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师读书随笔

时间:2024-09-06 18:27:02 随笔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随笔必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读书随笔必备【15篇】

教师读书随笔1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

  二、为文本主角代言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与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习与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教师读书随笔2

  前一段时间读《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这本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授课堂管理技巧。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用性强,接地气。全书基于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收集很多课堂管理方面的数据。是实证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成果。讨论内容聚集于课堂管理中的真问题、真情境,遵循一定理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课堂管理策略和方法。既有对班级的整体组织管理,又有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指点。如:有效管理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支持合作学习的策略和要求。特殊群体的管理和要求等等……涉及中学课堂管理的方方面面,着眼于课堂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学生的行为管理,设计和管理教学,交流技巧和教学等等。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课堂管理的关键。

  一、备课是课堂管理的重要部份。

  1、备学生。

  全面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良好的互动。

  2、用心专研教材。

  教师要把教材吃透,才能站在知识的至高点,才能够很好的引领课堂。

  3、设计教学模块。

  改变原来一层不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做到充分的互动,为学生的活动留出时间,甚至有时可以设计多个教学模块。

  二、上课是关键。

  1、课上关注学生。

  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爱,让他们爱上老师,爱上学习,从而享受学习这个快乐的过程。

  2、注重知识的启发。

  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尤其是数学,靠灌是灌不出来的。

  4、注意因材施教。

  5、注意分层教学。

  有效课堂管理的理念要求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内容: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能力的进步与发展;其次,关心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状况;第三、关注管理的效益,这种效益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行为结果与过程的变量;第四、关注策略的使用,策略是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解决问题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新课程为依据,在课堂上力达高效,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读书随笔3

  xx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他懂事,认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是教师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细心把胳膊弄断了上学期一向没来上学,教师和小朋友都十分想他。

  xx很老实,也很少说话,是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有时教师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为他的听话,教师让他当了小班长,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xx小朋友当班长,替教师管着小朋友”,让孩子高兴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还高兴的给姥姥奶奶打电话说自我当班长了,妈妈更是乐的.合不拢嘴,孩子这么高兴,妈妈真的很欣慰。看的出来,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赏识,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

  那天放学送孩子,xx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xx说教师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时很费力,很费时,我给教师带去一块,所以非得从家里带块抹布来,今早上看你忙着接孩子,也没来得及和您说声,他说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里了,没好意思跟你说。”我听了真的很感动:多细心,多纯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开他的橱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块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每个孩子都要我们的“特殊照顾”,需要我们的赏识。

  我们不经意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语,都能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温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变自我。所以,作为一名幼教教师,千万别吝啬你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努力让我们身边的小天使们都欢乐成长。

教师读书随笔4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他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他,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们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他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们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教师读书随笔5

  《幸福深处》简介:本书为宋丹丹情感自述。她回忆生命中绽放过的爱情,得失不过是随缘聚散;上天赐她最好的儿子,她一想起他心就化作一汪清水;她有一个温暖的家,丈夫给她相濡以沫的感情和深深的理解;她的演艺生涯几番起落,她梦想过“奥斯卡”却又对沧桑老人一往情深……

  宋丹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初恋和婚姻,对亲情和友情的记述也在书中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她的父母、兄姐和孩子们都是最可爱的主角,甚至先生的前妻也是她的知心密友。他们的日子其乐融融,读来令人开怀而温暖。同时,她还为她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朋友——黄宏、赵本山、濮存昕——倾注了很多的'笔墨和真情……

  杂杂乱乱的,也就一个“真”字可形容完毕。

  宋丹丹的文字流畅、诚恳,情节描绘细腻动人,人生感悟能够引发共鸣,有时让人会心一笑,有时也带人入戏感动异常。

  前天就把宋丹丹的《幸福深处》看完了,感觉这位小品天才的文笔虽一般,但写得非常真实,不扭捏,我喜欢。随后,就把这本书推荐给同事们,看后都说:“好!”

