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竹文化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范文
竹文化也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学的特色。竹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竹虚心文雅、高风亮节的人格特征是中华民族的品格与情操的象征。
竹文化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
竹文化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篇1
浅析竹文化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摘要:竹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已经是潜移默化,通过对竹的研究,也可窥见现代人生活的一角而审视现代人的生活也可了解竹之文化。
关键词: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
史学家陈寅格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
既然中国文化浸润在竹之文化当中,那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充满了竹之气息。
竹文化在几千年成型的过程中,已经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当中,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了竹之文化的熏陶。
窥竹,不仅可以看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还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
竹,已经融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一、 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衣
作为传统衣料的尼龙,棉,涤纶等早已是世人皆知,但是以竹为材料的衣服却是鲜有人知。
不过,以竹为衣却开始在世界上兴起一股潮流。
竹衣,其实是以从竹中提取的竹纤维为材料制成的。
竹纤维做得衣服具有七大特性:
抗菌性:竹纤维中含有“竹琨”抗菌物质,对贴身衣物有防臭除异味之功效
保健性:竹元素中的抗氧化物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竹纤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抗紫外线:竹纤维的紫外线穿透率为万分之六,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的417倍,竹纤维不带任何自由电荷,抗静电,止瘙痒
吸湿排湿性:在所有的纤维中,竹纤维的吸收湿性及透气性是最好的,被专家美誉为“会呼吸的纤维”,毛巾久用擦汗不留异味。
舒适性:冬暖夏凉,又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热气和水分
美观性:竹纤维具有天然朴实的高雅质感
环保性:竹纤维是真正的环保绿色产品,无任何化学成分无污染,竹纤维100%可生物降解。
竹制品价格不比棉麻产品高,且天然健康,生态环保,具有传统衣料所没有的性能,虽因技术问题尚未普及却大有取代棉麻及其它产品之势。
二、 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食
竹食品是以竹本身为材料制成,其嫩芽———竹笋,可食,用其炒肉、炒鳝丝,烩肉、煲鸡煲鸭皆可,其味清香,脆而不腻。
尤其是冬天采挖的竹笋,又叫冬笋,其味特鲜;竹叶可泡茶饮,别具风味,竹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尤其富含膳食纤维,是现代人喜爱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
另外,竹也是一种中药材:
竹叶,用竹叶泡茶饮,或同其它药合用,能解暑、清利小便。
可治浮肿、腹水和急性肾炎。
竹茹(嫩竹刨成的丝状物),有镇静除烦的功效,常同其它药合用治高血压,或其它热性病。
竹沥。
将鲜竹在火上烤,而滴下的竹汁。
能清肺化痰,治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热咳嗽。
虫笋。
为竹子上长出的瘤状物,利水除烦功效更佳。
如用虫笋、陈葫芦各下两、冬瓜皮一两,水煎服治各型水肿。
竹叶青,是以竹为一味药材的名酒生,它只是众多竹酒的杰出代表。
态鲜竹酒中富含有17种纯天然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类胡萝卜素、蛋白质类物质、天然有机物等天然营养成分,是非生化工程和生物工程的产物所可比拟的,它完全属纯天然物质,人体易吸收,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酒呈琥珀金黄色,具有“竹香幽雅、清爽纯正、柔和绵净、绵软回甜”的独特风格,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一般白酒的生物酒,有着绝对差异化、绝对个性的酒品格。
饮时不辣口、不刺喉,饮后不口干、不上头、易醒酒等特点。
加冰饮用其味更甘冽、幽玄。
品竹酒,品的是竹的一种意境。
