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使初中生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论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样的要求符合我们的国情,也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深感必须努力践行这一要求。如何努力践行?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
一、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从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感染的角度看,同样应当让学生进行充分实践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在我们让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感染一般说来都是以教师的强行灌输为主。每每教学一篇课文,教师在没有让学生经历略读、精读、细读、品读的流程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地草率收兵。学生虽然亦得到了一定的情感熏陶,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我们让学生去真正感受语言文化亦有借鉴意义。
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力求使学生对语言文化的感受达到最为真实的程度。这里的真实源于两点:一点是必须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另一点是尊重学生,学生悟出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只要不偏离人们所追求的道德情感,就不应强求一致。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化的实践告诉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定意义上受到优秀的语言文化的熏陶、感染。应当说,每一篇课文都有其适合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化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去感受,那么,学生则可真正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
二、让学生真正愉悦地感受语言文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引导学生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就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在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上是做了一定的工作的,但往往显现不出效果,尤其是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感受语言文化的活动得不到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我们本应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化时是活泼有趣的,结果却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感受语言文化时还必须获得愉悦。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应该让学生获得愉悦,所以,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总要想方设法营造学生愉悦感受语言文化的氛围。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为我们创设良好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诸多便捷。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坚守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阵地,经常让学生置身于与课程内容相融或者说相同的声像资料中,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语言文化,而学生在这之中往往显得十分愉悦和轻松。
譬如,教学汉乐府民歌《木兰辞》,应当说这首诗脍炙人口,只要扫除了生字障碍学生读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学生毕竟远离古代,更没有那铁甲沙场的生活经验,把握花木兰这个古代民族女英雄的形象应当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在教学前组织学生观看与木兰代父从军有关的影视片段,学生进入了那个情境后,对木兰这个人物的崇敬之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再去感受其语言文化时,学生们就会显得十分的快乐。所以,要让学生去愉悦地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要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去感受,我们教师要竭尽全力,这“力”应当是情感的力,更应当是智慧的力。
三、让学生全面感受语言文化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且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但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化则比较有限,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感受语言文化还不够到位;另一方面是我们未能完全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让我们的学生去感受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简单一点说,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显得十分的不理想。试问,初中生有几个每学年都阅读过两三篇名着?哪些学生能够把80多篇优秀诗文烂熟于心?哪些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了260万字?鉴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学生的还未真正做到感受语言文化。
所以,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获得文化知识上的高分,而在道德情感等诸多方面却是残疾者。不少学生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的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任何一个有良知的语文教师都要从学生发展的高度让学生全面地感受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尤其不要挪用学生的时间去做那些既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事。为了让所教学生能够全面地去感受语言文化,笔者所做的工作是让学生去进行广泛的阅读。
【如何使初中生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论文】相关文章:
体育文化熏陶形成锻炼习惯的论文10-09
文化的熏陶作文06-04
语言文化论文04-01
语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03-21
地名的语言文化涵义论文10-08
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论文10-08
中日语言文化论文10-08
关于语言文化与翻译的论文10-05
基于文化归属感的语言文化论文10-08
观念语言文化场的建构论文10-08