  记得刚听说宋丹丹出书时,我就想,白云大妈的《月子》终于出炉了!说实话,在看内容之前,我对书上的图片很感兴趣。

  英达之所以说宋有“暴露癖”,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书里的内容太过真实,宋选择把她最失意、最尴尬的那段经历展现给大家,而不是隐瞒,我认为她是想告诉大家,所有的痛苦都成为过去,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她现在过得很好,她挺过来了。

  离婚十年,也是再婚十年后的今天,这本《幸福深处》是她生活的一个里程碑。她告诉所有的女人一个道理:在婚姻里,女人应该学会示弱。男人当然也喜欢精明能干的妻子,但当妻子包揽了家中一切时,男人就会觉得自己是个白痴,没有展现的机会。所以说要做个聪明的女人是很不容易的,她要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刚兴《百家讲坛》时,我看了《老子》那一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xx多年前,老子就告诫所有的女性要把自己变成一本书,让男人永远也看不懂,让他永远都有兴趣读你这本书,言外之意,婚姻的维持大部分还要靠女人。怪不得有人会说:做女人难啊!

  看完《幸福深处》后,我越发的喜欢宋丹丹了。她是一个多情的女性,是个恋兄的傻妹,是个被淘气儿子气哭的眼泪妈妈,也是个被老公宠坏的幸福女人……她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读了她的故事,我依旧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如雾里观花,却看到风雨过后,太阳照在通往幸福深处的路上。我想:紧握在手里的幸福应该是简单而透明的,就象两只大雁,依偎在一起飞过天空,那么简单,那么快乐!学会珍惜,才是我最应该做的,也是我能够做到的,不是吗?

  大家有时间的话,看看这本书吧,说不定会象我一样,有意外的收获!

教师读书随笔6

  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给教师建议》,我受到深深感触。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我们有更明确方向,给我们极大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年代有很大变化,但他闪光思想、精练语言,对今天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很大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建议》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很好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一堂非常精彩公开课,她风采吸引在场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时间来准备!”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一节公开课,花大量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图片和知识;有时为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应付,而是出自内心需要和对知识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教师’所不可缺“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许多伟大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但他闪光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问题是共性,它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读《给教师建议》后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财富!

教师读书随笔7

  最近我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每一天能抽一点时间去读,从书中了解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好习惯受益终生,决定一生的命运。从书里也能够看到好的教育习惯能有效地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影响着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

  常说“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能使人一生受益。我们教师一向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中也要构成良好的教育习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及语文教师,除了教学还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反思自我的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时自我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们要求学生团结友爱的同时自我是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公正。我们要求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同时自我又是不是能主动问候学生我作为一名教师,往往很多方面都处理的不够好:当学生犯“错误”时,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时,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时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

  自我的习惯到底好不好,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自我。要想做到书中所述,是要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起。习惯不是一时养成的,更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而我,会以此书做为我的一本教学上的工具书,以此书来提高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并由此获得最大的欢乐。

教师读书随笔8

  拜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通俗易懂,浅入浅出,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令我印象最深的、对我有如此帮助的有以下几处:

  一、 语文教学至简为上

  1、韩老师的课堂备课简单,形式简单。一个简单的课件,惯用的听录音、朗读、认读屏幕上的词语、简单理解课文(不强求学生的“深刻理解”,学习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等形式。韩老师的绝招:学新东西谁不喜欢?第一遍听录音的教室里一片寂静,第二遍、第三遍时要求孩子们模仿着小声念,老师悠闲得很,有精力去注意他们,那些不张嘴、不看书的小家伙一偷懒就会被老师发现。

  2、课外读物的教学,韩老师提的问题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简单,绝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来,差点的学生想一想也能答出来;二是总领全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韩老师的备课一气呵成:读几遍课文,把生字词输到电脑上,印发给学生,再揣摩一下重难点。韩老师追求的就是简单,追求的就是自在。

  二、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做法是淡化理解,强化朗读。

  朗读可以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补充文字上的不足,古人就有三分文七分读的说法。学生听了这种生动又感情的朗读,可以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产生朗读的.愿望。有了朗读的兴趣,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逐渐掌握规律,并把书面上的文字变成头脑中的形象,连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这些画面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自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归类诵读”是学习语言的妙招

  学以致用是对所学知识最好的复习,韩老师在让学生背诵《增广贤文》的同时,倡导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都要现学现卖,每有所学,力求马上运用,就像我们小时候用词造句那样。韩老师尽量不让学生过了夜,让所学知识沉没在记忆深处,时间长了便了无痕迹。

  四、让课堂静下来

  1、刚入学初学拼音时规定:老师手指黑板时学生念,老师手放下时学生停止出声;老师手持卡片时学生念,老师把卡片从胸前放低或藏身后时学生停止出声;老师伸出一个指头,示意学生只念一遍;老师两只手做暂停的姿势,学生要立即安静下来。

