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
【摘要】中国的艺术设计兴起于对西方艺术设计的形式模仿,现如今要实现持续发展,须要发掘出内在的力量——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可喜的是,现在涌现出的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风格,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都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具有中国元素的现代艺术作品都成为了当今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弄潮儿。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借鉴;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水墨画审美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传统文化;留白;线描;水墨画
一、现代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借鉴
(一)传统绘画中“留白”技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艺术手段和独特的创作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从一开始就没有所谓规定性的视角,文人骚客作画只是兴致所至,没有空间局限,任意角度都可以对身临其境的自然景观进行描绘,在构图布局上讲究的是画面整体性的逸致和美感。“留白”灵活自由的构图方式实现古代文人画家这些作画目的。
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常用技法中,“留白”与“负空间”以及“空白”这些定义频繁出现,设计师通过对整体布局、空间空白、色彩渲染、尺寸字体等使用来定位视觉焦点,从而达到突出设计主体,夺人眼球,传播设计理念或者产品特色的目的,可见留白在平面设计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要素。
尤其是国际大牌产品在定位品牌文化时选择的设计通常看起来非常简单,简单背后却又直击人心,形成十分高级而简约的美感。无印良品从创立品牌以来一直主张“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这句话出自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就是尽可能地简化一切加诸在产品上的装饰,讲究回到物料最原始的本来面目,反而能够发现更多、更广阔的美感,这同时也是艺术史上极简主义的艺术追求,也体现了留白给现代设计所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在设计中追求“简约”的美感,是通过不断地进行减法来实现的。在去掉繁复的信息叠加之后,所出现的大面积的安静的空白就是留白,留白便是“简约”的载体。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线描”技法的运用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尤其是国画中的工笔画,对线性思维的运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线的艺术”。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表达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在线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就是“以线存形”,古代的文人墨客在作画时,线条就是他们造型的基础,娴熟且细致八微地运用线条考验了作画者的功底,进而表达深刻的情感思想。
中国现当代平面设计对线条的运用师从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采用最传统的造型技法的古朴风格运用到平面设计的风格中,别样的体现现代人对艺术美的追求。在国画和工笔画中,线条的运用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古代画师对线描技法的运用有着一套严密而精细的手法,无论是工笔画丝丝入扣的线描,还是水墨画墨笔线条流畅挥洒,都是古代文人在作画时或直抒胸臆或婉转传情的深刻体现,能让观者在面对作品时直接感受到创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变化,表达出画家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实质。经典的画作不论是哪个年代的欣赏者鉴赏,都能通过线条的曲折波动感受到创作者的意趣。
现代平面设计中线条有千万种的变化,曲直波折,虚实变幻,由此构成的图形世界能够更加多元化地表达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需求,具有线条感的设计作品在观者的印象中更加具有现代性,具有强烈的现代艺术形式美感的印象。将绘画中的线条融入到设计中,为现代设计打开了更高阶的大门,让现代设计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另外,将传统中国画运用线条的飘逸感到现代设计作品中,能够打上中国特色的印象,更加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水墨画审美风格
(一)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中对中国水墨画构图和意境的运用
中国画是一种“意象”艺术,“意”起着支配作用,“象”从属于“意”,以“意”造象,一切以“意”为之。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构成法则,也可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构成法则。悠远缥缈或情感流动的意境,通过一定的精心设计构图,变成动态的`可以无限幻化的云天、岚雾、江河、池沼等,既有传统的中国风,又体现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意境感。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画面构图的意境化,可以使画面设计空灵有生气,使有限的直观画面充满诸多想象,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丰富效果,满足现代人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现代艺术设计优秀作品中对中国水墨画虚实结合的运用
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水墨画的画面营造,在表面意象的刻画下,追求的是“意象之外”的意义,也即意境氛围的追求。要实现一定的意境氛围,就要通过调整画面景物的虚实关系。水墨画虚实的体现一般都是以“留白”“计白当黑”“以实观虚”等绘画理念来构成的,空白和虚景的运用能让画面更加富有空灵的感觉,也能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现代平面设计的构图中,平衡好虚实关系一样很重要,实物多了,显得画面拥挤,信息太多反而过于纷杂,就要善于“实物虚化”:虚景多了,又会显得整体涣散,不能突出主题和重点,就要善于“虚物实化”,找到虚实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实现空间上的合理安排,才能使整体画面活泼又不失重点突出,并且能营造逸致飘逸的中国风。
中国画中的水墨风格是在平面设计风格中运用得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水墨风能够充分地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使得要突出的对象描绘显得“似又不似”“似实而虚”,从而能在一定的意境中突出对象的神态。现如今涌现出很多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在营造意境时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设计风格的取向可以说是现代潮流的风向标了,设计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诸如色彩、工艺、材料等,设计作品通过这些物料的选择取用,能透出更深层次的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的潮流、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念的更新等上层建筑的建设。
中国传统绘画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艺术,其背后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也是现代设计获得具有中国特色风貌的文化宝库,能够让中国设计在世界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领域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绘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创作者以独特的东方视角以及审美思维来充分阐释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水墨画、工笔画等国画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细腻、追求人的内心世界开掘的精神,国画中对于意境的追求、力透纸背的画法等都能够为艺术设计者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
中国传统绘画所体现出的独特的审美风格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内涵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礼治精神与人本精神等,使现当代中国艺术家和艺术设计者得以在世界艺术舞台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赵乾雁,中国画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U】大众文艺,20xx(17).
[2]李欣,浅议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中国画意境的借鉴与运用Ⅱ]关与时代(上),20xx(10).
[3]陈红,传统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U]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8).
[4]王艳,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xx.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
一、现代企业需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学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国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引进了很多西方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然而,管理是科学,是艺术,管理更是一种文化,因此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有必要融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尽管翻遍中国古代著作典籍,并没有明确的关于管理的定义,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到处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哲学,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中庸”,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等等。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其现实指导意义,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有选择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积极 的部分运用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或是已经过时了的管理思想,比如,中国古代重农抑商,还有严重的平均主义思想,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学会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做到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真正的为我所用。我国的现代企业,需要西方的管理思想以规范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更适合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
儒家有四部经典之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弟子言行的著作,孔子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张都记录在其中。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名人叫赵普,他是辅佐宋太祖赵匡胤的一代名相。史传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用半部《论语》就把天下治理得一派开平景象了。由此可见,儒家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本文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孔子主张“和为贵”,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就是和谐统一。故宫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大殿的名称当中我们即可以看到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对于“和”的思想也同样十分重视,“和气生财”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在企业内部,企业管理者与下属要“和”,整个企业才能上下一心,领导者下达的命令才能够更好的执行,整个企业才能高效运行;各部门的.管理者之间要“和”,企业的管理职能才能顺利执行,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战略目标才能准确,企业的管理者协调合作,才能把握住企业在市场中的方向;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和”,在同一个团队工作,一定要讲究合作,和谐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团队更快完成既定目标。在企业外部,企业与合作伙伴,供应链的上下游要“和”,唇亡齿寒,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企业与政府要“和”,这一点毋庸置疑,企业的存在首先要合法,另外,企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政府的鼓励方向,将会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减税、免税、补贴等,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到大城市的崛起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企业与竞争者也要“和”,竞争中存在合作,尊重竞争者。儒家思想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竞争者良性竞争,才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和”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理念,但是究竟如何达到“和”的境界,孔子提出了“中庸”,便是“和”的方法论。在儒家经典《中庸》一书中,开篇就解释了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并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没有主见,墙头草。“中庸”是一种状态,一种不走极端符合外在情势和内在规律的状态。“中庸”是达到“和”的方法论,用现代哲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庸”是对度的把握与灵活运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想要达到“和”的效果,管理者要有“中庸”的态度,管理者的“中庸”要在企业日常管理事务中对自己的管理方法、管理职能、管理范围等有一个灵活的对度的把握。管理好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既不能放之任之,做甩手掌柜,更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对这个度的灵活把握,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孟子,孟子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无论是一个大的国家,还是一个小的团队,其中的领导者必须要从自己修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才能够去影响他人,管理他人。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自己要有非常明确的管理理念,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拥有管理者必需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影响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在实践中形成企业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的核心文化。
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明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与孟子的“民本”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者必须重视“民本”思想,企业的成功并非只是依靠给员工制定严苛的管理条例,而是让员工充分感受到在企业中存在的归属感,企业的管理者体恤员工,信任自己的员工,在员工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实质性的帮助,管理者要把企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将自己融入企业中去,将企业的兴衰荣辱作为己任,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全力以赴。