三、 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住
竹子生长快,适应性强,茎厚壁粗而坚韧,抗拉压性能好,是建筑的好材料。
我们现代人,为了寻找古时的那份宁静与诗意也是常常以竹为材,采用现代或古时的建筑方式做竹建筑。
竹建筑是以竹为材料的建筑形式的总称。
竹子是建造房屋和其它结构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
作为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竹子相对而言价格便宜,容易加工,还可以在许多产竹国得到。
近年来,竹子作为房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竹建筑历史悠久。
汉代能工巧匠利用竹子为汉武帝建造的甘泉祠宫,造形美观。
宋代大学士王禹偁在湖北黄冈做官时,自造竹楼,并写了《竹楼记》,其中对竹楼的音响效果写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 有碎玉声;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
”真乃美奂绝仑。
竹材料性能之优良可见一般。
竹子的机械性能因竹子种类、年龄、气候因素、含水率和竹茎高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竹子密度一般在500-800 千克/立方米之间。
竹子具有很高的强度,尤其抗拉强度。
研究表明:竹子强度与木材不相上下,有的竹种强度甚至超过婆罗双树和柚木。
以竹为材料的现代建筑代表是云南傣族的主楼。
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
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
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
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上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
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云南地区,以竹为建筑材料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竹资源,极大节省了资金并且主楼在当地具有不可抵挡的优势,是傣族人的不二选择。
除了高大的建筑之外,竹饰品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竹花瓶、竹简、竹签、竹垫等在家里已屡见不鲜。
可以说,竹,装饰了我们的生活。
四、 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行
竹制交通工具已经在生活中逐渐兴起,其中最常见的是“竹行车”。
“竹行车”即以竹为材料制作成的自行车。
竹具有多种传统钢铁材料不具有的特性:
1、竹子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有普通树木的5倍多
2、它不像金属有“疲劳”一说
3、竹子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树木之一:某些品种一天就可以生长1.5m。
4、荷载能力胜过低碳钢
5、清洁环保,人机关系更合适
6、每辆自行车仅需要2.7米长的竹木就够了,轮圈用量不到2公斤。
可以极大节省材料,节省资金。
竹对现代人出行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交通工具,出行必备的坐垫、遮阳帽、颈枕等也常常有竹的身影。
五、 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精神
“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中国人精神的特性代表。
竹,占其一。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字反映。
竹,象征高洁,孤傲,坚韧,不屈。
我们现代人的骨子里仍继承了这宝贵的品性。
在喧嚣繁杂的现代社会,心灵时常在灯红酒绿中迷失,闲暇之时穿梭于竹林中,会找回那份心灵的宁静,找回自己的本心。
竹,贯通中华五千年,是中华民族生活的一种具象符号。
参考文献:《节能环保的木竹建筑材料》萧凡
第6 / 7页
《西双版纳傣族竹文化研究》田静
《竹纤维及其产品加工技术》陈功
《竹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叶诚业王幸祥
《竹材》张佯
《竹材实验房屋的设计及施工》 潘长年
《历史的风骨:竹林七贤》 如来神掌
《竹材化学与利用》刘力 俞友明 郭建忠
《竹》张文科
《竹纤维产业方兴未艾》 谢立仁
《竹纤维-一种前景广阔的环保型纤维》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中心
《竹笋加工与综合利用》陈功 俞福惠
竹文化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篇2
浅谈竹内好笔下的《鲁迅》
摘 要:《近代的超克》中,竹内好看到的鲁迅,仿佛去掉了先觉者的帽子,只是作为历史中存在的一个人,与泯泯众生一样的个体,只因为对于现实生活中那些“微小举措”所包含的原理问题有高度的敏感性,便能真实的记录了历史中存在的一个时代。
关键词:竹内好;鲁迅;孤独战士;自我否定
《近代的超克》,这里的鲁迅扮演的思想家和启蒙家的角色不再是以高高的凌驾他人的方式,而是作为与中国的现代史共同摇摆,共同生存的人出现,他不断抵抗,又始终有绝望,敏感使他孤独。
