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随笔15篇【通用】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的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随笔1
中班教养笔记——《树叶》
《树叶》是秋天主题中的一节诗歌活动。作为一课三研,就必须挖掘出这节课的价值所在。我带着这个思考进行了活动的设计。活动目标主要是:感受秋风吹、树叶落、小动物们捡树叶的诗歌氛围;学说诗歌里的话,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和创编诗歌。
活动开始,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秋天的认知,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们都能基本说出。第二环节分别出示秋天背景图及诗歌中的小动物,请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和树叶之间的关系。图片的出示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但并没有让孩子们马上说出来,而是直接让孩子们听我朗诵诗歌。之后感觉如果先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说他们所看见的,会更有利于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在进行诗歌讨论时,似乎孩子们的反应并不那么活跃。我想如果小动物和背景溶入到一起,或许能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情景性更强。动物的排放顺序也不利于孩子记忆诗歌,还有可以把小动物身上的树叶突出涂色,突出诗歌树叶的主题,利于幼儿观察。当教师再次朗诵诗歌的时候如加上背景音乐会更利于诗歌氛围的熏染。在教师动作的配合下,孩子们基本能学会诗歌中的语言。但到创编诗歌的时候,孩子们的创编可能不是太合理,这可能和我在活动中对孩子创编的引导还不够。虽然孩子们大胆进行了创编,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使我的回应也有了一定的.难度。在二研中将考虑诗歌对幼儿隐含认知的要求,引导幼儿能更合理地创编诗歌,清楚地了解小动物和树叶之间的关系。最后的游戏环节虽然让孩子们开心了一把,但如果把游戏的内容提升为边玩边复习巩固孩子自己创编的诗歌,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还有一些小细节也值得考虑,就是诗歌也可以稍作修改,更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不一定照搬教材。再思再研,期待下一次活动的效果。
教育的随笔2
今天,阳光明媚,我在幼儿园的大班教室里,看着孩子们活跃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喜悦。大班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个性,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早晨,我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户外活动。他们像小鸟一样欢快地在操场上奔跑,尽情享受着阳光和新鲜空气。我注意到,虽然他们的步伐还不稳,但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奔跑,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回到教室后,我们开始了绘画活动。我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世界。他们有的画了蓝天白云,有的画了绿树红花,还有的画了爸爸妈妈和自己。每一幅画都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下午,我们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的扮演老师,有的扮演医生,还有的扮演警察。他们在游戏中体验了不同的职业,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他人。我看到他们在游戏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心中不禁感叹:这就是成长的力量。
大班的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好的自己。
今天的大班生活结束了,但孩子们的成长还在继续。我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看到他们更多的进步和成长。我相信,在他们的世界里,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希望和奇迹。
教育的随笔3
“老师,你昨天看电视了吗?”昊昊突然这样问我,我好奇的说:“看了,怎么了?”“那你看阅兵了吗?”“看了,怎么了?”我更好奇了,“难道你没有觉得昨天的阅兵式很好看吗?”我被反问的有点不知所措。
