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思考论文
建设校园文化,学生才是主体,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一定要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的实现仍然需要一种推动力,那就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收益感和成就感。
(1)
一、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现状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现状
我国关于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并不是很多,从20世纪末开始,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重视精神文化建设领域,侧重于文化、活动的建设。
然而21世纪以来,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始从单纯的精神文化建设领域逐渐扩散到物质文化建设领域,重视职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途径和载体。
从政策来看,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关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实现德育的途径之一。
在2010年5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首次将“校园文化建设”写在文件名称中,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对于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强。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从首次提出时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到“校风、教风、学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秀企业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广泛性,其内容被极大地丰富起来。
3.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从1994年最初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到2010年《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和保障”,同时针对领导、管理和保障,又从这三方面分别提出了实施途径,
包括制度建设和内容规划及评价的措施等方面,体现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的多样化、多层次性,也体现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化趋势。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我国职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开展起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逐步增多,方法多样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未能充分体现职校与普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
校园文化未能凸显“职业性”,很多的职校都是由原来的初中、高中演变而来,受原有学校环境的影响,很多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沿袭普通中学的模式,很难找到职业学校的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性和专业性,是培养某一领域专校园文化业人才的教育,是培养直接从事第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专门人才。
然而,目前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少了这方面的内容,因此,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职业文化进行建设,这是突出职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重要方面。
其次,职校校园文化脱离企业,脱离市场。
职校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力的结合是相当密切的,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是要直接进入企业或者行业从事生产工作,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中的。
目前我国在职校的发展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顶岗实习等方面,企业参与多数限制在了学校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师资、学生、教学环境的建设等方面,企业、市场的内在因素比如文化等并未能深入到职校的内部。
再次,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建设相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较少。
精神文化主要指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虽然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活动提出较晚,但是相对于制度文化建设来说还是比较多的。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对于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少有涉及。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则基本没有出现在政策文件中。
二、对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
针对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以此来推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职业文化的内容,突出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
适当地增加职业文化,例如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礼仪、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让职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相应的教育,更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职校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适应能力。
第二,提高企业在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
企业的参与不仅仅是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参与,也可以是企业文化的参与。
企业文化的参与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参加,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的情况和要求,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让学生了解掌握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企业的参与同时也可以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职校环境建设,并在其中传播一定的文化思想。
第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增加开放性,增加职校和外界的联系,包括职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职校与社会的交流等。
思想道德教育是长期的教育,其成效并不是短时间内能显现出来的,而且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在学校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其他场所进行。
因此,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结合其他场所、其他众多的活动来进行。
当然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参与到其中的一项事业,不仅只是职校的责任,家庭、学生、教师、政府等有关部门都可以参与其中。
第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了制度文化建设内容,但是制度文化建设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香港新亚书院把孔子的诞辰日定为校庆日,香港中文大学以儒家理念“博文约礼”为校训,香港的公民教育委员会和政府部门为公民教育活动提供资助,借鉴这一经验,在我国内地职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也可以规定“校园文化建设日”,成立相应的部门来协调、组织这一活动,并对优秀者进行奖励。
三、小结
我国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努力,共同为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2)
一、科技文化成为理工科校园文化主流的重要建设方法
1.发挥科技成果的鞭策和激励作用
建设校园文化,学生才是主体,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一定要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主性的实现仍然需要一种推动力,那就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收益感和成就感。
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务实和趋利的特征。