(二)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师承荀子。在韩非子的思想中,管理者要从人的自私的本性出发,寻求管理的最优方式。韩非子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理论。他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难三》),“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定法》),认为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要“法、术、势”相结合。“法”是指公开颁布的成文法律以及实施法治的刑罚制度。现在的中国已经是法制社会,“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制定明确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术”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能授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根据下属的能力授给下属合适的职位,也就是人尽其用,既不要埋没了有能力的人,也不能分配给下属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二是“循名责实”,这是术的主要思想。法家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非常注重实物,“循名责实”是法家考察待用员工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情况要互相统一,共同加以验证,必须综合来考察一个人是否表里如一,这就是“法家”所谓的“形名之术”。三是“叁五之道”,这是法家考察员工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如果不分析成功的原因,员工就会逐渐对管理者产生傲慢的心理,也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果不严厉追究过失,手下的员工就会松懈工作,相互勾结,做一些小动作,试图隐瞒过失,推卸责任。 五是在管理过程中,强调要“防微杜渐”。注意消除管理过程中的细节过失,防止发生质的变化。
韩非子在《内储说》提出了著名的“六微”。韩非子认为,在管理过程中会有一些微妙细小的变化,这些变化管理者不易察觉,但是如果任由这些微小的变化进行下去,会对管理产生巨大的威胁。“六微”分别是:(1)“权借在下”,要防止权力分散和被架空;(2)“利异外借”,就是防备内外勾结;(3)“托于似类”,这是一种用相关的事情欺骗上级、掩盖事实真相以达到个人私欲的手段;(4)“利害相反”,就是好处和坏处总是同时出现,有利必有害,有害必有利,所以如果下属受害也要看谁从中得到了好处,通过这种审查利害就会找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到处理事情的关键所在;(5)“参疑内争”,权力斗争不可避免,尤其小心内部斗争;(6)“乱国废置”,竞争对手插手本公司内部重要人员的任免,这一点要极力避免。“势”是法家提出的一个概念,广义的“势”指客观形势,狭义的“势”是指权势。
这里谈的势,就是领导者通过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状态。韩非子认为:得势的主要方法:一是依靠术驾驭局势,管理下属;二是靠制度权力,领导者只有牢牢把握赏罚的权力,才能确保势的稳固。从总体上讲,韩非子的法、术、势实际上就是告诉领导者,要管好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问题。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术是权力的手段,势是权力的归属。要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清晰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领导者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技巧和计谋,同时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懂得树立自己的权威,牢牢地把核心权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要善于利用环境去造势,然后因势利导,学会去管理员工做事,从而实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
(三)道家思想。
道家的主要思想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的老庄思想是一种逍遥自在的自然哲学,强调凡事顺其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有人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这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上,要求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尽量要顺应自然、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制定后,最好不要随便改动,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才能达到“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观点与科学发展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不谋而合。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融合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提高企业对可持续发现和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把企业建设成绿色环保型企业,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这样的环境友好型企业,才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在此只能列举一二。
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老祖宗的智慧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来自于西方,西方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性,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对炎黄子孙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的员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行为特点,如果管理者只是盲目地采用西方的管理制度,而不去考虑中国的传统国情,久而久之,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影响公司的管理工作。因此,现代中国企业的管理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管理思想相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
摘要: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经济,绿色无公害,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茶文化旅游业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优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以茶文化为基本载体,通过研究茶文化的历史,出现的背景,以及在现在的经济要求下茶文化如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共识和认知,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提高附加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业;茶旅游;纽带;茶经济产业
1、茶文化旅游的背景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茶文化就开始出现了,以中国为茶文化的中心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地区,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于饮茶和新的关于茶文化作品的认知,从而加强了东西方世界的相互交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茶文化不断深入的了解,人们对茶不仅仅局限于饮茶和加工茶的阶段,他们可以通过茶联想出关于饮茶的仪式和有关茶文化的文学作品。在茶文化旅游新的消费方式下,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是提高我们对于茶文化消费意识的提升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对茶文化消费产生热情,为我们国家的健康,绿色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
1.1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休息和娱乐为目的的娱乐性活动方式,在这个新的旅游方式中,不仅拓宽了新型服务产业的结构和功能,更重要的是以茶文化为元素的主题经济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1.2茶文化旅游的类型
茶文化旅游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上的茶文化包括饮茶出现的消费方式和饮茶仪式等,而精神上的包括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茶文化的不断认知,对有关茶文化的文学艺术的不断创新和追求,这不仅对优秀的茶文化生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推广以茶经济为主题的特色服务业经济。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的种类相当丰富,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亚热带湿热的气候而孕育出优质的茶叶品种,再加上近几年科技的研发使得优质的茶品种不断出现,茶叶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出售,而且茶园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观光旅游的享受,人们通常喜欢亲近大自然,去了解关于茶文化的悠久的历史。标准化的茶文化田园风光,不仅可以提供优良的风景观光,而且给人一些关于茶文化历史和种植技巧的一些知识。游客也可以亲自采摘,管理,种植,近距离感受采茶的乐趣。
2、茶文化旅游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为主题元素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通常是把文化和经济相互结合促进经济发展。茶文化旅游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在18世纪时,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加大了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交流,以荷兰为首的贸易主义者把东方国家的茶叶,瓷器等珍贵的奢侈品带到了欧洲国家。很快,欧洲的各国的王室成员喜欢上这些珍贵的物品,他们把它作为一种财富和奢侈尊贵的象征。也引发了他们对于东方神秘世界的探索和征服的欲望,很快这个想法就得到了探险家和一些王室成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西方人开始了著名的探险活动,这才有了后来的探索大发现,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社会才有了巨大的进步。
2.1茶文化旅游是社会发展的纽带
随着茶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壮大,它已经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纽带作用。茶叶作为一个新型的礼品或者送给别人的纪念品而得到推崇,游客们希望自己买到的茶叶包装好看,同时里面的茶叶质量也很好,这就要求茶商们在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工艺和技术来达到质量的要求。有人说,茶是中国的“国饮”,民间也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在古代的百姓们生活离不开饮茶,同时也是生活必需品。茶通六艺,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之一,它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文明的象征。作为我国茶文化最有名的地方桂林,每年都会有茶叶文化园开放,这加强了桂林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也极大地推动了桂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2茶文化旅游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茶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一体。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茶文化的发展。在相互发展的过程中,以经济为基础,文化为舞台而开发的新型旅游经济让我们知道了在经济生活中文化是其发展的动力。当然,以茶文化为主题元素的茶诗,茶饮品,饮茶工具的出现也促使着商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茶元素的采茶诗,通过采茶的活动,反映出诗人们向往田园风光的意愿。同样关于新的饮茶工具已经不是简单的茶壶和茶杯,人们通过增加一些复杂而有情趣的饮茶工艺流程,使茶文化更有内涵和美感。饮茶的仪式的正规化反映出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客人的身份地位。所以,以茶文化发展的旅游业可以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2.3茶文化旅游是经济发展的结构平台
茶文化旅游是经济发展的结构平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搭建平台。虽然说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很快,但是背后遗留出来的问题却很显眼,由于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许多茶叶的加工和出售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对于茶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大,民众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和参与程度不够深,茶文化的旅游项目出现了一些问题。
3、茶文化旅游如何顺应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追求阳光,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在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欲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同时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也在如火如荼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消费者在顺应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必须在众多的消费领域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消费方式和生活节奏。旅游业的重点是绿色消费,尤其是茶文化的旅游业,其侧重点是以茶文化的消费方式引发的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一系列的产业链的复兴和崛起。
3.1政府推动,打造形象品牌
作为政府部门,在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对于茶文化等新兴产业给予一定的贷款和优惠。然而作为茶文化旅游的企业来说,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树立品牌和形象,茶文化的相关产品质量再好,没有知名的品牌就没有好的利润。所以企业应该在提高茶文化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这样在消费者的心里才会有一个好的消费印象。
3.2营造茶文化旅游氛围,开拓市场
在茶文化的旅游中,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会营造出茶文化的旅游氛围。在消费者的眼中,茶不仅是一种饮品,它还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许多年以来文人骚客为茶文化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茶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安慰。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茶文化旅游推向国际化,只有拥有了一定的国际市场,我们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3挖掘茶文化内涵,科学创新
知名的企业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同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只有加强茶文化产品科研的投入和科技创新,这样才会有新的品种和品牌的出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创新技术去提高茶文化的质量和品牌。中国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其主要的是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茶能提神养颜,加之文人墨客对茶道文化的敬仰和推崇,使得茶道文化增加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这些文化因素需要在经济和科技的支撑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
4、总结
茶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历久弥新,这就要求我们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理性的消费方式和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者是促进茶文化生产的直接动力。只有在生产和消费的相结合的方式下,才能发展经济和促进消费。茶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它在促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更多地带给我们的是视觉上的享受和味觉上的快感。
参考文献
[1]李伟,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75-80.
[2]刘春丽.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与保障体系[J].农业考古,20xx(2):239-244.
[3]曹瑞阳,李中斌.基于SWOT分析的武夷山创意茶文化旅游业发展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20-23.
[4]姜卫卫.论湛江茶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J].茶叶科学技术,20xx(3):61-65.
[5]李福全,杨主泉.旅游业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J].安徽农业科学,20xx(34):15144-15146+15196.
[6]苏全有,赵芳鋆.论茶文化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15-18+69.