“我昨天突然有了一个梦想,我长大了要当兵,当一个很帅的兵,到时候我也去表演,你说我会成功吗?”我迟疑的说:“昊昊,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要从小上课要专心听讲,比如平时要站得直,坐的正,平时排队不能嬉戏打闹,你能做到吗?”昊昊迟疑的说:“原来当军人还有那么多规矩呀,那...那...也要慢慢的改了,我改了以后会成为一个帅帅的兵吗?”我肯定对他说:“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加油哦!”“到时候老师也要去看哦……”说着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奔跑,边跑边说:“我长大了要当兵了,我长大了也要阅兵喽……”
从那以后,昊昊明显变化了很多,一向排队嬉戏打闹的昊昊像变了个人似的.,站的笔直,真的像个小军人一样,上课做的也很正,也积极回答问题了。
不知怎的,我的内心竟然已经骄傲上了,似乎看见昊昊站在了天安门城楼前,帅气的向阅兵台走来……,真的为孩子有这样的梦想骄傲,我希望在将来,作家中有我们的孩子,画家中有我们的孩子,电影明星中有我们的孩子,奥运的领奖台上有我们孩子……
教育的随笔4
以前,高xx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都是最晚一个,而且还总是不高兴,向家里人提一些无礼要求,父母拿他没办法。我便利用接送幼儿入园、离园时,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他妈妈说:“这孩子赖床,早上不愿意起床,晚上睡得很晚,每次吃饭都是玩着吃,很挑食,很让人头疼。”
针对这些现象,我便与她的妈妈讨论制定了一套纠正其不良习惯的方案:首先让其家人一块合作,把其不必要的零食减掉。其二吃饭时,规定他不能看电视。第三,饭菜在色、香、味上有意识的进行搭配,以引起他的食欲,而且进食量一次不能太多。第四,规定晚上要早睡,早上要按时起床。
老师和家长,共同合作,对以上方案认真实施,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高xx小朋友能按时起床,挑食的毛病也改了许多,来幼儿园也很高兴了,整体效果很好。
现在,每天,高xx都能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还来得很早,并经常笑着跟我说:“老师,我今天来的很早,我又得了第一名。”
教育的随笔5
今日阳光明媚,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一会儿,几个孩子就满头大汗地跑回来说:“老师,我热了,我想脱外套。”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热得小脸通红,爱出汗的孩子更是满头大汗,我心中有些不忍,便说:“好吧,小朋友们,你们去把外套脱了吧,等会儿冷了再穿上。”
孩子们为我的“特许”而欢呼雀跃,纷纷跑到自己的衣柜前脱外套,有几个孩子还互相帮助,动作很快。很快,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我则在活动室内准备下午的'学习材料。
没过一会儿,就听见几个孩子喊:“老师,我冷了,我感冒了。”我闻声忙走过去,一摸孩子的手,果然冰凉冰凉的。我问:“你们外套呢?”他们都说:“在柜子里,我们不会穿。”这时我才意识到,我过于“周到”的服务,使孩子们失去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于是,我边安慰几个孩子,边帮他们穿上外套。同时,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并决定改变。
在接下来的户外活动中,我不再“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并教会孩子们自己穿衣服。虽然他们穿得很慢,甚至有的孩子还把衣服穿反了,但孩子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过于“周到”地服务孩子,而应该给予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教育的随笔6
点名是幼儿园活动中最常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对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尤为常用,然而因点名的形式单一,往往使得孩子对点名这一环节不甚喜欢,经常是点名未过半,班内已是“蛙”声一片。而我们班级每天的“点名”环节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因为每次点名我让孩子们破除喊“到”的传统方式,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表达方式。
起初,我让孩子们在点到名字的时候学小动物叫,孩子们会突发奇想,想出许多小动物的叫声。然而有一天,和往常一样,我开始点名,许多孩子照例学着小动物的叫声。当我叫道“钱多多”时,她的回应让我和其他孩子都大感意外,因为她发出了“嘟嘟嘟”的声音。孩子们一下子都来劲了:“是汽车喇叭的声音”。于是,接下来的几个孩子中,他们的回应开始有了变化:有的“嘀嘀”,有的“叭叭”,还有的“嘀嘟嘀嘟”……孩子们的回应让我深思,一层不变的动物叫声让孩子们感到了疲倦和无趣,使“有趣的点名”又回归到了原点。
