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文化的差异论文

时间:2024-06-07 12:36:12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文化的差异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的差异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的差异论文

文化的差异论文1

  摘要:口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和认知过程,其难度很大,要在瞬间把握两种语言的转换,当场得到预期的反应。为了准确快速地传达交谈者的思想感情,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语言功底,译者还应重视并充分利用口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本文从文化差异的方面论述了非言语因素在口译中的作用,望对口译者与口译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口译;非语言因素;文化差异

  一、引言

  著名的翻译学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曾说过:“口译不是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用他人能理解的方式传意。口译之美和意义就在于——它是沟通、理解的桥梁”。简单来说,口译过程可以被看做是理解、分析、输出的过程。口译的原则非常简单,它要求译员将话语看做一个整体,基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寻求两种语言间的共通之处,以达到听众能理解说话人意图的目的。换句话说,口译其实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发言者和听众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Chernove曾指出口译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瞬时性, 这个特征决定了译员的口译表现是同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的。口译过程不仅涉及译员的语言能力, 许多非语言因素也牵涉其中。在本文中,作者将着重讨论在口译过程中,非语言因素的文化差异对口译过程的影响。

  二、非语言因素的文化差异

  (一)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体态语体系,有时同样的身体语言却传递着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正是文化差异引起了人们对一些体态语的理解困难。非语言行为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因此作为译员要清楚自身文化以及说话人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特定含义,并且在口译过程中将自身的非语言行为与说话人文化结合起来,尽力去消除口译过程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

  大致来说,体态语的跨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同的非语言行为表达相同的含义。

  通常来说,中国人摇头代表不明白、不赞同等等,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则用耸肩膀来表示赞同。

  (2)相同的非语言行为表达不同的含义。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点头表示赞成。但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则一面摇头,一面面露微笑以示肯定。再如,竖起大拇指在中国表示“一流”,是友好赞赏的意思,而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则是猥亵的动作。

  (3)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非语言行为。

  在西方国家,微笑着点头仅仅表示赞同,而在中国甚至是整个东亚地区,这样的行为更多的是表示礼貌和友好。当一个中国人对着说话人微笑并点头,他不仅仅是表示赞同,更多的是隐含了对对方的尊敬。即使他完全不同意对方所说的一切,他也会微笑着点头。而不知道中国人这一特点和习惯的西方人偶尔会误解说话人的意图。

  因此,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应该基于讲话人的文化背景正确理解并传达出其肢体语言的确切含义。同时,译员也应当捕捉到说话人肢体语言后的隐含意,以免引起误解。

  (二)空间语的文化差异

  空间语是人们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信息的无声的“语言”(薛广历,1998:4)。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言,对空间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差异。当人们在交谈时,双方之间的体距和空间能传达出非语言的信息。在一些口译场合中,译员有机会接近讲话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译员应牢记空间语的文化差异。举个例子来说,相对于东方人来说,西方人更关注自身隐私,因而在西方人观念里,通常有一个“安全距离”。当双方距离过近时,西方人会感觉紧张和不安;可是在阿拉伯人看来,西方人的交往距离意味着冷漠;西方人则把阿拉伯人的交往距离视为不礼貌的表现。因此译员应该参考其文化背景观察和理解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并适当调整自己与服务对象的体距。

  (三)时间语的文化差异

  人们的时间观也是文化烙印的体现。爱德华·霍尔把时间的利用方式分为两类: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和各种时间利用方式。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强调 “专时专用”和 “速度 ”。北美人、瑞士人。德国人具有此类特点。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一时多用”。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具有此类特点。如果我们在一个重要的约会中迟到30分钟而不道歉,我们在传递自己的一种信息。如果向人道歉则又传递了另一种信息。以商业拜会为例。美国人时间观念很强,视时间为金钱,因此美国人总是十分守时。见面后,相互之间一般只简单寒暄几句,就进入主题,并且期在20~30分钟内解决问题。而阿拉伯、亚洲等地区的某些商务会谈可能一连数小时,甚至数次都不涉及正题,而且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客套,诸如拉家常、饮茶之类。

  因此译员在口译工作开始之前应清楚客户的时间观。当为西方人服务时,需要提前预约并且准时到达;而当客户是来自一些亚洲国家时,译员应对客户的晚到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三、口译者应具备跨文化意识

  对于从事口译的工作人员来讲,经常会面临跨文化冲突,因此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则成口译培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跨文化意识能力是通过对各种跨文化现象的研究逐步培养起来的,同时,这种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到译者的翻译质量,因此它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适合从事口译工作,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

  四、结语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非语言因素,尤其是非语言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关乎沟通效果、影响信息交换质量的实际问题。但在如今的口译训练中,人们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语言能力上,忽视了非语言因素对口译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口译过程中的非语言文化差异的问题进行讨论。笔者认为,除了语言的驾驭水平以外,译员着意了解一下非语言行为并进行适当的调整,显然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且尚待不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颜学金.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9)

  [2]胡德清.试论体态语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xx(12)

  [3]张艳.非语言因素在口译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8)

  [4]赵军峰、蒋楠.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科技翻译,1998(2)

  [5]王欣红.同声传译过程中的非语言因素[J].中国翻译, 20xx(2)

  [6]赖恒静.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差异[J].《商业时代》,20xx

文化的差异论文2

  一、中日语言翻译如何体现其文化特征

  (一)注重委婉、含蓄表达中国人说话的总体特征是比较耿直,喜欢直来直往,直入主题。而日本人说话却是含蓄表达。因此,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必须注重变直爽为含蓄,揣摩说话人的心理,这样,翻译出来的日语才更能表达其原本之意,读者也才能更容易从其中体会到日语的文化内涵。比如,当日本人请求别人给予帮助时候,他不会直接说需要帮忙,而是会说「~を運んでくださいませんか。」同样,一个日本人需要别人等待一下时,他也不会直接要求对方等待,而是会说「う少し待っいただけませんか。」这样说话这么就会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又不会闹成僵局,造成尴尬。比如吃饭的时候,日本人想问饭菜是否美味,就会含蓄的说「口に合うでしょうか」而不是直接冒昧请问。再者,日本人的话语常常给人以“耐人寻味”、“言外之意”,他们常常在说话之外加上「ええ、せっかくでけど」、「それはいいでね。ただ」、「また今度にしま」、「ちょっと考えおきま」等语气词,因此,我们在翻译日语时,可以把这部分翻译出来或是省略掉,前提是不影响我们翻译的意思表达即可。(二)谦敬有序,礼貌用语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浓厚的国家,简单地说,就是什么人应该说什么话,用什么语言,在社会中都是约定俗成的。因此,我们在翻译日语时,必须要把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描述出来,比如长辈和晚辈之间的语言交流,上级和下级之间的语言交流,同事之间的'语言交流,朋友之间的语言交流等等都是不同的。例如当晚辈提及自己的父亲事,会说成是“家父大人”,如「父は明日帰国いたしま。」当上下级之间说话时,会用「今日私が鈴木先生をご案内しま。」等尊敬用语。(三)男女用语有别在传统的日本社会中,男女社会地位差别比较大,由此发展而来的一般是男子比较强势,在家中居于一家之主地位,男子的活动倾向于家庭之外,而女子主内比较明显,女子也因此养成了贤妻良母的品性。那么,在日常用语中,女性用语大多比较委婉、柔弱,男性说话强势、霸道。比如,我们见到「あらまあ、困りまわ。」、「そんなつまらないとはうやめようね。」之类的话,一看就可看出这是女性的语言。而男性语言就如「おや、どうしたんだ。」、「自費か、公費か、っちで決めるんだ。」等,让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

