有进行过挤压,所以感统失调。我们带他测试过,他还不算严重的.。比他严重的孩子多着呢,有的到三四年级才发现。”我迅速在头脑中搜索着可乐妈妈一直以来对待可乐行为问题的态度,这才明白她为什么会感到那么无奈。原来,她把可乐的“自由”行为归结为生理原因,因此在思想上就放松了对可乐的要求,认为他天生做不到。我很希望让可乐妈妈了解可乐的问题虽然有生理上的原因,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良好的行为是在成人后天有意识的培养下形成的。我决定回去好好查一下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感统失调的信息,也希望可乐妈妈不要因此放弃可乐,而是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可乐。于是我说:“既然有一部分生理上的原因,那么成人有意识的干预就更重要了。我很希望您能和老师达成一致,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可乐严格要求,让可乐有所进步。我们可以先从小的方面开始,比如,要求他好好坐着吃饭,爷爷来接时要搀着爷爷的手,不要乱跑。您还可以和可乐共同商量定一个契约,比如,以一周为期限,对他提出一些要求,做到了有奖励,做不到就要罚。奖励和惩罚的内容也要和孩子一起商定,要以积极的为好。每次的要求不要多,一步一步来,这样可乐的压力也会小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好吗?”“好的,我们一定配合。”可乐妈妈点头答应。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可乐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一天早上,我刚到幼儿园,配班教师就告诉我:“可乐昨天在集体活动时不好好听,随便跑开去玩玩具,而且我喊他他还跑,一直跑到活动室外面。”我听了非常生气,马上找可乐谈话,可乐一开始满不在乎,后来竟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不要放弃我!”这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重新审视了我和可乐的谈话过程,觉得有必要和可乐妈妈再谈一次。

  第二天中午我把可乐妈妈请到了办公室,我简单地将可乐前一天的表现说了一下,可乐妈妈非常生气:“真是的,这小家伙怎么这样,真是不得了!”“是的,我一开始也和您一样,非常生气,但后来我和可乐谈话的时候,又被这孩子感动了。”可乐妈妈一声不响盯着我看。我继续说:“我给您打完电话后,对可乐说:‘可乐,我刚才和你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听得出来你妈妈很难过,心都要碎了!’可乐听完后就哭了,对我说:‘都怪你,是你告诉我妈妈的!’我说:‘如果你没这样做,我就不会告诉你妈妈了。’可乐听完没说话。从这里可以看出,可乐很在乎你这个妈妈,一个有爱的孩子是有希望的。”可乐妈妈听了眼圈霎时红了。我顿了顿,接着说:“我还问可乐:‘你知道什么叫放弃吗?’可乐说不知道,我告诉他:‘就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你变成坏人也没有人管你!你希望老师放弃你吗?’可乐摇了摇头说:‘不要,老师,你不要放弃我!’我听了这句话,真的很感动。所以,我把您找来,看看我们怎么做可以帮助可乐。”

  可乐妈妈顿时流下眼泪,看得出她也被我和可乐之间的谈话感动了。这时,我拿出一份材料,是我最近收集的一些关于“感统失调”的资料。我将资料作了整理,给她看的目的是让她明白:感统失调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病,其实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感统失调,外面一些机构作的测试并不一定科学,而且这种生理因素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可乐妈妈边看资料,边听我的分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于是,我接着说:“在和可乐的谈话中我发现,可乐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他思想上知道,就是行为上做不到,这除了生理因素外,成人对他的影响也很重要。我们不能放任他的行为,一旦提了要求就一定要坚持。”

  这时,孩子午睡后起床了。我对可乐妈妈说:“等会儿有个集体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可乐的表现究竟如何。”可乐妈妈点头同意。活动开始没多久,可乐就起身跑到玩具柜前玩起玩具来,可乐妈妈忙用手一指,并喊道:“可乐!”可乐羞愧地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可还没一会儿,可乐又站起来把椅子一推,走到活动室后面,可乐妈妈赶紧走过去把可乐送回座位,并在可乐的耳边交代了几句。