[7]禹利君,谭燕萍,史云峰等.试论湖南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发[J].茶叶,20xx(2):101-104.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4
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都蕴含在绘画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思想。它的核心是中庸、和谐、内敛。这些传统文化都可以在绘画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中国的传统则是讲究平和的,如放风筝、太极等,讲究的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修行。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表现出来,是一种神韵,不是某种色彩可以诠释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的是庄子的思想与禅宗思想,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庄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领域,他的思想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主要思想是“大道无为”,以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为宗旨,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庄子的人生观是最为通达,束缚最少,同时也是最为接近艺术理想状态的人生境界。中国艺术中的“气韵生动”恰恰体现了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中所说的气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在各方面展现的“道”无所不在的艺术境界与精神世界。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气因道而实现了人与万物聚则有形有相,分则虚无飘渺。于是“知白守黑”、“虚实相生”便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在中国画的表现意境中“无画处皆成妙境”、“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意境,无不充满了道家“道法自然”哲学思想。“老庄”学说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在于站在客观事物之上去加以分别思考,只有消除物我对恃,天人合一,才会昭示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便有了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深邃艺术追求。
“老庄”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庄”的宇宙观是混沌而神秘的,是难以琢磨的,是意像的。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和文化价值取向融入绘画创作中,会使它成为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儒、释、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它们共同的美学意义在于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这种影响正可以诠释哲学与艺术间的相互渗透,归根到底在于它们原本就是不同形式的对人生意义的诠释。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儒家、佛家、道家三种不同的宗教形式都是在中庸的思想基础上,开始其对人的自身精神世界的的探求。这种自身精神世界的探求过程出现在艺术表现形式中,从而淡化了宗教色彩,形成了一种自然艺术体现方式,一种内在的人格理想情操,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恬淡清幽的审美情趣和空灵澄澈的艺术境界。随着佛学在中国广泛传播及其在思想领域获得的胜利,众多艺术家更加强调作者本身的主观作用,强调艺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意境。在这种艺术追求思想的熏陶启发下,唐代“意境说”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而步入高峰。“意境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它是中国艺术和哲学在高度成熟基础上的产物,它是在不断地吸中国传统儒、释、道家各种哲学思想砂断给予艺术大量营养的情况下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成为中国绘画艺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中国艺术中的意境,其最高层次是禅境。“禅”,是在中国人学习了大乘佛法教义后,通过自身努力与实践所认知的。禅既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二者合一,才能直达生命的本源。当其体现在艺术境界中,飞跃的生命与静穆的观照构成了艺术的两元,这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用佛教的语言能够详实的描绘出中国绘画意境的哲理意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使主张“意”派的“文人画”迅猛的发展起来,在宋元时期,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经过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感染,中国绘画艺术哲学的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即由繁变简,反璞归真,从而更加强调作品的空灵意境。由具体事物的写实变为抽象的哲学意境的展现。老庄主张“五色令盲”,“无色而色始全”的色彩观成为文人画家们对中国绘画的最好的表达,黑色成了斑斓色彩之后的平淡。追求墨色高度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唐代王维把李思训的金碧山水技法改变为水墨画技法开始,水墨技法的地位得到的提升。在精神层面上是为达意的需要。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重要核心,这正是在以“老庄”、“禅”的哲学思想为内在基础,以自然的审美观念把作者的深层艺术哲学思想通过作品得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展示出审美活动的另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深层意境。
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流传,其对绘画艺术影响的更大一面,是它的哲学、艺术和审美。正如有位学者所概括的那样:“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从认识到宗教,而是由它们到审美,达到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当然,画家要创造出来好的绘画作品,更要有好的技艺与适当的媒介完美的结合,才能准确地在作品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5
摘要:现代中国书籍设计发展至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但却过于的追求国外设计方式,而忽略了自己本土文化的传承。本文对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设计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并对当代中日在传统文化书籍设计上的区别进行分析。在对比中找出日本传统文化书籍在设计上的优点并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设计实际相结合,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找出一条新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现代语境;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设计
1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设计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年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书籍得以出版,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是传统元素的直接“拿来”,没有和现代设计相结合,这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文化书籍的想象。同时文化元素的重组过于随意,没有根据它的历史背景进行考量然后组合,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元素的运用到清朝,这种随意的使用,不仅会让书籍显得没有内涵,同时也会让现代读者文化错乱。中国现代书籍设计中要想书卷美,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赋予了书籍崭新面貌。
2现代语境下的日本传统书籍现代设计启示
在体现现代语境下的书籍设计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日本的设计。日本设计在经历过几个大的设计革命后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设计师们,将日本设计发扬光大并影响着世界,其中书籍设计也得以迅速发展,并为我国的书籍设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2.1传统意境的传承
日本的思想大多源于中国的禅宗,所以他们也讲究“空无”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悟化的禅意,他们享受感悟的过程,从“有”到“悟”,慢慢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道义”,如茶道,花道等。日本设计中的形式强调平面性、注重留白、追求平淡意境是日本传统构图的一大特征。杉浦先生对留白的设计解释道:“举个书法的例子,一张白纸虽然之写一个字,留白之处却显得气势恢宏,而这些均是传统的审美习惯。”其设计的《陀螺女》一书中,一幅与内容同时代的日本风景画从护封、封面、环衬、切口一直贯穿到封底,随着翻阅书页,画景就会渐渐移动,形成气韵的流动感。
2.2字体符号创新重组,构成新突破
汉字一直是最凸显出东方特色的符号。书写的每一笔都呈现出不一样的节奏与韵律更凸显出东方语言的生机。汉字讲究“天圆地方”,每一个字都能体现出中国讲究的“和谐”精华。日本的文字由汉字演变而来,加入日本自身特色,相较于汉字的端正和繁琐,其更为圆润和简单。在日本的书籍装帧艺术中,日本设计师不仅能将文字进行合理的“线”性排列,同时他们会将文字作为“点”符号运用起来。设计师们通常会打乱原有的文字秩序,将其重组或是调整文字大小与间距。在视觉上形成了“点”状构成了空灵的网格。文字不再以原本的符号形式展现,而是作为一种装饰性的底纹展现出来。
3现代语境下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设计新思考
如今的中国设计界“泛西方化”的现象尤为严重,这与日本现代设计所走过的道路有相似之处。如今我国的设计缺少了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如何拿起我们的民族精髓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这是当下最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的一大课题。
3.1传统文化元素纹样需巧用
中国传统纹样是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如梅,兰,竹,菊是对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等。将其融入书籍设计之中必定能突出东方韵味,但并不是鼓励直接运用。中国传统纹样背后所代表的的寓意是作为设计师必须要理解的。假如只是知道而不是理解的话,就容易死板硬套,而设计出来的书籍也就缺少了中国内涵。像吕敬人先生在设计《家》这本书的时候,在封面的四角设计了四个中国古代的门环,这种古老的门环代表着封建时期的家们,从图形中反映出了小说的时代背景。这种图形的精巧设计,使得读者能更快的进入到书境。
3.2注重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科技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不断交融,现代人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的书籍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化的`传播,其受限于市场,更受限于读者需求。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要体现出中国的民族性,成为值得书籍设计师的一大课题。吕敬人先生设计的《贺新春十二生肖画册》最大亮点在于书脊缝缀方式,采用的是线装,但在传统线装基础上加以交叉以及缝缀形状的改变,让整本书显得即传统又要有新意,传达喜庆和律动韵味。创意不仅可以体现在书封上,同时一些细节上的精心处理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趣味。当然书籍设计单单有创意,没能与实际书籍所表达内涵相结合,也会让读者无法真正进入书境。20xx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经》获得了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其设计者刘晓翔先生说:“书是要人读的,一定要让人沉静下来,感悟书中的内容。”以书籍的内涵以及整体风格作为出发点,选取唤起读者共鸣的阅读片段作为设计要素成为设计思路的主线,使设计中的各种元素应有针对性,细节更加符合主题。设计师应建构一个书籍语境空间,帮助读者在阅读中与文共鸣。
4结语
在当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文化元素最能够显示出中国独特的气质它以独具一格的魅力。设计师们应在书籍设计中提取民族的传统图形符号并根据元素背后蕴藉深厚的意义去设计和创造,同时应带有自身独特的设计风格,设计出中国性格鲜明的视觉样式的书籍设计,使得中国民族文化继续源远流长并得以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田珂.“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新中式风格书籍装帧设计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吕敬人.书艺问道—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3]牛怡晨.杉浦康平设计中的东方意蕴研究[D].河南大学
[4]方燕.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
[5]撒文静.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
[6]吴一东,付海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6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作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具有多民族内向凝聚力,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诗经·小雅·北山》中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传》中:“普天率土,欢欣鼓舞。”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就是说“儒”是旧时对学者、读书人的称呼。《后汉书·杜林传》也曾说道:“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还有就是其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诚”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孟子,名轲,子思的学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还有就是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名况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理学系统。首先是“理本气末”的理本体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过具体的物。他在知行关系上主张力行致知,“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朱熹特别强调“天理人欲之辨”,认为人性有两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天命之性,这是天理,即孟子所谓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饮食男女的气质之性,这是人欲,即荀子所谓性恶。二者是对立冲突的,主张“革欲复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启白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例如,它的天地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它的无为观,应用于西汉政治,成为历代之;它的玄德观,经孔子发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它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吴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它的柔雌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成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甚至中华武术、内家武功以及历代气功家,也无不从中受益。
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关于老子的姓氏与生活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老聃即是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简明的概括:“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论,“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是按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的。老子还有其朴素的辨证思想。关于对立统一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量变质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以“静观”、“玄鉴”为特征的直觉认识论。还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学,包括无为而治,所谓“小国寡民”,“不得已”而用兵。“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统治才能稳固。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尤其是它的众生平等、出离家庭和超越当前社会秩序的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不断的摩擦斗争。佛教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决定,也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左右,从而沿着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轨迹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调和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的中国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佛教的一套心性修养途径也为唐以来儒家学者所吸取,并熔铸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佛教从出世的角度论述了孝的极端重要性,从人生解脱角度阐发了禁欲主义思想,还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相联系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体、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种道德训条和儒家的“恻隐之心”、性善论相通,和我国的国家本位与民本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近,因而在历史上影响颇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参考书目: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
王炯华、盛瑞裕、李思孟、何锡章《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第1版
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马敏《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
骆自强《传统文化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