  二、日语翻译注重日语语言文化的意义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但是不同的民族,其之间的语言往往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翻译。我们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如果翻译者只单单掌握语言翻译的技能,那么其所翻译出来的作品就会显得单调、枯涩、没有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在翻译时,融入文化的因素,这样,翻译出来的作品更能再现真实,读者也就容易理解。

  三、总结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我们交流的一种工具,但是单独的语言往往又无法完全真实再现原来交流之场景,原来交流之意味,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掘语言背后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其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等,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所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的翻译必须要能够融入语言的文化,从文化的宏观背景下,去翻译语言,这种翻译才能真正达到语言之间沟通、交流的中介作用。

文化的差异论文3

  本文重点阐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的体现,解释了在英语教育中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性,以及这些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能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学习;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我们还要通过教英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文化品格。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媒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沟通工具。由于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学习外语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些差异。因此,要想更好地学习英语,就必须深入地了解这些文化差异。通常人们习惯性地用自己国家的文化去理解外国人的处事方式及想法,从而会在语言学习与交流上产生障碍。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这些文化差异能够减少外语学习障碍,对外语的学习有促进作用。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

  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自古就比较含蓄,注重面子,说话比较委婉。而西方人思维直接,说话不拐弯抹角,直接切入主题。中国人解决问题注重平衡与和谐,注重人情关系。西方人更依赖制度与法律。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人在对事物、观念上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就时空顺序而言,西方人习惯从小处着手,从小到大;而中国人却习惯从大处着眼,从大到小。所以,中西方表示地点和时间的方式恰好相反。例如,在写地址时,中国人是写“国家——省——市——街道——区(栋)——号”,而在英国则写成“号——街——市——州——国家”。

  2、语言表达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语言表达体现在交际和社会礼仪中。对于同一件事物,中西方的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比如,中国人比较注重吃饭礼仪。人们见面时总客套地问:“吃了吗?”大部分的中国人都知道具体吃没吃饭并不是很重要,只是寒暄。但如果你问英国人“吃了吗?”他首先的反应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难道你要请我吃饭?其实,中国人问“吃了吗”和英国人见面总谈的“今天天气不错”是一个意思。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国人听到别人的夸赞,为了表现出谦虚,总会说“哪里,哪里”,“不行,不行”,这在西方会让西方人觉得莫名其妙,反而不知道怎么来夸赞对方,以为是自己说错话了,搞得特别尴尬。遇到别人的赞美,他们会欣然地接受你的夸赞并说“Thank you”。表示由衷的感谢。

  3、宗教信仰的差异。

  西方人信奉最多的是基督教,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God(上帝)”这个概念,是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心中所存在的。因此,在口语交际中。西方人经常会说“Oh My God”“May God bless you ”,听到西方人这样的口语就不足为怪了。在中国,信奉最多的是佛教,人们嘴里总念的是“菩萨”或者“老天爷”。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在英语中叫“dragon”。在我国古代,皇帝自喻为“龙”,穿“龙袍”,是最高贵的象征。人们总说“龙凤呈祥”。到现在中国人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在中国,龙是最至高无上的象征;但是在西方国家,“dragon”的象征意义为“魔鬼、凶残”等。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影响着各自的语言文化,只有深刻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各自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在交流中真正理解对方的语言,才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才能顺利地沟通和交流,使英语学习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4、历史、地理、科技水平、政治制度的差异。

  美国的历史才几百年,中国则是几千年,中国人的历史积淀就厚重得多。西方人认为”Everyone is born equal”,中国人则多年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几百年前,中国科技领先世界,而近一二百年西方领先世界。中国人口十三亿,美国才三亿,英国才六千万。几十年前中国是穷国的象征,现在中国有充足的资金到世界各地投资。六十年前,中国没多少人学习英语,如今在青少年中几乎普及了简单英语,相当一部分具有了很高的交际水平。

  二、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之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习惯地认为,我们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语法一定量的.词汇,语音语调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英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不了解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只把单词的意思生搬硬套,是无法真正掌握英语,达到文化交流目的。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西文化的种种差异,在给英语学习带来了诸多障碍的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不一样,激发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面对与自己国家不一样的文化时,就会产生一种好奇心与渴望,会产生主动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大部分学生对它的学习基本上是停留在背单词、学语法、背课文的基础上,认为学习英语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但是如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不断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会对英语学习者而言,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必然要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交流过程中,无意识地使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语言规则来判断和解释,有可能会产生障碍,误解,甚至会导致跨文化交流的失败。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中国人的个人隐私与保护稳私的意识较弱,而西方人却极为重视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喜欢问的年龄,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问题,这在西方人看来是让人极其恼火的事情,认为这是侵犯他们的隐私。

  3、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上导入文化背景已经成为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又有助于学生汇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提高文化修养。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我们的学生,既懂东方,又懂西方;既会英语,又会中文,也许我们会培养出一些像鲁迅、胡适、巴金那样中西皆通的大家来。

  总之,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及促进英语课堂教学都有着重大意义。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达到学好英语和提高全面素养的目的。

文化的差异论文4

  摘要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怕习作,甚至把习作视为是一项“苦事”。每当语文教师把习作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挠腮,过了半节课还在“望题兴叹”。在多年中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把握好这一环节,才会终身有益。

  关键词

  习作教学创设情境多角度评价学会积累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习作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二、习作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畏惧习作(兴趣),没什么可写(内容)、不会写(方法)。

  表现:抄作文、背作文、编作文(包括编内容、编假话,言不由衷)、凑字数??

  (二)老师畏惧写作教学、不会指导、不愿意批改、评价标准不清、作文评语写套话。

  表现:指导写作后学生作文都一样。内容统一、格式统一、语言统一??作文批语差不多。划横线,画浪线,都是应付检查。

  (三)作文缺少个性,没有思想。

  (四)教材中的作文训练题目距离学生生活远,要求模糊,不好指导,不好写。

  (五)好作文的标准不明确,不好把握,导致作文指导、评价随意,因人而异。

  三、习作教学策略

  (一):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二):备课要有创意

  备课要有创意也就是说作文备课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即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

  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

  (三):处理好习作教学几个的关系

  1、“质”和“量”的关系

  虽然,习作不可专门追求写多少,然而数量与质量是一种辩证关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张田若先生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练习,是一种训练。”新课程将小学中“作文”改成“习作”,意在强调“习”。即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在“习得”,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观念是一致的。要通过量的要求达到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目的,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

  2、“说”和“写”的关系

  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学生的心智成长决定了低段和中段的孩子口语表达优于书面表达,应提倡先说后写,口头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和相互启发修改的过程。

  怎样才是孩子的视角和语言?儿童在校园里的这些地方找到了乐趣或者隐藏了他们的小秘密,我们老师往往不知道。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知道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知道,这就是说,我们要思考如何“走进儿童”的世界。教师面向儿童进行习作教学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在于主动走进儿童的世界,发现儿童的精彩,顺势引导儿童用习作表达自己那个不同于成人世界,但生机盎然,充满人情人性的世界。我们的心不能和儿童离得远远的,否则我们在“写什么”“怎么写”方面没法近距离地帮助他们。

  (四):多角度评价孩子习作,多让孩子体验习作的成功

  1、多点赏识教育,改变习作评价的单一标准,让孩子多角度多层面体验习作的快乐。

  2、让孩子学会赏析和“批”“评”习作,做到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3、一个语文老师应创造机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六年中享受一次习作“发表”带来的荣耀与尊严。

