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谁家新燕啄春泥

时间:2023-04-01 07:43:08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谁家新燕啄春泥

  谁家新燕啄春泥.,作者只是写燕子吗?欢迎阅读下文

  谁家新燕啄春泥.【1】

  7月中旬和弟弟妹妹相约,回乡下老家小住,一同看望年迈的父母,在低矮的旧堂屋的当门间,无意间看到黑悠悠的房檩上规规矩矩地垒着燕子窝,窝中的铺草依稀可见,对此,我感到既新奇又亲切,惊讶地叫道:“看,几十年前燕子垒的窝还在呢!”忙问母亲:“这些燕子还在吗?”弟弟妹妹们也循声望去,母亲连忙答道:“最近几年不再回老窝了,燕子也搬新家啦!”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是母亲的不经意的一席话,勾起了我对家中一桩桩往事的回忆......

  这栋房是上世纪80年代初盖的,是当年我村最漂亮的三间青砖水泥瓦房。

  前后墙均7尺多高,一对桐树梁,十五根杂木檩,都是自己的宅基地生长的,青砖水泥瓦是父亲买煤用大队的小土窑自制的,“人”字型的屋顶房廊是父亲买的竹竿和芦苇杆编织而成的。

  盖房上梁那日,我尽管毛笔字写得不怎么样,但是,为了表达我这位人民教师的喜悦心情和全家人的喜庆,按照民俗,我还是书写了毛主席的一句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在长长的霹雳啪啦的一阵鞭炮声中贴在两根房梁上,以代表改革开放后一代新型农民述说自己解决温饱后的喜悦心情。

  新房盖好后,父母从过去发过洪水后(75.8特大洪水)所盖的土坯过渡房里搬进来,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改变了自己的居住环境。

  可是,燕子这对小精灵仿佛知道房主的愉快心情似的,从遥远的地方叽叽喳喳飞来了,在房屋间来回穿梭盘旋,最后选择堂屋当间朝阳的二檩作为筑巢,要日夜陪护二老住进新房。

  自从小燕子落户我家后,每天就可见到他们从外面嘴衔新泥,扑棱棱飞来飞去,叽喳喳叫个不停,一天、两天、三天、五天,它们为了构筑新家,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地衔泥衔草,就像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既科学又坚固地垒砌了自己的安乐窝。

  巢穴垒成后,一对老燕子呢呢喃喃,窃窃私语,就像一对新婚的夫妻,它们在恩恩爱爱中衍繁着下一代。

  当小燕子孵化出生后,忙坏了老燕子,它们会不厌其烦地飞到野外,寻找雏燕的口粮,一旦寻到,就会衔着口粮不舍得自己吃,而是不顾一切地拼命飞回巢穴,嘴对嘴精心地喂养着那几只嗷嗷待哺的小燕子,不分昼夜无私地抚养自己的儿女们!等到小燕子翅膀长硬了,它会飞出孵化它的巢穴,不甘心于终日穴居,被动接受喂养,要在老燕子的搀扶下现天日,经风雨,见世面。

  小燕子也会仿照老燕子衔泥衔草,重新选择新宅,构筑新巢,以满足于分家过新生活的需要。

  在坊间,谁家垒了燕子窝说明是喜庆的事,预示着谁家会人丁兴旺,招财进宝,所以,

  人类和燕子和谐相处,也有个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

  在我的记忆中,小燕子垒巢在我家就有三次,说来也巧,我家的人口也由少到多,新房一座又一座地盖,燕子窝一穴又一穴地垒,小燕子总是伴随着我家的人丁兴旺而衍繁。

  小燕子在我家最初垒巢是上世纪60年代。

  那时正是人民公社大集体,吃罢食堂,家里一贫如洗,从朱氏桥搬到新庄,我家只有5口人,父亲和别人借钱才盖起两间低矮的堂屋和一间灶屋。

  我那时刚上小学,清晰地记得,房基只有5层碎砖,土坯墙有一尺多厚,两间堂屋仅有三根长檩,是父亲用自己的肩膀一根一根从30里外的县城木材公司硬扛回家的,为的是节省运费,父亲磨破了双肩,房廊买不起竹竿苇杆,只好用秫杆扎成把来代替,屋顶修缮的是当地生长的一种槐草,用来挡风遮雨,盖起这三间房父亲也生了一场大病。