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7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弘扬古人先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沉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有助于消解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促进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帮助学生形成尊重他人、使学生学会团结互助的伦理规范,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理解、关心、体贴、尊重人的基本品质,形成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学生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最终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执着奉献、勤劳节约等一系列传统美德,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人生实践。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架构,难以承担起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任。缺乏针对性和可选择性,课程设置上作为公共选修课来配备,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及经费投入都不能满足需要;课程的结构和承载量也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及无限堆集的可能性、扩展性和多项的选择性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笔者体会到,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其它项目难以媲美的优势。
一、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节日是依附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情感、和信仰而产生的文化集合,它以四时为框架,以文化为脉络,几乎包罗万象地涉及祈福纳祥、伦理道德、农时节气、养生处世、民俗礼节等文化元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等丰富内容,既有物质文化的存在,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表征,处处蕴含着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生活智慧,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历史渊源、美好传说、精点诗文和独特情趣。如中国传统八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祈福纳祥。考察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与重要节俗活动,几乎都包含了这一主题,如春节时的守岁、祭祖、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吃年夜饭,端午节的插艾、饮菖蒲酒、雄黄酒,中秋节的祭月、拜月,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腊八节的腊祭等等。还有在节日中形成的一套吉祥语、祝福语,如“长命百岁”、“年年有余”、“步步登高”、“吉祥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无一例外地表达人们祈求远离灾疫、阖家团圆、吉祥美满的良好愿望。
2.伦理道德。传统节日活动中,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素,在传播道德规范、塑造人的品格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如春节中给年长者拜年,清明节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礼敬,端午节给孩子系五彩线、香荷包,中秋节给孩子买“兔儿爷”,节日宴席中长幼座次的排定,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再如寒食节对介子推的纪念,反映出人们推崇居功不傲的人格与美德;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七夕节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赞美和认同,反映了对爱情忠贞不愈的美德;中秋节关于八月十五送月饼的传说,反映了反抗强敌、维护和平的社会道德理想。还有节日期间走亲访友、馈赠美食,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道德教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农时节气。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时、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传统岁节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而确定的,与农事生产息息相关。一些特别的日期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每当特定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如春节时的各种庆典,清明前后的耕种,中秋前后的收获,腊八节祭祀等,都显示着先民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时序,重视农业生产的观念。从古至今还流传的许多关于岁时节日的谚语和民谣,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二十四节气歌等,都显示出这一特点。纵观中国传统节日,在时序的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应时而作的农业文明印记。
4.养生处世。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许多科学养生的智慧。如春节的扫尘、洗浴、饮药酒、吃春盘等习俗,除了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外,还有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作用;清明的郊游、踏青、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端午龙舟竞技、重阳节的登高等活动’既愉悦心情,更强身健体;中秋时节瓜果成熟,新鲜丰盛,营养丰富,是人们水果养生的最佳时节;腊八粥中更是“群英荟萃”’以各类米为主食材,以豆类、药材、水果、坚果类等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兼备的各类食材为辅料,是健身养生和赠送亲友的最佳礼品。同时,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互问候、相互祝福、礼尚往来,增进了感情,促进了和谐,甚至有些亲戚邻里之间的矛盾也通过节日“化干戈为玉帛”。
二、通过节日文化能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许多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通过“超链接”和深人挖掘,可以通过节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受到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通过端午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深人挖掘其文化内涵。一是弘扬爱国主义,讴歌执着奉献。端午节起源,有纪念屈原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日说等等。从社会普遍认可的纪念屈原说,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屈原作品,诵读领悟,在体验文学魅力的同时,感受屈原明志修身、坚持理想、执着追求、爱国忧民、以身殉国的忠贞情怀,受到思想和心灵的洗礼。二是顺应自然规律,祈求丰收健康平安。从时间和节气来说,五月初五在芒种与夏至之间,农作物及万物进人旺盛的生长季节,象征着收获与希望,传递着人们对希望和丰收的企盼。五月阳气极盛,适宜早起锻炼,而端午前后又是大地中各种病菌和蠹虫的旺盛生长时期,因此人们有悬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来驱虫防疫,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佳篇名句,如诗歌《午日》“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谚语“良辰当午日,偕老祝千年”、“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早”等等,无不形象反映出人们对健康平安的渴望。三是倡导团结奋发的健康生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选择端午节最隆重、最热闹的南方赛龙舟习俗为切人点,组织学生通过视频观看热闹的竞赛场面,欣赏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体验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精神。
三、传统节日是学生最易于产生共鸣的文化载体
教育人类学认为,“节日和庆典是人的‘超感觉的深层次的经验’,因此将成为人的不可放弃的教育媒介。因为只有在节日中,人才能超脱他的日常活动,并以新的方式返回到他人生内的更深层次的真谛中”。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按照课前精心设计、课堂深人挖掘、课后积极践行、彰显时代精神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搭建好学生人人参与的平台,使节日变成每个学生自己的节日,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在欢乐祥和中受到浸润,在弥漫于全社会的怡洽氛围中,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群体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在自觉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曰文化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地弘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积极践行中彰显时代精神,开展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将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
四、通过节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差,往往学不懂或不爱学。但他们又有展示自己的渴望和意愿,对自己能亲身参与或能动手操作的活动很感兴趣。可以针对这一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学生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结合各类社团活动,紧扣一年四季中的各个节日,设计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如春节--过大年、话团圆,元宵节--孝亲人、体亲情,清明节--缅英烈、祭先祖,端午节--话屈原、讲爱国,中秋节--重亲情、惜友情,重阳节--话重阳、敬长辈等。这些节日虽伴随他们度过了十几年的青少年时光,但大多数同学只知道简单的节日习俗,并没有真正了解每个节日的深刻文化内涵。因此,在活动中让他们通过亲身践行、查阅资料、歌咏竞赛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象征意义以及有关传说,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优秀文学著作等,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8
论文关健词:软煌壁画 西北武术 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通过对软煌莫高窟中壁画的考证分析,从狩猎、军事、祭祀、舞蹈等方面,对西北武术进行了描述,揭示了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
西北武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株奇葩。从孕育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现代体育和西方体育的特点,也形成了西北武术的独特风格和完整体系。
西北地区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就有与武术有关的各种活动和各种体现了武术姿态的人物。可从敦煌壁画中的狩猎、军事、祭祀、舞蹈等方面,对西北武术进行实证分析。
1敦煌现存壁画中的武术
敦煌和周围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和习俗,创造了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如箭链、弩)和精神文化(如壁画、经卷等),构成了西北武术独特的风格。西北武术的典型形象多被当时一些开凿石窟的工匠刻画在壁画上,使得敦煌壁画中为后世留存了许多古代的武术形象。
1、 1狩猎与武术
狩猎是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一,要狩猎就要有弓箭和马匹,训马和制箭技术很早就被西北少数民族所掌握。西北各民族早在周代就有训马善骑的习惯。如莫高窟北周第290窟中心柱西坛沿的马夫训马图,就体现了当地民族训马的场面。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了马就有了交通工具,方便了行走和运输,也方便了人际交往。骑马成为了人们幼时就要了解和熟练的运动项目。马匹为人们插上了可以飞翔的“翅膀”。武术随之也发展起来。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狩猎图就是一幅反映狩猎射箭的武术资料。画面绘制了两个骑马的猎人手持弓箭追赶猎物,一人在马上拉满弓玄,向背后一猛兽射杀;另一人则骑马快速奔跑,追赶黄羊。以上两幅珍贵壁画的资料,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古代西北民族的训马、射箭、狩猎场面。构成了西北民族马上狩猎的完整过程,体现了西北马上民族的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此外,在西北地区还出土了大小不同的箭锨不计其数。这都证明了武术文化是从西北勤骑善射而来,标明了那时西北独特文化氛围,也可以观察到西北武术形成的深刻痕迹。史书记载:“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裙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这也有利的证明了西北武术的存在。
1、 2军事与武术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上部的作战图,莫高窟第332窟争舍利战图,莫高窟第217窟的演习图,莫高窟第12窟南壁的作战图,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都表现了武术被军事所用,在军队中武术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述几幅壁画体现了武术在演习、战斗和行军中的形象。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西北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古战场,由于战争的需要武术进人了军事之中,统治者们把军队训练成了武艺超群、战术过硬、纪律严明的杀人“武器”。在战争中成长出来的武术,具有了他独特的风格和技术,渐渐的武术就成为了军队和战争所必备技能。战争成为了武术飞速发展的加速器,由于有了战争这个适合武术“生长的养分”,加上西北民族自身个体的强悍创造出了西北特有的武术风格。所以说战争是哺育武术走向成熟的温床,而在武术中锻铸了搏击与审美的特征。
1、 3祭祀与武术
祭祀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融为一体的宗教仪式。敦煌的祭礼活动在壁画和画像砖中可窥见到其踪影,敦煌民间的四时八节祭鬼神的风俗自汉唐一直流传至今。在壁画中的民众化迎神赛社与祭礼活动是敦煌人民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有传承性又有民俗传统互相融化的渗透性。香烟缭绕、牲畜陈列、肃穆虔诚的宗教祭坛,以及祭天礼神时粗犷的呼号、激昂的歌乐、优美的舞姿、精彩的角抵与百戏表演、现实功利性的讲经俗唱、百性聚观的热闹场面等,所形成的广泛而绚丽的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沿袭和变异,娱神的诸般伎艺逐步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融化汇合。最后也为武术萌发提供了契机。
2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2、 1传统文化为西北武术的成熟提供了依据
传统文化为西北武术的成熟提供了依据,这对西北武术走向完整—自成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真谛。莫高窟428窟中心方柱后壁下部的“对打图”,表现的是两位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武士正在“放对”,这就是西北地区流行的八极拳—“八级对接”。追溯几千年的文化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深刻体现出武术的痕迹,及其不断发展的进化过程,壁画中降妖服魔的天王不但表现出了武术的存在,同时也刻画了武者的智慧、力量、健美的武术风格,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
总体来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包括了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等,几千年来工匠总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态,进行开窟造像。这也成为西北武术可以追究的依据,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
2、 2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影响西北武术价值观念系统
产生于实用技术(生产劳动与作战)的武术的最初动作素材,是以实用为衡量价值标准的`,其动作设计必须符合实用需求,做到既简捷又具有实效。然而,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方式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武术也逐渐演变成具有“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健身意义的游戏性活动。在武术完成了从功利性向健身性转变之后,其价值观念系统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最初的实用价值观念系统已不再适用于新的健身武术的需要。新的健身武术的价值观必须以健身为宗旨。至此,健身武术便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论的滋养和规范,形成了“动静相生”、“刚柔相济”、“快慢相同”、“内外合一”等既要明细事物对立双方,又要强调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的技术特色,
2、 3西北武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西北武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渗透着西北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积淀着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形成了集技击、健身、欣赏、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表现体系。西北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的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结语
敦煌莫高窟中的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曲折的发展。从狩猎、军事、祭祀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它特有的文化一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中体现武术的壁画、造像、经卷等都是属于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从西北武术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这也为学者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材料和依据。
武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武术是其中的一部分。西北武术贡献于人们的是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西北民族文化,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信随着对它关注人群的不断增加,研究的不断深人,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一株奇葩的西北武术,必将开出灿烂之花。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9