  看完活动,可乐妈妈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想不到他在集体活动时会这样。”我点头道:“是的,现在的可乐需要成人时时刻刻在他身边督促,帮他约束他的行为。”可乐妈妈摇着头说:“我和他爸还是比较注意管他的,就是他爷爷太惯着他了,所以他一点都不怕爷爷,我们平时又忙……”“我知道你们比较忙,但是孩子只有一个,如果从小帮可乐养成好的习惯,会让他受益终生,而你们在这过程中也能享受到可乐给你们带来的快乐!”她略作思索,说:“我知道了,我回去和他爸爸商量商量,我们会和爷爷奶奶谈一谈,要不,我们就把可乐带回家自己带……”

教育的随笔6

  在孩子面前,只有用心交流,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才会成为他们的朋友。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孩子们在玩户外游戏,欢歌笑语响成一片。我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心中充满喜悦感。这时,凯博跑过来问:“刘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我蹲下身子,轻抚着他的小脸说:“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这时,一旁的吴宜铭大声说:“老师就是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为什麽不和我们一起荡秋千啊?”“对啊,为什麽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无语,可爱的瑶瑶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们一起荡秋千吧。”孩子们高兴地跳起来,拍着小手叫好。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勇敢”地上了秋千。虽然我明显感到自己稍胖的身体和幼稚的秋千是多么不协调,但看到孩子乐不可支的`样子,我依然感到很幸福。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上下翻飞,那一刻,我知道了;在孩子们心中,我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而真正成了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在教育战线上,我们不能吝啬爱的给予,要用心和孩子们去交流。用心交流能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变得五彩缤纷,用心交流能为孩子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用心交流更能让爱的温暖永驻校园。

教育的随笔7

  种子的力量有多大?在人们眼中,它的力量无穷大:它虽然没有花朵美丽的躯壳,也没有果实鲜美的甜汁,但只要给它一个空间,它就能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生命与阳光的渴求,钻出坚硬的土壤,开花结果,芬芳世界。

  “在工作坊里,我看到了学员们的一种精神,是一种好学的精神,一种研究的精神,这让我深深地感动。”谈到幼儿园“种子教师工作坊”,徐宇老师欣慰地说道。徐宇老师是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也是这次工作坊项目的具体的负责人。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忙于组织学员开展线上线下的学习。

  “种子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旨在培养更多的种子教师,依托种子教师辐射引领更多的幼儿教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推动区域学前教育发展。20xx年12月7日,在开班仪式上,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处长李源田指出:“‘种子工作坊’是最高端的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培训学习的革命,它具有创新性、开拓性、高端性的特点,为全体参培教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工作坊,是国培项目中的一种高端培训,强调教师专业个性化的培训,更是一个在培训过程中就能产生极大辐射、引领的培训。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学习

  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如何提高一线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贴近性?

  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副处长田伟指出:“未来的教师培训方式将有两大变化,一是研修方式的变化,它强调的是一种全员参训的模式和一种合作学习观。二是学习方式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全方位学习。”