  (五):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欧阳修在回答“如何写好文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

  工。”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我认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阅读中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的'课后习中都会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现实中,优秀习作举不胜举,学生可以把课内、外积累带的好词佳句、片段,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并在后面写上一点感想或是模仿一个小片段,时时去翻阅,这样时间久了,用的多了,就会熟记于心。最终把积累来的东西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

  2、从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六):创造机会,增加课外小练笔

  包括活动体验式习作,加强基本功练习,强化习作的交际功能。例如活动体验安排有画像、喝水比赛、扳手劲、做鬼脸、左手写字、体验盲人、肢体语言解成语、水的味道等。教学重点应强调体验、学会抓点、写清片段、凸显交际。

  (七):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资源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具体。

  其次,指导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篇的训练。仿写方法有片段仿写、构段形式仿写、写作手法仿写,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学生读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到表达方法,经过由仿照写到创写,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如学习了《假如》这篇课文,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写了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学生写出的作文用词恰当,

文化的差异论文5

  【摘要】文献的翻译本身就是将中西文化进行互通,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而受到不同文化、不同流派以及不同的背景影响,作者在进行翻译时无疑会受到这种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会侧面的反映在文字中。对于西方著作来说,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印记,然后是西方价值观的体现,也是西方背景下的产物,那么国内在进行文献翻译时就必须要充分的了解西方文化,正视这种文化差异,并且能够将二者进行平衡,以此来翻译出精良的作品。笔者根据相关文献,从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为切入点,对其与文献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文献翻译;影响作用

  对于文献翻译来说,是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用其他的文化、其他的语言进行转化的过程,所翻译的文献也是中西文化合流的产物。在进行文献翻译时,由于他国与本国文化、历史、背景以及风俗民情的差异,往往会让作品产生别样的印记,这种印记是文化差异的标志,翻译者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化、历史、背景等相关的差异有着综合的了解,才能够进行精确地翻译,才能让翻译更加的精良,让翻译作品更加贴合原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只有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才能让文献的翻译更加贴合我国的文化,让本国人民更好的了解这些文献论著,真正的实现文化交流,真正的将翻译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作用

  1.风俗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所诞生的土壤不同,所成长的背景不同,那么所催生出来的风俗文化也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风俗文化体现在了西方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例如中国人讲究红红火火,喜爱红色,因为红色寓意好,意味着幸运,因此,在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大量描写红色的片段,以此来渲染喜庆的氛围。但是,红色在西方却并没有这样的含义,red为红色直译,除了表达颜色外,其往往表达的意思都与中国文化中的喜庆吉祥相差甚远。例如seered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一个人在极端生气的情况下所反映出来的愤怒情绪,是指大发雷霆。正是由于风俗文化的不同,因此,在翻译上同样的字眼也有着不同的意味,有着不同的象征,这正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

  2.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中国人讲究的是集体,骨子里追求的是群体性,然后似乎生来就是要结群而行,崇尚的是群体文化。但是,我们反观西方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所体现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认为个人利益是排在首位的,而且更加注重精神和人身的自由,不愿意受到束缚。这一差异可以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看到,西方价值观指导下催生出的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而中国的文化价值影响下催生的是集体主义,是牺牲个人而成全集体。

  3.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影响。中国向来是礼仪大国,也是文化大国,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丰富的文化类型。中西文化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作品中所反应的也各不相同,在翻译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莎士比亚的名句,我们直译过来就是: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直译过来的版本缺乏美感,也并不能真正的表达莎士比亚的情感,因此,诞生了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版本,你说烟雨微芒,然后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当然,还有诗经版本的翻译,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这两个版本很明显更富深意,也更加的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将莎士比亚用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正是双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提高文献翻译水平的策略

  1.直译和意译结合。对于文献翻译来说,要想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找到平衡点,让作品更加精炼,也更加贴近原著的所思所想,就必须要将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虽然,然后文献翻译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直译,直译能够将内容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却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语言美感和语言形式。意译则是在了解了原文的内容后,用更加贴近原文作者文峰和意境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和翻译,当然,二者在进行文献翻译时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翻译者在进行作品的翻译时,需要根据先理解原文,读懂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内容和精神进行领悟,然后在选择适合的手法来进行翻译。就如同我上文所举的例子,莎士比亚的句子,如果是第一种翻译的话就太缺乏美感了,也不能够将莎士比亚内心的情感,那种期望又彷徨,彷徨又恐惧的心理表达出来,而第二种翻译“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这一番话,或者是后面的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这一翻译,都用的更加优美,更加贴合中方文化的手法来进行翻译,这种更具意境的翻译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用更加完美,更能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了翻译。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利用更加贴近原著情感的翻译手法进行翻译,才能够翻译出更好的作品,然后才能够让作品更加的精良,更加的专业。

  2.对比译文和原文的语言风格。在进行文献的翻译时,作者必须要将整个文献通读并理解,在翻译时务必要做到文风一致,格调相同,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贴近原著本身。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理解文献句子表面的意思,还需要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内里情感,表达文章所要诉说的情怀和思想,通过揣摩作者的所思所想,通过联系上下文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文献的行文风格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进行文献的翻译,不仅要将文献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还需要精确的掌握文献的文风和美感,精确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也只有对作品、作者和中西文化进行分析对比,才能够保证作品的美感,让作者的内心在翻译作品中得到完美的呈现。文献的翻译,需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需要在这种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结合下来抓住文献的特征,让翻译更加的贴近现实,让翻译更加的真实精确,也更加的具有美感。

  3.正视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带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在文化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而在不同国家的文献进行互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比如对于“老”这一字,在中国就是指对长辈的一种尊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但是在英语中的“old”这一词,却代表了不止是长辈尊称的意思,它也可以代表是一种落后,一种落伍。所以说,在进行文献翻译时,就必须对这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结合当地文化以及文章内容进行引申翻译,这样才能精准的表达出原文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内容。

  三、结语

  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催生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让文献翻译在这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受到影响,中西文化的缩影都体现在了文字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文献的翻译,让翻译作品更加的贴近作者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就必须要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差异中去寻找平衡,选择合适的手法来进行文献翻译,以此来催生出精良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卢华.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校园英语,20xx,(15):31.

  [2]于海利.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道德经》两英译本对比研究[D].湖北大学,20xx.

  [3]白欣.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糖衣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xx.

  [4]宋剑祥,王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宣翻译面临的挑战[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2):94-99.

文化的差异论文6

  摘要:本文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西建筑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情色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独立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 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xx.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xx.

  [3]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xx.

  [4]高洪芹.浅析东西方建筑的差别[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xx,(2):144.