怎样让点名继续发挥它的趣味性呢?在孩子们的回应中我找到了答案——让孩子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第二天点名时,我对孩子们说:“昨天点名的时候,我们小朋友都发出了汽车的喇叭声,今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都发出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声音,如有的发出了“呯呯呯”,“哗啦啦”,有的小朋友用拍手来表示,有的小朋友说“Here”……孩子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我来了”。连续几天,我都用这个办法,孩子们也兴趣盎然,每天总要努力尝试着想出不同的声音。无趣的点名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于是,我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点名环节除了增加趣味性以外,能否体现教育功能呢?在后来的几天里,我尝试着在每次点名之前,给孩子提出要求,使每次的点名变得妙趣横生,以下是我的做法:
1、让优美的音乐飘荡在“点名”中
优美的音乐和枯燥的点名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然而,我在点名时,要求幼儿用“歌声”来表示。起初,当我点到孩子名字时,他们会唱着教过的`歌曲中的某一句歌词,慢慢地,我引导孩子们创编,如给孩子们几个字“马老师,我来了”,让孩子们编进学过的不同曲调的歌曲里,有的孩子用“我上幼儿园”的曲调,有的孩子用“大苹果”的曲调,也有的孩子用“老鼠爱大米”的曲调……顿时,教室里满是童言稚语的曲调,与此同时,孩子们在“点名”的环节中,复习了歌曲,又试着创编歌曲。
2、让枯燥的计算活跃于“点名”中
计算好似跟点名一样枯燥,让人提不起兴趣。怎样让同样感觉枯燥的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显现趣味性呢?我尝试着小班第一学期时,要求孩子们在点到名字的时候,能发出一下或者两下声音,第二学期的时候,我试着让孩子们发出四下、五下甚至是六下声音。并且,每次发出声音的表达方式不同,可以是拍手、跺脚、动物叫
等等。这样孩子们在枯燥的点名环节中,学习了数数,计算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让流畅的语言展现在“点名”中
小班年龄阶段正是孩子语言培养的最佳期,我同样在点名时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目标。一开始,我要求叫到孩子的名字时,他能用三个字的一句话来应答。于是,“我爱你”,“我来了”,“吃饭饭”等三字句从孩子的口中表达了出来。慢慢地,我要求孩子用五个字、七个字等语言应答,于是,孩子们用“我是好宝宝”,“我的朋友就是你”等语句来应答。到了小班末期,孩子们会一边有节奏地拍手或有节奏地跺脚一边用语言来应答。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语言能力、计算能力、节奏感等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古语说“毋以善小而不为”,确实,每天的点名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一个微乎其微的环节,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环节却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纲要中指出“要充分注意不同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渗透”,而“点名”这个老师们都习惯了让孩子们用“到”来表达的环节,很难让老师们联想到有独特功能的环节,在一次次的变奏中,也可以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奏出美妙的乐章。
教育的随笔7
时刻注意自己言行
方楠是这学期刚插到我们班的孩子,对幼儿园的日常规范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排队,经常在院子里大小便,还把小朋友的小椅子到处乱搬动……开始时,我们还好言相劝,教她怎么做,但是,时间长了,我们该教的都教了,她却没有一点进步。
今天,孩子们正在给星星涂颜色,她把鲁颖的书撕坏了,我拿着书大声的呵斥她说:“你懂不懂事呀?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书撕坏呢?你把鲁颖的书撕坏了,把你的换给她吧”她抬头看了看我,嘟哝了一声:“老师真凶。”听了这句话,我的脸腾地红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于是我蹲下身,换了一副笑脸对她说:“你看老师凶吗?”她看到我笑了,说:“刚才很凶。”我说:“你喜欢凶的老师,还是喜欢不凶的老师?”“喜欢不凶的。”“那你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小朋友吗?”她摇了摇头,我说:“老师喜欢听话的乖孩子。”“老师,我听话,我是乖孩子。”看到她真挚的表情,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惭愧。孩子多么天真,自己随意的'话语,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阴影。