摘要::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由于选材和教学任务等因素,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传播西方文化,甚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教材、学生、教师等层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论证,阐明了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原因以及危害性,进而倡导高校英语教学应担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弥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缺失。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缺失
近几年,万圣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无一例外地受到各大商家的热捧,幼儿园、辅导机构等各类学校为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眼球,也会借机组织各种娱乐活动进行招生宣传,致使全国各地无论幼儿还是大学生也都热衷于在万圣节开化妆舞会、制作南瓜灯,平安夜装饰圣诞树、收圣诞老人礼物、送橙子平安果、唱圣诞歌曲,情人节送玫瑰、巧克力等活动,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重阳节等节日的庆祝氛围却远没有这些“洋节日”热闹,甚至让很多年轻人觉得无聊、没劲。这主要是因为提到我国传统节日,人们就想到吃饺子、粽子、月饼等能常吃又不一定爱吃的传统食物,而放烟花、赛龙舟、猜灯谜等活动受到各方面的限定,能够参与的可能性很小。此时西方节日文化利用其活动新颖、独特等优势,悄然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年轻一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大批“崇洋媚外”人士,“洋节日”、进口产品、苹果手机、移民等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中心。作为以青年学子为中心的高校,自然也会出现此类现象,如大批学生在课堂上拿着苹果手机、PAD等追剧;向往电影中上演的“教师上课,学生随意”国外教学环境,对于严格的教学管理意见颇多以及以移民为目的的“雅思热”“托福热”等现象的出现。导致这类现象的根源在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包括宣传力度缺失、自我欣赏缺失、重视程度的缺失。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
为了更准确的了解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本次调查抽取辽宁省某高校二年级120名学生和30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涉及英语教育、中文教育、历史教育、旅游管理四个专业的学生。针对学生发放120份试卷,收回有效试卷120份,针对教师发放30份试卷,收回有效试卷30份。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试卷测验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两张试卷同时发放,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参与测试和问卷的120名学生要求不记名,但需要标明系部,60分钟内在同一地点不借助任何工具统一答题;参与测试和问卷的30名教师也是不记名,60分钟内在同一地点不借助任何工具统一答题,最后统一判分,得出有效数据。
(三)调查内容试卷测验
由汉译英短语和问答题两部分组成,短语有60个,要求教师和学生翻译成对应的英文,每个1分,共计60分,问答题4道,每道题10分,共计40份,总分合计100分。短语内容涉及到20个中国传统节日和其相对应的传统美食、风俗习惯,如春节、团圆饭、饺子、压岁钱等;20个最具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的名称,如四大发明、四大名著、儒家思想、文房四宝、旗袍、刺绣、剪纸等;20个著名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颐和园、秦兵马俑等。问答题是用英文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春节与圣诞节;清明节与万圣节;七巧节与情人节;重阳节与感恩节。问卷调查就英语教材内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课后自主学习平台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匮乏的现状,习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和结果以及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
1.试卷测验的结果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得分在55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24人,只占学生总人数20%的比例,英语教育55分以上的人数是13人,占55分以上学生人数的54%,主要原因是15级的英语专业学生要求参加12月份的大学英语4级考试,而4级考试的必背单词词中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单词背诵。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只能参加大学英语3级的考试,不会涉及相关单词。10分以下甚至交空白卷的学生共计3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7%,即使是每天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中文系学生,对于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尽管教师的问卷分值在55分以上为25人,占教师总人数83%,但是85分以上的教师人数只有5人。而且试卷测试的问答题部分,9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对西方节日的内容给出了详细的阐述,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回答多数是用汉语来替代,尽管简答的内容是极其简单又是众所周知的东西。综合上述试卷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情况严重,教师和学生情况亟待改善。2.问卷调查的结果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左右的同学和老师认为英语教材内容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多数围绕英美文化进行输入,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过级等大型考试中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学生才不得不进行相关资料学习;只有7%的教师和学生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所以也只有16%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交流畅地用英文与老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利用自媒体网络平台进行相关学习或娱乐活动,几乎人人都会操作和运用自媒体网络平台,但86%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自媒体平台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资源缺乏,12%的教师或学生不清楚的可能原因是没有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此外,其他问卷问题中也会有10人左右的回答是不清楚原因可能是某些入学英文成绩较低的'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从没有参与过,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等会涉及到什么确实不清楚。与此同时,93%左右的教师和学生认为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很重要,在课内外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必要的,教师和学生都希望有更多的平台帮助他们习得和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现状较为严重,教师和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本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希望有更多的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保障的结论。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大环境的因素
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从小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语数外必须得高分,考试成绩最重要”的应试教育理念下长大,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业、答不完的试卷、参加不完的作文、奥数和英语辅导班,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仅限于语文教材和相关测试卷的知识点,学会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才是语文得高分的法宝,而那些与考试无关的诗词鉴赏、礼仪规范或经典名著的阅读等会被大多数家长认同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无用功”。因此,孩子从小应该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机会就这样过早地被教师和家长扼杀在萌芽之中,使那些本该个性鲜明、专有所长的孩子被大环境压缩成了一批批只会答题不会思考的大学生机器,他们用汉语都无法全面细致地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更何谈用英文流畅地对外交流。
(二)高校英语教材和教学活动的因素
目前各大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系列和英语专业使用教材如《综合英语教程》《英美文学史》《英美概况》等,大部分教材都是围绕英美文化展开,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期末考试安排对教材出现的相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展开之后,更多的精力则偏重于语法知识、单词拓展、篇章翻译等基本知识的输入,很少联系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不会将中外文化进行对比教学,课后教学任务也是要求学生反复背单词、练习过级真题等内容,从而达到通过期末考试,顺利地拿到相应的过级证、毕业证的教学最终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校的英语应试教学体制下,再一次被公然漠视。
(三)高校教师自身的因素
教师的知识文化底蕴和课堂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层面和文化素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本身应该具备双重文化的素质,但是在上述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校英语教师在进入英语专业之后,大多数人的语言习得过程也同样围绕背单词、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英美等国家的文学、历史及文化而展开,甚少接触本国的文化。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力向学生展示本国文化的风采,也就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本族传统文化的热忱。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危害
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会对文化传播、高校自身发展和民族发展造成危害。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和英语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高校英语课几乎是每一位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考研的必考科目,其开设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对外交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承担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责任,然而现在的英语教学体制仍沿用传统的应试英语和英美文化输入的教学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入和输出严重缺失,那些被寄予厚望与重托的高素质人才普遍缺乏英语交流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他们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甚至超过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些缺少文化底蕴的大学生,不仅会在跨文化交流时缺乏自信,而且在就业和发展前途上也会遇到阻碍。而高校自身是否能够发展壮大,依靠的是在校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英语学科知识不更新、持续应试化教学、不按学生的能力和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以及中西方文化严重失衡等方面因素,会让学校陷入就业和招生两难的困境,对其生存和发展形成严峻的考验。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这两种危机的爆发被称作“最危险的时候”:一是遭受侵略,是谓亡国之险;一是文化衰微,是谓亡种之虞。相对于外敌侵略的亡国之险,因文化衰微而引发的亡种之虞更为可虑,也更为可怕。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的核心力量是人,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文化内涵的多少,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基地的高校,应该将本族文化危机与民族危机联系在一起,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己任,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英语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中国文化严重缺失,继而产生了相对的危害性。为了弥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缺失,高校英语教学应担负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0
一崇简朴尚节俭,培养大学生廉洁的生活作风
李商隐的醒世恒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道出了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成与败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良传统,从《周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的“避难”之法、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宋史·范纯仁列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中“俭”对“廉”的养成、于谦“固执”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警训世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革命志士方志敏甘于清贫而无悔,还有建国后的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皆堪为廉正为民的表率。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才逐步走上振兴与富强。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外的一些人,因贪图享乐,生活奢侈而深深伤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此相应,勤俭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由阅历、榜样和周身环境所催生出来的一种品行,是教育和才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正处在改革和发展之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道出了崇尚简朴和节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我们大学生的修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应是高校学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家家又都是一个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贪图享受、盲目比阔、超前消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校园现象,如果这种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是相当危险的。联系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勤俭节约从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开始”厉行勤俭节约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学生“节约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的理念,强化学生“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的意识,让“勤俭节约为荣,骄奢浪费为耻”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以此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廉洁生活作风。
二明权责多敬业,塑造大学生廉洁的职业精神
秦国变法的力行者商鞅的吏治思想和权力监督理论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多借鉴意义,他主张设官分职“别其势,难其道”,即分割权力,划分职责,各司其职。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少权衡得失,多乐业、敬业。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的理念,孔子把它称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之意,也即,对待事业要有一个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规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道德原则提出了“敬业奉献”的要求,可见敬业精神不是对公民很高的要求,而是较低的标准,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应突显其职业性,应多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的精业三个方面培养自己的事业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不能因工作不好找,就学习不刻苦,随便混个文凭了之;不能只考虑就业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缺少基本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明日的职业人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整个团队或组织的工作进程与效率,给社会带来损失。四修自身立仁德,强化大学生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修身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礼为核心,既要内修,即“内省”“慎独”和“觉悟”,又要外修,即“行善”“积德”“知行统一”和“见贤思齐”,其宗旨一为“反观内心、穷究人性”的“修己成人”,二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的“修己安人”,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己善群”。