  [5]王娟.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文化的差异论文7

  关于中国和美国之间文化差异的讨论必然是无穷无尽的。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伟大的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虽然存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差异但两国 20 多年来一直是友好睦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美国旅行、进一步深造、建立新的企业或永久居住。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来中国冒险体验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两国人民的文化背景虽有不同,但可以相互理解并接受这些差异。因为他们意识到两种文化中都存在对方所没有的一些新的或优秀的东西,这无疑是值得学习的而且也受益于彼此的社会建设与发展。文化交流在促进两国之间相互了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绝望主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并能从中找到文化的特性。

  一、关于派对

  什么是聚会?在中国的字典里它只是意味着“聚在一起”。然而英语的解释是,为了享乐通过邀请聚在一起。与中国翻译,英语口译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有意义。它简单地说出了派对的三个元素。首先,一群人聚在一起。第二,它有组织者。第三,它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因此,西方人的生活塞满了派对。

  《绝望的主妇》给我们展示了许多主妇们举办的不同种类的派对。当他们欢迎新邻居,宣布重要的事情,庆祝一些节日或特殊的日子,她们都会举行一个派对。在剧中,苏珊遭受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因此不得不搬离紫藤巷。当她回来时,邻居们一天晚上举办了三种不同的派对来欢迎苏珊和她的家人。主妇们也会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联系感情、展示她们自己美好的一面而举办派对。在美国有很多派对不只有一个主题。派对使人们结交些新朋友,在聚会过程中增进感情。派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在分割家禽前人们聚在一起围着篝火观看宗教仪式表演或快乐地唱歌跳舞。这是派对的前身。美国派对文化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积极沟通的态度。这是他们性格中典型的一面。在中国古代也有聚会。二千多年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人们应该为达到这样一个状态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氛围。也就是说,在中国派对文化也是被认可的。从这一点上,派对文化就像我们古代文明一样。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国派对都是为了享乐,鸿门宴就是一个适当的例子。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刘邦被邀请参加项羽举办的宴会,当日范增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竟被刘邦一跪化解了与项羽之间的恩仇。当然中国的一些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人们会举行派对庆祝欢乐的时光。

  在当今社会,从世界和平事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有的这些需要派对,来营造了解并理解对方的一个机会。派对文化不仅会使人们和谐快乐也能传播的和平幸福。

  二、关于种族

  美国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移民国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人口是多样化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人口是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组成。在今天的美国,种族歧视是可以说是新旧并存。旧的种族主义势力仍然存在,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是在美国社会也能够引起很大的波动。一位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的黑人约翰·史蒂文森说,即使在中学,在大学,也有很多种族歧视的阴影存在。一方面是强大的种族歧视的存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任何行为,都担心被带到种族歧视的标志,调查者简单地说,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种族歧视是错误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无意识的制造种族歧视问题。种族歧视仍然继续这样的恶性循环。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黑人所拥有的大约只有白人的一半。至于坏事,发生在黑人身上的几率是白人的两倍。因此一半的黑人生活在不达标的住房。黑人的收入是白人的一半。当我们关注到生活的消极经历时,黑人至少有两倍的份额。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婴儿死亡率的是白人的两倍,有死在越南的黑人是白人的两倍大小。在其他领域,数据也同样令人担忧。在小学,黑人一至三年级都落后于白人,他们的种族隔离学校每个学生收到的钱明显比白人学校的更少。21%的黑人像白人一样上大学。75%的雇佣黑人,是持有卑微工作的。

  《绝望的主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种族歧视。有很多笑话反映种族歧视或偏见。这被称为“种族幽默”。许多场景在剧中反映一种对拉丁美洲人,非洲裔美国人、亚马逊人的种族歧视。尽管卡洛斯和嘉比很富有,但卑微的家庭背景,使他们因为种族问题被收养的孩子的母亲拒绝。布里不允许女儿和那个非洲裔美国人的男孩约会。剧中对非洲裔美国家庭的描述在充满了黑暗的色彩。

  这在中国是不同的。中国是一个维护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团结在数千年历史中从未中断。在解决国家问题上中国的基本政策: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强大的凝聚力。在中国从经济支持到人口发展再到文化教育都比汉族更好。不管你是汉族人还是楼巴族人是完全平等的,都是中国的主人。

  三、关于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内心世界沉默和真实的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空间距离、眼睛、手势、面部表情和态度行动等。它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关于空间的距离。美国人不喜欢说话太近,总要保持一段距离。西方文化总是注重个人隐私,“私人”的概念在东方地文化是相对较弱的。当中国人喜欢一个孩子时他们会友好的抚摸他的头部或搂搂抱抱,但如果这样对美国孩子会使孩子的母亲很反感,尽管她知道这种动作没有危害,但在她的文化中,这样则被认为是无礼的表现。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同(尤其是女性)手拉手走在街上,这是友谊的表现,但是在美国只会被认为是同性恋。个人空间的需求,中国比美国要小得多,因为西方人看重轻松的气氛,倡导个人自由。

  关于看。中国认为人们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中国人总是避免直接的眼神接触,即便在谈话过程中,否则你会被认为是粗鲁,不尊重,等等。美国是相反的,他们在谈话中必须有目光接触,并鼓励孩子们在问候对方时要面对面交谈,否则会被认为很紧张、害羞、冷漠或软弱。美国一句老话是“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的眼睛的人。”

  关于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最具代表性的身体动作向人们展示语言行为的情绪。中国人的微笑意味着太多,可以欣赏,不同意,鄙视或者是接受对方的好意。它可以避免各种不便或不情愿表达的特别意思,难怪外国人不能理解。在《绝望主妇》中肢体语言几乎无处不在。当嘉比看到丈夫与鲍勃(同性恋)有密切关系她看起来非常担心。她会尽量避免他们的身体接触。当嘉比用“嘿!”作为与利奈特谈话的开场白。利奈特知道她需要帮助。一个“嘿”之所以透漏出求救信息,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嘉比当时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四、结语

  观看美国的连续剧,不仅能锻炼听力口语,而且能通过这面镜子了解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做对比,不仅有利于对语言文化的理解而且能帮助我们辩证地看待美国和中国的文化,做到汲取其中精华,发展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好地与西方文化交流。

文化的差异论文8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在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喜欢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则喜欢用" ^_^ "。作为东方人的你,是否也觉得" ^_^ "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本文将从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着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与中西文化差异的关系。

  一、“眼睛还是嘴”

  1、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西方人总是偏向于使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却是喜欢用" ^_^ "。西方人偏爱于用" :-) "这种“倒”着的表情符号,是因为这种“倒”着的符号主要表现的是“嘴巴”的变化。他们可以用半括号、方括号、字母、数字、竖线等等来表现嘴巴的不同形状,从而表现他们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惊、悲伤等等。而眼睛的变化却很少,几乎没有。而相对西方人来说,亚洲人喜欢用" ^_^ "这种“正”着的表情符号,则是因为这样“正”着的表情符号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眼睛的变化,让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镜、流泪、流汗等等的变化。

  这个现象让我们察觉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东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传达的信息。

  2、演技的着重点不同

  在东方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导演通常最看重的是眼神的表演力。每当到人物情感表现的时候,导演通常都会讲镜头拉近,着重展现演员眼神的变化:一个回眸、一个眼波的流转、眼角些许的湿润、一滴欲滴未滴的眼泪,都能将剧中人物最细微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感染观众。所谓的好的演员,都是能很好的把握与控制眼神感情的流露与表达。

  而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这样的眼神戏却不出众。他们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镜头上,通常着重表现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比如在《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在家中初次见到他的孩子的时候,镜头停留在人物脸上有几秒钟,但似乎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

  3、分辨表情的准确度不同

  20xx年8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的《当代生物学》网站上的一份新的报告表明:来自东亚的人们通常比来自欧洲国家的人们更难分辨表现出恐惧与吃惊、厌恶与愤怒的脸。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东亚的人们总是着重观察人们的眼睛,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平均的扫视整个面部。

  格拉斯哥大学的Rachael E. Jack[1]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东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加注重眼睛而往往忽略掉嘴。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2]它是人们表现情感、传达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的非文字表现方法。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曾经提过:在信息的传达效果中,文字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独占55%。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的地位。

  国外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3]这些都说明了面部表情对于我们表达与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于面部表情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 研究了一套称为FAST(面部表情编码技术)的系统,将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提出了悲伤、生气、厌恶、惧怕、吃惊和开心六种人类的基本情绪。[4]这一研究展现了人类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下,同样的面部表情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东方人通常都可能会用微笑来表示消极的情绪,而西方人则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对于面部表情的着重点也不同。这也就是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为什么在面部表情上西方人更注重嘴部而东方人更注重眼睛呢?