“老师真凶!”这是孩子的内心话。我将把这句话牢牢地记住心里,它会时刻提醒我,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多么的重要。
教育的随笔8
记得刚开始使用区角活动时,在一天下午,给我们班的幼儿分配到区域活动区去玩,让我们印象很深,当时给他们其中一组玩的是角色区,他们在区角活动中扮演买烧烤的行人和卖烧烤的商人。并且分配很好,卖烧烤的分为,收钱的、点菜、烤烧烤的、还有一个收盘子的。
这时,我就在旁边悄悄的看着,他们有模有样的进行着角色活动,先是一个小男生来买烧烤,他首先去点菜那个幼儿面前点了几串洋芋、韭菜,点菜的幼儿把钱算好说:“洋芋一块钱一串,韭菜一块钱一串总得两块钱”当时我还有点意外,这么清楚的算账,接着买烧烤的幼儿开了钱,便把烧烤拿给负责烤烧烤的幼儿,负责烤烧烤的幼儿,麻利的把烧烤放到烧烤箱(纸张)上来回翻着烤,也像大人烤烧烤一样,在上面撒上盐、辣椒,烧烤烤好了,买烧烤的`幼儿开始吃了,嘴巴嗒嗒的模仿着吃的样子,吃完以后便回座位上了,这时下一个买家又接着来买烧烤。
我连续的观察了几个幼儿,他们都是模仿大人吃烧烤的过程来进行,并且都是很有大人的范,看他们要的正开心,本来我也想去参与,感受一下儿时没有玩过的活动,但是却而止步,因为他们正玩的开心,不想去打断他们,下次一定和他们一起玩,从这个活动让我发现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
也让我知道了,在角色扮演区中,他们是主角,犹如站在舞台上闪亮的主角。
教育的随笔9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要做到使他们身临其境,只有这样,对他们的影响才深刻,同时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今天中午午餐前,凌老师从厨房拿来了中午进餐的餐盘,我找了几个小朋友帮老师分发餐盘、汤勺。小朋友都很开心的帮老师分盘子,我们一共用了六张桌子吃饭,所以找了六位小值日生帮老师分发餐盘,小朋友盘子分完了我又拿了匙子让他们去分他们分盘子的桌子,他们分完了便去看电视了。我们午饭吃的是米饭和菠菜蘑菇鸡肉汤,饭来了,我和杨老师便去给孩子们分饭菜了,凌老师负责看孩子们,监督孩子们小便洗手。我和杨老师分完饭菜后,孩子们也就正好搬板凳开饭了。所有的小朋友都开始开饭了,我忽然发现有一桌子上的一个盘子里没有勺子,也恰好这一桌子的小朋友也没有喊没有勺子的。这时,我说:“是谁发这个桌子的盘子和匙子的?”琳琳马上接上说:“是王文熙。”然后我又问:“王文熙?你把盘子发完了吗?”“嗯,发完了”她说。我又说:“匙子也全发了吗?每个盘子里都有吗?”然后,我意味深长地望着她,这时,她才仔细检查每个盘子,发现有一个盘子里没有匙子。她迅速地去取了一个匙子放在了盘子上,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说:“以后再发盘子或匙子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每个桌子和盘子是否都有了,都有了才说明这件事才完成了。”然后对全班小朋友说:“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做完后一定要仔细检查,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先不管教育的效果是怎样,但至少这个教育契机我已捕捉到了,因为教育的效果有时是在短时期无法看出,而教育的契机只要留心,处处都皆是。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需要做个有心人,从小处着眼,关注细节,关注每一个孩子。
教育的随笔10
《国学与人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看似务必得要是搞学术研究的教授来讲才可以听,才会有价值,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我自己曾经的认为。所以今天我来聊这个话题,自己都觉得太过于突兀,拿不动。但是居然就决定来了,而且是和你们一群大学生聊,而我,是一个地道的初中生。
这让我想到一个场景:一群研究社会,研究人文的有识青年,去了一个荒僻的乡里调研,和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农村老太太谈人生,而后大家听得一乐,哈哈大笑。这是之所以今天我敢于来和大家谈这个话题的心境,我想大概就是这样的情景了,我很希望大家与我一样怀着这样的心境,以对一个农村老太太的期待开始今天的谈话。即使不能让诸位哈哈一笑,也希望我所分享的,可以让大家感觉到国学对我这个普通人的人生带来的美好,也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朴实的启发。
我想聊四个话题:
第一,我们对于国学务必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国学到底是什么?