  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此次国培计划的任务,工作坊依托中国继续教育研修网建立了“重庆市教科院‘种子工作坊’网络学习社区”,它最大的亮点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说起网络研修,工作坊的学员,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张璐琳老师有着深刻的而感受:“网络研修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依托一个完全平等、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首先,网络研修真正实现了资源的时时共享与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时时在平台上答疑解惑,学员可以时时在平台上互动探讨,学习资源可以时时在平台上分享传播……这些资源的时时共享,让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其次,网络研修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相较于现场研修而言,网络研修赋予了学习者更多的选择权——选择学习的时间、选择学习的'地点、选择学习的内容……也给予了那些不善言辞的学员使用文字或图片等其他方式说出心中疑惑的可能。最后,网络研修可以提升幼儿教师读和写的能力。幼儿教师往往都是能言善辩的,然而一个全面发展的教师必须‘听、说、读、写’样样拿手,网络研修则迫使教师不得不读懂学习内容,写出心中所想。读和写是一种静态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我们深入思考并梳理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为了更好地发挥“种子”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其专业化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内骨干教师的共同发展,种子教师工作坊的学员根据其兴趣和特长分为了六个工作坊—一乐艺坊、七巧板科学坊、七彩游戏坊、蒲公英坊(语言研究工作坊)、飞翔8+l(活动区研究坊)、向阳坊(健康研究工作坊)。每一个坊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和其他形式的研修、培训相比,幼儿园种子教师工作坊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自主、人性化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这里。老师们以各自感兴趣的领域结成学习共同体,在坊主的带领下,开展课题研究,面对共性话题一起经历质疑讨论、互助观摩、碰撞思想的过程,共享同伴资源,收获各自的感悟和成长。工作坊的研修方式,让每位坊员都有全方位参与的机会,实现在自我水平上的进步与提升。”作为工作坊的学员,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教师高凡深情地说道。在工作坊里,每一名成员在给予其他成员援手的同时,也获得了超越自身偏狭视野和单一思维方式的机会,在协同交互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更优途径。

  语言工作坊的坊主何娅老师说:“语言工作坊”的成员有九位,公办幼儿园在编人员6位,民办幼儿园3位;主城区3位,近郊区县3位,远郊区县3位;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6位,五年以下的3位;幼儿园园长及行政有3位,一线教师6位。我们这九位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经历的成员,从一开始的素不相识到如今的亲如姐妹,我们的话题也从工作扩展到了生活,从线匕延续到了线下,这让我们每个人都获益良多。”

  在主持人徐宇老师看来,工作坊学习应该具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实效意识。在种子教师工作坊设置的课程中,问题意识贯穿始终,课程资源主要聚焦于课程实施的前沿问题、核心问题,能够回应和解决一线教师的实际困惑,具有引领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而教师研究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在工作坊研修中,徐宇始终以专题研究为载体,以教研、科研与培训等形式为手段,切实提高学员的研究能力。在工作坊的学习中,徐宇老师要求每个学员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围绕规划撰写专题方案展开研究。方案制定之初,工作坊专门设置了开题会,邀请高校教授、特级教师、知名园长组成专家团队对每位学员陈述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开题报告,每位学员收获很大,有的说:“我从来不知道如何写开题报告,也不知道如何陈述,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专题研究有了清楚的认识。”

  这就是工作坊的魅力,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的魔力所在,而这些“种子”正凭借这个平台努力吸取营养,蓄势待发。

  学员工作坊的成立,标志着种子教师工作坊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种子工作坊”培训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坊员建立自己的工作坊,通过工作坊发挥种子的示范作用。20xx年lO月29日,在江津区几江幼儿园举行了学员工作坊成立仪式,分别成立了以唐智为坊主、区域骨干教师为坊员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工作坊”,何娅、刘瑾、王瑶为坊主、几江幼儿园教师为坊员的“语言研究工作坊”。仪式上,唐智坊主发言说道:“今天,在这里成立工作坊,我将肩负起培养江津区种子教师的重任。在以后的区级工作坊开展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行动、分享、提升’的工作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途径,逐步形成‘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和融‘学、产、研、培、训’于一体的工作团队,充分发挥工作坊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仪式完后所有学员观摩了唐智主持开展的一次研讨活动。两个工作坊的成立,也为其他学员回单位建立自己的工作坊提供了启示。

  学员工作坊的成立既是一种责任,又一种压力,更是一种使命,必将带动区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农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提高必定会产生影响。

  这就是“种子”的力量。这颗‘种子”已经破土而出,即将开出沁香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种子”破土而出,开出一片灿烂的世界。

教育的随笔8

  巧克力的魅力

  叶欣蓉是我们一个比较活跃的女孩子。每天睡午觉,用来许多的方法,还是没有办法让她安静躺床上睡觉。她总是会在午睡过程中,爬到其他孩子的床上去影响别人。这天她妈妈在跟我聊天时提到,平时在家也是,总是不听话,只有对她说你再这样你的巧克力就要没收,她才会消停会儿。当时我想,是不是午睡时她能安静就寝就以一颗巧克力作为奖励。