  东方人故来以含蓄内敛着称,比较注重内在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而西方人素来开朗开放外向,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很直接,所以总是会通过嘴巴将自己的感情夸张直接的表现出来。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在解析表情的时候关注点不同。这也就说明,虽然人类的表情存在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中,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面部表情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在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不会将真实的感情表露在外,而眼睛却很难控制,因此通过眼睛通常能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而在开放的外国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夸张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直接从面部表情便可知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嘴巴作为最灵活最具表现力的一个部位,自然成为西方人的主要关注点。

  四、结语

  总之,非文字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在眼睛还是嘴巴这样的小问题上就存在如此的差异。由此可见,了解并熟悉面部表情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尽力将不同文化中的表情处理的理论更多的提升到一个更真实的存在描述,在跨文化交际中相当重要,将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各种差异而引起的误解,有力地促进各民族团结与世界和谐。

文化的差异论文9

  饮食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物资基础和保障。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饮食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饮食文化,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和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首先,饮食观念上的不同。中国人更加注重食物色、香、味的有机融合和统一。食物在颜色上鲜亮,尤其是绿色蔬菜,这样才会让人看起来有食欲。除了颜色之外,食物还要有自身独特的香味,能充分刺激人的嗅觉和味觉,引起人进食的冲动和行为。味则是人在品尝完美食之后所给予的评价和结论,也是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中国人会为了追求美味不断地变换食物。而西方人则更加注重饮食营养的科学和合理搭配,几乎不考虑食物的色、香、味,他们考虑更多的是食物所含热量、维生素、蛋白质和维他命等营养物质的多少,以及每天这些营养物质摄入量的多少,所以西方人可能会长期地吃同一种或几种食物。

  其次,饮食结构和素材选用上的不同。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以各种植物果实、根茎和枝叶为主的“素食”占据了更大的比例,同时还配以各种肉食,可以说是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而均衡。中国人的主食基本上以米饭和面食为主,主食也俗称为饭,吃饭的时候还要准备各种菜肴下饭。中国人在菜品素材选用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应该就是把不同种类的素材混合在一起,使之在视觉上更美观,在味觉上更加丰富和多样。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很多把肉类和各种蔬菜混在一起的荤素搭配的炖菜。相比较而言,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中,肉食占据了更高的比例,主要以牛肉、猪肉、羊肉和各种鱼类为主,以各种蔬菜为主的素食只占很少的部分。此外,西方人也把各种素材分的.很清楚,认为不同种类的素材是不能放在一起加以烹饪的,因而在他们的饮食中,很少看到像各种炖菜这样的混搭菜品。

  再次,烹饪方法和用具上的不同。中国饮食的制作方法和手段极为多样和讲究,这可能与中国饮食的多元化有很大关系,常见的方法有煎、炒、炸、烧、蒸、烩、溜、焖、烤、氽、拌、爆、炖等,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烹饪方法对食料进行外形上的改造和加工,就拿最常见的土豆为例,炖的时候要切成块,炒的时候要切成片或丝,拌的时候只能切成丝,蒸的时候则不需要改变其外观形状。烹饪方法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烹饪用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中国的厨具从制作材料上可以分为铁锅、铝锅和砂锅等,从形状上有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的炊具。西方饮食在烹饪方法和手段上则相对单一和固定,主要表现为煎、烤、炸、煮等有限的几种方法,最常用的厨具是电烤箱、平底煎锅和微波炉等。

  最后,用餐方式和礼仪上的不同。中国人在用餐的时候,大都会围坐在一起,而且喜欢用圆形的餐桌,因为圆形的餐桌便于更多的人就餐和交流,还象征着“团团圆圆”之意。把各种各样的菜品都摆放在桌上,大家都从相同的盘子里夹菜,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卫生的,容易传染疾病。中国人在用餐的时候还特别讲究礼仪,年长者通常会坐在显要的位置上,例如,在生日宴会上,过生日的长辈都会坐在离生日标识最近的桌子中间,宴会过程中,晚辈和亲朋好友都会轮流走到长辈身边,说一些祝福之类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同时,长辈的儿女们还要以敬酒的方式来感谢亲朋好友的光临和捧场。而西方人在用餐的时候,大都采用自助餐的形式,大家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选取适量的食物放在自己的餐盘里,用餐过程中独自享受自己的美食,不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他们也会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但声音通常比较小,而且一般不会和离自己太远的人进行长距离的交流。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会逐渐减少,并出现渐趋融合的趋势。

文化的差异论文10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练习。语言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有了语言的灵动性则变得更加丰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文化、习俗、思维方面都有一些不同。学生如果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则不能够彻底的理解英语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认识文化差异,遵守客观规律

  中西方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使得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不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会学习很多关于动物的词汇,但是中西方对于同一种动物会赋予不同的含义[1]。比如,对于“狗”这种动物,中国文化中一般用狗来表示贬义,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狗在大多数时候都表示褒义,用来形容值得同情和信赖的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help a dog over a still(助人渡过难关)”,an old dog(老手)等。在中国文化中,“猫”代表了正义和勇敢,在很多动画片中塑造的猫的形象都很机智并且乐于助人,而在西方国家,猫则代表着愚蠢和懒惰,如“copy cat(盲目的模仿者)”“as sick as a cat(形容某人病的很厉害)”“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渗透类似的文化差异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重视文化差异,拓展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新版的教材中越来越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编写新教材时也适当的穿插了西方的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使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交流中正确的运用这些文化知识。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学生在称呼教师时,不论教师的性别和年龄是什么,直接用形式加上老师就可以了。而在西方文化中,学生称呼男老师要用“Mr”,称呼已婚的女老师要用“Mrs”,并且要加上丈夫的姓氏,称呼未婚的女老师要用“Miss”,对于婚姻状况不明的女老师可以成为“Ms”。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应该堂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正确的称呼自己的老师。另外,中西方在节日方面也会有不同的习俗,在中国最主要的节日是春节,而在西方国家则比较注重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节日到来时,教师可以将教室装点成节日的气氛,并且带领学生体验西方国家在过节时的风俗习惯,使学生通过切身感受来体验中西方在既然日方面的不同。同时,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是不同的[2]。在中国,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有很热闹的氛围,大家在餐桌上交流谈心或者相互夹菜,中国人使用的主要餐具是筷子,菜都放在桌子中央一起分享。而在西方国家,吃饭的时候都比较安静,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实物,专心致志的用刀叉享受自己盘子中的美食。在学习与餐桌礼仪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方国家用餐时的图片或者视频,并且教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刀叉,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三、丰富教学手段,培养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逐渐向学生渗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比如,在涉及到打招呼用语、赞扬他人的用语、表示感谢的用语等方面的知识时,教师都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做适当的拓展,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将教材中包含的文化知识挖掘出来,并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来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3]。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比如,在学习与颜色有关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讨论一下中西方在颜色文化方面有什么不同的认知。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总结,并且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直观的展示出来。如,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在节日中经常用红色的装饰品来装点节日的气氛,而在西方国家,红色则被认为是危险、战争、流血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白色被认为是失败、死亡以及愚蠢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中,白色则代表诚实、纯洁和幸运。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学习的英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的渗透,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英语,学会运用英语,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文化的差异论文11