目前来看,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世纪,用儒家思想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但是,儒家最初的修身宗旨,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正如《大学》之中所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儒家的基础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最有活力和可能性的一个目标。面对经济日益发展、节奏逐步加快的生活,大学生们应时时反问自己“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并日三省吾身,使自己在任何困难和低潮期都能重新获得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美好的希望,每时每刻成就最好的自己。
物质生活的充盈和丰富,使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注重物质享受和追求,但却忘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忘记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提升。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它是一种内在品质、精神状态,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完成好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学问。做人与做学问相比,做人更为重要。用孔子的标准来衡量,真正有修养的一个人,在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追求的是一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
此外,大学生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如果缺少了廉洁与爱国的思想,就会成为自私和没有担当的人,就会像顾炎武《日知录·廉耻》中所记载:“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其意思是,不廉洁的人把个人私利放在了第一位,不知耻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如果”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担当了一个国家的重要职务,那么他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中华历史文化博大而深邃,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廉洁、廉政文化的内容,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充分发掘与弘扬我国古代廉政文化,并成为我们新世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强化爱民、为国的高尚情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推进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1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逐渐转型, 同时, 个体的人格也面临着由传统人格向现代健全人格的转型,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其人格的转换值得深层次地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来看, 健全人格是一个由多种特质组成的平衡系统, 并且深受传统文化、社会转型、大学生自身特点三者的影响, 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在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过程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健全人格;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在众多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 处于人格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从而引发道德观念迷茫、社会责任感不强、弱势心理滋生、诚信缺失、厌学情绪等消极现象。[1]健全的人格体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对个人培养的价值取向、基本准则, 具有明显的时代和民族特点。有关健全人格科学的研究发端并成熟于西方, 我国对健全人格的思想的研究源之已久, 但是系统科学的研究尚不成熟。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可能缺乏适应性, 因此, 需要发展本土的健全人格研究。在目前形势下, 如何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成为当前亟须探讨的问题。
一、健全人格的界定
近年来, 随着人格研究的不断深入, 消极心理研究取向向积极心理研究取向转变, 健全人格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 与它含义相近的概念还有完美人格、理想人格、和谐人格等。诸多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对健全人格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教育学家认为, 健全人格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是一个人对外界环境适应的过程。心理学家对健全人格的研究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 并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成熟人格应该具有六项标准;我国学者黄希庭认为, 健全人格的人应该具有五项标准。可见, 诸多学科不同视角的研究并没有把健全人格的界定统一化, 而是作为一种观念和思想来阐述。有的学者尝试着给健全人格下定义, 其中, 高玉祥提出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 他认为健全人格是一个由多种特质组成的结构系统, 只有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和特质都得到健康、均衡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健全人格。也正因为人格是由多种特质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这个概念很好地诠释了健全人格的本质。
二、大学生健全人格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理论
“健全人格”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对健全人格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儒、释、道三个方面。儒家的健全人格是圣贤, 追求“仁”;佛教健全人格是超尘绝俗的超人, 追求“明心见性”;道家的健全人格是隐士, 追求“无为”。近代以来, 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了“健全人格培养理论”, 把健全人格分为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四项。此外, 迄今为止, 很多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健全人格, 其中不乏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着手的研究。
(二) 大学生与健全人格
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给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在人格教育失衡的背景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有助于弥补当前人格教育的缺陷, 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诚信和谐的关系, 弘扬民族精神, 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 在西方健全人格研究的基础上, 国内开展了大量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 加快西方健全人格的理论、测量工具的引进。例如, 大五人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 (16PF) 等人格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使用。另一方面, 本土化研究创新成果初见端倪。王登峰等人利用词汇分析法得出了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2]李祚山通过内隐观研究, 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健全人格的六大特质;[3]程科等[4]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编制了《大学生健全人格量表》。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 中国传统文化
人是社会的人, 人与社会互相影响,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与所处的社会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人格亦是如此, 要理解富有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人格概念和人格特质, 就必须探讨熏陶和塑造人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势必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表现在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 并与西方人格结构具有显着的差异。例如, 王登峰等人[5]研究得出的中国人“大七人格”中的“精明干练—愚钝懦弱”“淡泊诚信—功利虚荣”“善良友好—薄情冷淡”三个人格因素为中国人所独有, 而基于西方人的研究得出的人格结构中没有对应的成分。
(二)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转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迅速, 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国外多种文化涌入, 个人英雄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等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引发了我国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过去的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认知方式和道德要求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转型期, 社会所制定的规则具有滞后性, 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 互联网迅速发展也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知识的快速更新, 另一方面使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世界无法自拔, 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新速度变快但极不稳定, 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 从而造成人格的扭曲。
(三) 大学生自身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这个群体正处于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青春期, 生理上的变化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 会过分地关注自己, 猎奇心理凸显, 这导致当代大学生易受多种文化的影响, 出现思想多元化现象。一个人的阅历是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整个社会中的经历以及所获得的经验的集合, 这对个人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青年人阅历少, 所经历的挫折也少, 这就使得他们容易感到挫败和迷茫, 从而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途径
从系统分析的观点来看, 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包括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过程。在个体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会形成相应的认知模式、意志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模式。因此, 我们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针对这四方面提出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 激发内省, 改变不合理认知信念
认知心理学认为, 引起情绪困扰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 而是人们关于此事产生的不合理信念, 因此, 想要改变情绪就要从改变认知、构建合理信念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格培养方面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提出了“内圣外王”的人格发展模式, 注重在认识心理现象的过程中将内省方式与践行方式结合起来, 促进人格的形成。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是由于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一旦个人利益受到触及, 其心理状态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的这一问题, 可以结合传统心理治疗方法, 如正念疗法进行内观和内省, 发现自我认知的误区, 分析目前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构建合理信念, 增强自我效能感, 促进人格的进一步健全。
(二) 运用中庸思想, 调整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 拥有积极情绪的个体在归因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应激方式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表现, 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当代大学生由于个体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极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进行情绪调整, 例如:情志相胜疗法, 该疗法运用“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的情志相克原理,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这种疗法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治愈患者情志疾病;沙盘游戏治疗, 该疗法融合了道家思想、佛家思想, 让来访者在制作沙盘的过程中释放消极情绪, 发挥自愈的能力, 重构积极的自我意识, 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 运用积极暗示, 激发意志力
健全人格由完美的道德组成, 而具备完美的道德就需要我们发挥意志的作用来控制个人欲望, 遵守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则。现代心理学表明, 人的意志和需要都影响着人格的形成, 而个体合理需要的满足是现代人格健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加强意志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重“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而文明, 应乎天而顺乎人”等精神的培养, 通过行为实践、行为训练等开展积极的心理暗示, 增强个人意志力, 从而推动个体人格的进一步健全。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2
摘 要:
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其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还原民间舞狮习俗的历史真实,全面剖析民间舞狮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
舞狮习俗;民间;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狮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外来文化经过中华文明的不断融合和铸造,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谱系。民间舞狮活动是在中国狮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并伴随着中国社会宗教活动的不断开展,以及民间社火和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的盛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舞狮作为民间娱乐体育活动得到了全面继承,并发展成为一项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为主导的,集舞狮、武术、技巧等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全面探索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1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古老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起而兴起,又追寻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它的宗教里。”[1]民间舞狮习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从传入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凿开西域之大门,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东汉初年逐渐地传入到了中国。佛典中有关狮子的说法可谓俯拾皆是,《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载:“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待列门侧。”《大智度论》曰:“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传灯录》记载“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谓佛家诵法时“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而且相传狮子还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坐骑,在佛教的瑞兽形象的影响下,狮子逐步具有了人文象征品格。[2]至此狮子在中国被视为具有法力的瑞兽,而渐被神化,这也应该是民间对狮子认识的源头。狮崇拜在我国是重要的民间信仰,而舞狮活动正是民众信仰的物化形态,因此也自然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活动之中,深得民众的喜欢。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中就记述了民间“行像”中舞狮表演的壮观场面。佛教的“行像”活动是指在佛生日这一天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其中就有丰富的乐舞活动。“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缘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跌相践跃,常有死人。”[3]西藏古格王朝的壁画中就描绘了“行像”活动中舞狮的场景。
“‘行像’仪式是随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广泛流行‘走会’、‘香会’,即滥觞于此。”[4]虽然后来的“行香走会”从宗教信仰上有所改变,但是,在民间所形成的民俗活动却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在“行香走会”的队伍里,舞狮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舞狮队供奉的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因此也倍受其他表演队伍的尊重。