  2、布置写字母的时间要在下课前10分钟,一旦让学生动笔,老师再讲或让学生再读学生们的心里就有了牵挂的事,他写不完是不会抬头的,而等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写完,需要很长时间,课堂纪律就没法控制了。不要频繁地更换教学内容,看书、看黑板、看屏幕的时间不要太短,学生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组织教学。

教师读书随笔9

  心得多栖身份的大冰,从主持人到民谣歌手,从江湖游侠到资深文青,他抱着一只手鼓行唱在天涯中,却从未将故事写在纸面上。他这十年的行走,一路遇见了许多传奇精彩的故事,这本书的诞生,是因为他想将这些故事分享。

  书名是《他们最幸福》,“他们”是一路上遇到的知己、好友,在他们的故事中,有的人无畏地奋斗,有的人虔诚地寻找,有的人为爱放弃了优越的生活。这些真实的故事,送给每一个当下的人们,无关于成功,只关乎幸福,和永远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他们最幸福》一书中的他们,选择了我们无法经历的生长方式,或粗野或叛逆,或欲扬先抑或归于平静,最终他们又收获了让人羡慕的'内心强大。

  大冰在书里写道:“人生本无定数,回首已是天涯,五味杂陈的烈酒,总好过温吞水一杯吧。”人生最重要的是体验。人生也很难是无惧的。当你学会了承认失败,学会了不去证明什么,不去征服什么,而只是为自己而真正活着的时候,你才真正长大。多年后,即使泪眼婆娑,却依旧感谢上苍,让我们有好故事可以说。

  过去人们总说“幸福只有一种,不幸却有千千万万种”。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幸福的指向并不是单一的”,因为“世间的幸福也有千千万万种”。

  希望我们都会是这千万种之一。

教师读书随笔10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老师通过读和讲《论语》,用智慧与大家分享了她的见解,这也是我第一次透彻的读论语。

  古有赵普,现有任民,任民教授以半部《论语》做良师。作者是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通过自身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完成这部书。15年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任教授的讲座,从案例出发一点点剖析论语,从中深深体会到孔子的教育智慧。

  一、心灵

  你幸福吗?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往往是没有标准,我认为只要心里舒服那就是幸福,其实也就是心灵需要得到满足。任教授说:“有些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其实教师做出这样的举动经常是出于好的愿望,但是由于心灵的扭曲,灵魂失色,好事也做坏了”,我的学生有时候不写作业我也会使用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可是这些学生该是什么样下次还是什么样,没有达到我想要的境界,还把我气的像狗一样,还自我安慰这个学生与我半毛钱关系没有,不管他了,可是下次还是重蹈覆辙,学生没有改变我也没有改变。不是我没有方法,而是我根本就没有考虑对这样的学生该使用什么样方法,也许我的心灵已经枯竭,灵魂已经失色,充满了不自信。接下来我要学习专业知识、像田小慧老师那样去阅读,充实自我丰富自我,给心灵添砖加瓦,让自己充分的享受职业生活的幸福感。

  二、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经典名句,我自小就理解这句话,那么就是“学习之后要经常复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有多少人为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认为孔老师就是一个大骗子,学习哪有快乐的,都是痛苦。孩子们厌学我认为很正常,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机不离手,这可比学习好玩多了。我想像子贡、子夏、宰我等等这样的好学生放到现在孔老师也会头疼的,不过孔老师对付他们肯定有一套。

  读了任教授的解析后,我才明白孔子所说的学习不那么简单,“学”是求知的环节,“习”是实践的环节,学习是求知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它的本意是培养行动力,是学而行之。xxxx年我刚刚从师范毕业,那年我想在互联网成立一个“饭统”网,有点像现在的美团等,如果当初我有盖茨先生那样的行动力,可能就没有现在的美团了。我们大多数人都缺乏这样的`行动力,这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只会吃别人嚼过的窝窝,可能这样吃起来不费牙!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我的见解讲给我的学生听,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真谛。

  三、既来之,则安之

  职业倦怠感是行各业都有,它促使你想跳出这个圈子,有点围城感觉。每天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和怎么也批改不完的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眼望到退休那一天自己是什么样子,想想心里凉透了,越想越生气,这气只有发给学生。未来,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改变自我(任教授“既然一辈子都要当老师,想不当老师都不可能,那么就干脆爱上这个职业,承担这个职业对自己提出的所有要求。)俗话说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用心去做好。

  《论语》这本神书,不曾通读,只是粗读,更多是看名家的讲解。所以理解不够透彻,还望大家见谅。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着怀之”,这是孔子的志向,也是我的志向。

  见解不同,敬请指点!