  到了中午午睡时间,我悄悄的跟她说:“今天如果你能乖乖的躺床上不动,睡不着也没关系,老师就奖励你一颗巧克力,好吗?”果然那天她安安静静的躺着,到了快起来的时候她还睡着了。第二天我还是走过去以同样的方式请她安静睡觉,这次要求稍微高点,就是要睡着才行。她也做到了。但是我想如果每次都要奖励巧克力才能睡着也是不行的,而且其他小朋友也可能为了得到巧克力学样。于是我跟欣欣去商量:“欣欣,今天你又得到了一颗巧克力是吗?”“恩,是的。”“你知道午睡有什么好处吗?”她摇摇头,我接着说“上午我已经学习了半天了,我们的身体有点累,需要休息。午睡就能让我们身体休息好。而且我们小朋友都是在睡觉中长高的,如果睡眠不足就不容易长高。你以后每天午睡都要睡着,哪怕没有巧克力讲给你,好吗?”“好。”结果那天没有了巧克力,她还是没睡好。

  我想可能要循序渐进,巧克力有一天一颗变成两天一颗一个星期一颗。还与她的家长沟通,在家休息时也要有让她午睡的'习惯。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慢慢的欣欣有了午睡习惯,没有巧克力她也能睡着了。

教育的随笔9

  孩子人小心不小

  今天上午美工课,我们小班玩”剪纸游戏“,请小朋友们将废旧的书刊、画报上的人物、动物、植物分类剪下来,然后贴到”剪剪贴贴“活动区,这样既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又锻炼幼儿手脑的协调能力。

  我跟孩子们讲明要求后,让幼儿动手操作,请他们注意安全,用剪刀要小心,但我担心最小的`浩浩,怕他伤着手,让他在一边整理剪下的图片,然后我就去指导别的小朋友拼图去了。

  中午离园时,也没觉察什么。下午入园,浩浩妈一进活动室,就说浩浩不愿意来上学了。我赶紧抱起他,问;‘浩浩,你怎么了,为什么不想来上学了呢?你不来老师会想你的。”浩浩开始不说话,我又反复问了几遍的后,他才小声的跟我说:“老师肯定不喜欢我,给其他小朋友剪刀,没发给我。”

  听了他的话,我猛然醒悟“对不起浩浩,老师觉着你小,怕伤着你,才没给你发剪刀的,老师很爱你!”“老师,你别说我小,别说我小,我会用的,我都三岁了。”“老师知道了,你长大了,下次老师一定发给你一把更漂亮的小剪刀用。”听了我的话,他开心的笑起来了。

  正如陶行知所说:“人人都说孩子小,其实人小心不小,你若认为孩子小,那就比孩子还小。”

教育的随笔10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如果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人才必将是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以新的人才观审视我们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学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对师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究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们通过某种形式相互联结,共同完成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实施教学民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树立善于合作的楷模。实践证明,凡充分发扬民主的课堂教学,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格对学生养成尊重他人意见、自我定位、并有效配合整体完成预定目标的意识、习惯,产生着稳定而深刻的影响。可见,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民主的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

  (1)把微笑带进课堂,为学生能力培养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小学生年龄小,情绪易受暗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师生的情感交流,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教师要发自内心地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学生,为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2)对学生一视同仁,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优等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对学困生加强双基训练、补缺补漏,对优生根据能力加深练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树立教师“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观念,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能力,以展学生智力,具体地说,在教学中应做到:

  1、加强实践操作,落实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讲生抄”,在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上,学生一般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习兴趣受到压制,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应当充分当“导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情况,多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爱玩游戏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不妨把“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游戏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此外,也可以利用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具等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拼一拼、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等,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开展开放式讨论,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会回答“是”或“不是”,或模仿教师和课本叙述回答问题,没有机会也不敢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或自己的方式。现代的课堂教学总是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他们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抛给学生,同时将学生编为规模不等的群体,或同桌两人,或前后四人一组,或让学生自由组合,针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研究。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互相得到启发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又必须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从别人的想法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群体之间友好的竞争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机穿插带有竞赛因素的学生活动,或以个体为代表,或以集体为基本单位,通过竞争决定群体胜负,这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体会团结合作的作用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条件,开展开放式讨论活动,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大胆发表与教师、课本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特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投入,重视对学困生的改善,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激发其自尊。欢乐向上的激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必须以课程为载体和中介,我多次尝试了“皮塔马利翁”效应。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对学生一视同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我用热爱和尊重,赢得了学生对我的喜爱和信任,创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相互尊重的教学气氛。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困生的学习欲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大有改观。教师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投入,可以使平庸者脱颖而出,愚笨者聪明起来。于是我给学困生制订了“五优先”政策:即“课堂提问优先、巡视辅导优先、板演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扬鼓励优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尽力体现分类教学、分层指导。例如,在作业练习的训练题组设计时,我遵循“低起来、小台阶、缓坡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分为必做和选做,让优生吃饱吃好,让学困生吃饱消化,学生们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时代呼唤科技,科技呼唤人才,人才源于教育,教育渴望改革,教育需要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对个人来说,勇于创新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况下,更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小培养这种精神和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铭记陶行知先生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向着创新之路迈进吧。”

教育的随笔11

  在小班的教育工作中,我每天都面对着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他们的纯真与无邪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天,我想分享一个关于小明的故事。

  小明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他平时比较沉默寡言,不太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注意到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眼神中透露出孤独与迷茫。我走过去,轻轻地问:“小明,你怎么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他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才小声地说:“他们都不肯和我玩。”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酸楚。我知道,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友情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小明。首先,我鼓励他主动与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并参与到游戏中去。同时,我也和其他小朋友沟通,让他们了解小明的性格和喜好,鼓励他们与小明成为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小明逐渐融入了集体中。他开始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甚至在游戏中扮演起了的角色。看到小明的进步,我感到非常欣慰。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集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成长。

教育的随笔12

  对向日葵的认识只是从梵高的那幅画开始,他艺术的抽象我几乎无发解读,但我知道这位大师深爱着向日葵。再次认识向日葵是在垦利的万亩葵园,向日葵的朴实之美让我煞是喜爱,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沁人心脾,它有的是那份自然的纯真之美。在康居幼儿园我又遇见了向日葵,三楼的楼顶上满满的全是它,心里不禁疑问向日葵在教育中也有它的真谛吗?

  带着疑问,我开始思考教育中的向日葵精神?教育的真谛是追求真、善、美,向日葵的向阳性也恰恰是对真善美的真实写照。在幼儿教育中就是培养幼儿对生活的向阳性,从小在幼儿的心中种下一颗向阳的心,无论遇到什么都会积极地追寻太阳的光芒。在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的知识能力,还要注重幼儿的情商发展。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讲就是积极人格的培养。孩子们是xxx点钟的太阳,他们有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对生活充满了探索欲。

  当面对问题时,我们都认为孩子想的过于简单,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孩子的那份积极乐观,我们的所谓的成熟为我们的前进增加了障碍。每次提问时孩子都会高高的`举起手,嘴里喊着“我、我”,怕老师没有看见他们,他们的那份自信常常让我羡慕。想想在大学里的场景,老师每次提问时,我们都会赶紧低下头害怕老师提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越长大就越不愿意面对了呢?我们到底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什么?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展示自己,为什么会关上心门戴上面具面对生活呢?是我们现实了?还是我们掩饰了?一串串的疑问留在我的脑海中……孩子们的率直纯真让我们羡慕。他们的积极乐观,他们勇于承担敢于冒险,也乐于参与,他们不太注重结果,他们是真正的享受活动的过程。当我们为自己定下目标时也潜在的自己定下了痛苦与快乐的标准。孩子们没有具体的目的,他们追求的是真正快乐的体验。