  可是,燕子不嫌家贫,堂屋刚盖好, 就招来一对燕子来垒巢,我睡的土坯床铺就斜对着燕子窝,它们天天飞来进去,叽叽咋咋,只要在家,我都能看见听见。

  我大部分时间喜欢它们,是这些小生灵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但也有讨厌它们的时候,那就是它们随意往外拉屎是时候。

  一不注意,它们就会把屎拉到堂屋当门干净的地板上,每逢此时,母亲总是大声地斥责我还不赶快把地板用铁锨铲干净,然后再铲些碎土掩上。

  我边干边嘟囔道:“干脆把它们的窝铲掉算了,省得以后再拉了。

  母亲总是说:“它垒咱家是咱的福分,它是益鸟,千万不能招惹它, 要好好地善待它"!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动赶它走的念头,还不时地教育弟弟妹妹们共同善待它们。

  正是我们的精心呵护,这窝燕子十几年衍繁生息,从我家飞出去了一大群,不是1975年遇到特大洪水房倒屋塌,燕子窝还会存在,这时,我家的人口也从刚来时的5口增加到十口,正好翻一番,按母亲的解释,那是燕子庇护的结果呀!

  洪水过后,到了1978年,生产队规划了排房,我家经过3年的积累和救灾帮助,在原有的废墟上率先盖起三间瓦接檐的土坯房,不过,为了防飘雨,后墙是“里生外熟”,即墙体里面是土坯, 外面是青砖,也叫“砖包后墙”,从屋后看很体面,像是砖墙,但从前面看,还是有土坯。

  这样的房屋在当时经济困难的年代已经是很不错了,能住上这种半边瓦房已经是上等家户了,后来,我和二弟结婚就在此屋,算是很体面了。

  如前所云,房屋刚盖好,燕子又来垒窝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好像是这些燕子有千里眼,顺风耳,专门盯着我家看啥时盖新房,前脚盖好, 后脚就跟上来了。

  这时的房屋比原来盖的都高一些,特别是门楣下,专门留出燕子随时出入的亮窗,即使关门不开,也不影响燕子的进进出出,很显然,盖房时已设计好了,把燕子已考虑进去了,仿佛是家庭一成员,人鸟和谐相处,注意生态平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把燕子称为“家燕”,仿佛对待自养的猫啊狗啊,一视同仁,燕子天天陪伴着我们兄弟姊妹慢慢长大,燕子窝是留给我们的最大念想。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兄弟姊妹6人就像那一群小燕子, 一个个翅膀长硬,男婚女嫁,为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父母,飞到了自己营造巢穴的地方,开辟了一块新天地,年迈的父母送走了奶奶,现在相依为命,终日在家守老营,变成了“空巢老人”!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现象。

  作为儿女们,孝老养老的方式很多,“常回家看看”是最基本的常识,接老人到自己家养老或者是住敬老院,都是老人的自己选择。

  敬老孝老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燕子还知道反哺,何况人乎?工作再忙、事业在重要也要抽出时间给老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尽量多抽时间陪陪老人,不但让老人衣食无忧,还要病有所医,老有所乐,解决精神空虚和心理孤独问题。

  这次我们兄弟姊妹相约一同看望父母,老人显得很高兴。

  能多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嗑,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是老人求其不得的。

  逢年过节要关心他们,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平时也不能忘记他们,兄弟姊妹多好处多,平时可以分开回来陪他们,假如住院了,更应该前前后后护理他们,只有身体好精神好,老人才会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对此,我们做的还不够, 还需要继续努力,绝不能像母亲所说的,燕子搬了新家忘记了老巢!

  如果,你爸爸在多好【2】

  中元节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却有一件事,在心里氤氲,渲染,有一种湿湿的,润润的感觉,这是有关于我母亲的事情。

  在别人心里,中元节无非是祭拜祖宗和祭拜逝去的亲人的节日。

  然而,对于我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个节日是我父亲的祭日,我的父亲就是在这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的。

  每年,要到中元节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变得郁郁的,自会有一种忧伤在心里流淌,思念也就成了这段日子里的主题。

  我会在心里一遍遍地想念父亲生前点点滴滴的事情。

  想念父亲暖暖的目光;想念父亲笑起来的时候,那一份善良与淳朴全写在脸上;也想念父亲遇到事情的时候,默默地抽烟的样子。

  尽管父亲已经去逝十多年了,对父亲的思念没有减少一点点,很多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想到父亲。