舞狮活动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民间相传相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民间驱傩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这主要是由于舞狮活动本身所具有驱鬼辟邪的特殊功能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因此也必然与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神驱疫、祝福禳灾的民间祭祀活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象驱傩活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清代就有学者曾提出:舞狮“盖即古傩礼之意”(黄钊《石窟一征》)此说法也被后世一些学者普遍采用,认为舞狮是“逐疫的古礼”、“傩礼的遗俗”。[5]更有学者明确指出: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舞犭回”,就是一种将傩舞与狮舞揉为一体的祭祀舞蹈。“舞犭回”与今天的“狮舞”有许多相像之处,它也是两人合演一兽,一人头戴木制兽头直立,饰兽上半身;另一人披青布弯腰饰兽臀下半身。两人以一块青布相连,之间拉长一段距离,首尾不能相顾,显示兽身很长。那木制兽头便是“犭回”首,“犭回”首保留着独角。[6]这种民间的祭祀舞蹈甚至影响到了日本的歌舞伎,在日本较为流行的伎乐曲目中就有《狮子舞》的内容。“伎乐中的狮子舞不久就归属于祭礼神事舞和散乐(猿乐)等,甚至影响后来的田乐、能乐、歌舞伎、民俗艺能狮子舞、太神乐狮子舞,建造了日本艺能史上的狮子舞蹈系列。”[7]总之,舞狮和傩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有“36傩班、72狮班”之说。浮梁有“五举戏”就有“先跳傩,后舞狮”的传统。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籍礼后,“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舞狮与民间宗教信仰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历史长河中,两者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舞狮的辟邪驱疫功能逐步内隐,娱人功能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主要的功能。也正因如此,舞狮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欢迎,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华夏儿女的普遍认同。
2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地域文化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人类不同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性和地域性两个方面,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并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质。从民间舞狮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来看,也同样不可避免地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的民间舞狮习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是原始的'表现形态,还是后来逐步演变的民间文化活动都具有这一特征。民间舞狮习俗的原始雏形,最早是作为一种民族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西域传入中原内地的。由于起初到京城长安的“狮子郎”(舞狮人)都是龟兹人,而且表演时所用的音乐具有龟兹特点,所以,唐朝段安节著《乐府杂录》中就把狮子舞列入《龟兹部》。“‘狮子舞’是《西凉伎》中之一类,始自西亚波斯境内,借道西域龟兹、凉州等地而东传中原地区。”[8]《乐府杂录龟兹部》中也记载了“五常狮子舞由龟兹传入长安”(五常狮子即五方狮子舞)。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舞狮表演具有鲜明的西域地方特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著名的“西凉伎”诗文中专门针对西域的狮子舞表演做过精彩的描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粱前致辞。
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
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享宾犒士宴三军,狮子胡儿长在目。……[9]
白居易的这首《西凉伎》生动地描绘了一出戏剧版的舞狮表演。整个表演是由二人扮演狮子,二人扮胡儿,表情丰富真挚,舞狮动作感人。它描述了狮子随二位西域胡人迁居中国本土,胡人思念故乡,但由于凉州失陷,归路阻绝,胡人十分忧伤,不禁对狮子啼泣。而狮子也通人情,向人发出同感,西望而哀,伤心而吼。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狮子舞泥俑”,这座“泥佣”十分生动地将狮子舞的情景再现了出来。它通高13 cm,造型与现代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舞非常相似。舞狮头顶扁平,眼球向外凸,嘴张开,上下两排牙齿整齐排列;狮头微微抬起,正在做即兴表演;狮身像一副斗篷,把两位表演者不露痕迹地罩在里面,但表演者的双腿仍清晰可见;而且狮子郎一身胡人打扮,威武彪悍。
然而,输入中原的舞狮艺术,发展到唐代又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原文化的特征。其中“五方狮子舞”最有代表性。《旧唐书音乐志》曾对“五方狮子舞”有过专门的记载:
“‘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狮子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之状。五狮子各放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
说明舞狮发展到唐朝已经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并且已成为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享娱乐的重要舞蹈之一。据说这种大型的舞狮表演只能是在给皇帝祝寿或年节招待外宾时进行表演。五头狮子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与五行相对应。表演时站立中心的金黄狮子是由四个人装扮的,黄色狮子非天子前不舞。因为五色之中,“黄”是帝王之色,除天子之外,谁也不能舞黄狮子。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由于其属下私自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触犯禁忌而吃了大亏,被贬到济州做司仓参军。王谠《唐语林》卷五《补遗》载:“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10]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舞狮表演在古代宫廷皇宫的表演节目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而且通过狮子舞来宣扬中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和封建秩序。
随着舞狮表演进入民间,我国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舞狮的习俗。到了明清时期,舞狮更加流行,由于地域的不同,受各地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影响,其形式和种类也是丰富多彩,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北京的太狮、河北的双狮、安徽的青狮、浙江的红狮、福建的台刂狮、广东的醒狮、湖南的武打狮、四川的高台狮等等都各有特色。另外,在舞狮的舞法上又可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主要表演狮子搔痒、舔毛、打滚、钻穴、抖毛等温顺动作,显示出狮子活泼可爱的神态和嬉戏玩耍的性格。“武狮”则以狮子踩球、扑球、滚球、含球、吐球、腾云、采青等动作,表现出狮子的威猛勇武习性。[11]总之,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各地还是相当普及的,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
3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2]它主要包括“民众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诸多事象,以及由此产生和表现出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13]中国民间的舞狮活动也恰恰反映出了这一点,它与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联。中国的民俗文化集中体现在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之中,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成为了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文化载体,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发展,更丰富了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的活动内容,活跃了民俗文化的喜庆气氛。
庙会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它是伴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动产生的,是以庙为活动空间的一种集宗教、娱乐、贸易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活动。据《北京庙会》一书中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起源于辽代,从元末明初开始发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后因战火逐步衰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
在北京的民间庙会中,行香走会的历史十分悠久了,而在香会中狮子会的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狮子会中有太狮和少狮之分,太狮是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而少狮是由一人表演的。太狮表演通常是两只同时表演,一只黄色、一只蓝色,因此民间有“金毛太狮蓝毛吼”之说。北京当年最为有名的太狮就有十三堂,据说有的还受过皇封,它们在民间香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大坝马房堡子北门金铃祖狮”、“京都二闸钢铃太狮”、“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盛会”[14]。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狮子会的规模,它们与民间其他香会一起演出,共同组成了老北京有名的十三档武会,又称为“幡鼓齐动十三档”。也正是由于舞狮会与其他民间香会的有机结合,从中不断地吸取其它香会娱乐喜庆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舞狮自身的内容。“民间游戏与竞技活动和节日娱乐活动的紧密结合,使活动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大型化和表演化的趋势,这对近现代的节俗游戏活动有很大的影响”[15]。
另外,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间舞狮习俗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十分朴素的民俗文化的象征寓意。我们知道舞狮活动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的物化形态,“它是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所谓‘象征功能’或‘象征意义’。”[16]这种象征寓意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美好期盼。如:“狮子”与汉语“赐子”音相谐,符合民间当时“多子多福”的美好希冀。南狮表演更是将“采青”与“踩清”的谐音相联系,含有推翻清朝的意思。而现在的舞狮采青,则更多地取其“生财兴旺”的寓意。总之,舞狮是中国民间的重要民俗活动,人们在民俗节日里舞起狮子,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载体,并为民间舞狮活动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文化空间。
4 结束语
马克思曾经所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7]舞狮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绝非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要在不断地承继狮文化的背景下,集华夏民族的智慧不断创造而形成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综观舞狮活动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我们认为它应该走过了从“驯狮”、到“娱狮”,最后到“武狮”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大约在东汉时期,西域的驯狮舞蹈便传入了我国,带领真狮表演者,当时称为‘驯狮郎’,这一时期的舞狮表演主要目的是要表现驯狮郎驯服狮子的过程。随后便出现了中国化的“假面狮子”与“舞狮郎”的表演。盛唐歌舞杂艺的繁荣,也使舞狮逐步地步入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反映盛世太平的“五方狮子舞”就是其真实写照。另外,舞狮民俗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开展,舞狮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于是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民间庙会我们都能频繁看到舞狮的身影,这也大大提高了舞狮的技巧性。从而使民间舞狮活动成为了一项集舞狮、武术、音乐、杂技等民间艺术于一体的健身健体的娱乐表演活动。总的来看,狮,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中已逐渐演化为力量的象征,它体现出了一种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今天舞狮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它不仅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舞狮表演,这正是华夏儿女巨大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舞狮活动所体现的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 许无咎.“驺吾、狻猊与――浅谈上博楚简《三德》篇的重要发现”.
[2] [晋]郭璞,注,袁珂点,校.山海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4] [晋]郭璞注.
[5] 《尔雅》卷一○〈释兽〉,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1977.
[6]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
[7] [南北朝] 范哗.后汉书和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中国学术》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
[10] 刘磊.“从石狮造像看中意文化的差别”全意中国学联杂志[J].旅意中国学人,20xx(4).
[11] [北魏]杨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M].山东友谊出版社,20xx,5.
[12] 向开明,著.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8.
[13] 黎虎.狮舞流沙万里来[J].西域研究,20xx(3).
[14] [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译.日本演剧史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3.
[15] 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1.
[16] 徐华铛.中国狮子艺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6,6.
[17]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18] 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
[19] 张淑媛,张淑新,著.金銮殿朝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7.
[20] 郭泮溪,著.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
[21] 叶大兵.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和意义[J].云南大学《思想战线》,1992(3).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3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绘画技法的传授,注重用笔用墨等技法训练。仅仅掌握山水画基本技法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是不足的,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思想融入山水画教学,学生的绘画能力及鉴赏水平都能大幅度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山水画教学;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艺术赏析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山水画教学中,一般是把传统山水画的临摹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安排了充足的课时量,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中国画传统教学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经之路,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山水画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本学科艺术语言的实践,强调用笔的提、按、转、折,及用墨的干、湿、浓、淡之变化。本学科结束时的评分通常是根据学生临摹的山水画,从临摹作品的造型及用笔用墨用色的变化上进行评价,这样近乎片面的教学模式在短期会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会弱化山水画中重要的基本文化内涵,因此,必须把山水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把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形式,及艺术语言的特性融入日常的山水画教学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山水画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山水画艺术是画家人格与人生修炼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息息相关,通过综合教学实现学生绘画水平和人文素养同步发展。
一、研习经典作品,从中感悟传统文化
从山水画临摹教学出发,先让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工具与材料,然后进行简单的绘画实践,熟悉工具材料的使用,练习单个山石、树木、云水等景物。再进行树木与山石组合实践。随着各种技法的训练完善,学生有能力对中国历代名家山水画进行临摹,此时在山水画的教学中就不能一味地追求绘画技法的纯熟,而是在临摹教学中逐步把中国传统文化文脉融入到其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培育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习宋画这一章节里我们重点选择山水画大家郭熙的代表作品《早春图》,引导学生分析此幅作品描绘的景物,体会在初春时节画家感到万物初醒,大自然充满生机的`意蕴,通过临摹学习构图及用笔用墨的技巧。此时在有一定的技法基础上,就要花一部分时间在山水画作品里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开拓学生视野。我们先从画家学识修养、审美思想及绘画风格入手,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传统的儒家文化重视和强调社会伦理,用“仁爱”的目光去分析事物。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把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花草树木都寓意于人的思想情感里,通过对自然的深切体会来感悟人的思想精神,完善健全的人格和审美理想。山水画根植在本土文化沃土里,笔墨也包涵了内在的中国艺术精神。笔为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笔墨成为形而上的精神就是道。笔墨不仅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民族审美标准的根本体现,笔墨也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也是中国画美学里的重要内容之一。郭熙作为宋代具有修养全面的翰林图画院的院长,在山水画的实践与理论上都有突出的贡献。在理论上提出“三远法”即高远、平远、深远,奠定中国画的透视观。在《早春图》画家认真观察四季景物的不同,风雨明晦,及四时朝暮之多变化无常。创作出与之相对的绘画笔法,例如画初春的树木独创形状像鹿角取名鹿角笔法,形状如蟹爪的枝头取名蟹爪笔法,所画的山石技法形如鬼面、云头皴的画法,极大丰富了山水画艺术语言。这些绘画技法产生是画家从自然的变化规律来感悟人生真谛,人和自然相互融合化为一体。郭熙在《林泉高致》这部山水理论著作中写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2]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所以欣赏中国画仅从形式和景物上看是远远不够的,是片面的,要更好鉴赏中国绘画就要从更深的传统文化视角出发,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山水画艺术中,体味山水画的物理性、画理性、情理性。也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二、探究画家精神内涵,关乎山水画的形式及境界