  在幼儿园里你会觉得世界真的是那么的多彩,世界确实有人说幼儿园是一个童话的城堡,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而老师是梦想的筑造者,守护者。孩子是天,我是云,蓝天不是因为云朵而美丽,而是云朵因为蓝天而美丽。孩子不是因为拥有老师而快乐,而是老师因为孩子而快乐。孩子是快乐的缔造者,他们不计较得失,不追求名利,他们真正的活在精神的乐土中,他们远离了世界的喧嚣,留下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的声音。当我迷茫不知所措是我总会想起孩子那清澈的眼眸,他们是真善美的追逐者,孩子是我隐形的翅膀,总在我无助时给我力量,带我飞过绝望,带我飞向希望。

  每个孩子都是向日葵他们面向太阳,吸取能量,在阳光的沐浴中茁壮成长。他们心中拥有阳光,他们积极地人格魅力常常感染着成人,小孩子尚可如此,成人还有什么借口推脱呢?每个孩子都是向日葵,他们在成人中间释放着自己的能量,成人也要学习一下孩子的积极乐观,和他们一样面对太阳,日子就变得单纯美好。

教育的随笔13

  我班的墨岩宝宝是个腼腆的小男孩,总是喜欢粘着大人,记得适应性活动时总是粘着自己的大人不放,让大人替他拿这拿那。进入幼儿园后发现他自理能力特差,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大小便,不会自己穿脱简单的外套、鞋子。就是粘着老师要老师帮忙。

  我们总是引导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导他怎样自己吃饭,穿脱鞋子……可是效果甚微。我们要面对这么多的孩子有时顾及不到他,那他则一动不动等着。

  经过和他家长地沟通知道墨岩宝宝太过于依赖大人,从小是外婆和妈妈带,很喜欢粘着她们,无论是大小便,还是吃饭散步、穿衣洗澡都离不开外婆和妈妈,而且这些非要让妈妈或外婆为他做。妈妈和外婆虽然累一点,但看到孩子这样亲近自己,感觉非常幸福。所以会事事替他包办。经过与老师的沟通了解看到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妈妈也很着急,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如今的孩子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掌中宝,自幼就在6:1的重重关怀之下成长,过度宠爱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样样都由他们包办,形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这样不仅使孩子丧失自主的权利,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极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恋行为总是会消逝的,它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一段必经的心理历程,只是不同的孩子在依恋的强度和时间长短上有些差异。让孩子早日摆脱依赖习惯,与家长的教育观点和方式分不开。

  与家长沟通后我们达成共识要家园合作教育宝宝,在家建议家长不要事事包办,学习生活技能,是训练独立自主的好方法。常带孩子出去旅游、野炊,让他认识不同的生活环境,为他提供多样生活经验,并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园我们用故事、儿歌等生动活泼的形式,鼓励孩子做独立、自信的孩子,对于宝宝的点滴进步积极给予表扬。

  我相信,只要我们家园达成共识一起努力,宝宝肯定能一点一点地进步的。

教育的随笔14

  记得我复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那刻薄的语言和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让人难以忘怀。在班上,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特别是数学,每次测验,分数都翻不过30 分的栏杠;且上课还经常搞小动作,打架、旷课、逃学是家常便饭。我成了班主任的眼中钉,肉中刺。 每次他都不愿意拿正眼瞧我。上课的时候,有时拿题去问他,他总是爱理不理,极不情愿地敷衍我。在他眼中,我是个十足的差生,一个彻头彻尾不思进取的家伙。而其他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拿题去向他请教,他总是一遍又一遍极有耐心地讲解,眼神是多么亲切、和蔼。那情形叫人看了,妒忌得直想哭。于是,我便从心底滋生出怨恨班主任的藤蔓,再也不认真听他讲课,行为也变得更加玩劣。开始他还严厉地骂过我几次,可到后来,索性就不理我,随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任我自由发展。后来,升学考试的时候,我以全班倒数第三名的成绩还是升不了初中。第二年,我不得不又补习,才勉强考上初中。