  [摘要]探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现象,阐释中西方文化交际差异产生的原因,由于中西方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所致的。因此,要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背景

  一、常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流迅猛发展,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们交流时冲突时有发生。常表现为:

  (一)问候语的差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见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干吗去?”等来问候对方。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但西方人听了迷惑不解,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吃不吃饭、我干吗去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简单地问候对方。

  (二)隐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甚至收入,在中国,这是人们之间表达关心的常见方式。然而,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西方人则讲究个人空间,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时会发生冲突。

  (三)时间观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要想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但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这说明中国老百姓的时间观念不够强,使用时间上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较强,人们都对时间做了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四)餐饮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若要宴请宾客,主人通常会提前两周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前三天答复是否邀约,以便宴请的主人准备适量的饭菜。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诚挚邀请完,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谈话的主题上。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喜欢谦虚礼让,即使心里已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还是要表示出推辞一番。在中国人宴请宾客,即使主人摆满一桌美味佳肴,也总习惯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就餐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在西方人们不喜欢含蓄表达,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注重个人空间。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际实际场景中常见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只有我们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必然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交流差异,甚至是冲突,产生这些差异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进行对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追根溯源,我们发现思维定式往往会忽视具体个体事物的差异,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伴有感情色彩,并带有倾向性的固定看法,会直接造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价值取向不同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Pearce等人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处世哲学等无不受到所在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自身群体固有的文化的观念,成为该群体人们的处世哲学、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在我国文化中,中国人推崇谦虚礼让,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不喜欢个人出风头,不爱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与判断,喜欢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三)社会行为规范与处世哲学不同

  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用自身所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来判定对方行为的正确与合理,由于双方的社会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同一社会行为常会产生误解、不愉快甚至更糟的后果。比如在中国,人们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这一行为表示友好、关爱的意思,但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恰当的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会产生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些问题都是源于交际双方不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产生误解或冲突。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8(6):121-123.

  [2]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6):153-154.

  [3]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xx,22(4):279-282.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J].绥化师专学报,20xx(11):90-92.

文化的差异论文12

  传统上,人们一一直认为口译员只是担当着交际过程中语言转换专家的角色,而现在,众多的口译实践已经证明口译员的角色绝不仅仅限于此,他必须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文化的传播者。事实上只成为一个语言专家离合格的口译员还相去甚远,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他在交际过程中要消除的不单单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还包括文化的障碍。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口译员要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口译员必须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保证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口译的定义曾有许多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阐释。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教授认为:口译同笔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IzJ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问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对口译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她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上述定义,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都基本表达了口译的本质,即口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口译者很可能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口译员必须要明确跨文化交际和口译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错误。

  口译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原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目的语的听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对原语的理解,对目的语的表达,更离不开对语言和文化的分析。由厦门大学口译小组率先提出的厦大口译模式,用模式集中体现了影响口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重要因素和所需技能。

  在这个模式中,C=Comprehension(理解);R=Reformulation(表达);S=Skill(技能);A=Analysis(分析);D=Discourse(语篇);CC=Cross—CulturalAwareness(跨文化意识);K=Ex~a.LinguisticKnowledge(非语言知识);TL=TargetLanguage(目的语);SL=SourceLanguage(原语);I=Interpreting(口译)三个圆圈分别代表口译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置于三个圆圈中央的三角形说明技能在整个口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至R箭头指明口译的整个过程,而A至C与A至R的箭头说明分析在理解与表达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一种非直线型模式,旨在说明口译包括理解原文(C)和用目的语表达意义(R)两个阶段。这个交际过程只有在分析(A)语篇(D)和特定情景中的文化因素(CC)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厦大模式强调了对语篇和文化分析的同等重要性。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所晚,每一种语言都与其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说话人的思维、心理等等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的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接受信息一方对原信息分析的任务就落到口译者的身上。口译分析不仅包括对非文化信息的分析,还包括直接影响准确传递的那些可能引起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的分析,这时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口译者是否能够对交际双方的浯言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正确理解、分析和表达,进行正确的转换,口译也因此成为交际双方成功交际的桥梁。如果口译者对信息中文化因素进行了错误的分析和理解,翻译后的信息必然会有悖于原信息文化之处,也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口译中译员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影响交际效果和质量的现实问题,对文化差异进行适当分类,有利于口译实践和教学,有利于口译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差异外在表现为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更深层的差异则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审美观、心理因素、对世界的感知等方面。

  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按承载方式分为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两大类。具体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

  民族习俗差异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逐渐形成了包括礼仪、习惯、喜好和禁忌在内的各自的特点。口译员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造成语用失误。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生性谦虚慎言,倾向含蓄内蕴,藏而不露,常用婉言曲语平缓语气,强调客气。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可能”,“大约/大概”(about,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nearly),大体上的/基本上的(generally,basically)等。但这类词语用多过滥会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言不由衷的印象。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发言之前中国人常常会说:“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准备得不好,看法很粗浅,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等等;我们本民族人都了解这只是讲话人的谦虚,可是如果口译员直译过去,英美国家的听众就真的会认为你没有作好准备。再比如当外方对中方为他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时,中方习惯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若直译出去,中方的好意就会被误解为“你是出于工作而并非愿意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口译者如果懂得异国文化习俗,用“withpleasure”或“Itismypleasure”等表达,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使交流深入下去。

文化的差异论文13

  摘要: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文化,文化程度的深浅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悠久。但也因为每个国家创造出的不同文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多变的世界,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国际间交流的方式、表达的语言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了质的改变。就现如今的英美两国来说,它们是不同的国度,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说着不同的语言,这些都是因为历史发展轨道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时期经历的改革与运动都可以改变这个国家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

  英美文化;文学评论;文化差异

  所谓的英美文学评论,就是指通过有关的文学理论和历史背景对文学名著进行研究,研究它的写作背景、人物介绍、语言表达水平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文学的内容主要是以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为背景进行的文学创作,也是这个国家这段时期最有效的证明。但由于每个国家文化形成的不同,导致不同国家对文学的评价也就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和有关问题。

  一、英美文学特点分析及其发展历史

  英国文化在英国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开始的时期到文艺复兴,在经历过历史改革后发展到了现如今的现代化主义。[1]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转折就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化由最初的写实渐渐地变成了充满憧憬的现代化风格,并带有英国的历史特点。所以,英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都是根据英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来进行描写与刻画的。美国文化一共出现过三次改革:第一次是在19世纪前期出现的民族文化;第二次是美国经由第一次世纪大战和第二次世纪大战后为国际带来的影响;第三次是美国文化的文字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女权思想的建立与新历史主义的发展。并且在开发美国这片富饶土地的过程中,国民在理念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有效、有用,并且有利就是真理”的相关思想。这些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也是美国发展历史最有力的证明。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每段时期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文学出现了多样化的改变,美国文学就是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之上的,但外来文学对它产生了影响发生了改变。一开始美国只是在模仿外来的文化,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到了19世纪以后,才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念,走向自由、平等、独立的道路。而英美文化评论就是一种应用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理解,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轨迹的研究,更好地分析与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和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

  二、国内外对英美文化研究的状况

  在世界文学作品当中,英美文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英美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现阶段国外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单一作品的历史背景、人物刻画特点、理论研究以及文字风格研究,对文学作品评论的相关研究直到20世纪开始才出现,并且文学评论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英美文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在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分析研究还仅仅只是起始阶段,20世纪以前我国几乎很少出现英美文学评论展开的研究,20世纪以后才逐渐出现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深入研究。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英美文学方面的评论研究加快了英美两国在文学作品上的发展,为英美文化评论的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学评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评论体系的重要组成。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文学作品的故事背景、表达形式、文字风格以及中心思想等,相关的评论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在阅读以及欣赏方面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整个英美文学的进步发展。对于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和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英美文学评论的对象就是英语作品,而英美文学评论又是建立在文学作品研究基础之上的。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文学作品评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英美文学评论更注重作品所具有的文学艺术以及延伸思考上的相关问题。