“国学”一词不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有的说法,因为过去并没有“非国学”来对比着,所以,许多教授告诉过我们,是由于西学进入中国,才相应的有了这个称呼:我们的学问,叫做“国学”,西方的则是“西学”;或者我们的学问叫做“国学”,西方的则曾经被统称为“科学”。这是一个过程,但也成为了一种固定格式。那么这样看的话,国学简直就是对于中国学问,中国传统最大的统称了,不是一些朋友误以为的,只是“儒释道”三家叫做国学。
第二,我想聊聊学习国学必须的经过:
一般我们搞学术研究的教授们会从先秦开始给大家捋一捋国学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不是搞学术的,也怕所学不固,不能够给大家正知正见,就不捋了。但是这个是学习国学务必的经过,我希望同学们自己可以去这样做,这样我们会学习得踏实牢靠。真的,我们一定要好好从历史的角度去学习,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去了解这个民族是怎么产生的这些文明,这些文明由哪些人去引领,他们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包括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又是如何去推进这些思想的,这些思想又是如何一代代去演变和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这些问题以历史的观点去学习的话,就可以一一明了。而一旦明了这些,我们也就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学之所以在世界各地不断绽放的原因,了解中华文明之所以源源不断的原因,我们会由此而建立深刻的民族自豪感,会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深感骄傲,也会从此以后更加注意以一个“大国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你所在的小社会,你的学校;也以一个“大国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你将要在的大社会,你的人生;并以一个“大国公民的姿态”出现在更加大的社会,你的工作,你的职业;同样,以一个“大国公民的姿态”出现在更加大的社会,全世界面前。我个人觉得这是对于我们的大学生而言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很不希望看见大学生们和大叔大妈们一起在网上抨击这个国家,抨击那个国家,抨击我们中国的这个现象,抨击那个现象。因为,抨击只能代表我们懦弱,或者我们羡慕嫉妒恨,让一少部分人去那么做吧,我们不能够把大把的青春那么荒废,青春应该拿来去做的事情,是挽起袖子奋斗,是做好每个当下该做的事,是学习好你应该学习的本领,将来好用铁的'事实去改变我们所抨击的自己那些不好;用谦卑的精神去学习我们所抨击的人家那些好,并努力做得比人家更好——这是一个大国公民该有的心胸和该有的样子!总觉得没有这个样子,是因为我们遗忘了历史,我们以为就如同近百年似的,我们一直并不怎么强大,并没有太多可取之处……
我的同事里,有山西运城人,在我们的学习班中,我讲到了中原的文明,讲到了华夏文明的发源,一位我们山西某高校即将毕业的孩子居然惊叹,“原来我的家乡如此伟大啊!”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从小可能缺失了这样的了解,不要动不动一切都怪我们的教育体制,这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失误,也是稍大了以后,我们自我教育的失误,至少课外读物接触得太少,范围太窄了啊!