教师读书随笔11

  通过读一篇文章我的感受有很多。接下来我从4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这位老师接过这个新的中班,就对这个班的孩子进行了诊断,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施教过程中,才会有针对性的方法!她选择得方法是通过绘本阅读,讲故事比赛,锻炼孩子的胆量与语言的表达!这一点让我觉得作为一个幼儿老师必须要清楚的了解每一个孩子!

  其次,在组织讲故事比赛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讲述了自己准备的故事,只有牛牛,没有讲故事。正是这样,当其他孩子都有奖状,很开心的时候,牛牛没有,这也引发了后面“讨要”礼物的话题!牛牛爸爸的做法确实是在很多老师眼中都毫无意义!但是后面在专家解决问题中也提到:老师有没有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或许是孩子没有准备好!如果老师听孩子把话讲明白,说清自己想说的,是不是就不会出现牛牛不讲故事,也不会出现没有得到奖状不开心,更不会出现“讨要”礼物的`事情!这一点让我想到,老师平时要多跟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多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说出来了,老师了解了,才有助于发现孩子的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次,专家提到亲子谈话最重要!家长要做到多倾听,少打断。多带孩子出去玩耍,接触外面的世界,多一些视野!多跟小朋友接触,懂得如何跟小朋友们交往!可以让孩子当我们的小帮手,如给孩子安排值日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可以给孩子一个优先选择权,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选择,而不是家长老师一味的给孩子安排好的,你就是选择这个!当孩子做的很棒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孩子还会很高兴的接受下一次任务!

  最后,提到家园合力!老师要做到及时跟家长沟通,沟通孩子在园的表现。家长也要跟老师沟通,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健康的快乐成长!

教师读书随笔12

  不知不觉,翻到了最后一页。合上书本,书中的文字依旧在我脑海中回旋,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期盼。再次回顾自己的思路,获得的感受如下: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非,原名王栋生,这本书是他在临近退休之际,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种种教训和思考而得来的,主要是想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提供前车之鉴,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通读整本书下来,不禁觉得他是一个“硬汉子”,是教师界的“魏征”,敢于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敢于将大家心知肚明却又难以启齿的话一针见血的揭示给众人看,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对于教育界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敢于充当出头鸟,决不妥协,始终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例如当电视台觉得他逝去的学生有新闻效应而采访他时,他愤怒至极,说了句“他们睡着了,不要用你们的爪子去碰他们”。虽然言辞犀利,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逝去学生那种不渝的爱惜之情。从字里行间我读出了王老师为了理想而孜孜不求,读出了他胸襟开阔且诲人不倦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值得我反复回味,终身学习。

  教师是真善美的传播者。在生活上,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志趣,也要容得下其他老师的爱好;在学生面前,我们时刻要展现出大度的气量,说学生听得懂的话,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成长需要靠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我们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能关系到他们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他们人格的`养成。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内心澄静透明,像冰糖一样,给别人带来丝丝甜润。其实,自己的心胸敞开了,那么整个世界也就容得下了。俗话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定能面朝大海,遥望星空,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负责自己的人生。

  吴老师对“理想教育”的阐释也和我产生了共鸣。他认为“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的待遇。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够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我冒昧的用一句话来阐述吴老师的理想教育,那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但谁都又熟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由实践精心打造的屡试不爽的十个字,但我却始终坚信,这十个字并不是人们放弃的理由,相反,它却可以激励人们克服困难,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前进。试想,唾手可得的东西还有被人们珍视的价值吗?正因为有困难,有阻力,才能激发人们探索的热情,自古华山一条道,如果能坚持走下去,定能看到奇伟瑰怪之景观。作为教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背叛自己的理想,因为在那么多职业中,既然选择了教师,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如果不能做出一些让自己心悦诚服的事情来,那么这一生注定是浑浑噩噩。

  记得我在读叶嘉莹先生的书时,里面的专业知识我大概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一句话却始终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那就是“知足以励前,知不足以自勉也。”人应该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在积极的情绪中去完成自己的人生抱负,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缺陷而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而是应该积极寻求弥补的道路,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优秀。我觉得这和吴老师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稳稳当当的前进,相信若干年后,收获的绝不是碌碌无为,而是点点滴滴的实在幸福感。相反,如果只是追随别人的脚步,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扭曲自己的本性中匆匆忙忙的活着,追逐着自己并不想要的东西,即使到时候荣誉等身,内心却早已被折磨的千疮百孔。