  想念父亲不仅是我一个人,家里的人都没有放下对父亲的思念,尤其是母亲。

  每次我回老家的时候,或者与母亲打电话的时候,说着说着,母亲很自然的就来这么一句:“如果你爸爸在,看到你们今天这样,不知有多高兴。

  之后是一声幽幽的叹息。

  中元节那天,我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里没说几句话,便在那头抽泣起来。

  母亲说:“他们一家一家关着门在家里有说有笑,我就一个人在家里,如果你爸爸在••••••”

  母亲的抽泣声越来越高,我正要安慰她,她已经把电话挂了。

  再拨电话过去,怎么也打不通,不知道母亲摁倒那个键了。

  今天是

  我知道,母亲说的他们,是母亲住的那条街上的左邻右舍,我理解,人家是人家,当然不能和母亲在一起24小时。

  这段时间大姐外出有事,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心里会感到特别的寂寞与孤独,想念父亲那更是自然少不了的事情。

  可是,在电话里,蓦然地听到母亲的抽泣声,我的心情也跟着忧伤起来,却也对母亲不放心,担心她的身体,父亲都去逝那么久了还这么伤心,真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才能将父亲放下。

  以前,母亲时不时的说道父亲,如果你爸爸在多好,如果你爸爸跟我一起做做事情多好,如果••••••我倒没往心里去,觉得确实如此,我也经常想到父亲。

  母亲想念父亲很正常,当然要比我们想得多。

  也难怪,母亲和父亲生活了40年的时间。

  他们相濡以沐,心心相惜,一起风里来雨里去,一起默默地经营着这个家,同床共枕了这么多的时间,怎么能说放下。

  当我转念一想,心海微澜,一片湿湿的,润润的感觉。

  母亲的不能放下、母亲的刻骨铭心的思念、母亲的抽泣声,这难道不是爱?这难道不是一份炽热而又深沉的爱?任岁月流逝,别人进不来,你也出不去,无论你在与不在,我就这样,深深地爱着你就这样,将你,幽居在心里。

  母亲一次次说道父亲,其实这就是爱,只是不像年轻人将爱挂在嘴上,而我母亲却是把爱的字眼隐了去而已。

  秋日简静,不曾扰古城【3】

  是秋了,乱红飞处。

  我喜欢初秋,霜降未至。

  早起,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凉丝丝的风落在眉间,浮动着落叶的情怀。

  脚印下写出的句子里,仿佛有遥远的笛声响起。

  古城的城墙,厚重的青砖,堆砌着很多故事。

  黛瓦青墙,泛着古老的苍颜,用手轻轻的触摸,指尖下的粉墨,就滴落成了带着唐诗宋词的清幽。

  我喜欢独自走在古城的街道上,尤其是到了秋天,那种秋凉的心境,交织着古城的深厚,无尽的秋意,蔓延在心底和眼里,古城不惊。

  很多年,我都会在某一个秋日,把脚步伸展在古城的秋天里。

  走着走着,就到了深秋。

  走着走着,就倾城映空。

  小院无声满阶尘,我走在秋天的古城里,小院深处无人问。

  背影里装满了深情,院落里的人早已经不是曾经的故人。

  燕子归去,墙下秋千。

  掩不住的苍凉,写不尽的忧思。

  叹一曲,秋华惊梦。

  到底是,满目落英正纷纷。

  古城的城墙根下,泛着青灰色的烟水。

  弥漫在初秋的清凉里,翻动之间,就是千年,古城一直不变。

  我也想成为一座古城,无论经历风雨沧桑,无论经历几度辉煌,一直一直,是一副不惊的模样。

  终究是不能啊,会有离别的忧伤,会有快乐的欢唱,会有莞尔的美丽,会有低沉的回望。

  我数着脚下的青砖,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留住了多少岁月的斑驳,才会有沉甸甸的颔首。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停留,赶路。

  就是想尽快的走完这一生的路程,争着,吵着,不甘寂寞。

  我依然喜欢坐在落日里,我依然喜欢走在青砖上,我依然喜欢写一些自己的文字。

  就像这秋天里的古城,不动,无声,看着尘世里的炊烟滚滚。

  就像这初秋下的光阴,不凉,也不燥。

  不做离人,不忘初心。

  日月简静,不曾扰古城。

  是秋了,风起,叶落,花开半世,心落半尘。

【谁家新燕啄春泥】相关文章:

春燕剪过三月10-01

化作春泥更护花作文11-05

春泥计划工作总结范文10-08

写春泥托物言志作文范文10-06

化作春泥更护花作文6篇(优)12-09

燕经典随笔散文10-10

鸡啄人的作文(通用36篇)11-04

谁家过年作文450字10-05

飨燕饮食礼仪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