  初中毕业以后,我在我们村小学当起了一名代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过如当年的我一样不济事甚至比我还不如的.学生。因为他们,有时我气得直想骂娘,恨不得狠揍他们一顿,让他们立刻在眼前消失。可是,每次,我都按捺住心中的怒火,我想起了在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对待我时的情景,我的气顿时全消散了。我不能重蹈我班主任老师的前辙,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学生。

  静下心来之后,我将他们叫到办公室,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将我的经历讲给他们听,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相信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努力摒去我的班主任老师的那些我认为不妥当的教育方法,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偏见,不歧视;对犯错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加以引导,跟他们讲道理,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跟他们谈心、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跟他们一起玩,一起游戏。

  渐渐地,我发觉,我的这种教育方法挺奏效,我教过的差生在学习和品行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教三年级的时候,被全校老师称之为调皮大王的屡教不改的姜水才同学居然奇迹般地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考试破天荒得了第四名,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有一次,我生病了,是水才同学号召全班同学拿鸡蛋和白砂糖到我家来看望我。那一次,我感动得哭了,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学生们的真情回报,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这句话我深信不疑。作为老师,只要真心为学生付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你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你就会为你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而感到骄傲。

教育的随笔15

  小杰是这学期的插班生,平时话很少,喜欢一个人玩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杰吃饭像在数饭粒,每次午饭总是最后几个,为此我和小杰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妈妈便是大吐苦水说:“老师,我实在是没有办法,真没办法。孩子很多菜不吃,不吃肉,说是嚼不动;不吃青菜,说是生的;不吃鱼,说有刺……”妈妈一连说了许多“不吃……”听了家长的话,发现孩子吃得慢,数饭粒的现象是因为孩子很挑食。与家长交流后得知,孩子平时在家只吃一点豆腐、鸡蛋、豆干、毛豆等等。我们班像小杰这样挑食的孩子我班里还有几个,家长们也希望老师能够帮帮忙,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幼儿园里帮孩子改掉吃饭挑食的坏习惯,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平时我们也经常跟孩子说不能挑食,要什么东西都吃,但是发现没有什么效果。在一次和小朋友进行了谈话中,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中午吃了什么。很多小朋友都积极踊跃的发言,告诉同伴自己今天吃了肉还吃了青菜。小杰却躲在后面不吱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装作看不见,对发言的小朋友大加赞扬:“他们这么聪明,原来是什么食物都吃。”接着告诉他们说:“吃鱼会让小朋友更聪明,天天喝牛奶小朋友的个子会更高。”小杰听到这儿,挤过来说:“老师,我今天喝了牛奶。”我摸着她的`头说:“怪不得你长这么高呢?真棒!那你今天还吃了什么?是鱼、是肉还是青菜呢?”小杰立刻又不吱声了。我知道他今天只吃蛋花汤,其他什么也没吃。我转过身对其他小朋友们说:“今天回去请小朋友记住晚饭吃了什么?明天来告诉老师。”当天晚上,小杰的妈妈打电话来,说小杰晚饭吃鱼了,还说吃了鱼会变得很聪明,我可以感觉到妈妈有多么得高兴孩子的变化。

  反思:

  有了初步尝试的成功我更有信心了。于是用谈话、游戏、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不挑食。让家长在家也用一些奖励办法来改善孩子吃饭挑食的现象,有些家长得出总结:孩子的饮食要定时定量,尽量不让他们吃过多的零食。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促进孩子的食欲,对幼儿多诱导多鼓励,使孩子增强进食的信心。还有家长烹调食物时要注重色、香、味、形,以刺激孩子的食欲,逐步纠正孩子的挑食现象,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教育的随笔】相关文章:

【经典】教育的随笔08-03

教育随笔06-11

教育随笔10-08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5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4

教育的随笔11-08

(精选)教育随笔06-12

教育随笔(精选)06-12

教育的随笔09-27

教育的随笔【荐】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