  我又想起了最常听的一句话:人们往往只顾自己走的有多远,却不肯停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等到路的尽头才发现,其实自己一无所获。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风景,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心无旁骛的欣赏他们,我相信最后的结局是双赢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要做成功就更不容易了。试想,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人用尽毕生的精力去做一件事?虽然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之日起算起,到告老还乡之时,在讲台上的时间也不短,如果用毕生的精力去认真书写“教师”这两个字,定也会赢得多彩的人生。因为爱学生,我们就会不断的追求高超的教学技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因为爱学生,我们就会主动的去猎取各方面的知识,读各种书籍,为自己充电,然后去照亮他们;因为爱学生,我们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用人格的力量去牵引他们前行;因为爱学生,我们摈除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之事,专注于学生的成长。总之,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会促使我们在教育之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激发我们慢慢前行。

  所以,我不再畏惧害怕,也不再妄自菲薄,因为心中有爱,我相信在这条教师之路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做的更好。

教师读书随笔13

  如果一件事短期看来有价值,中期不明朗,长期有害,这件事绝不能做;如果一件事短期看不到价值,中期不清楚,长期有益,这件事一定得去做。教育应当关注的正是长期价值。探索哪些有益、哪些无益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追求。

  教育不能短视,因为人生不是短跑。教育工作者不能各管一段。好的教育应当对人的影响积极而久远。

  “45岁以后的人,如果到了年底,能说这一年没有虚度,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可见作者对教师现状多么悲观。

  别说正确的废话,别净说些没用的!尤其是升旗仪式和班会课上。

  人们不能用嘴投票就会用脚投票,一定倒逼着教育进行改革。

  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有两样东西始终没有进步,那就是道德与智慧。而这两样,正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什么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一家人近在咫尺,却都在沉默地玩电脑、手机。

  一位男生对他的父母说:你们是第一次做父母,而我是第一次做儿子,大家都没经验,为什么不能相互宽容、相互谅解,而非要苦苦相逼呢?

  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的任何观点都是其人生经验的产物,而根源常常在我们教育者身上。当我们不停地抱怨孩子不可理喻、无法沟通时,问题可能恰恰出在我们身上。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能洞察经验的规律,理性地创设教育情境以实现理想的教育结果。

  如果永远都以成绩来评价学生,那么学生的个性永远都得不到张扬。教师的真性情往往是学生最好的个性催化剂。

  现在很多的学校阴气太重,培养不出男子汉。

  教育要顺势而为,不能硬来。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学习,而是让学生热爱学习。当学生热爱学习了,还有什么学不好呢?

  没有触动学生,即使你把遥控器按坏,他的频道也无法切换。

  在惩罚中,我们慢慢成长。因为偏爱你,所以才让你疼得厉害,才会更加严厉地惩罚你。

  学校本该给家长指点迷津,可有的学校、有的领导、有的老师却让家长误入歧途。

  关注知识技能之外的.学生发展领域,才是教育的本质。

  一位教师如果学生毕业之后仍然尊重他,那才是真的尊重。

  有一些学校,有一些老师,把所有的工作都金钱化,却忘记了教育乃是一项讲良心的事业,根本没办法用金钱和工作量来衡量。

  如果孩子没有觉醒,你硬裹挟着他走你要他走的路,无论它跟不跟你走,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那些强迫孩子放弃兴趣爱好的父母,要多愚昧就有多愚昧。

教师读书随笔14

  近几天的远程教育研修,我感触颇多。

  看了专家讲课实录,犹如洗涤了一遍心灵,心中似清泉涌动。双眸被清泉擦亮,似乎看到了曙光。细细品味,余香袅袅。

  专家的细微之处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反思,促我奋发。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才是真真的课堂。去掉矫揉造作,去掉浓妆艳抹,细品草根的真实,感受真情流露。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课堂缺一不可,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还有人性的还原。

教师读书随笔15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与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与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与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与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与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与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与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与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习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师。

【教师读书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随笔07-11

教师读书随笔05-15

教师的读书随笔02-28

(经典)教师读书随笔09-06

教师读书随笔(经典)09-06

教师的读书随笔范文04-26

【推荐】教师读书随笔05-18

教师读书随笔【推荐】05-18

教师读书随笔【热】05-18

【荐】教师读书随笔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