当学生撰写的论文得到发表、做的设计产品得到认可,这无疑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并且让学生从中获益,得到收获,这都有助于鞭策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投身到科研活动中去。
2.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
校园科研氛围以及学风建设的营造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专业教师的重要作用。
专业教师对学生科研氛围的形成和良好学风的养成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学生最初涉入科研领域,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带领和引导。
学生科研的起步阶段,往往是帮助教师查抄一些资料、做一些辅助实验,掌握从事科研的基本技能,可以称之为科研启蒙阶段。
而后逐步参与教师的课题、从事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这是一个过渡性阶段。
在这些过程中,教师都居于主导地位。
当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科研技能,并对某一领域开始形成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后,专业教师应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放手让学生独立开展工作。
教师从主导到指导的角色转变,才是学生科研的真正开始。
学生科研的最终意义,并不在于能否出科研成果,而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起良好的学风。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学术能力上,是跟一本院校的学生存在不小差距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启蒙阶段和过渡阶段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良好学风,笔者所在的系已经开始了班级专业导师制度的试点工作,让新生和专业教师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导师们从专业学习的角度,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引导、解惑,让新生对自己专业有初步认识,帮助新生更快的融入到大学的学习中去,还兼带发挥对大学新生生活、工作的指导作用。
这个做法极大地推动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也大大提高了新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能力。
3.多途径、多层面的科普、科技文化活动是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主要内容
前文已经提到,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校园科技文化的建设要依靠相应的科技文化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把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作为载体,首先要突出主题,要和学生的专业、兴趣紧密结合,学生不仅仅是参与竞赛、活动,更能把所学知识、技能加以应用;其次,一定要注重活动的质量和数量。
笔者所在的系部已经开展实施了科技文化节活动,这是一个由系列调研、竞赛等组成的大型学生科技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此类活动的数量不能少,少了就不能形成规模,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力也小,学生就不够重视;活动的质量也必须保证,低质量的活动通常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必然打击学生从事或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建设校园科技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既要组织一些影响大、参与面广、宣传力度强的大型活动,也要组织一些有专业分类、专题倾向、针对特定族群的中小型活动。
一个高校的文化氛围中,讲座、论坛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
这类活动尽管是面向社会,但立足点依然是在校园。
当然,要营造整个活动的氛围,相关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有效的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让学生感受到正在进行的科技文化活动,从而在校园内引来更多的关注。
笔者所在的机电系,相继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节的多个学生活动,比较突出的是组织学生开展了“垃圾分选与处理调研”活动,并由学生组成了若干兴趣小组。
在此次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知识,针对校园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做了详尽的调研分析,并提出各种垃圾处理的解决方案。
该活动的宗旨是“活跃学术氛围,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学生也通过兴趣小组的调研工作,切实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同时,我系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
特别是三维设计大赛,我系充分将比赛内容与学生的课程结合,将先进的三维打印技术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技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系在去年的全国和江苏省三维竞赛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获得了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江苏赛区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
学院2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并被评选为“2012年度三维数字化推进工作优秀教育培训基地”。
我系学生考取三维软件设计工程师证书的人数逐年增加,这帮助学生积累了就业资本、增加了就业机会,为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
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在校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繁荣了校园文化,营造了比较浓厚的学术氛围,促使良好学风的养成。
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笔者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在多次的科技文化活动中,也都有参与。
笔者发现,虽然目前学院的科技文化与学生活动能够很好地结合,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组织方面,不能够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院、老师搭建了平台,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去利用,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负责人基本都是学生干部,他们在组织、领导能力上还有欠缺,不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开展工作,
多数情况下都还比较依赖老师去解决各种问题;其次,学生的参与程度依然偏低,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科技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专业性,不像运动会等文娱活动一样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又由于各种原因,使活动的宣传停留在表面,笔者曾专门对此做过调查,本系学生大多反映知道有某项竞赛、活动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
但是对于如何参加并不真正了解,因此,今后在宣传力度、宣传方法上还要加强和改进,并且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还有,学生的参与热情偏低,往往是活动开始时很踊跃,但不能够很好的坚持下去,半途而废的大有人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工和教学两方面应加强引导。
另外,笔者对本系已经毕业的,并且在校期间积极参与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进行了回访和调查,很多学生提出建议,比如在硬件方面希望学院多多支持,特别是希望能够有专门的活动空间,比如专门的教室,以便相关的兴趣小组能够独立开展活动。
三、结语
让科技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有助于培养理工科独立学院学生的科学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努力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养和文化内涵,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校园文化建设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思考论文10-0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论文10-01
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思考的论文10-11
水利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论文09-30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思考论文10-01
校园文化建设思考10-01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10-09
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10-12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教学论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