这样的鲁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亲切的;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鲜活生动的。
一
竹内好在一九三四年与武田泰淳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文学研究会,其中竹内好的主体意愿通过他对于翻译的选择性体现出来,他特别关注的中国文化人有三位:王国维、蔡元培、鲁迅。
对于一个作家的偏爱,总是会基于这作家在某些特性上与自身的吻合性,在通读整本书得过程中,总会觉得竹内好在鲁迅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鲁迅身上的孤独,同时也出现在竹内好的身上,这些共通性使得竹内好在描写鲁迅的过程中,多了一点感性的成分,鲁迅不再是诸多人笔下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的鲁迅,而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少了些匕首般得尖锐,多了些人生体验“挣扎”。
(一)相通的孤独“战士”
竹内好是大学教授,但是一生的精力却倾注于学院之外的著述、翻译、编辑等工作,而非学院体制内部的教学工作。
在创办《中国文学月报》后,竹内好与当时处于学术巅峰的优秀支那学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的经历规定了此后竹内好思想发展的方向,并且锤炼了他对于学院派操作方式的高度警觉。
对于学院知识生产体制的根本性怀疑,使得竹内好的知识立场彻底的非体制化了,由此,竹内好对于在这一体制内形成的诸多“前提”跟“起点”的真实性怀疑起来,并试图加以追究。
这就奠定了竹内好在所从事工作中的孤独性,因为他选择的是一条彻底颠覆知识领域内部的权利政治结构的路,这种工作方式的非直观性格,注定他在路途中要承受很多恶意的攻讦。
鲁迅跟竹内好都不是直观意义上的战士,所以两人都是孤独的,然而竹内好并没有如同鲁迅那样为信守这份孤独而“一个也不宽恕”的把嬉笑怒骂的杂文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式。
但两人在根本点上确是相通的,即打破权利下的常识,不要轻易的相信约定俗成的前提,因为这前提本身或许就是陷阱,善良的人们自认为是为正义而战,或许有可能却正在与邪恶同谋。
(二)自我否定的行为模式
竹内好在《我与周围与中国文学》一文里,强调“自我否定”为生的个体的核心意象,他拒绝形而上的主体观念,强调直观可视的我的具体性,同时,他也拒绝朴素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反对把认知对象直观的设想为具体实在的“自在之物”。
鲁迅以自身特有的“强韧的生活者”方式扮演自己的各种角色,他既不后退,也不追随。
他先让自己与新的时代对决,通过“挣扎”而涤荡自身,再把涤荡过的自身从中拉将出来。
但是,一度经由挣扎而涤荡了自身的他,却与此前的他别无两样。
竹内好和鲁迅在这一点上也是相通的。
孙歌在序中写道:“绝望,在行进中无路之路的抵抗中显现,抵抗,作为绝望的行动化而显现。
把他作为状态来看就是绝望,作为运动来看就是抵抗。
在此,没有人道主义插足的余地。
(三)对于“微小举措”的敏感性
竹内好在关于《关于战争体验的一般化》一文中,着重阐释了身处内部和外部的人对于战争的不同的体验。
外部观察者与内部的当事者对于战争的不同体验在于,外部观察者侧重于一系列的后果,内部战争的当事人则侧重于通向这些后果的那些看似合情合理的过程。
二者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否就意味着两者之间永远无法共通呢?竹内好进行了完整的论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外部者必须进入历史的内部,又必须有能力把内部的体验带到外部世界去。
只有在自己的时代里具备对于那些“微小的举措”可能包含的原理问题具有高度敏感的人,才有可能发展这种历史想象力,成为打通历史的外部观察者。
“鲁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充分的把对于恶势力的敏感化为生活感觉,在历史的漩涡里不断的剖析那些“微小的举措”在原理上的意义,不放过任何一个被人忽视的过程,却从来不脱离那些具体的过程,因而,鲁迅为历史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录,他始终作为‘现役文学家’而与历史共存。
二
竹内好笔下的《鲁迅》侧重于对文本的分析,鲁迅思想的成因、作品的优劣、关于传记的疑问,竹内好不厌其烦地娓娓道来,似乎在与一位鲁迅崇拜者聊天一般。
游走于学院体制外的竹内好,以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知识生产方式接近了鲁迅,更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解读鲁迅。
(一)打破鲁迅研究中的历史进化论倾向
《鲁迅》作为一部“鲁迅研究著作”,它的特异之处在于彻底的打破了鲁迅研究中潜在的历史进化论倾向,比较常见的思维模式参照西方的近现代理论模式,关注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预设了鲁迅思想的变化与历史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鲁迅》成书之前,竹内好思考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投身同时代史?