  (一)英美语言文化所具有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发音、语法、词汇运用以及表达方式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像在发音上,英式英语讲究是的字正腔圆,发音要准确,很少有连续的现象,而美式英语的连续现象很多,美国人讲究的是能省则省、能连则连的原则;还有就是在用词表达上,有时同一事物用的词语是不同的,有时要表达的同一意思用的句子却是不同的,比如在日常的打招呼上,英国人会用“Howareyou”,而美国人就会用简单的“Hi”来代替。[3]而有关的英国文学评论中,一部分学者出于对传统语言的尊敬,评论中的语言大都很传统。而美式英语由于受到来自后期历史发展上的影响,其语言相较于英式英语来说更具创新、更加叛逆、具有独特的思想,自然在文学评论方面也会比英国更加自由,更加大胆。

  (二)文化历史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所产生的影响英国文化历史相较于美国来说更加悠久一些,并且带有非常强烈的人道主义,在相关的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就有体现,像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演员和剧作家,一生共写了37部剧本,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一部分有关评论方面的学者开始质疑人道主义。而对美国来讲,其是一个非常年轻并富有活力的国家,没有沉重的传统来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相较于英国来说,其文学评论显得更加自由活跃,更具创造能力和个性化。主要表现为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学评价是宽松的、自由的,拥有自己的个性。例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费恩历险记》,这部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历史,但却没有当时社会背景下有关黑人奴隶制的描写,有的研究学者认为这种文学表达方式是对黑人奴隶制的一种讽刺,还有的学者认为只是一种欺骗。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的研究学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空间和个性。[1]

  (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化评价方面的影响在历史中,英国曾被法国侵占,所以英国文化以及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法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且逐渐形成了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在言谈举止间都非常的礼貌,这种特质延伸到文学评论当中就显得中规中矩。而美国是一个发展历史较短的国家,拥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由于美国在发展的过程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美国人民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倡民主与平等,这是因为美国人民在处于殖民地期间,为了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建立起合作关系以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就解释了美国人为何不仅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还去干涉其他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还有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所以美国文学评论大都是提倡自由和民族的观念,还具有一定独特性和创造力,不拘于常理。

  (四)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在发展之中,英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交叉状态,而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始终摆脱不掉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文学评论,尽管也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但在这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的。就现在的情形来看,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进行改良,扬长避短,创造出新的评论道路。而美国方面的文学评论虽然在前期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但在后期随着时间的改变,美国文学评论摆脱了传统的束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拥有自己的文学特点。美国文化的发展成了多元化格局,同时具备多种文学写作形式和文化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四、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影响的目的和意义英语是目前世界流通最广泛的一门语言,使用的国家和人们都占有一定的数量,自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文化就逐渐走到了现实主义阶段,这个时期就更好地反映了社会环境、文化发展、历史等问题。[4]美国文化和英国文化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英美文学的发展也伴随着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并且英美文学评论在发展中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研究英美文学评论对了解英美文化差异和英美文化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四、结语

  英美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致使文学产生不同的变化,导致两国学者对文学的相关理解和评论也有所不同。英美两国在各自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文学载体、历史发展和文化理解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不同的历史发展导致英美文学评论也不相同,而英美两国的文化也有相同的地方,需要两国文学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英美文化的蓬勃发展,更正确、合理地得出英美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樊雅桢.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剑南文学(下半月),

  [2]王姝,李昕.论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中国外资,

  [3]高雨菲.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鸭绿江(下半月),

  [4]张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文化的差异论文14

  摘 要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们心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不断加强,饮食自然而然成为交流的重要环节。了解、尊重彼此的饮食文化能够减少交际过程中的摩擦与障碍使交流更加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 饮食 中俄 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人注重菜品的精致和丰富,注重菜的色、香、形、味,追求感观享受和审美价值。在中国一道菜便可诠释出一种文化理念和内涵。中国的鲁、川、粤、淮四大菜系正是凭借着高超的烹任艺术和地域特色而闻名于世。俄罗斯在饮食理念上,则较注重理性的观念,同中国相比他们不注重菜肴的色、香、形、味,而是注重健康与搭配的合理性。看似粗犷的俄罗斯饮食背后极好的诠释了俄罗斯人朴实的生活方式与豪爽的民族性格。

  一、中俄两国“饮文化”对比

  1、中俄酒文化对比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人看来很多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都可以用酒来代替。白酒在我国的酒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中国人在喝酒的时候很喜欢劝酒,比如“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适度的劝酒被看做是一种对待客人的礼貌行为也是显示我们热情好客的一种方式。俄罗斯的伏特加一词起源于水,因此人们赋予伏特加“生命之水”一说。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 气候寒冷, 环境恶劣。俄罗斯人用酒来取暖, 抵抗严寒。伏特加在俄罗斯已不单单是一种酒类而是俄罗斯民族品格象征,俄罗斯人喝酒豪迈、大方,他们喝酒时尊重对方的想法从不劝酒。伏特加就如同俄罗斯人一般具有水一样的外形,火一样的内心。

  2、中俄茶文化对比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饮茶的习惯。在中国人看来茶既有健身、治疾之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食文化更是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俄罗斯的茶文化历史并不长, 直到十八世纪茶叶才在普通百姓中传播开来,在此之前只有皇宫贵族才有幸饮用这种饮品。俄罗斯人喜爱喝茶并逐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茶文化。俄罗斯人喝茶喜欢味道相对较重的'红茶, 再配以砂糖、方糖、巧克力、牛奶等用茶炊引用,糖和茶在俄罗斯人看来是密不可分的,用以饮茶的茶炊也是匠心独具,精美绝伦的。

  二、中俄两国“食文化”对比

  1、食具的异同

  在饮食的餐具方面,俄语论文,中俄两国异同很多,众所周知,中国人用筷子夹菜,用汤匙喝汤、用碗盛饭。筷子的下方为圆形,上方为方形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天圆地方的理念显示出来中国人极高的智慧,而俄罗斯人用盘子装菜,用刀叉吃牛排、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他们使用的是刀叉,其正确的摆放位置为叉子放在盘碟的左边,刀和羹匙放在右边酒杯要放在盘碟的前边。在进餐的时候应该是左叉右刀。除了刀叉之外,也有碟、盘、杯等等,但是较之我们的要单一得多。筷子和刀叉作为中俄两国最具特点的两种餐具反映出中俄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民族心理。

  2、菜肴的异同

  有人将俄罗斯的菜肴概括为"五大领袖、四大金刚、三剑客"。五大领袖为:面包、牛奶、奶酪、土豆、香肠。四大金刚为:圆白菜、胡萝卜、甜菜、圆葱。三剑客为:鱼子酱、伏特加、黑面包。这些几乎囊括了俄罗斯烹饪文化中所有主要食材,虽然单一,但贵在俄罗斯人民将这些仅有的平常单一的食材创造出无数美味的佳肴。俄罗斯的汤类非常之多有鱼汤、清鸡汤、肉杂拌汤以及红菜汤、蘑菇汤、奶汤和水果汤等等。其中,俄罗斯人非常爱喝红菜汤,它也被称之为罗宋汤。俄罗斯面包甚至早在解放前就已传入中国,中国人将其称为"大列巴",并对麦香充裕的大列巴情有独钟。俄罗斯人还喜欢味道浓重的食物。他们以面食为主, 鱼子酱、酸牛奶、咖啡等是俄罗斯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这种简单却又不失变化的饮食折射出了俄罗斯人的简单豪爽的真性情。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材之广泛、烹饪技术之精致闻名于世。南北朝时,梁武帝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饪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奇。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的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饮食在中国不仅仅是为了解渴充饥,这其中更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哲理。比如过年时吃饺子、鱼、年糕等,其实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饮食文化早已超越饮食本身,中国人是借助吃这种形式表达一种丰富的心里内涵与深刻的社会意义。