山水画讲品格,讲文心,讲画意。因此对画家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画家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学识,精通百家之学,山水画的实践活动更是画家对人生思考的整体展现。在山水画的教学里,引导学生体会画家在绘画里所流露出的人生精神内涵及笔墨意趣,更好地读懂并理解绘画形式之外的画意画境。在临摹名画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训练各流派的笔墨技法,还要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品位。对中国古画的临摹学习中,元四家的山水名作是学习的典范。元代是中国历史的上特殊时期。由于蒙古族对汉族的统治,产生了民族关系的对立。在文化上也有较大的分歧。此时的山水绘画形式、艺术风格、审美思想、笔墨技法运用都有了很大变化,在山水画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在教学中可重点阐述艺术形式多样性,深层次理解掌握中国画构图章法笔墨表现,不同风格流派的审美特征。在教学中笔者选择元四家之一个性突出的倪瓒的山水画作品作为学生临摹的范本,先向学生介绍山水画大家倪瓒,字元镇,好云林。其代表作《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竹子图卷》等作品,从这些代表作中我们认真分析构图法,景物的选择、运笔用墨的技法及画面所传达的审美情感,与倪瓒生平阅历、学识博大极其相关。倪瓒出生于名门望族,饱揽经书,再加上天份极高在绘画领域里独树一帜,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突出。在《六君子图》作品中画家一河两岸的取景,傲然屹立在湖边的六棵松树、柏树等象征纯洁的六君子,把山水进一步转向拟人化,促使笔墨艺术语言的个性化的发展。这幅作品在艺术语言的运用,整体画面的情感及意境里向我们传达在空旷广袤的一河两岸的山石荒寒,树木萧疏的场景,形成了疏简的艺术风格,要求学生在临摹中静心沉气去感受。之所以能产生枯淡萧远的画风,在于倪瓒隐逸淡泊处世心态,流露他向往清静、悠闲的文人生活,也具有清高孤傲性格。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清”与“俗”化清了界限,在社会动乱中他能放弃庞大的家业过着漂泊隐居的清苦的生活,在自然中释放情怀实现其精神价值。[3]促使中国画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把人品融入画品注重画家的思想品行高低,欣赏中国画不能只从所描绘的景物上鉴赏,而要全面考察画家生活阅历、品行、才学等,进一步完善中国画审美及鉴赏。倪瓒通过描绘太湖烟波浩渺产生空旷萧涵的艺术境界,表现其内心安然淡泊的处世态度,是倪瓒毕生的艺术追求。在教学中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的魅力所在,在临摹山水画中体会画家人文情怀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加深对文学诗词的学习。
三、山水画教学里的基本欣赏
山水画作为绘画形式遵循一定艺术规律,用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给观赏者视觉冲击,引起情感的共鸣,或挺拔高大、或天真平淡、或宁静安详等,都依赖于艺术语言运用色彩、构图、笔墨等传达出来。山水画在色彩上主要有两大主流:青绿山水、水墨山水,在山水画史上青绿山水占重要的一部分。“五行说”是古文化重要学说之一,深深影响绘画的色彩观,所谓“青绿为文,金碧为质”[4]。出现了色彩艳丽的青绿山水(重彩工笔画)。具有很强的装饰味,且富丽堂皇。唐代盛行神仙思想,例如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典型的青绿山水,宏伟的布局,色调金碧辉煌,渲染富贵清朗明丽的艺术格调,被皇家贵族所喜爱。青绿山水画得到发展成熟。唐代的诗画大家王维则被尊为水墨山水画的鼻祖,留下了水墨画名句“夫画到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工”。墨与水的融合产生出极有墨韵的自然变化,水墨技巧运用不断提高,绘画题材也转移到描绘大自然田园风景,山水画出现了山庄、湖水、雪景等大自然的景物。到此形成青绿山水、水墨山水两大体系,为后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为山水画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龚贤是位鹤立鸡群的大家,他的画面里对水墨的运用达到了极限,画面里没有色彩只存在黑白墨色,却运用得很和谐,具有太极图的演变,浑然天成。对墨法的运用上能层层积墨达到内枯外润,既有骨力又有圆润华滋。龚贤的水墨山水画具有苍茫浑厚风格,在山水画空间处理艺术发展中也有演变的过程,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绘画理论方面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之分。[5]有学者认为从禅宗顿悟与渐悟的区别上提出来,也有学者是从南北地域差别上提出的,笔者也认为此依据更为有力。中国国土资源辽阔延绵几千里。荆关被称为北派的代表者,北方山脉巍峨雄伟,高大挺拔有气势,《匡庐图》《关山行旅图》描绘北方壮丽的景色,在构图上创立了全景式大格局的布势,更有利于表现气势磅礴大空间的自然景观。开创了全景式大空间的山水画风格里程碑,影响山水画后续发展。北宋山水大家范宽其风格,“气象雄伟,峰峦深厚,”代表作《溪山行旅图》采用特写镜头拉大拉深主要的山峰,这种艺术形式从正面直取堂堂的山势给观赏者强烈的视觉震撼。感受大自然的无比魅力,敬畏自然。董源创造了“披麻皴”和善于使用墨点的绘画技法,开创了江南山水画派,具有江南气候温润草木纷扰的鱼米之乡的独特感受。在《潇湘八景图》里没有高大挺拔的山势,更无奇山绝壁,而是用平远法把景物推向远方,通过苍茫的远山、远树产生无比空旷感。这一风格的形成对后世画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南宋出现著名的边角构图的大家马远、夏圭的马一角、夏半边,转向边角取景,更加简洁,留下大片空间给人无限的联想。这种简的不能再简的构图更加体现画家具有深厚的艺术涵养,驾驭艺术语言运用的本领及处理好画面的空间能力,产生深远的意境。这种空旷静谧与空灵为后来的文人画家所喜爱,提升山水画的内涵。山水画笔墨艺术语言的运用也因画家各人学识、生活环境、性格爱好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追求,促使笔墨的多样性。在山水画里首要讲究用笔,用笔贵有内力不是用蛮力,要沉着痛快除去甜、俗、邪、赖。早在元代赵孟頫提出著名的书画理论“书画同源”,纵观历史山水画名家无不是兼具书法大家,现代大家陆俨少先生提出画家的修炼,全部精力是十分的话,“三分写字,四分读书,三分作画”可以看出书画是一体的。读书也是增进笔力的关键,用笔墨不是硬学来的,更多的是画家文学及诗词综合造诣的积累。欣赏任何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都讲章法、笔墨、色彩,从形式可看到大的主题结构,各种笔法墨法、皴法程式步骤,要从技法的角度去理解,不能僵硬机械去临摹。还要超越形式从审美精神的高度去理解,延伸到对画家人格品行的关注,因此画家的精神品行、修养、学识、技能里都沐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雨露。让中国画永放光辉,无穷无尽,永不枯竭。
四、结语
山水画的教学从文化的本源教导学生,从单一的绘画技能的传授转向人文价值渗入,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思想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绘画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共同发展。学习山水画能静观自我,关注自然,感受中国画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文化底蕴,对学生以后的山水画学习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xx:61.
[2]郭熙,著.林泉高致[M].周远斌,点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xx:102.
[3]金开诚.元四家与山水画[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xx:135.
[4]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54.
[5]方骏.当代中国画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xx:87.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4
【摘 要】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独树一帜,被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园林;影响
1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又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
隋唐之后,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迁都洛阳之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异草、珍禽奇兽”,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一时间古都洛阳成了以园林著称的京都,“芳华神都苑”、“西苑”等宫苑都穷极豪华。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 “拙政园”、“寄畅园”等等。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纵观其发展的历程,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一直是它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就以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2.1 儒家文化与中国园林
儒家主张“礼乐”、“仁义”和“中庸”之道,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刘彻接受,儒家便占据了思想界的正统地位。
儒家文化对宋代园林的影响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尊王攘夷、皇权至上的封建礼制思想影响皇家园林的规划、布局。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主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位置、高度、规模、体量统帅着所有的景区和景点,象征着皇权至上。
第二,“天人谐和”的思想对园林活动有深刻的影响。“天人谐和”思想是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上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天人谐和”是指人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于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西湖山水之自然景观,经过众多园林的点染,配以其他的亭、榭、桥梁等小品自由随宜地、半藏半露于疏柳淡烟之中,显示人工意匠与自然之浑为一体,达到天人谐和的境界。
2.2 道家文化与中国园林
在自然观上,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的根源和存在的依据,老子认为道从自然为宗,即“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老庄的“无为而治,崇尚自然”之旨影响于园林,表现为园林活动追求天然之趣。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园林选址很重视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借景”,使得园内园外两相结合而浑然一体。二是,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宋代园林的天然之趣,更多的则是得之于突出园内的大量的植物配置,绝大部分都以花木种植为主,多运用成片栽植的树木,而构成不同的景域主题,如竹林、梅林、桃林等,也有混交林。
第二,道家强调的“清心寡欲”影响于园林,表现为朴素、简约的风格。造园的诸要素如山形、水体、花木、建筑不追求品类之繁复,不滥用设计之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建筑的密度低,数量少,个体多于群体,建筑布局着眼于疏,建筑物多用草堂、草庐、草亭等。
2.3 佛教文化与中国园林
佛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创作手法。禅僧倡导“梵我合一”之说,认为主体与客体本来是不可分割的,在禅僧看来,自然之境与禅境并无二致,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
第二,意境的深入。禅宗的思维讲究悟性。南宗禅的“顿悟”就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内心体验与直觉感受来把握一切,无需遵循一般认识事物的逻辑、推理和判断的程序。这种通过内心观照、直觉体验而产生顿悟的思维方式,渗入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便促成了园林活动更强调“意境”,也就是园林的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3 中国古典园林应具有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征有四个: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3.1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在古典园林的地形整治工作中,筑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园林的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水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而植被则以树木为主调,以花卉为辅。以其形、色、香,赋予其不同的性格和品德。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3.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西方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区别就是,西方园林注重规则和对称,整齐划一为原则。而中国古典园林则力求将建筑融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物拥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木框结构的个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实可虚,可隔可透。
3.3 诗画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的景物讲究“动静结合”,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有静态的山石和流动的水,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诗情,不仅是把前人的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做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段使得规划设计获得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3.4 意境的蕴涵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说来,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此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这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4 总结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园林史[M].
[2]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文化内涵[J].
[3]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J].
[4]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研究[J].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国学热”和“孔子热”的热潮,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申报文化遗产的行列中,他们都在努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觉悟与借鉴。
梁思成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他在20世纪50年代来到北京古城,却发现古老的'城楼开始逐渐被拆除。当他来到广渠门时,眼前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城台和一个门洞,整个城墙已经消失殆尽。梁思成悲痛欲绝,泪如泉涌。他感慨地说:“拆除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如同割去我的一块肉;拆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宛如剥掉我的一层皮。”对于这些古老建筑的消失,梁思成心如刀绞,无法平复。
梁思成对于保护北京城墙多次泪流满面,如果当时人们有他这样对传统文化的觉悟,那么今天的北京城会是另外一个模样吗?答案显而易见,肯定不会。尽管如今的北京现代化发展,繁荣多彩,令人自豪,但如果当时没有拆除许多传统建筑,今天的北京应该会更具传统风貌,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保留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将成为一座让世界瞩目的文化古城。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觉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日本是我们一直憎恶的国家,但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这方面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学习。日本很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因此日本很多城市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并且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而我们正需要这些方法去保护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向他们学习,不把传统文化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重视文化传统。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使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更加珍视传统文化。我们是未来的希望,只有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延续发展的文化血脉。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1-03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1-13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5-23
浅淡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6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4-0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4-01
【热门】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5-24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论文10-07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论文10-08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