包括《大东亚战争与吾等的决意》、解散中国文学研究会等,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竹内好显然获得了关于历史发展的非现代化视角,他不是用先进、后进的指标衡量历史人物,而是以介入历史的深度衡量历史人物。
竹内好的这种衡量标准给予“历史过程”以新的定义。
对于竹内好而言,每一个紧张瞬间通过主体而被连接才能构成历史。
它是否进步不是现在的条件,那些紧张是否真实才是决定性的要素。
竹内好在对鲁迅的描写中,不再侧重于直线式的一般路径以及以“先进”、“后进”为指标的衡量标准,而是选择纵向式的阐释,深入挖掘鲁迅的思想根源,强调对于紧张瞬间的敏感。
(二)政治与文学
《鲁迅》通篇讨论的是鲁迅文学非政治的政治性。
鲁迅的态度问题,即如何处理他所面对的恶是竹内好讨论的关键,对此,竹内好提出了著名的命题。
那就是:
“在政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通过打破那影子,换言之自觉到本身的无力,文学才成为文学。
政治是行动,因此,与它对决的也不能不是行动。
文学是行动,不是观念。
但那行动是排除了行动为条件而成立的行动。
文学不是在行动之外,而是在行动之中,如同旋转着的球体的轴心一般,以集动于一身的极致的静的形态,存在着。
没有行动,文学不会诞生,但是行动本身不等于文学。
因为文学是‘余裕的产物’。
《鲁迅》这章节的核心部分,即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安放鲁迅的位置。
竹内好认为,鲁迅必须直面政治,与政治正面交锋,而在这种交锋中,认识到文学的无用,这就是鲁迅的文学自觉。
而因为这种文学的自觉,使得鲁迅的所有作品都具有了某种政治性。
也就是说,在鲁迅表现为政治的鲁迅时,背后潜藏着文学的鲁迅。
从我们对内容的梳理来看,竹内好的书并不是谈鲁迅是什么,而是把鲁迅分为两个部分:可见的部分是生、政治、动、有;不可见的部分是死、文学、静、无。
可见部分包围着不可见的部分。
竹内好给我们的提示,大概也就是对鲁迅内部复杂性的提醒。
三
在竹内好眼里,鲁迅信守的那份构成他生命本源的孤独,究竟与时代的苦难是什么关系?
或许,时代的苦难与鲁迅本源的孤独之间并不是必然的联系,孤独像身体上的器官一样,存在与鲁迅身上。
时代的苦难只是赋予了鲁迅的孤独以更加别样的生命体验,若是在欣欣向荣的时代,鲁迅的孤独便是欣欣向荣下的孤独,孤独的内核是不变的。
竹内好在这本书中有一段话,很有鲁迅的风格,把它写在下面:
“总而言之,我站在了我自己的‘终极之场’。
虽然还剩下很多话要说,但走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也就不想再回头去捡拾它们了。
我只能往前走,为的是抹杀我的研究笔记。
这是用以报偿这份笔记之不备的惟一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心峯.日本学者竹内好论鲁迅的作品[J].安徽:安徽大学学报,1986,(04).
[2]郜元宝.竹内好的鲁迅论[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3).
[3]王大可.“竹内好”之于“我们”—读竹内好的《近代的超克》[J].上海:现代中文学刊.
【竹文化毕业论文左右】相关文章:
竹文化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10-01
关于竹文化的论文范文10-01
文化毕业论文模板09-30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10-08
校园体育文化毕业论文10-08
企业文化毕业论文10-08
校园体育文化毕业论文10-01
校园体育文化毕业论文10-26
酒店企业文化毕业论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