  3、餐桌礼仪的异同

  在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同样有无数的规矩与礼节,中国为礼仪之邦,阶级明确,等级分明。甚至饮食礼节都是世界上最为繁琐的国家,从座次到著名的中国酒文化,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人喜欢聚食,中国餐桌上的热闹与西方餐桌上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和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中国人在餐桌上会频频给客人布菜夹菜,这也是中国人热情好客的一种表现形式。俄罗斯人进餐时不能说笑,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绅士风度,不可失去礼节。俄罗斯崇尚自由,对自我十分尊重,俄语论文范文,因此人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情,在吃饭的时候可以自己随意选择喜欢的菜肴,他们不会硬往你的碗里夹菜,如果你吃饱了,你可以示意一下,他们也不会劝你再吃。

  关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饮食文化都是其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不单单是饮食的不同,而是从历史、文化、性格、地理位置甚至气候条件等各个不同的方面从而产生的或复杂或单一的饮食习惯。随着两国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互补与兼容。了解彼此的餐饮文化对促进两国的交流与友谊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异同探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

  [2]金亚娜.俄罗斯国情[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xx.

文化的差异论文15

  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是大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往往会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千差万别甚至截然相反。这样的现象在新闻翻译中可谓是司空见惯,因此翻译工作者需要对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解,同时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不同的文化应该抱有一种包容、理解的态度,不能盲目的进行贬低与排斥。

  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应该说求同存异谋发展是每一个民族的目标。而在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更能显示出对这一道理的体现。新闻翻译的目的在于进行不同信息的交流,信息的分享可促进多方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待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文化只有异同之别,没有高下之分。因此在新闻翻译工作中应该有一种跨文化的意识,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对待这些差异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根本。

  一、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积淀,是一个民族懒以生存的根本。每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决定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1 ]

  以中国内陆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属于的是大陆文明,这种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生产方式决定了家族的群居形式和专制的存在,人们对父辈的绝对尊重和温和保守的思维。戚继光在蓬莱对倭寇用城垛和铁链的防御,往往会引发后人“为什么祖先只把防御设在家门口,而不把船开到对方的国门”的感叹。而以内蒙为代表的草原文明则恰恰相反,草原文明是一种尚武的文明,也是依靠牛马羊为生存基础的文明人们往往充满对强者的崇拜,没有一种“礼”的束缚。这样的文化背景差异在翻译中往往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情况。[ 2 ]例如“白色”一词,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喜庆、高雅”。在汉族文化中我们很难把“白色”和“高雅”联系起来,更别说喜庆,甚至说“白色”很多时候往往代表的是丧气。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蒙古的文化就会知道,蒙古文化属于草原文化,对白色的牛马极为的尊重,因此把白色看作是“喜庆、高雅”的代表。

  如果到具体的新闻中这样的情况是更为常见的。在蒙古国经常会举行对成吉思汗的纪念活动,而对这些活动的报道自然必不可少。其中不少报道将成吉思汗在西征过程的“屠城”定义是一系列的壮举,我们知道无论是在传统的中国还是在崇尚自由的欧洲对此都是反对的,认为“屠城”是一种罪过。但是我们如果了解到蒙古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就能够对此理解。

  例如我们知道在中国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都是反对早恋的,更不用说过早的结婚了。但是在蒙古族一则新闻中却这样写道“37岁的某某为其与妻子的结婚二十年纪念日举行浪漫的庆祝活动。”很多汉族人看到后都会大吃一惊,37岁怎么可能结婚20年,是不是搞错了。但是蒙古族婚姻习俗中男女是结婚很早的,一般都是在17、18岁。这样一来37岁结婚20年也就不奇怪了。因此了解了这些,在翻译时我们就不会惊讶,也不会对此进行批评。这样的文化差异在新闻翻译中比比皆是,我们如果对此不能正确的对待,往往会翻译出与原义截然相反的句子。

  二、如何面对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深入了解蒙汉文化对于从事新闻翻译工作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3 ]首先是对蒙族文化的学习,《元史》《新元史》《蒙古秘史》等这些科目是了解蒙古文化的.重要途径,对蒙古的文化、思想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应该注重蒙古文化的由来即文化中每一部分的历史发展。并且平常多看蒙古族的报纸,注意观察当代蒙古文化的特点。其次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注重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学术性的材料。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很火热的,但是很多材料往往多出于作者个人的主观臆断,例如较为著名的于丹的“心灵鸡汤”很多存在事实性的错误,这是翻译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还应该注重蒙汉文化差异的对比,重点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背后历史文化的支撑。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认为对蒙汉文化的学习是知识积累阶段,是对待中西文化差异初级阶段。而真正的瓶颈处却是以何种思想何种认识去看待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有一种思想对于认识文化的差异是极为不利的。一种是落后的保守主义,盲目的对其他文化进行排斥、贬低。新闻翻译工作者应该坚决避免以上这种错误的认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存在的根据,万不能因为存在差异而进行贬低。例如上面说到的“37岁的某某为其与妻子的结婚二十年纪念日举行浪漫的庆祝活动”,我们不能因为汉族的结婚年龄大就进行这样的翻译“蒙古人真奇怪,37岁竟然举办结婚二十年纪念日”可以说能对文化的差异抱有一种包容理解态度,是进行正确翻译的重要保障。内蒙古自治区政治制度与一般内陆省份是不一样的,民族自治的特色较为突出,例如每一级的党委一把手有党员(一般是汉族)出任,而政府的一把手由蒙古族人出任。这样的情况是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民族政策的安排。新闻翻译工作者对此应该理解,不能在翻译中使用一些带有民族偏见的词汇。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新闻翻译工作者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抱有一定的自信感。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时应该凸显民族精神。例如我们知道文天祥是比较有名的民族英雄,而绝非爱国英雄。文天祥当年抗击蒙古族的精神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绝不能为了避免在蒙古新闻中的争议而把文天祥定义成祖国民族分离分子,也不能说是抵抗蒙古侵略的英雄。有一条蒙语新闻中就把文天祥介绍为“汉族的英雄”。这既是对文天祥所具有特定精神的把握,也避免了产生的误会。所以新闻翻译工作者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 ],突破民族的偏见,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认同,对于差异能够包容、能够理解。

  四、结语

  当代国际交流日益的增多造就了不同语言信息的交流,新闻翻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新闻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情况是不容轻视的,新闻翻译工作者应该首先充分学习蒙汉文化知识,另外还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抱有包容、接受的态度。

【文化的差异论文】相关文章:

文化的差异论文(精选12篇)09-15

中日酒文化差异论文10-09

关于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论文10-07

语言文化差异问题探究论文10-08

从《无声的语言》看文化差异论文03-23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10-09

关于服装行业文化差异的论文10-08

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研究论文03-23

体育教育的跨文化差异研究论文10-09

浅析关于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