第三个话题,我想谈谈学习国学的程序——
我们该先去学习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传播国学的机构建议人人首先学习《弟子规》,有的建议学习《四书》,还有说先学习《易经》,还有建议先学习《道德经》,还有说“唐诗宋词”,众说纷纭。那么到底该先学习什么呢?我的老师梁瑞强先生告诉我张之洞先生的一个理念,我感觉很有道理,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过:“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小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我们常常说要做经世济用之才,那么这个经世济用之才怎么来的?是先学《小学》,再学“经学”,而后“史学”,并“理学”、“文学”等。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有了小学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够知道汉文化的缘起,这个《小学》,就是文字学和做人的道理,具体讲就是音韵、训诂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待人接物起居饮食之礼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学习完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明了一大半,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其实也就知道个大概了。深入了解这些后,再去学习经学,才学得有根基,才扎实可信。这个“小学”部分,建议各位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说文解字》,清朝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曾经认为,“读过很多书,而没有读过《说文解字》,不能说你读过书;没有读过书,而读过《说文解字》,不能说你不通。”可见这本书的重要。小学通了,经学学习好了,自然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性格都有了系统的了解,这时再学习历史,就不茫然了,而后其他东西也好融会贯通,这便逐步成长发展为经世济用之才了!我们润德轩国学研修班的课程就是这样设计的,先小学,而经学,再史学。大人,孩子一个样。
第四,我想说说学习国学对我自己的影响。曾经发过几篇《我的国学情缘》,其实那里面已经说得很详实,好像输入题目百度一下大家可以看到。
我方才说过,我是个初中生而已,这是个事实,这让我自身素质有很多缺限。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类的艺术学校,个人认为学校所学不是我所想要,也感到前途一片迷茫,加上家庭环境等各方面问题便主动退学了。十六岁进入社会,发现比在学校更加一片茫然,这一茫然,就茫然了十年。直到二十大几认识国学之前,其实人生实在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有幸学习国学后,才知道过去那些冤枉的泪,都是自己的问题,才明白做人做事其实有那么多道理我都不曾明白,于是也并没有做好。
人,天天走在道上,但我们到底知不知道大道该是哪条?该怎么个走法?其实真不见得!所以我们常常走得内心逼仄难熬。比如有时我们与父母不和谐,我们觉得非常委屈,觉得他们不懂这个时代,不理解人,甚至觉得他们为我们做得不够;有时与舍友不和谐,觉得舍友自私自利,没有照顾我们的情绪;有时和老师也不和谐,觉得老师偏心眼儿,没有一碗水端平;还有同事、上司、客户、朋友、恋人、另一半等都有各种矛盾,甚至有时跟自己之间也很纠结,也有过不去的结,解不开的疙瘩;还有就是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也有不知何去何从,彷徨失措的难过;有时又把一切归咎于命运,归咎于社会……等等等等不堪吧……都是我曾经在最初那个十年,和过去这十年当中亲身体验过的。但是,前后两个十年,我的心境和面对这些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觉得没有别的,就是学习而已,就是对于国学的不间断的学习,不间断的静心领悟,和不间断的精心践行;而后再学习,再领悟,再践行,让我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对一切问题的处理,逐步有了办法,所以开始体验到生活的各种美好:比如劳动和付出有它独特的美好,比如逆境有它独特的美好,比如情感失落孤独寂寞也有它独特的美好,这都是过去的我不能够体察到的,内心会觉得因为这种体察而彻底地欢欣,这些是国学带给我的一种我不太会形容的,妙不可言的感触。有了这些变化后,我发现,奇异的事就不断发生了,过去许多矛盾没有了,转而进入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内心世界,是幸福生活。
这里我再次强调“静心领悟”和“精心践行”,因为学习国学不是用来写作文,用来答题考试,是要以先贤的智慧,指导我们的人生,改变我们不好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重新建立更客观,更理智,更智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期改变我们整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甚至是命运。那么一定要先静心领悟、品味,再精心践行、总结,才有这个可能。
教育的随笔11
对于任何人来说,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要感到一些陌生、无助,那么,我们想想一个孩子又会怎样呢?答案只有一个:哭——孩子特有的能力。当他们无助、无奈、没有人可依靠、没有安全感时,他们必然会显现出特别焦虑、烦恼直至放声痛哭。
综上所述,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们尽量缩短哭闹时间,以尽快进行正常活动。目前,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即如何让新入园幼儿不哭闹或者少哭闹。那么,我想只要做好以下四点,问题就简单许多了:
首先,整体环境。当幼儿进入到某一个活动室时,需要有一个非常舒服的视觉冲击,包括室内环境和三位老师的表现以及小朋友们的情绪等。幼儿进入活动室看到比较舒适的环境在心里会放松些,加上老师们热情接待(面带微笑),和蔼的语气,再有小朋友们的开心、放松等表情无疑都会给幼儿带来一些宽松的氛围,为新生入园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每个人心中在每个时期都会有崇拜者和信服者。作为幼儿就更不例外了,甚至他们会出现多个崇拜者。因此,我们要想风调雨顺、一呼百应,必须要成为孩子们的信服者包括:
一、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二、讲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故事或者做一些能够吸引他们的动作等;三、带领老孩字表演一些律动、英文数来宝等。
再次是从培养幼儿角度出发。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其在课堂上看到别的幼儿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在生活上各项事宜都不知所措时,无疑会有些自卑。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神去发现他们,同时对其加以关注。
最后一点是食品的安抚。“民以食为天”,绝大多数幼儿都是比较喜欢吃的,那么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能利用孩子们的这一弱点来改变他们的某些行为呢?
教育的随笔12
细菌的故事
晨间游戏结束了,孩子们坐在小椅子上,我请他们分组去洗手。
我说:请小朋友卷好袖子,用皂液把手洗干净。不一会儿,新新跑来说:洋洋冲一下就走了。过一会儿,周周也来说:西西不用皂液。楠楠在旁边也说:东东也没用皂液我听了真是无可奈何。在小班的时候,我们着重培养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孩子认真洗手,还编了有关洗手的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甩甩,甩干净。到了中班,我们依然重视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把洗手、擦皂液、冲手等过程都用图标的形式画下来,贴在卫生间洗手处以提醒孩子不要忘记。可是每天仍然有孩子不认真洗手,长此下去,对孩子的身体肯定不利。怎么办呢?我苦苦思考。
于是,中午吃饭时,我给大家讲起了故事:细菌毛毛长着红头发,绿眼睛,不过他很小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他得意地说:谁也看不见我,我想到谁肚子里就到谁的肚子里。有一次,点点不好好洗手,我趁他用手啃鸡腿的时候钻进他的肚子里,在他的肚子里吃好东西,还翻跟头,弄得点点肚子疼得要上医院,看我多厉害。今天我得换一个人。说完细菌毛毛就躲进了宝高玩具里。明明来玩玩具了,(讲到这里,孩子们纷纷说别去别去,有细菌),可他不知道,细菌毛毛就趁机贴在了明明的手心上。快去洗呀!孩子们忍不住了。到吃饭的时候,明明去洗手了,他应该怎样洗手呢? 大家纷纷举手说:洗干净。我反问怎样叫洗干净呢?用力搓用皂液。对了,明明就是这么做的。与孩子们互动完了后,我接着讲故事:明明玩得很开心,要吃饭了,他第一个去洗手,他把手打湿了,细菌毛毛说:用水洗我不怕。明明又挤了一些皂液,两只手开始搓。细菌毛毛喊起来:别搓了,我要掉下来了。(孩子们插话喊着用力搓用力搓)明明用力来回搓手心和手背,搓呀搓,搓出了几个肥皂泡泡,细菌毛毛看见泡泡可害怕了,大叫说:泡泡来了,要把我带走了。果然,当泡泡来到毛毛的身边时,把它一包就包在泡泡里了。明明用水仔细冲,把泡泡全都从手上冲到了水池里,细菌毛毛呢?大喊着救命救命,没等喊完,就被水冲进了水池里的小洞,流进了黑黑的下水道里,再也不会让小朋友肚子痛了。
现在你们谁会和明明一样消灭细菌?我会!全班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怎样消灭呢?我又问。要用力搓要用皂液还要搓出泡泡,把细菌包在里面
大家去洗手了,我再也没有听到来告状的声音,只有前来汇报好消息的声音:老师,我搓出泡泡了我把细菌冲到下水道里了
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泛灵心理,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我通过故事赋予了细菌生命,促使孩子把外部的、被动的老师说教认真洗手,转化为内在的、主动的我来消灭细菌,使孩子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行为,逐渐将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的随笔13
星期四下午,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入了同学们的耳朵中:王老师不带我们了,要回洞山校区了。我们慌张地赶快找王老师核实,没想到这是真的,竟如此的突然。同学们回到教室号啕大哭起来,那一刻,除了哭声,连空气都停止了脚步。王老师赶来教室安抚我们,但是受了重伤的心难以平静,太多的不满,不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王老师也忍不住地哭了起来,大家久久不愿离开。
第二天,本想好好地和王老师上一堂告别课,同学们一到教室就自发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对王老师不舍的话语。可是,走进教师的不是王老师,而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个头和王老师差不多高,扎着个马尾辫,皮肤白皙,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带微笑的向我们介绍她就是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徐老师。同学们一听,可傻了眼。难道王老师就这样走了?大家心里愤愤不平。
教室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井然有序了。有的同学随心所欲地乱扔垃圾,有的同学借此机会不好好写作业,还有的同学甚至传纸条说:不让徐老师进来,让王老师回来。面对同学们的种种刁难和无礼,徐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发怒,反而亲切地和同学们谈心,安慰大家,并陪不写作业的同学完成作业。徐老师这些举动,让我失衡的心里平衡了许多——徐老师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其实,徐老师也是无辜的“受害者”,我们把不满都撒在她身上,而徐老师一点怨言都没说,她的大度和宽容,不禁让我心中有一些愧疚。尤其得知徐老师昨夜为了生病的孩子一点多还没有休息,可今天早晨竟然把生病的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拖着疲惫的身子来给我们上课。可见,在这个时候我们四(一)班的孩子在徐老师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此时,我原先沉重的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布满心头的阴云也不知不觉地开始散了。
王老师走了,她对我们的爱永远留在心里。徐老师来了,也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心里,相信也会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
教育的随笔14
随着天气慢慢地暖和起来,孩子们的穿着也单薄了些,灵活多了,鞋子都换成了单鞋。我想: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父母过分的宠爱让这些宝贝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很严重。为了进一步加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我班尝试了穿鞋子比赛。通过家长们在家的配合练习以及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孩子们穿鞋子的本领普遍得到了提高,今天就是见证孩子们能力的时候了。
别看我们宝宝班的孩子年纪小,他们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可一点不逊于参加正式比赛的运动员。瞧!在老师一声口令下,孩子们能干的小手动了起来:迅速脱下鞋子,并把鞋子扔到中间;再一声口令,赶紧找到自己的鞋子,并伸脚丫、穿鞋子、贴鞋子扣。穿好的高喊着加油,为没穿好的宝贝们呐喊助威,现场的气氛真是既紧张又激烈。最后,对这些穿得即对又快的.宝宝们奖励一个大苹果,对那些愿意尝试但不能全部自己完成的也作鼓励。
本次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的自理意识,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是很能干很厉害的表现!
教育的随笔15
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的关注、老师的爱,这是他的需要,这是他的权利。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而且是容易畸变的。即使是年龄很小很小的孩子,眼睛也是敏锐的,心灵是稚嫩的。作为一名教师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无意的、细微的,都很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一翰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每次我们组织孩子们排队时,他总是掉队。在这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拉起他柔软的小手。这一切是自然的,我没有把它当回事。
有一天,我和从前一样拉着一翰的小手走在最后边。走在前面的浩然回过头来对我说:“王老师,你也领着我吧!你从来没有牵过我的手”。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着其它的孩子羡慕和失落的目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以前在排队时,我常常牵起年龄小,动作慢、闹情绪或是较调皮的孩子,我自以为这样做已经是很“尽职”了,我责怪自己的粗心,以至忽略了别的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老师与自己亲近。拉手,虽然只是表达教师微小的关注,却能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从这以后,我总是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和我拉手,让他们不再有“失落感”,给他他以平常的爱。每当我拉着他们柔软的小手时,我总感觉特别亲切,相信孩子们也会真切地感受到我更爱他们。
想起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此时此刻,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教育的随笔】相关文章:
【经典】教育的随笔08-03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4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5
[精选]教育随笔08-25
教育随笔(精选)06-12
教育随笔06-11
教育的随笔11-08
教育随笔【精选】10-21
(精选)教育随笔06-12
小班教育随笔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